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一下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谢谢了!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2
请详细介绍一下97亚洲金融危机

  7年前的一场亚洲金融危机是国际炒家对亚洲经济施加敌意对抗的最赤裸的演示。我国香港地区首当其冲。

  1997年中至1998年5月,国际投机集团就已开始频频向金融市场发动攻击,意欲从中牟取暴利。

  8月,这一攻击已表现出妄图击垮香港金融的敌意状态,有挑战一国两制的实施之嫌。是有预谋的。

  8月3日至7日五个交易日里,恒指下跌917点,股市市值跌去2500亿港币。

  8月中旬,国际炒家进一步激化对抗,香港政府只得严阵以待。

  8月27日,港府开始动用200亿港元,委托10家经纪行在33家股指成分股上购进,全天成交230亿港币。收盘时恒指7922点,是1997年11月4日以来最高点。同天,索罗斯助手米勒在对CNN记者专访时以恐吓、威胁的语气说:香港政府必败。

  同一天,俄罗斯金融危机恶化,纽约道琼斯股份下跌353点,跌幅为历史第三位。亚洲股市、拉美股市均全线大跌。国际强势财团凭借实力针对发展国家和弱势国家的敌意对抗,来势汹汹。

  8月28日,香港决战之役开始,炒家疯狂抛售多个蓝筹股。香港政府毫不犹豫地动用资金维护金融稳定,全天交易790亿港元,恒指7829点。当天,百万港人锁定频道观看了恒指的异常波动。为此,香港政府动用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打击境外炒家,稳定了香港金融秩序和民众的信心。国际炒家此时方才醒悟:中国政府不会坐视不顾,中央政府是香港最坚定的后盾。国际炒家不得不低头认输。

  时任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董建华特首支持下以自己的强政风格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拍板负责,运筹指挥,取得了巨大胜利。国际炒家不得不在亏损数亿美元之后退出香港市场。香港政府随即出台30项有关经济新规,加强了金融监管。

  香港当局明确表示:政府资金将妥善退出市场,香港仍将体现高度的自由经济,实施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

  1998年香港的经济对抗,进一步赢得了港地民心,巩固了香港的经济稳定,是我国今天、明天的经济发展的一面明鉴。

为了有效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推行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一是积极推行十项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实施总额为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主要用于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二是积极推行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防止经济加速下滑,国务院陆续制定出我国重要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纳入这一规划的重点产业有纺织业、装备制造业、汽车业、钢铁业、轻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石化产业、船舶业、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三是积极推行六个方面的税收激励政策。主要是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同时,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统一降至3%;对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及附加值较高的出口货物先后7次提高增值税退税率,调低或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关税;实施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对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取得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实施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调整了车辆购置税,对个人购买住房实行契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并适时放宽了个人转让住房减免营业税的优惠条件;实施有利于推动结构优化的税收政策,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企业所得税优惠办法,促进节能减排和企业自主创新;同时,还实行了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上述政策措施实施以来,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信心,有效地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了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

97年亚洲金融危机详情如下:

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是泰国引起的。这场危机在泰国的叫法是“tom yum kung crisis 东阳功危机”。1995年7月13日马德祥就任泰国总理,在他进入人生巅峰的时候还带了一把另一个泰国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人物,那就是他信

。当时他信刚坐稳泰国电信行业的第一把手,成为泰国富豪圈最年轻新贵的时候,马德祥就邀请他出任副总理。此后虽然他信自立门派两人分道扬镳,但是几十年间一直是政治盟友。当时马德祥政府觉得97年香港回归,岛上人心涣散是个机会,决定要和香港竞争要取代香港金融港的地位,要把泰国建设成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

为此制定政策允许外国金融机构的资金自由进出泰国而不需要得到央行监管,并把泰铢美元汇率从固定定价改为市场浮动制。这个政策一出大量的以美元为主的海外资金蜂拥进入泰国,以低息为诱饵大量出借给泰国的企业和个人。

但是泰国人并没有拿着这些资金进入实业领域,泰国富豪拿着这些低息借款放高利贷吃利息或者炒股票炒地皮,而泰国老百姓拿着这些借来的钱花天酒地。仅2年时间泰国经济完全泡沫化,土地价格节节攀升,股票创新高,老百姓借钱买车买房,一片歌舞升平虚假繁荣。

经济泡沫化这个问题其实中国也在面临,但是我们政府一直很警惕这个问题,一直各种办法支持实体经济,各种政策压制房地产和金融。

泰铢汇率一跌,那些以前借钱给泰国人的欧美金融机构纷纷一起配合来催债要求泰国人提前偿还贷款。银行挤兑,股市狂跌,房契地契从以前的显示财富的硬通货成了一张张无人问津的白纸。亚洲金融危机的大致情况就是这样。

扩展资料: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

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因为金融危机接任马德祥任职总理的差瓦立·永猜裕不得不辞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亚洲金融风暴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

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

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

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

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

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

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扩展资料】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直接触发因素包括:(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

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

世界经济因素主要包括:(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

参考资料:中国经济网-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

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国内学者的分析: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

第一阶段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1997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997年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1997年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制定的对策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1998年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

趁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

一个月后,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

1998年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扩展资料: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经济因素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

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因素

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

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

“出口替代” 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

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世界因素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亚洲金融风暴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爆发原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

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扩展资料:

警示:1997年的那场金融风暴把笙歌一片的东南亚带向了一个万户萧疏的时代。今天当这个仍然带着伤痕的巨人坚强地站起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懂得并且渐渐学会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金融产业和日益国际化的资本市场。

金融安全——不只是维系着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强盛,离开了强有力的金融体系的支撑,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固若金汤的产业帝国,其足下也不过是一片暗流涌动的沙丘。

公元2007年的初春,不论以何种姿态,回望1997年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都显得意味深长。1997年,危机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其波及之广、速度之快、破坏之深,令全球为之震惊。

证券制度还未发育成熟甚至有关运行规则还未确定时又出台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这一切导致各种市场、机制、制度工具不能不带有不同程度的夹生性。

日渐融入全球化的中国金融市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建设,中国在金融领域取得了无可争辩的成就,这其中就包括银行、股市、期货和衍生品在内的金融工具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但另一方面,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等原因,金融市场也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潜伏着诸种危机,中航油、国储铜事件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亚洲金融风暴



亚洲金融风暴是一场发生于1997年7月至10月的事件。事源于泰国放弃固定汇率制,随后危机进一步波及至邻近亚洲国家的货币、股票市场及其它的资产,相关资产的价值也因此暴跌。这一事件在泰国又被称作“冬阴功危机”。风暴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各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纷纷进入大萧条。危机还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一些国家也因为危机陷入长期混乱。除此之外,危机中更是影响俄罗斯和拉丁美洲经济。

背景:

1989年,亚洲吸引将近一半的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净流入。南亚经济体,以提高利率,尤其吸引追逐高回报率的外国投资者。因此,这个区域流入巨大的资金,经历剧烈的资产价格上涨。与此同时,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韩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历8%-12%的高GDP增长。这被称为“亚洲经济奇迹”。

90年代中期,一系列事件冲击著经济环境:人民币和日元的贬值、美国利率的上升及进而走强的美元、半导体价格的骤降,这些都影响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当美国经济在90年代早期从衰退中恢复时,格林斯潘领导的联准会开始提高美国利率来对抗通货膨胀。

相较于东南亚一直以较高的短期利率吸引热钱,这使得美国成为比东南亚各国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这抬高美元的价值。对于那些把货币锚定美元的南亚国家来说,走高的美元使得它们的出口更加昂贵、失去国际竞争力。同时,1996年春,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增长预期显著下滑,使他们的经常账户更为恶化。

受影响地区

泰国、韩国和印尼是受金融风暴影响最严重的国家,资产泡沫消失后由于国家接近破产状态,没有能力还清债务,亟需需要国际支援。老挝、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也受到波及。而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台湾虽有影响,但受影响程度相对较轻。日本则处在泡沫经济崩溃后自身的长期经济困境中,投资能力大减,受到此金融风暴的影响并不大。

扩展资料:

影响  

此危机迫使除了港币之外的所有东南亚主要货币在短期内急剧贬值,东南亚各国货币体系和股市的崩溃,投资者损失惨重纷纷预计停损,以及由此引发的大批外资撤逃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亚洲各国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股市崩溃、房地产下跌、汇率贬值、失业率上升,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经济遭受严重打击,造成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一些国家也因此陷入长期混乱。

经济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以1998年3月底与1997年7月初的汇率比较。各国股市都缩水三分之一以上。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跌幅在10%~70%以上,受打击最大的是泰铢、韩圆、印尼盾和马来西亚令吉,分别贬值39%、36%、72%和40%。

危机导致大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和倒闭。例如,泰国和印尼分别关闭了56家和17家金融机构,韩国排名居前的20家企业集团中已有4家破产,日本则有包括山一证券在内的多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亏损和破产倒闭,信用等级普遍下降。泰国发生危机一年后,破产停业公司、企业超过万家,失业人数达270万,印尼失业人数达2000万。

资本大量外逃,据估计,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私人资本净流入由1996年的938亿美元转为1998年的净流出246亿美元,仅私人资本一项的资金逆转就超过1000亿美元。

受危机影响,1998年日元剧烈动荡,6月和8月日元兑美元两度跌至146.64日元,为近年来的最低点,造成西方外汇市场的动荡。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成经济衰退并向世界各地区蔓延。在金融风暴冲击下,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经济增长速度从危机前几年的8%左右下降到1997年的3.9%,1998年上述四国和香港、韩国甚至日本经济都呈负增长。东亚金融风暴和经济衰退引发了俄罗斯的金融风暴并波及其他国家。巴西资金大量外逃,哥伦比亚货币大幅贬值,进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西欧美国股市大幅波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马来西亚在亚洲金融风暴后,经济成长开始缓慢。

政治

亚洲金融风暴使亚洲国家多个政权倒下,韩国、泰国和印尼政府倒台,在韩国,执政多年的保守派大国家党在总统选举中落败,在野新千年民主党首次取得政权,在泰国,联合政府下台,由民主党重新执政,在印尼,执政32年的苏哈托倒台。在马来西亚,执政17年的马哈迪把其副总理安华革职。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辞职,俄罗斯更是一年之内连换六届总理。此后这些国家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民主倒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亚洲金融危机



详细介绍一下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谢谢了!
答: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

详细介绍一下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谢谢了!
答:1.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起点是泰国。泰国危机在本地被称作“tom yum kung crisis”,这一危机在1997年7月2日爆发,泰铢贬值,从而引发了整个亚洲金融市场的动荡。2. 泰国前总理马德祥和他信在政治和经济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哪一年开始的,哪一年结束的
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1997年开始,1999年结束的。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1...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
答:亚洲金融危机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

介绍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
答:韩元持续贬值,日本大量银行金融机构破产;1998年9月,俄罗斯卢布贬值70%,股市、汇率急速下跌,欧美国家股市、汇市也受其影响发生大幅震荡;直至1999年,这场由东南亚开始最终扩散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才得以告终。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结果怎样?
答:1998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庞大资金,准备与之一决雌雄。28日是香港股市8月份恒生期货指数的结算日,特区政府与炒家爆发了大决战。特区政府顶住了国际金融炒家空前的抛售压力,毅然全数买进...

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原因
答:2、内在因素:整个亚洲开始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房产泡沫越来越大,银行不良资产增加;3、世界因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以上关于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原因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97...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什么情况?
答:亚洲金融危机的第六波始于1998年8月初,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大规模冲击。港府随后突然出手,予以回击。金管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期市,大量收购蓝筹股和期票,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巨额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

98金融风暴到底是怎么回事
答:这场金融风暴起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

97 年亚洲金融风暴是怎么回事啊?
答:以泰国为例,太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以深刻的启示 (1)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