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南戏的艺术成就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9
宋元南戏的艺术特色

南戏因出于书会才人之手,最初多采“村坊小曲”、“里巷吉歌谣” 而为之(《南词叙录》),因此,南戏的文辞皆朴实自然,充满着乡土气息。王国维认为:“无南戏之佳处,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 (《宋元戏曲考》)。南戏流传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产生了一大批剧本,流传下来的南戏剧本很少。据《永乐大典》、徐渭《南词叙录》、沈景《南九宫十三调曲谱》、钮少雅《南曲九宫上始》、张复《寒山堂南曲谱》等载录,共有二百三十八个南戏剧目,但现今全本流存的仅有《张协状元》、《定宦门孔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金钗记》、《赵氏孤儿》、《破窑记》、《牧羊记》、《东窗记》、《黄孝子记》、《苏秦衣锦还乡记》、《冯京三元记》、《琵瑟记》等十六种,其中有残文佚曲流传的据钱南扬先生的《宋元戏文辑佚》一书记载,共有一百十九种。而且在全本流传下来的南戏剧本中,有许多已经过明人的篡改,如《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等已非原来面目了。北宋末叶到元末明初(12世纪30年代至14世纪60年代)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戏曲艺术。又称戏文、南曲和南曲戏文或南戏文。因其最初产生在浙江温州(一名永嘉地区,故又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13世纪70年代,元灭南宋,南戏传播到北方地区,14世纪60年代末期,明王朝建立后,继续发展,被称为传奇。它对后世戏曲的影响极为深远。

南戏萌芽于南方汉族民间的“村坊小曲”,初为歌舞小戏。南戏产生的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为北宋末年(明祝允明《猥谈》);一为宋光宗朝(徐渭《南词叙录》),据叶子奇《草木子·杂俎篇》。两说相去70余年,正是南戏由原始状态的村坊小戏逐渐成长演变为较为完整的戏剧形式的过程。温州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由于市民阶层的壮大和他们对文化的需要,当地村坊小戏很快被吸收到城市中来。南戏便在这个古文化之邦迅速成长起来。温州杂剧在浙、闽地区流行之后,再进一步发展成为成熟的戏曲艺术,则又与南宋及元代最繁华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南宋都城临安的游艺场所远较北宋时汴梁(今开封)为盛。到了元代,由于南方繁荣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吸引,大量北人继续南下,许多北方杂剧作家和演员到了临安。这对于南戏吸收北方杂剧的艺术成就,丰富、提高自身舞台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临安瓦舍伎艺的繁盛,还出现了很多叫做“书会”的团体组织,推动了各种伎艺的发展。书会成员是一批下层文人和粗通文墨的艺人,他们专为班社编写剧本。南戏在临安上演很多新剧目,大部分来自书会,因而进一步促进了南戏的成熟和发展。南戏除在东南沿海农村流行外,还在各大城市如杭州、温州、福州、泉州、潮州乃至远及于北方大都的流布,为南戏各种声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到元末明初,海盐、余姚、弋阳、昆山以及闽南多种声腔的蓬勃兴起又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采。

南戏艺术从萌芽兴起到发展成熟的进程是漫长的。温州等地的汉族民间歌舞小戏用村坊小曲演唱,戏剧结构比较简单粗糙,出场角色只有三、四个人物。随着活动地区的扩展,南戏进入城市以后,受到诸宫调、唱赚、宋杂剧,特别是宋词演唱艺术的影响,迅速得到提高,这在《张协状元》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北方杂剧南下,南北艺术有了交流,使南戏舞台艺术逐渐成熟,剧本结构也日趋严谨和完整。宋元南戏剧本在结构布局和各种艺术手段运用上,都有特定的规格。南戏在宫调和套曲运用上,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比较自由灵活,并采取了分场的形式。一般交代情节的场子则一笔带过,而需要集中刻画人物和表现戏剧冲突的场面,就刻意求工,多施笔墨。在场次的安排上,南戏剧本开头有一段介绍作者创作意图和叙述剧情梗概的开场戏,这一形式,一直保存在明清传奇里。它的正戏,从第二场开始。围绕着生、旦戏主线的进行,分别穿插了许多净、丑、末插科打诨的戏剧情节,使热闹轻松的喜剧场面和冷静严肃的正剧或悲剧场面交替出现。在每一场戏里,运用歌唱、念白和科介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在剧本文学上,就出现了曲、白、科介相间的文学形式。不过这些表现手段的具体运用,南戏与北方杂剧又有所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差别是:杂剧由一人(末或旦)主唱,而南戏的各行脚色都可以唱。这就使南戏的演唱灵活自如,并且给曲、白、科介的综合运用,提供了有利于舞台演出的条件,从而显示了南戏剧本形式的优越性。南戏剧本的形式,随着南戏的不断发展,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完善起来。南戏与北方杂剧艺术交流之后,尤其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和《琵琶记》等剧的出现,剧本的文学形式已有较大的发展,奠定了后世传奇体制的基础。南戏在行腔、音韵上也随着流布地区的扩展,结合当地的方言而不断丰富。南戏的音乐,最初取材于当地流行的民歌,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宋代流行的词体歌曲。这些词体歌曲在曲调形式、唱词格式上变化很多,曲调的风格和情趣上也多种多样,适合南戏表现各种各样人物的感情。待到南北合套这种新的表现形式的出现,就把南曲与北曲两种风格的音乐结合在一起,不同声腔相互融合。南戏表演艺术具有汉族民间歌舞小戏的表演特色,同时吸收了宋杂剧插科打诨的滑稽表演等传统表演形式。脚色行当也有了新的发展。南戏脚色行当共有7种,即生、旦、净、丑、外、末、贴。净、丑是南戏中的一对喜剧脚色,它和生、旦等正剧脚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并形成了以生、旦为主的脚色表演体制。宋元南戏的舞台艺术,在各种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上已初具规模;在时间、空间变化的舞台处理方法上,也有新的发展。宋元南戏的演出形式和艺术成就,在当时以及其后的几个世纪中影响很大。明清戏曲的舞台艺术直接继承了南戏和北方杂剧的传统,从而奠定了中国戏曲舞台艺术的基础。



中国戏剧的发展史?
答:元杂剧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崇高地位,其杰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它深厚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造诣两方面。元杂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斗争精神。元杂剧作家为避文祸,多借历史传说故事反映现实,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也常...

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的是
答: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2006年5月20日,莆仙戏经中华...

宋元南戏指的是什么?
答:南戏在与诸宫调、唱赚、宋词等伎艺的交流中得到了营养。尤其是北杂剧南下后,不少杂剧作家参与了南戏的创作,输入了北杂剧的艺术经验和成就,从而大大提高了南戏的艺术水平,使之日臻成熟。元末高明(?~1359,字则诚,自...

宋元南戏的表演方式侧重点是什么?
答:宋元南戏的表演艺术,具有民间歌舞小戏的表演特色,同时,也吸收了杂剧的插科打诨的滑稽表演方式。有的侧重于抒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戏剧冲突;有的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外部形象,精于武打跌扑的动作,从而形成曲、白、科...

宋元南戏的其他相关
答:这些完全可以证明,宣德写本《金钗记》是元南戏《刘文龙菱花镜》的嫡传改编增订本。由于《刘文龙菱花镜》已失传,宣德写本成为海内唯一最接近《刘文龙菱花镜》的珍贵孤本了。既然是一个南戏的本子,为何又注明“正字”呢?这恰好说明宣德写本...

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的
答:莆仙戏脸背后的故事:宋元南戏遗产是赋予莆仙戏最高头衔。千百年来,这个中国古老剧种以其源流之久远,传世剧目之众多,表演形式之独特,音乐唱腔之奇妙,化妆艺术之别致,在中国戏剧之林独树一帜。一批有志于这门艺术的专家...

宋元南戏指的是什么?
答:6. 在与诸宫调、唱赚、宋词等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中,南戏不断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尤其是随着北杂剧的南迁,许多北方的杂剧作家参与了南戏的创作,为南戏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艺术技巧和经验。7. 元末高明的《琵琶记》的创作标志...

宋元南戏的形成发展
答:南宋都城临安的游艺场所远较北宋时汴梁(今开封)为盛。到了元代,由于南方繁荣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吸引,大量北人继续南下,许多北方杂剧作家和演员到了临安。这对于南戏吸收北方杂剧的艺术成就,丰富、提高自身舞台艺术,产生了...

宋元南戏活化石是指
答:莆仙戏音乐属兴化腔,以“南北曲”和古曲为主体,吸收道释曲、里巷歌谣、民歌小曲等融合而成,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五千多个。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南戏的艺术风貌,保留着中国戏曲初期的表演形态。2006年,莆仙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

南戏之祖是什么
答:南戏之祖是元末明初戏曲作家高明所作南戏《琵琶记》。由于《琵琶记》的诞生标志着南戏创作艺术上的成熟,对后世传奇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因此被誉为“南戏之祖”。《琵琶记》是高明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