格列佛游记2000字读后感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4-28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000字

  范文一

  格列佛这3格字,一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当我看完这本《格列佛游记》时,我再也不觉得这个人没
  什么了。
  这本书第一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十二分之一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的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国民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
  但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作者抬到车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带子捆绑住作者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像作者他们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绳索,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轮上。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这些绳索,不到三个钟头,就把他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
  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而我们庞大的、具有五千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如果我们也能让全国人民的雄心衔接在一起的话,我想这会儿,我们国家已经是
  世界上的强国了。
  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缘故。
  这个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一个层面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
  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
  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普遍人性的怀疑。关于“钱”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评论就实例证。
  在第4卷,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马国,为了让他的慧驷马主明白人何以会义无返顾地去欺骗抢劫、杀人放火等。这是这本书的关键。
  总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就是对一个国家的这种点评和讽刺,而让我喜欢。

  范文二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当"也于事无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问问别人对斯威夫特怎么看,来显示自己是"文学青年",更实际地是写一篇不伦不类的读后感交上去凑数。
  每当回想起当年看这本名著的时候,历史的沧桑感便涌上了心头,那些日子真是没有成就感受,很失败。一天仅仅十几页,举"目"维艰,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发自于肺腑啊!
  打个比方,读《围城》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战地雷战打鬼子,越打越过瘾,正打在关头上,钱钟书先生将大笔一搁,鬼子投降了;读《骆驼祥子》也挺爽,应该属于三大战役的那种,共军三下五除二地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干掉了老金;但读《格列佛游记》就大不一样了,是一种受罪,就像血战台儿庄一样,拉锯战,特艰苦卓绝,不但要跟斯威特作斗争,还要与瞌睡虫作斗争,不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我还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损失惨重,至今想起来还余悸不已。
  因此,此后,看到鲁迅拿着烟斗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总会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错,是你骗了我,还让我不知不觉满足被骗的虚荣"……
  但是,尽管受了骗,并未影响鲁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斯威夫特是不能与鲁迅同日而语的。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许人也?英国十八世纪罪恶腐朽的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他们的阶级属性有着本质区别(如果赶上"文革"就好了,分清敌我很重要啊)。其二,鲁迅是国产的,斯威夫特是洋货(这好像是废话)。至于第三点,我认为是最最重要的,鲁迅的文章虽艰深生涩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译本虽然都是大白话,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
  经过一番换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测:大不列颠的可爱青年们也必然不知道鲁迅在说些什么,要表达些什么,以及"可能吧--那简直就是一定的"那种鲁迅特色的矛盾句式。
  他们正如我一样。
  究其原因,彼此在不同的国度,承着不同的文化,对于过去,对于历史,自己的从小就了解,别人的很少去触及。而没有一定的知识垫底,去读这种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指桑骂槐的作品,看不懂是不足为奇的。
  我不知道十八世纪美国的辉格、托利两党缠绵悱恻、暧昧的关系,当然也就无从体会斯威夫特笔下的争论吃鸡蛋应先敲哪头、 鞋跟之高低等"原则"问题的"高跟党"与"低跟党"的妙处。
  我错怪斯威夫特了,我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而后来的斯威夫特也渐渐变得可以理解了,给我的感觉是他很正义。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yahoo,不是"雅虎")。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话,我认为评论得很经典: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藉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没有想到在那些朴实得如同流水账的大白话游记中竟蕴含着这么深邃的内涵。
  我知道,《格列佛游记》还需要再读上一遍,抑或是更多遍。这应该是以后的事了。

主要内容:《格列弗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品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并抨击了侵略战争和殖民主义,被认为是文学的伟大宝库之一。读后感2000字《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著,杨昊成译。1, 据说,斯威夫特求仕不顺,于是五十多岁愤而写就此书。这家伙一生至少有三个女人。如果真是因为曾被女人拒绝过就一直没从心灵创作中走出来,这家伙也够狭隘的。晚年,三分之一的钱捐给慈善组织,三分之一的钱给弱智办医院,这举动不赖。可惜,用中国话来说,斯威夫特是“不得好死”地结束自己生命的,因为他视力听力几乎丧失殆尽,然后孤苦而逝。唉,可叹。2, 小人国。小人国原先的制度规定,欺诈与诬陷皆乃重罪,可见,斯威夫特老兄是很讨厌在智慧方面玩弄手腕的人,斯威夫特喜欢智慧,但是崇尚简单和诚信。小人国现在用绳上舞技的高低来决定官场升降。这倒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中国曾用八股文来检验书生的治国才能,女人曾以小脚为美的标准,有少数民族以脖子的长度来判断谁最漂亮性感,钱钟书说这个社会也让人吃饭,只不过不让人用自己的本领吃饭,都是这道理。对鞋跟高低的态度,决定党派,这个讽喻也很好玩。现在网上这一派的FANS和另一派的FANS们打口水架,起因不就是鞋跟高低之类的无聊问题吗。文革时,站错队与否,也取决于你赌一下,是高跟党将得势,还是低跟党将得势。死人头向下埋,这个想法真不错。既然死的人可以悬棺,可以天葬,可以腌制起来,可以分而食之,为什么不可以头向下埋,呵呵。山东莱州的风俗是,活人东西方向睡,死人才南北摆放;而距之仅数百里之遥的莱西,坚决认为活人应该南北方向睡,死人才应该东西摆放。这风俗曾经让我窃笑不已,我甚至替他们想好了活人应该站着睡或者应该拿大顶睡的姿势,可惜这建议一直没有用上的机会。比较起来,还是小人国的人比较聪明,让死人头向下睡,那么活人的姿势只要与死人不同,就不会惹起迷信者的流言。小人国的人写字是从一角斜向另一角,这个创意也很绝。的确,论起写字方向来,欧洲人可以从左到右,阿拉伯人可以从右到左,中国人可以从上到下,卡斯卡考人可以从下向上,小人国当然可以从一角写到另一角,呵呵。斯威夫特这个老鬼,机灵劲儿有的是:)3, 大人国。斯威夫特似乎把人类社会摆在了大人国和小人国之间。远古时的巨人国是最好的,后来因为堕落,身材变小,于是成了大人国;大人国也还可以,可是如果进一步堕落下去,身材会再小十二分之一,这时就是我们人类了;如果还堕落,那么就再小十二分之一,成了小人国居民,只好靠在绳子上的舞技高低来决定官场人选。这个十二比一,我想是有原因的,一年正好十二个月,斯威夫特以月喻年;这么说来,中国人喜欢用十二生肖,十二年为一循环,就是以年喻月了。大家都曾想给时间以弹性,给空间以想像。大人国国王,讨厌战争,对制造火药杀人深恶痛绝,在他看来,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毒害的爬虫,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不正常的。这里,表达了斯威夫特的反思,对人类社会各种不公平制度的诘责。格列佛在大人国,像宠物一样被饲养,像猴子一样表演,供人取乐,这是他的生存价值。这比喻倒不错,我们人类不也正是这样对待其他物种,甚至这样对待同类中的弱者吗?弱者的命运,有时只能是供人取乐,任人玩弄。这是这个世界的法则,靠。格列佛说,大人国最美丽的处女们,也引不起他的兴趣,因为她们身上的斑点被放大了,自己的眼睛像显微镜一样;而且她们身上的气味太熏人,因为自己小小的鼻子对气味已经足够敏感,谁让她们是巨人呢,气味也自然而然加倍了。她们并不把格列佛当成人,所以当着格列佛的面脱得精光,小便,还把格列佛剥个精光,让他骑在自己的奶头上玩儿。斯威夫特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性与爱,并不是绝对存在的,而是受人类社会环境的巨大影响。表面上自然而然的东西,其实是在一切必要条件已然具备的情况下才自然而然地发展着。苹果落地并不是必然的,不信你去一下太空,男女性欲也不是必然的,不信你去一下大人国。人类只是欲望的玩偶,从某种角度看。大人国王后,身边有个侏儒,这个侏儒以玩弄和伤害比他更小的格列佛为乐。弱者以踩踏更弱者来获得心理平衡和自信,这条丑恶的法则一直伴着我们,不是吗。听说,现在有的妓女要定期召个男妓来为自己服务一下,以平衡一下心理,相当于看了一次心理医生。斯威夫特还描写了不少大小的对比,挺好玩。冰雹大如网球,虱子嘴像猪嘴,蜜蜂有鸟儿大,狗叼着格列佛送给主人,猴子抱着格列佛到处跑,还有十岁男孩抢格列佛玩、一岁婴儿捏着他想吞下去,这些描写都相当生动,显示了斯威夫特不凡的写作功力。斯威夫特对儿童心理和行为观察细腻,很不简单。4, 智马国。本来智马国是第四卷,不过按写作时间看,这一卷写于“飞岛”之前,故先说说吧。斯威夫特在这里已经比较激动了,老头子因为对社会深深失望,于是把人类最丑恶的一面夸张地描述出来,然后用智马作为对比,把人类比喻成了不可救药的一类畜生:野胡。斯威夫特在此勾画了一个理想国。那里没有恶的行为,甚至没有恶的观念;理性至上,博爱平和。智马们无文字,天赋道德,知识少但不花哨,无谎言欺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没有犯罪,以开会民主讨论的形式决定一切大事;智马们好运动,爱清洁,勤劳,婚姻由父母做主,除生儿育女需要外无性欲,贵族世袭。不难看出,在这里,斯威夫特仍没脱离自己所处的时代,他仍只是个人类而已,他的理想国是抽象的另一种人类社会。但是这种抽象太空,太浮,恰如浮萍。斯威夫特没有看透善与恶的本质,也没有看透人类社会政治形式的本质,所以对现实深深失望后,只能攻击一切可见的制度,然后缩头,退回到一种空想当中。5, 飞岛,等国。想来斯威夫特也知道自己不能一直在冲动和意淫当中过一辈子,所以他在激动中写完智马国,又开始着手写新的一卷,即飞岛等国。飞岛上的人,头都是歪的,两只眼睛一只看前一只看天,而且越是智力高者越像发育未完全的人,需要仆人随时用气囊击打耳朵和嘴巴,提醒他们倾听和说话。斯威夫特的讽刺,在这里有点走形,好像对人类余怒未消,又像是江郎即将才尽,描写完小人和大人,只能描写畸形人了。斯威夫特对腐儒们埋头苦思很瞧不起,两耳不闻窗外事在他眼里,是病态的,呵呵。飞岛人只对数学与音乐感兴趣,然后就是思考一些杞人忧天之事。飞岛人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问候太阳的健康,这个习惯倒也没什么,不是有宗教信徒每饭前先诵经吗,我们也不是没有先背语录再吃饭的历史,比起来,还是问候太阳可爱些。至于数学与音乐,的确是两个很有意思的领域,不知是否斯威夫特对此二者均不擅长,所以才讽之。关于浮**夸**风,原来早有渊源。如果不是知道此小说是写于数百年前,我真怀疑作者是有意影射中国的1958年。另格列佛到某国,见到了历史上的诸多鬼魂。这一情节好像是模仿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流浪过程中召见鬼魂的故事。斯威夫特不相信文字记载的历史,对此我深有同感。历史真相一直是被深埋在表象之下的,能否获得真相都成问题。还好,我们不是非知道真相不可,有时有个大概也就罢了,毕竟未来比过去更重要。关于长生不死,斯威夫特给出的长生不死是衰老的不死,而非青壮年状态下的永恒不衰长生不死。我觉得这是在玩把戏,没触及实质。事实上,长生不老从哲学和科学上看,只能是个梦想,永远不会实现,因此相关讨论意义不大。我们可以用延长生命的办法来思辩这一切,比如神的生命也是有限的,虽然比人类长很多,就像《佣兵天下》描写的那样,则会真正有意思些。《风云》中,帝释天的寿命很长,可是也存在衰老,也可以死亡,这种情节设计都比斯威夫特高明得多。当然,这些人都站在斯威夫特的肩膀上,所以这也不能全怪这老头子。最后要说说这一卷中,斯威夫特给出的很多表面上荒诞的例子。或许科幻小说家的不少设想成了现实,我们不必表示太敬佩,因为连作者在这篇荒诞小说中为了肆意嘲笑傻瓜行为而刻意给出的一些作者认为最荒诞的例子,现在也已经成了现实。而一些作者认为是定理的东西,现在看来却是错误的。作者为了说明飞岛的运动原理,特意画了一张运动图,可谓煞费苦心。可是,我个人认为,他描述的飞岛靠磁力运动的原理,本质上就是错的。说说他给出的他认为最荒诞的事情吧:杞人忧天:看过《天地大冲撞》之类吧?陨星撞击地球,根本不是不可能。再说,地球与太阳也终有寿尽之时,现在天文学家对这类问题很感兴趣,我们总不能说他们都是傻瓜吧。黄瓜中提取阳光:现在我们能从原子中能提取核能量,而太阳能的本质就是核能。粪便还原为食品:废水处理后直接饮用;利用废料饲养真菌供人食用;有制药公司搜集人尿提取激素制成药品和保健品;……,这还不够吗。蜘蛛网纺线:好像有种防弹衣就是这么来滴啊。思维的机器:电脑,人工智能,研究的就是这东东。吃下特殊食品增长智慧:看看如今铺天盖地的广告就行了,虽然有夸大,但难说一点作用没有。所以,想一想都可怕,人类现在还有什么是不可实现的啊,今天的“不可能”,1000年后会成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发展速度快得让人没有安全感的社会,人类因为自己能力的膨胀而有点胆战心惊。自从人类看到原子弹,人类就被自己吓着了。现在,基因工程,更把人类搞得很慌恐,当然,少数人在为一己私利而疯狂着,他们对金钱的渴望战胜了自己的恐惧。6, 字又不少了,准备结尾。斯威夫特进行的了不起的相象,令人叹为观止。相比之下,与之同时代的《西游记》,我觉得寓意就差一些。斯威夫特的文笔总的看一般。而他的讽刺手段有时用得走形了,显得别扭。最后,作者在前言与后序之类的东西里,啰里啰嗦,把文人们常有的卖弄屁股的特点暴露无遗,我不喜欢。看来,为文简洁有力,是后世一代一代文字工作者渐渐悟到的风格,在斯威夫特那个时代,还只在萌芽状态呢,所以斯威夫特只能沾染啰嗦的文风。总的看,这篇小说还不错,尤其前两卷,很好玩。后两卷批评着读,倒也能令人思辩很多东西。这不是一篇童话,这是一篇同时喜欢哲学和政治的人的极佳读物。再,我感觉译者杨昊成的水平一般,境界更是一般。我看完此书,想了很多关于哲学的东西。对物质与精神,对个体与群体,对情感与理智,重新进行了思考。关于宇宙的演化,生命的产生和进化,人类社会的运行方式,善与恶的本质,理想社会的模式,人类、生命、及宇宙的将来,个体如何度过短短的一生,等等等等,我都重新梳理了一遍自己的想法。感觉不错,谢谢斯威夫特的启发帮助。

  范文一

  格列佛这3格字,一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当我看完这本《格列佛游记》时,我再也不觉得这个人没
  什么了。
  这本书第一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十二分之一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的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国民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
  但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作者抬到车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带子捆绑住作者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像作者他们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绳索,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轮上。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这些绳索,不到三个钟头,就把他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
  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而我们庞大的、具有五千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如果我们也能让全国人民的雄心衔接在一起的话,我想这会儿,我们国家已经是
  世界上的强国了。
  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缘故。
  这个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一个层面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
  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
  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普遍人性的怀疑。关于“钱”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评论就实例证。
  在第4卷,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马国,为了让他的慧驷马主明白人何以会义无返顾地去欺骗抢劫、杀人放火等。这是这本书的关键。
  总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就是对一个国家的这种点评和讽刺,而让我喜欢。

  范文二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当"也于事无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问问别人对斯威夫特怎么看,来显示自己是"文学青年",更实际地是写一篇不伦不类的读后感交上去凑数。
  每当回想起当年看这本名著的时候,历史的沧桑感便涌上了心头,那些日子真是没有成就感受,很失败。一天仅仅十几页,举"目"维艰,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发自于肺腑啊!
  打个比方,读《围城》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战地雷战打鬼子,越打越过瘾,正打在关头上,钱钟书先生将大笔一搁,鬼子投降了;读《骆驼祥子》也挺爽,应该属于三大战役的那种,共军三下五除二地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干掉了老金;但读《格列佛游记》就大不一样了,是一种受罪,就像血战台儿庄一样,拉锯战,特艰苦卓绝,不但要跟斯威特作斗争,还要与瞌睡虫作斗争,不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我还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损失惨重,至今想起来还余悸不已。
  因此,此后,看到鲁迅拿着烟斗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总会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错,是你骗了我,还让我不知不觉满足被骗的虚荣"……
  但是,尽管受了骗,并未影响鲁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斯威夫特是不能与鲁迅同日而语的。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许人也?英国十八世纪罪恶腐朽的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他们的阶级属性有着本质区别(如果赶上"文革"就好了,分清敌我很重要啊)。其二,鲁迅是国产的,斯威夫特是洋货(这好像是废话)。至于第三点,我认为是最最重要的,鲁迅的文章虽艰深生涩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译本虽然都是大白话,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
  经过一番换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测:大不列颠的可爱青年们也必然不知道鲁迅在说些什么,要表达些什么,以及"可能吧--那简直就是一定的"那种鲁迅特色的矛盾句式。
  他们正如我一样。
  究其原因,彼此在不同的国度,承着不同的文化,对于过去,对于历史,自己的从小就了解,别人的很少去触及。而没有一定的知识垫底,去读这种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指桑骂槐的作品,看不懂是不足为奇的。
  我不知道十八世纪美国的辉格、托利两党缠绵悱恻、暧昧的关系,当然也就无从体会斯威夫特笔下的争论吃鸡蛋应先敲哪头、 鞋跟之高低等"原则"问题的"高跟党"与"低跟党"的妙处。
  我错怪斯威夫特了,我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而后来的斯威夫特也渐渐变得可以理解了,给我的感觉是他很正义。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yahoo,不是"雅虎")。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话,我认为评论得很经典: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藉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没有想到在那些朴实得如同流水账的大白话游记中竟蕴含着这么深邃的内涵。
  我知道,《格列佛游记》还需要再读上一遍,抑或是更多遍。这应该是以后的事了。

名著《格列佛游记》 2008-9-301. 作者:斯威夫特,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2. 主题:严厉地斥责与无情地揭露了英国统治集团的腐朽政治和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剥削本质。3. 主人公:格列佛 身份:格列佛是英国十八世纪的一名外科医生4. 故事梗概及讽刺对象:小人国利立浦特游记到达小人国的经过:格列佛受“羚羊号”船长聘请,担任外科医生,去南太平洋一带航行。在往东印度群岛的航行中,突然遭遇大风暴,大大偏离航向。有12名船员丧生,后又遭遇猛烈海风,船触礁开裂,6名船员包括格列佛放救生艇逃生,半小时后被狂风掀翻,格列佛被风浪推到岸边。到达京城的经过:格列佛醒来时发现自己被绑在地上,吃了含安眠药水的食物后,皇帝让九百名大汉把他吊到由五百名工匠建造的运输车上,由一千五百匹最大的御马拉到了京城,并锁在古庙中。格列佛被称为“巨人山”。 主要讽刺的是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政治和各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P.21——宫廷游戏通过绳上跳舞来选拔官员,获得职位。那些正在候补重要职位或希望得到朝廷恩宠的人表演跳舞,跳得高而且没有跌下来就会获得职位,但往往发生致命的意外。主要讽刺的是英国宫廷与大臣们的腐朽无能。在特别重大的节日表演棍上跳来爬去,前三名授予蓝红绿丝带。主要讽刺的是英国的勋章和绶带。朝廷里的大人物几乎都用这种丝带做装饰说明高官厚禄的获得者们都是阿谀奉承的小人。P.30——格列佛与瑞颛沙的交谈格列佛与朋友瑞颛沙的交谈使其了解了利立浦特存在的两大危机。危机一:低跟党与高跟党皇帝偏爱低跟党,他的鞋跟最低,权利也掌握在低跟党手中,但高跟党人数众多,太子倾向高跟党,他的鞋跟一高一低。主要讽刺的是英国辉格党和托利党的争利。危机二:邻国不来夫斯古的虎视眈眈战争爆发的原因:利立浦特人过去吃鸡蛋一直敲大端,皇帝的祖父在幼年时吃鸡蛋是弄伤了手指,所以他的父亲宣布只能敲小端。老百姓多次造反,这些造反得到不来夫斯古的煽动支持。大端派和小端派的争端讽刺的是宗教争端。利立浦特与不来夫斯古的战争:格列佛用50根钩子和50根缆绳把不来夫斯古最庞大的50只舰船拖到了利立浦特,国王希望格列佛把剩余的全部舰船拖回并把不来夫斯古变为自己的行省,把大端派一网打尽,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帝王,格列佛拒绝了。格列佛撒尿就起了皇后寝宫的大火,引起了皇后的反感,于是秘密判处格列佛叛国罪并决定刺瞎其双眼,活活饿死。主要讽刺的是统治阶级的贪婪、野心勃勃、残忍与心狠手辣。P.40——利立浦特居民的情况等欺诈罪应判死刑、公理女神——反映了利立浦特人民主众人的优良品行P.43——作者的缺点作者由于时代局限,存在着严重的封建等级思想,主要体现在学校分男女且分贵族和平民,而村民和劳工的孩子无法接受教育。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游记到达大人国的经过:格列佛受“冒险号”船长的聘请前往苏拉特,遇风暴偏离航道,船上缺少淡水,船长派十二名武装水手乘长舢板去岸上取淡水,格列佛跟去观光,结果遇到巨人被遗弃,被割麦的仆人捉起,献给富农主人。格列佛在富农家所遭遇的危险:两只老鼠爬到床上,格列佛抽出腰刀砍死了它们。格列佛的语言是由葛兰达克利赤(小保姆)教的。格列佛被称为“格兰锥格”(矮子)。到达王宫的经过:富农在赶集的日子把格列佛带到市镇上表演,见有利可图,有带他去首都表演。格列佛因劳碌瘦得几乎只剩一把骨头,农民以为其要死,为尽量多捞一把,以一千金币的价格卖给王后。格列佛在皇宫遭遇的危险:侏儒危险: 1.把格列佛塞进王后吃掉骨髓的骨头里。 2.把格列佛扔到奶酪碗里。 3.趁格列佛不备,摇动苹果树,一只苹果将格列佛砸趴在地。格列佛被黄蜂袭击,抽出腰刀砍死四只,并拔出蜂刺收藏。格列佛在草坪上时遇到冰雹。格列佛在鼹鼠窝里散步,一头载进洞穴中,被蜗牛绊了个跟头,把手指跌破。格列佛在木槽里表演划船遭青蛙袭击。最危险的一次是被猴子闯进房间,把脏东西塞进格列佛的咽喉。格列佛坐在屋脊上看见人们包围了他,就把它扔到屋顶上,最终被小保姆的跟班救起。P.107~112——第二小节运用反语讽刺了英国议会借国王之口批评英国选举不透明的议会制度及不公正的法庭、法官和律师,超支的时政管理,庞大的部队和费用浩大的大规模战争,称之为最可憎的害虫中最有害的一类,是讽刺和批判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以及政治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格列佛向国王推荐火药大炮,国王很震惊并坚决不接受,格列佛认为国王放弃到手的机会是由于“死板的教条和短浅的目光”。这是运用繁育深刻批判英国海外殖民侵略的血腥残暴。大人国国王治理国家凭借常识、理智、公理和仁慈以及从速判决。离开大人国的经过:格列佛陪国王巡视海岸,由于思乡心切假装病重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有只老鹰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到半空,后来几只鹰的争夺使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英国船救起。飞岛国勒皮他游记到达飞岛国的经历: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后,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格列佛所乘的船遭贼船劫持,因得罪一个荷兰人,被放逐到荒岛,后来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救起。飞岛上的人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国王和贵族都住在飞岛上(宫廷),老百姓则住在巴尔尼巴比等三座海岛上,讽刺的是英国统治者们高高在上,脱离土地与人民,终日沉思默想,脱离实际,依靠下方人民来养活自己。格列佛参观了巴尔尼巴比岛上的“格拉多科学院”,这所科学院研究的都是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格拉多科学院:1.从黄瓜里提取出阳光来 2.把人的粪便还原为食物 3.从屋顶开始建造房屋 3.用猪来耕地 4.用蛛网织布等万能学者:1.把空气凝结成固体2.软化大理石 3.繁殖无毛羊格拉多语言学院:1.简化言辞 2.以物示意 这遭到了妇女俗人与文盲们的反抗,此处运用反语深刻批判了英国的殖民政策和文化侵略。格拉多数学学院:将命题与证明用头皮一样颜色的墨水写在薄饼干上让学生空腹吞下,这批判了教育死板,不符合规律。主要影射了英国皇家学院,批判科学研究脱离实际,影响生产,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忧郁。P.170——飞岛国用来侦查反对政府的阴谋诡计的方法 1.粪便分析法 2.字母搜查法格列佛又来到了格勒大椎(巫人岛),岛上的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召唤鬼魂,格列佛因此会见了古代的许多名人,结果发现史书上的记载有许多不符合史实,甚至颠倒是非。尔后,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奈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的人“斯特鲁布鲁格”,其标志是前额左眉上方有一个红色圆点(P.187)这种人的性格:顽固、暴躁、贪婪、沮丧、虚荣、多嘴,嫉妒与妄想,丝毫不讲友谊和情爱。飞岛国如何镇压叛乱:1.把飞岛漂浮在上空,夺取阳光和水,使下方居民遭受到饥饿瘟疫 2.让飞岛落下,把下方夷为平地 这反映了英国统治者对殖民地的血腥镇压。通过“林达里诺”居民团结一致,成功反抗飞岛国王,反映了爱尔兰人民反抗英国统治压迫的斗争。慧骃国游记到达慧骃国的经过:格列佛回家五个月后,受聘为“冒险家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被放逐到“慧骃国”。耶胡的特征:丑陋、龌龊、贪婪、淫荡、残酷和好斗慧骃的特征:理性、友谊和仁慈离开慧骃国的原因:在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会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怀着对慧骃国的向往,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漫画式的夸张刻画人兽颠倒的现象,批判的是英国统治阶级的罪恶和人类贪财好斗及酗酒荒淫的恶习。5. 主人公格列佛的人物特征:格列佛受过良好的教育,心地善良且热爱冒险。处事有个人的道德准则,但是也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反对贪婪残暴,正直善良,具有忧世情怀的人。6. 小说总结:这部小说运用反语与漫画式的夸张,整个故事是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英国文学名著,甚至影响到后来的《镜花缘》、《老残游记》等作品的创作。 这是当初我在老师帮助下整理的笔记,啥都不说了,小红旗飘来,可你不觉得分太少了吗?此笔记绝对原创!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专家和政治家——江夸生· 斯威夫特。
这一天晚上,我看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页,似乎意犹未尽。
此时我头疼的厉害,想要炸开似的。我用力德睁开惺忪的睡眼,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种似乎很熟悉又似乎从未见过的古建筑。我环视四周,竟发现自己一生素白的古装,躺在浸着莫名液体的水晶棺里动弹不得。天:我大脑深处的某种东西隐约的告诉我,这是楼兰。
有许多人抬着水晶棺往某个地方走去。我凝听着,楼兰古老的民族音乐浸透哀愁。潜意识告诉我,这是个葬礼,而将被埋葬的人就是我!我试着侧过头,看到了同样身着素装的许多人。那个步履蹒跚、包头大哭的老妈妈是我的“阿妈”,那个两鬓苍白、佝偻着腰的老大爷是我的“阿爸”。是的,就在我生日的那天晚上。外族人又攻入了我们城市,飞来的流矢剑射中了饭桌前的我,于是,一个生日宴席伴着刀光剑影变成了葬礼。
孔雀神知道我有多么不愿意离开至亲至爱的亲人们,我的泪混入了水晶棺内的液体中,我张开嘴却发不出一丝声音。我已经死了,只能葬入了沙漠的尽头。
啊,不要!我一惊,便从睡梦中醒了。原来这只是个梦呀!吓坏我了。我觉得很巧,斯威夫特经历了4次旅游,都是有许多重大发现,并且他从中都很直接讽刺、横扫了英国的社会和其他的方面。那我的这一次古楼兰游记,不仅经历了一次生离死别,还让我认识到战争的可怕。
《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每一章从中透露着不同的思想,令人深思,令人了解许多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这本书无论从内容还是写法上,我都喜欢。而做的这个梦只是借题发挥。
夕阳欲坠,一群圣洁的白鸽迎着粉色的霞晕在云层重时真时幻。我对着苍穹,回忆着《格列佛游记》,更是回忆古楼兰!
5
长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处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的大人国、小人国的离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美德的慧因国国王的故事。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样,人们更不懂他们的含义。他们不懂什麽是“怀疑”,什麽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中,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我很羡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因国,哪里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要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社会中,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而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小心上当受骗。
我也盼望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能像慧因国那样,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暑假是个放松身心的好时间,在这个闲暇的暑假中,拿起《格列佛游记》,仔细阅读着其中有趣、惊险的故事,真的可以把人带入斯威夫特的游历的世界……书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个爱好出游的人,他渴望着周游世界,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也许正是他那无畏的探索精神,才让我们也领略到了这奇特的四个国家吧。我想,利立浦特与布罗卜丁奈格,也就是小人国和大人国,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利立浦特的居民们虽然都不过是一般人手掌那么大的人,但他们却十分的勤奋与聪明。格列佛为这个国家出了不少力,最后却遭到了朝廷中人的弹-劾,被-迫离开这个国家。这也从某个角度折射了当时英国政府的昏暗、各党派之间的争斗以及与法国的战争等等,充分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在大人国,格列佛又从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讽刺了人类的一些不好的习性。第三部中的飞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飞岛上的人们只重视音乐与数学,一点没有想到要全方面发展,才能让国家强大起来。而且那些致力研究一些奇怪实验的人,譬如用蜘蛛网作防线,用嗅觉、触觉辨别颜色,还有把粪便还原为原来的食物等等。这些实验都是很愚蠢,有的实验甚至根本没有意义,但他们却依然热衷于做这些实验,而不去造更好的房子或是种植出更优良的粮食,让土地都变的荒废后还不以为然,真的令人不解。作者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科学研究者,并讽刺了人类的疯狂和邪-恶的本性,人性随着历史的前进免费范文网免费范文网一步步地堕落,走向深渊。在慧嘶马国中,格列佛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嘶马。在慧嘶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地方。在这里,你不需要考虑别人说话的真假,因为他们不知道说谎是什么。但是,格列佛却因过于崇拜慧嘶马,而成了愤世嫉俗的偏执狂,根本看不到人的优点,把人看作与野胡一样,最终格列佛也成为了作者嘲讽的对象。 这部小说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格列佛出游的图画,让读者看到了社会上美好的一面与黑暗的一面,由此也想到了很多。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答: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3 当我翻开《格列佛游记》时,我立刻被它的目录深深地吸引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这些字眼仿佛带着无限的魔力,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的一部优秀讽刺小说,作者是乔纳森·斯威夫特,他...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答: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 这几天,读了...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
答: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1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答: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格列佛游记》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 这本书讲的是格列佛以海上医生的身份随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遭遇...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答: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答:下面是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讽刺小说,这本书讲述了格列佛在四个国家旅行的故事,它们分别是小人国、巨人国、拉格奈格、慧骃国。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搭乘...

《格列佛游记》读书感悟范文
答:格列佛游记 读后感 怎么写?《格列佛游记》是爱尔兰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格列佛游记》读书感悟 范文 ,欢迎大家来阅读。 《格列佛游记》读书感悟1 《格列佛游记》主要写的是格列佛是...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答: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 《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虽说是虚构的,但也...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答: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读《格列佛游记》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1 当我翻开了《格列佛游记》时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录所吸引了:小人国历险、大人国历险...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答: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格列佛游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篇1 同学们,你们肯定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