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召即因果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8
今日老师分享种下什么因得到什么果,改变自己的磁场就会收到好的果报

因果定律大家都知道,他乃是佛法的基本定律。所谓“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在学修路上,时常会听到“往昔所造恶业,今生果报成熟。”等话语。为何佛教会常说这些话语呢?因为这些话语,能够很好的让我们明白“因果”,更好地去深信因果。因果定律8条,真实不虚!

一、学会改变脾气,才能拥有更多福报。

佛教常讲“火烧功德林、火烧功德林”,一把火,就能将我们的功德尽数烧毁。这把火是什么火呢?它就是因嗔心而发的脾气,学会改变脾气,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多福报。如念佛之来讲,若嗔恨不改,决不能往生净土。如参禅之人来讲,若嗔恨不改定不能开悟证果。由此可知,学会改变脾气是多么的重要。

二、抱怨、埋怨,其实就是在造业。

佛教讲“因缘”,往昔种下了什么样的因,在后必会得到什么样的果。就如当下和你结婚的妻子一样,这也是因前生业因而感召的。她对你好,或对你不好,皆跟往昔你的所作所为息息相关。如果她现在对你不好,这亦由你往昔对她不好而造成。切勿因为她对你不好,而抱怨或不满,你这种种不满和抱怨,其实也是在造恶业。

三、怕什么?来什么?

所谓“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何谓定数,就是因业而感召来的种种。但这定数能否改变,亦能改变,改变的方向就是从当下做起。如学佛之人怕下地狱,也有人害怕投生于三恶道。但却不知,你越害怕,往往他就来得越快。害怕下地狱,害怕投生于三恶道之中,这皆可以从当下去改变,不要在怨恨别人,不要在自私自利。一心学佛,自然也就不会害怕下地狱,害怕投生三恶道了

不懂随缘,越是攀比,往往越苦。

古人云“知足常乐”,懂得知足,就能让欢乐时刻伴随在身旁。知足常乐,在佛教中也称之为“随缘法,也是定心法。”懂得随缘,就能让我们越来越快乐。若不懂随缘,常行攀比,也只会越来越苦。如钱财而言,挣多挣少都有因果,挣得多,就多花点,挣得少就少花点,绝不攀比、不攀缘。如此才能使我们越来越自在,越来越快乐。

五、种其因,得其果。

种下什么样的因,就必得什么样的果。这就是因果,它不会不报,它也不会不让你受。如最简单的三个因果之理,“因生气而得病的果报、因借钱需还钱的果报、因工作了而得工资的果报。”所以无论学佛与否理应懂得去“深信因果”,从根本上去种因,从而得到改变和善果。

六、无论善恶业力,皆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生皆因有着“善恶”业力,而变得更加精彩。那么这善恶业力如何而来?皆是往昔自己所栽种的,譬如今生他人对你好,亦是前生你对人家好而造成。譬如今生他人对你不好,亦是因为前生你伤害了人家。如当下所受的顺或逆,亦是往昔所造成的因,而结成的果。因此在生活之中,自然也就不会“十全十美”了。

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福报。

什么样的因,结出什么样的果。不同的人生经历,所代表的就是结成的果并不一样。如做父母的放不下“儿女”一样,担心他们结婚,担心他们不顺。但你能改变他的命运吗?你能让他需经历的不去经历吗?并不能。每个人皆有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和福报,儿孙亦是如此,太多惦记和担心只会徒增烦恼。只有他们自己去经历,去觉悟了,才能改变现实。

八、学佛的过程,不能着急。

学佛的过程就是对因果最好的体现,为何?因为学佛之后,我们所得到的改变或多或少皆有。但这些是一时、一天就完成的吗?并不是,而是我们通过学佛所慢慢积累的。古语云;“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学佛之路其实就是对因果最好的诠释,它并不是因你今天有病去学佛了,明天病就好了。更不是这段时间不顺,学佛之后马上就顺了。而是需要等待,需要坚持,需要通过行善等方式来浇灌使他成熟。

如是因,如是果”,一切善果与恶报都来自于自己之前种下的“因”。如今因缘成熟,自然开花结果,获得相应的果报。可谓是“自作自受”,绝不为过。常人因为不明因果,遇到挫折时,总是抱怨生活,抱怨他人,认为是老天待自己不公,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以下概述因果报应十条,真实不虚,大家一定要以身作则,改过迁善,从善者继续发扬,作恶者必痛彻心扉的改正过来,方可转祸为福,后福无穷!

一、财布施得财

今生大富大贵之人都是前生喜好布施之人,布施才会得福报,而且越懂得施舍,就会越富有。那些今生钱财不济之人多半都有悭贪吝啬的毛病,这是过去世久远以来一直存在的不良习气。所以,想要真正改命得福,就得从养成随缘布施的习惯开始。

二、法布施得智慧

所谓法布施,就是分享一切善法,主要是指佛法,当然也包括世间善法,教人积极行善,断除恶行,只要是自己知道的知识或者技能,都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这就是法布施,能令他人内心明了,豁达,自己也能得到聪明智慧之果。

三、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无畏布施就是看到他人遭遇困难之时,利用自己的内外之财伸以援手,布施钱财,医药,或者善言善语,开导他人,使他人远离怖畏,身心安乐,渡过难关。能如此做到,自己也会得到健康长寿的善报。

四、好运来自广结善缘

佛法告诉我们要广结善缘,无论对方是善还是恶,都应该平等友善的对待他,俗话说,宁可与人结缘,也不可与人结怨。怨仇一旦结下,生生世世都会纠缠不清,而如果能与人广结善缘,正如一句歌词所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无论走到哪,无论做什么事业,都会得遇贵人相助,自然好运降临了。

五、悖逆父母者得天地灾杀报

对父母忤逆不孝,会遭到“天打雷劈”,在佛经《地藏经》中明确提到:“若遇悖逆父母者,得天地灾杀报。”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恩重如山,每个人都应当竭尽全力尽孝,使父母身心安泰,益寿延年。这是为人之根本,也是一个人德行和一切事业之基。

六、嗔怒得面相凶恶之报

佛门中用“火烧功德林”来形容嗔怒的危害。一个喜好嗔怒之人,常常面露凶光,使人不敢靠近。所谓“相由心生”,自己对他人或外物动了嗔念,从面相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七、杀生得短命之报

杀生的果报极其严重,所谓一报还一报,动物在被杀的那一刻,生起极大的嗔恨之心,来生因缘成熟,必然会索求偿还。这就是因果循环的根本法则,一切万物莫不如此。切不可贪念一时的口腹之欲,或受利益的诱惑而与众生结下生死怨仇,他日果报十分惨烈。

八、邪淫得雀鸽鸳鸯报

邪淫的人因为贪念短暂的快感,而置人伦道德于不顾,破坏纲常,扰乱了正常的夫妻、家庭关系,更有甚者扰乱社会秩序,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样的人将直接导致婚姻情感破裂,家庭拆散,儿女不孝,从三世因果来看,来生还会堕入恶道,沦为“雀鸽”,受尽苦报。

九、毁谤三宝得盲聋喑哑之报

“三宝”即是指“佛法僧”。世间因为有了佛法,人们才不至于陷入迷茫,懂得迷途知返,了悟人生的真谛。而如果你不但不信奉,不恭敬三宝,反而还加以毁谤,这样做的果报将会十分严重,来生会得“盲聋喑哑”的报应,因为断送了他人的法身慧命,使其不得解脱,陷入无止境的轮回之中,自己才会有如此惨重的报应。

十、恶口者得眷属斗诤报

我们的身边不乏出言不逊之人,很多人说自己不会说话,或者说话耿直等,其实就是内心不够慈悲,不够清净,心量太小,私心太重,容不得他人的缘故。既然你包容不了他人,别人也不会包容你,双方的斗诤就必然存在,这样的人所在的家庭也会纷争不断,终日不得安宁。

愿大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正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自利利他,和谐发展,岂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吗?切不可因为一时的贪念而肆意妄为,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他日受报之时再去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因果报应遵循哪些定律?
答: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笼统肯定因果律可超越,忽略了可转、消宿业的条件,未能将真、俗二谛统一(依业空故必有因果报应),堕于“恶取空”的边见、断见,会起使人纵心放任、不勤苦修行的负面教化作用,令学人智眼不明,造下了宣扬邪见的恶业,因此应堕于畜生道,受痴暗无智之报。然毕竟善根不浅,五百世后,得遇百丈...

道家怎么解释因果
答:因果报应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规律。“因”就是起因,“果”就是结果,“报应”就是从起因到结果的演变过程,简单的理解,因果报应就是:好的起因引发好的结果;坏的起因引发坏的结果(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远远不止这么简单),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来说,就是“从量变到质变”。要构成因果,就像种稻子一...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答: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念善是天堂,一念恶是地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所谓善人,大家都尊敬他,上天会保佑他,应得福禄,不求自来。邪神凶星敬畏他,不敢相犯,众神之灵处处...

佛教中的因果是什么意思
答:佛法对此问题的解答:这在法相唯识宗中称为异熟果。就是你现在造的业,是在不同时空态中报,即是异时异生而成熟果报。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三报论》讲到因果报应有三种方式:一、现报,二、生报,三、后报。异熟果即属于生报或后报。今世行善,死后堕地狱是由于他今世行的善还没有成熟,但他前世...

什么是因? 什么是果? 谁知道
答: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导致的后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罗;犯上品十恶者落地狱,中品...

因果报应准吗?
答:我们还要明白一个道理才行,那就是善不积不足以成名,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果不是种下善因后,立刻会得到善报,而是需要时间的。佛教说的因果,不仅是看这一世的,而是要看生生世世的。也即是说,有些人这辈子做了好事,虽然没有马上获得善报,但只要是你种下的善因,早晚有一天,一定会获得...

什么叫因果报应?
答:《太上感应篇》上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我们常常去伤害他人,自然会感召恶果,遇到很多不顺和恶缘。佛教常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道理很容易懂,我们也能接受,也希望自己做一个纯净纯善之人,但就是很难做到,一遇到逆境恶缘,还是会产生恶念,还是会伤害他人。...

一呼百应是因果关系吗
答:该关系不是因果关系。一呼百应这个成语并没有表达因果关系,即没有明确说明因为什么而导致什么结果。一呼百应这个成语更多地描述了一种集体行动或响应的情况,而不是因果关系。一呼百应的意思是形容威信高,响应者多。一呼百应的含义主要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发出号召或请求帮助时,能够得到大量的支持和...

如何看待道家因果和佛家因果
答:因此,开篇即以十六字“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纲,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接着指出人要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六条善行和一百七十条恶行,作趋善避恶的标准,最后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恶,...

何为因果
答:因果,指的是因缘果报一个整体的规律,在佛法中没有什么“第一因”的概念,是个循环的概念,由于缘_各种内外影响的条件的存在,使因生果,果又生新的因,一切因果都是由于我们的意识和行为而存在和表现的,所以有些我们可以认识和发现,有些却隐藏难知,各个学科的科学家们的工作即是在研究我们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