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的本质作用来看,我们大学生为什么不能信教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2
宗教的起源?宗教的本质?当代人为什么还信仰宗教?

  1.宗教的起源
  起源于人类希望对自己能力之外的事物的把握的愿望。
  观点一:宗教起源于无知。
  休谟指出,由于原始人对自然现象无知,把它们作为希望和恐惧的对象,而人们的想象力又把它们加以拟人化,用祈祷和供奉来求福免灾。这就是偶像崇拜和多神教的起源。此后,在人们对生活幸福的追求中,把这些简单的神祗观念逐步扩大,最后就形成了统一的无限完善的神即上帝观念。
  休谟揭露了宗教的危害,指出通俗宗教的基本特征是迷信、狂热、野蛮、怪异。那些犯极大罪行、干最危险勾当的人通常都是最狂热迷信的人。僧侣们对狂热暴行不但不加制止,反而加以利用。因此基督教成了分裂和宗教战争的舞台,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灾难。
  卢克莱修以原子论为武器,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对社会产生重大危害的宗教迷信。他把自己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能用一些方法坚强不屈地抵制各种宗教和预言者的威胁。”卢克莱修认为,宗教的起源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自然规律的无知;二是由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和对死后生活的恐惧。因此,他的《物性论》就是要通过说明自然现象及心灵和灵魂的本性来批判宗教迷信。“能驱散这个恐怖,这心灵中的黑暗的,不是初升的太阳眩目的光芒,也不是早晨闪亮的箭头,而是自然的面貌和规律。”
  卢克莱修把神赶出自然界却不否认神的存在,神只是无力主宰我们的世界而已。他批判迷信,愚昧的目的是为了驱散人心中的恐惧和黑暗,获得心灵的恬静、安宁、知足地过淡泊生活。
  观点二:宗教起源于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分析了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他说:“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所谓依赖感,包括恐惧和崇拜两个方面。人在自然力量面前无能为力,产生了恐惧感。但是,人们害怕的对象往往又是人们感激和崇敬的对象。洪水可以伤害人,但它又灌溉了农田和牧场。而人之所以有依赖感,是因为人要生存,是对生命的爱,是利己主义。费尔巴哈说,没有利己主义,也就没有依赖感。
  费尔巴哈认为,仅仅用依赖感以及人的无知还不足以说明宗教观念的产生。他用人的本质及其异化来说明宗教的产生和宗教的本质。他明确地宣称人的本质不仅是宗教的基础,更重要的它也是宗教的对象,宗教的本质。宗教(自然宗教和精神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神学的秘密就是人本学。
  费尔巴哈指出,意志和能力之间的对立乃是宗教出现的前提。在实际生活中,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人越无知的情况下,他受外界的限制就越大。但是人的愿望、意志却要使人成为不受限制、无所不能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人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时候,人就以人以外的东西,或自然的或精神的东西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或体现自己的愿望,于是产生了自然神和精神宗教。“人虽然有幻想和感情,但若没有愿望,就不会有宗教,就不会有神。”费尔巴哈接着指出,以意志和能力之间的矛盾为前提的宗教,反过来又以破除这个矛盾为意图和目的。就是说在宗教里,那个由于人的能力的限制而不能实现的愿望变成了能够实现的愿望,甚至变成了现实。神的作用、职能就在于此。然而,神的意志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意志,只不过是人的意志的虚幻反映。宗教的意图和目的也是人的意图和目的的对象化。
  费尔巴哈还指出,在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过程中,在真实的意志变成幻想的意志的过程中,想象这个宗教的主要工具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想象力,使自然的东西变成人性的东西,使人性的东西变成神性的东西。费尔巴哈说,人受到来自事物(包括自身)本性的以及以事物本质为根据的限制是真正的限制,也可以说不是限制。人不能长生不老,不可能没有肉体、没有重量,等等。但是,人的幻想、想象能力是不受限制的。“对于想象力说来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人越是无知,他的幻想就越强大。人类的幼年是一个愚昧无知、幻想力统治一切的年代。原始人用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把自然物和动物拟人化、人格化,把自己无能为力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具有无限力量的自然物或动物身上,并认为它们也同人一样具有感性、具有一颗能够感知人类事务的心,对人的崇拜也不是无动于衷,并以祈祷、膜拜等方式向它们表达自己的希望、感恩、爱戴、崇敬、敬畏之情,于是产生了自然宗教(多神教)的神。同样,精神宗教(基督教)的上帝也是人借助想象力、抽象力把人的本质(理性、意志和情感)异化的产物。
  观点三:宗教起源于无知与欺骗。
  伏尔泰指出,神的产生,宗教迷信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无知和僧侣的欺骗。基督教就是建立在“最下流的无赖编造出来的最卑鄙的谎话”的基础上的,它是“最卑鄙的混蛋所作出的各种最卑劣的欺骗”的产物。教会利用盲从迷信使宗教观念在人心中根深蒂固,“把宇宙看作牢狱,把所有的人看作马上要受刑的罪犯;这是一个狂信者的观念。”圣经、福音书充满了胡说八道,所谓原罪、方舟、神迹等等全是滑稽可笑、荒唐透顶的神话故事。全部教会史乃是充满了迫害、抢劫、谋杀等暴行的历史,是僧侣煽动宗教狂热和偏见的罪恶史,尤其宗教裁判所更是犯下了无数反人类罪行的罪恶渊薮。自从圣处女的儿子死后,恐怕没有一天没有人因他而被杀。伏尔泰不仅揭露、批判了宗教所造成的罪恶,而且为遭受宗教迫害的人们奔走呼喊。面对卡拉、德•拉•巴尔、西尔文、蒙巴里等人的冤案,他挺身而出,为他们辩护,愤怒地揭发了教会和法官制造冤狱、进行宗教迫害的无耻行经,动员了法国乃至欧洲各国的进步舆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浪潮。
  “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霍尔巴赫1723-1789年德国血统的法国人《揭穿了的基督教》)
  “凡是受苦或者不安的人,总是容易流于迷信;尤其是在各种公共的灾难当中,人民最容易听信骗子们的话,以为他们真能有办法消灾息祸;就是在各个民族惊慌失措的时候,那些通神者、预言者和奉神者变成了拥有全权的人;只要人们软弱无力、受苦受难、心怀不满、悲伤忧闷的时候,他们就得胜了。”(霍尔巴赫1723-1789年德国血统的法国人《神圣的瘟疫》)
  “世界上所有的崇拜或宗教体系,都是以一个会发怒也会宽解的神为基础。”(霍尔巴赫1723-1789年德国血统的法国人《神圣的瘟疫》)

  2。宗教的本质
  宗教是人试图通过对绝对无限的信仰和崇拜以便从根本上克服和超越自身有限性的精神生活方式。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宗教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本质特性:
  第一,任何宗教都是以人的有限性的确认为基础,并以从根本上克服和超越这种有限性为目标。
  提到宗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上帝、神仙、佛等超自然、超现实的东西。但如果以为宗教只是与这些超自然、超现实的东西有关,那可就太简单了。宗教是由人创造的,不能设想人会无缘无故地去创造宗教而且这么长时间去信奉宗教。质言之,宗教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并被人们长期信仰,是因为它能满足人类生活的某种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是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上帝和神的存在无非映照着现实的人的存在,现实人的有限性决定了它必然渴望超越这种有限性而趋向无限,从而也就决定了它必然产生对上帝和神这种无限存在的追求和信仰。在实质上,宗教就是人类超越自我的有限性而追求一种特殊的无限性的过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宗教都起源于人类对其自身有限性的确认以及对这种有限性超越的愿望。所以作为一种理论,任何宗教都必须首先确立一个前提,这就是对人类自身有限性的揭示,可以说,阐明人类存在的有限性是各种宗教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所以在基督教的学说中,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人的原罪说;在佛教理论中,首先阐述的也是人生“苦”的理论。正因为人是有限的,所以才有了对这种有限性的超越;虽然各种宗教提出的超越方式是不同的,但其目标却是一致的。在宗教看来,人首先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他只有有限的形体,有限的能力,只能占有限的财富,只能享有有限的寿命;然而人与其他事物不同,人不仅能够意识到这种有限性,而且还努力去超越这种有限性,他总是希望有无限的形体,有无限的能力,占有无限的财富,享有无限的寿命。正是这种人自身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潜伏着人生的巨大危机。一方面,以自身有限的能力去实现无限欲望的满足这本身就是不可能达到的;另一方面,人又只能以有限的能力去追求有限的事物,而对有限事物的追求也只能获得有限的满足,试图通过有限的追求获得无限的满足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人自我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始终是人生无法克服的矛盾,它又是人生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根源。从宗教的角度来看,人之所以处于无尽的痛苦和苦难之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总是执着于自我和周围世界这些有限的东西,不能从现实的有限性中超越出来;殊不知对有限的追求获得的快乐是暂时的,最终是无尽的痛苦。看一看现实世界吧:人们总是热衷于追求金钱、地位、权势、财富、美女,沉迷于感官的快乐和现时的满足。然而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有限的东西,犹如过眼云烟,总是要失去的,把这些转瞬即逝的东西作为人生的根本追求,也许能够带来暂时的幸福和快乐,但最终带来的则是无限的痛苦。而且对这种有限的东西,你获得越多,最终失去的也越多;在这过程中,你付出得越多,获得的暂时快乐越多,最终带来的痛苦也越大。令人遗憾的是,人自身的有限性不仅限制了他对人与世界终极本质的认识,反而使他把有限的东西看成是具有真实价值的东西,看成是获得真正快乐与幸福的源泉,而看不到它正是导致无尽痛苦的根源。这就是我们从各种宗教理论获得的对人生的根本性认识。
  人类自然不会甘心受有限性的折磨,宗教也不会仅停留于对人生痛苦的本质揭示,它必然要进一步寻求解脱这种痛苦的方法。那么如何才能克服人生的有限性从而摆脱人的痛苦呢?在宗教看来,唯一的方法就是从现实的有限性中超越出来,把对有限的执着转向对无限的追求。对有限性的执着和追求之所以会产生痛苦,是因为它是刹那生灭必然要失去的东西,正是这种失去导致了人的痛苦。无限性的东西则不同,无限性的东西之所以是无限的就在于它是永恒的,是不会消失的,所以对它的追求不会有失去的痛苦。同时,无限性的东西又是完美无缺、尽善尽美的,对它的追求可以实现人性的完满,人的一切需要都可以在它身上得到满足,人的一切追求也可以在它身上得到体现,它是一切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也是完满人性的标志,所以对它的追求既是摆脱人类痛苦也是走向完满人生的根本的也是唯一的途径。
  由此可见,正是人对自身有限性的意识及超越自身有限性的欲望,导致了宗教的产生。
  第二,任何宗教都必然要确立一种绝对无限的东西作为信仰和崇拜的对象。
  对宗教来说,要满足人们对无限性的追求的需要并不是简单地向人们指明一个无限的美好世界存在的地方并提出一种走向它的途径这么简单的事情。因为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美好世界,它只能在现实世界之外去寻找,或者说在现实世界之外去建造。然而现实世界之外建造的美好世界对人来说可能既显得空泛,不可理解,同时也使人对如何到达这个世界产生疑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宗教不仅要向人们指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神圣世界,而且还要对它的存在及与人的关系作出理论的说明,以促使人们能够把它作为一个真正值得追求的世界接受下来。所以当宗教理论完成了对人的有限性的论证之后,它随之就转入了对无限性的确证。事实上,所有宗教的一个基本特征就表现为对各种形式的无限存在的确认并将其树立为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的佛、道教的神仙,虽然它们形式各异,但都是作为无限性的东西确立起来的。每种宗教都必须有一种或多种无限性的形式,其中一神教是以一种形式来反映无限性,而多神教则是以多种形式来共同反映无限性。人们通过对各种形式的无限性的信仰和追求以摆脱有限性的束缚,从有限中超越出来,实现从有限到无限的过渡。人类这种通过信仰和追求无限性以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实现与无限沟通,向无限靠拢,并以各种方式接近无限、走向无限的过程,就是人类宗教生活的实质。
  对于宗教来说,无限的存在是一种绝对的存在,它不依赖于任何有限的存在而存在,相反,一切有限的存在都是由它所派生,由它所创造,也是它存在的体现;所以无限的存在也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它是终极的存在,永恒的存在。无限的存在不仅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永远存在的,而且在空间上也是无边无际、普遍存在的,易言之,无限的存在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哪里有事物,哪里就有它的存在。同时,无限的存在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它既是世界的创造者也是世界主宰者;万物无不来源于它,无不是其意志的体现。它创造的世界是那么真实,那么美丽,那么完善,所以它又是至真、至美、至善的统一。
  正因为在宗教眼里神圣世界是那么真实、那么完美,而反观人所处的现实世界又是那么的不足甚至丑陋,所以向神圣世界靠拢,与神圣世界沟通,并最终由凡人世界走向神圣世界才显示出它的绝对重要性和绝对价值。当然在这里一切前提都在于要让人们相信有这么一个完美的神圣世界存在,这也正是宗教必须要做的。
  第三,任何宗都必然是一种以对神圣世界的信仰和崇拜为特征的精神生活方式。
  正因为上帝和神等无限性的东西是无限的,所以人们以有限的形式和能力是根本无法对它作出完整的描述和证论的。人们可以对上帝的存在作出种种描述。但人们的任何描述都只能是对上帝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的描述,不是也不可能是对上帝全部存在的完整描述。因为人们的任何描述都只能是以有限的形式所进行的有限描述,而上帝是无限的,无论你有多少种有限的形式终归还是有限的,不可能完整地反映无限的上帝。同样,人们也可以对上帝存在作出种种论证,正如人们过去所做的,然而人们的任何论证都是建立在有限的证据和有限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以对无限的有限认识和有限理解去论证无限的存在与否,就好像盲人摸象是不可能获得完整而真实的结论的,因而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事实上,作为宗教信仰对象的无限存在,它在本质上是无法描述也是无法证明的。虽然各种宗教都作出了种种努力,并且自认为获得了成功,但实际上并没有成功,当然也不可能成功。这样一种存在正像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人们既无法完全证实它的存在,也无法完全否认它的存在。宗教学说的这一特点正好与科学理论形成鲜明对照。任何科学理论都要求一种确定性,对其研究的对象要有确定的描述和论证;作为一种科学陈述就是要能够给予证实或证伪,凡是不能证实或证伪的理论都是非科学的理论,宗教就是这样一种理论。
  既然宗教追求和崇拜的对象不能以确定的方式加以描述和证明,那么宗教显然就不可能建立在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基础之上。其实,现实中的各种宗教也并不需要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它们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的。实际上,宗教的基本特征就是对某种无限存在的信仰和崇拜。虽然人类一切知识在一种终极意义上都与信仰有着某种必然联系,但其他的知识在人类生活中总是更多地依赖于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而宗教则始终依赖于非理性的信仰。宗教正是通过促进人类对某种无限的信仰和崇拜,将人的有限自我与无限的终极目标沟通联系起来,促使人从有限走向无限,使有限的自我融合于无限的存在之中,从而达到忘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由有限向无限的转化。这也就决定了宗教必然是一种以对无限的神圣世界的信仰和崇拜为特征的精神生活方式。
  在这里,宗教一方面揭示了现实人生世界的有限性和不完善性,另一方面又说明了神圣世界的无限性和完美性,并强调人超越现实世界走向神圣世界具有绝对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要向人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走向神圣世界的现实途径和方法又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某种宗教真的想这么做,而且也确实向人们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操作的走向天国的道路和方法的话,那最终结果必然是失败,甚至导致一系列人间悲剧的发生。最终,这种宗教也必然会被人们所抛弃。所以宗教唯一可以采取的方法就是诉诸对神圣世界的非理性的信仰和崇拜,并通过精神上对神圣世界的信仰、崇拜和追求,来使人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此时,宗教要想让人们接受,唯有让人们相信通过对神圣世界的信仰和崇拜活动,向神圣世界靠近,与神圣世界沟通,努力克服人的缺陷,不断消除人的有限性,逐步具备神圣世界所要求的性质,最终就可以成为神圣世界的一员,从而实现梦寐以求的完满人生,从根本上摆脱痛苦和烦恼,获得永恒的幸福和快乐。不过在宗教中,这种最终目标的实现都不是在现世而是在现世之外的某个时候。在这里,对于宗教徒来说,对于走向神圣世界的可能性和途径、方法以及最终目标的实现是不能有丝毫的怀疑的,更不能用理性的方法来加以论证和说明,否则,宗教信仰的根基就会受到动摇,并最终失去宗教。因为很明显,一切以现实经验为基础的理性的怀疑和分析,最终都会产生对宗教的否定,尤其是对具体宗教活动是否能达到其终极目标的否定。所以,宗教的产生和存在也必然具有非理性的色彩。

  3。当代人为何还信宗教
  需求还存在,所以市场还存在。呵呵

宗教堪称是人类世界中最古老、最神秘、最不可思议的领域。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将宗教的秘密真正解开,本文将从宇宙以及人类进化的高度,力图从根本上彻底弄清宗教是什么的问题。 过去曾有一些人对宗教下过不少的定义,但都未切中宗教的实质,如赫·斯宾塞认为,“宗教是对超越人类认识的某种力量的信仰。”当代宗教学家贝格尔说:“宗教是人建立神圣世界的活动。”现代宗教思想家蒂里希的说法是:“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看法是从所谓的唯物观上加以阐释:“宗教是人们思想中对于统治着他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一种歪曲和颠倒的反映。” 这些对宗教的定义都是从不同角度在宗教的表象上的界说,没有切中宗教的本质和根本。要从根本上认识宗教,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种是从人类思维方式的进化角度来认识宗教;另一种是从宇宙及人类的进化角度来认识宗教。 人类早期的思维方式与现代人的合乎逻辑的理性思维是不同的,理性思维是经合乎逻辑的思维过程与客观真理相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解释一切。科学就是由这种理性思维形成的认知人类和世界的思想体系,整个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是建立在这种理性思维基础上的。 与此相反,早期人类(原始人)采取的是一种相反的思维方式,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在他的经典著作《原始思维》中对原始人的思维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他称人类早期的思维叫原始思维,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将原始思维定义清楚,但已将原始思维的各种特征包罗无遗了,如非逻辑性、神秘性、互渗性,对互渗性可举例说明,原始人如果将一支羽毛插在了头上,他就会神秘地认为自己拥有了鸟一样的机灵,也就是认为将鸟的灵性与自己渗透在一起了,此即所谓原始思维的互渗性,渗透的理由都是其所信仰的某中神秘因素(灵、魂、神等)。 这里需要在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更清晰地定义原始思维,并改称原始思维为信仰思维,所谓信仰思维就是经非逻辑的思维过程与所信仰的神秘因素和神秘力量(灵魂、神等)相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解释一切。由这种信仰思维形成的认知自己和世界的思想体系就是所谓的宗教,就像现代人由理性思维形成科学一样。由此可对宗教给出第一个定义:宗教是人类最早的由信仰思维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思想体系。如目前基督教对世界的解释仍然是与神秘的上帝相联系来加以解释,这种解释的思想体系就是基督教的各种教义和故事。 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就是建立在信仰思维基础上的,或者说,是信仰思维形成了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他们认为作物的生长是由某种被他们信仰的神秘因素决定的,于是每年都定期举行某种祈祷或“欢迎”仪式,来祈求作物的丰收,这就是由信仰思维编织起来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此类例子还有许多,现代人的迷信实质就是原始信仰思维在现代的残存形式,由此也形成了一些所谓的迷信的生产生活方式,如烧香拜佛,向天求雨等。 由于信仰思维就是宗教思维,这就使得原始人的世俗世界本身也是宗教性质的世界,亦即没有宗教界与世俗界之分,世俗的也就是宗教的。但到了公元前800至200年,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次最重大最具深远意义的进化事件——人类开始进入理性思维时代,如这一时期中国的墨家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都开创了逻辑学(有关逻辑思维的理论),由此开始使人类认知世界的思想体系发生了划时代的分化,一方面,信仰思维继续着宗教的发展,并诞生了佛教及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锡克教、道教,等等;另一方面,由理性思维则开辟了哲学和科学的认知领域。 这种思维的分化还导致了世俗界和宗教界的分立,世俗界开始以逻辑的理性思维为主导,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如果没有理性思维的形成,就不会有今天如此发达文明的人类世界,因此可以认为,人类理性思维的诞生是人类进化史上的空前绝后的最伟大的进化事件!。 这一时期宗教的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一项重要进展就是:主张人经修炼可以达到某种永远不死的圆满态,如佛教的涅盘、道教的成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天堂。要理解宗教所指的神秘圆满态的真义,仅从宗教本身是无法真正做到的,为此,需要跳出宗教外并站在宇宙演化及人类进化的高度才能弄清宗教圆满的含义,进而从根本上认清宗教的底里。 在宇宙中有一条进化线路——宇宙本体→大爆炸奇点→正物质→原子→分子→有机生命→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显然这种进化是指向某种高级的完善态或圆满态,而不是指向死亡,其中预示了以下一种进化的未来:人类并不是进化的最终完成,人类最终必然要向高于人类的某种超越死亡的圆满态进化。 宗教的修炼是与上述指向圆满的进化神秘地暗合的,宗教所指的圆满态则是与人类最终将进化出的那个超越死亡的圆满态相暗合的,因此,宗教所说的修炼圆满实质是对人类经进化所能达到的某种圆满态的神秘反映,至于为什么宗教会有这种反映将在以后的有关章节详细阐述。 这里将宇宙中指向圆满的进化叫进化天道,正如将在以后有关章节详细指出的那样,宇宙中有三大形而上存在,其中进化天道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形而上存在都是为它服务的,所以可将进化天道简称为上道;次于进化天道的是在第五章哲学部分所述的太极天理,简称中理;低于中理的是定律,简称下律。据此可对宗教给出第二个定义:宗教是合上道之学。这就像哲学是合中理之学,科学是合下律之学一样。 现代物理学所论的宇宙演化及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从下律的科学层次对进化的认识,最终在科学上对进化的认识将与宗教的合上道认识实现统一(科学与宗教的统一),因为下律是服务于上道而和上道统一的,所以两种认识的最终统一将是必然的,这需要在本书(人类启示录)的最后部分详述。 在第五章哲学部分已经指出,宇宙中的任何一种动变过程都是遵循太极天理的,从而动变的全过程都是一种往复运动,上述所描述的通向人类的进化也要走太极往复进化路线,从而将进化分成离本进化和归本进化两大阶段,人类在离本进化中远离了四级不同远度的本源,由远到近依次为:宇宙本体、宇宙、自然、社会的原初态(原始共产制社会),过去破坏自然实质是人类因离本进化而远离自然的必然结果,私有制则是远离社会原初态进化的必然结果。 在现代出现的私有制的否定形式——股份公司制度及提倡的保护自然,都是人类开始转向归本进化的趋向,人类归本进化要向以上四级本源依次回归,回归到社会的原初态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未来的高级共产主义社会,回归到自然就是生态社会,回归到宇宙及本体层次的生命将不依赖社会和自然而生存,并且高于人的生命。具体将在以后的有关章节详述。 宗教主张在一心向本中提升人的层次(消灾、消除烦恼、幸福、长生、永恒不死),这与人类的归本进化是神秘地暗合的,其向本的方式有崇拜、祈祷、祭祀、修炼、信仰,向本的本源与人类归本进化的四级本源是一致的,一是上帝等创世神(相当于宇宙本体),太阳神等天体(相当于宇宙),图腾、山及植物等自然神(属自然类),祖先(相当于社会原初态)。 宗教所指出的那些神秘的圆满态实质是对人类未来归本进化所回归到各本源层次的神秘的反映,如佛教的涅盘是对人类归本进化到本体层次的神秘反映,道教的成仙是对人类归本进化到宇宙层次的神秘反映,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对人类归本进化到自然层次的神秘反映,佛教的三十三天之上的欲界天是对人类归本进化到社会原初层次的神秘反映。 宗教所以否定和淡出世俗社会,就是因为世俗界倾向于离本,而宗教是向本的(归本)。到此可对宗教给出第三个定义:宗教是经归本提升人生命层次的思想体系和方式。所有宗教的共同本质就是在归本中提升人的生命层次。所以不认识宇宙乃至人类的归本进化就不可能认识宗教的本质。 当人类进入归本发展进化的阶段时,就是过去神秘宗教对在归本中提升人层次的神秘的反映走向现实和科学的时候。按照本书的观点,宗教也要经历太极往复进化的过程,宗教是人类最早的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思想体系,这种宗教认知要向高级进化就必须采取自己的反面认知形式——科学和哲学来进行,所以人类的科学和哲学实质是因应宗教进化而产生的,并且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担负的是宗教进化的使命,最终将经科学和哲学认识的发展重新回归宗教认识,结果将出现科学、哲学及宗教这三大认识的融合统一,进而最终发展出最高完成意义上的宗教——科学性宗教。 过去的神秘宗教只是宗教的低级形式,通过科学和哲学完成宗教的太极往复进化后,宗教将从神秘走向科学。宗教的太极往复进化过程及科学性宗教将在本书(人类启示录)的最后部分详述

你是一名大学生,为你今后考虑,还是不要信教的好.如果你有远大的理想,出国,从事个体事业,不准备进入机关\单位工作,那也无所畏

没有不能信,宗教的本质都是好的,只有在中国大环境下才要求大学生最好不要相信。呵呵,毕竟中国受过五千年封建迷信的统治,所以只要关于宗教就统统排斥,世界被物质充满,而忽略了精神力量的存在。
如果你想有信仰的话,你就去追求吧。

首先大学生是人中一员,没什么不同,生而为人,本质上一样。

信教如果是糊里糊图的拜偶像,不如不信,信要信真神上帝,否则都是受咒诅的。
就比如上船,你不能乱上船,上就要上挪亚方舟。挪亚方舟只有一首,否则就没有意义。

完全可以信教

我信佛法,但不属佛教。

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宗教的信仰问题
答:因而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这些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不矛盾,它的约束力量甚至超过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当今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尤需这些宗教道德的教化。世界银行前两年曾发表过一个报告,大意是有信仰的...

大学生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答:大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宗教: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宗教信仰是个人的自由选择。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信仰路径,我们不应强迫他人接受我们的信仰观念。对于不信仰宗教的人,我们应给予尊重,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或排斥。对于信仰...

宗教有什么作用
答:宗.教除了具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哲学方面的作用外,客观上还具有心理慰藉、道.德.教.化、族.群整合、社.会控.制、文化传承、国.际渗.透、社.会服务、对外.交往等社.会作用。

探究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答:五、提出几点意见 1.进行宗教本质教育,帮助大学生认清宗教的本质宗教道德本身就是世俗社会道德宗教化的结果,是将世俗道德绝对化、神秘化和片面化的结果,他们之间是一种支与干、流与源的关系。其次,宗教劝人向善的作用并...

大学生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答:2.认清宗教信仰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在以客观正确的态度对待宗教的前提下,也定不能忘记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因子。不能将封建迷信当作宗教信仰而产生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现象。应学会以辨证的思维摒弃陋俗净化风气。大学生要有...

宗教的本质,以及宗教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些对宗教的定义都是从不同角度在宗教的表象上的界说,没有切中宗教的本质和根本。要从根本上认识宗教,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种是从人类思维方式的进化角度来认识宗教;另一种是从宇宙及人类的进化角度来认识宗教。 人类早期的思维...

求 谈谈对宗教作用的认识
答:宗教的本质是为了人内心的平静和世界的和平,为了使生命从此岸到达彼岸,一切宗教的出发点都是善良的,但由于人类认识上的局限和差异,造就了无数难以自圆其说的教义,诞生了无数的宗教派别和派系,而宗教派别和派系的林立,...

宗教的本质,以及宗教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些对宗教的定义都是从不同角度在宗教的表象上的界说,没有切中宗教的本质和根本。要从根本上认识宗教,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种是从人类思维方式的进化角度来认识宗教;另一种是从宇宙及人类的进化角度来认识宗教。 人类早期的思维...

应该怎样看待宗教的作用。
答:如果透过宗教神秘的包装,我们可以知道,宗教的本质是给人在精神上的一种"终极关怀".这是宗教学上的一个公认的基本定义.所谓"终极关怀"就是人在面对死亡时所需要的精神上的抚慰,这是人最大的精神需求.因为人是有意识的,而...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宗教本质及非法极端宗教危害性
答:三大宗教都是学科,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并且与社会关系有很强的融合性。你若看到打宗教旗号做有违合协的举动,或语言太过偏执恐怖,那就是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