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粟是什么人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6
海粟什么戍语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 [cāng hǎi yī sù]
生词本
基本释义
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出 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沧海一粟
【拼音】cāng hǎi yī sù

【解释】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示例】我本人只是~,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钱学森《在授奖仪式上的讲话》

【近义词】九牛一毛、太仓一粟、微不足道

【反义词】恒河沙数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微不足道的事



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1896-1994年) 。祖籍安徽省凤阳,生于江苏省常州。 自幼酷爱书画,1912年11月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任校长,并取苏轼“渺沧海一粟”词意,改名“海粟”。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被责骂为“艺术叛徒”,但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回国后创办天马会

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1896-1994年) 。祖籍安徽省凤阳,生于江苏省常州。 自幼酷爱书画,1912年11月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任校长,并取苏轼“渺沧海一粟”词意,改名“海粟”。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被责骂为“艺术叛徒”,但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回国后创办天马会。

这些名人都是什么成语?杜鹏程,刘海粟,焦若愚,陈残云,丁慧中,王任重,甘如饴,他们的意思是什么 ...杜鹏程---鹏程万里 刘海粟---沧海一粟 焦若愚

粟姓氏怎么读?
答:粟在姓氏中读作:sù,第四声。粟姓出自华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粟陆氏,伏羲后人。 汉有粟融,字客卿。 清有嘉庆举人粟应宏。 中国姓氏集:清时有粟耀,浑源人,字仲然,道光时进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此外,有宋姓人...

我听老一辈说,我们粟姓原来是姓米的,是真的吗
答:后来他们走到有人烟的地方,就问当地的农民救了他们两次的这种植物是什么,当地的人说是粟,祖先们焚香膜拜,为了表示感谢,改姓粟。 现在看来很不可思仪,但是在当时为了感谢救命之恩而改姓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这件事情很...

粟裕是什么人物?
答: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

粟姓氏怎么读li还是su?
答:粟姓是读sù,声母是s;韵母是ù。粟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如果是河南的有很大的可能是来源于大槐树迁民的后人。比如:临漳县粟岗村: 明洪武...

粟姓的历代名人
答:十二大中顾委常委。又是全国人大二、四届常委、五届副委员长。粟应宏,明代潞州人。文学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太行集》、《仙居集》等。粟应麟、粟应宏兄弟二人在诗歌文学方面颇有造诣,风格独具,...

“粟裕”的读音是什么?
答:粟 【拼音】:[sù] 裕 【拼音】:[yù]粟姓读Sù,也有读Xiù。粟裕: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会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

粟姓的由来
答:栗姓出自华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栗陆氏,伏羲后人。汉有栗融,字客卿。清有嘉庆举人栗应宏。路史:战国时有燕国战将栗腹。中国姓氏集:清时有栗耀,浑源人,字仲然,道光时进士,累官湖北按察史。此外,有宋姓人躲避官府...

栗在姓氏中读什么音
答:栗,树名,俗称板栗树,果实包于多刺的壳内。甲骨文的栗字像一株树上长出了有刺的果实。栗人十分了解栗树的用途,擅长种植栗树,以栗树为其氏族的神树。栗树成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并以此命名氏族名和族徽,最终出现栗姓。...

“粟”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
答:明夹江(今属四川)人宿进,正德年曾任刑部员外郎。据载,宿进的后代因为宿的读音与“粟”字相同,改为粟姓。宿姓名人,还有汉代的雁门太守宿详,北魏的吏部尚书宿石。姓氏来源 宿氏人丁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他们源自上古...

粟裕是哪里人
答:湖南会同人,初名粟多珍、粟志裕。粟裕大将生前一直认为自己是汉族,但1988年根据民政部门考证的结果,粟裕是侗族。粟裕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镇)枫木树脚村,1918年,由家乡的私塾转入县城的“洋学堂”上学,开始接受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