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是怎么死的?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9
唐朝高仙芝的简介解析高仙芝是怎么死的

唐朝大将高仙芝是由于宦官的诬陷,唐玄宗的偏听偏信被害死的。
高仙芝生年不详,死于公元756年1月24日,唐朝中期名将,高句丽人。
高仙芝长得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幼时随父入唐。
20岁时被授予将军,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等职,封密云郡公。
吐蕃占领小勃律,唐王朝三次出兵没有取胜,遂于天宝六年(747年)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
率军出击,智取小勃律,升安西节度使。
天宝九载进攻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先约和,后突袭,生俘其国王和部众。
次年,石国引大食来攻,高仙芝出击大食败归。后入朝,授开府仪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将军。
天宝十四年(756年),安禄山叛乱时,高仙芝以副统帅之职出征讨叛逆,前线失利,退守潼关,为监军宦官边令诚诬陷杀害。



扩展资料:
枉死刀下
唐玄宗听说封常清兵败,便削其官爵,让他以白衣在高仙芝军中效力,
高仙芝命封常清巡监左右厢诸军,以助自己。
高仙芝率军东征时,监军边令诚曾向高仙芝建议数事,高仙芝不从,使边令诚怀恨在心。
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败退之事,
并说:“封常清说叛军强大动摇军心,而高仙芝放弃了陕郡几百里地,
偷偷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唐玄宗听了边令诚的一面之词后,
大怒不已,派遣边令诚赴军中斩高仙芝与封常清。
天宝十四年十二十八日(公元756年1月24日),边令诚到了潼关,
先把封常清叫来,向他宣示了敕书,将其斩首,暴尸于芦苇之上。
高仙芝回到官署后,边令诚带着100名陌刀手,对高仙芝说:“御史大夫也有诏命处死。”
高仙芝急忙下马,说:“我退兵是有罪,死罪我不敢否认。
但认为我偷偷克扣赏赐和军粮,是诬蔑。”
他对边令诚说:“上有天、下有地,兵将都在这里,您难道不知道?”
他又回头对部下说:“我把你们招募来,当然是想打败叛军多得重赏,
但叛军力量正强,所以撤退到这里,也是为了加强潼关的防守。
我如有罪,你们可以说,如没有罪,你们就喊冤枉。
”全军都喊:“冤枉!”喊声动地。高仙芝看着封常清的尸体说“:您是我提拔的,
又接替我当节度,我现和你一起死,难道是命吗?”说完于是赴死。
高仙芝与封常清是当时名将,他们的被冤杀引起了军心的动摇,
也使唐廷丧失了两员具有作战经验的大将,对平定安史之乱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高仙芝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镇守安西,
为维护唐西陲的安全、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作出了贡献。
他退守潼关,暂避敌锋,有利于阻止叛军西进长安。但由于宦官的诬陷,唐玄宗的偏听偏信,遂致身死,令人惋惜。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枉死刀下

高仙芝被边令诚斩杀。
玄宗听说封常清兵败,便削其官爵,让他以白衣在高仙芝军中效力,高仙芝命封常清巡监左右厢诸军,以助自己。高仙芝率军东征时,监军边令诚曾向高仙芝建议数事,高仙芝不从,使边令诚怀恨在心。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败退之事,并说:“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玄宗听了边令诚的一面之辞后,大怒不已,派遣边令诚赴军中斩高仙芝与封常清。十八日(即公元756年1月24日),边令诚到了潼关,先把封常清叫来,向他宣示了敕书,将其斩首,暴尸于芦苇之上。高仙芝回到官署后,边令诚带着100名陌刀手,对高仙芝说:“大夫亦有恩命。”高仙芝听后立刻下厅,边令诚遂宣示敕书。高仙芝说:“我退,罪也,死不辞;然以我为减截兵粮及赐物等,则诬我也。”对边令诚说:“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足下岂不知乎!”这时被招募的新兵皆排列在外,对高仙芝非常信任。高仙芝大声说:“我于京中召儿郎辈,虽得少许物,装束亦未能足,方与君辈破贼,然后取高官重赏。不谓贼势凭陵,引军至此,亦欲固守潼关故也。我若实有此,君辈即言实;我若实无之,君辈当言枉。”士兵皆呼:“枉。”声音震天。但边令诚不听。高仙芝又看了看死去的封常清,叹息道:“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言毕被杀。
边令诚,唐代宦官,安史之乱时,高仙芝、封常清派军队入关中驻守,在潼关抵挡安史军入关中,唐玄宗任命边令诚为监门将军至陕州监军,开唐代宦官监军之先,边令诚求高仙芝一再索贿而不成,进馋言于唐玄宗:“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陜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
高仙芝,高句丽人,唐朝著名军事将领,出身于将门之家,父亲高舍鸡,起初以将军在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从军,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

安史之乱时,外敌入侵大唐国都,高仙芝深知兵法,避其锋芒,闭门不迎战是正确的,然而由于高仙芝不是汉人,所以奸臣向玄宗说他闭门不战,肯定与外敌私通了,然后玄宗下令将其处死。这大概是754年的事。

安史之乱时,和封常青一块让监军太监诬陷,被唐玄宗赐死。

安史之乱出战不利,被小人诬陷,后背赐死

兵败阿拉伯,军队在唐朝的好几倍之上,还有很多唐朝的军队在阵前投敌,兵败被砍头了。
如果没有这个人的话,唐朝就没有那么多闲心,去平定安史之乱

边令诚坏事,本来高仙芝和封常清都认为镇守潼关和其他人合力包抄安禄山的军队是上策,但边令诚早年和高仙芝有矛盾所以和唐玄宗打小报告,用玄宗的名义以莫须有的罪名斩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五 列传第六十(2)
答:"军中咸呼曰:"枉!"其声殷地。仙芝视常清尸曰:"公,我所引拔,又代吾为节度,今与公同死,岂命欤!"遂就死。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外祖教之读书,多所该究。然孤贫,年过三十,未有名。夫蒙灵察为四镇节度使,以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尝出军,奏傔从三十馀人,衣褷鲜明,常清慨然投牒请豫。常清素瘠,又脚...

谢阿蛮和高仙芝生离死别是哪集?
答:41集-42集!我心情特别好的时候看的都哭了呢!伤心...以下是剧情简介 第四十一集(仙芝潼关抗旨 唐皇怒下杀令)安禄山以“诛国忠,清君侧”为由,起兵反唐,朝廷震动。明皇主持朝会,命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坐镇陕郡。阿蛮依依不舍地为丈夫饯行。高仙芝奉旨从长安出发赶往前线,明皇亲自...

史可法殉难之谜为什么他的下落是一个永恒的谜?
答:当时洪承畴曾问:“致命吗?没死?”此后,关于史可法的去向,出现了许多记载和传说。“几朵梅花流亡国泪,两轮明月让我心虚。”这是扬州史可法祖屋的一幅著名对联。梅花、明月、亡国、老臣,这些苍凉悲凉的字眼,让人想起了200多年前逝去的民族英雄。史可法,本名仙芝,字道存,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生...

黄巢起义的过程和结果
答:黄巢坚决反对,大骂仙芝:“我与你立下大愿,奔天下去了。现在你一个人拿了官,那五千多人怎么了?”后来仙芝头部被棍子打伤,头破血流,闹得沸沸扬扬。求爱失败后,齐国刺史裴乐逃到了鄂州。不久,两军分裂,三千多人从仙芝掠夺齐国。黄巢率领两千大军北上。傅四年二月,黄巢率军攻下云州,杀节度使薛冲。三月,益州又破...

中国历史上有姓黄的皇帝吗?
答:中国历史上姓黄的皇帝是黄巢 唐曹州人,广明元年(公元880)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巢自刎身亡,为害十年的黄巢之乱始告结束,史称为黄巢之乱。黄巢(820年~884年)唐曹州人。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唐懿宗以来,因皇室...

封常清和高仙芝是否该死呢?
答:仙芝领大军初至陕、方欲进师,会常清军败至,欲广其贼势以雪己罪,劝仙芝班师。仙芝素信常清言,即日夜走保潼关;朝野大骇。于是在洛阳沦陷两三天后,驻扎五万大军的陕州丢失了。如果说洛阳城的敌方炮火太猛烈,洛阳守军伤亡惨重,这也许有点可信度。但是陕州守军连敌人的面都没有看到,也用类似的...

历史上有黄巢这位皇帝吗?
答:历史上有黄巢这位皇帝。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与兄侄八人响应王仙芝。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众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乾符六年(...

杨贵妃秘史中的“仙芝”是谁啊?是安禄山吗?
答:前几天才把杨贵妃秘史复习了一遍。仙芝就是高仙芝,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当时的将军,高丽人,很有才干且容貌俊美。电视里和阿蛮是一对,他和阿蛮的感情发展是我很喜欢看的。不过很可惜后来安禄山攻打潼关的时候死了。

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谁
答:仙芝大怒,攻打洪州。宋威亲自率兵去救,在黄梅打败了王仙芝,斩首五万多人,还擒杀了王仙芝,传首京师。自立为王王仙芝死后,余众一部分南下,活动于江浙一带;另一部分则由尚让率领北上,与黄巢会师于亳州。众将推黄巢为黄王,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并设官分职,驱河南、山南之民十馀万劫掠淮南。 已赞过 ...

唐末第一人形恶魔,别在鼓吹什么农民起义了
答:都是农民跟平民,杀人如乂草啊;这是王仙芝最后一次作乱,不久在黄梅兵败战死,手下五万余人被斩首。【大破王仙芝于黄梅,杀五万馀人,追斩仙芝,传首,馀党散去。——资治通鉴】 好了,现在只剩下一个黄巢了,百度百科给黄巢起义的时间定义是878年-884年,这个舞台是黄巢的了。 王仙芝死后,君长弟(尚)让率仙芝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