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著名战役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22
古今中外的著名战争有哪些

NO.2 古典时代的终结——羊河战役
NO.3 西方的第一次东进——高加米拉战役
NO.4罗马神话的破灭——坎尼战役
NO.5 大一统帝国的曙光——长平之战
NO.6 “蛮族大迁徙”的开端——漠北战役
NO.7火烧赤壁,三分天下——赤壁之战
NO.8阿拉伯西进的终结——图尔战役
NO.9 拜占庭帝国的黄昏——曼齐刻尔特战役
NO.10 圣战之火泯灭——哈特丁之战
NO.11 横扫俄罗斯草原——迦勒迦河决战
NO.12 拯救伊斯兰——阿因扎鲁特战役
NO.13 千年帝国走到尽头——君士坦丁堡攻陷战
NO.14 西方殖民东方的新时代——第乌海战
NO.15 争霸大西洋——英西大海战
NO.16 现代国际体系的肇始——吕岑战役
NO.17 千秋功绩——郑成功收复台湾登陆战
NO.18 “非创以兵威,则罔知惩畏”——雅克萨之战
NO.19 平分秋色——马尔普拉奎特战役
NO.20 强弱易位——波尔塔瓦战役
NO.21 败而不灭——库纳斯多夫会战
NO.22 瓮中捉鳖——萨拉托加战役
NO.23 共和国保卫战——瓦尔密战役
NO.24 胜败一线间——滑铁卢战役
NO.25 最后的独立之战——新奥尔良战役
NO.26 拉美独立的绝唱——阿亚库乔战役
NO.27 气壮山河——虎门之战
NO.28 玩火自焚的“欧洲宪兵”——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NO.29 “把他们关进老鼠笼子”——色当战役
NO.30 石破天惊——镇南关大战
NO.31 血海悲泪——中日甲午海战
NO.32 走向海权时代——美西马尼拉湾战役
NO.33 逐鹿东洋——日俄对马之战
NO.34 信息战之始——坦伦堡战役
NO.35 战列舰时代的终结——日德兰海战
NO.36 绞肉机器——凡尔登一索姆河战役
NO.37 喋血中原——中日台儿庄之战
NO.38 千里鏖战——中日百团大战
NO.39 虎啸太平洋——日美珍珠港之战
NO.40 夜鹰英伦——德英不列颠空战
NO.4l 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
NO.42 战神泯灭——苏德莫斯科战役
NO.43 帝国斜阳——日美中途岛海战
NO.44 扭转乾坤——苏德斯大林格勒战役
NO.45 浴火重生——盟军诺曼底登陆战
NO.46 英雄本色——上甘岭战役
NO.47 印支雄师——越法奠边府战役
NO.48 喋血除夕夜——1968年越南新春攻势
NO.49 油衣炮弹——阿以赎罪日之战
NO.50 以“人权”的名义——科索沃空袭战

赤壁之战 战争日期: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月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赤壁市赤壁山上的镌字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滑铁卢战役(英文:Battle of Waterloo, 法语: Bataille de Waterloo)是拿破仑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军事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标志着拿破仑的彻底失败。

1815年拿破仑率旧部逃离厄尔巴岛,返回巴黎。英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集结了70万士兵,分头进攻法国。6月17日,拿破仑击败由布吕歇尔将军率领的普军,指派部下格鲁希元帅消灭逃跑的普军,自己则赶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南的滑铁卢村,与由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军对峙。可是,格鲁希未能按命令消灭逃跑的普军,反而让普军摆脱了自己的追踪。布吕歇尔摆脱法军的追踪后,花了一个上午重整军队,马不停蹄地奔赴滑铁卢。6月18日,拿破仑率军与英军交战。当天下午,正当两支军队都疲惫不堪时,布吕歇尔率领的普军终于赶到,并猛攻法军的右翼。晚上9时,拿破仑率领的法军败走。

滑铁卢战役后,联军很快攻占巴黎,拿破仑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

中国古代:

一 巨鹿之战

时间:公元前209年
交战双方:陈胜、吴广:暴秦统治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统治,点燃起我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烈火。一时间,"天下从者如流水"。项梁、项羽起兵于江东,立楚怀王的孙子心为帝,也称作楚怀王,定都于盱眙。张耳、陈余参加了起义,立赵歇为王,在信都(即邢台市附近)定都,建赵国。秦朝统治者对农民起义进行残酷镇压。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率军北上击赵,军于邯郸。赵军不支,退保巨鹿,为秦将王离部所围困。当时,在河北攻赵的秦军,不下三十万之众。而这时在巨鹿城中的兵力不多,粮草将尽。赵将陈余虽领兵数万屯巨鹿之北,但不敢出兵,筑营壁自保。其它援赵的齐、燕诸军,也震慑于秦兵的声势,皆筑垒固守,不敢出战。

巨鹿被围之际,赵使求救于楚。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北上救赵。但宋义为秦军的气焰所吓倒,在妄阳(今山东曹县)逗留四十六天而不敢前进。项羽愤而杀宋义,楚怀王便命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先遣英布和蒲将军率兵二万渡漳攻秦。继而亲率主力渡河,为了表示与秦决一死战的决心,他命令士兵把船只沉没,把饭锅砸破,烧掉营舍,只带三天的干粮。项羽先以雷霆之势包围王离,经过往返九次冲杀,切断秦军通道,获得巨大战果。秦将苏角被打死,王离作了俘虏,涉闻自焚而死。在交战中,楚军"以一当十"、"呼声震天"。而援赵的其它诸军则在营壁上观看,惊恐而不敢出战。之后,项羽又不断击败秦军,章邯不得不竖起降旗,项羽声威从而大振。

巨鹿之战,全歼了秦军主力三十万人。这对最后推翻暴秦统治起了决定性作用。大文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详细地描述和记裁了这一巨大战役,成为名传千古的不朽之笔。"破釜沉舟"、"作壁上观",渐渐成为流传极广的两个成语。

二 昆阳之战
时间:更始元年(23年)
交战双方:绿林起义军:翻王莽政权

昆阳之战,爆发于更始元年(23年),它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 决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在这次决战中,刘秀等人领导的农民 起义军,以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法,一举全歼王莽军的主力,撞响了新莽 王朝彻底覆灭的丧钟。它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西汉末年,政治腐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危机四起。 外戚王莽利用这一形势,玩弄权术,夺取政权,建立新朝。但王莽上台后“托古改 制”的做法,不仅没有使情况有所起色,反而导致阶级矛盾更趋激化。广大民众在忍无 可忍的情况下,纷纷揭竿而起,以武力反抗新莽的统治。一时间起义烈火燃遍黄河南北 和江汉地区,新莽王朝完全处于众叛亲离、风雨飘摇的境地。

在当时的众多农民起义军队伍中,尤以绿林、赤眉两支声势最为浩大。他们在军事 上不断打击新莽势力,逐渐向王莽统治腹心地区推进。新莽王朝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 拚凑力量进行垂死的挣扎,农民起义于是进入了最后进攻阶段。昆阳之战正是这一历史 背景下的产物。

新莽地皇四年(23年)初,绿林军各部乘王莽主力东攻赤眉,中原空虚之际,挥兵 北上,在沘水(今河南泌阳境)击灭莽王荆州兵甄阜、梁丘赐部。接着又在淯阳(今河 南新野东北)击败严尤、陈茂所部,势力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在胜利进军的形势下, 农民军开始萌发了建立政权的要求,于是在二月间,推举汉室后裔刘玄为帝,恢复汉制, 年号更始。 更始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农民起义进入新的阶段,王莽在政治、军事各个方面日益 趋于被动。

更始政权建立后,即以主力北上围攻战略要地宛城(今河南南阳),并开进到滍川 一带。为了阻止王莽军的南下,保障主力展开行动,更始政权另派王凤、王常和刘秀等 人统率部分兵力,乘敌严尤和陈茂军滞留于颍川郡一带之际,迅速攻下昆阳(今河南叶 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北)、郾县(今河南郾城南)等地,与围攻宛城的主力形成犄 角之势。这为下一步进击洛阳,与赤眉军会师以及经武关西入长安,消灭王莽政权创造 了有利的条件。

王莽政权对更始农民起义军的战略动向十分不安,于是就慌忙改变军事部署,将主 力由对付赤眉转而对付更始军。三月间,王莽派遣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奔赴洛阳,在 那里征发各郡精兵42万,号称百万南进攻打更始军,企图以优势的兵力与农民军进行决 战,一举而胜,以确保宛城,安定荆州,保障长安、洛阳的安全。

五月间,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颍川,在那里与严尤、陈茂两部会合,并 迫使先期进抵阳关(今河南禹县西北)的更始军刘秀部撤回昆阳。尔后,继续推进,迫 近昆阳。

当42万王莽军逼近昆阳之时,昆阳城中的更始军仅有八九千人。如何对付气势汹汹 的强敌,更始农民军意见开始时并不统一。有的将领认为敌我兵力众寡悬殊,不易取胜, 因而主张避免决战,化整为零,先回根据地,再图后举。但刘秀则反对这种消极做法, 主张集中兵力,坚守昆阳,迟滞、消耗王邑军的兵力,掩护主力攻取宛城,然后伺机破 敌。这时王邑的先头部队已逼近昆阳城北,在这紧急关头,诸将同意了刘秀的建议。决 定由王凤、王常等率众坚守城邑,另派刘秀、李轶等率13骑乘夜出城,赶赴郾县、定陵 一带调集援兵。

王邑、王寻等人统率新莽军蜂涌抵至昆阳城下,将其团团围困。这时曾与绿林军交 过手,深知其厉害的严尤向王邑建议说:昆阳城易守难攻,而且更始农民军主力正在宛 城一带,我军应当绕过昆阳,迅速赶往宛城,先击败更始军在那里的主力,届时昆阳城 即可不战而下。然而王邑等人自恃兵力强大,根本听不进这一适宜的意见,坚持先攻下 昆阳,再进击更始农民军主力。于是动用全部兵力列营百余座,猛攻昆阳不已。并傲慢 地扬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

40余万王邑军轮番向昆阳城发起进攻,并挖掘地道,制造云车,企图强攻取胜。昆 阳守军别无退路,遂依靠城内人民的支持,合力抵抗,坚守危城,多次击退王邑军的进 攻,予敌人以很大的消耗和挫折。

严尤眼见昆阳城屡攻不下,己军日趋被动,遂再次向王邑建议:“围城必须网开一 面,使城中守军逃出一部分到宛阳城下,去散布恐怖情绪,以动摇敌军的军心,瓦解敌 军的士气。”可是刚愎自用的王邑依然未能采纳。

刘秀等人抵定陵、郾县后,说服不愿出兵的诸营守将,于六月初一率领步骑万余人 驰援昆阳。此时王邑军久战疲惫,锐气早已丧失殆尽,这就为更始军击破它提供了机遇。 刘秀亲率千余援军步骑为前锋,在距王邑军二、三公里处列成阵势,准备接战。王 邑、王寻等人自恃兵力雄厚,骄妄轻敌,只派出数千人迎战。刘秀率众奋勇进攻,反复 猛冲,当场斩杀王邑军数十人,取得了初战的胜利,大大振奋了士气。

这时候,更始起义军主力已攻占宛城三日,但捷报还未传到昆阳。刘秀为了鼓舞全 军士气,动摇敌人军心,便制造了攻克宛城的战报,用箭射入昆阳城中;又故意将战报 遗失,让王邑军拾去传播。这一消息一经散布,昆阳城中的守军士气更为高涨,守城更 为坚决;而王邑军则由于顿兵昆阳坚城,久攻不下,且闻宛城失陷,士气更为沮丧。胜 利的天平开始向起义军这一边倾斜了。

刘秀在取得初战胜利后,又善于捕捉战机,乘敌人士气沮丧和主帅妄狂轻敌的弱点, 精选勇士三千人,出敌不意地迂回到敌军的侧后,偷偷地涉过昆水(今河南叶县辉河), 向王邑大本营发起极其猛烈的攻击。在此时王邑等人依旧轻视汉军,未把刘秀放在眼里, 同时又担心州郡兵失去控制,遂下令各营勒卒自持,不准擅自出兵,而由自己和王寻率 领万人迎战刘秀的冲杀。然而,王邑这一做法造成严重的恶果:在刘秀所率的精兵的猛 烈进攻下,王邑手下的万余人马很快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阵势大乱。可诸将却又因王 邑有令在先,谁也未敢去救援,致使王邑军败溃,王寻也做了刀下之鬼。昆阳城内的守 军见敌军主帅已脱离部队,敌军阵势已乱,也乘势及时出击,内外夹攻,杀声震天动地, 打得王邑全军一败涂地。王邑军的将卒们见大势已去,遂纷纷逃命,互相践踏,积尸遍 野。这时又恰遇大风飞瓦,暴雨如注,滍水剧涨,王邑军涉水逃跑而被淹死的不计其数, 使得滍水为之不流,只有王邑、严尤等少数人狼狈逃脱,窜入洛阳。至北,昆阳之战就 在更始起义军歼灭王莽军主力,并尽获其全部装备和辎重的辉煌胜利中结束了。

昆阳之战,是绿林、赤眉起义中的决定性一战。它聚歼了王莽赖以维持统治的军队 主力,为起义军胜利进军洛阳、长安,最终推翻新莽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昆阳之战中,王莽军的兵力有42万人,而更始起义军守城和外援的总兵力加在一 起也不过2万人。然而在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军竟能取得全歼敌人的辉煌 胜利,这决不是偶然的。归结其要旨,大约有这么几条:政治上反抗王莽暴政统治,符 合广大民众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昆阳之战中起义军取胜的 深厚政治根源。军事上,起义军实施了坚守昆阳,牵制敌人,调集兵力,积极反攻的正 确做法,严重迟滞了王邑军的行动,消耗了它的实力,牢牢地掌握了战场攻守的主动权。 在作战指导的具体运用方面,起义军敢于拼杀,士气高昂,又善于利用敌军的弱点,攻 心打击和军事进攻双管齐下,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积小胜为大胜;并且能够把握战机, 选择敌军指挥部为首要进攻目标,将其一举捣掉,使得敌军陷于群龙无首的境地,最终 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

三 官渡大战
时间: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袁绍:曹操
公元200年,袁绍挑选10万精锐步兵、1万骑兵,以黎阳为大本营;命令颜良为先锋,渡河进攻白马。曹操用荀攸之计,扬言渡河抄袭袁绍后路,袁绍命令颜良分兵一半到延津阻击曹操渡河;曹操命令于禁固守延津,以张辽、关羽为先锋,自己亲自领主力直扑白马,与东郡太守刘延夹击颜良,颜良遂阵亡。

袁绍大怒,命令全军渡河;又命另一心腹大将文丑与刘备为先锋,直扑白马。曹操放弃白马,向延津撤退,并亲自帅精锐殿后,并故意放辎重;文丑、刘备带6000多骑兵追击,四散抢辎重;曹操乘机命令攻击,袁军大乱,文丑本人也被杀;曹操为诱敌深入,退回官渡。袁绍又不听田丰的计谋,并将他押送到邺城。袁绍摆开联营,步步进逼;曹操作出反应,命令于禁、乐进攻击两翼,大胜。袁绍为赢得胜利,在南方向李通、刘辟策反;李通不背叛反而领兵消灭暗通袁绍的地方豪强;曹操又命令曹仁、徐晃带领骑兵星夜前往镇压刘辟、刘备。

袁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写书让江东孙策北上偷袭许昌;曹操谋士郭嘉认为孙策过于轻佻,必死于刺客之手,果然不久,孙策受到仇人阻击,伤重而亡(一说乃郭嘉暗中派遣曹操手下猛士杀孙策)。曹操与袁绍相持日久,军粮不足,意欲退回许昌,荀文若力劝曹操坚守,并最大限度支援前线。公元200年10月,曹操命令曹仁、徐晃等偷袭袁绍大将韩猛,烧毁韩猛押运的几千车粮草。袁绍谋士许攸建议袁绍派偏师偷袭许昌,抢走汉帝,遭到拒绝后又因为家属被审配收监,许攸无奈投靠曹操,并建议曹操偷袭袁军粮草堆放地乌巢;曹操留下曹洪等守大营,自己领夏侯渊、张辽、曹仁等直扑乌巢,同时命令徐晃偷袭袁军另外一粮草堆放地故市;曹军假装袁军,骗过袁军的盘查,偷袭乌巢。

消息传到袁绍耳中,袁绍不听从大将张合应重兵救乌巢的建议;却听从谋士郭图意见命张合、高览率重兵强攻曹军大营,只派出少量骑兵救乌巢。救兵到达乌巢,曹操先集中全力攻下乌巢袁军营,擒守将淳于琼,烧毁所有物资;再回头击败来救的袁军骑兵;同时徐晃也攻下故市,烧毁所有的物资。消息传到袁军大营,郭图为免获罪,造谣说张合为乌巢之败而幸灾乐祸,同时派人通知张合说袁绍要杀张合,张合无奈投降曹军。曹操遂大举反攻,袁军毫无斗志,大部分投降曹军;袁绍等人仅仅与800亲兵逃走;后7万多投降的士兵被曹操下令活埋,天才谋士沮授为曹操诚意所动而投降,后得知家属在河北安好意欲北逃而被杀;袁绍另一重要谋士田丰被听信谗言的袁绍所杀。

官渡大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精彩的战役,也是战争史上著名的范例;它标志着曹操正式称雄于北方,为北方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四 赤壁之战
时间:建安十三年
交战双方:曹操 孙权刘备

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挥师南下,企图一举消灭据有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全国。八月,刘表病逝,次子刘琮屯襄阳,刘备屯樊城。九月,曹操至新野,刘琮不战而降。因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刘备从樊城向江陵撤退,并命关羽带领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曹操亲率轻骑五千,日夜兼程追赶,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打败刘备,占领江陵。刘备放弃撤往江陵的计划,折向东南汉水方向撤退,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 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联军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图谋联合孙权抗击曹操。

当曹操南下时,孙权派鲁肃出使荆州,吊刘表丧,兼说刘备同心御曹。鲁肃与刘备相遇于当阳,后刘备用其计退至鄂县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北)。时曹操据江陵, 将顺流东下,形势紧迫,刘备遣诸葛亮随肃往东吴。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孙权已接到曹操威胁的书信,说训练好水师八十万,要与孙权在吴地决战。孙权不愿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曹操,又顾虑孙刘联军不能与曹操相匹敌,犹豫不决。诸葛亮对他分析敌我双方的利弊,指出曹操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孙刘联合,定可取胜。孙权部下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诸葛亮指出主和派意见的错误,进一步消除了孙权的顾虑。孙权决心联刘抗曹,从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召回周瑜。周瑜支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指出,实际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且已疲惫不堪。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这些都是对曹操的不利因素。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

孙刘联军溯江西进,与顺流而下的曹军在赤壁(历来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相遇(见彩图赤壁之战战场遗址 湖北蒲圻)曹军初战不利,退往长江北岸的乌林(今湖北洪湖东北),双方隔江对峙。北兵不惯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铁索将战船连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颠簸。周瑜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以败曹军。曹操骄傲轻敌,相信黄盖的诈降,黄盖带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顺风驶向曹船,因风纵火,燔烧曹军船只,火势延及岸上营垒。曹军人马烧溺,伤亡惨重。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曹操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狼狈退却,加以瘟疫、饥饿,曹军损失大半。

赤壁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无力南下。刘备通过这次战争也乘机占据荆州大部。稍后又夺得刘璋的益州。孙权据有江东,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五 淝水之战
时间:公元316年
交战双方:司马睿;前秦

316年,西晋王朝灭亡。第二年,西晋的皇族司马睿(rui锐)在江南重新建立了汉族地主阶级政权,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历史上叫做东晋。当时北方出现了十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十六国”时期。到了公元四世纪七十年代,氏族人建立的前秦国主苻(pu蒲)坚,统一了黄河流域,形成和东晋南北对峙的局面。

38十月的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长安城中前泰的文武百官,齐集在皇宫太极殿的门前,等候苻坚临朝,召开御前会议,商讨灭普大计。大臣中除了有一个名叫朱肜(r6ng容)的谄媚附和苻坚的主张外,多数人都认为东晋内外同心,君臣和睦,目前攻打东晋,时机还未成熟,没有必胜的把握。大臣石越说:“晋国不仅上下和睦,而且有长江作为天然屏障,又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看来不可轻视啊!”苻坚听了,心中很不高兴,不禁骄狂地说:“我的人马这么多,只要一声令下,大家都把马鞭子丢到长江里,就能把江水截断。东晋还有什么可作屏障呢?”他坚持出兵南下。

公元383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八月,苻坚征集的各州兵马,共计有步兵六十多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军三万,号称百万,浩浩荡荡地向东南地区进发。苻坚任命苻融为征南大将军,和鲜卑贵族慕容垂一起,率领二十五万步骑兵为前锋;任命羌族将军姚苌(chang常)为龙骧将军,率领四川的部队沿江东下;命令幽、冀等州兵马由彭城(今江苏徐州)南下。苻坚亲率主力大军从长安出发,一路上人喧马嘶,旗旗遮天;大道上挤满了前泰的军队,连同车辆、马匹、粮草、辎重,前前后后足有几百里长。

九月,苻坚率领的主力军攻下项城(今河南项城),在这里驻扎下来。苻融的先锋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行军,已经到了淮河北岸的颍口(今安徽颍上县正阳镇),并且向淝水(淮河支流,在今安徽寿县境内)西岸的重镇寿阳(今安徽寿县),展开了进攻。

前秦大军压境,东晋宰相谢安和将军桓冲坚决主张抵抗。晋孝武帝任命谢安为战时最高统帅——征讨大都督。谢安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地进行抗战部署。他推派谢石代理征讨大都督的职务,负责指挥全军;谢玄担任前锋都督,连同青年将领谢琰(yan演)和桓伊等一起,率领八万名“北府兵”(北府兵,东晋时军府设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在京都建康之北,因而称北府;北府兵主要由流落江南的北方农民组成。)沿淮河西上;另派将军胡彬率领水军五千人去增援战略要地寿阳。

苻坚依仗自己的兵多,他不等各路人马到齐,就命令苻融向普军发动猛烈进攻。十月,胡彬的水军还没有到达寿阳,苻融就把寿阳攻破了。胡彬在半路上听到寿阳失守的消息,被迫把部队退到一边是河水,一边是高山的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在这个地势险要的地方扎下营来。专等谢石大军的到来。苻融占领了寿阳以后,一面派兵围攻硖石,一面派梁成率领五万军队控制了洛涧(即洛水注入淮水的地方,在今安徽淮南东)。梁成封锁了淮水,阻止从东面来援的谢石、谢玄大军。谢石命令晋军在离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驻扎下来。

谢石的大军不能前进,被围困在硖石的胡彬水军就孤立了,眼看军粮就要吃光,情况十分危急。为了迷惑敌人,胡彬命令士兵们拿着簸箕,天天在河岸上扬簸沙土,使远处的秦军看见,好象是在扬米,表示自己的军粮还很充足;同时,他又给谢石写了一封告急信,说:“现在敌军势力很大,这里的军粮已经吃完,情况十分紧急,恐怕再不能和大军相见了。”他把密信交给了一个亲兵,叫他乘夜突围出去,送给谢石。不幸这个亲兵在途中被秦军捉住,告急的密信也给搜去了。苻融得到胡彬缺粮的情报,立即派人星夜到项城去报告苻坚,说:“现在晋军人少粮尽,正是打败他们的好机会,应该马上发动进攻,不能叫他们跑了。”

狂妄自大的苻坚正在为攻占项城沾沾自喜,听到苻融的密报,更是心花怒放。当天晚上,苻坚把大军留在项城,悄悄地带领八千名轻骑兵,不分昼夜地奔往寿阳。他到达后,和苻融计议了一下,决定先派朱序到晋军去劝降。朱序原来是东晋防守襄阳的将领,襄阳失守时被俘。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透露了秦军的真实情况,并且建议谢石:应乘前秦各路兵马还未集中,立即发起反攻,只要打败它的前锋,挫伤它的锐气,秦军是不难打败的。谢石和谢玄等仔细地研究了朱序的密报,决定派刘牢之带领五千名北府兵,夜袭洛涧。刘牢之是北府兵的有名勇将,他在战斗中,斩杀案将梁成。秦军失去主将,无心再战,晋军乘胜追击。谢石率领晋军主力渡过洛涧,在淝水东面的八公山(今安徽寿县东北)下,扎下营寨。

洛涧方面失利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到寿阳,苻坚心中忐忑不安,他和苻融一起登上寿阳城楼,了望晋军的动静。他向东望去,只见晋军阵容严整,旗号鲜明,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他迎风向北远望,恍惚之间,好象八公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晋军。他感到十分意外,转身对苻融说:“你看,晋军这么多人马,明明是强敌,怎么能说他们是弱军呢!”他连忙下令,要各军严密防守淝水防线,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许渡水出击。其实,八公山上哪里有什么晋军呢,是北风把山上的草木吹得左右摇摆。苻坚因为内心慌乱,造成错觉,误以为是晋军在那里练兵习武哩!这段史实,就是后来“草木皆兵”一句成语的来历。

秦军虽然在洛涧吃了败仗,锐气受到一些挫折,但是人数仍然比晋军多好几倍。晋军只有速决,才有取胜的可能。普将谢玄派人用激将法去对苻融说:“将军领兵深入我境,却沿淝水布阵,这是作持久的打算,哪里是要进行决战呢?如果你们把阵地稍稍向后移动一下,让出一块地方,使晋军渡过淝水,两军决一胜负,不是很好吗?”苻融把晋使的要求报告给苻坚,苻坚不顾诸将反对,同意将阵地后撤,以便趁晋军渡河时进行突然袭击,一举打败晋军。

到了约定的日子,苻坚传下将令,叫秦军拔营后退。秦军本来内部不稳,阵势混乱,这一撤更加造成阵势大乱。谢玄等带领八千骑兵乘势抢渡淝水,展开猛烈攻击。朱序在阵后高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后方部队一听,一时分辨不清是真是假,争着选命。苻融赶快跑到阵后去阻止队伍后退,被乱军冲倒坐骑,死于晋军刀朝之下。苻坚看到前线这样大败,吓得丧魂落魄,慌忙跳上战马,混在乱军中狼狈奔逃。晋军乘胜猛追,秦军人马互相践踏,死伤很多。幸存的秦军官兵昼夜不停地奔跑,连头也不敢回一下,甚至听到随风吹来的鹤叫声音也以为是晋军追兵到了。这就是后来“风声鹤唳成语的来历。那时候;正是十一月,天气严寒,这些逃出来的秦兵,在惊慌的同时,更伴随着冻饿,又死亡了不少。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他逃回洛阳时,原来的几十万大军,只剩下十几万残兵败卒了。

淝水之战是东晋和十六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战争。前秦从大举进攻到淝水决战,前后只有四个月的光景,就全线崩溃了。经过这一战,东晋相对稳定的局面得到了巩固,江南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与此相反的是,由于苻坚的失败,前秦政权随之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割据混乱的局面

国外:
诺曼底登陆
时间:1944年6月6日 - 1944年8月25日
交战双方 盟军:德军
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6时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Operation Overlord。这场战役盟军计划在1944年6月6日展开,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虽然这场战役离现在六十多年,但诺曼底战役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基本上自由法国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而当中的士兵也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
进攻诺曼底在登陆的前一天晚上展开,空降兵空降作战、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而两栖登陆战则在6月6日早上开始。在登陆前,“D-Day”的军队主要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尤其在朴茨茅斯。诺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

  牧野之战[/b]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b]柏举之战[/b]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b]阴晋之战[/b]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b]伊阙之战[/b]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b]即墨之战[/b]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b]代之战[/b]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color=orange][b]秦汉时期[/b][/color]:
  [b]巨鹿之战[/b]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b]彭城之战[/b]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b]井陉之战[/b]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b]潍水之战[/b]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b]昆阳之战[/b]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b]祝阿、临淄之战[/b]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b]赤亭之战[/b] 虞诩 3千——数万
  [color=orange][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color]:
  [b]兖州之战[/b]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b]官渡之战[/b]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b]赤壁之战[/b]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合肥之战[/b]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b]夷陵之战[/b]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b]凉州之战[/b]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b]前秦灭前燕之战[/b]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b]淝水之战[/b]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b]沙苑之战[/b]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b]玉壁之战[/b]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b]金乡之战[/b]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color=orange][b]隋唐五代时期[/b][/color]:
  [b]浅水原之战[/b]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b]虎牢之战[/b]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b]唐平萧铣之战[/b]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b]碛口之战[/b] 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
  [b]蔡州之战[/b] 李靖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
  [b]奉天、灵台之战[/b]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b]太原之战[/b]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b]雍丘之战[/b]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b]睢阳之战[/b]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b]嘉山之战[/b]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b]象牙潭之战[/b]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b]六合之战[/b]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color=orange][b]宋辽金夏蒙元时期[/b][/color]:
  [b]西夏、吐蕃攻宋之战[/b]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b]达鲁古城之战[/b] 完颜阿骨打 不详——27万 大败辽军
  [b]护步达冈之战[/b]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b]和尚原之战[/b] 吴绛?、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b]顺昌之战[/b]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郾城之战[/b]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b]陈家岛海战[/b]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b]采石之战[/b]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b]海州之战[/b]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b]六合之战[/b]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庐州之战[/b]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边堡寨之战[/b]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b]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b]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b]迦勒迦河之战[/b]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b]赛约河之战[/b]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b]鄂州之战[/b]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b]丁家洲之战[/b]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b]?山海战[/b]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b]虎啸山之战[/b]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b]鄱阳湖之战[/b]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
  [color=orange][b]明清时期[/b][/color]:
  [b]白沟河之战[/b]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
  [b]上峰岭之战[/b]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余人
  [b]台州之战[/b] 戚继光 不详 9战9捷
  [b]浑河之战[/b]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b]萨尔浒之战[/b]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b]宁远之战[/b]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b]贵阳之战[/b]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b]清征达瓦齐之战[/b]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 奇迹
  [b]浑河之战[/b]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color=orange][b]近代、现代时期[/b][/color]:
  [b]南京之战[/b] 徐绍桢 约万人——约2万人 攻坚战
  [b]第一次反围剿[/b] 毛泽东、朱德 约4万——约10余万 歼1.2万
  [b]第二次反围剿[/b] 毛泽东、朱德 3万——20万 歼3万
  [b]第三次反围剿[/b] 毛泽东、朱德 3万余人——30万 歼3万
  [b]第四次反围剿[/b] 朱德、周恩来 约7万——近40万 歼万余人
  [b]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b] 徐向前 近3万——不详 歼6万余人
  [b]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b] 徐向前 近8万——20万 歼8万人
  [b]黄桥战役[/b]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
  [b]苏中战役[/b] 粟裕 3万余人——12万 歼敌53700人
  [b]鲁南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53530人
  [b]莱芜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56800人
  [b]孟良崮战役[/b] 粟裕 不详——约45万人 歼敌32680人
  [b]晋中战役[/b] 徐向前 6万余人——约13万人 歼敌100370人
  [b]豫东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93970人
  [b]淮海战役[/b] 粟裕、刘伯承 60万——80万 歼敌555570人
  [b]九连山战斗[/b] 不详 不详 5战5捷,歼6个连又1个排

  以上这些战役,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像伊阙之战、巨鹿之战、虎牢之战、纳忽山和不黑都儿麻之战、迦勒迦河之战、赛约河之战、黄桥战役为全歼敌军的歼灭战。用少数兵力去围歼多数敌军,指挥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像白起、成吉思汗、粟裕都是善于打歼灭的人(我个人认为他们三人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打歼灭战的统帅),项羽则是以勇猛闻名的,李世民则是以疲敌取胜的。这种战役以蒙古时期最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其军事思想。
  像即墨之战、赤亭之战、玉壁之战、太原之战、雍丘之战、睢阳之战、顺昌之战、六合之战、庐州之战、宁远之战为城邑防御战。这种战役对指挥员的要求有两条:一是沉着,二是智谋超群。此外,军民同仇敌忾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韦孝宽守玉壁歼敌7万、李光弼以不满万人守太原歼敌7万、张巡以3千守雍丘屡败叛军,以6800人守睢阳则歼敌12万,虽然最后寡不敌众,睢阳被攻占,张巡被杀,但这并不能否认张巡的军事才能。这样的战役,看后会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像台州之战、萨尔浒之战、第一——第四次反围剿、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苏中战役、晋中战役、淮海战役、九连山战斗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役。这样的战役,也是解放军最拿手的。值得一提的是九连山战斗,此战虽小,却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像鄗代之战、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为集中兵力,围歼敌军一部的战役。这种战役也是解放军的拿手本领。
  此外,柏举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祝阿、临淄之战、唐平萧铣之战为连续灵活用兵的战役;夷陵之战、浅水原之战、嘉山之战为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战役;赤壁之战、陈家岛海战、采石之战、厓山海战、鄱阳湖之战为海战和水战;其他的战役也各有各的特点,像彭城之战、浑河之战、清征达瓦齐之战都是靠勇猛精神获胜的,特别是后两个战役,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以下是国外的

涿鹿之战
2 鸣条之战
3 牧野之战
4 繻葛之战
5 长勺之战
6 泓水之战
7 假途灭虢之战
8 城濮之战
9 邲之战
10 鄢陵之战
11 鸡父之战
12 柏举之战
13 越灭吴之战
14 晋阳之战
15 桂陵、马陵之战
16 济西、即墨之战
17 长平之战
18 秦统一六国之战
19 钜鹿之战
20 成皋之战
全部在这里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90921.html

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而这样的战役在西方却少得可怜,因为他们让为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偶尔有个战役,便被吹捧的无以复加,仔细一看,双方加起来不过几万人,居然也敢称会战。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淮海战役胜利后,斯大林一听解放军用60万打败国民党军80万,而且歼敌55.5万后,连说奇迹。因为在整个二战中,也没有哪个战役是以少胜多的。在西方,能真正意义上称得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只有奥斯特里茨战役、坎尼战役和哈勒哈河,包括苏沃洛夫在阿尔卑斯山的行军也非常经典。
以下举一些中国战争史上比较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做一下比较,因为资料有限,所以难免会有出入,其中还有一些空缺,网友若有资料,可将其补上。
名称
主要指挥者
双方兵力
结果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即墨之战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鄗代之战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昆阳之战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
虞诩
3千——数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兖州之战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夷陵之战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凉州之战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前秦灭前燕之战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沙苑之战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玉壁之战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金乡之战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隋唐五代时期
浅水原之战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虎牢之战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唐平萧铣之战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碛口之战
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
蔡州之战
李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
奉天、灵台之战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太原之战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雍丘之战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睢阳之战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嘉山之战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象牙潭之战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六合之战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宋辽金夏蒙元时期
西夏、吐蕃攻宋之战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达鲁古城之战
完颜阿骨打
不详——27万
大败辽军
护步达冈之战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和尚原之战
吴玠、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顺昌之战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海州之战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六合之战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庐州之战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边堡寨之战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古代:1. 赤壁之战(三国时期)2. 巨鹿之战(汉朝末年)3. 长平之战(春秋时期)4. 官渡之战(明朝末年)5. 阳关之战(秦朝)中世纪:1. 哈顿斯平原之战(第一次十字军东征)2. 阿克萨克之战(第三次十字军东征)3. 铜马蹄之战(元朝)4. 托尔滕海战(维京人与法国)5. 哈斯汀斯之战(诺曼征服英格兰)近代:1. 水门之战(美国独立战争)2. 南京之战(中日战争)3.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4. 考比诺之战(墨西哥独立战争)5. 城陵矶之战(中国黄埔军校第三期)现代:1. 伊拉克战争(2003年至2011年)2. 阿富汗战争(2001年至今)3. 萨拉热窝之战(南斯拉夫内战)4. 桑美尔之战(越南战争)5. 阿拉曼战役(叙利亚内战)

中国历史上经典的战役,你有哪些是有了解过的?
答: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

古今中外历史上防御超牛的战役
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南方铁路交通的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德军在围攻列宁格勒不久,又于1942年7月17日,投入150万的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希特勒的阴谋再次破产了。苏联...

中国历史上三大战役
答: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2,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

古今中外有多少大规模的战争?
答: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军队的抵抗和俄军在东线的进攻,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西线的交战 双方接着就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1915-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决定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出现了 三次大型战役: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的俄军的夏季攻势。在...

中国的四大战役有那些?
答: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淮海战役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惟独淮海战役是以少胜多,解放军以60万...

古今中外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答:官渡之战,是汉末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一仗的结果是曹操平定了北方,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也为日后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历史上兵力最悬殊而以少胜多的战役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战争?
答:莫斯科保卫战(1941~1942年)作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被永久载入史册。重温其中的一些真实故事,可以让我们再次领略苏联军民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机智与勇敢。 故事之一:以二当九,以少胜多 1941年12月2日,苏联飞行员梁赞诺夫和帕尔莫斯科保卫战中的10个真实故事什科夫驾驶两架...

古今中外的战争名称有哪些???
答: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2006年09月18日 21:36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34 ■奥土战争 68 ■美西战争 1 ■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 35 ■北方战争 69 ■英布战争 2 ■亚述战争 36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70 ■日俄战争 3 ■美塞尼亚战争 37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71 ■意土战争 4 ■希波战争 38 ■七年...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6次中外战争指哪些?
答: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曾先后经历过六次对外战争,即:1、抗美援朝战争;2、中印边境反击战;3、抗美援越战争;4、中苏珍宝岛之战;5、中越(南越)西沙之战;6、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在这六次对外战争中,中国的对手分别是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国、超级大国苏联、地区霸主印度和号称“世界第三...

古今中外著名战争的概况
答:卡迭石之战 亚述战争 希波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 萨谟奈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 布匿战争 马卡比起义 斯巴达克起义 罗马内战 犹太战争 拜占廷一波斯战争 匈罗战争 哥特战争 拜阿战争 普瓦捷战争 黑斯廷斯战争 十字军东征 蒙古西征 冰湖战争 百年战争 血战顿河畔 安哥拉之战 大战条顿骑士团 捷克农民战争 君士坦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