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知觉(3)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1
Part 4:知觉的信息加工

一、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心理学把知觉看作为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即获得说明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这个过程为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在需要依赖个体已有知觉和经验的同时,还涉及个体主动的和富有选择性的认知建构过程。

•知觉过程包含有互相联系的几个方面:觉察、辨别和确认过程。

•觉察是指发现某客观事物信息的存在,但此时还不知道是什么。

辨别是指把某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事物的属性区别开来的过程。

确认是指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并给予命名,然后把它纳入到一定范畴。

例如,在路边看见一个闪光的东西(觉察),仔细观看它的形状和光亮的表面,并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辨别),确认并断定它是一面镜子(确认)。在知觉过程中,人对客观事物的觉察、辨别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不一样的。 

知觉过程有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的概念。

直接知觉过程是知觉者从环境事物中获得的信息,无须对它们进行反映。

间接知觉过程是知觉者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对环境事物进行反映。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二.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事物开始的信息加工,强调感官数据在决定知觉中的地位。一般是从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信息的解释。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又称为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自下而上加工的特点是在加工过程中,较低阶段的结果不受较高阶段的影响。

自上而下加工是指人在知觉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概念,来加工当前信息的过程。例如,在上下文中,对缺失词汇的加工,然后作出解释。再如,去车站接一位不认识的客人,此时对来人的期待,会影响对这位客人的识别和确认。由于是知识经验引导下的知觉加工,是一种较高水平的加工制约较低水平加工的过程,因此又把它称为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driven processing)。概念驱动加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较低阶段的加工输出,受到较高阶段加工输出的影响

•输入信息的感觉、知觉组织到辨认和识别的加工过程。当知觉表达来自感觉输入中的信息时,就会发生自下而上的加工。当知觉表达受个人知识经验、动机、期望以及其他精神活动的影响的时候,就会发生自上而下的加工。

三、模式识别理论

•视知觉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识别物体,即能辨别和确认环境中的物体,这要通过模式识别来进行。

•模式识别将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它与长时记忆中的那个项目最为匹配。

•然而这种匹配过程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当代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几个模式识别的理论模型或假说,分别是模板匹配理论、原型匹配理论、特征匹配理论和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一)模板匹配理论

•模板匹配理论是模式识别的一种最简单的理论假设,其核心思想是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储存着各种各样来自个体生活经历的外部模式的缩小的拷贝或复本,即模板(template),这些模板与现实世界中的刺激模式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当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模板进行比较和匹配,以确定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模式最为匹配,进而确认该刺激模式与头脑中的该模板相同,最终产生模式识别,使该模式得到解释和进一步的加工。

•可见,模板匹配理论认为模式识别是刺激模式与头脑中的模板产生最佳匹配的过程。

人在模板匹配之前会对刺激信息的外形、大小和方位等特征作某种预处理(preprocessing),预处理包括局部加工操作(local operation)和标准化的加工操作(normalizing operation)两个过程,前者是消除刺激中不重要或不具意义的信息的过程,后者是对刺激大小、方位或外形进行调整,使其转化为标准的刺激信息,以产生有效的模式识别的过程。

•模板匹配预处理模型比较好地说明了当外界刺激模式发生某种变化时,人如何经过对刺激模式的修正,然后再与模板进行比较,仍然实现模式识别的过程。该假设可以大大减少长时记忆中模板的数量。而且,它体现了模式识别包含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两种过程。

•琳德塞和诺曼(Lindsay & Norman, 1977)在模板匹配模型中引入了自上而下加工过程和模板匹配预处理过程,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模板匹配模型。

(三)特征匹配理论

•特征匹配理论认为,由于模式是由若干元素或成分及其关系特征组成的整体,因此,任何模式都可以分解为诸多属性或特征。

在模式识别的过程中,个体首先对刺激的各种特征或属性进行分析,抽取出刺激模式的有关特征或属性,然后将它们加以综合,再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各种刺激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了最佳的匹配,该刺激模式便得到识别。

谢夫里奇(O. G. Selfridge)提出的特征分析模型,称为“泛魔”识别模型

•该模型把模式识别的过程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上都有许多执行某种特定任务的“鬼”,不同层次上的“鬼”依次工作,最终实现模式识别。“泛魔”识别模型将模式识别分为4个层次:

•第一层为“映象鬼”,其功能是对外部刺激信息进行编码,形成刺激模式的映象或表象;

•第二层为“特征鬼”,其功能是对刺激模式的映象进行分析,将它分解成各种特征。在分析和搜索的过程中,每一种“特征鬼”各司其职,只分析自己负责的那种特征,并马上作出反应,喊出或标记出这种特征存在与否及其数量如何。如英语字母中的垂直线、斜线、水平线、直角、锐角、连续曲线等;

•第三层为“认知鬼”,其功能是监视和处理来自“特征鬼”的喊叫信号,从“特征鬼”的反应中搜寻自己负责的某个模式的有关特征,每个“认知鬼”只负责一个模式,一旦发现了该模式的有关特征,它就会喊叫,发现的有关特征越多,其喊叫声越大;

•第四层是“决策鬼”,其功能是倾听所有“认知鬼”的喊叫声,选择喊叫声最大的“认知鬼”所负责的模式作为要识别的模式,完成模式识别。

(四)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人在模式识别时,由于刺激模式一般不是孤立地出现,总是处于与其他刺激模式的相互联系中。

•模式识别与其所处的环境信息有密切联系。模式识别过程中的这种自上而下加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四)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人在模式识别时,由于刺激模式一般不是孤立地出现,总是处于与其他刺激模式的相互联系中。

•模式识别与其所处的环境信息有密切联系。模式识别过程中的这种自上而下加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个体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比识别一个单独呈现的同一字母的正确率要高,这种现象称之为字词优势效应(world superiority effect)

“马尔计算理论”认为,视知觉包括三种视觉环境信息的表征或描述:一是要素图,包括轮廓、边界等信息,是一种二维的表征。

•通过环境中光的强度变化可以获得这种信息;二是2 1/2维要素图,包括阴影、双眼视差、运动等方面的表征信息,可以形成物体相对深度和表面属性的描述;三是三维模型表征,由于它是三维的,它比第二种表征更强。

•当个体建立起刺激模式的三维模型表征,错觉并不是因为观察者的疏忽,而是个体在特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正常的心理活动,不同个体只是表现在错觉量上的差异。

•错觉的产生既有并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大量的三维模型表征相匹配时,便实现了模式识别。

Part 8:错觉

一、错觉的含义

(一)什么是错觉

•错觉是指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和受到歪曲的知觉。

错觉是指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和受到歪曲的知觉。

(二)错觉种类

1.大小错觉

•大小错觉是指人对大小或长短一样的物体,在一些比它大些、长些的物体中看上去很少

常见的大小错觉有以下几种:

(1)线条横竖错觉(horizontal-vertical illusion)

•两条线段长度相等,一条垂直于另一条的中点,垂直线看起来比水平线长一些的现象。

(2)缪勒-莱尔错觉(Müller-Lyer illusion)

•两条原本等长的线条,因两端箭头的朝向不同而看起来箭头朝内的线条比箭头朝外的线条要短些。

(3)庞邹错觉(Ponzo illusion)

庞邹错觉包括庞邹透视错觉和庞邹大小错觉两种。庞邹透视错觉指等长的两条平行线,因受到两边纵向斜线的影响,看起来上面一条线比较长些。

(4)德勃夫错觉(Delboeuf illusion)

•德勃夫错觉指因对比而诱发的一种在面积大小上的错觉。实际上几个面积相等的圆环,在大小不同圆环背景的衬托下,看起来显得不相等的现象

(5)贾斯特罗错觉(Lastraw illusion)

•两个完全一样的扇形环,当按图上下排列时,因对比而看起来上面的扇形环小些,而下面的扇形环要大些的错觉现象。

(6)月亮错觉

•月亮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同样大小,但在接近地平线附近时看起来显得大些,而在头顶上时则看起来显得小些。

2.形状和方向错觉

•形状和方向错觉是指人对几何图形的形状和方向特征因为某种原因而被扭曲的知觉。常见的形状和方向错觉有以下几种:

(1)松奈错觉(Zōllner illusion)

(2)冯特错觉(Wund illusion)

(3)奥尔比逊错觉(Einstein illusion)

(4)波根多夫错觉(Poggendoff illusion)

(5)楼梯错觉(Staircase illusion)

(6)格里德火花错觉(Grid illusion)

二、错觉产生的原因

•错觉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一般来说,错觉的产生与人在知觉具体事物时,外界环境背景的干扰和人的主观因素是形成错觉的主要原因。

(一)错觉眼球运动理论

•错觉眼球运动理论试图从生理机制和功能方面对错觉进行解释。

该理论认为,观察者对物体长度的判断是以眼球对该物体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扫描或移动为根据的。这样人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是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规律性扫描运动。

•当眼睛扫描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受周围轮廓的影响,眼球运动的方向和范围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知觉错误。

(二)错觉恒常性误用理论

•恒常性误用理论认为,某些特定的视觉模型可能会造成错误的深刻印象而形成错觉,即特定视觉模型容易引起知觉恒常性的错误使用。

按照错觉恒常性误用理论观点,错觉的产生原因是由于个体将用于产生三维物体的知觉恒常性错误地用在了二维图形的知觉中。在正常情况下,个体对放在远近不同距离上的同一物体,尽管其视网膜上的视像大小发生改变,但由于知觉恒常性的作用,其大小知觉会保持相对不变。

(三)错觉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错觉神经抑制作用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该理论试图从物体轮廓形成的神经生理学机制角度来解释错觉。

•认为当图形中的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一轮廓的抑制作用,会对另一轮廓引起位移效应而造成错觉,即后一轮廓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兴奋时会被前一轮廓形成的神经兴奋抑制,神经兴奋发生位移而在视觉效果上产生偏移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