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简介及诺贝尔奖华人得主的简介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8
钱学森的简介及诺贝尔奖华人得主的简介

钱学森简介


--------------------------------------------------------------------------------

1911.12.11~ 著名科学家。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上海交通大学铁道机械系毕业。1935年留学美国,入麻萨诸塞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程理论。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曾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空气动力学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和喷气推进中心主任。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返回中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1964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被聘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高级顾问。是中共第九至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91年被中国科协四届一次全委会授予中国科协名誉主席称号。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和系统工程等领域有开创性的贡献。1956年初,主持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第37项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设》报告书,并在1956年2月向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建立与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参与领导创建火箭、航天科学研究机构和系统工程队伍;长期担负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许多领域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著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等。




钱学森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
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3届中国科协主席,第6至8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9至12届中央候补委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1956年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956年10月任该院院长。此后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并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维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诺贝尔奖获得者指的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截至2012年,已有839名人士和24个组织获得了诺贝尔奖,包括69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诺贝尔奖得主中,有4名得主所属的政府拒绝让他们前往领奖,1964年文学奖得主和1973年和平奖得主是当前唯一两名拒绝领奖的得主;有4名得主曾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839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44位是女性。诺贝尔奖在1940年至1942年之间,因为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未有颁发。

钱学森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3届中国科协主席,第6至8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9至12届中央候补委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1956年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956年10月任该院院长。此后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并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维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

-- 作者:九岭十八坡
-- 发布时间:2004-2-26 10:53:46

--
钱学森的思维方式【转载】

钱学敏
人们的宇宙观、科学观与其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往往是一致的。由于钱学森具有正确的、现代化的科学观;所以他的思维能力非凡,至今仍十分敏捷、深邃、充满活力,常常有所创新,形成超前意识,其中奥秘很难捉摸和描绘,现仅就笔者的日常观察,罗列几项:
一、大跨度的思维方式
钱老的科学技术观的核心,就是要求他具有广博的知识,集智慧之大成,并能触类旁通,大跨度地思维,从各个方面去把握事物整体关系的“形象”,抓住了事物的机理,深入探索,找到创新与成功之路。他曾以自已的体验说:“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而这里的障碍是人们习惯中的部门分割、分隔、打不通。大成智慧教我们总揽全局,洞察关系,所以能促使我们突破障碍,从而做到大跨度地触类旁通,完成创新。”

二、整体的思维方式
钱老总是习惯于把相互关联的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正确区分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抽象等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中把握部分。他常说:“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否则,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拣些零碎的瓦片、木椽、窗格子,看不见整体结构和大厦,难以形成独具创见的智慧。

三、综合集成的思维方式
这是钱老系统的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他每日驰骋在古今中外浩瀚的知识海洋里的时候,他绝不是良莠不分,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无批判地兼收并蓄。不知什么风浪使他锻炼出一种特别能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他极善于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予以辩证地否定即扬弃,批判地综合集成一切有用的知识。因而,他总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不断发现鲜花遍地的绿洲。

四、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客观世界万事万物丰富多彩又变化无穷,人们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仅从某一侧面去认识、把握事物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难免染上形而上学的色彩。钱学森深感认识片面性、死板、机械的危害。他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提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最后目标是对其整体及内涵(包括质与量)都充分理解”。

五、灵感思维方式
钱学林很注意捕捉灵感思维,发挥灵感思维的神奇力量。他说,“如果把逻辑思维视为抽象思维,把非逻辑思维视为形象思维或直感,那么灵感思维就是顿悟,它实际上是形象(直感)思维的特例。灵感的出现常常带给人们渴求已久的智慧之光。文艺工作者往往依靠这种非逻辑的思维方式,特别是。灵感”、去认识、去创作。殊不知单凭自己片面的经验、“跟着感觉走",不去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予以科学的综合,"灵感" 这位可爱的“客人”是不会来拜访你的。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钱学森,中国著名的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生于1911年,是湖南岳阳人。在20世纪40年代,他留学美国,并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钱学森致力于火箭技术的研究,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钱学森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背后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坚信,只有通过自己独立发展先进技术,中国才能成为世界强国。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带领团队在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火箭。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引起了全球的轰动。这也激发了钱学森及其团队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实现中国自主发射卫星的目标。最终,1960年4月,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自主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
除了在航天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外,钱学森还致力于教育事业。他曾担任过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长,并对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钱学森的一生中,他获得了许多奖项和荣誉,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等。他被誉为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泰斗,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高荣誉之一,每年颁发给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虽然诺贝尔奖没有专门设立华人类别,但是几位华人也因其杰出的成就而获得了这一荣誉。
陈景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他于195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对超导现象的研究。超导是一种材料在低温下能够零电阻电流通过的现象,对于电力输送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杨振宁和李政道是第二对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他们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弱相互作用领域的发现。这项发现为粒子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屠呦呦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她于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的贡献。屠呦呦领导团队在中药青蒿素的提取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球抗击疟疾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来说,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使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之一。而诺贝尔奖华人得主们的成就不仅彰显了华人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榜样和启示。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勇敢探索,就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无论是钱学森还是其他诺贝尔奖华人得主,他们都为国家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佩。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钱学森于1911年10月11日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他自小聪明过人,对科学技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1945年,他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开始了在美国的科研工作。在那里,他参与了美国的火箭技术研究,并成为了该领域的重要人物。
不久之后,钱学森回到了中国,并积极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他领导着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在成功发射后,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拥有自己卫星的国家。
除了航天事业,钱学森还对导弹技术、飞机设计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并实现了“两步走”发展战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国家之一。
钱学森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多次获得了重要奖项。其中,他被授予了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金质奖章等多项荣誉。他还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人。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先驱者和杰出代表,他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成就和影响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诺贝尔奖华人得主,是指那些中国籍或华人身份的科学家,在各个领域中获得过诺贝尔奖项的人士。以下是其中几位值得介绍的诺贝尔奖华人得主。
有屠呦呦。屠呦呦是我国著名中*药学家,因在疟疾防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通过提取青蒿素等中*药成分,成功开发出新型疟疾治疗药物,大大降低了全球疟疾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有杨振宁。杨振宁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因在元素粒子物理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为现代量子场论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有邓稼先。邓稼先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和导弹专家,因在高能物理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而被授予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提出并实现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的设计和制造,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华人得主们不仅代表了华人在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也为世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华人在全球科学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对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诺贝尔奖华人得主们则代表了华人在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他们的光辉事迹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致力于科学研究,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让我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钱学森简介

--------------------------------------------------------------------------------

1911.12.11~ 著名科学家。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上海交通大学铁道机械系毕业。1935年留学美国,入麻萨诸塞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程理论。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曾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空气动力学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和喷气推进中心主任。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返回中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1964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被聘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高级顾问。是中共第九至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8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91年被中国科协四届一次全委会授予中国科协名誉主席称号。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和系统工程等领域有开创性的贡献。1956年初,主持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第37项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设》报告书,并在1956年2月向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建立与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参与领导创建火箭、航天科学研究机构和系统工程队伍;长期担负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许多领域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著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等。

为了他的学习,国家还授予他中将军衔。

华人获诺贝尔奖的人有哪些?
答:1、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 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2、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

钱学森的事迹
答:标志着中国工程物理学已经走在世界科学的前列!钱学森在中国理论物理学方面的科学贡献。钱学森提出了宇宙的三大层次——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在钱学森科学思想指导下,《易脑》提出了《宇宙统一论》,发现了宇宙结构关系式,给出了宇宙五大基本作用力的计算公式。

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有哪些
答:2、距离最近的,也是最让我们值得骄傲的是科学家屠呦呦。她在1930年12月出生于浙江宁波,是我国著名的药学家,曾经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3、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4、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

钱学森在国内的资料
答:周恩来胸有成竹地答道:“我们有这方面的人才优势,钱三强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夫人同在一起工作过,杨承宗和彭桓武是从法国、英国回来的著名放射物理学家,另一位在美国“火箭之父’冯·卡门博士门下工作过的导弹专家钱学森教授,我们正在通过各种途径,争取他早日归国……”1955年6月15日,...

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有哪几位
答:截止2018年1月16日,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高锟。1、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2、杨振宁:1922年生于...

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哪几个?
答: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并与其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3、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6年出生于美国,1949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 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

钱学森成就那么多,贡献那么大,为何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答:1:1个重大发现最多颁发3个人;有5位科学家曾用杨米尔斯理论解决了强相互作用力,然后诺贝尔奖委员会分两次颁给了这5位科学家。分两次的原因就是每次最多只能颁发3个人。2:每个人在1个领域内,只能拿1个奖。比如爱因斯坦凭借光电效应拿到诺贝尔奖后;即使相对论的发现对于物理学更重要,并且在爱因斯坦...

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有哪些人
答: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

诺贝尔奖华人得主(华人在科学领域的辉煌成就)
答: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高荣誉之一,许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荣誉。华人在科学领域也有着辉煌的成就,他们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获得了诺贝尔奖。本文将介绍几位华人得主及其研究成果。杨振宁和李政道:破解物理学难题 杨振宁和李政道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物理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