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历史?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0
京剧的起源及历史?

被列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的国粹——京剧,从形成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经济繁荣,国泰民安,文化艺术相应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自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不仅使南北经济进一步沟通,同时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例如就在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这一年,皇太后60寿辰之日,便有南方戏班进京祝贺,当时演剧盛况是“自西华门至西直门外高粱桥,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各四方之乐,倔童妙伎歌扇舞衫,后部未歇,前部已迎。左顾方惊,右顾复眩”。后皇太后80大寿,“京师钜典繁盛,不减辛未”。直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秦腔演员魏长生自四川来到北京,以演出《滚楼》一剧名动京师。是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此时北京流行的京腔也大为减色,乃至出现了“京腔旧本置之高阁”的局面。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是高宗(乾隆皇帝)80寿辰,为给乾隆皇帝祝寿,扬州的盐商江鹤亭在当年秋天特地组织了以名演员高朗亭为首的一个名为“三庆”的徽戏班,另有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这些戏班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进京为乾隆皇帝做祝贺演出。

时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黄、昆曲、梆子诸腔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出现了“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黄、西皮、昆、秦诸腔,促成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戏剧史上有名的“徽班进京”。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来徽班逐渐发展成为京剧的一个关键。清末,四大徽班已相继散落。

总之,在京剧形成以前,大约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在北京流行的规模较大的戏曲剧种,除在当时剧坛占主导地位的昆曲外,还有京腔、秦腔、徽调、汉调以及规模较小的柳枝腔、罗罗腔等地方戏曲。其中发展最快、最受群众欢迎的要算徽戏班的演出了。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
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
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调),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与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
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
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扩展资料:
京剧诞生于市民文化尚未高度繁荣的时期(最初是为宫廷演出才进京的),鼎盛于艺术门类有限的时期,从未经历过如此冲击,所以说它衰落过、难以恢复旧日风采是有理由的。
但以此判断它会消亡未免武断。 京剧艺术被称为“国粹”,其唱腔融合了“西皮”与“二簧”。京剧分为四大行当分别为生,丑,净,旦。
京剧代表人物:
1、程砚秋
程砚秋是满族人,1904年生于北京的一个没落的旗人家庭,1958年病逝。他原名承麟,后改“承”为“程”姓,早年艺名程菊农,后更名艳秋,号御霜。1932年易名砚秋。
他幼年家贫,6岁拜在荣蝶仙门下学武生,后改学花旦和青衣,11岁登台,同时还先后向陈桐云、陈啸云、王瑶卿等名家问艺。程砚秋先后两次倒嗓几乎断送了他的艺术生命,幸遇诗人罗瘿公。
不仅为他治好嗓疾,还请来阎岚秋、乔惠兰、张云卿、谢昆泉等名师为其授课,并在1919年介绍他拜在梅兰芳门下,成为梅门开山弟子。
2、荀慧生
荀慧生,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生于1900年,卒于1968年,祖籍河北东光。他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
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用荀慧生的名字。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被卖给天津一个梆子戏班,后又转卖给河北梆子花旦庞启发为徒。
8岁登台表演,时随侯俊山学梆子花旦,1911年入三乐班(后易名正乐)从路三宝、薛兰芬学京剧青衣、花旦,与尚小云、赵桐珊有“正乐三杰”之称。
曾拜吴菱仙、陈德霖、王瑶卿为师,并受孙怡云、程继先等名家教益。1918年加入喜群社,与梅兰芳、程继先合演《虹霓关》,从此专演京剧。后自组“留香社”。
1919年加入永胜社,同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赴沪演出,并与周信芳、盖叫天、冯子和等合演《赵五娘》、《劈山救母》、《九曲桥》等。
荀慧生喜欢作画,1924年正式拜吴昌硕为师,他又向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师求教,丰富了他的艺术生活,提高了他的艺术素养。20世纪30年代逐渐形成荀派艺术。
建国后,荀慧生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1952年获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老艺术家表演奖。他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备受屈辱,抑郁而死。
3、梅兰芳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生于1894年,卒于1961年,本名澜,又名鹤鸣,小名群子,字畹华,一字浣华,别署辍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原籍江苏泰州。
他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父亲梅竹芬、伯父梅雨田均为知名艺人或琴师。他早年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成人。
8岁开始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首次登台演出《天河配》中的织女,14岁搭喜连成班演出。与此同时,他还求向名旦秦稚芬和丑角胡二庚学花旦戏。
向武功演员出身的琴师茹莱卿学打把子,许多前辈艺术家如名旦王瑶卿、陈德霖、路三宝,昆曲名家乔惠兰、丁兰荪、谢昆泉、陈嘉梁,净角大家钱金福、李寿山等都曾指教于他。
尤其得王瑶卿大力提携,创造了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融青衣、花旦、刀马旦行当为一炉的表演形式和甜润、平和、优美、动听的梅腔,世称“梅派”。
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合称“四大名旦”,影响很大,当推首席。有资料说旦行立派从“梅派”开始,尽管此观点存有争议,却足以证明梅派的地位和价值。
4、尚小云
尚小云,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生于1900年,卒于1976年,原名德泉,字绮霞,祖籍河北南宫,汉军旗籍人,为清平南王后裔。祖父尚志铨曾任清远县令。父尚元照,在光绪年间充那王府总管。
1905年其父病故,他与三弟尚富霞同投李春福门下学戏,入北京三乐科班习武生,后因伴相俊美,嗓音畅朗而改从孙怡云学习青衣,他最初青衣开蒙老师是吴顺林,后又师从陈德霖。
并向李寿山学习昆曲,还曾向戴韵芳、张芷荃、吴菱仙等老辈青衣学过戏。1912年春他就在北京汾阳会馆和广德楼出台成为当时青衣行年轻的佼佼者。
1914年孙菊仙主动提出与尚小云配戏四日,使其声名鹊起,时被称为“第一童伶”。“三乐社”改名“正乐社”以后,尚小云和荀慧生、芙蓉草(赵桐珊)一起被称为“正乐三杰”。
1916年尚小云搭入俞振庭组织的春合社,后相继与杨小楼、王瑶卿、谭小培、余叔岩、王又宸、马连良合作。
其间在1918年,北京第一舞台新排《楚汉争》,杨小楼扮演楚霸王,虞姬一角的人选费尽周折最终确定由尚小云出演。果然,叱咤风云的楚霸王和美貌多情的虞美人征服了所有的观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剧

京 剧

一、京剧的历史
(一)京剧形成的前后
京剧形成之前,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很多,有产生在江苏昆山的昆曲,有起源于江西弋阳的弋阳腔等等。其中昆曲倍受统治阶级的青睐而登上了大雅之堂。由于该剧只向高雅发展,成了宫廷垄断的剧种,渐渐地脱离了广大民众。乾隆中叶以后,弋阳腔(又名京腔、高腔)跃居昆曲之上,很受大众的喜爱,形成了强大的力量,在通俗、易懂、易学等方面极为突出,是昆曲所不及的。后来(约在1779年)由著名演员魏长生从四川把流行于西北地区的秦腔带进京来,因其表演活泼、细腻、唱词通俗、唱腔优美而一鸣惊人。秦腔红盛了几年之后,由于清政府的禁止,迫使魏长生远走扬州。
乾隆五十五年(1790),流行于安徽一带的徽戏剧团,由高朗亭率领三庆班来京。该剧的主要唱腔是二黄,兼有昆腔、四平调、高腔、吹腔、秦腔等。唱腔相当丰富更兼高朗亭善于博采众长,在北京演出时又大量融进了北京语汇,使该剧表现力愈加丰富。此时徽班在北京曲剧界占了首位。随后又有徽剧的四喜、和春、春台三班来京,称之"四大徽班"。
道光八年(1828),流行于苏、淅、皖、赣等省的楚腔(亦称汉调)由名演员米应先、李六、王洪贵、余三胜、谭志道等人先后携班来京。该剧主腔是西皮调,与徽剧的二黄通力协作,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二黄大联唱的局面,于是出现了皮黄戏。此时可以说京剧已具雏形。到了谭鑫培时期,有了京调的称谓。京调即是京剧的前身。
概括地说,从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班进京到嘉庆十五年(1810),徽班与其他戏班融汇贯通是京剧的孕育时期。从1810年至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楚腔来京,与徽班合作,形成皮黄戏(后称京腔)是京剧的形成时期。 1845年至1894年,是京剧从雏形到完美提高的时期。这时出现了许多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演员。清代画家沈蓉甫,根据当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13位演员,绘了一幅《同光名伶十三绝》图。这13个人是张长胜、刘赶三、程长庚、时小福、卢胜奎、谭鑫培、郝兰田、梅巧伶、余紫云、徐小香、杨鸣玉、朱莲芬、杨月楼。他们代表了当时的各种角色,是京剧艺术的奠基人。
二、京剧行当
每个剧种都根据剧中人物分出门类,即"行当"。京剧行当的发展亦是随着京剧的历史而发展的。京剧形成初期,由于受着多种戏曲的影响,行当划分较细,有"十门角色"之称,即生、旦、末、外、净、丑、杂、上手、下手和流行。后来遂步归属互相融化,简化成生、旦、净、丑四大行。
(一)生行
生行是京剧中重要的一行,包括须生、红生、小生、武生等。
1 老生
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都戴"髯口",即胡子。由于性格和身份的不同,又分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扮演文人、皇帝、官僚等)、靠把老生(扮演武将)、衰派老生或称做工老生(扮演穷困潦倒或精神受刺激者)。
2 红生
红生是勾红脸的须生。京剧中红生戏一般仅指关羽、赵匡胤的戏。最初京剧中关羽戏并不多,演起来与老生无大区别。但王鸿寿(三麻子)改革了对关羽的演法之后,使红生戏红极一时,他大力编排新戏,几乎把"三国"中的关羽情节全搬上了京剧舞台。
3 小生
小生是剧中的青年人,有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究生(落魄文人)等。
4 武生
武生是戏中武打的角色,分墩子武生(穿厚底靴子者),亦叫长靠武生,撇子武生(穿薄底靴子者)亦叫短打武生。
(二)旦行
旦行亦叫占行,分青衣、花衫、武旦、刀马旦、老旦等。
1 青衣
青衣亦叫正旦,是贤妻良母一类的角色,以唱为主。
2 花衫
花衫亦叫花旦,以衣服花艳而不同于青衣。剧中人的身份比较复杂,可包括皇后、公主、女将、村姑、小贩等。一般地说,青衣扮演的人物年龄较大,而花衫扮演的则岁数较小。再细分还有闺门旦、玩笑旦等。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多为少女,后者多为少妇。还有一种不拘形迹的泼辣旦。
3 武旦、刀马旦
二者均以武功见长,分工已不明显。
4 老旦
老旦即剧中老年妇女,用本嗓演唱,与一般旦角所用的细嗓演唱不同。老旦虽用本嗓,又不同于老生,因为在旋律上较细腻,富于变化,仍能表现出女性的特征。
(三)净行
净亦叫花脸,分为几种:铜锤花脸,以唱为主;黑头花脸,亦以唱为主;架子花脸,以工架为主。剧中人的身份较复杂,有大将、绿林好汉、和尚等。还有武花脸和摔打花脸。武花脸以长靠为主,摔打花脸是下手。
(四)丑行
京剧中的丑行因为亦勾脸,但比较简单,又称三花脸。
1 文丑
文丑中又分方巾丑(文人、儒生)、苏丑(念苏州白者)、袍带丑(官丑、茶衣丑〔蓝布短衣〕)等。
2 武丑
衣,衣的种类特别多,分官衣、太监衣、宫衣、茶衣等,是京剧中主要的服装。还有一部分衣在武戏箱中。

第二箱亦叫二衣箱,主要是武戏用的男女服装,包括:靠,即铠甲,武将所穿,有硬靠和软靠之分。有背部插旗者为硬靠。

箭衣,是小领、大襟、紧腰、窄袖、袖口像马蹄者,有花、素、龙三种。

马褂:短上衣、对襟、开气、有花素之分。 白布腰裙、英雄衣等,亦在该箱。
第三箱是靴包箱。
第四箱是装盔头和髯口的箱子。
第五、六两箱,是装道具的,即砌末等零星物件。

这些箱都有专人管理,叫"箱上的",他们都懂戏。上场前负责给演员"扮"戏,下场后负责收回、整理、装箱,有条不紊。京剧中有"宁穿破、不穿错"之说可见各箱物件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混乱。

(二)化妆造型
京剧的化妆独树一帜。生旦的面部虽不勾脸,但化妆也不简单。男女皆须吊眉,然后生角抹彩包网巾、甩发、带髯口;旦角拍粉、晕脂、画眉眼、包头、贴片子、带头饰等等。花脸则须特别化妆,有大花脸(净)、二花脸(副净)和三花脸(小花脸、丑)之分,最复杂的脸谱是大花脸。

脸谱流源,据说可追溯到北齐兰陵王的"代面"。后来舞台上出现假面。假面影响表演,逐渐改为勾脸。京剧中的脸谱是肤色、眉、眼、鼻、口各部分的夸张,突出骨骼、肌肉之纹理,从而达到"寓褒贬别善恶"的效果。总之,净角勾脸是剧中人性格的代表。

京剧脸谱中常用的颜色有红(代表忠义)、粉(表示秉正、年迈)、紫(表示持重、稳练)、黑(表示刚毅、耿直)、白(表示狡诈、多谋)、黄(表示干练、凶狠)、蓝(表示勇猛、骄横)、绿(表示倔强、残暴)等等。从形式上分有"三块瓦"或"三块窝"脸(上额和两颊)。"花三块瓦"是在三块瓦的基础上增加些象征纹理的图案。老三块瓦是表示老年英雄的脸谱。"六分脸"是代表老年的脸谱,上额占十分之四,脸占十分之六而得名。"十字门脸"是从三块瓦的形式脱胎而来,以眼窝与通天鼻柱成十字形而得名。此外还有"喜鹊眼"脸、"蝴蝶"脸、"花碎皱"脸、"无双"脸、"象形"脸等等。

各种脸谱,配以适当的服装和道具,任何一个角色都是一个美的造型。

(三)伴奏
京剧伴奏是全剧演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始至终联系剧情的纽带,在剧中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掌握节奏的作用。为京剧伴奏的乐队称为"场面",有文场和武场之分。
1 武场
武场的乐器主要是"打击乐",不仅武戏用,文戏也用。

乐器有
单皮:是单面蒙皮的鼓,打鼓人称鼓佬,是整个场面指挥,快慢节奏全由他掌握。
大锣:根据音色、音调分为"三光(虎音锣)"、"二光(奉锣)"和"大光(苏锣)"。还有低音雄厚的大筛锣。

小锣:与大锣的音调对比极为鲜明。大、小锣交替打击可得出较强的节奏效果。小锣单打则有安闲、恬静之感。

铙钹:是夹在锣之间的乐器,与大小锣配合起来表现各种情绪和气氛的作用。

大铙:音低沉,衬托大将的威风气度。

唐鼓:也叫堂鼓,两军交锋时使用,加强战斗气氛,也是军队和人马的象征。

其他还有声如沉雷的大鼓、表现欢乐的堂锣、齐钹、云锣、及特殊环境时用的木鱼、碰钟等等。 上述打击乐器的演奏程式,有一套锣鼓经,常用的固定打法约60多种,如急急风、四击头、冲头、丝边……以及配合唱腔板式的倒板头、哭头、反长锤等等。

2 文场
文场即"管弦乐"。京剧最初形成时伴奏乐器很简单,仅有京胡、月琴等三大件。随着艺术日趋完美,才逐渐丰富起来。

京胡:这是京剧文场中的主要乐器,从西域传入中原,音色清脆,表现力极强。

京二胡:用二胡为京剧伴奏,始自梅兰芳排演《西施》的1923年,丰富了低音区。

月 琴:这是为老生伴奏的主要乐器之一,节奏明快,补充了中音区。

三弦:在未突出月琴之前,三弦很重要,是文场的三大件之一。 笛子:是管乐中的主要乐器。有些昆曲剧目专用笛子伴奏。

唢呐、海笛:由于二者的音质和音色不同,唢呐一般用于伴唱,海笛一般用于乐曲。京剧中的鸡鸣、鸟叫、马嘶之声都用这二种乐器摹仿。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改革,乐队中加进大阮、中阮等,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四)唱腔和念白
场面是为表演服务的,表演中的念白和唱腔就是音乐和语言的结晶。
1 唱腔
京剧中的唱占首要地位。过去的演员叫"唱戏的",京剧中的唱腔主要是西皮和二黄。一般说来,西皮善于表现活泼、欢乐,而二黄则以表现悲哀咏叹为主。二种唱调都有许多板式,构成优美的唱腔。 西皮:在胡琴上,外弦基调是"3",内弦基调是"6"。有倒板、摇板、散板、慢板、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等。 二黄:胡琴的外弦基调是"2",内弦基调是"5"。除有上述西皮的各板式外,还有四平调等。 其他:除西皮、二黄外,还有高拨子、南梆子、唢呐腔、吹腔等等,用于规定的剧目之中。 京剧的唱词都有韵脚,句型长短不一,有三言、五言、七言、十言等等。京剧的唱词较为考究,经过长期的锤炼而固定下来。但也由于演员囿于规矩、恪守师训,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唱词也一脉相承沿袭下来,不敢改动。
2 念白
京剧中念白的地位亦相当重要。有人比喻念白的重要时说"千斤念白四两唱"。言下之意是念白比唱更难学难演,唱腔有乐器伴奏,而念白时则全凭演员自己的口舌之功。京剧中有许多精采念白的场面,如《十道本》的奏本,《四进士》公堂上的辩词,《法门寺》的读状等等。 京剧念白讲究"尖"、"团"分明,四声准确,说起来朗朗上口,掌握气口、节奏,抑扬顿挫恰到好处,切忌"一道汤"和"一边顺"。 京剧念白有京白、韵白和方言白之分。京白说普通话,清脆悦耳,不可含糊不清。韵白一种是近格律吟颂,如引子、定场诗、下场对等;另一种是有身份人物的讲话。韵白中常带有湖广音和中州音,这是受徽、汉剧影响的痕迹。方言白在京剧舞台上常见有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四川等地方话,如用得当,增加喜剧气氛。 京剧的语言是极精练的,有时几个字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和诗词警句的功能。

(五)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舞台
京剧的表演艺术和运用舞台空间的方式极为完美,这是汲取前辈们长期创造的结果。在有限的舞台上,可以表现出无限的时间和空间。这种表现方法,受到外国艺术家们的赞许。
1 动作夸张源于生活
区区舞台,可表现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通过演员源于生活又提炼加工的动作,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如《打渔杀家》,舞台上一边是江河,一边是陆地,岸边柳荫之下,泊放着一只渔舟。这一环境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使观众感觉到的。剧中人上船、下船、船头饮酒、划船行舟等,观众如临其境,其实舞台上什么也没有。通过演员手、眼、身、法、步的表演,观众可领略到剧中人上楼、下楼、开门、进屋、上山、过河、行路、过涧、趟马、放鸡鸭、挖菜、刺绣、缝衣等等。有些动作经过艺术加工,虽然有悖于生活真实,如一人斩杀千军万马等,但观众并不觉得不合情理。
2 舞蹈与武术相结合的武打
京剧的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可见武打在京剧舞台上的地位了。京剧中有许多剧目是属于武戏范畴的。 京剧中的武打有一定的套数和规程,如枪法中有小五套、小快枪、枪架子、对枪等;刀法有搬花、背花、勾刀、对刀、夺刀等。其他还有拳、棍、鞭、锤等特种兵器的表演法。 京剧中的武打既不是武术,也不是舞蹈,而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在某些技巧上还有杂技的功夫。
四、京剧剧目
京剧剧目的数量是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而递增的。据记载,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时皮黄戏演出剧目有87个,到同治三年(1864)新增加130个,光绪二年(1876)增加8个,光绪六年(1880)增加1个,共226个。

这些剧目是从演出的戏单上抄来的,肯定不完全。有人做过京剧剧目的统计工作,能找到名字的剧目共有1700多个。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宣扬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如《金沙滩》、《破洪州》、《挑滑车》、《战太平》、《文天祥》、《岳母刺字》等等。
(二)以反封建、废除旧礼教为主旨的京剧剧目有《秦香莲》、《穆柯寨》、《拾玉镯》、《思凡》、《秋江》、《英台抗婚》等等。
(三)歌颂纯真爱情的剧目有《柳荫记》、《人面桃花》、《西厢记》等等。
(四)歌颂起义造反,除暴安良的剧目,如《生辰纲》、《快活林》、《三打祝家庄》、《三岔口》、《通天犀》、《英杰烈》等等。
(五)反映历史题材的剧目,如《完璧归赵》、《将相和》、《失空斩》、《屠赵仇》等等。 (六)美丽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天河配》、《后羿嫦娥》等等。 京剧剧目如此繁多,水平不一,受封建社会影响,剧目精华与糟粕并存。正如卓别林所作的评价:"旧京剧是珠玉和泥沙混在一起的。"因而有些剧目不易分类,似是荒诞神怪戏,又可能是神话戏。有人说是"鬼"戏的,也有人说是具有反抗精神的进步戏……这类有争论的戏很多,如《红梅阁》、《探阴山》、《活捉三郎》、《四郎探母》等等。
五、京剧流派
一个剧种中出现不同的流派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演员出于不同的导师,自然传授和演出方法就各有不同,久之,凡是同行公认、观众赞许的就会形成流派。

(一)多种流派的形成是艺术昌盛的反映

一种戏剧学习的人多,演出过程中,为了争取观众,会各自施展各自的绝招,久之,就会形成同一剧目的不同演法。各种不同的演法之中各有千秋,并存于舞台上,于是形成了流派。流派愈多,愈说明从事这项艺术的人才愈多,愈说明这项艺术的繁荣昌盛。

流派和艺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流派的形成有助于艺术的发展。以京剧的流派为例,生、旦、净、丑各行之中,有一行的流派形成,势必影响到其他行当,尽管行当不同,但通过同台演出就需要在艺术上融会贯通了。

一百多年的京剧历史,各个行当都出现了不少流派,如老生行中有谭(鑫培)派,汪(桂芬)派,余(叔岩)派,高(庆奎)派,马(连良)派,言(菊朋)派,麒(麟童)派,杨(宝森)派等等。旦角中有梅(兰芳)派,程(砚秋)派,尚(小云)派,荀(慧生)派等等。净行中有金(少山)派,裘(盛戎)派等等。丑行中尽管流派的形成受条件限制而不太明显,但是文丑中的萧(长华)派,武丑中的叶(盛章)派亦是观众所公认的。

就流派来看,京剧艺术在历史上是相当瑰丽的。后来有人对流派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认为演员要有自己特色,不可一味效仿别人;或说不可囿于流派而妨碍艺术发展等等。这些看法不尽全面。
(二)继承流派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

一个演员必须先当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按照老师的路子学,还要学得像,学成之后,再博采众长,进一步钻研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为艺术增添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同时这也是艺术的再创造和再提高的过程。艺术就是如此流传而丰富发展的,流派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提倡学习流派,决不是用流派束缚自己。实际上,任何一个流派传人其艺术真谛并不是老师模式的复制,而是再创造的结果。可见,继承流派正是为艺术的发展繁荣而奠定基础的。只有这样,才不辜负这一流派的鼻祖当初的辛勤劳动。换句话说,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为京剧的艺术发展做出贡献。近来的京昆幼儿汇演,不仅显示了京昆各种流派的传人大有人在,而且为京昆事业展示了光明的未来。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 坏人做了点好事。

黑色: 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 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白色: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

紫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黄色: 勇猛而爆躁。

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银色: 神仙,妖怪。

绿色: 一般:勇猛,莽撞。
其他:绿林好汉。

蓝色: 刚强阴险
生、旦、净、丑"生、旦、净、丑"是什么?其实不过是角色分类。"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一上场,你一望便知。在"京剧"的"票友"中有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中包括清朝的光绪皇帝载恬,他不但会唱戏,还能司鼓,并且是京、昆、腔的多面能手。
著名的慈禧太后则是一个大戏迷,在今日颐和园内还保留一座中国最大的戏楼,该戏楼高21米,共有三层,可见她在京剧上花了不少的功夫。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 嘴叉图,嘴下图。
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巨灵,煞神,金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杨七朗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夏侯敦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示;窦尔墩,典威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王延章头画蛤蟆,表示是水兽转世;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北斗星君画七星图于额上。

京剧起源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t国粹"t,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t喜、怒、哀、乐、惊、恐、悲"t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t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t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t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t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t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t。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t四大徽班进京"t。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麇集。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于"t合京秦二腔"t。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t京秦不分"t(《扬州画舫录》),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在声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黄调以新声夺人而外,它"t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t(《日下看花记》);在剧目方面,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在表演方面,纯朴真切,行当齐全文武兼重,因此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据《梦华琐簿》载,四大徽班"t各擅胜场"t。三庆以"t轴子"t取胜(连日接演新戏),四喜以"t曲子"t取胜(善唱昆曲),和春以"t把子"t取胜(善演武戏),春台以"t孩子"t取胜(以童伶为号召)。在艺术和经营上备有侧重点,能够发挥专长,取得较快进展。至道光后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据优势。《梦华琐簿》说:"t今乐部皖人最多,吴人亚之,蜀人绝无知名者矣。"t又说:"t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t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擅变的过程。这一嬗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最早随同徽班进京的汉调演员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阳人(一说安徽人),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约于嘉庆年间加入春台徽班进京演唱,演正生,擅红生戏,声望极隆(见《梦华琐簿》及李登齐《常谈丛录》)。被视为著名汉调演员余三胜的先驱(当时曲艺唱词有"t亚赛当年米应先"t之句)。道光年间(1821-1849),汉调演员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渐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贵、李六。粟海庵居士《燕台鸿爪集》(约作于道光十二年以前)说:"t京师尚楚调。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称于时。"t楚调即汉调,也就是西皮调。可见当时北京已流行西皮调,王洪贵、李六"t善为新声"t,又推动了西皮调的革新发展。在徽、汉演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实现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的交融。开始不同的剧目,根据不同的来源,分别唱西皮或二黄;后来,有些戏就兼唱西皮和二黄,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黄,后转西皮,并能相互协调,浑然一体。《罗成叫关》(源出徽调《淤泥河》)就是一个例子。声韵方面,形成"t中州韵、湖广音"t的格律,字声间杂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两种四声调值,分别尖团字音,按照"t十三辙"t押韵。二黄的伴奏乐器,几经反复,终于在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废笛,而与西皮统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时仍按徽班传统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据刊于道光二十五年的杨静亭《都门纪略》载,三庆班程长庚、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贵等常演的剧目,如《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扫雪打碗》等,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擅变到此已基本完成(虽然当时还不称京剧)。另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时皮黄戏从音乐、表演,到唱念的字音、声韵,才具备了严格的规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长庚时代,仍属徽调范畴。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新建的满庭芳戏园从天津约来京班,受到观众欢迎。同年,丹桂茶园通过北京的三庆班,又约来大批著名京剧演员,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润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冯三喜(冯子和之父)等。他们都在上海落户,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京剧世家。嗣后,更多的京角陆续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孙春恒、黄月山、李春来、刘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际云(想九霄)等,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

在这之前,约在咸丰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剧进上海后,也出现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这对南方京剧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杰出演员王鸿寿(三麻子)到沪后,经常参加京班演出,并把一些徽调剧目如《徐策跑城》、《扫松下书》、《雪拥蓝关》等带进了京班,把徽调的主要腔调之一"t高拨子"t纳入到京剧音乐里,还把徽班的某些红生戏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剧中。这对扩大京剧上演剧目和丰富舞台艺术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艺人田际云在上海的艺术活动,对南派京剧的发展也有所影响。他的"t灯彩戏"t《斗牛宫》等,实为后来"t机关布景连台本戏"t的滥筋。从光绪五年(1879)起,谭鑫培六次到沪,后来梅兰芳等名演员也经常到沪演出,促进了北派、南派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即在天津活动(他和他父亲死后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动,后来才到北京"t下海"t。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夭津的票友。山东是徽班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山东帮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因而山东很早就有京剧演出。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时就有安徽艺人入府演戏。京剧的较早流布地区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至20世纪初,南至闽、粤,东至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

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 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剧院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 断桥》、《奇双会》、《游园 惊梦》、《穆柯寨 穆天王》、《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以及晚年编演的《穆桂英挂帅》等。

京剧,又称京戏,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京剧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剧和汉剧,并吸收了梆子、昆曲、秦腔、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起源和形成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调),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与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京剧,又称京戏,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京剧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剧和汉剧,并吸收了梆子、昆曲、秦腔、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起源和形成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调),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与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京剧的历史是什么?
答: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

京剧的起源及历史?
答:被列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的国粹——京剧,从形成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经济繁荣,国泰民安,文化艺术相应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自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不仅使南北经济进一步沟通,同时也...

探讨中国戏曲发展的历程及其文化价值
答: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770年左右。京剧通过精致的表演,演绎出历史故事和传说,同时也融合了诗词和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点。京剧的剧目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正剧、杂剧、曲剧和散剧等多个...

中国戏曲的发展史
答: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如京剧《将相和》、《白蛇传》,评剧《秦香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剧《十五贯》等,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还撰写了历史京剧《海瑞罢官》。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经过不同的时代,不断...

徽剧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答:徽剧,即徽州戏剧。徽州戏剧历史悠久,明代中叶,徽州、池州成为我国东南商业、文化的中心之一,当时著名的戏曲声腔如余姚腔、弋阳腔已在这一带流行。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这一带产生了徽州腔、青阳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

姓氏“剧”的来历,及读音
答:剧辛:(公元前?~前243年),赵国人。著名战国时期燕国将领。。 在战国历史上,剧辛不是一般人物,当年在赵国也出仕过赵武灵王。剧辛是法家的代表,著有著名的《剧子》,亦称《处子》九篇。 沙丘之乱后,剧辛听说燕昭王思贤若渴,连马...

中国戏剧的发展史?
答:中国戏剧的历史与体裁一、国剧的晚出与早熟两个似乎相反的结论:其一,中国戏剧是成熟得最晚的戏剧样式。古希腊戏剧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很快进入它的鼎盛时代。古印度的梵剧出现在公元前后,在公元4至5世纪,印度梵剧进入它最辉煌的时...

越剧发展的历史概况`
答:女 子 越 剧 三十年代中期,嵊州(县)农村女子科班(绍兴文戏女班)十分普及。据1935年统计,全境40万人口有2万多参加女 班演出,女班总数达200多个。到1938年,日寇侵袭浙江,大批绍兴、宁波一带的人士去上海避乱和...

戏曲文化的历史起源
答:第三类是采用历史题材,借以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认知的历史剧,有《单刀会》、《西蜀梦》等。 我国的戏剧文化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因为地域的不同所以各个剧种也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中国京剧名家——梅兰芳 京剧:梅兰芳梅兰芳,名...

话剧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起源于两千多年前
答:现代著名话剧家有郭沫若、曹禺、洪深、田汉、老舍等。话剧是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