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打美国是逼于无奈还是战略上的失误?-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7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的失误还是战略的失误?

战略失误把。 日本当时必须得那么做。虽然美国在二战初期确实保持中立,但日本推行“南下”战略,必然要攻击的目标之一就是菲律宾,而菲律宾当时又是美国的殖民地。所以如果不袭击珍珠港,就会为日本在太平洋(尤其是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扩张留下后患。 再者,日本当时已经与德国结盟,同时又攻击了马来亚的英军。英、美始终是盟友,所以美国的参战是迟早的事。在这种情况下,用偷袭的方式突击美国的珍珠港,既能让自己的损失减到最少,又能将对敌人的打击最大化。同时既体现了日德同盟的牢固,又抢占了战场上的先机。可谓是一举多得。 PS:但据资料显示,西特勒对于日本此举甚为不满。因为由此不得不逼迫德国向美国宣战。 另外,假如日本不发动这次偷袭,整体局势将对日本更加不利。因为日本之所以要“南下”,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南洋地区的各种战略资源,以维系它的扩张战争。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日本至少做到了这一点。而反之,日本的战略资源将迅速耗尽,失败的时间将大大提前。

一战德国已经吃了两线作战的亏了,二战希特勒太自信,没把英国干掉就去攻击庞大的苏联,虽然闪电战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一旦陷入阵地战,德国就支持不住了。日本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中国战场就够他受,再加上泛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岛屿,他的兵力被严重分散,这个时候居然还去挑衅美国,失败是必然的了

不是逼于无奈,战略上的成功。只是没想到美国的强大,超乎了当时人类的预想。
策划偷袭珍珠港以前,日本军部询问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的将军山本五十六,说:“如果皇军和美国开战,皇军可以支持多久。”(可见日本是知道和美国之间军事上的差距的),山本五十六咬着后槽牙说:“如果你们见过底特律的汽车,和田纳西的油田的话,我想最多半年。“军部非常高兴,”半年足以消灭美国。”(呵呵)
因为当时美国已经通过了征兵法案,涉足太平洋战场只是时间问题,日本的先发制人打的还是非常漂亮的,日本也知道是生死一搏,赌上自己全部实力和美国对攻半年,而且当时美国海军世界第一,日本海军自称是世界第二,日本一直想试试自己海军,陆军连连告捷,海军实力还没展现呢。但是没想到实力相差那么大,二战海军配备5000架飞机都是强国了,美国单是飞机就造了29万架,其他东西只能说不是不计其数。
当时美国能中途岛一战击溃日本,美国都意外,美国虽然军事武器上非常强大,但是美国这个国家,不会打仗,你看越南、朝鲜打那个德行你就知道了,1944年希特勒打的什么都没有了,美军率领盟军合围柏林,那个风光,让希特勒组织残部反扑,擒获盟军1万多人。为什么德国投降日本还不投降,就瞧不起美国。据说美国截获了日本的战术情报信息,并且解密,了解的日军的部署。就是这样在中途岛美军还战死一名中将,这是美国参加各种世界大战以来牺牲的最高指挥官,在美军伤亡不到2000人的情况下,重要指挥官战死,就美军这实力,水分太大。
德国既然能一己之力击溃法、英、苏三大世界列强,日本打美国,其实不是不能打,以卵击石这都是中国历史学家的说法。日本人打的还是非常顽强的,最后美军攻陷日军海军本部前线的时候,几千名伤病和学生集体自杀,日本人作为战士,还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天下大势已去,对比一下美国打越南,拖到僵持战的时候,美国还是没有太多办法的,只不过日本在太平洋投入了全部战力,想赢的太多就输的太快,当时就不应该跟美国打对攻,日本坐镇主场,美国补给线那么长,拖着美国最后是有谈判的可能的。结果脑子一懵,跟美国打对攻,几乎一战日军就损失的全部主战力。又来个原子弹,实在没退路才投降。
日本投降的前一天,关东军残部,在中国还是攻势呢,当时美国加了一个附加条款,让日本对中国投降。如果把美国拖到陆战,战局肯定不会想中国历史里说日本是“以卵击石”,整天以卵击石,某国被卵蛋打那德行。两军交锋不在强弱,三千越甲可吞吴,自来只有胜者强,没有强者胜。日本的失败,只能说是历史的选择,和美国的上帝之矛——原子弹。

被逼是吧,而且准备不足,而且当时二战美国生产出了123艘各种型号航空母舰的生产速度,日本已经快输定了

与其说是美国逼的,还不如说是骄傲冲昏了头脑,胆大妄为,一不留神,揣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日本在二战往往是战术成功过,但是架设在一个失败的战略预计之上。

日本没有石油。没办法,想突然攻击把美国打垮逼美国上谈判桌,其实要是后期来看,别说日本在珍珠港没找到美国的全部舰队,就算那次把美国海军全毁了,按美国的国内生产也照样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