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荣格与佛教关系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20
为什么伟大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对东方古老的佛教发出由衷的惊叹和深深的崇敬?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西方文艺心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生于瑞士,1911年被推选为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第一任主席。后因在性欲理论上与弗洛伊德的分歧退出国际精神分析学会,自创分析心理学。本世纪20年代,曾到非洲、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等地进行几次旅行考察,广泛研究了古代神话及祭祀仪式,60年代去世。
  在西方心理学无力验证人的精神现象与跳脱经验主义的研究范畴的同时,被西方称为“心智科学”的佛法将取代自豪的理论,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兴心理疗法,去终极解除人类生存的焦虑。荣格在西方的“正统”心理学中,堪称是异教徒,荣格虽然师承弗洛依德,也的确从弗洛依德身上得到不少本事,弗洛依德甚至私下说“荣格是天才”,初期两人都有英雄惜英雄的悸动,弗洛依德写信给荣格时说:“如果我是摩西,你就是约书亚,将要拥有精神医学允诺之地。”蜜月期很快过去,1912年荣格发表了《里比多的变化与象征》,与弗洛伊德产生了分歧,主要分歧在于对里比多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完全是性的潜力,荣格则认为它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由此,荣格全盘推翻了弗洛依德的理论。荣格说,自己并不是弗洛依德的反对者,只是学问的忠诚者,对弗洛依德他依然尊敬,荣格曾说,他对东方学问的喜欢可以称做“心灵上的朝圣”,印度文化、易经、老子、炼金术、孔子,他都有涉猎,对于佛禅更是喜爱有加。
  荣格曾不讳言的说,他的心理学理论,除了一部分来自“临床心理学经验”之外,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外部渠道与途径,它包括了东方宗教在内的所有学问。荣格在《向死者的七次布道》中,说到的“虚空”与佛教的“空”,“充满”与佛教的“色”相对应,指出实与虚,生与死,同与异,明与暗,热与冷,以及时空、善恶、美丑等是成双成对,两相对立,相互制约的。荣格的这种二元性的超越和对立极性合一的思想,被某些西方荣格学者认为正是藏传佛教修行的终点。佛教徒的修炼,是在自己身心的“微观宇宙”中寻求“阴”和“阳”的合一,从而在“彻悟”中体验伟大的宏观宇宙初始的统一和完满。荣格从中受到启发,提出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另外有许多人认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来源于佛教中所说的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启示。荣格在《向死者的七次布道》中,说到的“虚空”与佛教的“空”,“充满”与佛教的“色”相对应,指出实与虚,生与死,同与异,明与暗,热与冷,以及时空、善恶、美丑等是成双成对,两相对立,相互制约的。荣格的这种二元性的超越和对立极性合一的思想,被某些西方荣格学者认为正是藏传佛教修行的终点,而且认为佛教徒的修炼,是在自己身心的“微观宇宙”中寻求“阴”和“阳”的合一,从而在“彻悟”中体验伟大的宏观宇宙初始的统一和完满。另外中国的学者也有认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等同于佛教中所说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的。  
  在东方文化和中国,荣格找到了重新评价和审视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参照系。他认为,基督教的象征“三位一体”是不均衡,不完整的,缺少女性象征,是二元对立失衡,西方理性主义片面发展的症结,由此产生了对集体无意识的压制,造成神经精神病。他指出:“在基督教心理学中,对立面的不可调和性是由于他们对道德的强调,而印度和中国达观的宗教并不如此。”  
  荣格对佛教修炼非常重视,认为那是一种“生成意识的惊人尝试”。荣格心理学与佛教修炼之间有一些相似性,如意识成长、超验作用、精神转变以及个体化过程等内容,就与佛教的修炼和彻悟过程有某种对应关系。  
  荣格的“自性”观念与佛教的“自性”观念也有相似之处。荣格认为,“自我实现”是片面的,人应当寻求“自性实现”,亦即心理完整性的实现。“自性”是人的完善性的种子,是人们心灵深处内藏的珍宝;“自性”与宇宙本质紧密相连,因而具有神圣性。“自性”是人的完整性的发源地和目的地。即“自性是有倾向性和意义的原则和原型”。  
  在曼荼罗中,荣格发现了心理完整性的最佳表达,藏传佛教的曼荼罗,构图华丽典雅,内涵博大精深,是藏传佛教大师独特心理体验和创造性想象的产物,具有宗教和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深刻意义与价值。荣格看到曼荼罗的深奥含义及其在心理整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曼荼罗是心理完整性的原型与象征。
  荣格在谈到中国古代道教的《金华养生秘旨》时说:“想想人们对于这种事情的了解是如此之少,就不足为奇了。而且,这份资料是如此地让人感到新奇陌生,以至于在谈到怎样入手,才能使中国的思想世界与我们的世界联接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困窘也颇能为人理解。西方人在面对掌握东方思想这一难题时所常犯的错误与《浮士德》中的学生所犯的错误有些类似。由于被魔鬼撒旦引入歧途,他轻蔑地转过身去背对着科学,让东方神秘主义牵着鼻子,亦步亦趋地学习瑜珈功法,便成了效颦的东施(通灵学就是我们这种错误的最佳范例)。这时,它已经背弃了西方精神这个安全的基础,迷失在遗篇词句和观念的迷雾中了。而这些词句和观念将永远不会从欧洲人的大脑中生长出来,并将永远不会与欧洲人的大脑嫁接出甜美的果实。”
  荣格的这种担心其实在面对将佛法的真谛重新阐扬任务的现代东方人,是同样存在的问题,也是极其容易产生的一种错误.当今已是科技发达的时代,人类掌握的理性和科学知识的力量已经非常强大,在这条路上,特别是如荣格心理学对宗教和神话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的知识和指明的方向,已经使我们可以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上,逐步揭开数千年来笼罩在传统的宗教上的神秘的面纱,扫除那些原始、落后、愚昧的东西,使人们不必再为获得内在的超越而不得不承受那些迷信的东西,而是可以抛开各种宗教形式的操作性的外壳,结合心理学的发展,直接探求宗教的核心内涵,回归内心的家园。在这个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精神获得统一既是必要的手段,也是这种努力成功的必然结果。

好像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
荣格对中国道教的《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易经》,及佛教的《西藏度亡经》、禅宗皆深入研究。他也对西方炼金术着迷。他在《太乙金华宗旨》及西方炼金术找到与他个性化观念相同之处:调和有意识的自我与无意识的心性。

荣格是西方心理学家之一,他是最早认识并欣赏东方佛教的心理学本质及其价值的人。经过半世纪的发展,荣格对西方学术思想已经产生重大影响并逐渐演变成两种趋势:一是荣格学派佛教分析师的出现,二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与佛教的交叉学科的发展。①
如果认为佛教是近来才被引进西方的宗教那就大错特错了。Fields认为,西方与佛教关系的历史要远远长于我们的想象。②由亚历山大所领导的希腊人在公元前323年来到印度,在经历威胁和死亡后剩余的人留在那里并成为了西方的第一批佛教徒。公元前3世纪印度国王Ashoka派传教士前往西方传道佛法。荣格同时也提到公元前2世纪在波斯有一些佛教徒,他认为正是通过波斯人才使得佛教的思想慢慢渗透到基督教的基础之中。③  荣格是作为新教牧师的儿子出生的,因此他同时经历着基督教群体的疏远和隔离,他的一切被父亲和母亲斯维克家庭所代表。在《记忆、梦和反思》这本书中,荣格写到,作为一个小孩,他是如何在惊人的梦境中被带进一个阳具一样的神的神秘之中,接下来他悄悄的发展了自己的仪式和神学。  荣格接触到东方精神世界的第一个记忆是在母亲大声对着他读一本书,这本书很旧并带有印度教诸神插画,这激起他后来的兴趣。④因为父亲没有教他基督教三位一体的教义,他对父亲很失望。然而这种失望并未驱使他放弃基督教,而是期望有一个替代者,或者一个看起来能带给他更好解释的基督教的观点。荣格不能也不会完全的从他的宗教中脱离出来。  青春期的荣格深感精神受挫、知识获取不足,母亲建议他看歌德的《浮士德》,这大大减轻了他的这种感受。虽然这本书和佛教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却为他提供了另一种精神性。后来在给铃木大拙的书《佛教禅宗的介绍》写序言时,荣格提到《浮士德》是极少数和西方禅宗相对应的著作之一,并且正是这本著作荣格在自己的写作中也曾多次引述。  “浮士德和佛教”这个题目太大,我们在这儿不做讨论。仅简单的指出二者之间同时也是和荣格学派心理学之间的某些相似点:首先,二者都关心人类自我欲望的无限和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其次,二者都承认人类不要相信神对人的干预,相反,要尽可能的信任人类的行为;最后,都认为尘世所有的东西是短暂的,是表象的。  青少年时期,荣格被阅读所吸引,叔本华的书《作为意志和表象而存在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治愈了他遭受折磨的心灵,时至今天,我们仍然会为叔本华和荣格对于无意识、原型以及梦的观点的相似性所触动。叔本华是第一位集中研究佛教的西方哲学家,并把它融合进自己的哲学体系中,荣格通过叔本华获得一些佛教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大乘佛教方面。  荣格尤其赞同叔本华的悲观言论即神所创造的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对他而言,叔本华是第一位开诚布公的说人在这个世界上遭受苦难,困惑,有欲望和邪恶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佛教的苦圣谛。  叔本华认为思维给盲目的意志提供了一面镜子,是为了引起它的自我否认,但是荣格并不认同这种思想,他想知道这种意志如何能看到自身的状态,即使能看到,又是如何发生转换的呢?后来,荣格吸取了康德的哲学,这使他意识到叔本华没能把握康德的自在之物的概念。然而,对叔本华的这种失望在荣格的思想中保留着张力,并给他后期发展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和积极想象技术带来动力。叔本华在了解荣格和佛教的关系中是个关键人物。  叔本华的镜子理论并不是现代西方知识形式的一个标志,为了解释镜子的意义,叔本华引用奥义书中的话“这就是你”,因此镜子所显示的只是意志的反思:镜子指的是意志的自我知觉。  荣格对叔本华的失望说明他陷入西方思维和意志二分法的困境中,相反的,在佛教中来说他们是相同的东西。荣格对叔本华的思维概念和大乘佛教的般若经的理解有所不同。Epstein是一个精神病学家,他曾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描述一个佛教徒的观点:地狱道是佛教六道轮回中最痛苦的一关,在此关,菩萨出现时手中拿着一面镜子,说只有通过感情的自我知觉才会治愈。⑤这和叔本华镜子的概念非常一致,即意志反省自己以达到它的自我否认,从而才能到达天堂 。  叔本华并不认为意志的自我否认等同于自杀,相反的,他觉得自杀就是意志的自我确认。从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这里的意志应被理解为把我们引向个性化原则的一些东西,意志的自我否认只是出自于个性化原则作为自我主义而存在的自由。另一方面,荣格为了表达他的治疗的目标,他借用叔本华的术语“个性化”,但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叔本华和荣格的个性化的意思却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叔本华的理论,意志的自我否认只是对另一种磨难的领悟而已,他说:“纯粹的爱只存在于同情之中”。⑥同情是从大乘佛教的梵文“karuna”翻译成德语而来的,类似的,通过同情所显示出的erkenntnis也是般若经的德语翻译。在大乘佛教中,karuna和般若经二者彼此不可分割 。  在学生时代,荣格因神秘学的博士论文而曾向康德和叔本华求助,他想从心理学视角来处理包括唯灵论在内的宗教现象,他把宗教视为心理学的内容。心理学似乎让他跨越了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以及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界线,但是1910年2月11日在给弗洛伊德的信中,他的话又说的很清楚:“宗教一定只能被宗教所取代”。荣格期望心理分析能变成基督教的替代物,这让弗洛依德感到很难堪。换句话说,他想寻找一个兼具宗教和心理学的东西,并且正是这个原因,更加明确了他之后对佛教的欣赏。对他而言,佛教就是“纯粹合理的宗教”和“去往极限意识的最系统的教育 ”。  荣格的著作《性欲的转化和表象》使得他和弗洛伊德彻底决裂,这本书变成荣格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揭示他的进步和对叔本华思想步步深入的理解。他指出性欲并不只局限于性,而是通过很多方式展现,就像叔本华的意志。在牺牲性欲这种思想中,盲目的意志是如何被转换成自我否认的。性欲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被表象化,而是通过自身的自我牺牲积极主动的变成表象。性欲的转换难道不就是叔本华的意志自我否认的重复吗?  《向死者七次布道》使我们怀疑荣格对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到底是否熟悉。就巴西里德而言,他一般是这样开始他的布道的:“从一开始我就觉得世界是虚无的,虚无就是充满,在无穷的宇宙内,充满并不一定好过虚无,虚无就是空虚和充满,你可以就虚无再说些别的什么。比如,说它是白色的或者是黑色的,你也可再说一句,说它是或者不是,无穷和永恒的事物是没有质料的,因为它本身已包含了所有质料,我们就把这种虚无性和充满性称之为普累若麻 。”⑦  实际上,Moacanin已指出《向死者七次布道》模仿《心经》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还有《楞伽经》中“空即为形,随着空融入形,形即为空”。这样看来,荣格的普累若麻似乎和佛教的空性很相近。Moacanin强调说,对立及其综合把藏传佛教的密宗和荣格的超越功能概念连在一起。然而,即使普累若麻看起来与空性类似,荣格并不认为普累若麻就是人生的最终目标 。⑧  荣格把创造之物的自然趋势命名为个性化原则,这在后来作为荣格学派心理分析的目标作了详细阐述。该术语起初是一个哲学学术概念,它指物质原则,荣格是通过叔本华的主要工作得知它的。但是,与荣格不一样,叔本华使用它用来指一些需要被克服和解决的事。个性化就是盲目意志的一种自我确认,依赖于必须通过意志的自我否认而被放弃的自我 。  对荣格而言,创造之物的个性化不应该被归为普累若麻,相反,它是人类发展的非常合适的原则。对比来说,叔本华是从个性化原则来看自我主义的哲学功能的,因此荣格必须说明在个性化原则这个问题上他与叔本华的区别,这就是荣格在后期发展形成不同与自我的“自身概念”的原因 。



荣格与曼陀罗
答:荣格在他的自传里面,描述了他和曼陀罗的相遇。在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有一段时间,荣格心中茫然,感觉自己浮在空中,不知何去何从。在这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陷入黑暗,沉浸在与无意识的面质。当第一次时间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他逐渐开始步出黑暗,有两件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中一件也是最...

他们用心理学改变了全世界 | 盘点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位心理治疗师_百度...
答:他已出版了五十多本书籍七百篇以上的文章,内容大部分以理情行为治疗法的理论与应用为主。 6 莫瑞·鲍恩 (Murray Bowen) 系统家庭理论的奠基人 莫瑞·鲍恩,家庭治疗先驱。理论核心:个人的独立性,即个体面对群体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生活压力时保持自我的能力。 7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 分析心理学的...

荣格心理学:人格面具和人格
答:荣格心理学一般指分析心理学。 分析心理学是20世纪早期诞生的一门探究人类心灵原始意象的深度心理学,以下是我整理的荣格心理学:人格面具和人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荣格心理学——人格面具和人格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在世界心理学界都得到了很高...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人物生平
答:荣格将其称为经历一次“精神官能症”。同一时期内,荣格的一号人格成为主人格,二号人格的世界则慢慢地消逝。期间他开始接触西方哲学史包括叔本华的著作。 荣格起初计划修习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也曾想成为一个考古学家。1895年荣格进入巴赛尔大学主修医学。在校期间曾发表了关于神学和心理学的演说。大一...

荣格是什么?没听说过,谁能告诉我?
答: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其于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 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在世...

古典精神分析——荣格
答:卡尔·古斯塔夫·荣格,20世纪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之一、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自我具有独立性、连续性、统合性三种特性。自我是个体自幼在生活经验中逐渐发展形成的。自我之内虽也有意识和潜意识之分,但两者并非彼此冲突,而是互相调和。1)个体潜意识 个人生活中从意识境界被...

卡尔·荣格简介
答:出生:1875年7月26日出生地:瑞士瑟高市凯斯威尔星签:利奥 去世:1961年6月6日(85岁)结婚生活1903-02-14精神病医生卡尔·古斯塔夫·荣格(27岁)婚后爱玛·劳申巴赫(20)1907年2月27日,卡尔·荣格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第一次见面,2009年10月07日,精神病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人物评价
答:心理学史家舒尔兹说:“荣格的观念能激发人们的思想,而且新颖,他提出了一种关于人的乐观主义的概念,这种概念在许多人认为是由于背离了弗洛伊德而有的、值得欢迎的变化。” 就荣格与弗洛伊德二人的比较而言,另一位心理学史家墨菲认为弗洛伊德与荣格都是负有非常不同使命的先知,弗洛伊德看到的是浩瀚的力量...

荣格是哪个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答:他是一个智力早熟的人,性格孤僻,想象力丰富。十几岁时就广泛阅读过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中世纪经院神学家及近代哲学家黑格尔、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早期曾和S.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观点不同,两人关系破裂。他的分析心理学因集体无意识和心理类型理论而声名远扬。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

荣格是什么人?有什么名言啊?
答:卡尔·古斯塔夫· 荣格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卡尔·荣格名言 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