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近五年广电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22
广播电视产业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是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广播电视是电子技术进步的产物,是依靠电子技术制作传播新闻、信息、教育、娱乐等内容的电子媒体;文化产业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是指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行业。广播电视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构成了现代广播电视产业,这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世界的角度看,传媒产业已经形成。作为现代电子传媒,广播电视不仅具有制作传播信息、舆论导向、娱乐及教化等功能,也具有明显的产业价值。这个价值突出地表现在广告经营活动中,表现在新闻、文化、咨询等节目的采集制作和创造活动中,表现在大型活动的组织传播制造影响力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为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使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和节目数量和容量急剧扩充,队伍不断壮大。虽然说广播电视正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严峻挑战,但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广阔的市场活动空间,同时,也在多媒体合作上提升自身的价值。实践证明,媒体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和贡献,现代社会没有媒体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是不可想象的。广播电视不仅扩大了人们信息、娱乐和学习的视野,也扩大和丰富了社会经济活动领域,从而提升了相关产品的品质,并给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内容,使各项产业与广播电视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也给广播电视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与活力,使广播电视从业内到业外,从单一到多元,从事业到产业,不断扩大自身的领域和影响,打造具有传播特色和特殊价值的大众传媒。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广播电视的意义,一方面是促进广播电视通过进入市场,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推动广播电视向社会开放自身媒体资源,整合社会发展、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实现广播电视媒体对全社会经济的强大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很快,广播电视宣传有所改进,收音机、电视机日益普及。广播电视的影响深入全国城乡,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政治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越来越显示出这个现代化宣传工具的重大作用。

  广播电视是我们党的一项新兴事业。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用广播电视宣传这种方式,并同其它的方式结合起来,可以更快地、更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中央书记处1981年在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这个指示规定了广播电视工作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指明了它的作用,要求全党充分运用这个最有效的宣传工具。

  但是,我国广播电视的现状,同党中央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同全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很不适应,也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广播电视节目比较少,内容不够丰富多采,也不够生动活泼。一些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人民群众还听不到、看不到或者听不好、看不好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工作亟需进行改革。

  最近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了进行改革的方针,明确了我国的广播电视必须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在宣传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以提高人们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为中心,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要严格区别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与资本主义广播电视的界限,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革命热情,向各族人民提供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会议提出的一些重大措施,包括以新闻改革入手的宣传改革、体制改革以及实行中央、省(区)、省辖市、县四级办广播、办电视,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扩大覆盖面,普遍培训干部等,是必要的,正确的。

  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做好广播电视宣传,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需要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配合和帮助。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广播电视工作,无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广播和后来发展起来的电视,一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央关心和重视广播电视事业,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应该对它关心和支持。首先,要善于使用这一现代化宣传工具。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领导工作方法要有所改进,要重视通过广播电视实现这种改进。凡是需要动员人民群众办的事,都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直接同群众见面,使广大群众统一认识,尽快地行动起来。各地在加强宣传战线各部门的建设方面,要把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要把广播电视的宣传工作领导好,并且在三五年内,除地方偏僻、人口稀少、特别困难的地区以外,做到县县、社社、队队都通广播,户户、人人都能听到广播;分几个步骤,到本世纪末做到户户、人人都能看到电视。工业、商业和财贸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所需要的专用设备和价廉物美的收听、收看工具。党和政府的各个工作部门、各群众组织、文化教育机关、文艺团体,学术研究和自然科学技术机构,都要充分利用这一工具,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知识文化水平,丰富精神生活的需要。

  广播电视事业是大有前途,大有希望,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事业。同时,摆在广播电视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广播电视工作者要十分热爱这个事业,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发扬创新精神,做好宣传工作。各种广播电视宣传,不能只是就事论事,都要符合全局利益,符合理论原则,都要有助于人民群众,把全局利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暂时的利益而忘记了根本大计,为了运动的现在而牺牲运动的未来。我们希望广播电视工作者克服困难,奋发图强,正确而又充分地发挥这个宣传工具的作用,力求使它成为党和政府得心应手的有力助手,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知心朋友。


  产业化、集团化是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总趋势

  周鸿铎


  内容提要:广播电视走向产业化、集团化的道路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一种规律,是广播电视产业自身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就是说,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促使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的实现,应加强对广播电视产业的理论研究,科学地认识广播电视的性质和功能。


  前不久,我的研究生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近年来我们国家的传媒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许多新兴媒体涌现出来;报业正在探索走向集团化。那么您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怎样呢?我回答说:产业化、集团化的道路,是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总趋势。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本文着重在这些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广播电视产业形成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各类产业部门都发生了变化,有的是迅速发展,有的是停滞不前,有的已宣布倒闭,………最不能使人们接受的是那些曾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立过汗马功劳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它们的现状很不理想,甚至有人由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怀疑。如果从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来分析,这种状况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现象,它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提高的表现。由于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作为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的产值和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是一种符合规律的现象,应该正确地对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第二产业的下岗职工能够尽快地再就业。对于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并对国民经济仍起着强有力带动作用的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要注意提高其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把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现代信息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那些已不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也没有改造价值的或者根本无法改造的第二产业中的某些行业应使其尽快转产,已破产的企业应注意对年轻的、有培养前途的职工进行培训,使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对于年老的或无培养前途的职工要进行妥善安置,千万不要姑息已无法继续发展的行业。否则,将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违犯产业发展规律的行为。

  根据产业的发展规律,第三产业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产业,是同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种产业。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除在宏观上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之外,当前急待解决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思想上和理论上真正明确我国第三产业涵盖的范围。第三产业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阿·格·费希尔提出来的。从此以后,不仅经济理论界使用这个概念,而且许多国家还把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立部门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在统计上同国外进行比较,我国也开始使用第一、二、三产业(即三次产业)的术语,并计算第三产业的产值。1985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是这样划分的: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即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电影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等。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基本上是按照三次产业的这种划分方法进行的。根据第三产业就是广义的服务业的基本观点,应该把出版印刷行业的各部门作为第三产业来对待,这样既有利于出版行业的发展,又可以使人们更全面地认识第三产业。从上述对三次产业的分析可以看出,各类传媒业都属于第三产业。

  (二)科学地对待第三产业。所谓科学地对待第三产业包括三层含义:(1)从总体上认识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据北京市统计局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1996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0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1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04亿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5亿元。这个数字已充分说明了第三产业整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要平等地对待第三产业中的各个行业或部门。从现在的状况来看,各级政府比较重视商业和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第三产业,具体的政策、法规也比较健全。除此以外的其他第三产业中的各行业,还需要尽快地建立和完善各类具体的政策和法规,促进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3)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应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具有基础性调节功能,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不要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作用的发挥,那样是会有碍第三产业发展的。

  (三)在确定发展第三产业总体规划时,应注意搞好促进某一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和政策。第三产业是一个门类多、结构复杂、层次悬殊较大的一个大的产业群体,只有总体规划是不行的,应注意对具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促进某一具体产业部门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是同某一具体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相联系的,只有众多的具体的第三产业发展了,整个第三产业也就发展了。否则,所谓发展第三产业只是一句空话。

  二、广播电视业是信息产业群中一个子产业

  (一)产业

  产业是指生产具有同性质产品的生产单位所组成的生产群体,或是具有同类社会经济职能的社会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群体。产业是一个动态的生产群体或经济群体,即产业群体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其结构是不相同的,各类产业在产业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是发生着变化的。有些产业部门,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会在产业群体中所占比重下降,或者消失;有些产业部门,由于社会分工的深化,将会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作为第三产业的信息产业就是二战以后,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而逐渐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一种新兴产业。

  (二)信息产业

  信息传输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存在着的一种经济现象,但是,把它作为一个产业还是近几十年内的事情。自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生产、处理、传输(流通)和服务逐渐从其他产业中分离出来,并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第一次把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作为产业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1977年,马克·尤里·波拉特在继承马克卢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美国的信息经济和产业结构进行了认真地全方位地研究,提出了信息产品的生产、处理、传输、服务等是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领域的一种活动;1981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信息活动:电子和电讯技术》的报告中把信息产业划分为四个子行业,即信息生产、加工、传播和基础等行业。从此,信息产业这个概念不仅在西方发达国家被使用,发展中国家也在使用这个概念。

  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程度虽然不及发达国家,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已开始重视信息和信息产业,并对信息产业涵盖的范围进行着深入的研究。不仅如此,1998年3月召开的我国第九届全国人大已批准成立了信息产业部,这既标志着我国对信息产业认识程度的提高,又标志着我国信息产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居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信息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人们虽然很重视对它的研究,但是社会实践所提供的材料还不能使人们对其包括的范围形成共识。马克卢普认为,信息产业可区分为五大类,即教育、研究与开发、通信媒介、信息设备、信息服务等;波拉特认为,信息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即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第一信息部门是指直接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部门,主要包括生产知识和具有发明性质的产业、信息交流和通信产业、风险性产业(如金融、保险等)、市场信息以及宣传业和调查业、信息处理和传递服务业、信息商品产业、教育产业、用于信息的基础设施产业等八个主要产业;第二信息部门是指只把信息劳务和资本提供给内部消耗,而不进入市场的信息服务部门,主要包括工农业中的技术、行政管理和公务等。目前,我国对信息产业的看法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信息产业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播报道业、信息服务业、信息流通业等四个组成部分;第二种观点认为,信息产业包括电话、电视广播、新闻、印刷、激光、光学纤维、电传、计算机通讯卫星等行业及教育、图书馆等行业;第三种观点认为,信息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制造、软件开发、光通信及光探测、数据与图像处理设备制造业等;第四种观点认为,信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开发业、信息传输业、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第五种观点认为,信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产品开发经营业、信息传播报道业、信息流通分配业、信息咨询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基础设施业等。(以上引用资料均参况胡继武编著的《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从国内外对信息产业涵盖范围来看,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就从信息产业的本质来看,凡是信息产业都必须是具有完整的信息生产过程或流通过程的生产部门或流通部门,或者说是经营信息的行业。否则,仅仅同信息有联系的部门,不管是生产部门还是流通部门,都不能称为信息产业。因为在信息社会里一切部门都同信息有联系,都离不开信息,不能把它们都划归到信息产业部门,如果不这样限定信息产业的范围,就会失去研究信息产业的意义。

  根据上述的分析,信息产业的范围可这样界定:(1)提供处理各种信息和传递信息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出售信息商品、提供信息有偿服务的部门,它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商品化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是指信息工业和信息建筑业,是开发制造并出售信息处理机器和软件的产业,为信息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和传播媒介的产业;信息商品化产业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持下,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分配和提供信息服务、培养人才的产业。这些产业部门主要有电子计算机工业、印刷行业、通信业、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其他知识生产和销售部门。(2)非信息产业部门内部的信息部门,又称准信息产业,这类产业部门虽然也进行信息生产,但是它们生产的信息只供本部门内部、为政府部门、非信息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也就是说,它们生产的信息只限于内部消费,不是为了出售。

  (三)传媒产业

  传媒产业是指由传播媒介等信息传播行业所组成的产业群,它主要包括印刷媒介的报纸、期刊、图书和电子媒介的广播、电影、电视、电信、卫星以及其他传播媒介部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研究信息产业涵盖的范围时,总是把各类传播媒介作为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部门,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传媒业具有鲜明的信息产业的特征,根据产业群体组合规律的要求,传媒业是信息产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分析,把传媒业视为信息产业的依据主要是:

  第一,从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来分析,传媒业同一般信息产业一样,所使用的基本原材料是信息;所应用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都是信息技术产业部门提供的高技术产品;所执行的职能基本上是收集、整理、加工、存贮、传输信息;进行信息生产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这些都是信息产业部门生产过程中的最基本的特征。

  第二,从产品的角度来分析,传媒业所从事的生产都是信息产品生产。可以这样说,传媒业生产着当代人类社会的许多知识产品,而这些产品都是信息高度密集的产品。这类信息产品是非信息产业部门无法进行生产的。

  第三,从传媒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来分析,它具有信息价值的多层次性、间接性、增值性。传媒产品的效益并不是同它的传输同步的,也不是独立发生作用的,它必须同物质生产部门相结合,才能获得多方位的效益并使其价值增值。正因为这样,传媒产品的价值也可以说就是信息产品的价值,它是不能单纯地用创造它的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第四,从传媒产业的性能来分析,它同其他信息产业一样,是一个具有高渗透性产业。所谓传媒产业的渗透性,其实质就是传媒产品的渗透性,作为信息产品的传媒产品它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供各行各业的人们使用。渗透性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传媒产品本身具有渗透性,它可以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各产业部门;其二,传媒产品的渗对象能够接受这种渗透。在现代社会,社会各部门、社会生产各环节,都不能离开包括传媒产业在内的信息产业的参与,这是传媒产业实现其渗透性功能的前提。

  第五,从公害的角度分析,传媒产业由于是一种高技术的“无烟产业”,很少对社会形成公害。但是,这并不是说就没有公害。传媒产业的公害不是表现在生产过程,而在于传媒产品的内容和质量。为了减少或根除传媒产业的公害,一定要注意传媒产品的质量,对于任何有害于社会或他人的传媒产品都要禁止生产和传递。

  第六,从传媒产业的就业者的文化素质来分析,其劳动者必须是知识、智力密集型的劳动者,他们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宽知识结构。否则,就不能适应传媒产业发展的要求。

  (四)广播电视产业

  广播电视信息产业是传媒产业群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它是以生产、传输、销售信息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信息产业群的子产业。把广播电视业当作一种产业来看待,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播电视自身特点的要求。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广播电视为什么是一个产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物质经济社会转向信息经济社会,同其相适应,一个新的产业群枣信息产业也就产生了。

  人类社会从物质经济转向信息经济,总的标志是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应用。具体的标志是:

  其一,在社会经济活动、社会产品(不管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信息技术含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据统计,在本世纪初,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信息技术含量仅为5-10%,而现在却达到了60-80%。

  其二,作为信息产业重要部门的图书馆、出版印刷、电信、卫星广播、卫星电视以及电子计算机工业的迅速发展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

  其三,信息产业部门所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据世界银行的调查,信息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这个比重在发达国家已达到了60-70%,在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已达到了30-40%,在发展中国家平均已达到了10-15%。

  其四,作为产业结构来说,信息产业所占的比重呈现提高的趋势。

  其五,不管是经营者,还是政府官员,他们进行决策,实施管理,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并把信息作为他们进行决策和实施管理的重要依据。

  这就是说,既然作为信息产业重要产品的信息以及信息产业的作用范围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广播电视的特点和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已经以一个产业的“身份”参与了社会生活,并成为人们社会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部门。具体来说,广播电视业作为一种产业的主要依据是:

  第一,在现代社会生产条件下,每件产品和每项服务活动中,不仅包括着物质的因素,而且包含着相当的信息量。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自身的特有功能,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引导社会生产要素合理有效地进行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系统的有序度程度的提高,进而增加了生产要素和产品中的信息含量。广播电视的这种对生产要素的导向作用,既是信息产业的软功能的表现,又是广播电视产业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二,在信息产业群中有两个重要的子信息产业,即信息商品化产业和准信息产业。如果把这两个子信息产业合二而一,作为一个信息产业的整体来分析,它具有二重性,即经济属性和非经济属性。对于这类信息产业的二重性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商品属性的角度去理解,信息产业的经济属性也就是指它的产品具有商品性,其价值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信息产业的非经济属性,也就说明它的产品不是商品,是一种自我劳动、自我消费,无需经过市场。二是从信息的角度去理解,信息产业部门的主要产品枣信息,由于其生产者的性质决定了它也具有两重性,即商品性和非商品性。我们常说,信息是商品,这是从一般意义上讲的,或者说信息基本上都是商品。既然基本上都是商品,说明还有部分信息不是商品。

  用这种信息产业的二重性理论同广播电视二重性理论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广播电视既具信息产业群中的信息商品化产业的基本特征,又具有信息产业群中的准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正因为这样,我们把广播电视作为信息产业群中的一个子产业来研究。

  广播电视产业虽然具有信息商品化产业和准信息产业的基本特点,但是并不能把它们完全等同起来,广播电视产业既然作为信息产业群中的一个独立的子产业,它还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不然的话,也就没有必要把广播电视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看待了。

  广播电视产业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个具有新闻性很强的信息产业。这一特殊性,要求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者必须把新闻宣传放在首位,这既是广播电视信息产业要求的,也是广播电视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如果不是根据这种原则去经营广播电视产业,不仅不能突出广播电视产业的特点,而且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所以,为了促进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搞好新闻宣传是根本、是前提、是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性地把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活动同新闻宣传对立起来,这是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没有弄清楚广播电视产业特性的一种表现。

  第三,广播电视产品具有信息产品的基本特征,即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可压缩性等。这些特征唯独信息产品才能具有,这一方面说明信息产品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说明了广播电视产品本身也就是信息产品。广播电视产品的这种特征,充分证明广播电视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同族产业。长期以来,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人为地把广播电视产业和信息产业这对同族“兄弟”分离开来,并限制它们的接触。现在,由于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虽然在理论上已证明广播电视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同族,但是还认为“证据”不足,需要进一步取证。这种对同族理论研究的谨慎态度是正确的、可取的,但是有人以谨慎为借口,限制“取证”,严重地影响着人们对广播电视产业的认识,也影响着广播电视产业作用的全面发挥。可见,广播电视产业是否是信息产业的同族,不是有无“证据”的问题,而是主观认识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产业的作用,当前急待解决的是如何科学地认识广播电视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同族这一问题,只要从思想上真正地明确了这个问题,其产业的“依据”问题也就解决了。

  (四)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无论西方国家的电台、电视台,还是目前我国的电台、电视台,没有一家不进行经营活动的,而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好。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1991年达10亿元,1994年达12亿元,1995年全年的纯收入达25亿左右,1996年的广告收入达32亿元,1997年广告收入达到40亿元。不仅中央电视台,其他电视台的广告收入以及其他经营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除个别省、市、自治区级的电台、电视台外,其他绝大部分的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收入都超过了1000万元。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来说,在80年代初,年收入仅有2万元,1996年达到了7000万元,今年计划突破1个亿。电台、电视台的这种经营状况表明,广播电视的产业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五)从广播电视产业的具体功能来看,它具有明显的信息产业的基本功能,即生产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导向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经营信息的功能等。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是信息产业的子产业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它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它行使产业功能的同时,必须行使其喉舌功能,这是关系到广播电视产业功能能否充分实现的关键问题,必须引起广播电视经营者的高度重视。那么,广播电视产业的喉舌功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概括起来主要有:第一,宣传功能,即利用广播电视这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人民群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第二,教育功能,即利用广播电视向受众传播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第三,监督功能,即利用广播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舆论进行监督,以便树立正气,纠正一切不正之风。

  三、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

  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同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传媒产业的发展相联系的,并受信息产业、传媒产业的制约。这是因为,广播电视产业是传媒产业的一个分支产业,传媒产业又是信息产业的一个分支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的发展是以信息产业的发展和

  随着计算机、电子、通信技术向广播电视领域渗透,传统的广电业迎来了一场革命。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和娱乐方式及收听收视习惯,其发展和运作管理模式对广电产业的经营管理体制等也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在优秀传媒机构挟资本、技术和政策优势不断进行新兴媒体的对接和市场化推广的同时,城市电视台的生存发展空间呈现被挤兑之势。市场法则是优胜劣汰,怎么应对新兴媒体对市场的争夺,是城市台必须面对的问题。

  内容制作和品牌建设

  传统广电业目前能够看到的前景有二:一是做内容提供/运营商;二是做网络运营商。对于城市台来说,内容提供是其职责所在。目前有的地区已经开始有线网络整合,原来属于城市台的有线网络有不保之虞。而内容运营商是城市台最本质的属性。

  做内容运营商,当务之急是提高视/音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尽快产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版权的产品,这是城市广电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城市广电媒体如果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发展壮大才可确保无虞。不但可以申请全国性数字付费频道的经营许可证,成为面向全国的数字付费电视节目运营商,建立广播电视产品的销售和增值的数字渠道;而且不论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还是模拟电视,归根结底都是依靠独特的视/音频内容来谋求市场;而将来广播电视节目进入直播卫星系统播出后,仅仅依靠目前的地域新闻素材,在节目源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无法与全国性媒体争夺市场份额。内容提供商的明确定位,有助于城市广电媒体转变经营思路,聚集优势资源,尽快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推广数字电视增值服务,提高网络运营效益

  做网络运营商固然可以保证盈利,但城市广电媒体不能将经济增长点都寄希望于此。广电网络的优势是传输渠道和传输内容的主体合二为一,使得网络的覆盖劣势可以借助于具有独占性的业务优势消弭其影响。广电网络渠道的增值性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流媒体内容,正是因为这一点,电信业才急于要与广电业合作。电信运营商不但具有全国性网络的覆盖优势,而且具有成熟的市场运营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还具有庞大的用户资源。这些年宽带增值业务已经成为电信业增值的最重要来源,但广电网却由于内容优势带来的晕轮效应,而忽略了自己在市场扩展和新业务增值方面后劲的缺乏和市场被蚕食的危险。

  广电行业应该大力推广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如互动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政务信息、票务信息等业务。针对广电网络在市场运营方面的劣势,着力学习电信运营商的市场运作和商业推广模式。只要通过机顶盒和速率高达2Mb/s的高速宽带网,用户就能在普通电视上收看到网络电视节目,广电行业就应该大力进行市场推广,使用户树立起用电视上网而不是在电脑上看电视的概念。只有这样,传统电视机构出售节目给网络增值服务商(SP)的网络使用权出售收益、为SP提供的宽带平台和代收费服务的分账收益,才能都进入广电自己的口袋,而不用和电信运营商分成。

  资源整合和体制疏通

  广电行业在内容资产方面,可以被调整为几大产业方向:媒体业务、演艺业务、技术服务、研发及投资业务。其中媒体业务无疑是广电行业的主营业务,它除了传统媒体事业和产业之外,现在还包括了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产业群。

  要应对新兴媒体,城市广电媒体的资源整合必须提上日程,体制方面阻碍资源整合的条块分割模式也必须同步改进。应该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资源整合与调配方式,以项目为核心组建运营实体,运用市场模式调配优势资源,而不再是拘泥于目前的业态分割原则。

  在资源整合方面,不但要整合内部资源,而且要寻求社会资源。目前涉足新产业群的媒体机构都是采取与其他资源联合的方式,除了资金吸纳之外,还包括技术上的合作、市场的共同开发等。城市广电媒体当务之急是学习电信系统成熟的市场运营模式,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广泛整合内外部资源,发展新的产业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侧翼进入楼宇电视市场

  分众传媒已经在包括南京在内的22个城市内设置了完善的直营网络。在南京,目前分众传媒的商业楼宇联播网已经覆盖了6800多栋大楼。2005年3月,CTR的调查显示,以楼宇覆盖量计算,分众传媒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而在中国十大城市TOP 50写字楼排行榜中,分众传媒占据了75%以上的份额。除此之外,分众传媒对楼宇市场进行了再度细分,除了针对高端人群的高尔夫联播网和针对商旅人士的机场巴士联播网之外,还推出了针对快速消费品零售终端的卖场电视联播网,据悉分众传媒已在国内1000家大卖场中占据了500家左右,还进入了1000家标准超市和1500家便利店,每周接触8000万快速消费品的购买者。

  分众传媒得到了众多广告主的信赖,他们认为,在媒体组合中楼宇电视是电视的一个有效补充。以电视为主体的媒体传播过程达到了广度覆盖的效果,而楼宇电视则是对那些平时不太看电视的目标受众进行拾遗补缺的重复覆盖或补充覆盖。分众传媒在楼宇液晶电视市场的占有率,加之其在流动场所如商场、宾馆、休闲娱乐场所的交叉覆盖,已能够做到对楼宇人群85%以上的到达率,覆盖已较为充分,所以选择分众传媒这一个运营商已基本可以达到宣传覆盖的目的。而就广告成本来说,分众传媒在2004年尤其是下半年开始的高速成长已经使得其千人到达率CPM成本突破了临界点,2004年底其面向于普通大众的CPM成本只有当地电视台的1/2,面向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受众其CPM成本更是电视台的1/10以下,这不但使其从广告商的电视广告预算中赢得了一部分份额,而且在楼宇电视市场中占据了难以超越的成本优势,使众多广告主对分众传媒的单一选择成为可能。

  从这些数据看,城市台要想进入楼宇电视领域,不论在高端市场、还是在中低端市场都已经是落后者,这时应设法成为行业领跑者的合作伙伴,而分众传媒是可以提供这样的契机的。

  分众传媒在进行全国扩张的时候,采取的是以直营为主、加盟为辅的聚焦战略。在商机尚不成熟的地区,利用品牌优势,甄选当地有较强经济实力、有丰富的媒体经营经验及人脉关系的广告公司,对其进行标准化的商业模式、运营管理、媒体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经确认后方可让其加盟,加盟公司无须支付加盟费用,但须将自身2/9的广告时段归分众传媒使用。分众传媒已经在全国22个城市中建立起了直营网络,而就目前客户选择投放的城市看,95%以上都集中在直营网络中。城市台的优势恰好就是有相对较强的经济实力、媒体经营经验及广告时段。如果分众传媒在某个城市尚未有合作伙伴,那么城市台可以成立一个楼宇电视广告公司并成为分众传媒的加盟伙伴,这是进入楼宇电视领域的最好途径。但与此同时,电视台还必须考虑将来这个楼宇电视广告公司的未来发展。按照分众传媒的做法,在加盟公司发展成熟越过盈亏平衡点之后,分众传媒可以按照溢价方式收购加盟公司,届时电视台当然可以视运营状况作出取舍。

  未雨绸缪 谋划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满足无线多媒体娱乐服务的需求,预示着文化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手机电视目前技术上的障碍不难克服,国内也已经有上海文广率先推出了手机电视节目,这预示着城市广电媒体可以探索手机电视市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未雨绸缪,谋划进入的最佳时机。

  对于手机电视市场,城市台目前都还没有广电总局的传输许可证,但仍可以先做一些前期工作。首先,我们要探索手机电视节目的制作特点,它的小屏幕、高流量计费表明,情景短剧、电视音乐更适合于在手机上播放;随着“三网融合”后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展开,相信手机电视也会提供有用的资讯供用户下载。

  其次,要研究愿意订购手机电视节目的群体特征。要通过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电视节目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手机电视主要是提供大众娱乐功能和部分资讯。收视模式的前卫性,使得我们可以对使用人群作出恰当的定位,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节目情节编排和节目类型开发。

  第三,要了解目前资费收取的方式。目前手机电视的费用等于流量费与服务费之和,流量费归电信运营商,服务费再由SP和CP分成。流量费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用户的选择:太高,用户会望而生畏,进而影响节目制作机构的收入;太低,电信运营商又不甘心。所以,这是一场电信运营商和广电内容商的博弈,大家都在争夺利益分配的主动权。手机电视的牌照不可能是唯一的,而这个门户是没有界限的,不管跟谁合作,中国移动都能赚到钱。这样一来,市场的压力又转移给了内容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又面临着节目质量的竞争。这样我们就又回到了老话题——内容为王,只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独特视/音频节目,才是传媒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占据数字移动电视市场,推广增值服务

  城市台如果能够占据移动电视市场,则无疑分得了一块新蛋糕。下一步就是怎么把蛋糕做大。

  南京广电移动电视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9月1日成功地在地铁上开播数字移动电视,它能够在所有地铁范围内,包括部分地面出入口、站/厅/台及车厢内,为乘客提供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该系统在隧道内采用无线数字传输技术,使得移动电视传输及无线宽频接入等服务成为可能。而南京移动电视的声讯系统是与南京地铁的导乘系统分开的,这样就能够在保证移动电视画面清晰的前提下保证大部分声音不受干扰,大大提高了移动电视的收看效果。从技术发展角度看,数字移动电视至少8~10年不会落后,即使在这期间有更先进的技术出现,也可以“与时俱进”,进行技术更新。重要的是,占有了无可替代的终端播放平台,可以游刃有余。公交车、出租车是南京移动电视除了地铁之外的重要播出平台。

  南京广电数字移动电视项目在南京具有相对垄断性,与兄弟城市(地区)移动电视相比,南京广电移动电视拥有地铁、部分公交车、主流出租车等较强势的移动终端载体。若定位准确,运作得当,可望成为南京地区又一强势媒体。目前通过先进的技术克服了移动电视信号不稳定的弊端,下一步就是研究受众特点、开发内容、提高收看率了。移动电视具有独特的收视特点,那就是收视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干扰因素,如噪音、烟尘、拥挤等,收视又是强迫性的且具有情境性,附属于搭乘过程的时长和范围,因此,如何根据移动电视的这些收视特征及南京市受众收视兴趣,开发和编排移动电视节目,就非常关键了。南京市数字移动电视目前播出两套节目,即移动电视频道和新闻综合频道,近期还将开播第三、四套节目。

  关注数字多媒体广播发展

  目前信息传播手段都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网络已经分流了大量的广播听众;MP3音乐已经进入手机、PDA、掌上电脑等新设备;各种新的数字媒体接收设备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和电视必须面对数字多媒体业务的挑战。

  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无以伦比的技术优势,将为广播业带来无穷无尽的增值业务,给广播系统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就城市台而言,目前首先应该分析所在城市广播传媒服务市场的潜在容量,并细分市场。其次,对数字多媒体广播的应用业务进行分析和选择,音频服务、经济信息服务、交通信息服务、娱乐信息服务等有着强劲的消费需求,而且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受众。比如音频服务和娱乐信息服务针对的是音乐发烧友、时尚青年、休闲人士等;经济信息服务于财经证券经济领域从业者;交通信息服务于司乘人员、私家车主等。而像网络服务、专业信息服务等市场,前景还不很明朗,应该先期进行市场调查。第三,时机合适时可以对多媒体广播系统设备投资和人员配备等前期工作进行课题立项,制定预算。第四,对多媒体广播的运营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进行探索和思考。

  DMB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有赖于政府、广播业者、厂商的通力合作。随着技术日臻成熟,DMB接收机趋向于多功能、小型化,成本日益降低,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DMB接收机面世,它的普及将为中国广播业带来一场革命。

  由于技术不断进步,传统广电业必须紧跟媒体技术的发展潮流,加强新技术、新媒体的规划、开发研究和平台建设,不但要实现“从为播出而制作到为市场而制作,从地方性播出机构发展到面向全国甚至东南亚或全球市场的内容供应商、发行商和服务商”这两个战略转变,而且要着力打造新媒体产业群,遵循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规律,适应受众变化的收视模式和收视喜好,在新兴媒体领域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数字电视
移动电视
高清电视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答:文化娱乐业有机构17.47万个,90.3万人;文化市场其他经营机构9.7万个,23万人 。这些单位的特点是大多机构较小,如文化部下属每单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从经营规模看,音像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音像制品的生产、复制单位近600家,每年生产正版音像制品(盒带、VCD、CD和DVD)两万种约2亿件(盘),平均每家企业年生产34...

您认为中国动画产业现在有哪些特点,发展前景如何?
答:影视动画作为文化产业可以说它独具魅力,它具有国际化程度高、消费群体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产品生命周期长、高附加值等特点。发展影视动画产业对于繁荣优秀民族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广电影视产业发展,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中国现在文化有什么发展
答:我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性短缺是在我国服务业总体发展滞后这一背景下形成的。 这两年的趋势是,文化服务业这块“短板”越来越短。加入WTO以后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新特点主要是,第二产业增长迅猛,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下降,文化服务业的增长总体上也比较缓慢。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显然是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

2022广电全媒体蓝皮书媒体研讨会在京举行,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答:研讨会上,中国广播电视信息中心总经济师姚永红、中国宣传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梁斌围绕“大数据与广电业融合发展”主题,分别从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当前的网络视听行业发展现状、未来五年网台融合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广播影视领域进行了解读。姚永红指出,近年来,在各级广电部门的大力...

企业的成长期一般有哪些特征?
答:企业的成长期的特征:发展速度快,波动小。企业转业率降低,企业专业化水平提高了。企业表现为投入较大,收入也颇丰,现金流可正可负。企业进入扩张阶段,生存问题已基本解决,这时企业具有较强的活力及相应的发展实力,所以通常发展速度快,波动小。处于此阶段。企业在资金、人员数量、技术水平方面都较创立...

求"广电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答:坚持巩固、发展、提高并举全面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 这次全市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文件)精神,回顾总结“十五”时期和2005年全市广播电视工作,研究部署“十一五”时期及2006年的工作,...

文化产业的当今现状
答: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 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已被国家“十一五”规 划确定为重要发展目标,大的政策已经明确,广电和电信分业经营格局的打破也 将为时不远。这种发展和改革,将促进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和链条发生历史性重 组,在促进文化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

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这就是在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史上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中央 [1983]37号文件”。中央37号文件的贯彻实施,改变了以往四级办广播、两级办电视的格局,空前地调动起地方办广播电视的积极性,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统计数据表明,从1983年到1987年这五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最快...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新业态具有什么特点
答:21世纪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有一本书叫做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实证研究> 你可以去读一下. 或许对你有帮助!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论文提纲怎么写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的论文,我在 远航论文网 看到过,你可以下载来参考下,当然,你有钱,他们还可以给你提供代写服务呢?看你的吧!

第四大运营商“广电系”5月正式落地
答:中广电移动网络有限公司建立后,将作为中国广电的 5G 专业运营子公司,全面开展 5G 商 用业务。中国广电在固移融合的思路下,组建该广电 5G 运营主体,意在打造广电 5G 差异 化优势,形成有线+5G 融合发展新格局。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曾明确广电 5G 发展的目标定位,要求充分发挥 广播电视内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