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森数2^73-1能被439、3359或3943哪一个整除?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22
形如2n-1的素数称为梅森素数,这里指数n是一个素数。使用循环设计程序,求出指数n<30的所有梅森素数

2^n-1吧。
下面是代码
Option Explicit
'首先要知道如何判定一个数是不是素数
'素数普遍公式:若自然数N不能被不大于(N^0.5)的任何素数整除,则N是一个素数。
Private Function prime(numberinput As Double) As Boolean '判定一个数是不是素数
Dim number As Double
number = numberinput
prime = True
Dim sqrnumber As Double
sqrnumber = Int(Sqr(number))
Dim i As Double
Dim remainder As Double
i = 2
Do While i <= sqrnumber
remainder = number Mod sqrnumber
i = i + 1
If remainder = 0 Then
prime = False
Exit Do
End If
Loop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Double
i = 2
Do
If prime(i) = True And prime(2 ^ i - 1) = True Then
Print 2 ^ i - 1
End If
i = i + 1
Loop Until i = 30
End Sub

#include int isprime(int n){int i;for(i=2;i*i1; }int main() {int i,a=1; for(i=1;i<20;i++) {a=(1<<i)-1; if(isprime(a)) printf("n=%d%d
",i,a); } return 0;}

质数百科名片
质数又称素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换句话说,只有两个正因数(1和自己)的自然数即为素数。比1大但不是素数的数称为合数。1和0既非素数也非合数。素数在数论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目录

简介
入门
算术基本定理
素数分布问题
质数的构造
素数各类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历史进展
质数的几种英文解释
筛法
孪生素数普遍公式
C语言打印100以内的质数
JAVA质数升成简介
入门
算术基本定理
素数分布问题
质数的构造
素数各类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历史进展
质数的几种英文解释
筛法孪生素数普遍公式C语言打印100以内的质数JAVA质数升成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就是在所有比1大的整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别的约数,这种整数叫做质数,质数又叫做素数。这终规只是文字上的解释而已。能不能有一个代数式,规定用字母表示的那个数为规定的任何值时,所代入的代数式的值都是质数呢? 质数的分布是没有规律的,往往让人莫名其妙。如:101、401、601、701都是质数,但上下面的301(7*43)和901(17*53)却是合数。 有人做过这样的验算:1^2+1+41=43,2^2+2+41=47,3^2+3+41=53……于是就可以有这样一个公式:设一正数为n,则n^2+n+41的值一定是一个质数。这个式子一直到n=39时,都是成立的。但n=40时,其式子就不成立了,因为40^2+40+41=1681=41*41。 被称为“17世纪最伟大的法国数学家”费尔马,也研究过质数的性质。他发现,设Fn=2^(2^n),则当n分别等于0、1、2、3、4时,Fn分别给出3、5、17、257、65537,都是质数,由于F5太大(F5=4292967297),他没有再往下检测就直接猜测:对于一切自然数,Fn都是质数。但是,就是在F5上出了问题!费尔马死后67年,25岁的瑞士数学家欧拉证明:F5=4292967297=641*6700417,并非质数,而是合数。 更加有趣的是,以后的Fn值,数学家再也没有找到哪个Fn值是质数,全部都是合数。目前由于平方开得较大,因而能够证明的也很少。现在数学家们取得Fn的最大值为:n=1495。这可是个超级天文数字,其位数多达10^10584位,当然它尽管非常之大,但也不是个质数。质数和费尔马开了个大玩笑! 17世纪还有位法国数学家叫梅森,他曾经做过一个猜想:2^p-1代数式,当p是质数时,2^p-1是质数。他验算出了:当p=2、3、5、7、17、19时,所得代数式的值都是质数,后来,欧拉证明p=31时,2^p-1是质数。 p=2,3,5,7时,Mp都是素数,但M11=2047=23×89不是素数。 还剩下p=67、127、257三个梅森数,由于太大,长期没有人去验证。梅森去世250年后,美国数学家科勒证明,2^67-1=193707721*761838257287,是一个合数。这是第九个梅森数。20世纪,人们先后证明:第10个梅森数是质数,第11个梅森数是合数。质数排列得这样杂乱无章,也给人们寻找质数规律造成了困难。 还有一种质数叫费马数。形式是:Fn=2^(2^n)+1 是质数的猜想。 如F1=2^(2^1)+1=5 F2=2^(2^2)+1=17 F3=2^(2^3)+1=257 F4=2^(2^4)+1=65537 F5=2^(2^5)+1=4294967297 前4个是质数,因为第5个数实在太大了,费马认为是实数,并提出(费马没给出证明) 后来欧拉算出F5=641*6700417. 目前只有n=0,1,2,3,4,Fn才是质数. 现在,数学家找到的最大的梅森数是一个有9808357位的数:2^32582657-1。数学虽然可以找到很大的质数,但质数的规律还是无法循通。
编辑本段入门
最小的素数是2, 他也是唯一的偶素数。 最前面的素数依次排列为:2,3,5,7,11,13,17,...... 不是质数且大于1的正整数称为合数。 质数表上的质数请见素数表。 依据定义得公式: 设A=n2+b=(n-x)(n+y),除n-x=1以外无正整数。故有: y=(b+nx)/(n-x) (x<N-1)无正整数,则A为素数。 因为x<N-1,而且N-X必为奇数,所以计算量比常规少很多。 详见互动百科素数分布和不定方程 100以内的质数(素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共25个)
编辑本段算术基本定理
算术基本定理: 任何大于1的正整数n可以唯一表示成有限个素数的乘积: n=p_1p_2...p_s, 这里p_1≤p_2 ≤...≤p_s是素数。 这一表达式也称为n的标准分解式。 算术基本定理是初等数论中最基本的定理。由此定理, 我们可以重新定义两个整数的最大公因子和最小公倍数等等概念。 1不能称作素数,是因为要确保算术基本定理所要求的唯一性成立。这一解释可参看华罗庚《数论导引》
编辑本段素数分布问题
素数分布问题,就是指素数在正整数集或其特殊子集中的分布情况,比如素数个数问题等等。这方面的结果如下; (1)欧几里得以反证法证明了素数个数无限;欧拉利用解析方法也证明了此结论。 (2)高斯提出著名的素数定理(当时是猜想,后被证明): 设π(x)是不超过x的素数个数, 那么极限(x趋向于无穷) lim π(x)/(x/Ln x)=1 更好的逼近公式有高斯提出的li(x)函数, 即lim π(x)/lix=1。 其中 相关公式
(3) 狄利克雷 证明了任何等差数列: a, a+d,a+2d,...a+nd,... (这里a,d互质)中都包含无限个素数。 (4) 兰伯特猜想(已被证明): 在n和2n之间必定存在一个素数, 这里n是大于1的正整数。 十亿以内素数分布及概率 "10" |4 |40% “100” |25 |25% “1000” |168 |16.8% “10000” |1229 |12.29% “100000” |9592 |9.592% “1000000” |78498 |7.8498% “2000000” |148933 |7.44665% “10000000” |664579 |6.64579% “100000000” |5761455 |5.761455% “200000000” |11078937 |5.5394685% “300000000” |16252325 |5.41744167% “400000000” |21336336 |5.334084% “500000000” |26355877 |5.2711754% “600000000” |31324713 |5.2207855 % “700000000” |36252941 |5.17899157% “800000000” |41146189 |5.143273625% “900000000” |46009225 |5.1121361% “1000000000” |50847544 |5.0847544% 可以看出,越往后质数比例愈小,但总数却是增多, 可以看出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一结论已经被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其著作《几何原本》中用反证法证明。
编辑本段质数的构造
如何构造素数,即寻找一个可以只产生素数的公式,是古典数论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数学家曾经尝试过此问题。以下列举一些经典的例子。 (1)费马定义了费马数F_n=2^(2^n)+1.他猜测费马数都是素数。 但是欧拉证明了641能够整除F_5,目前为止,人们还不能证明是否有无限个费马数是素数。 有猜测认为, 几乎所有费马数都是合数。 (2)高故证明, 一个正n边形可以用尺规作图得到的充要条件是: n的所有奇素因子都是费马素数。特别地, 正十七边形可以用尺规做出。 (3)梅森定义了M_p=2^p-1. 他猜测当p是素数时, M_p也是素数,称为梅森素数。 但这一结论也被否定了。 一个重要问题是: 是否有无限个梅森素数?此猜想至今未被证明。 (4)一个数n是偶完全数当且仅当n可以写为 n=2^M_p, 这里p和梅森数M_p都是素数。一个重要问题是:是否存在奇完全数? (5) 欧拉和费马等人构造了一些多项式,在一定范围内都取值素数, 比如: f(n)=n^2-n+41, 在n=1,2,...,40时都是素数。一个有趣问题是: 存在无穷个素数可以写为n^2+1的形式. (6)只产生素数的公式很容易构造,但它们是没有理论意义的。比如令B_n=((n-1)!+1)/n, 用表示x小数部分, [x]表示x的整数部分。于是 函数f(n)=n+(n-2)[]只产生素数。这是利用了著名的威尔逊理, 即 "n是素数当且仅当 (n-1)!+1能被n整除" (7)传统筛法是利用一条定理:“n不能够被不大于根号n的任何素数整除,则n是一个素数”《代数学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259页。参见百度素数普遍公式 可以用公式表示,参见下面筛法。
编辑本段素数各类猜想
上面我们已经提及了几类猜想, 如梅森素数无限的猜想, 费马素数有限的猜想等等。以下列举其他一些重要猜想。 (1)黎曼猜想。 黎曼通过研究发现, 素数分布的绝大部分猜想都取决于黎曼zeta函数ζ(s)的零点位置。他猜测那些非平凡零点都落在复平面中实部为1/2的直线上, 这就是被誉为千禧年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的黎曼猜想, 是解析数论的重要课题。 (2)孪生素数猜想。 如果p和p+2都是素数, 那么就称他们为孪生素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是否存在无限多对孪生素数?这一问题至今没有突破性进展。 (3)哥德巴赫猜想 (Goldbach Conjecture) (a)所有的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一般用代号“1+1”表示)。 (b)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问题的第二部分,利用解析数论中的圆法估计,已被证明。 真正困难的是第一部分。
编辑本段哥德巴赫猜想历史进展
哥德巴赫猜想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被称为“殆素”意思是很像素数。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 “充分大的偶数”陈景润是指10的5000000次方,即在10的后面加上500000个“0”。 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编辑本段质数的几种英文解释
mathematics, a prime number (or prime) is a natural number greater than one whose only positive divisors are one and itself. Or for short: A prime number is a natural number with exactly two natural divisors. A natural number that is greater than one and is not a prime is called a composite number. The numbers zero and one are neither prime nor composite. The property of being a prime is called primality. Prime numbers a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in number theory. [From Wikipedia] 2.A whole number not divisible without a remainder by any whole number other than itself and one.(汉译:素数,质数:只能被其本身和一整除而没有余数的整数)[From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3.any integer other than 0 or ± 1 that is not divisible without remainder by any other integers except ± 1 and ± the integer itself. [From The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4.a number that can be divided only by itself and the number one. For example, three and seven are prime numbers.[From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编辑本段筛法
筛法,是求不超过自然数N(N>1)的所有质数的一种方法。据说是古希腊的埃(Eratosthenes,约公元前274~194年)发明的,又称埃拉托斯特尼筛子。 具体做法是:先把N个自然数按次序排列起来。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要划去。第二个数2是质数留下来,而把2后面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划去。2后面第一个没划去的数是3,把3留下,再把3后面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都划去。3后面第一个没划去的数是5,把5留下,再把5后面所有能被5整除的数都划去。这样一直做下去,就会把不超过N的全部合数都筛掉,留下的就是不超过N的全部质数。因为希腊人是把数写在涂腊的板上,每要划去一个数,就在上面记以小点,寻求质数的工作完毕后,这许多小点就像一个筛子,所以就把埃拉托斯特尼的方法叫做“埃拉托斯特尼筛”,简称“筛法”。(另一种解释是当时的数写在纸草上,每要划去一个数,就把这个数挖去,寻求质数的工作完毕后,这许多小洞就像一个筛子。)工作完毕后,这许多小点就像一个筛子,所以就把埃拉托斯特尼的方法叫做“埃拉托斯特尼筛”,简称“筛法”。(另一种解释是当时的数写在纸草上,每要划去一个数,就把这个数挖去,寻求质数的工作完毕后,这许多小洞就像一个筛子。) 筛法与公式的关系: 素数普遍公式: 公元前250年同样是古希腊的数学家埃拉托塞尼提出一种筛法: (一)“要得到不大于某个自然数N的所有素数,只要在2---N中将不大于√N的素数的倍数全部划去即可”。 (二)将上面的内容等价转换:“如果N是合数,则它有一个因子d满足1<D≤√N”。(《基础数论》13页,U杜德利著,上海科技出版社)。. (三)再将(二)的内容等价转换:“若自然数N不能被不大于(根号)√N的任何素数整除,则N是一个素数”。见(代数学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屉部贞世朗编。259页)。 (四)这句话的汉字可以等价转换成为用英文字母表达的公式: N=p1m1+a1=p2m2+a2=......=pkmk+ak 。(1) 其中 p1,p2,.....,pk表示顺序素数2,3,5,,,,,。a≠0。即N不能是2m+0,3m+0,5m+0,...,pkm+0形。若N<P(k+1)的平方 [注:后面的1,2,3,....,k,(k+1)是脚标,由于打印不出来,凡字母后面的数字或者i与k都是脚标] ,则N是一个素数。 (五)可以把(1)等价转换成为用同余式组表示: N≡a1(modp1), N≡a2(modp2),.....,N≡ak(modpk)。 (2) 例如,29,29不能够被根号29以下的任何素数2,3,5整除,29=2x14+1=3x9+2=5x5+4。 29≡1(mod2),29≡2(mod3), 29≡4(mod5)。29小于7的平方49,所以29是一个素数。 以后平方用“*”表示,即:㎡=m*。 由于(2)的模p1,p2,....,pk 两两互素,根据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知,(2)在p1p2.....pk范围内有唯一解。 例如k=1时,N=2m+1,解得N=3,5,7。求得了(3,3*)区间的全部素数。 k=2时,N=2m+1=3m+1,解得N=7,13,19; N=2m+1=3m+2,解得N=5,11,17,23。求得了(5,5*)区间的全部素数。 k=3时, ---------------------| 5m+1-|- 5m+2-| 5m+3,| 5m+4.| ---------------------|---------|----------|--------|---------| n=2m+1=3m+1= |--31----|--7, 37-|-13,43|--19----| n=2m+1=3m+2= |-11,41-|-17,47-|--23---|---29---| ------------------------------------------------------------ 求得了(7,7*)区间的全部素数。 仿此下去,可以求得任意大的数以内的全部素数。 文章(作者王晓明)。
编辑本段孪生素数普遍公式
有定理:若自然数Q与Q+2不能被不大于根号(Q+2)的任何素数整除,则Q与Q+2是一对素数,称为孪生素数。这句话可以用公式表达: Q=p1m1+b1=p2m2+b2=.....=pkmk+bk 。(1) 例如Q=41=2m+1=3m+2=5m+1。 其中p1,p2,....,pk 表示顺序素数2,3,5,7,......。b≠0,和b≠pi-2。 若Q〈P(K+1)的平方减2,[注:p后面的1,2,3,.....,k,k+1是脚标,凡是字母后面的 数字和字母i,k 都是脚标] ,则Q与Q+2是一对孪生素数。 即最小剩余不能是0和pi-2.,例如Q不能是2m,3m+1,5m+3,7m+5,....,pimi-2。否则Q+2是合数。 (1)式可以用同余式组表示: Q≡b1(modp1),Q≡b2(modp2), .........,Q≡bk(modpk)。 (2) 例如,41≡1(mod2),41≡2(mod3),41≡1(mod5)。41<41+2)的平方减2.,所以41与41+2是一对孪生素数。 下面平方用“*”表示,即:㎡=m*.。 由于(2)式的模p1,p2,....,pk 两两互素,根据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 相关题目
得知,对于给定的b值,(2)式在p1p2...pk范围内有唯一解。 仅从(1)式看不出什么素数的规律,一旦转入同余式后,整个线路就清晰起来,因为在孙子定理的照耀下,我们知道b≠0,即是在p1p2p3...pk范围内筛去 p1m+0,p2m+0,p3m+0,...,pkm+0形的数,筛k次。b≠pi-2即是从p1p2p3...pk范围内筛去p1m-2,p2m-2,p3m-2,...,pkm-2形的数,筛k次。共2k次。 得知(1)(2)式在p1p2...pk范围内有: (2-1)×(3-2)×(5-2)×....×(pk-2) 。(3) 个解。
编辑本段C语言打印100以内的质数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 input: num, num should >0 return: 1 - 是质数 0 - it is NOT a prime number 不是质数 note: 只需要计算到num的平方根处。 */ int isprime( int num ) } if ( i <= sq ) return 0; else return 1 ; } int main(void) ; int ntotal = 0; for(int i=0;i<=100;i++) } for(int j=0;j<ntotal;j++) printf("\ntotal number = %d\n",ntotal); return 0; } 前100个素数: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01,103,107,109,113,127,131,137,139,149,151,157,163,167,173,179,181,191,193,197,199,211,223,227,229,233,239,241,251,257,263,269,271,277,281,283,293,307,311,313,317,331,337,347,349,353,359,367,373,379,383,389,397,401,409,419,421,431,433,439,443,449,457,461,463,467,479,487,491,499,503,509,521,523……
编辑本段JAVA质数升成
n以内的质数(n>=2) public class PrimeNumber } if (flag == 0)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39

...题并验算(1)、(2)小题.(1)497+287=(2)604-439=(3)400-109=(4)743+...
答:(1)497+287=784 497+287. 784 验算: 287+497. 784 (2)604-439=165 604?439. 165 验算: 439+165. 604 (3)400-109=291 400?109. 291 (4)743+195=938 743+195. 938

初中数学题,大家帮忙解答一下。
答:5、把这100个数分成50组得:[(-1)+2]+[(-3)+4]+{(-5)+6]+...+[(-99)+100]=50 6、条件不足,只能得到:|c|=-c,|c+b|=-c-c,|a-c|=a-c 由于a、b异号,但不知a、b的绝对值的大小,故|b+a|不能判断等于多少,只能分情况讨论:若a<-b,则有b+a<...

数字题,谁会?叔叔阿姨帮助一下。(小灿\张淑问)
答:共有648个算式(没有排除可交换数字位置的):10*2+1*0-2=18,10*3+1*0-3=27,10*4+1*0-4=36,10*5+1*0-5=45,10*6+1*0-6=5410*7+1*0-7=63,10*8+1*0-8=72,10*9+1*0-9=81,12*0+1*2-0=2,12*3+1*2-3=3512*4+1*2-4=46,12*5+1*2-5=57,12*6+1*2-6=68,12*...

华罗庚杯竞赛题
答:当α=3,β=1,t若有大于3的质因子,则d(p2+71)≥4×2×2,故t=1.此时无质数p满足题意; 当α=4,β=1,必有t=1,此时有d(p2+71)≥5×2=10.此时无质数p满足题意; 当α≥4,β≥1,且等号不同时成立时,d(p2+71)>10. 综上可知,解为p=2,3.例3.把1-51这51个整数分成17组,每组3个数,各组...

有19个等式,如下表: 1+2+3=4+5-3 6+7+8+9=10+11+12-13 13+14+15+16...
答:7、9、、、而每个等式左边长度则是依次加1,如第一个等式左边为3个数,第二个等式左边长度为4个数,则依次累加,到第十九个等式时长度为21个数,而第一个数的大小则为1+5+7+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397 根据此得到最上面的结果。

10000以内的质数有什么?
答:而N和N+1的最大公约数是1,所以不可能被p1,p2,……,pn整除,所以该合数分解得到的素因数肯定不在假设的素数集合中。因此无论该数是素数还是合数,都意味着在假设的有限个素数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素数。所以原先的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素数有无穷多个。2、其他数学家给出了一些不同的证明。欧拉...

1到600不能被2和3整除的数有哪些?
答:要找出1到600之间不能被2和3整除的数,可以使用循环和条件判断来进行筛选。[1, 5, 7, 11, 13, 17, 19, 23, 25, 29, 31, 35, 37, 41, 43, 47, 49, 53, 55, 59, 61, 65, 67, 71, 73, 77, 79, 83, 85, 89, 91, 95, 97, 101, 103, 107, 109, 113, 115, 119,...

三个字合成一个字的字有哪些?
答:叒、品、鑫、森、淼等等。(1)三个又——叒。叒是一个汉字,读音为ruò,部首为又,古同“若”,a.顺;b.指“若木”。古人发明取友之义,从三又会意,同心同德,彼此可相辅相成之意。(2)三个口——品。品是一个汉字,读音为 pǐn,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

...9中的一个数字。用这3张数字卡片最多可以拼成几个三位数质数_百度知 ...
答:如果有两个数字相同且相同的不是6或9,最多可能的排列只有3种,不比下面说的多;如果有两个数字相同且它们是6或9,则第三个数字不会是6,也不会是9(3的倍数);而6不能是最后一个(2的倍数)。按照这个规则查1000以内的质数表,没有比下面说的多的组合。取卡片1、6、7:可以组成三位数质数...

在1~1000的1000个自然数中,所有不能同时被2,7,11整除的数之和是...
答:则:(1+2+...+999+1000)-(154+308+462+616+770+924)=500500-3234=497266 在1~1000的1000个自然数中,所有分别不能被2,7,11整除的数之和是195210。分析符合条件的是:1+3+5+9+13+15+17+19+23+25+27+29+31+37+39+41+43+45+47+51+53+57+59+61+65+67+69+71+73+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