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物理高手,在下有份初二物理知识点整合,可惜无答案。现求答案。。拜托了。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6
初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整合

http://www.pep.com.cn/czwl/czwljszx/wl8x/wl8xst/200801/t20080118_438950.htm
http://www.pep.com.cn/czwl/czwljszx/wl8x/wl8xst/200801/t20080118_438946.htm
http://www.pep.com.cn/czwl/czwljszx/wl8x/wl8xst/200801/t20080118_438940.htm
http://www.pep.com.cn/czwl/czwljszx/wl8x/wl8xst/200801/t20080118_438930.htm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声现象及物态变化
(一) 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 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第二部分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9、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3、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 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 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成像大小
(u)
像的虚实 应 用
像物位置 像 距
( v )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8、 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上)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3.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日心说)冲击了托勒密体系(地心说),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第二个阶段,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第三阶段是现代物理的产生与发展,该阶段的主要突破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论。
4.研究物理问题的最根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具有任意性(不能选择研究对象为参照物,因为这样任何物体相对于本身都是静止的),在没有特别说明时,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如选择其他物体作参照时,一定要事先作说明。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当两个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快慢也相同,以其中任何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都是静止的,则我们说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练一练:
  *判断下列现象属于为机械运动的是(  ):A地球绕太阳运动B运动员在奔跑C春风拂面D火炉中的铁棒温度升高E小明今天情绪不好F禾苗的生长G思想斗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照物是选作标准的物体B、参照物是绝对不运动的物体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D、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我们选定参照物后就必须把看成是运动的E、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有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F、运动是绝对的,而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G、公路旁的树木总是静止的 H、公路旁的树木相对于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I、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总是相同的J、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我们通常说乌云遮住了太阳是以(  )为参照物的如果说太阳躲进了乌云是以(   )为参照物的,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的。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那么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太阳东升西落是以(   )为参照物的。
  *“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牗而坐,舟行而不觉也”请说明为句话的意思
  4.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它们关系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停表。
时间的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us)
它们关系是: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较厚的尺应把刻度贴近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测量结果由数值(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总是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误差≠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通常可以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减小测量误差。
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练一练:
*某同学在对物体长度进行测量时,先后记录了下列数据:1.41cm1.42cm1.43cm1.38cm1.44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其中错误的一次记录是(   ),这个物体的真实长度是(     )
7.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2)平移法:(3)替代法:(4)估测法:
练一练:
*1.完成下列各式:
1200m=(     )Km=(     )nm
25min=(    ) s=(     )ms
  *2.下列换算正确的是(  )
  A、1.2km=1.2km×1000m=1200m
  B、1.2km=1.2×1km=1.2×1000m=1200m
  C、120cm=120cm÷100m=1.2m  
D、120cm=120×1cm=120×10-2m=1.2m
  *3、请填上合适的单位:
  A人正常行走两步距离为1(  ) B人的手掌掌心长度大约是1(  )
  C人的食指宽度大约是1(  )  D铅笔笔心直径大约是1(   )
E中学生身高大约是165(   ) F课桌高度8(   )
G壹角硬币厚度大约是2(   ) H同学中指长度70(   )
 *4、有三把刻度尺,第一把分度值为1dm.第二把分度值为1cm,第三把分度值为1mm,则最好的刻度尺是(  )
   A第一把 B第二把 C第三把 D无法确定
 *5、有一种1m长的刻度尺也叫“米尺”一位同学用“米尺”测得课桌高为0.540米,后来他把这把米尺跟标准刻度尺比较,发现这把米尺实际长度为1.004米,则课桌的实际高度为(   )
8.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A一是比较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B二是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的长短。物理学中常用第二种方法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的物理意义: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常用单位是km/h,
关系为1m/s=3.6km/h. 1km/h.= 1/3.6 m/s ( 注意单位换算)
9.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探究速度变化的基本方法是将物体运动经历的时间或路程分为若干小段,分别测出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从而进行比较,在设计实验时,尽是让测量的时间和路程较长,以减少误差。
10.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练一练:
 *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秒内通过120m的路程,则他在第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某人以v1的速度从甲地匀速运动到乙地,接着以v2的速度从乙地返回甲地,求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某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先以v1的速度通过全程的1/3,接着以v2的速度通过余下部分路程,求平均速度。
 *某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在前1/3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1,在余下的2/3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2,求平均速度
 *一列300m长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穿过一隧道,所用时间是1min20s,求隧道长
 *一人在相距1020m的山谷中某处喊了一声先后两次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为2s,求人离近端多远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升空,设飞船在离地面390km的高空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经过21h运行14圈,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km,则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路程一定长B速度大的物体运动时间一定短C物体运动的速度是由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决定的D物体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无关。
*在探究速度变化的实验中所用器材除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必须有(   )、(  )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和(   )计算所用公式为(   )
 *一艘轮船在一条小河的上下游甲乙两个码头之间往返航行,水流速度为v1,船在静水中速度为 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第三章:声的世界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发生振动的物体称为发声体或声源)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跟压强和温度有关)。v固>v液>v气
4.声音能反射。分辨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和速度及加强原声。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又名音品,反应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练一练:
*低声细语是指(    ) *引亢高歌是指(   )
*这首歌太高了是指(   ) *震耳欲聋是指(   )
*尖叫刺耳是指( ) *买碗时敲碗辨别优劣是应用了(   )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低于20Hz的是次声。超声具有频率高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应用A蝙蝠利用超声导航B超声诊断仪(如B超)可以检查治疗人体疾病C超声金属探伤仪D超声对物体的很强的“破碎能力” 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用在化学工业上E能破坏细菌结构用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消毒。F用超声处理过的种子可以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第四章:多彩的光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许多光线在一起称为光束。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实例: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立竿见影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三线共面,分居两侧,两角相等)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同(3)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对称。(正立,等大,对称,虚象)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应用实例:镜花水月、猴子捞月、潜望镜等
8.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发生折射的原因:光在不同物质中的速度不同。
9.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三线共面,分居两侧,直射不变,空中角大,二角倍变)
应用实例:潭清疑水浅、海市蜃楼等
10.光的色散: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来决定的,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
1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1)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过焦点
(2)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3)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1)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2)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3)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12.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3)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如幻灯机。
(4)物体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
(5)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虚象同正大,物近像变小
13.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14.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来矫正近视眼;
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来矫正远视眼。
眼镜的度数:焦距的倒数*100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只要有力的存在,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施加力有两种方式:直接作用,间接作用
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简称形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图示。
作图注意事项:A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B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画得越长C如果不知道力的大小就标出力的符号。
力的图示的画法:可采用“一画点,二定标度,三画箭头标大小”的方法。
(1)“一画点”是表示先要画力的作用点,这个点一般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二定标度再画线”是指要根据力的大小定出适当长度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
(3)“三画箭头标大小”是说在所画线段的末端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再在箭头附近标上“多少牛顿”。
(图示有标度,且同一图中只能有一个标度,线段必须整格3—10)
7.弹力: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物体之间要产生弹力一定要接触,因此发生形变不一定有弹力
8.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9.弹簧秤的用法:
(1)了解量程: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待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之内
(2)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3)校零:测力前要检查指针与零刻度线是否对齐,若没有对齐,要调节至对齐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10.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施力物体:地球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也吸引地球
12.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表示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2)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3)作用点:重心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3.提高稳度的方法:增大支面,降低重心
14.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2)有相对运动;(3)接触面粗糙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5.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
(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第六章:力与运动
1.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经过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3.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4.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5.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3)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
(4)F1-F2≤F≤F1+F2
6.平衡状态:物体在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多个力)
7.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8.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一、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物体、相互的、①运动状态、②形状
二、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量程、分度值、零刻度、量程、牛、N
三(1)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三要素①力的大小、②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 ④数值和单位
四、(1)地球的吸引、G(2)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质量、mg、9.8N/kg、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3)竖直向下的、(4)作用点
五、阻碍相对运动、相反、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粗糙 ①增大压力②使接触面粗糙③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光滑或使接触面彼此离开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第八章
一、合力、之和、相同、F=F1+F2、之差、大、F=|F1-F2|
二、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惯性、运动状态不变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物体,相互的,运动状态形状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分度值量程零点量程牛顿N。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数值和单位。地球的吸引 G 弹簧测力计 竖直向下 质量mg9.8N/kg 每千克的物体重9.8N 竖直向下 一个点 阻碍相对运动 相反 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粗糙1增大压力2增大粗糙程度3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1减小压力2减小粗糙程度3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开4利用压缩空气或电磁场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合力之和相同?之差大F=F1-F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静止匀速直线力学基本定律运动状态不变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有哪些?
答: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答: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 八年级 上册物理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查阅。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初二物理知识点
答:接法:一上一下 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铭牌含义:“100Ω 2A”表示 最大阻值为100Ω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注意点:滑动变阻器在接入电路时,应把滑片P移到变阻器电阻值最大的位置,从而限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以保护电路。变阻箱:通过...

初二物理学什么知识点
答:并联电路 用电器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 两条或多条 有 互不影响 可以多个 可能影响8.电流(强度):(1)物理意义:...初二物理知识点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

苏教版初二下物理知识点
答:1.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是普遍的也是绝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2.运动与静止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物理学中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改变,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

初二物理的总知识点
答:15.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初二物理知识点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

各位物理高手请进来.!!!初二物理题.需答案and解释
答:6A=3.33欧。此题还有可能求较小的电阻的阻值 这时可以这样求,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求得通过较小电阻的电流是 I2=I-I1=I-U/R1=0.6A-2V/10Ω=0.4A R2=U/I2=2V/0.4A=5Ω 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二物理下知识点总结
答: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重点 考点 知识点 归纳
答:(3)沸腾的条件:①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②液体沸腾时要保持沸腾,必须对液体加热,但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不升高。3,蒸发:(1)蒸发的条件:在任何地方,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2)蒸发的特点:蒸发是只...

初二下册物理力学
答: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