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原之战为何是决定日本400年走势的关键,有什么影响?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6

关原之战作为近世日本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场大战,其规模是史无前例的,这场被后世日本史学界称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值得深思分析。此战不只是在关原进行,而是从北边的日本东北地区到西边的九州各地都加入了对战阵营。



西军的布阵与胜算估量

在战争开始前,由石田三成和毛利辉元领导的西军共82000人,其中在南宫山拥有26000人,大垣城内有5000援军待命。而德川家康带领的东军人数在10万以上,其中有24000人是为了对付南宫山与大垣城的西军,因此实际参与关原之战的东军总兵力约为76000人,西军则为56000人。从纸面上看,东军在人数上占有一定优势,但这一点并不足以构成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因素。

以兵力配置而言,西军占领了关原盆地西侧的北国街道以及中山道这两条狭窄出口的丘陵下方阵地,东军则是沿着今天的东海道通过山谷地带,再进入关原盆地,其两侧阵地长宽都约为3千米,占据盆地中央位置并朝向西军的阵线。因此东军的进攻就是由盆地往丘陵即低处向高处冲锋的攻击方式,之后再分成两股分别沿着北国街道的山谷和中山道的山谷前进,而主力部队沿北国街道(高低落差有600米之大)前进,但途中也会受到突出的天满山一带丘陵的阻隔。

在这种地形下作战不但会被俯视的西军发现,还会受到居高临下的射击火力打击,而且不利于攀爬方进行攻击。再加上当时的铁炮射击距离可达50米的即便发展成一场混战,还是对处于斜坡上方的攻击方来说,都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但如果是进入狭窄的山谷,攻击方的侧后都将成为西军重点打击的目标。


石田三成

停留在南宫山待命的26000人也是计划打击东军侧后而特意安排在远离主战场而存在的机动部队,这对于东军来说是极大的威胁。在东军于盆地西侧的西军展开对战之际,如果南宫山上的毛利·吉川·长宗我部联军经由牧田川,前门,鸟头坂从背后偷袭东军,那么东军就真的没有任何脱离的可能。然而,东军却没有特别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而做出任何兵力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东海道周边道路遭到西军切断,东军便如同进入口袋中的老鼠被团团围住在盆地周围的区域无法逃脱。由东军所布置的兵力来看,如果从关原盆地展开攻势,将面临到腹背受敌的两难境地,所以从地理位置和排兵布阵的军事角度来看,西军的胜算毫无疑问更大一些。

如此看来,东军最终胜利究竟是因为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双方的总大将了,德川家康与石田三成两位都是战国乱世响当当的人物,而且都有机会在关原终结乱世之格局,但两人在各方面差异太大。在能力上,德川家康不管是在今川义元,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眼中,都是一名实力不可低估的武将,早年他就四处征讨,也是与秀吉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不相上下的猛人,丰臣时代的家康每年俸禄都在增长,在政治谋划上也多有表现,可以说是丰臣政权下最为优秀同时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大名,正因为积累了足够的威信,其周围的人对他敬畏有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关原之战可以说是因为德川家康的意图而发动的巨大战役。


德川家康

西军无法成形的战斗力

相对于集结在德川家康并形成战斗力的东军,西军在石田三成的领导下就显得不那么亮眼了,石田三成只是丰臣秀吉身边的一名军事幕僚,其本人并无多少战功,更不用说领导一支规模如此庞大的联军,虽然石田三成也有一定权威,但这种权威更多的是来自对丰臣政权名下残余的威慑力和后秀吉时代仅存的一丝威严罢了。

石田三成缺乏基本的军事基础和人格魅力,更为致命的是他的这种人格魅力和威仪的缺失让他在这场决定天下走势大战里竟然无法指挥其账下各部,所以才会导致赤座直保,小川祐忠,朽木元纲,胁坂安治以及小早川秀秋等人的临阵变节。仔细观察三成在部队配置方面的表现,可以发现西军在松尾山,南宫山等重要的军事要地,都没有确切部署能够信赖的人手驻防,反而把忠诚度极高的宇喜多军,大谷军,石田军(岛左近部)等分配在能正面阻止东军的天满山与北国街道前。如此一来,即便双方展开对战,西军也无法发动逆转战局的反击行动,因为其南宫山上的毛利·吉川军已经完全无法信任,而事实也证明,早已私通德川家康的吉川军挡住长宗我部军下山的主要通道在整场战斗中毫无作为。因此,用人不力也是导致石田三成和西军失败的一大因素。



其次,西军是在前晚才匆忙从大垣城出发,在经过夜间泥泞行军后,总算在决战前到达指定阵地,因此没有多余时间能休整和侦查东军部署,搭建军营等工作,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应付休整完毕,精力充沛的东军凶猛攻势。

防守,在战术行动中就是必须善用事前的侦查准备和情报工作,再以工程搭建或是加强火力攻击等方式来补强军队兵力不足的弱点,以此提高获胜几率。在防守上,事前准备的充足程度也会左右军队在战场上所能发挥的实力。

当然,导致西军失败的原因还可以细化,但最重要的是,所谓真正能够在战场上发挥的战力,不只是那些从形式上计算到的战力。所以,除了以上几点因素都在考虑范围之外,还必须完全掌握各支部队将领和士兵的战意,士气,战斗技巧等。这些都在各领域占有很大比重,同时也是检验西军各部能否团结一致,上下齐心的基本要件。基本上,以计算方式得知的数据在对战时不会出现太大误差,反而是无法通过计算的因素有时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结论与终局

关原之战是一场耗资巨大,席卷全日本,双方动员均近乎10万的大战,但整个关原之战只持续了不到一天便分出胜负,德川家康首先以“讨伐会津上杉氏”为借口联合关东诸国大名出兵,而后因为石田三成在大阪按计划联合毛利辉元,大谷吉继,宇喜多秀家,小早川秀秋等主要势力起兵并攻克家康留在近畿监视西国大名和中央局势的鸟居元忠驻守的伏见城而一发不可收拾,家康临时改变主意转而向东寻求与石田三成的大决战。



“关原之战”起初西军占据地理和局部人数优势一度让人看到胜机,但随着小早川秀秋等人叛变和南宫山西军毫无作为的举动让石田三成逐渐失去了对战局的掌控,并最终落败被俘。西军主要势力悉数被歼,大谷吉继是第一个遭到小早川秀秋攻击的西军大名,其本人最终败逃自裁,小西行长,宇喜多秀家等人均在本阵被突破后逃离战场,石田三成麾下猛将岛左近战死,岛津义弘,岛津丰久叔侄二人在进行了决死突围后返回萨摩,岛津丰久为掩护岛津军撤离而被井伊直政讨取。石田三成本人遁入伊吹山后被东军武士发现被捕,斩首于京都六条河原。



日本关原之战的简要经过和德川家康胜利的原因
答:关原合战是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战国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战役双方均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多数大名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场,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的最大规模的内战。此战是德川家康与丰臣秀赖的家臣石田三成...

日本改变历史的战争有哪些?日本历史教科书篡改了哪些历史
答:4,桶狭间合战:虽然是一场诸侯间的奇袭战,但也正因为这一场战役,尾张的小大名织田信长开始了他天下布武的道路,最终奠定了应仁之乱后日本统一的基础 5,小田原之战:指的是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在信长死后掌握实权,...

急求 简述关原之战和江户幕府的建立 800字
答:关原合战是日本战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次战役,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奠定了日本近代幕府时代的统治根基,此战后不几年,历经大阪冬、夏之战后,便开始了德川家在日本的三百年太平之世。因此“关原合战”在日语里也有“决定...

日本是怎么样统一,并确立天皇。天皇都有谁啊
答:天正十年(1582年), 本能寺之变 爆发,信长身亡。织田家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

关原之战简介:德川幕府成功走上历史舞台
答:关原之战(日语:関ヶ原の戦い、日本陆军参谋部出版书籍使用关原之役)是日本广义的战国时代晚期或安土桃山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为德川家康领下的东军以及石田三成领导组成的西军。最终,在西军...

白江口之战让日本臣服了九百年吗?为何呢?
答:直到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900余年间,日本未敢再次对中国开战。其二、白江口之战,确实打痛了日本的军人,提到此战,他们就有畏惧感,不敢轻言战端 663年,日本朝廷为恢复威信,一举解决内外的困难,决定举全国之力...

日本战国时代——小田原之战
答:小田原之战 1586年,小牧之战以后,关东北条氏开始防范、警惕秀吉。同时,秀吉为使北条家臣服,要求北条氏政、氏直父子进京。北条家自持拥有天下最有名的城池——小田原城,对秀吉的要求不予理睬,而秀吉又...

1945年日本为什么会投降?
答:2、日本国内资源匮乏,人口不多,长期的战争使得国内的人口、资源、粮食等遭到了严重的打击。3、意大利、德国的先后投降,让日本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投降只是时间的问题。4、美国和苏联在击败德国以后投入对日战争之中,日本...

关原之战发生在日本哪一年?
答:回答:1981关原之战不仅是日本战国史上最大的激战,也是日本史上中世和近世的分水岭。庆长五年(1600年)九月十五日,以德川家康为总大将的东军,以毛利辉元(实际上是石田三成)为总大将的西军集结到现在的岐阜县不破郡关原町...

浅析:为什么石田三成人缘不佳?关原之战的败因探讨
答:同为高台院外甥的木下利房、木下延俊、木下俊定、木下秀规都属于西军,从兄弟杉原长房、从姊妹的丈夫上田重安也都属于西军,而且根据亲近高台院的僧人梵舜的日记,从高台院离开大阪到关原之战数年后,都没有福岛正则来与高台院会面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