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溪关于人民币国家化的阐述 具体的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8
刘光溪《云南小币种外汇交易市场的发展条件及前景展望》

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系列文章之二

云南小币种外汇交易市场的发展条件及前景展望
刘光溪
2011年5月,国家有关桥头堡建设规划正式出台,明确提出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这为云南省金融业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建设昆明“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云南省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今年9月15日,笔者在本报有关“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系列文章提出,大力推进和创新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满足不断增长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以及人民币对直接投资的需求,不仅为桥头堡建设和周边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还将提升云南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及改进全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和信用体系,是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正是在跨境贸易金融服务业务的基础上,云南省与周边国家跨境银行间的资金清算市场将逐步形成。以与老挝之间关系为例,2011年6月9日,富滇银行在国内商业银行首家推出老挝基普兑人民币的业务。随着中国与东盟日益巩固的经贸关系,在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不断发展和成熟的基础上,云南逐步形成人民币与周边国家小币种外汇的外汇交易市场,并进一步推动云南离岸人民币基础资产市场以及人民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进而实现人民币在泛亚区域内的可自由兑换,推动贸易投资和信贷便利化,而这正是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另外一个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一、云南外汇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桥头堡建设政策支持为云南省外汇市场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011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将从财税、金融、投资、产业、人才和体制机制改革等多方面提出了支持政策,其中明确指出将增加云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数量,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建立双边银行间的支付清算机制,推进贸易投资使用人民币,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中国人民银行银函[2010]第85号文件支持并鼓励昆明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的建设,允许云南金融业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服务。云南省政府和昆明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对云南省金融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相关政策为云南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更广的空间,使云南省和昆明市成为我国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试点试验先行基地。
(二)快速增长的跨境人民币结算奠定了云南外汇市场发展的基础
云南省独特的地理优势、人文优势和口岸优势,形成了开展跨境贸易的优越条件。早在1994年云南省已经探索人民币跨境结算。2004年中央正式批准云南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的边境小额贸易用人民币结算,并享受退税政策。2008年12月,国务院决定对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
云南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发展迅速,2009年结算金额约为43亿元人民币。2010年结算金额为83.12亿元,同比增长86%,占全省进出口贸易结算量的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2011年1月至7月,结算为128.7亿元,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其中经常性项目下95.23亿元,资本项目下33.04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向跨境投资项目延伸。
(三)人民币在云南省周边各国具有很高的接受度为云南外汇市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云南省跨境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促进了人民币与周边各国小币种的外汇交易,使人民币在周边各国具有很高的接受度。
在中越边境,分布上千家地摊银行,2002年5月以来,它们先后获得了越南官方的认可并取得合法经营的地位。地摊银行按照香港财务公司模式管理,经营人民币与越南盾的兑换。随着地摊银行的快速增加,加速了人民币在越南境内的积累,并向越南南部延伸,从而形成强大的人民币需求。
在老挝,人民币是当地居民喜爱的国际货币,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2011年6月9日,富滇银行在国内商业银行首家推出老挝基普兑人民币的业务,中老本币跨境结算正式启动。
在中缅边境,由于缅币不稳定出现贬值,许多当地人都在云南省境内商业银行开有人民币账户,将缅币兑换成人民币,实现保值增值,而在部分地区,人民币则代替缅币,直接成为当地流通的货币。
在泰国,人民币流通虽然没有获得官方的正式认可,但是地下流通市场规模巨大,随着中国在泰国贸易伙伴中地位的提升,人民币流通将会逐渐变成现实。
(四)银行间跨境清算系统建立为云南外汇市场发展提供保障
近十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金融合作成效显著,双方签署了一系列货币互换与清算协议,共同设立外汇储备库,支持双边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增长,维护国际收支的平衡。云南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金融合作的重要平台,云南省商业银行与周边国家商业银行签订了一系列的贸易结算协议(有关详细内容,可以参见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系列文章之一:云南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前景展望)。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6月9日,富滇银行在国内商业银行首家推出老挝基普兑人民币的业务,中老本币跨境结算正式启动,这是云南跨境银行间资金清算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也标志着昆明打造小币种外汇交易市场的正式起步。
(五)人民币逐步国际化的目标成为云南外汇市场发展的推动力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民币的边境化,第二个阶段是形成区域性人民币市场,第三个阶段是完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看,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相应的边境性、区域性和国际性金融中心作为依托,逐渐扩大和延伸。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近年来,我国先后与周边国家签署了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协定。由于受到双方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以及国情的影响,经过多年实践,我国北部、东北、西北方向的边境贸易本币结算成效并不显著。在中俄边境,双方早在2002年就签署《关于边境地区银行间贸易结算协议》,但在实际支付过程中,主要以卢布为主。2009年中俄贸易中卢布结算额约为155亿卢布,人民币结算额约为5300万元人民币。黑龙江是中俄贸易最主要集中地,根据黑河市边境贸易结算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末,在过去的8年里,跨境贸易本币结算量为21.4亿美元。其中卢布结算为21.3亿美元,人民币结算为1077万美元。
与此相比较,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人民币在越南、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作为支付货币和结算货币获得广泛的接受。东盟各国是云南省最主要贸易伙伴和对外投资首要选择地,它们相应地推动了跨境金融业务迅速的发展。经过多年实际运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结算模式,并开始向投资项延伸。因此,推进人民币边境化、区域化与国际化,首先考虑接受程度高的地区和国家,云南因此成为人民币边境化与区域化的先行试验基地。
二、云南外汇市场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小币种外汇交易市场(中心)将成为云南外汇市场发展的特色和进一步发展突破口
目前,根据相关部门监测数据,在越南、缅甸、老挝三国留存的人民币总量已经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广受周边国家居民欢迎的“民间储备货币”。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范围从周边国家迅速扩大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云南省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这为人民币与相关小币种交易提供了条件。
伴随富滇银行推出老挝基普兑人民币现汇交易业务,云南省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将充分利用与老挝商业银行建立的跨境代理结算协议,开办人民币与基普的挂牌汇兑。此外,由于云南省境内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分别与缅甸、越南、泰国等周边国家商业银行签订了人民币跨境代理结算协议,随着跨境金融业务迅猛的发展,周边国家小币种货币将可能加入挂牌汇兑的市场中,并将向云南省主要对外贸易伙伴延伸。届时云南小币种外汇交易将由单一货币向多种货币、单一零售向批发转变,云南区域性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将逐步成型。
(二)云南小币种外汇交易将促进泛亚离岸人民币基础资产市场的起步
我国虽然与多个贸易伙伴签订了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协议,但在经贸往来实际支付过程中,我国商品出口大多收取美元以及其它可自由兑换货币,进口主要用人民币支付。进口与出口货币支付种类不一致,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形成大量外汇顺差,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二是境外积累了巨额的人民币,由于人民币基础资产的缺乏,持有者不能实现资产增值,也不能规避持有的风险,这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广。
人民币国际化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主动创造离岸人民币基础资产市场,国务院因此大力支持香港、伦敦、纽约等地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为了创造离岸人民币基础资产市场,我国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先后发行人民币债券。东南亚地区积累巨额的人民币显然需要一定离岸人民币基础资产市场,提供增值与风险规避,这形成云南离岸人民币基础资产市场发展的基础。随着云南小币种外汇交易的正式启动,向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贷款、人民币票据等基础性金融产品将逐渐变成现实。它是吸引云南周边各国人民币回流的重要机制,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基础。
(三)云南小币种外汇交易将促进泛亚人民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起步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香港、新加坡、东京、芝加哥等国际金融市场先后推出了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人民币期权、人民币掉期、人民币期货、人民币结构性期票等境外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由于人民币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在相关市场上积累与流通的数量有限,相应影响到人民币衍生品的发展。
与此相比较,东南亚地区不仅拥有巨额人民币,还具备了准流通的性质,形成了人民币衍生品发展的内在基础。同时,中国政府也主动推动人民币衍生品在该地区的发展。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签署了635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2009年以来,亚洲各央行建立了本币互换机制,中国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等国签署了3300亿元双边本币互换贸易。
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一个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浮动汇率制度即将形成,为人民币套期保值以及投机提供了条件。即期汇率、远期汇率是浮动汇率制度天然衍生的产物,人民币远期、人民币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必然出现。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具有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的功能,中国东盟之间蓬勃发展的跨境金融业务以及东南亚地区特别是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囤积巨额的人民币,需要一定的人民币衍生品规避风险。云南跨境银行间资金清算市场的逐渐形成以及小币种外汇交易的正式启动为人民币衍生品的发展提供条件。
凭借境外形成的离岸人民币基础资产市场以及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经验,依托云南省境内的期货市场,在我国与东盟各国签订货币互换的推动下,云南将成为我国人民币衍生品发展的先行实验基地,并进一步推进云南离岸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的建设。
(四)云南小币种外汇交易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在泛亚区域内的可自由兑换
随着中国东盟双方跨境贸易投资规模的扩大及小币种外汇交易市场的逐步形成,将为泛亚地区的泰铢、基普、越南盾、缅币等各种小币种与人民币兑换提供便利,将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在东南亚的流通规模与留存数量。东南亚地区人民币持有者将根据市场需求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很容易实现人民币与所需要币种之间的兑换,充分发挥人民币在国际借贷、国际清算、投机、保值等方面的功能,从而增加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可接受度,人民币区域化目标将逐渐变成现实。
(五)云南小币种外汇交易将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内涵和支撑
随着我国与东盟各国跨境金融业务迅猛的发展,云南小币种外汇交易将为双方金融业务往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增加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可接受度,推动双方贸易投资的便利化。人民币在泛亚地区可自由兑换将逐渐实现,人民币区域化水平将大幅度提升,将促进云南离岸人民币基础市场的发展,推动人民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创新。在小币种外汇交易基础上,逐步形成以人民币为主的小币种交易中心,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在泛亚区域的影响力,这是云南跨境金融业务的亮点与特色,也是云南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内涵和支撑点。

刘光溪:云南未来10年有望成“陆上珠三角”
全国范围来看,只有云南有着最为独特的地理优势,可以直接辐射东南亚和南亚23亿人口的大市场。”昨天,云南省金融办主任刘光溪受邀到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开讲座时,向台下的记者“推介”起了云南的地理、地缘和地域优势。他说,只要能将桥头堡、西部大开发、人民币国际化、沿边金改等几步棋真正走活,在我国沿边经济开发开放第一个十年里,云南必然将率先崛起,成为中国沿边开放的“陆上珠三角”。
刘光溪认为,在今后我国面向“两沿”(沿海、沿边)、“两盟”(东盟、南盟)、“两亚”(东南亚、南亚)、“两洋”(太平洋、印度洋)和“两边”(境内与境外)开发开放时,云南的地理优势将愈发明显。但要实现跨越发展,还得交通先行、金融先行才能支撑。“按照云南的规划,好几条高速路都要在两年内启动开工建成,这需要高达2000多亿元的巨额资金,目前我们正在抓紧时间联系各个金融机构,力保通过银团贷款等形式完成融资任务。”

刘光溪说,只要能将桥头堡、西部大开发、人民币国际化、沿边金改等几步棋真正走活,在我国沿边经济开发开放第一个十年里,云南必然将率先崛起,成为中国沿边开放的“陆上珠三角”。

让人民币“南”飞--云南省金融办主任刘光溪谈人民币国际化
云南"桥头堡"发展战略与昆明打造泛亚金融中心,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新的突破口。
  位于缅甸北部的边境城市木姐市与云南省瑞丽市隔江相望。
  从这里走陆路经由缅甸抵达泰缅边境;或经由水路走澜沧江接湄公河,是中国货物进入东南亚进行边贸交易的两条命脉通道。
  在与中国边境贸易的缅甸、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人民币几已"畅行无阻";沿湄公河顺流直下,在泰国北部大港清盛市,悬挂五星红旗的中国货船随处可见,不少商家的店门前皆贴有"欢迎使用人民币"的标识。
  "基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市场需求、政策优势等方面综合考虑--向南,才是人民币国际化前期中期的最佳选择。"云南金融办主任刘光溪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
  刘光溪认为,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向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推进,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最佳选择,因为云南正以其边贸人民币结算的巨大成效,推动着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国际化的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四部曲"
  《金融世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走到今天,它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
  刘光溪:人民币国际化的正式提出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出于为可能因危机而陷入困境的国家和地区提供调整余缺有效机制的考虑,东南亚、南亚、东亚地区的24个国家认为有创建亚洲共同外汇储备的必要。为此,亚洲地区的"10+1"、"10+3"区域合作组织紧锣密鼓地讨论,如何推动人民币、日元成为泛亚地区的主要区域货币的议题。
  纵观世界上主要货币的发展路径,在货币从金本位制走向信用货币本位制之后,货币发行归根结底以国家信用作为根本基础。因此,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周边区域广泛采用的区域性货币,需要地缘经济、政治、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
  具体到日本而言,日元的国际化进程始于1970年,其发展过程一波三折、步履维艰。究其原因,日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岛国经济的局限,难以在周边国家形成较为广泛的影响力。此时,人民币的优势得以体现出来,中国作为大国经济体,其地缘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在亚洲地区的优势无人可撼动。
  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的前15年,是市场化、货币化的过程,那么后15年,则是产权和资产的资本化和证券化过程,产权和资产流动起来就是货币,流动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资源配置功能。
  因此,我们看到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明显加快。入世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在内需尚未扩大到与供给相匹配的大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强劲增势,2002年,中国外贸增长达到27%;2004年增幅则达到45%。
  随着外贸交易总量的激增,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外交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人民币在边境贸易中日益得到周边国家的追捧,这一点在云南、广西等地区的边境贸易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实践表示,任何一种货币,只要长期保持增长、长期盈余,国内外投资者均积极追逐此国货币。当社会财富盈余远超出货币增长速度时,一国货币必然出现升值趋势。2004年,人民币币值反超港币,这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其本质是社会发展、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体、第三大对外投资体。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提出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必然产物;是基于人民币货币符号价值提升、综合国力提升等种种现实应运而生的。
  《金融世界》:人民币国际化应采取什么样的步骤?
  刘光溪:总结起来,人民币国际化在货币职能上应采取"四步走"战略,即坚持由人民币执行贸易结算职能、投资职能、信贷融资职能,以及储备货币职能的路径。
  首先推进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逐步增加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份额;下一步,应尽快实现资本项下人民币可兑换,推动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使人民币逐步成为主要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投资结算币种;然后,使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信贷融资市场上的主要结算货币;在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以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最后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金融世界》:您认为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目前,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可接受程度如何?
  刘光溪:人民币国际化,其实质是以人民币为依托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金融交易的对外开放,最终形成人民币的定价权、离岸市场,实现人民币在中国以外境外市场的自由兑换与交易。
  在当前形势下,影响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两大因素是需求和供给。
  从需求角度而言,主要影响因素是周边国家是否有需求、有意愿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对于国内外企业而言,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好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可以有效避免汇率波动对企业经营造成的损失;其次,在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升至3万亿美元的节点上,使用人民币结算可适当降低外汇储备规模;最后,人民币作为区域货币崛起,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作为美元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分散美元投资风险。
  但从实际结算货币的选择来看,虽然我国已与越南、俄罗斯等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协定,但受周边国家具体国情和政策、维护本币主权,以及我国的贸易结构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在对方国家的接受程度呈现出较大差异。
  在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具有一定接受度。而在中俄边境贸易结算中,首选结算货币仍为美元,第二选择则是卢布,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较少。在中国与朝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以及尼泊尔等国家的边贸中,人民币结算率也较低。  
  因此,推进人民币周边、区域国际化,应当首先考虑接受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从这个角度上说,云南势必成为人民币泛亚国际化向南的首选和最重要的先行试验推广基地。
  从供给角度而言,应主要考虑人民币可兑换程度如何,汇率形成机制是否市场化、是否浮动,金融监管体系是否配套,金融改革条件下如何防范风险,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是否达标等一系列因素。具体来说,供给方面有四个方面的重点:
  其一,要稳步有序地加快推动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进程。货币国际化的核心在于货币是否能够随时兑换为资产,因此,可兑性是货币国际化的提前和基础。
  其二,加快推进资本项下人民币可兑换,这与可自由兑换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境外有投资需求的资金应能够通过金融、证券、保险等正规机构进入A股市场、债券市场赚取利差,同时拓宽人民币投融资渠道,允许中国的金融机构到国外去进行投融资,形成人民币双向流动的完整闭环。
  其三,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进程,健全银行体系,发展与货币功能向匹配的保险、证券行业。通过推动金融机构的大发展,进一步做大人民币市场的盘子。
  其四,最重要的是加强整个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人民币走出去意味着国内政策的溢出效应增大,跨境资金流动的变化与国内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等相互溢出和渗透。为评估人民币境外流动风险,要建立必要的风险检测、监控、预警体系,全面掌握人民币流动状况,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