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写音乐期末考试的作业 我选的题目是"为什么在音乐中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时间的?"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22
如何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似已成为一种理论,被许多人接受并频繁引用。它能被许多人接受说明自有它的合理之处,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好多东西都变成了双刃剑,所以我认为应辩证地看待这句话。一些具有“吸引性”的文化的发展可以以此为指导理念,如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特色的旅游景点的开发等。那些作为“出口”的文化的打造就不能以此为指导理念了,如影视产业的发展等。下面我就从这两方面论述这个理念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民族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认为要想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以下两点要必须做到。

一、必须坚持立足自己,突出特色,走民族化的文化建设路子。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不是丢掉自己民族特有的东西,改用其他先进民族的东西来获得的,而是通过提高自己民族的创造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和张扬自己的个性来实现的。如果简单地移植和改用其他民族的东西,那就是舍本逐末,不但永远赶不上先进民族,而且还会丢失了自己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群众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反映,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群众之中,为扩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极强的生命力,因此,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自身,发展特色文化。只有坚持抓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世界的眼球并走向世界。

二、必须坚持面向大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发展方向。文化作为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任何个人的发明创造,一旦脱离了社会机体,不能成其为文化;任何时尚文化,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也不能流传,群众性是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以往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文化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群众被排斥在文化之外,这是民族文化不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民族文化的定位必须是大众文化,必须服务群众,在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现代文艺创作都要按“三贴近”原则,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践,已适应大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需求,把抽象的变为形象的,把晦涩的变为通俗的,把复杂的变为简单的,使广大民族群众成为文化的拥有者、参与者,只有这样,民族文化建设才有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

文化不同是世界当前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的特色,如果都是一种文化的话,这个世界的不可能发展的,文化需要各种各样的色彩,因此,我觉得,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对每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有了自己的特色,才能够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总是跟着别人跑,不体现自己的特色,这个文化就会走向灭亡,或被别的的文化同化和吃掉。这才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论的真谛所在。

对作为“出口”的文化的打造就不能用这个理念来指导了。下面我以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为例说明。

在文化产品的出口上,我们有些认识还不是很清楚,甚至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观念。“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种观点首先假定有一种“纯粹的”或者说“本真的”“民族性”,然后认为文化产品包括影视产品所具有的民族“本真性”或“纯粹性”越高,就越容易被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这不符合目前世界文化贸易的现状。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中国文化产业包括影视产业必然会寻求一条与世界文化市场相异乃至相悖的道路。而这样做必然会增大中国影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文化折扣”。中国有一条歇后语传神地反映出了跨文化接受实践中“文化折扣”所造成的接受障碍。这条歇后语就是“洋鬼子看戏——傻眼了”。“洋鬼子”在看“戏”的时候,语言障碍、文化障碍风俗习惯障碍、价值观念障碍,都使“文化折扣”值趋于无穷大,最终使欣赏和接受活动失败。如果中国的影视产品不考虑其在海外市场的市场接受度,甚至把考虑国外观众的欣赏习惯和价值观念当成是向洋人讨好、献媚,不仅会直接影响中国影视产品在海外的市场份额,而且不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设。

我主张中国影视产品在思想观念、主题、类型方面增强与国际市场的可沟通性,并不是要消除中国影视产品的民族特色。民族特色是消除不掉的,任何想消除民族特色的做法,都是鲁迅所说的拔着自己的头发要上天的行为。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绝对不能以保持影视作品的民族特色为借口,而不去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艰苦的调查研究。高喊弘扬民族特色的口号很容易,而实实在在地研究怎样让中国的优秀文化为异域观众所理解、接受,要花费大量艰苦的劳动。而实践证明,凡是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中国影视作品(包括香港地区的作品),都是那些在思想观念、主题、类型和方法上与国际接轨的作品。成龙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开拓美国市场,原因之一在于他从90年代开始的许多影片都在刻意渲染“跨国特色”,淡化香港的“地域性”。成龙电影一直善于借鉴、汲取不同电影构成元素,表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品格。为了更容易被美国观众所接受,他的《龙旋风》融汇 许多美国西部片的构成因素,表现中国工夫的场景搬到了美国西部浩瀚苍茫的原野和牛仔聚集的乡镇酒吧。在动作设计方面,成龙以双拳对器械,以飞镖对左轮,以长缨对火枪,中国功夫与西方枪械同时登场,让美国观众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既容易接受又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理,同时也保持了成龙电影一贯的风格。

中国电影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最为成功的是武术电影。中国的武术片对美国电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李安、吴宇森、成龙、周润发、杨紫琼等名导演、名演员,已经被美国观众所接受。中国功夫的动作和程式已经被许多美国动作片所吸收。另一方面,中国武术片对美国电影产生影响的同时,它本身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重塑。国外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使中国的武术片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不得不对自己做出某种调整。而中国武术片也就在这种调整中实现着自身的创新。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卧虎藏龙》。《卧虎藏龙》被称为中国武术片的国际版,它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既得益于深得好莱坞“真谛”的电影叙事技巧,也得益于其中深藏的一些西方人认同和熟悉的思想观念。

使中国影视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现在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梦想。中国电影人已经开始了实现这一梦想的行动。在电影《英雄》的制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创人员所做出的这种实实在在的努力。

《英雄》是在国产电影票房十分低迷的情况下开始生产制作的。根据主创人员的估计,“一个这么大的制作光靠国内回收成本几乎是痴心妄想”,“那么要瞄准的无疑是国际市场”。《英雄》的国际化市场策略首先是国际化的融资手段、超强的国际化明星阵容、严格的生产制作管理等因素。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以及精良的制作,是它具有了相当大的票房号召力。这些也是美国大片得以成功的基本元素。我们不能不说,在这些方面,就当时的具体环境而言,《英雄》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说,在我们上面所说的中国影视产业与国际市场趋同的第一个方面,《英雄》已经做得很好。

在内容上,《英雄》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国际化市场策略。《英雄》是一部商业片,它要表现什么样的内容以及表现怎样,都要服从于票房也就是利润的需要。主创人员说得很清楚,国内市场不能满足其票房需求,就要把目光盯住国际市场。这首先就要确定一个能被国际市场接受的主题。从主题方面来说。不必讳言,《英雄》确定一个和平、统一、反对暴力的主题,其初衷是考虑到国际市场的接受情况的。从有利的方面来讲,至少这一主题不会引起西方观众的反感,而且从技术层面来讲,符合类型片“以某一简单明了的主流社会观念为影片的核心理念”的规则。第二,从题材和内容来讲,《英雄》注意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传统题材的“接受度”。为了减少外国人看不懂的情节,在剧本创作阶段,剧组曾请外国编剧从外国人的角度来提意见,并对一些外国人看不懂的情节加了注解。编剧李冯曾讲到;“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拍的时候肯定会抽掉一些内容,有时也是为了国外的市场,所以就不能太复杂,这里我就要找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可能是从外国人看来高一点,中国人看又低一点,我只好两边都照顾着,尽可能地考虑让更多的观众看得明白。”这样做就有可能减少影片在外国放映时可能会出现的“文化折扣”,增加国际市场的接受度。

当然,《英雄》在内容方面的国际化市场策略也还有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比如,我们上面讲,处于国际市场的考虑,《英雄》确定一个被国际观众接受的主题,这一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有利于其国际化的市场策略。但实际效果怎么样呢?我不敢说现在的实际效果不好,而是说它可以做得更好些。我相信,与放弃刺秦的无名相比,西方观众会更喜欢《勇敢的心》里被千刀万剐还要拼尽最后一口气喊出“自由”的华莱士和《角斗士》里做奴隶也要与罗马皇帝决死沙场来维护尊严的马克西姆。无名放弃刺杀秦王的行为,很难说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理想。如果以国际观众(包括中国观众)熟悉的好莱坞电影叙事方式,塑造出一位“风萧萧易水寒”凛凛然英雄气概的“东方角斗士”的银幕形象,其国际市场接受度可能要比现在高。其次,《英雄》在内容上的国际化策略还存在着左右摇摆的情况。《英雄》出于市场的压力,要选择国际化的市场道路,但张艺谋导演却讲《英雄》在内容上“没有一点迎合老外的口味”。如果“迎合老外的口味”是指故意贬低或毁损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形象来迎合一小部分具有反华排华情绪的外国人的口味,我们当然不能答应。但我们必须谨慎地把“迎合老外习惯”与考虑国外观影大众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区分开来。

如果处理得当,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化的市场道路达到宣传中华文化精神的目的。我相信这两者不是截然矛盾的。我也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一条让中国文化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真正“走向世界”的国际化市场策略。

参考资料:http://gudujipeng.bokee.com/3855649.html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今天,我们韩国之旅的第一站算是正式开始。用过早饭后,我们去参加“中韩才艺展示大赛”。
  来到剧院,大家一一就坐。领导讲话完毕后,演出开始了。第一个开场节目,是中华武术。听完主持人的报幕,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果不其然,演员不负众望,十分精彩。武林高手们有的打醉拳,有的耍大刀。令人眼花缭乱,台下喝彩声接连不断。其实中国武术除了能够保持身体健康,还有更深厚的精神内容。“武”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武”的真正价值,并不是为了杀伤破坏。不主动侵犯他人,但亦不容让他人侵犯。“止戈为武”才是中国武术的精髓所在。
  可以与中国武术相媲美的,那就是韩国跆拳道了。跆拳道是韩国的一门格斗术,以其腾空、旋踢脚法而走出国门,在各个国家广为流传。跆拳道这个名称来源于韩语的“跆”(指用脚踢打),“拳”(用拳击打),“道”(指格斗的艺术和一种原理)三字的含义。另外,“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这种跆拳道精神,也文明与世界。表演者虽未练到技艺炉火纯青的地步,但动作也十分娴熟,动作做得有板有眼,两三下就劈断一块木板。
  两国的武术,都是在世界上享有名誉。现在,两国开始交流音乐。首先,我们小记者团的张小帆为大家带来了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那琴声绵远悠长,轻柔动听,会场里静得出奇,大家都已沉浸在音乐里。接着,是二胡曲《赛马》,悠扬的琴声把我们带到了那个一望无际的草原,一匹匹骏马奔跑着,比赛奔跑速度,竞争十分激烈。演奏完二胡,然后是琵琶曲。演奏者的手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琴声清脆悦耳,犹如山泉叮叮咚咚,响彻山谷。最后,是古筝群奏,优美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下来,令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乐器,精彩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
  接下来是韩国的乐器表演。是韩国传统乐器——伽倻琴。伽耶琴与中国琴和日本琴同属一类,是又一种韩国齐特琴。伽耶琴有12根丝弦由12个活动琴马支撑着。音质清细,是仿照原来的伽耶琴(叫做“法琴”)制造的,这种琴用以迅速弹拨演奏民乐和散调音乐。一束灯光投在舞台中央,一个韩国女孩身着韩国传统服装,边弹琴边唱歌。琴声优雅,声音豪放,引人入胜。
  很快,一上午的时间,在传统表演中流逝。表演结束了,可大家仍意犹未尽。
  传统,是祖先留下来的习俗,风气。它是通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岁月的磨砺,流传下来的无价之宝。如今让我们自豪的是,我国的优秀传统已走国门,走向世界,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让我们一起传承历史,让世界见证我们民族的强大。

应该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吧......

从含义吧(参考):
胡琴、扬琴、唢呐、笛子、锣鼓……多种多样的中国民族乐器,演奏了《二泉映月》、《蓝色多瑙河》等美妙乐章。观众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时,乐团首席指挥彭家鹏率演奏者们连续三次谢幕,仍平息不了观众席上的掌声。这是2月10日《中国根》民族交响音乐会北京首演的一幕。

在此之前的1月7日,同样是这个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应邀在“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对音乐演出一向极为挑剔的奥地利人陶醉于这来自异域的美妙音乐。每到高潮处,观众总是不吝报以热烈掌声,中国艺术家们又加演了《阿细跳月》等多首作品。演出结束后,好评如潮,一位学者赞叹:太美妙了,太奇异了。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之所以能打动异国他乡特别是音乐之邦的观众,就在于有其独特的魅力,这便是中国民乐的民族特色,以及民族特色所折射出来的文化蕴涵和意味,即通过中国民乐可窥见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辉煌华美。这不禁使人想起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名言。

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民族的也就没有世界的。民族文化是有其特性的,这是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点。文化有其特性,才有生命力,才有其独立存在,否则何以立足于世界?在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的潮流中,世界文化仍然多元化地存在着。大哲学家罗素说过:多种多样才是美丽的。民族特色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美丽。中国民乐以其民族特色产生于中国土地,饮誉于各国,正是以民族性而具备了世界性。

曾几何时,国人曾有过崇“洋”而轻“土”的教训。实际上,正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事物才容易被世人所接受而走向世界。中国民乐是如此,中医、中药也不例外。在东南亚、美国,中医、中药凭借着自身特色,医治疾患,救死扶伤,逐渐获得海外大众的认可与赞誉,最终得到“合法行医”身份,光明磊落地造福于人类。

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科学无国界”,这正是在承认其民族性的基础上,承认其世界性。民族性不是封闭的,保持民族性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墨守成规。民族性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各个民族之间需要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老外们”感叹:为什么二胡小小的简单乐器能演奏《蓝色多瑙河》这样高雅、复杂的西洋乐曲?回答并不难,因为文化是相通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音乐是人类心灵沟通的超越国界的语言。
【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02月24日第一版) 】

音乐是无国界的,是世界通用的语言。音乐作为一个国家风土人情的重要体现,成为国际间文化交流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由此,音乐图书的版权输出,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促进中外音乐艺术交流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作为音乐理论图书,语言翻译是版权输出的一大障碍。以往输出的音乐图书,主要是以乐谱类及画册类的图书为主,纯文字的图书很难输出版权。因为语言的准确翻译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音乐语言。由于其专业性,翻译者只具有良好的语言翻译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同时拥有非常专业的音乐素养,否则,根本无法翻译专业性很强的音乐理论著作。因此,《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版权输出,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魅力,真正体现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标志着中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已真正地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

经过多年的努力,人民音乐出版社现与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奥地利、俄罗斯、匈牙利、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家国际知名的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版权贸易合作关系。在与众多的音乐出版社的交往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些年,我们输出版权的图书,都是介绍中国独特的音乐文化的图书。例如,《中国音乐史图鉴》、《中国戏剧史图鉴》、《中国旋律——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民歌》,等。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只有蕴含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才具有世界的意义。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化渊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即通过资助出版中国图书的国外出版社的方式,将反映中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变化,有助于国外读者了解中国、传播中华文化的作品;反映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成果的著作;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等具有文化积累价值的作品介绍给各国的读者,表明了中国政府以图书为媒介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积极态度,拓宽了外国了解中国的渠道和视野。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推动文化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只有立足于传统,吸收外来有益成果,民族文化才能彰显其独特魅力,更加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