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兵马俑》 概括课文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3
秦兵马俑课文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扩展资料:
1、历史背景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而野蛮的丧葬制度 。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阳殷墟工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训,强调“明德保民”。周礼的诞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时代动荡,人殉复燃。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秦献公元年(前384年),“止从死” ,秦国正式废止人殉制度。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
“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
2、建筑结构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
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3、秦俑特点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兵马俑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秦兵马俑》的第二课时,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我还是以过渡段为中心,由复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入手,然后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4—9),引导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针对这一教学重点为,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着怎样的鲜明形象?仔细读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兵马俑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保证一定阅读时间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的兴趣倒是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可由于交流汇报占了许多时间,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倒是少了,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做表面文章。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问题设计得不够合理,而且教学没有抓住重点。每个自然段的教学时间几乎是平均分配,教学节奏没有变化。或许,在教学中,我可以先以“将军俑”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他的鲜明形象,并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照样子来介绍分析其它的兵马俑。这样做才是真正“授之以渔”,而且也不至于让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另外,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我想,仅仅凭书上的介绍和几张图片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够的。还应该利用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而在这点上,我做的也不理想,因为课前没有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只是教教材,而没有做到“用教材”,没有开发和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
《秦始皇兵马俑》这篇课文写的是古代文物,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的军阵、神态,指出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大的发现之一。这篇课文语言精练、词语丰富、段落清楚,从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来讲是训练学生丰富语言和运用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教材。但这篇课文写的是古代文物,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其见识少,缺少主观性认识,对教材的理解又是一个难点。

我在教学《秦始皇兵马俑》这篇课文是采取了这样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审清题意,读通课文,给课文分段。2、初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学习第1、2、3自然段,完成作业本上的第1、2题。第二课时:1、了解兵马俑的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3、能用“也许”“似乎”造句。本课的重点是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难点是课文第二段,秦始皇兵马俑军阵这一段的课文理解。所以,我在突破这个难点是作以下尝试,先让学生报名参加:①军事家、②文学家、③美术家、④导游哪个组,并给每个组出了题目:①军事家:你认为秦始皇是怎样安排军阵的?②文学家:作者在观察军阵时是怎样观察的?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下来的?③美术家:你能把这幅军阵图画下来吗?④导游:你能给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写几句导游词吗?然后分组进行活动,最后各组交流。由于是大家自己喜欢的题目,讨论时大家非常热烈,交流时也特别认真,其效果也比较好。

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学生喜欢学的,有兴趣的参与其表现也比较积极,受到的效果也比较好。因为,我安排了四个小组,让学生参与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小组中进行学习,所以,学生们学得快乐,收到的效果也比较好的。
2、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课文,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参与当军事家、文学家、美术家、导游的活动,让他们参与了活动,让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去发挥,去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我体会到语文教学本身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表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但如何进行这一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尝试和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得到培养。我决心今后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尝试,是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17、秦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并积累词语:举世无双,绝无仅有,鸟瞰等。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通过研读第二节,知道作者采用列数字的方式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通

过品读4-9节,体味作者通过举例子,抓住装束、武器、神态的不同写出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通过品读第十节,体味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加上联想的方式,写出了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是艺术珍品,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说话。

4、能够利用板书有条理地简要复述课文。感受到华夏文明的辉煌灿烂,激发学

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研读第二节,知道作者采用列数字的方式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品读4-9节,体味作者通过举例子,抓住装束、武器、神态的不同写出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通过品读第十节,体味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加上联想的方式,写出了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是艺术珍品,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说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1、同学们,看!(媒体:图片)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醒来,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指名读课题) “陵”字在这里要读准它的后鼻音。

2、和着鼓声,我请一位同学大声地读一下课题。

3、瞧,士兵们多得数也数不清,来,我们齐读课题,读出它的磅礴气势。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1、秦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墓中陪葬的陶制人像。它们成千上万,组成了一个神奇的地下军阵,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墨走进那千年传奇!自由朗读课文、找到概括介绍秦陵兵马俑的小节。

2、随机交流:

(出示:秦陵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1)在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说明了秦岭兵马俑的地位,你能找到他们吗?

交流(板书: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2)谁能为“享誉世界”来找找近义词?(指名回答:举世闻名、闻名遐迩……)

(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谁能学着样子也来找找写出了兵马俑特点的词语?

交流(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课文中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小节是……(第二节)写它们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是在……(第四至十节)因此这句话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出示:秦陵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这句话中与“举世无双”对应的词语是……(指名回答)(板书:绝无仅有)

2)这里绝无仅有的是……(引生说: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板书:惟妙惟肖)

3、引读3节、理清结构:

你们瞧,作者在一开始就总地介绍了举世无双的秦陵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接着作者具体的告诉我们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最后他不禁感叹道……(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三、研读第二节,体味作者通过列数字的方式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马俑的规模究竟如何宏大?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自由读读第2节,试着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

2、(出示: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7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让我们配合着来读一读。(生读数字)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这相当于是我们300个教室面积的和。坑内有兵马俑近……(7000个),这可要比我校学生的8倍还要多。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这相当于我们9个教室的长度,南北宽……(62米),这相当于我们相邻2个教室长度,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

3、你看作者在这里先总的介绍了秦陵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然后通过罗列出了一组数字来具体加以介绍。(板书:列数据)(闪烁数字)其中,这组数字写出了秦陵兵马俑……(指名回答:面积大);(闪烁数字)这组数字则写出了秦陵兵马俑……(指名回答:数量多),难怪文中说它……(引生说:规模宏大)

4、下面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相信这回你们在理解了数字在这里的用处后,一定能把秦陵兵马俑宏大的规模表现出来的。

5、(出示:数字)下面请你试着不看书,借助这些数据来介绍好秦岭兵马俑的宏大规模。

6、引读:

(出示: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 ,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因此当我们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在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也能表现其规模宏大,你发现了吗?(恢弘气势)

(出示:图片)下面,就让我们站在高处领略它的恢弘气势。看,一行又一行,一列又一列,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长方形巨阵。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四、研读4—10节,体味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过渡:是呀,就让我们走近些,再近些,去亲眼目睹那些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惟妙惟肖的兵马俑。

(一)读文划出俑的名称,体会类型众多:

1、课文介绍了哪些俑?边读4—9小节边圈出俑的名称。

2、交流(出示: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3、师引读总结:

规模宏大的兵马俑还真是类型众多啊!有……

(二)研读4—5节,初步体味个性鲜明:

1、(出示:图片)结合课文内容,你猜猜屏幕上所出示的哪个是将军俑,哪个是武士俑?你的依据是什么?

2、交流:(随机出示)

1)将军俑:

①(出示: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持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

确实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想请男同学站起来,扮演一下大将军,边和我一起做做动作边读一读,体验一下成为大将军的感受。

②这里作者抓住了将军俑的身材、装束、动作和神情,写出了他的惟妙惟肖。你看,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使人一看就知道是……(出示: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③你们看作者先写了将军俑的身材,再写了他的装束,接着写他的动作,最后写将军俑的神态。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惟妙惟肖。来每个想当将军的人都站起来读一读。

*评价:从你们的朗读中一个个坚毅威武的将军形象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2)武士俑:

①武士俑给你什么感觉?(铠甲明显)

②(出示: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一律挽成了偏向左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他们的装束和将军俑不同。他们穿着身上……,脚上……头发……它们有的……有的……有的……

③(出示: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武士俑的身高1.8米左右,这还只是他们的平均身高,最高的近2米。不仅如此,他们体格健壮,体态匀称。

④指名上台比划身高、做

17、秦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并积累词语:举世无双,绝无仅有,鸟瞰等。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通过研读第二节,知道作者采用列数字的方式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通

过品读4-9节,体味作者通过举例子,抓住装束、武器、神态的不同写出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通过品读第十节,体味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加上联想的方式,写出了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是艺术珍品,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说话。

4、能够利用板书有条理地简要复述课文。感受到华夏文明的辉煌灿烂,激发学

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研读第二节,知道作者采用列数字的方式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品读4-9节,体味作者通过举例子,抓住装束、武器、神态的不同写出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通过品读第十节,体味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加上联想的方式,写出了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是艺术珍品,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说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1、同学们,看!(媒体:图片)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醒来,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指名读课题) “陵”字在这里要读准它的后鼻音。

2、和着鼓声,我请一位同学大声地读一下课题。

3、瞧,士兵们多得数也数不清,来,我们齐读课题,读出它的磅礴气势。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1、秦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墓中陪葬的陶制人像。它们成千上万,组成了一个神奇的地下军阵,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墨走进那千年传奇!自由朗读课文、找到概括介绍秦陵兵马俑的小节。

2、随机交流:

(出示:秦陵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1)在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说明了秦岭兵马俑的地位,你能找到他们吗?

交流(板书: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2)谁能为“享誉世界”来找找近义词?(指名回答:举世闻名、闻名遐迩……)

(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谁能学着样子也来找找写出了兵马俑特点的词语?

交流(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课文中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小节是……(第二节)写它们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是在……(第四至十节)因此这句话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出示:秦陵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这句话中与“举世无双”对应的词语是……(指名回答)(板书:绝无仅有)

2)这里绝无仅有的是……(引生说: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板书:惟妙惟肖)

3、引读3节、理清结构:

你们瞧,作者在一开始就总地介绍了举世无双的秦陵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接着作者具体的告诉我们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最后他不禁感叹道……(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三、研读第二节,体味作者通过列数字的方式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马俑的规模究竟如何宏大?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自由读读第2节,试着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

2、(出示: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7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让我们配合着来读一读。(生读数字)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这相当于是我们300个教室面积的和。坑内有兵马俑近……(7000个),这可要比我校学生的8倍还要多。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这相当于我们9个教室的长度,南北宽……(62米),这相当于我们相邻2个教室长度,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

3、你看作者在这里先总的介绍了秦陵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然后通过罗列出了一组数字来具体加以介绍。(板书:列数据)(闪烁数字)其中,这组数字写出了秦陵兵马俑……(指名回答:面积大);(闪烁数字)这组数字则写出了秦陵兵马俑……(指名回答:数量多),难怪文中说它……(引生说:规模宏大)

4、下面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相信这回你们在理解了数字在这里的用处后,一定能把秦陵兵马俑宏大的规模表现出来的。

5、(出示:数字)下面请你试着不看书,借助这些数据来介绍好秦岭兵马俑的宏大规模。

6、引读:

(出示: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 ,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因此当我们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在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也能表现其规模宏大,你发现了吗?(恢弘气势)

(出示:图片)下面,就让我们站在高处领略它的恢弘气势。看,一行又一行,一列又一列,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长方形巨阵。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四、研读4—10节,体味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过渡:是呀,就让我们走近些,再近些,去亲眼目睹那些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惟妙惟肖的兵马俑。

(一)读文划出俑的名称,体会类型众多:

1、课文介绍了哪些俑?边读4—9小节边圈出俑的名称。

2、交流(出示: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3、师引读总结:

规模宏大的兵马俑还真是类型众多啊!有……

(二)研读4—5节,初步体味个性鲜明:

1、(出示:图片)结合课文内容,你猜猜屏幕上所出示的哪个是将军俑,哪个是武士俑?你的依据是什么?

2、交流:(随机出示)

1)将军俑:

①(出示: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持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

确实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想请男同学站起来,扮演一下大将军,边和我一起做做动作边读一读,体验一下成为大将军的感受。

②这里作者抓住了将军俑的身材、装束、动作和神情,写出了他的惟妙惟肖。你看,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使人一看就知道是……(出示: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③你们看作者先写了将军俑的身材,再写了他的装束,接着写他的动作,最后写将军俑的神态。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惟妙惟肖。来每个想当将军的人都站起来读一读。

*评价:从你们的朗读中一个个坚毅威武的将军形象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2)武士俑:

①武士俑给你什么感觉?(铠甲明显)

②(出示: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一律挽成了偏向左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他们的装束和将军俑不同。他们穿着身上……,脚上……头发……它们有的……有的……有的……

③(出示: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武士俑的身高1.8米左右,这还只是他们的平均身高,最高的近2米。不仅如此,他们体格健壮,体态匀称。

④指名上台比划身高、做

4
评论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