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客观的评价秦始皇呢?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4
如何正确客观的评价秦始皇呢?

很久以前,课本就告诉我们,秦朝是一个残暴的王朝,所谓暴秦二世而亡,早已是盖棺定论了的事实。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当人们的立场转变后,大家又都热衷于将这些历史重新拿出来审视。
所谓成王败寇,使得后人在了解历史的时候所能了解到的资料大都是“伪史”,就是虚假的历史。这些正史都不可避免的受统治阶级意志的影响,都很难客观的反映历史事实。所以我们在阅读史学资料的同时,一定要有一个批判的态度,审视的态度,才能得出我们想要的“信史”,即真正的历史。

陈胜曾说:“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被当做秦朝百姓的内心呼声得到传播,作为煽动平民参与反秦战争的一句口号。
我们来看看汉人在评说历史时给秦朝的审判书。相信大家都听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再怎么义正言辞的声讨也比不上一个浅显易懂,引人入胜的故事更具感染力和传播性。作为一个著名的故事,相信每个人在童年都在听了这个故事后潸然泪下,对秦朝恨得牙痒痒,那现在我们就来毁童年。

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侵扰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华夷战争从未停歇。
在战国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壮大起来,对当时的秦、赵、燕构成了极大威胁。在长期的对抗中,不堪其扰的三国相继在北部边境建立堡垒长墙,作为北部边境的一种防御体系。
在秦始皇完成统一战争后,面对日益强大的匈奴势力,于是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史书记载,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秦军夺回了长期被匈奴占据的河套地区,这对于一个军事帝国来说,取得了一块重要的战略要地。为了保住战果,秦始皇命蒙恬督修长城,将原来的三国长城进行了连接、加固。也就是说万里长城秦朝并没有修多少,是把原来的接起来而已。

蒙恬在修长城的时候,还修建了一条从国都直达边疆的“直道”,相当于古代的高速公路,也就这才能算得上一个大工程。
直道的修建使得边疆与国都之间的通勤时间缩短为快马一天一夜即可,国都与边境的物资转运、信息往来、军队调度都变得便捷起来,使得秦帝国极大地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后来汉帝国北击匈奴,一举肃清北方边患,汉史只提汉武帝的文韬武略,卫青霍去病等人的骁勇善战,但对于亲秦直道的巨大功绩却只字不提。
至于我们那位可怜的孟姜女,可笑的是,她是齐国人,他的丈夫是为齐国修长城而死的。至于将尸体封在长城里,难道这是在做豆腐渣工程好交差吗?怪不得下个雨就倒了,而在秦朝这是不可想象的。秦朝对于工程质量是极为重视的,所谓“物勒工名”,就是负责制造和监督的人员要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物品上,如果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出了问题,自上而下集体问责。孟姜女或许是个苦命女子,但这碗毒鸡汤我不喝。

再来说说著名的焚书坑儒,这又是一个大乌龙。了解过的朋友都知道,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下令烧毁原六国史书及百家杂书。但人们都忽略了一个字眼,就是“除官修”,秦始皇的命令是不允许私人藏书,其实在官府中有完整的书籍存档。不过,后来项羽的一把火把咸阳烧了,很多书这才绝了户,奉行读书无用论的项羽才是焚书的罪魁祸首,可就是没人说他。
焚书只不过是法家反智思想与君主愚民而治思想指导下的一次政治运动,目的是让国家只有两种人,战士和农民,而掌握知识的天生就是官吏。这虽然用现在的眼光来不怎么对社会发展有利,但就君主统治来说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并不直接影响国计民生。汉朝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只不过秦朝是尊法。

而所谓的坑儒不过是杀了一群招摇撞骗的方士,虽说元凶早已逃之夭夭去岛国逍遥快活了,留下一堆同行替他做了替死鬼,但好像这不是什么大过错。仅仅是自视为思想正统的儒生出于对秦朝的厌恶才把坑儒写成毁灭人伦正道的暴行,实在好笑,秦始皇也是委屈。
秦朝还有一个污点在于法律严酷,比较经典的是说秦朝法律太严酷导致监狱的牢房不够用,满大街都是囚徒,被砍去手脚的人太多,导致鞋子卖不出去,假肢倒是很畅销。但只要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只不过又是后人抹在秦始皇脸上的锅底灰而已,要是假肢比鞋子畅销,谁来干活?谁去给秦始皇修长城、修皇宫、种庄稼?

秦始皇是伟大的祖龙。

历史对秦始皇的评价有正、负两面,我们先看正面的评价:统一天下,结束了战乱,为后世立下几千年的规范。

华夏自古就是统一的。在夏朝以前的部落制时代,各部落推选出最杰出、强大的首领担任天下共主,黄帝、尧、舜都是这样产生的。之后的夏、商、周,其实都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周朝前期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实行分封制。各诸侯国权力很大,但是还是要听从来自周天子的命令。东周时期,中央政府实力弱小,无力控制诸侯,由此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在这500多年的时间里,战乱一直没停止过。和平、安定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奢侈品。

现在人很大的想象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春秋时期诸侯国有108个,集中在现在的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几个省的地方。它们互相之间攻伐不断,战争象家常便饭一样寻常。

到战国时期,虽然诸侯只剩下了战国七雄,但是战争的激烈程度,却是有增无减的。春秋时期,军队的主体是贵族。到战国时期,各国全民皆兵,不论贫贱、老幼、性别,都要为战争军队服务。

除了战乱,经济和文化也是混乱的。现代人怕是想象不到,那时连文字都不统一。陕西人使用秦国的文字,山东使用齐国的文字,湖北使用楚国的文字。真不知游走在诸侯之间的说客、商人是如何解决交流障碍的。不仅如此,七国各有各的度量衡标准、货币、贸易交流十分不便。

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先后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1)为了建立秩统治序,秦始皇把秦法推行到全国各地。秦朝这套法律,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虽然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法律体系,但都是以秦法为基础的。至今,很多秦法仍然在发挥作用。

(2),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3),征服百越,把百越地区纳入领土之内。

(4),从匈奴手里夺回河套地区,修建了以长城、驰道为骨干网的军事防御系统。

可以说秦始皇打造的大秦帝国,真如铁桶一般。外敌无力入寇,内部也有高效的统治体系。人们真正摆脱了战乱,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负面的评价:过于残暴。

1,秦法苛刻。

众所周知,秦法是法家天才商鞅所制定的一部战时法制。其要义就是尽最大限度的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战争中去。在这种状态下,民间是当然很苦的。

秦朝建立后,没有及时的改变苛刻的战时法制,是秦朝二世二亡的重大原因。

2,焚书坑儒。

秦朝统一后,在其它地方推行秦法。齐国、赵国、楚国商业气氛浓厚,法律很宽松,对秦法的严苛不适应,民怨沸腾。

儒家原本在东方各国的影响力很大,秦朝一来,儒家就失去了以往的光辉。秦朝崇尚法家,对儒家那一套很不感冒,把儒家排斥在外。儒家于是借着民怨,在政治上攻击秦朝。

秦始皇大怒,处死了妄议朝政的儒生,焚烧了一部分儒家书籍,史称“焚书坑儒”。因此,秦始皇被后世指责了几千年。

我们就事论事,秦始皇承担的罪名过大了。当时,真正雄才大略的人想必都会同意秦始皇的决定。

楚国同南方的百越胶着的争斗了几百年,互相纠缠不休。长痛不如短痛,越早结束争斗越好。为此秦军大举南征,毕其功于一役,是无可厚非的。

当时,草原上的匈奴已经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国家,时刻准备着南下,修建北方的防御系统刻不容缓。秦始皇死后没有多久,匈奴就大举进攻中原,刘邦不得不服软,采取和亲政策。如果秦朝政治上一直健康,庞大的北方防御系统发动起来,匈奴大军是没有能力南下的。

要北逐匈奴,南征百越,自然就要继续推行战时的法律制度。

至于焚书坑儒,其实是秦朝在控制舆论。任何一个朝代,都极力控制不利于己的言论,也是无可厚非的。

历史上,很多批评秦始皇的帝王将相,都把秦始皇的遗产当作珍宝来用。比如秦末,打着反秦旗号的刘邦,建立政权时,做得就是“汉承秦制。”

第一,秦始皇结束了两百多年的战争,死亡远远小于春秋时期的死亡数,扫平六国统一当时所有已知区域。郡县制为华夏民族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提供了蓝本。

第二,当时杀的不是儒生,近些年来的考古证明了这些都是后世儒生黑他的,所杀的都是方外术士。

第三,修建了长城、阿房宫。秦始皇征集了大概300万民夫,每个民夫后面都有五个左右服务他的人。残暴统治是后世为了稳定自己的政权所说的,但历史上,没有因为修建大型建筑而死多少人的。

第四,严格的法律而不是残酷,现代法律也是对不同程度的犯罪量刑标准不同,而秦朝确制定了当时唯一一部尊重人权的法律。

后世对秦朝的治国理政观点也存在缺陷,因为先秦的史料也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或者统治者的隐瞒。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启秦始皇陵的时候才能给我们准确的答案吧!



政治上: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此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尽管秦朝很短暂,但秦始皇的统治思想和统治模式却得以延续,这样的影响是任何一个王朝和皇帝都很难与之相比的。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他的历史评价一直是两极的,有人认为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堪称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认为秦始皇耗费了大量的民力物力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正反两方面,哪一个是主要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他的历史评价一直是两极的,有人认为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堪称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认为秦始皇耗费了大量的民力物力

对秦始皇的评价,1500字左右
答:2、【毛泽东评秦始皇】(1)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2)一次,他对章士钊讲:你们讲共产党等于秦始皇,不对,超过一百倍。(3)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荀子代表地主阶级。又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

评价秦始皇50字标准答案
答:评价1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评价2统一六...

评价秦始皇(全面,好坏)
答:总体评价:秦始皇在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树立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其非凡的功绩在中国帝王中也只有极少数人能与之相比,无愧为后人所说的“千古一帝”。但是,秦始皇又是一位暴君,他横征暴敛,农民不仅上交收获物的三分之二,还要负担沉重...

你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100字以内)
答:1、【评价】·正面 秦始皇在位之时,吞并六国,并发兵南征北讨,史载“百越之地,尽皆俯首”,“北扩千里”“秦王扫六合”,按战国地图看,领土几乎比战国七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设置郡县”,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它同时代的征服者如马其顿的亚力山大,或罗马只重...

简要谈谈你对秦始皇的评价?简短点
答: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开创者。他一生的功绩有:(1)灭六国,统一全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2)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后世影响深远。(3)文化、经济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4)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如何评价秦始皇?
答:秦始皇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功大于过的杰出政治家。 功: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奠定了我国以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初步基础。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巩固了统一的局面。他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史记》中用很长的篇幅纪录了秦始皇,司马迁对秦始皇是如何评价的?
答:《史记》中用很长的篇幅纪录了秦始皇,司马迁对秦始皇是客观评价的。1.秦王朝的一统,让天下人有了“统一”的概念,才有了后世的汉朝、唐朝、明朝等缤纷上演。对于秦朝的功过一直都是众说纷纭,能够给我们参考的正史大多时候皆为《史记》,在司马迁所写当中,对秦王朝进行很大篇幅的描写,这是司马迁对...

对于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评价
答: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1、【评价】·正面 秦始皇在位之...

秦始皇的“始”字是不是对嬴政最好的评价?你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
答:其在位期间征发全国的民工修建宫殿、建造万里长城,使得民众苦不堪言,但是作为一个帝王,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了史无前例,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所以个人觉得秦始皇配得上千古第一帝王的称呼。称始皇帝是实至名归。你觉得秦始皇的“始”字是不是对嬴政最好的评价?你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欢迎...

如何评价秦始皇?(请从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评价)
答:历史书上对秦始皇正面的评价是统一中国,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这几条虽然看着简单,但是意义非凡。先从大一统和郡县制开始说。周朝的分封制度其实和欧洲的封建制度比较相像,都以一个名义上的共主(周天子和罗马皇帝),下面是掌握实权的各个大王(诸侯和各国国王),还有以血缘为继承的各贵族。秦始皇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