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都有哪些好玩的活动/习俗?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8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比如活动啊什么的

元宵节的习俗及活动有以下这些: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已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就已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元霄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宝” 。
现在的“元宵”即“汤圆”,以白糖、豆沙、芝麻、黄桂、玫瑰、枣泥、果仁、核桃仁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球形,可素可荤,风味各异。可汤煮、蒸食、油炸,有团圆美满之寓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成的,而是在糯米粉中一层层“滚”成的,或煮或炸,预示着亲人们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为明帝提倡佛法,正逢蔡愔自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年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圣佛舍利,是参佛的良辰吉日。
于是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传令正月十五夜,宫中及寺院都“燃灯表佛”。从此,元宵观灯的习俗就由原来仅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即每年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平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挂灯的习俗,到唐代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生活富庶。在皇帝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自然办得越来越豪华。
时至中唐,已发展成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期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非常大,燃灯达五万盏,花灯式样繁多,皇帝令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二十间,高一百五十尺,金光璀璨,甚为壮观。
于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或灯饰的奇幻精美,皆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是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元宵灯会经过历代的发展,灯节的举办时间也越来越长。
唐代的灯会是“十五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增加了两日,明代则又在前面加了五天,从初九到十八整整十天。
3、迎紫姑:
紫姑传说是民间一位善良的姑娘。某年正月十五,紫姑却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因此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于是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天夜晚,人们就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模样。
妇女们纷纷站在紫姑常做活的厨房、猪圈和厕所旁边迎接她,象对待自己的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贴心话,并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非常生动,反映了劳苦人民忠厚、善良、同情弱者的真实的思想感情。
4、走百病:
元宵节除庆祝活动以外,还有信仰性质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妇女居多,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过走郊外,其目的就是驱病消灾。
随着历史的发展,元宵节的庆祝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踩高跷、耍狮子、扭秧歌、划旱船、打太平鼓等活动。
5、逐鼠:
这项主要是养蚕人家的活动。由于老鼠经常在夜里把整片的蚕吃掉,他们听说正月十五这天,用米粥喂饱老鼠,它就不会吃蚕了。
因此,他们在正月十五夜,熬上一大锅粥,有的还在上面撒一层肉沫,用碗盛好粥,放置到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如墙角、顶棚等,嘴里还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如果再吃蚕宝宝,就不会好死。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来看看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以及元宵节好玩的活动吧!
各地关于元宵节由来的说法很多,有三种说法流传较广。一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因为平息吕氏之乱是正月十五;二说,元宵节是人们为庆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圆之夜而设,又称“上元节”;三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一、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二、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三、赏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四、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五、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耍龙灯”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在艺术创作中,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创造,“耍龙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六、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节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在东北元宵节前后会有灯会,每年我都会和家里人一起去看灯会,特别的热闹,特别有意思。还记得有一年姥爷单独带我去看灯会,我就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害怕,一直哭着吵着要回家(╥_╥)还不小心把一整个糖画都沾前面那人的身上了ʕ⊙ᴥ⊙ʔ哈哈哈哈哈哈

还记得小时候才叫个热闹呢!正月十五去看花灯还有舞狮子耍龙灯的!还有踩高跷的!还有猜灯谜!小时候家住农村过节特别有节日的气氛,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观花灯:元宵节赏花灯,吉祥之星为你升。

送孩儿灯:简称 送花灯 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

猜灯谜:是一项横生的游艺活动。灯谜起源于西汉的隐语,后发展为民间谜语,又叫“打灯谜”

耍龙灯:也叫舞龙或者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以祈求生活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偷菜节:流行于贵州省黄平苗族一带,正与实物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

中国情人节:在元宵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

逐鼠:这项活动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过哪个节不是逛吃逛吃的,元宵节的习俗当然也离不开逛吃逛吃!

吃!最重要的当然是吃元宵了

煎炒烹炸各种花样吃法,黑芝麻花生玫瑰各种馅料。当然每人免不了吃掉半斤各种馅的元宵了,


其次就是因为我家在朝鲜族乡周围全都是朝鲜族,

入乡随俗附近的人们不管是什么民族元宵节都会去吃朝鲜族打糕(一种和元宵一样糯叽叽的)

烤肉,喝狗肉汤(民族习俗,虽然我不喝,希望不会人杠我,狗狗这么可爱……)


在饭店吃饭的时候还能听到隔壁桌的朝鲜族阿玛尼一起高高兴兴的唱着好听的朝鲜族歌曲,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

逛!最重要的就是逛庙会了!

沈阳大大小小的庙会还真的不少,最大的庙会就要算皇寺庙会了!

皇寺庙会从大年初二一直到过完元宵节,

各种样式的灯笼猜灯谜,吹糖人捏面人的摊子一个接一个,各种小吃也绝对不能放过,

人挤人的一步步挪动,虽然这个时候是东北最冷的时候,气温都在零下二十度左右,但是过节的热情绝对是气温挡不住的!



在我们大多数人眼中,元宵节的活动无非是舞龙舞狮、吃汤圆、猜灯谜这类“玩腻”了的活动。其实啊,元宵节也有很多好玩的活动呢!特别是我之前在销售人员为主导的公司里,很多同事来自湖南、安徽、河南、东北(简直天南地哈哈),因此我发现,原来元宵节可以这么有趣!

先说下俺们大绍兴的汤圆节活动~舞龙舞狮、吃汤圆、猜灯谜当然是逃不过的辣!

比较中间的穿青花瓷色旗袍的美女是我们绍兴旗袍协会会长(具体名头一长串)

这张是17年越商大学旗袍秀活动现场拍的,由此结识这位气质美女,听她说我们绍兴元宵节可能会展开旗袍秀~哇塞,期待!

 

当然还有我们绍兴的戏曲精粹——越剧!记得小时候,每逢村里的老人过寿或者春节、元宵这类节庆日,当地有名的越剧团(如绍兴小百花)都会来我们这摆台,连唱个三五天,我还偷看过他们化妆呢!十年前元宵节还以唱越剧为主要节目,不过现在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

四川的同事说,他们家乡的元宵节还有鸡公车巡游表演、客家龙灯队、客家婚嫁这类活动,展现出他们洛带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另外一个四川朋友是高县的,他们那时兴看打铁花。我们都纳闷,知道铁、知道花,打铁花是什么鬼?原来啊,打铁花是他们那流传三百多年的传统习俗,看下图!火树银花多么壮观!寓意:热闹祥和。

前几年去黑龙江玩,也在那里体验了一把“我的家东北”的元宵时光。东北那嘎达的元宵节晚上要“送灯”,在农村家家用面做成碗状的灯,在面碗里倒上油,用线做捻儿,掌灯时在屋外的窗台上、大门墩上、仓房前一一点上,还要用锯末子伴上油从家门口到墓地的路上,每隔一段距离点上一墩,豆大的微光连成一片,很壮观。其实我到现在还搞不明白具体咋弄,只觉得很稀奇哈。

他们东北的元宵也不是包的,是【滚】的,就是把白糖、玫瑰、芝麻、果仁、豆沙等馅儿用磨具加工成小块,把磨好的糯米粉放在大的笸箩中,馅儿块放到笸箩中开始晃动,糯米粉就一层一层的沾到馅儿上,越晃越大,一个个白白的圆圆的元宵就滚成了。元宵的寓意是全家团圆和美。

我外婆家在湖南,因为距离遥远又晕车,所以不太回去过年,刚采访老妈湖南特色的元宵节习俗,她说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基础套餐”。

不过还在长沙的表哥说,他们在元宵节会展开一个渔翁戏蚌的活动。(是一种很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通过一男一女的双人舞蹈,表现出渔翁和蚌精在戏耍中,渔翁用计将蚌精捕获的情景。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渔翁戏蚌,在老长沙俗称蚌壳灯,尤其在元宵最显热闹,该娱乐是以美丽的女子,装扮成蚌壳精,而由装扮成渔翁的男子去捕捉蚌壳内的女子。

PS:除渔翁戏蚌外,又有彩龙船(即旱龙船)、大肚婆娘观灯、老汉推车等项。过街市时,花炮齐燃,满街扰攘,大有歌舞升平气象。

可惜了,我只能在朋友圈里欣赏了~

当然啦,元宵节不仅仅是我们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身居海外的华人庆祝新年的表达方式。

有朋友在悉尼定居,这是他之前拍的悉尼元宵节图,以十二生肖的大型花灯照亮悉尼市内最具标志性的地点!

最后,希望我们传统文化节日,能够在岁月的沉淀中绽放不一样的魅力!



我们这里元宵节,正元十五大家一家人一定要坐在一块儿一起吃个团圆饭,但是光吃饭可不行呢,大家也知道十五的月亮圆又圆,我们一家人都会吃好饭去阳台上,干嘛呢,就是给月亮摄影,那天的月亮可以说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对于我们一家人团圆也是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家呢就有这么一个摄影比赛,专门比谁的月亮拍的最大,最圆,有半小时的时间,大家不管老老少少都喜欢去琢磨怎么拍,其实是因为选出最好的就有一个新年最大的红包,也是最后一个红包,你说谁会不喜欢呢!给大家看看我拍的把,就一般,但也是我认认真真拍的。



元宵节主题活动有哪些?
答:1. 猜灯谜:这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之一,被称为“打灯谜”。它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娱形式,从古代开始便流传至今。2. 面灯:又称为面盏,是汉族的一种岁时风俗。它使用面粉制作成各种形状的灯盏,多在北方地...

元宵节要干什么活动
答:1. 张灯结彩:自元代开始,正月十五日元宵佳节便有张灯观灯的习俗,各个朝代都将此视为重要的节日盛事。2. 猜灯谜:元宵节期间,人们将谜语悬挂在彩灯之上,称之为“打灯谜”。这一活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南宋时期开始流...

元宵节有哪些主要活动
答:2. 看架火:元宵节期间,各地会举行架火活动,这是我国传统的庆祝方式之一。3. 猜灯谜:元宵节还有猜灯谜的习俗,人们将谜语写在灯笼上,供他人猜测,增添节日乐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都有庆祝活动,各有特...

元宵节可以搞哪些活动
答: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元宵节民俗活动二、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元宵节有什么活动适合做
答:元宵节可以做什么活动1、酒令游戏游戏1、循环相克令用具:无人数:两人方法:令词为“猎人、狗熊、枪”,两人同时说令词,在说最后一个字的同时做出一个动作——猎人的动作是双手叉腰;狗熊的动作是...

元宵节有哪些有趣的活动
答:1、吃元宵:吃元宵是一个传统习俗,一般多在元宵节吃。“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吃...

在我国有哪些庆祝元宵节的表演?
答:1、赏花灯 元宵节也叫灯节,全国各地每年元宵必定少不了赏花灯。2、猜灯谜 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经典民俗活动之一。灯谜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文人墨客,他们为了展现才华和闲来解闷儿,就制作出了“文义谜语”,...

关于元宵节的活动有哪些?
答:1、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

元宵节民俗活动有哪些
答:此外,舞龙舞狮表演也是元宵节常见的民俗活动。人们会装扮成龙和狮子的形象,在锣鼓声中表演各种动作,以此来驱邪避害、祈求吉祥如意。这些表演通常非常精彩,吸引大量观众驻足观看。元宵节的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元宵灯会上人们会举行什么等传统游艺活动
答:1.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2.耍龙灯: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