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面临哪些问题?急求!先谢了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2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nbsp;内容摘要:2008年我国经济经受了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通过精心有效的宏观调控,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格局,预计GDP增长10%左右,CPI上涨6.3%左右。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我国经济面临着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预计2009年GDP增长9%左右,CPI上涨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6%,贸易顺差2350亿美元,同比减少约9%。建议宏观调控将“保增长、促转型”作为基本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nbsp;一、2008年中国经济在发展中调整nbsp;2008年,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超出预期,国内出现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面对国内外一系列不利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决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持了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nbsp;1.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取得初步成效nbsp;无论是年初确定的“双防”方针还是年中调整的“一保一控”方针,我国始终将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主要目标之一,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控防通货膨胀。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强,使夏粮连续第五年增产,秋粮丰收在望,肉禽蛋等生产稳定发展,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已经从2月份最高时的23.3%回落到8月份的10.3%,其中猪肉价格从2月份上涨63.4%回落到8月份上涨1.0%。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势头的扭转成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涨幅比2月份高点8.7%回落了3.8个百分点,年内有望继续小幅走低,预计200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6.3%,物价过快上涨的趋势初步得到扭转。nbsp;2.及时调整调控政策取向促进三大需求积极变化nbsp;在国内外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连续减速,经营困难的企业和行业不断增多,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政策取向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目标,及时出台了多项微调措施,促进下半年三大需求出现积极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更加强劲,1-8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9%,增幅同比加快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增幅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前8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4920亿元,同比增长27.4%,增幅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在出口退税率提高和汇率升值放缓等多项政策利好刺激下,7、8月份当月贸易顺差同比增长3.8%和14.9%。总需求的积极变化有利于稳定经济走势,初步预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10%左右。nbsp;3.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nbsp;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力和市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两高一资”产品和粮食出口受到政策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上升。从工业生产看,高能耗产品产量增速明显放缓,1-8月,生铁、粗钢、钢材、十种有色金属和水泥产量分别增长6.5%、8.3%、10.1%、13.3%和7.4%,增幅同比下降9.8个、9.4个、10.8个、11个和7.6个百分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量同比增幅由去年10.2%提高到今年的31.6%;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同比增幅由去年的5.2%提高到今年的50.3%。工业结构的改善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预计今年节能减排完成情况好于去年。nbsp;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也出现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企业成本上升和外需明显收缩使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证券市场股指调整幅度过大和成交低迷,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到位,煤电油气运短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资本跨境流动使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不减,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又十分紧张;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较多,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在周期性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下,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下图显示,2008年二季度以来,反映经济未来运行趋势的先行指数下降势头明显,表明经济趋势性下滑的风险在增大。nbsp;对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预测详见附表1。nbsp;二、充分估计2009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性nbsp;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对我国形成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

当前国内主要面临通货膨胀形势,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一是对2011年居民消费指数(CPI)的预测值。主要研究机构在2010年11月份之前预测值都在4%以下,但自12月初纷纷大幅上调了原有预测值,目前对CPI的预测已经均在4%以上,最高预测达到5.5%。主要有: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预计CPI为5.5%;陆挺(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预计为4.5%;中金公司和高盛的预测均为4.3%;中国人民银行通货膨胀监测分析小组、曹远征(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预测均为4.2%。

二是关于2011年CPI走势。主流观点均认为CPI呈前高后低的走势,月度涨幅的高点出现在上半年。主要原因是:本轮通胀率加速上升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这决定了2011年上半年翘尾因素比较大。

三是对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许多专家认为,除农产品价格上涨等推升2010年CPI的因素将持续存在外,2011年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对于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分析主要有: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估计,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形成的坏账损失大约是资产泡沫高峰时价值的10%,美国资产泡沫只要破掉5%就是大约30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不得不购买这些不良资产,前两轮的货币增发量仍远远不够,预计可能仍会实施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刘明康(中国银监会主席)认为,目前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它们配置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约为3%~7%,未来该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485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哈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估计,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攀升,油价将涨至105美元/桶,铜价涨至11000美元/吨,黄金涨至1700美元/盎司。对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分析;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认为,中国经济到了一般所说的“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开始变得相对稀缺,食品价格上涨会推升工资水平;鲁政委(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趋势正在形成。

2011年CPI仍然主要由食品价格决定,而食品价格上涨的动力已经从“市场投机”因素开始向“生产成本”等中长期因素扩散,预示着通货膨胀压力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根据我国物价上涨历史规律计算,2011年CPI上涨的均值约在4%~4.2%之间,但考虑到在较强通胀预期和通胀压力的大环境下,天气、疫病、减产等不确定因素都会触发食品价格上涨,可以判断CPI高点将出现在一季度,主要理由是:第一,从CPI翘尾因素看,在2011年一季度为最高,将达到3.8%,全年为3.0%(2007年和2009年12月份的CPI环比涨幅均为1%,2008年受危机影响为-0.2%,所以0.5%的估计是相对保守的。);第二,从新涨价因素看,再考虑到从二季度开始,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大量上市,农副产品价格将季节性回落。

世界经济的走势:

主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均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月份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源于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脆弱的金融系统、主权债务压力,以及主要国际货币兑换汇率的大幅波动,预测2011年经济增长更加缓慢,世界生产总值增长从2010年的3.6%下滑到2011年的3.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也认为,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纷纷削减预算,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将大幅放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0年12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认为,全球总需求低迷、金融部门仍然脆弱、公共债务问题、美欧宏观政策空间缩小等因素将导致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并不乐观,全年增长率约3%,比2010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关于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公共债务、房地产部门等当前突出的问题,部分机构做出了具体的判断,主要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2010年12份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虽然美国GDP总值可望于2011年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就业全面恢复至少需要四年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1年美国失业率平均值仍将高达9.6%,而且全球房地产市场前景黯淡,低迷状态可能持续八年时间;中国社科院在2010年12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预计,到2015年美国赤字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10%,意大利将达到125%,日本达到249%,其中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仍然很突出,继希腊、爱尔兰之后,西班牙的债务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而且西班牙经济总量更大,一旦发生债务危机,对欧元区和世界经济的冲击也更加突出。

主要研究机构也认为,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主要理由是:新兴经济体受危机冲击较小,家庭、企业、银行、政府等各部门资产负债表比较健康,加上经济刺激政策促进内需增长,有效减缓了外部冲击,复苏力度远比发达国家强劲,两者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在2011年仍然非常突出。

制约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还有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效应受到限制。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各部门正在修复资产负债表,比如家庭和企业要提高储蓄水平,银行要降低不良资产率,所以宽松货币政策虽然为银行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但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和需求依然比较低迷。二是各国间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将长期推行低利率政策,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加息,引发投机者借入低成本的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再投资到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国家,加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对全球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也都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新兴市场仍未能彻底与发达经济体脱钩。世界银行专家对过去30年世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了分析,把不同经济体的增长分为“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周期性增长”两部分,发现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新兴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已经基本与发达国家脱钩,前者明显高于后者3~4个百分点,但“周期性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加增强。因此,如果主要发达国家在2011年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也有所下降。

进入新世纪,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催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中国经济自身。主要有以下变化值得我们关注。
(一)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在加快进行,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形成。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互动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国际分工格局形成的基础和主要动力。传统的贸易主导型的国际分工己向以国际生产、跨国经营的投资主导型的国际分工转变,国际产业分工的梯度结构进一步深化,从产品、工艺、零组件的产业内分工进一步向沿着同一产业的产业链结构一研究、开发、制造、营销一实行分工。
当代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发展和国际间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是促进国际分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创新成本即创新对资本、人才及制度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信息技术和以之为核心的其它新技术产业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很强的外部性及学习效应,因而这些产业本质上就是全球性产业,在全球形成很长的产业链;同时技术创新加快要求创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相应加快,这些特点使得具有研究和创新优势、应用开发和制造优势的国家在国际分工链上重新排序。 当代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基础性条件。当代世界市场的扩大主要表现在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大批新兴市场出现,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经济的崛起。这些地区发展中经济和高收入产油国以外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成了又一批新兴大市场。这些市场拓展了世界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会。当代世界市场结构的变化除了上述区域结构的变化以外还表现在主要区域市场需求的变化。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趋向饱和,选择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而新兴市场的需求尚待进一步开发。
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是推动新一轮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及新国际分工格局形成的主导力量。发达国家的TNCS竞相实行基地重组,把制造基地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链中的制造环节而不仅仅是低技术制造基地向新兴大市场,既利用后者的比较优势,取得最佳的资源配置效果,又可以占领当地市场和周边市场,发挥市场的辐射功能。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竞相吸引外资及扩大相互间的直接投资,以借助外资实现国内的产业升级,占领对方市场,由此引发激烈的引资竞争。
(二)跨国并购汹涌澎湃,全球企业市场和全球生产体系加速形成。
在国际产业大转移的进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世纪末全球TNCS汹涌澎湃的并购浪潮。在过去10年中,国际生产增长的大部分是由跨国并购而不是由新建投资推动的。这波世界企业发展史上最大的并购浪潮,席卷了全球重要的行业。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2001年6月27日最新报告,2000年,全球跨国并购金额总计为11438亿美元。报告指出,企业跨国并购是近年来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活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方向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目前的并购浪潮与20世纪初在美国发生的、在1898年和1902年期间达到顶峰的并购浪潮有着一些共同之处。这两次并购浪潮都受到重大技术发展、新的并购融资手段和规制变化的影响。正如上一次美国发生的并购高潮推动了产品和服务的国内市场以及国内生产体系的形成,并产生了与之相配合的国内企业市场一样,最近的国际性高潮也推动了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市场以及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同时产生了与之相配合的日益全球化的企业市场。目前,一个买卖企业的日益全球化的企业市场的理念己更广泛地被人们所认可。
正在形成中的全球企业市场与跨国并购交互作用,成为推动FDI增长的主要动力。TNCS通过跨国并购这种进入方式,可以获得速度优势和所有权优势,最迅速地取得规模效益和市场垄断地位,并通过互补型并购分摊创新成本,获得新的技术资产、增强竞争力。众多的超

金融频道申请认证!财富值双倍检索优先专属展现同行交流

2
大型TNCS加速并购、联合,为面向21世纪竞争进行全球和地区的战略性结盟和重组,进一步构筑和完善“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的国际化生产体系,使经济全球化在新世纪初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区域内分工模式与竞争格局快速变化。 新世纪初跨洲越洋的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议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区域贸易异常活跃,根据世贸组织统计,到目前为止已达120多个。但在这一大潮中,东亚显然远远落在后面。贸易量排世界前30名以内却未签订任何区域贸易协定的只有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五个经济体。当前,在FTA的空白地带,日本,韩国,中国等都在积极探索双边合作和区域合作的可能性,酝酿与多个亚洲以及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东亚地区原分工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亚洲经济大竞争时代到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崛起的10年”和日本“失去的10年”使东亚产业分工、技术梯次转移的格局改变,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由日本主导的雁阵模式已被打破,不再有效。2001年日本政府发表的《通商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经济的崛起打破了日本主导的亚洲地区经济雁行发展格局,亚洲正在进入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而日本安享过去成功发展的经验,失去了自我改革的能力和竞争力,因而陷入危机境地。
中国的经济规模巨大、幅员广阔,包含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一个以中国制造为中心的新的东亚地区专业化分工格局可望形成,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主动迎接挑战,相信中国经济的明天定会辉煌

信贷盲目扩张,资产质量低下。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张资产负债表。
那么中国在同时增加负债和资产,可惜资产的质量很有问题,大量的建筑,土地,没有回到理性的价值,循环的贷款,抵押,导致中国的负债规模庞大,这样就有泡沫,有可能资不抵债。

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应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完成我们经济结构,战略...
答:因此,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环境下,中国要韬光养晦,在修炼好内功的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为抓住下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打下坚实基础。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经济全球化报告 ...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论文{帮帮}
答:其—,世界形势的缓和,为中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其二,在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2)中国面临的挑战:其一,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

我国现代化面临怎样的环境我们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doc
答:二、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严峻挑战 中国作为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后来者,从国际经济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国际经济竞争力尚弱,但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程度相对较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增长...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怎样的挑战
答:为了适应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形成的新国际经济环境,发展中国家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比较优势,分阶段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要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 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

结合政治经济学知识谈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_百度...
答: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使我们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增加了新的困难。总体来看,当前我们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还是好的。今年头两个月,我们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论文
答:是09年的经济形势么?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3 23:59 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对我国形成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我国企业还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性导向所形成的结构性调整压力,2009年国内外经济...

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我国旅游业的现状
答:这样对于中国正处于成长期的经济型酒店的良性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世界金融危机和抵御国际金融环境对于我国的不利影响,大家知道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10项有利于扩大内需的...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论文
答:从改革开放至今34年间,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较往年低,但还是处在世界领先位置。我国正处在工业化深化过程之中,工业...

在当前世界经济温和复苏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_百度...
答:当前,世界经济基本面良好,主要经济体保持增长。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按年率计增长4.1%。日本经济稳健增长,通货紧缩状况基本消除。欧盟经济预计全年将增长2.1%,增速快于去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较快增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

3.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应该怎么做
答:、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为了服从国内提高综合国 力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国际战略的重点仍然是服务国 内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国际上广交朋友,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尽量避免 与他国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