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的起源,姓魏的有哪些有名的历史人物。我悬赏50分。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8
历史上姓魏的名人有哪些?

魏延、魏徵、魏子建、魏源、魏收等。
1、魏延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
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淮。打算亲率兵马由子午道袭取关中,仿效韩信故事,与诸葛亮会师潼关,遭到谨慎的诸葛亮反对。
魏延作战勇猛,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魏延争斗落败,为马岱所追斩,夷灭三族。

2、魏徵
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 。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3、魏子建
魏子建(474-533年),字敬忠,定州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鼓城村)人。北魏大臣,历史学家魏收之父。
初任奉朝请,迁太尉从事中郎,出为东益州刺史,镇抚武兴氐族。回京供职,授卫尉卿,迁左光禄大夫、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罹患中风,上书辞职。
永熙二年(533年),去世,追赠定州刺史、仪同三司,谥号文静(靖)。
4、魏源
魏源(1794.4.23-1857.3.26),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 。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年( 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5、魏收
魏收(507~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钜鹿郡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鼓城村)人。南北朝时期大臣、历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
机警敏捷,颇有文采,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初仕北魏,拜太常博士。再仕东魏,拜散骑常侍、中书侍郎、修撰国史。
北齐建立后,拜中书令、魏尹、秘书监、著作郎,迁特进、尚书右仆射,掌管诏诰,总议监五礼事,参与修定律令。
天保八年(557年),加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时年六十六,追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
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命撰写北魏历史,联合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人,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人辑有《魏特进集》存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姓

魏延、魏徵、魏子建、魏源、魏收等。
1、魏延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
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淮。打算亲率兵马由子午道袭取关中,仿效韩信故事,与诸葛亮会师潼关,遭到谨慎的诸葛亮反对。
魏延作战勇猛,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魏延争斗落败,为马岱所追斩,夷灭三族。

2、魏徵
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 。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3、魏子建
魏子建(474-533年),字敬忠,定州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鼓城村)人。北魏大臣,历史学家魏收之父。
初任奉朝请,迁太尉从事中郎,出为东益州刺史,镇抚武兴氐族。回京供职,授卫尉卿,迁左光禄大夫、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罹患中风,上书辞职。
永熙二年(533年),去世,追赠定州刺史、仪同三司,谥号文静(靖)。
4、魏源
魏源(1794.4.23-1857.3.26),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 。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年( 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5、魏收
魏收(507~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钜鹿郡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鼓城村)人。南北朝时期大臣、历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
机警敏捷,颇有文采,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初仕北魏,拜太常博士。再仕东魏,拜散骑常侍、中书侍郎、修撰国史。
北齐建立后,拜中书令、魏尹、秘书监、著作郎,迁特进、尚书右仆射,掌管诏诰,总议监五礼事,参与修定律令。
天保八年(557年),加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时年六十六,追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
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命撰写北魏历史,联合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人,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人辑有《魏特进集》存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姓

魏姓源有四种: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出自芈姓,为颛顼帝的后裔魏冉之后,后改姓魏。据《史记》等有关资料所载,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

3、出自外姓改姓魏:
① 出自高姓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
② 出自李姓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4、出自少数民族改汉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
① 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
② 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族均有魏姓者。
魏姓迁徙分布:

魏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南部一带,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先秦时期,魏姓就已经出现了以“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人物,使魏姓在当时盛极一时,家族地位十分显赫,势力也十分庞大。
秦汉时期,魏姓子孙继承先人遗风,历居高官,使本族得以持续发展,并在秦时由于“秦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是故魏姓也有部分迁至今陕西省境内。魏无忌的六世孙因在西汉时任巨鹿(今河北)太守,有功于朝廷受到封赏,并使其家族成为朝野所敬仰的家族,其居地巨鹿也就发展成为魏姓历史上最著名的大郡望。与此同时,魏姓也有进入江苏、浙江、甘肃、宁夏者。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军阀割据,相互攻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加上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多受冲击,因此魏姓大举南迁至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在当地安居繁衍,发展壮大,名人志士也有如泉涌,如三国时期蜀之名将魏延便以勇猛善战、功迁征西大将军而闻名。
盛唐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士族壮大,魏姓繁盛,人丁兴旺,郡望与名人显宦大量出现,并且有部分族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于福建安家,后又徙至广东等地,使家族播迁更加广泛,唐末,战乱烽烟又起,外族入主中原,魏姓被迫再度南迁,广泛进入到南方各地。截止宋末,魏姓人已遍布江南广大地区,繁衍于全国各地,从而使魏姓成为我国一大姓氏。
元明清时期,魏姓族人已远播于海外,成为我国诸多家族中一个比较大的著名宗族。魏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三
名人有:魏武子 魏颗 魏绛 魏 斯 魏相 魏 冉 魏延 魏征 太多了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功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外姓改姓魏。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聚集地(迁徙分布)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无忌之孙魏无知的5世孙魏歆定居于巨鹿(今属河北)。魏无知有两个玄孙,一个叫魏谌,定居清河;一个叫魏汉,定居任城。此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魏氏有部分人迁至今陕西省境内。东汉时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将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后均在福建安家。唐代有魏慕中自巨鹿徙居江西南昌,历15世,有一支移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又历11世,有魏才禄,生4子:长子魏元,移居广东长乐;二子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孙邦政又移居广东龙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坟;四子魏贞,有一子移居广东揭阳,还有一子居海丰。魏元的裔孙魏应浩、魏特敬于乾隆年间迁至台湾新竹县;裔孙魏鼎高于清朝咸丰三年去美国,后到加拿大定居;裔孙魏松于1910年到印尼,开锡矿致富,曾任马来西亚立法议员。
  台湾的魏姓,以台南、台北两县为最多。在整个台湾省,是诸姓中第四十四个大姓。在明代永历年间之时,最先有一位名叫魏亮的人,从福建至台,垦荒开基,开创了魏氏落籍台湾的先驱。后来一直以台湾郡城开设“张珍山号银铺”者,就是当年魏亮之后。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在台率众起义,反清复明,为平息这一起义,有同安人魏大献随军入台,并因平息有功而升任安平水师协镇。以后,这位魏大献就定居安平。乾隆年间、嘉庆年间、道光年间,均有魏姓人氏从福建移居台湾。泉州人魏居、魏古兰、魏少,以及漳州的魏姓,都是这个时期迁台定居的。现在的台北县石碇乡、树林镇、双溪乡福隆村,仍居住有他们的后代子孙。
堂号
   "九合堂":春秋时晋有大夫魏绛。山戎向晋请和,绛向晋君说和有五利。于是晋便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山戎等缔结了友好条约。8年之中,晋国九合诸侯,称为霸主,都是魏绛的功劳。
  魏姓因巨鹿为望,故也以"巨鹿"为其堂号。

历史名人

魏 徵:唐代名臣,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敢犯颜直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
  魏 源:清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与龚自珍同为今文经学派,主张抵御外来侵略。曾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倡导改革变法。他是中国最早放眼看世界的杰出人物之一。
  魏无忌:魏国信陵君。魏安厘王之弟,有食客3000人,是当时魏家的杰出子弟。他与齐之孟尝君、赵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并称"四公子"。
  魏 延:三国时蜀汉名将,曾随刘备于蜀,以勇猛闻名,累迁为征西大将军,为南郑候。
以上关于魏氏起源的内容仅供参考,请勿作为唯一凭证!!!
魏忠贤:这个不解释.....

历史的人物魏征魏太。

同志,这个对我们来说太难了,我们不是历史学家,

魏征。魏忠贤.魏 延.

姓氏魏的起源是什么?
答:魏姓主要源自姬姓和毕姓,具体如下:- 西周时期的封地:魏姓源于周文王的曾孙毕万的封地。周成王时期,毕万被封在今山西芮城东北的魏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的传统。后来,毕万的后裔改氏为魏,尊毕万为得姓始祖。- 春秋时期的魏国: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辅佐晋献公,被封于魏地,建立了姬姓魏...

魏姓的来源
答:魏姓源出隗姓。夏商时期,西北部落隗姓中的魏地部落,最终发展为国家,即魏国。商末隗姓魏国后被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姓魏,已有4000年历史。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魏氏,在百家姓里面排名第28,是个很大的姓氏,此姓氏有出自姬姓、芈姓...

魏姓的由来
答: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功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

历史上姓魏的名人都有哪些?
答:3、魏无忌 魏无忌(信陵君,?-前243年),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魏国公子、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著有《魏公子兵法》。4、魏良辅 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新建(...

姓氏魏的起源是什么?
答:一、魏姓姓氏渊源: 1、源于姬姓,出自晋国大夫周文王曾孙毕万的封地魏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魏氏是黄帝的姬姓嫡裔,他们原是毕国的人,传到周文王的曾孙毕万的时候,毕国被西戎所灭,便投奔到晋国,成为晋献公的大夫。毕万因于公元前661年在晋国攻灭霍、耿、魏三国战斗中,立下了大功,...

历史上姓魏的名人有哪些
答:魏延、魏徵、魏子建、魏源、魏收是历史上著名的姓魏的人物。1. 魏延,字文长,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深受刘备的赏识。在刘备入川时,魏延因屡立战功,被提升为牙门将军。后来,他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魏延被封为镇北将军。他随同诸葛亮北伐,被封为凉州刺史,都亭侯。他...

古代姓魏的名人有哪些
答:魏冉。魏冉(?—约前264年),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战国韩邑,今河南省邓州市),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襄王,亦帮秦昭襄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

魏的姓氏来源800字作文?
答:魏的姓氏来源 魏姓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出自姬姓,以邑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 公高受封于毕,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投奔到晋国,成 为大夫。他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便以邑为氏,称为魏氏。这是 魏姓最重要的一支。二是外姓改姓魏。战国秦之魏冉,本姓为芈,后改 姓魏;...

魏 姓起源于那里?有没有家谱?
答:毕万的子孙毕犟随同晋文公重耳出亡19年,回国后被封为大夫,承袭魏氏封邑,从此魏氏成为晋国列卿之一。战国初年,魏氏联合赵、韩两家攻灭其他家族,瓜分晋国,建立魏、赵、韩三国,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另外,外姓有的改姓魏,如秦国穰侯魏冉本姓芈,宋代魏了翁本姓高,他们的后代也都跟着姓魏了,亦...

历史上姓魏的祖先是什么姓,姓胡的呢,姓李的呢,姓窦的呢
答:魏姓光彩的起源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