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时候建立的?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1992年。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表明,我们党在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怎样结合问题上迈出了决定性步伐,逐渐搞清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逻辑。

扩展资料: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市场化改革绝不是要把国有资本私有化,也不是要削弱国有经济,而是通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充分释放国有经济的潜力和活力,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鼓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降低制度性成本,激发企业创造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体制,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优化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宏观环境。

同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促进消费业态创新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以市场需求引导投资向能创造最优产出的领域流动。

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统筹调配财政资金,科学配置各级政府财力,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通过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伟大创造



在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以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基于当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扩展资料:


现实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9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施的改革方针政策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尽管这一理论仍然坚持计划经济的总框架不变,但是,必须按照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的要求来进行经济活动已开始成为人们的共识,从而现实经济活动也逐步纳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轨道。

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

1992年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1982年)提出的。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十四大最突出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由此进一步加快。
供参考。

1992年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它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与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经济建设上逐步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计划经济模式有其自身的特征与弊端。主要是:所有制形式日趋单一化,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经济管理的决策权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只是严重依赖于上级政府的经济实体,或者说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创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深刻改变了十几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

  40年来,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党鲜明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建立”到“完善”,再到“加快完善”,理论和实践不断突破,为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冲破思想禁锢

  1978年5月11日,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文章很快引发一场全国范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意义,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了思想准备。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正在探索前进的方向。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民改变的愿望从未如此强烈。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华巨轮驶入历史新航道。

  思想的禁锢一旦冲破,整个社会压抑已久的活力和创造力喷涌而出,演化成推动变革的强大力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的大门由此打开;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市场经济,使中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农村改革和特区开放,两端发力,神州大地卷入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基本形成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虽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但伴随经济运行进入轨道,其僵化、低效的缺陷逐渐暴露。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曾试图对计划经济体制作出一些调整,但框架内的修补改良难以根除体制痼疾。

  改革开放的推进,进一步触及指令性计划体系的内核,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随之出现。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82年9月1日,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为社会主义中国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亮出最鲜明的旗帜。

  十二大报告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但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讨论,并未因此削弱。激烈的大辩论酝酿着经济改革的新变局。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的传统观念,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改革的锋芒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后,并非一路坦途。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寄望于一步到位的价格闯关受挫。国内外复杂形势下,一些人把计划和市场的问题同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提出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

  1992年1月,北方冰雪未消、南方乍暖还寒,邓小平踏上历时35天、行程6000多公里的南方之旅。

  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理论指引伟大实践。

  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一九七二年,中国彻底告别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完全被摆脱了计划经济这个魔咒的国家的历史上不可能发生,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是通过计划分配制度实现的市场经济,也就是说政府最终决定哪些人能够得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得到廉价的资源。

那么市场经济为什么又不能被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肯定比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会发展得更好,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知道如何利用市场经济,而只有剥削没有市场经济的国家的人民才会发展的更好。那么谁会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就是广大国民党不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因为广大国民党和其背后的民族资产阶级都不具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他们没有必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没有可能把工农利益和工农阶级工人群体利益统一起来。他们放任政府鼓吹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就是国家垄断者,就是资本主义统治者。所以只能通过剥削国民党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权力寻租。

把政府的权力转变为资本家的权力,再统治公民。

使得全体中国人信服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而让很多个人背叛国家信仰不同的党来成为新的公民。

然后某些人通过欺骗或贿赂等手段,彻底影响全民公投,建立没有人有话语权的国家,然后成为公民。这样一来,公投之后,会失去掉政府的很多基础性工作,比如土地、资源、矿产和信仰等等。所以说,这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被破除的根本原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
答: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是中央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啊?_百度知 ...
答: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提出并科学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1)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什么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答: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也是中外经济学经典中从来没有过的一个概念。因此,从理论上说,这是我们党的一次真正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始于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这一重要论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

请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和基本建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1993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始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时,我国经过近十年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十一五规划完成之时,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要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一年首次提出的?
答: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等重要论断,从根本上破除了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的传统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早哪一年提出
答: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大会再次强调:“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客观地讲,这个改革模式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因为在坚持计划经济体制前提下,承认了市场调节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答: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会议是什么?
答: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这为中共十四大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同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答:1992年,中共14大召开,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13届三中全会召开,规定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中共15大召开,指出我过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