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有哪些民风名俗,以《蒙古族的习俗》为题写一篇作文450字以上。最好写一个隆重,重要的节日。急急!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5
蒙古族有哪些民风名俗,以《蒙古族的习俗》为题写一篇作文450字以上。最好写一个隆重,重要的节日。急急!

其实网上有很多,下边是帮你搜索到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人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到蒙古族牧民家里做客,客人不一定要带上许多礼物,只需准备用麦面烤成的六张圆形薄饼和几颗成双的红枣即可。进到主人的蒙古包,主人将客人让坐在客位上并向客人敬茶后,客人可以向主人要一个盘子,并将随身带来的六张薄饼象荷叶片一样摆在盘子里,再将成双的红枣放在薄饼上,双手献给主人,主人即当做草原上最神圣的礼物十分乐意地接受。

这六张看起来并不十分起眼的薄饼为什么会被当做神圣的礼物呢?据老人们说,当初鄂尔多斯为六个旗,用六张薄饼来作礼,意为礼仪至上,共同和睦相处;而红枣则表示六旗兴旺发达。

河套地区的蒙古族,招待客人什么东西都可以缺,但绝对不可以缺酒,以酒招待客人,是河套地区蒙古族最普遍,也是最起码的礼仪。用酒招待高贵的客人,有一个专门的名词,蒙古语称"德吉拉"。
给高贵的客人敬献"德吉拉"时,只给客人一个瓶口上糊有酥油的酒瓶而不给酒杯,客人接到酒瓶后,先用右手食指醮一点瓶口上的酥油往自己的额头上涂抹,如果在场的还有其他宾客,也同样依次抹上一点,然后,主人才拿出酒杯或者银碗,给客人斟酒。客人仰脖连饮三杯以后,斟上第四杯时,客人便一手端着酒杯一手高高扬起,或者向主人说上几句祝福的话,或者放开嗓门唱起祝福主人吉祥如意的赞歌。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人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到蒙古族牧民家里做客,客人不一定要带上许多礼物,只需准备用麦面烤成的六张圆形薄饼和几颗成双的红枣即可。进到主人的蒙古包,主人将客人让坐在客位上并向客人敬茶后,客人可以向主人要一个盘子,并将随身带来的六张薄饼象荷叶片一样摆在盘子里,再将成双的红枣放在薄饼上,双手献给主人,主人即当做草原上最神圣的礼物十分乐意地接受。

这六张看起来并不十分起眼的薄饼为什么会被当做神圣的礼物呢?据老人们说,当初鄂尔多斯为六个旗,用六张薄饼来作礼,意为礼仪至上,共同和睦相处;而红枣则表示六旗兴旺发达。

河套地区的蒙古族,招待客人什么东西都可以缺,但绝对不可以缺酒,以酒招待客人,是河套地区蒙古族最普遍,也是最起码的礼仪。用酒招待高贵的客人,有一个专门的名词,蒙古语称"德吉拉"。
给高贵的客人敬献"德吉拉"时,只给客人一个瓶口上糊有酥油的酒瓶而不给酒杯,客人接到酒瓶后,先用右手食指醮一点瓶口上的酥油往自己的额头上涂抹,如果在场的还有其他宾客,也同样依次抹上一点,然后,主人才拿出酒杯或者银碗,给客人斟酒。客人仰脖连饮三杯以后,斟上第四杯时,客人便一手端着酒杯一手高高扬起,或者向主人说上几句祝福的话,或者放开嗓门唱起祝福主人吉祥如意的赞歌。

给你资料,你自己写一篇。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袍,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quot;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镫;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礼帽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蒙古坎肩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坎肩始于元代。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罳,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由网状编壁"哈那"、条木楞子"乌尼"、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先选好地形,铺好地盘,然后竖立包门、支架编壁、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编壁毡、蒙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围编壁底部围毡,最后用毛绳勒紧系牢即可。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包内中央为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烟筒从天窗伸出。炉灶的周围铺牛皮、毛毡或地毯。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板柜、板箱、方桌等,其特点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损坏。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搭建时将哈那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折卸时将哈那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非常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蒙古包越来越少了。

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车辋,将12付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载重可达数百斤乃至千斤。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搬迁和拉东西。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缓缓远行,显示了牧区特有风情。

勒勒车轻便宜驾,适宜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滩上行走,可用来拉米、牛奶,搬运蒙古包和柴草等货物。行驶时可一辆辆排成长长的车队,首尾相连,如草原列车般行进在广袤的草原上,一个妇女或儿童即可驾驶七八辆至数十辆,承担全部家当的运输任务。

蒙古轿车是在勒勒车的基础上制作而成,是专门供乘坐人员的车。其特点是在勒勒车体上用柳木条弯曲成半圆形的车棚。棚周围包以羊毛毡,形成篷帐,用以遮阳光、挡雨、防雪、御寒。这种轿车主要用于外出探亲访友、接送亲人以及婚姻嫁娶等。现在富裕起来的牧民们已购买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勒勒车、蒙古轿车的使用逐渐成为历史。

蒙古包、勒勒车和配有精美马鞍的骏马是蒙古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住行工具。蒙古包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勒勒车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车轮大、车身小,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运输。过去,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伍缓缓远行,显示蒙古草原特有的风情。现在,许多牧民都已经定居,住着宽大的砖瓦房,购有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婚俗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

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求亲,是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亲。

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畜牧为聘礼。嫁妆,女方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

娶亲时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到女方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新郎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顺时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延续两三天,亲友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娘家要来人,看望新娘和拜见新郎家的亲属。来者多为姑姑、嫂嫂等人,她们各带礼品或食品来到新郎家举行认亲仪式。新郎家设宴款待,男女双方彼此相识,相互问安敬酒,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景象。

一个男子同时和几个女子结为夫妻关系的婚姻形式现已废弃。蒙古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或封建王公贵族常以纳妾为俗。一男一女结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众历来的婚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抢婚或包办买卖婚姻逐渐被淘汰,男女自由恋爱、自愿结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风。

丧葬 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野葬或弃葬。人死后,脱掉死者的旧服装,换上新衣或用白布缠裹全身,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天葬后,死者的子孙一般49天内不剃发,不饮酒娱乐,路遇行人不寒暄,以示哀悼。

火葬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后所采用。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火葬。火葬次日,由死者家属拣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撒于山川、江河,有的装入坛罐中埋葬,以示永远悼念。

土葬是农区蒙古族普遍实行的一种葬式。内蒙古西部农业区蒙古族的土葬,与汉族大同小异。人死后(或临终前),家人给死者更换新衣,将尸体放在木板上,用哈达罩其面,等待入殓。入殓时,尸体不能见太阳,一般在黄昏时刻,将尸体从窗户抬出去入棺。停放在院内,一般三至七天内出殡,东部地区蒙古族一般都当天出殡。出殡时死者的长子扛棺材大头,其余子孙抬小头,有的拉在灵车上,有的一直抬到墓地。到达坟地后,用吊绳把棺材放入墓穴。埋葬时,死者的子孙和近亲,围绕墓穴正反各转三圈,并用手抓土向墓穴撒去,然后大家一起铲土埋棺。老年人去世,一般全村的小伙子都来哀悼和参加葬礼。

待客 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一见客人边握手、边问好:"塔赛奴!"(您好)。客人进入蒙古包后,家庭主妇便向客人双手敬献喷香的奶茶。同时摆上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炒米等食品,供客人食用。客人要住宿,晚饭就是手把肉、美酒、面条或蒙古包子等。客人告别时,全家出蒙古包欢送,祝客人一路平安,欢迎再次光临。现在的农区一般同汉族一样,炒各种菜加美酒招待客人。

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五尺左右,宽度不等。有的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花纹图案。对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哈达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对平辈,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

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鼻烟壶用玉石、象牙、水晶、玛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制成。晚辈同长辈相见时,晚辈曲身鞠躬,双手捧着鼻烟壶,敬献长辈,长辈用左手接受,闻后归还。同辈相见时用右手相互交换鼻烟壶,双方闻后归还。 禁忌礼节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人们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忌蹬门槛,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脏物。这由于草原干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忌摸头、忌别人打狗、忌产妇住处外人进入探访。病忌,牧民家里有重病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白节,蒙古语称查干萨日(白月、正月),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腊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的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方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祭祀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求神降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

蒙古族还有祭尚西(神树的意思)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扮装的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下,男女老少汇聚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主祭人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献。仪式结束,便进行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体活动。

祭成吉思汗陵,这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13世纪初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两洲,震撼世界,成为"一代天骄"。蒙古民族祭祀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成吉思汗的各种祭礼,并使之日臻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成陵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祭礼一般分为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一日为春祭,祭祀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派代表或个人前往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奉祭。

祭苏鲁定,苏鲁定是成吉思汗的军旗或军徽,蒙古民族最珍重的古代文物之一,珍藏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园内。苏鲁定是成吉思汗远征时所向披靡的旗徽,又是太平无事时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阴历三月十七日,都隆重举行祭苏鲁定的仪式。祭祀时,祭桌上摆放了整羊,还有马奶酒、奶食品等供品。参加祭祀的蒙古族群众络绎不绝,各自带着祭品,虔诚地叩拜苏鲁定,借以表达对成吉思汗的敬仰,缅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捧哈达,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长辈赐给子孙食物和钱。
家庭内部拜年结束后,人们首先到最年长者家中,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诵祝词,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尝。
生活风俗
(1)服饰:
靴子:蒙古靴子分马靴和蒙古靴两种,马靴分棉靴和单马靴。用牛皮制成黑色,个别有紫色,挺拨,秀气,年青人多爱穿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翘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图案,压花纹,里面有的衬皮,有的衬毡,靴身宽大,靴可套棉袜毡袜。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这种袍子,宽大袖长。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在右侧。袍子的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因地因人因季而异。
腰带:是穿蒙古袍子时所必备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绸缎,长有五米,颜色和袍子相协调。
首饰:平素牧区妇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红、绿等颜色的长绸子把头缠上,男子,夏季多戴鸭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样是尖顶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妇女的首饰,逢年过节,喜庆宴会,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装饰品种类很多,材料也因贫富不同。比较讲究的,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
(2)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愿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常见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热止渴,且富有营养;奶酒,又叫蒙古酒。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马奶(通称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在那达幕大会上,总是痛饮其格,以庆贺畜牧生产的大丰收和吉祥如意。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忽必烈在皇宴会上曾把其格、驼奶等饮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之。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据史书载,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建国时每逢吉庆之日狂饮此酒,增添喜日气氛。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尤为盛产蒙古酒。然而,时过700多年,生产蒙古酒的原始工艺流传至今仍未改变。
(3)居住
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 ”的意思。 古时称作“穹庐”“毡包”。
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积雪,下雨时包顶不存水。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搬迁时折叠,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可通烟通气,又可采光。
4、生产风俗
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亲访友、出外办事都需乘马。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而且极耐粗放饲养,以忍苦耐劳著称。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
勒勒车,也叫“大样车”,这种车的轮子较高,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五。轴轮多是用桦、榆、硬杂木而制成,车辕较长,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它可以拉水、搬运蒙古包、运燃料、用于婚丧嫁娶,适应于草原、沙漠上通行。
库房车,车体上放置一木制长方形有盖有门的柜,柜外用铁皮包封,或围生牛皮,可防风、防水、防潮。柜内可储藏粮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车,车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铁制桶,用来拉饮用水,平时蓄水用。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冬季,牧民放牧愿骑骆驼,骑乘较暖,忍苦耐劳,几天不喂草、不饮水也能过的去,冬季行路。搬运主要依靠骆驼,在沙漠中,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鱼贯而行,因此骆驼被人称为“沙漠之舟”。
5、祭祀风俗
(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3)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6、娱乐风俗
(1)赛马:是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赛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华里。赛手不穿靴袜,只穿华丽的彩衣,头上束着红、 绿绸飘带,显得既轻便又英武。当骏马疾驰的时侯,赛马人骑在马上如腾空一般,表现出娴熟的骑艺。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轮着摔,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摔跤手的服饰比较讲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牛皮制做,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卓都格),背后中间有圆形银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登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子上常套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顶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于军事训练,后改为娱乐的活动。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4)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爱的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草原牧民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特殊的感情。马头琴的琴声优美动听,有人形容:“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5)音乐、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 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 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6)“好来宝”:是蒙古民间独特的曲艺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它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一般是两人拉着四胡对唱或一人自问自答。说唱演员不但能拉会唱,而且有触景生情的灵感,有随编随唱的本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较浓,如今在锡林浩特市有时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来宝”人数不等,有自编、自拉、自演,典调动听,形式多样且好看。
(7)蒙古象棋:类似国际象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有深浅两色间隔排列的64个小方块,棋子共32枚,双方各16枚,有诺颜(王爷),哈屯(王后),也称波日斯,各一枚,哈萨嘎(车),骆驼,马各2枚,厚乌(儿子)各8枚。 对奕时白格先走,以后双方轮流走一着,吃掉对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车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着,双方任何一个“厚乌”到达对方最末一格时,都可变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个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对方的“乌努钦厚乌”(孤儿)。“王”被对方将死,就算输棋,双方均剩“王”或双方只剩同色格的单骆驼算和棋。
(8)“沙嘎”那达慕: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种玩法。沙嘎的宽凸面叫“好尼”(绵羊),宽凹面四”牙玛”(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马),窄凹面则“乌和日”或“特模”(牛或骆驼)。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9)“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它源于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现已成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民间体育活动的隆重集会。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捧哈达,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长辈赐给子孙食物和钱。
家庭内部拜年结束后,人们首先到最年长者家中,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诵祝词,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尝。
生活风俗
(1)服饰:
靴子:蒙古靴子分马靴和蒙古靴两种,马靴分棉靴和单马靴。用牛皮制成黑色,个别有紫色,挺拨,秀气,年青人多爱穿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翘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图案,压花纹,里面有的衬皮,有的衬毡,靴身宽大,靴可套棉袜毡袜。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这种袍子,宽大袖长。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在右侧。袍子的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因地因人因季而异。
腰带:是穿蒙古袍子时所必备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绸缎,长有五米,颜色和袍子相协调。
首饰:平素牧区妇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红、绿等颜色的长绸子把头缠上,男子,夏季多戴鸭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样是尖顶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妇女的首饰,逢年过节,喜庆宴会,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装饰品种类很多,材料也因贫富不同。比较讲究的,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
(2)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愿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常见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热止渴,且富有营养;奶酒,又叫蒙古酒。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马奶(通称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在那达幕大会上,总是痛饮其格,以庆贺畜牧生产的大丰收和吉祥如意。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忽必烈在皇宴会上曾把其格、驼奶等饮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之。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据史书载,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建国时每逢吉庆之日狂饮此酒,增添喜日气氛。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尤为盛产蒙古酒。然而,时过700多年,生产蒙古酒的原始工艺流传至今仍未改变。
(3)居住
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 ”的意思。 古时称作“穹庐”“毡包”。
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积雪,下雨时包顶不存水。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搬迁时折叠,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可通烟通气,又可采光。
4、生产风俗
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亲访友、出外办事都需乘马。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而且极耐粗放饲养,以忍苦耐劳著称。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
勒勒车,也叫“大样车”,这种车的轮子较高,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五。轴轮多是用桦、榆、硬杂木而制成,车辕较长,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它可以拉水、搬运蒙古包、运燃料、用于婚丧嫁娶,适应于草原、沙漠上通行。
库房车,车体上放置一木制长方形有盖有门的柜,柜外用铁皮包封,或围生牛皮,可防风、防水、防潮。柜内可储藏粮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车,车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铁制桶,用来拉饮用水,平时蓄水用。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冬季,牧民放牧愿骑骆驼,骑乘较暖,忍苦耐劳,几天不喂草、不饮水也能过的去,冬季行路。搬运主要依靠骆驼,在沙漠中,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鱼贯而行,因此骆驼被人称为“沙漠之舟”。
5、祭祀风俗
(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3)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6、娱乐风俗
(1)赛马:是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赛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华里。赛手不穿靴袜,只穿华丽的彩衣,头上束着红、 绿绸飘带,显得既轻便又英武。当骏马疾驰的时侯,赛马人骑在马上如腾空一般,表现出娴熟的骑艺。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轮着摔,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摔跤手的服饰比较讲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牛皮制做,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卓都格),背后中间有圆形银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登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子上常套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顶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于军事训练,后改为娱乐的活动。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4)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爱的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草原牧民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特殊的感情。马头琴的琴声优美动听,有人形容:“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5)音乐、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 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 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6)“好来宝”:是蒙古民间独特的曲艺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它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一般是两人拉着四胡对唱或一人自问自答。说唱演员不但能拉会唱,而且有触景生情的灵感,有随编随唱的本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较浓,如今在锡林浩特市有时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来宝”人数不等,有自编、自拉、自演,典调动听,形式多样且好看。
(7)蒙古象棋:类似国际象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有深浅两色间隔排列的64个小方块,棋子共32枚,双方各16枚,有诺颜(王爷),哈屯(王后),也称波日斯,各一枚,哈萨嘎(车),骆驼,马各2枚,厚乌(儿子)各8枚。 对奕时白格先走,以后双方轮流走一着,吃掉对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车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着,双方任何一个“厚乌”到达对方最末一格时,都可变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个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对方的“乌努钦厚乌”(孤儿)。“王”被对方将死,就算输棋,双方均剩“王”或双方只剩同色格的单骆驼算和棋。
(8)“沙嘎”那达慕: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种玩法。沙嘎的宽凸面叫“好尼”(绵羊),宽凹面四”牙玛”(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马),窄凹面则“乌和日”或“特模”(牛或骆驼)。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9)“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它源于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现已成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民间体

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袍,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quot;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镫;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礼帽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蒙古坎肩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坎肩始于元代。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罳,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由网状编壁"哈那"、条木楞子"乌尼"、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先选好地形,铺好地盘,然后竖立包门、支架编壁、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编壁毡、蒙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围编壁底部围毡,最后用毛绳勒紧系牢即可。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包内中央为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烟筒从天窗伸出。炉灶的周围铺牛皮、毛毡或地毯。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板柜、板箱、方桌等,其特点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损坏。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搭建时将哈那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折卸时将哈那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非常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蒙古包越来越少了。

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车辋,将12付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载重可达数百斤乃至千斤。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搬迁和拉东西。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缓缓远行,显示了牧区特有风情。

勒勒车轻便宜驾,适宜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滩上行走,可用来拉米、牛奶,搬运蒙古包和柴草等货物。行驶时可一辆辆排成长长的车队,首尾相连,如草原列车般行进在广袤的草原上,一个妇女或儿童即可驾驶七八辆至数十辆,承担全部家当的运输任务。

蒙古轿车是在勒勒车的基础上制作而成,是专门供乘坐人员的车。其特点是在勒勒车体上用柳木条弯曲成半圆形的车棚。棚周围包以羊毛毡,形成篷帐,用以遮阳光、挡雨、防雪、御寒。这种轿车主要用于外出探亲访友、接送亲人以及婚姻嫁娶等。现在富裕起来的牧民们已购买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勒勒车、蒙古轿车的使用逐渐成为历史。

蒙古包、勒勒车和配有精美马鞍的骏马是蒙古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住行工具。蒙古包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勒勒车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车轮大、车身小,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运输。过去,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伍缓缓远行,显示蒙古草原特有的风情。现在,许多牧民都已经定居,住着宽大的砖瓦房,购有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婚俗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者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份,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族钟爱的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是一番热闹的景象,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 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共进全羊酒宴。
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全部人都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了

给我介绍一下蒙古的人情风俗, 详细点
答:蒙古族的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蒙 古族的衣食住行都很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多保留了传统的风俗习惯,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400字作文 帮忙写下
答:在宽阔的绿野上,点缀着数以千计的野花、姹紫嫣红把草原打扮得更加迷人。而那星星点点散布在草原上雪白的蒙古包与流动着的马群、羊群、牛群更加点缀着这幅美丽的画。有时候,服装往往会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信仰和特点。蒙古族...

蒙古族和彝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答: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有哪些?
答: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

关于内蒙古民风民俗的作文600字
答:鄂尔多斯蒙古族与鼻烟壶 客人走进蒙古包,殷勤的主人就会热情的向客人递鼻烟 壶,以表示敬意和友好。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白色 蒙古族崇尚白色,白色在蒙 古族的礼仪中,显得十分庄重:迎接尊贵的客人,首先必献上一条雪白的哈...

蒙古族的生活习惯
答:蒙古族人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的吃法有“手扒肉”:将大块肥嫩绵羊肉用白水煮熟后端上桌,用蒙古刀割下蘸作料吃;“烤全羊”:将整只羊去掉内脏,把各种调料填进切口和腹腔内,然后装炉烤制,烤成的全羊外皮香酥、...

蒙古族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答: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有很多的中秋习俗活动,而很多人都说蒙古族不过中秋,而这更多是源于朱元璋抗元的传说。其实,蒙古族不但过中秋,而且内容和汉族一样丰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蒙古族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_关于中秋节的习俗介绍,希望...

中国56个民族都有什么民风民俗?
答: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竞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