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份额跌至新低?别慌,中国品牌还能打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8
4月份汽车销量出炉后,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但要说“愁滋味”,恐怕不少中国品牌有着更深的体会。
销量、市占率双双下滑
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品牌乘用车4月销量为53.2万辆,同比下降9.4%;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下滑2.6个百分点,跌至34.6%。
这也创下了自2010年以来,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新低,上一次新低是2014年8月,市场份额为37.9%。
再看看中国品牌近10年的销量表现,从2011年开始,自主品牌在SUV红利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市场份额在2017年达到顶峰,全年销量1084万辆,同比增长3.02%,市占率提升到41%。
中国品牌的成长,很大程度依赖SUV市场的爆发。
当中国品牌要继续向千万大关迈进时,2018年国内车市首次出现负增长,自主品牌市占率的拓张被按下暂停键;幸运的是,其市场份额保住了41%不变。
不过到了2019年,车市跌幅进一步扩大,中国品牌难逃此劫,市场份额回落至37%,相当于降到2015年的水准。
2018年后车市遇冷,SUV红利消退,中国品牌销量份额开始下滑。
2020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1-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68.9万辆,同比下降39.3%,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至38.1%。
如果只是销量下滑,那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今年受疫情影响,整个汽车行业都不景气;但销量和市场份额双双下跌,说明中国品牌的发展肯定出现问题了,而这背后,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市场份额为何失守?
事实上,自主品牌销量份额下滑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往大里讲,主要离不开两点。
首先是“内忧”,人口红利不再、首购用户减少,是中国品牌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
一份调查结果显示,90后年轻用户是中国品牌的主流消费人群,2019年自主SUV用户中,90后占比28.5%;同期合资SUV中,90后的比例只有20.4%。
中国品牌SUV的用户结构更显年轻化。
具体到车企,上汽名爵的90后用户比例超过30%,广汽传祺、东南汽车、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等中国品牌,90后用户比例也相对较高。
90后成中国汽车品牌消费主力。
2020年,90后开始步入30岁门槛,本以为这波“后浪”能够接班80后成为首购大军,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的出生人数大幅下降,导致首购用户数量大幅缩减。
同时,80后今年步入40岁门槛,曾经的首购用户转向增换购市场,再大大缩窄了自主品牌的用户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0后人口比80后减少了23%,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带来的就是车市增长的下降。
其次是“外患”,近年合资品牌“集体向下”,抢走了自主品牌不少市场份额,我们把这些向下进攻的合资车企分为三类:
一类以北京现代为代表,因销量表现未达预期,直接将新车型的价格定位到和自主品牌的位置;
二类以上汽通用为代表,基于市场竞争压力,终端售价大幅打折,与自主品牌车型形成了竞争关系;
三类是最“贪心”的,自己原来的“地盘”足够强大,却还是要来抢中国品牌的饭碗,比如一汽-大众新推出的“捷达”品牌,即直接冲着自主品牌而来。
售8.48万起的捷达VS5,上市第4个月就月销破万。
以上种种不难看出,自主品牌真的顶着巨大压力,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销量滑坡、份额失守似乎就成了定数。那么对中国车市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中国品牌需要优胜劣汰
笔者认为至少不是坏事。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低,需要优胜劣汰、需要兼并重组,这句话喊了很多年了。
国内拥有上百家自主车企,从增量时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部分车企已经被市场边缘化,进入生死存亡时刻;2020年裁员降薪、经营困难的车企更是不断涌现。
所谓“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今年虽是车市寒冬,但寒冬只会冻死“软弱的苍蝇”,免疫力不足的企业无法经受这种严峻考验是不足为奇的。而“梅花”照样独傲霜雪,我们需要的正是像“梅花”一样,有产品品质和品牌实力做保证、不惧严寒的中国车企。
近几年,中国品牌市场格局的变化,亦为这场淘汰赛做足了铺垫。1-4月,排名前十的中国汽车集团,销量合计513.2万辆,占汽车总销量89.1%,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
回顾2019年,排名前十的中国汽车集团,销量占比达90.4%,高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从行业格局看,头部车企越来越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将有助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
所以,尽管整个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了,可这是必然的,也是不足为患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头部车企的发展质量,恰恰是那些主流中国品牌,才代表着中国品牌乘用车的未来。
头部中国品牌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中国品牌SUV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变化,能很好地体现头部品牌的引领作用。
2010年以前,中国品牌在一线市场一直缺乏影响力,市占率非常低。2011年哈弗H6上市,中国品牌在一线市场的影响力开始回升,长安CS75、瑞虎5、传祺GS4、博越、荣威RX5等产品的强势入局,让中国品牌口碑大涨,消费者认可度飙升。
中国品牌SUV一线城市用户比例逐年提升。
此外,过去为了突出性价比优势,和合资产品错位竞争,自主SUV主销产品的定价均在15万以下,并把15万作为产品规划的价格红线。
2017年,传祺GS8、WEY VV7等车型上市,并获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头部中国车企看到新的市场机会。它们不再只满足10万以下的低端用户,正努力渗透到15-20万市场,未来随着更多中高端产品相继推出,自主SUV在15万以上的产品线日益丰富,中国品牌“向上”之路将走得更加稳健。
定价15万以上、首款月销过万的中国品牌SUV——传祺GS8
中国品牌成功突破价格天花板,持续高端化。
回头看中国品牌的发展,我们发展的时间太短了,奔驰、宝马、福特、雪佛兰都是百年品牌,中国第一家民营车企,吉利汽车成立不过23年。
但积累时间短,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劣势,相反,仅用短短20年,中国汽车工业就形成了比较完整和成熟的工业体系,主流自主品牌也从价格优势主导,转向品质和技术领先主导。
现在,我们可以很自信的说,许多中国车在设计、内饰氛围、驾控等方面完全不输合资车;新技术上,无论是5G技术还是车载智能网联系统,中国品牌亦取得了局部领先,这些都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写在最后:总的来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滑,反而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要只看总体,要关心标杆车企的发展质量,若标杆车企的市场份额能稳住,那基本上中国品牌的未来就能稳住,这是不夸张的。
但要稳住其实不易,在这一过程中,头部中国品牌仍需直面德系、日系的挤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当然,一切进化都伴随阵痛期,只有这样残酷又惨烈的竞争,才能倒逼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坚定地支持和相信中国品牌。
文 |?葫鹿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人汽」弱势品牌如何翻身?难,也不难
答:一方面,整个市场陷入深红,每一款新品发布几乎都是一个价格新低标杆,高度内卷下没有哪个企业能够独善其身,更不用说,没有合理利润也就没有可持续的未来。另一方面,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国品牌的高歌猛进,实际上只是少数...

广汽菲克负债逾80亿将破产,Jeep国产车产销量为何会跌至零?
答: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汽车制造业的崛起,不少国产车的性能逐渐赶上甚至超过了这款车。而该品牌似乎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导致这款最终销量跌至谷底。二、该品牌已经放弃这款车在市场上的销售占比。由于广汽菲克这...

中国品牌攻城拔寨,日系车失守东南亚市场
答:新能源是当下日系车企最明显的一个短板,但不是问题的全部。2023年上半年,因为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停滞不前,日系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从去年的20%暴跌至14.9%。7月份,日系品牌在华的零售份额15.8%,同比又下降了5个...

在中国市场,起亚还有机会吗?
答: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前五名中,有3家来自中国汽车品牌,其中比亚迪、长安、吉利分列第一、第三和第四位,市场份额共计占到了26%。 同期,韩系品牌现代、起亚均未进前15,起亚想在国内市场翻盘难度可想而知...

国产手机库存危机,手机为什么卖不动了?
答:不可否认的是,相同价格时苹果手机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总结 国内手机市场日益低迷,我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创新,没有革命性的创新就无法吸引消费者。亲民的价格也是关键,高价低配的手机注定无法让消费者满意。

没有补贴依然增长,国外品牌边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熟
答:超过出口95.4万辆的日本,位居第一。中国2022年达到311万辆,跃居世界第二。按照这种趋势,今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另外,今年前2个月,中国汽车市场减少15.2%,达到363万辆,其中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

在印度与欧美,中国手机品牌生存质量如何?
答:第一、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占主导,消费者对价格高度敏感,手机利润率低,急需拓展高端市场份额。印度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市场,智能手机渗透率达到55%,每年有7-10%的新品牌进入。大部分印度用户会购买中国手机品牌,这使得中国...

进口车销量创10年新低,是自主车太强势还是消费力下降?
答: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量达到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渗透率达35.7%。对应到售价区间上,35-40万价格区间的车型涨幅最大,同比增速超过1倍。由此可见,自主高端新能源车已经在侵蚀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及后市场发展方向
答:今年上半年,整个月度市场规律不再遵循原来的市场规律,我们在做预测的时候不断根据新的状况进行调整。 1-6月份,汽车的销售量近10%的增长,这里所说的销量是批售量,就是在国内制造的汽车批发到渠道端的数量,里面包含了上半年200万辆的...

回归理性!剔除A00级车后,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将暴跌至10.9%
答: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国内A00纯电动微型车国内销量高达75.5万辆,占整个新能源市场比重高达26.8%。如果剔除A00级电动车销量数据,1-11月份新能源批售销量渗透率将从15%暴跌至10.9%,自主品牌也将从超高渗透率回归到和行业持平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