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主要人物分析1500字 其中一个人物就好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4-27
镜花缘读书心得1500字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晚年的一部作品,共一百回。《镜花缘》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打败了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的反叛。有一天醉后观花,令白花严冬齐放。众花神不敢违背圣旨,就齐聚皇家花园喷蕊吐艳。哪知违背了天规,被玉帝贬下凡尘成了一百个才女。众花领袖白花仙子被贬到岭南,托生为唐敖的女儿小山。唐敖殿试落第,心情沉闷,就随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导游,观览了海外异国风情,看到许多奇人异事。后来进入小蓬莱,求仙弃世,一去不返。小山思亲心切,让舅父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回家,历经磨难后终于找到小蓬莱,却意外地在泣红亭中录下一卷“天书”,上面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迹。并遵照父亲的意思改名为唐闺臣。
第二部分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红亭天书上载得分毫不差。这些才女及第后,拜见宗师,连日饮宴,赋诗游戏,表演了书、画、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术等,以及灯谜、酒令、斗草、投壶等,尽欢而散,唐闺臣也重返仙山。这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联合剑南节度使文芸,起兵反对武则天,一些才女也因姻亲关系加入军中,不少人殉难,终于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大阵,武则天失败。后来唐中宗复辟,仍尊则天为“大圣皇帝”,则天又下新诏,宣布明年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

《镜花缘》一书的思想意义十分突出,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社会观点,对嫁娶、葬殡、饮食、衣服、居家用度都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办法。他还通过对各国风土人情的描述,无情地批判了好吃懒做、说谎、奉承、不学无术等多种社会现象,对好让不争、待人宽大的“君子之风”、大人之度则给予赞扬和肯定。然而,书中的一个更重要、更鲜明的主题,就是要求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妇女扬眉吐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虽然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像男尊女卑的现象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的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见,控诉封建制度,主张男女平等,这是否能引起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当代人深思呢?

第11回:观雅化闲游君子邦,慕仁风误入良臣府。
第12回:双宰辅畅谈俗弊,两书生敬服良箴。
第13回:美人入海遭罗网,儒士登山失路途。
第14回:谈寿夭道经聂耳,论穷通路出无肠 。
第15回:喜相逢师生谈故旧,巧遇合宾主结新亲。
第16回:紫衣女殷勤问字,白发翁傲慢谈文。
第17回“因字声粗谈切韵,闻雁唳细问来宾。
第18回:辟清谈幼女讲羲经,发至论书生尊孟子。
第19回:受女辱潜逃黑齿邦,观民风联步小人国。
第20回:丹桂岩山鸡舞镜,碧梧岭孔雀开屏。
第21回:逢恶兽唐生被难,施神枪魏女解围 。
第22回:遇白民儒士听奇文,观药兽武夫发妙论。
第23回:说酸话酒保咬文,讲迂谈腐儒嚼字。
第24回:唐探花酒楼闻善政,徐公子茶肆叙衷情。
第25回:越危垣潜出淑士关,登曲岸闲游两面国。
主要人物
一、唐敖
才思敏捷,喜爱游山玩水,却无心科考,只当了个秀才。其父临终遗言要唐敖至少也得当个会元,自此唐敖开始发奋努力,终于得中探花,却因曾与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结拜仍被降为秀才。
他有意弃绝红尘,便与女儿唐小山、舅兄林之洋、好友多九公等出海游历,他们经历了四十多个国家,见识了很多异国的风土人情。唐敖玩游之暇,教侄女林婉如念诗赋。他善良且重情义,一路上搭救了些由花神转世的女子。在元股国,他救了两条被鱼民网件的人鱼。
为救林之洋,他冒险揭下女儿国修治河道的皇榜。到了小蓬莱山,唐敖被山中美妙仙境吸引,顿觉名利之心都尽,万事皆空。又由于他吃过了仙草,终于入圣超凡,进山不返。女儿小山来此寻访,他只是通过樵夫给小山一封信,要她改名闺臣,并约中过才女后,才可相聚。
二、林之洋
善良而多风趣的小商人形象。虽为商人,却从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他待人诚恳、朴实,很重情义。妹夫唐敖被革去功名,心中沉郁,想出海畅游以解愁闷,他爽快地答应了唐的要求,还拒收舟船饭食之费,建议用此钱买些货物到海外销售。
一路之上,他尽着唐敖的性子游玩。唐搭救了些由花神转世的女子,他全力支持,毫无怨言。歧舌国枝兰音的病只有远走外乡方可痊愈,兰音父亲将其托付给唐敖,为安慰这父女二人,林之洋也连忙替妹夫应承下来。
他怕侄女思亲成病,对其格外体贴,想尽办法为小山消愁解闷。小山中了才女后,他又第二次陪侄女到海外寻亲。林之洋非常直率,当多九公治好歧舌国王子与王妃的病,国王送来了赏谢银子,他劝推辞的九公:与其学那半推半就的俗套,不如从实收了。
他在卖货时,总是钉是钉,铆是铆,容不得半点含糊,且深谙物以稀贵的道理,商人作风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这样,人们并不讨厌他,却因他的滑稽幽默,感到此人十分可爱。
当他听说翼民国的人是卵生时,就想买些人蛋回去卖给戏班做旦角,好从中发财,原来他是将戏剧中“旦”认做了“蛋”字,读后叫人忍俊不禁。
三、多九公
年青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虽才学满腹,却未考中秀才,他就丢下书本,作了海船生意,因折了本钱,便以替人管船拿柁为生。他八十多岁,身体却非常健康,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由于久惯飘洋,他见多识广,奇花异草,飞禽走兽,无一不知,还会治很多疾病。
在歧舌图他将王子、王妃的病治好,但他不贪钱财,一再推辞不受国王送来的谢赏银子。在黑齿国,他以貌取人,未把黑女红红、亭亭放在眼中,他傲慢谈学。
结果受了学问更加渊博的两个黑女的羞辱,以至于后来怕再挨考问,当场丢丑,一见到学馆就心惊肉跳,不敢承认自己是读书人。但多九公不计前嫌,当才女们进京赶考时,他又能悉心照料红红和亭亭。他在唐敖劝说下,把家传糊口用的药方,刊刻出来,以解人病痛。
小山海外寻父,他在林之洋的邀请下,不顾年迈体弱,再次出海。多九公是一个忠厚、朴实、心地善良的劳动者形象。

扩展资料:《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的一些材料,经过作者的再创造,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
书中写了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犬封国、聂耳国、玄股国等等这些国家,或是以人们形体的奇异,或是以人们生活方式的奇异,或是以人们特有的才学技能,或是以地方风土的特点,或是以地方特有的古迹文物,从各方面表现出作者极力扩张古人的幻想。
要向中国之外发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人们的愿望。在《镜花缘》文本的表层展示的是虚幻浪漫静谧的万般世相。
而其深处却一度奔突、冲撞着由生命的热爱、执着与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张力支撑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识,这种对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追问才是小说最具魅力的部分。
通过对于《镜花缘》中几十个国家的叙述,包括了正面的议论和侧面的讽刺,不难看出,它所主张的和反对的,主要有这样一些:第一,它主张男女平等。
它要求女子也应自幼读书,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它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尤其是对于缠足、穿耳这些摧残人类肢体的行为,表示愤怒的抗议。胡适称颂说:“这种制度便是李汝珍对于妇女问题的总解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镜花缘

唐敖

唐小山父亲唐敖在小说中是个“探花”的角色。他在武则天时中了探花,因为和曾起兵反武的徐敬业有牵连,被降为秀才。本来探花是明清科举的名目,进士第三名叫探花。唐代制度不是这样,《镜花缘》写的实际是清代制度。不过“探花”一词起于唐代,每年新科进士在杏园举行宴会,谓之探花宴。原因是要选派两名年轻英俊的进士遍游长安名园去折花,称作探花使。

小说把唐敖派作探花是大有用意的,就是让他和众才女也就是群花联系起来。这番用意在第七回唐敖在梦神观得梦于梦神——自称姓孟,孟谐梦——的描述中便已表现出来,梦神要他寻访谪降红尘、飘零外洋的十二名花,“将各花力加培植,俾归福地,与群芳同得返本还原”。以后又在第八回林之洋的话中点出:“太后特将妹夫中个探花,必因当年百花齐放一事,派你去探甚花消息呢。”当初百花被谪时,有十二花仙谪于海外,所以作者安排唐敖去游历外洋,在“不期然”之间寻得十二女,使他们得以与其他八十八女相聚,同登女科。“探花”之称,非常切题,妙不可言。

自然梦神的话是暗示性的,唐敖并不明白此中玄机,还以为真的要他去寻访名花,所以在出发前买了许多花盆,每到一山便寻找名花。待到女儿国碰见世子阴若花,才终于忽有所悟,原来名花就是这些“以花木为名”的女孩子,骆红蕖、廉锦枫等等。阴若花是在海外遇见的第十二名女子,阴者女也,暗示她出女儿国,若花者如花也,暗示所遇十二女都是花。所谓寻访十二名花,其实是寻访十二女,花即女,女即花。

十二女中有七女原为唐敖故友业师之女,都是因受武则天迫害避难而流落海外的。这就和当年徐敬业反武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叙事链条。她们多有弟兄,由唐敖作伐相互联姻,并得唐敖之力返还中土,不仅实现了百女大会聚,一齐中举,而且后来随夫参加复唐义军讨武,这就进一步把这个链条延续下去。于此可以见出作者的叙事匠心,可谓结构缜密。

唐敖寻得十二名花,从此“渐入佳境”,最终在小蓬莱“撒手弃凡尘”。他的这个归宿,此前作者有多处暗示,多九公说道:“我们三人一路同游,这些肉芝、朱草,独他一人得去,岂是等闲?以此看来,此人必是成仙而去。”

唐敖在小蓬莱成仙大有深意,因为兆示才女登科的玉碑就在这里的泣红亭。作者没有明确说明唐敖成仙后在这里干什么,玉碑的主管是斗宫中的魁星,而平时“有仙吏把守”,这位“唐氏大仙”似乎不可能只做一名把守玉碑的仙吏。碑记后的“泣红亭主人”也不是他,那不过是李汝珍的自喻。但我们看,他在蓬莱暗中点化前来寻父的女儿,闺臣登科后又是到这里重归仙乡,这就意味着这位唐探花始终摆不脱与花的干系,可说是泣红亭的护花使者。其实从他的姓名字号也可看出来。唐不用说,唐朝之谓,表示他拥唐反周。敖通遨,是遨游的意思,表现他“秉性好游”。第四十二回林之洋破其玄关:“俺闻人说,他这名字,就因好游取的,你只细想这个‘敖’字,可肯好好在家?”更有意味的唐敖表字以亭,这“亭”字分明正是泣红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