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2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之一。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就会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为培养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发现创新精神,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谈几点做法与想法。 一、提供形成问题的基础。 学生的认知过程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也就是说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是形成问题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表象,帮助学生提供形成问题的智能基础,例如阅读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熟读精思,在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思想内容和语文基础知识,还要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标本、模型和实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去理解抽象的知识,使之尽可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多接触和体验生活,让学生在阅读和生活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多了,头脑中的表象丰富了,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对新知识产生疑问。 二、创设产生问题的氛围 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险学生的紧张、焦虑感,让学生充分表露灵性,展现个性;要有意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提供争辩的机会,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探索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教会提出问题的技巧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质疑、解疑、析疑的过程,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受知识、经验的制约,在学习过程中还不能够自觉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予引导,教学生学会提问。 1、抓住课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引导学生推敲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例如教《鱼游到了纸上》,教师可以问学生:“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立刻会提出:鱼只能在水里游,为什么能游到纸上呢?学生自己有了问题,自然会主动读书,在书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每篇课文都有重点词、重点句,而这些重点词句大多又和课文的中心紧密相关的。比如教《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可引导学生提出:“深感不安”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华佗“深感不安”?这说明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自读教材展开讨论,学生就会明白,病人动手术时疼得死去活来这件事使华佗深感不安,说明华佗是一位时时关心病人,有崇高医德的医生。 3、抓住矛盾引导学生发问 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发问,往往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如果让学生细读这句话,学生就会提出疑问:“‘焦急’”是着急,‘耐心’是不着急,‘焦急而又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吗?” 4、抓住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发问 有些文章从结构上看,作者的安排很是独特。在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结构进行发问,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从中领悟和借鉴作者的表达方法,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比如教《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上质疑,学生则会提出:“课文重点写作者对杨梅果的喜爱,那么,作者为什么开始要写春雨中的杨梅树?是不是有点多余?”通过讨论学生会明白,杨梅果的形状好看,颜色鲜艳,味道甜美,是与杨梅树的生长茂盛分不开的,而杨梅树生长茂盛,又是和春天的雨水充沛分不开的。看来,作者的安排是别有匠心的,绝非多余。

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
1、培养审美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从判断、情感、比较入手,审美判断是对事物的评价,是对审美价值的主观认识,审美评价既受个性的制约,又取决于审美对象本身。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美的文学作品和古诗词都有唯 美的意境,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自觉感受课文节奏和旋律,能够自觉进行审 美判断。审美情感是对意境的感受,它以审美对象的感情为基础,学生通 过丰富多彩的审美对象来感受课文的深意。 比如诗词,要体会作者的心胸之美,还要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景物、人 物的美好。学生对作品有了情感上的了解,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审美比较不是指作品与作品的比较,而是学习课文所要表达的精神、思想,把这些精神和思想拿到现实中和自身作比较,从中学到崇高的理想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体验语言魅力,把语言 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在新课改模式下,语文需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旧模式 下的语文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新教材是以语言教学为线索组织教学, 既注意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将其他内容加入其中,使学生所学语言 更有思想性。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多数学生的表达能力都不好,这不仅 表现在语文学科。 很多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能够理解,但因为表达能力差,只能做到会写 不会说。语言表达能力就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用语言表述 出来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时,教师应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 积累,只有掌握的词汇、知识达到一定量时,才能表达得尽善尽美。在掌 握大量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组织的能力,将语言组织通 顺,条理清晰,再结合所学知识就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在培养学生语言 表达能力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词汇,要多练 习口语表达,反复分析改进,在改进中提升表达能力。
3、培养实践和理解能力。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很重要,不是只有物理、 化学等学科才需要实践,语文学科同样可以结合实践。教师在教会学生基 础知识以外,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只有在现实 生活中真正应用到,学生才能够彻底理解语文知识中的含义。教师在讲解 农村题材的文章时,可以结合实际,通过学生对乡野生活的了解入手,可 以带领学生体验乡村生活,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感情。 语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师带着学生从生活中找寻答案,最后再回归到 课文,这就达到了实践的目的。从现实生活着手,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 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够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非常 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以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至关重要。 比如对常见的文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分析都有固定的模式,这就 需要学生对固有模式理解透彻,它对以后的学习也是重要的手段。如果在 语文学习中无法真正理解语文知识的含义,那么对于语文的认识程度只能 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这样的理解能力不仅对以后语文学习产生阻碍,还会 影响学生社会认识观的形成。因此,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必须重视,教 师在教学中通过详细的分析,讲解使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鼓励学生自己 思考,组织讨论,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课本内容。
4、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才能够发展,语文的学习也需要有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有助于更好的完善教学制度。学生的思维是很丰富的,所以只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就能发挥出惊人的创造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从学生的个性,师生的配合,开放性的思维着手。尊重学生的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课堂教学既要重视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个人差异,教 师要尊重学生想法,鼓励学生突破固有范畴,在不影响主体的前提下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知。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有着新的教学思想,对学生创新能 力的培养需要师生间的共同配合和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开放性的思维能 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开放性的写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学生写作文时,很多学生会有厌烦心理,其根本原因是教师为了应试教育所布置的题目局限 性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发挥。所以在语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设置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才华,创造出唯美的文章,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能力亦称“外部言语能力”,顺利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言语交往是通过表达和理解进行的双向交流。表达,需要有说和写的能力;理解, 需要有听和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即为语文能力的四要素,它们之间既具有相关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系统性。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的基础。在儿童掌握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递次发展的。

扩展资料

听,形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耳内的两个感觉性毛细胞的小区。例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说,从言从兑,言辞以兑付。说为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如:《爱莲说》,《捕蛇者说》。以议论为主,相当于现在的杂文。

读,释义:1、看着文字念出声来。2、阅读;看(书或文章)。③指上学或学习。④指识取:读

写,基本字义:1. 用笔作字:~字。~作。编~。2. 描摹,叙述:~生。~实。~照(①画人物的形象;②描写刻画)。轻描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完全统一的”。无论是口头说,还是平时写作文、演讲,无非是把自己大脑中储存的语文信息调出来写在纸上。同时,在聆听别人讲话时,能否听得懂或在朗读课文时抓得住文章的要点等,与我们平时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基础有很大的关系。语言能力基础较好的学生,不用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听懂得别人讲话,在朗读时抓得住文章的要点;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比较吃力,听不懂或抓不住要点。所以,一个对典故一无所知的人,是否能够真正读懂杜甫的诗、辛弃疾的词;一个对成语一窍不通的人,能否充分领略到魏巍、秦牧散文的魅力,都是很难的。
语文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组织语言与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多聆听,在听中积累语言
“ 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味觉。”①听的作用仅次于看,它是汲取知识,积累口语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听话时,主体必须在一瞬间利用强化记忆储存信息并依靠快捷灵敏的直觉思维活动,才能在接收言语声波的同时理解语意并评判话语。由此,要有效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多听。在课堂上,我们都能做到让学生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使其边聆听边思索,边领悟边积累。但对于课外的聆听、思索则为我们平时所忽视。俗话说:身边的一切皆学问。平时,让学生收听广播,看电视,听别人争辩等,都能促进其边听边思考,并能从中有收获,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如有一名初中生在家听见别人在辩论百家姓中的“仇”一字多音读法是否正确,于是就利用工具书查字典,消除自己的疑惑。这为学生的语文认识能力就得到巩固、提高。所以,要重视教导学生边聆听边思考身边的一切“声音”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语文能力的信息平台。

二、熟读多诵,在读诵中积累语言
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有课内、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基础、是先导,课外阅读是继续、是扩大。在课内应该训练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课外语文学习提供举一反三的规律性指导。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有时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利用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往往是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学生的直觉思维。有了速读做基础,广览也就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学生阅读范围,扩大其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丰厚其语感图式。从而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创建语感桥梁。

三、勤练笔,在写作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高层次的积累语言。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写出事能感人、情能动人、理能服人的优秀作品来,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尝
试——错误”的学习过程,正确的尝试不断保留,错误的不停的放弃才能得到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勤奋、不断地练习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正如许特立同志有一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勤动笔,多加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语言材料的积累,而语言材料积累的过程,既是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③

总之,以上三点都是息息相关的,对语言积累成败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