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讲普通话的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1
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全国讲普通话的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我们现在所用的普通话出现可以追溯到民国初期。民国初期,北京官话被定为国语。
  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中国也开始推广国语。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一场当时名之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标准音。支持国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两派。国音是主要以江浙派为主,虽然概括为“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但是也有人后来说,这个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实际上是以江浙吴语为基础音的国语。京音是“纯以北京话为标准”,但是也有人表示,支持京音的一派也有把自己方言的语音加入京音的。两派争吵非常厉害。于是张士一发表文章,主张“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应“先由教育部公布合于学理的标准语定义,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这个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特别在南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开会响应,甚至通过决议:“不承认国音,主张以京音为标准音”,“请教育部广征各方面的意见,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后来,1913年“读音统一会”拟定的国音就被修改为京音了。1932年根据新国音编纂的《国音常用字汇》由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汇》的序言中又对国音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即“”所谓以现代的确北平音标准音者,系指‘现代的北平音系’而言,“并非必字字尊其土音”。
  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
  汉民族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名称不同,内容基本是一样的。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也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
  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
  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现代的普通话前身是古代北方官员的官话,因为北京做过多朝首都,官话也就更接近北京话,
“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

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扩展资料:

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历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主题宣传口号:

1、第一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无。时间:1998年9月13日-19日。

2、第二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时间:1999年9月12日-18日。

3、第三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时间:2000年9月10日-16日。

4、第四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时间:2001年9月9日-15日。

5、第五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时间:2002年9月15日-21日。

6、第六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大力推广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时间:2003年9月14日-20日。

7、第七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时间:2004年9月12日-18日。

8、第八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时间:2005年9月11日-17日。

9、第九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时间:2006年9月10日-16日。

10、第十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时间:2007年9月9日-15日。

11、第十一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时间:2008年9月14日-20日。

12、第十二届全国推普周主题:“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时间:2009年9月13日-19日。

13、第十三届全国推普周主题:“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时间:2010年9月12日-18日。

14、第十四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时间:2011年9月11日-17日。

15、第十五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时间:2012年9月14日-20日。

16、第十六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时间:2013年9月11日-17日。

17、第十七届全国推普周主题:“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时间:2014年9月15日-21日。 

18、第十八届全国推普周主题:“说好普通话,提高国家软实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普通话



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推广民族共同语是非常必要的,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三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目前,普通话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准。

普通话是清末才开始出现的。

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 :

1.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2.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3.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普通话可看作官话方言的次方言。



南京官话是汉语正统雅言嫡传子普通话亲妈,五胡乱华到1909年1600年中国历代官话就是唯一的南京官话

普通话只是北京一带方言经过改良而成的。所以北京什么时候形成方言的什么时候就讲普通话

中国普通话的由来?
答:沿革: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

哪年开始推广普通话?
答: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热河省省会承德(1955年中央裁撤热河省,承德划入河北省)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

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全国讲普通话的
答: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我们现在所用的普通话出现可以追溯到民国初期。民国初期,北京官话被定为国语。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中国也开始推广国语。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

全国开始统一学习普通话是从哪年开始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答:但是普通话大规模推广之后,这些地区基本都实行了双语教学,他们会讲普通话,但是和自己家乡的人聊天的时候是说自己的家乡话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和其他人使用普通话去交流,他们是能够控制自己说话的方式的。我们现在能够到全国各地...

普通话是哪一年开始的
答: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个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陈金玉留学组织了一个演说联席会。你订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钟文雄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

普通话是从什么开始有的?发源地?
答: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

普通话什么时候成为国语的?
答:3、2000年10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开始施行。要求国家机关、学校、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公共设施、商品广告所用语言文字,都必须遵守规范,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

普通话的由来?
答:沿革: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

普通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
答:“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

中国普通话什么时候诞生的
答:”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三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普通话的语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