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介石小时候的介绍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22
有关叶挺将军小时候的故事介绍一个

清朝末年,在广东惠阳县周田村,有个军官的儿子,经常骑着他父亲的战马在村里横冲直撞,狂奔乱跑。
有一天,他又骑着战马在村里撒欢。一个正在地上玩耍的孩子,眼看就要被马踩着,吓得哇哇大哭。
在这危急关头,一个名叫叶为洵的男孩猛冲过来,抱起哭叫着的小孩闪在一边。飞马“刷”地从他们身边擦过。
叶为洵是个佃农家庭出身的放牛娃。他早就看不惯那个为非作歹的军官儿子了,于是,便和大家商量对付的办法。
第二天,那个军官的儿子又骑着马来了。这时,有一群水牛正好朝他的来路迎面走过去。军官的儿子却毫无顾忌,扬鞭催马向牛群冲去。他那里知道,水牛的脾气可不是好惹的。马冲到牛群当中,被水牛用角顶得惊跳起来。
军官的儿子眼看就要摔下马来,吓得大叫:“救命呀!”
叶为洵吹起口哨,二三十个牧童立即从各处跑了出来,一人牵着一头水牛走了。军官儿子这才逃出了“水牛阵”。
叶为洵巧摆“水牛阵”的故事,很快在惠阳一带传开了。穷苦百姓都说:“这孩子有勇有谋,将来准能带兵打仗。”果然,为洵二十几岁就当上了将军。他还起了一个新名字——叶挺。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为使读者对阿廖沙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这里简介一下后两部作品的内容。《在人间》描绘阿廖沙岁走向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生活底层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籍,为此吃了种种苦头。《我的大学》描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他16岁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1914年俄国作家梭罗古勃在《作家日记》中谈到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时写道:“我边读边感到遗憾。我不由得想起列夫·托尔斯泰那充满芬芳气息的童年。相反地这里却是打架,斗欧,鞭笞……简直是一种在心理上不可理解的施虐狂。”的确,整篇《童年》中所描绘的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斓的、离奇的难以形容的生活。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的天才讲出来一个悲惨的童话。在那种黑暗生活中,残酷的社事情太多了。小孩子做错了一点事,要脱掉裤子挨打;父子兄弟间为了分家,吵架斗殴,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母毫无过失,也逃不了外祖父的拳打脚踢;米哈伊尔舅舅为了寻开心,用烧红的顶针捉弄老匠人格里戈里;母亲跪在地上请求继父不要在外面鬼混,继父却用他穿着靴子的脚狠狠地踢她的胸部;格里戈里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当他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时,却被赶出染坊,流浪街头乞食为生;外公不但残酷剥削工人,而且六亲不认,与老伴一起煮茶时,茶叶也要放在手心里细细数过,生怕自己吃了亏。最后,又把老伴与外孙赶出家门,让她们自谋生路。但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麽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作者高尔基在《童年》中也一再说明:“每当我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龌龊野蛮的生活,我常常问自己: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丑陋的生活现实,这种现实目前还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现实,要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沉重龌龊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响,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我描写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丑恶行为,还有一个比较积极的原因:虽然这些丑行令人恶心,使我们感到压抑;虽然它们扼杀了无数美好的灵魂,但俄罗斯人的心灵仍旧是那样健康、年轻,正在克服并且最终能够克服这种丑恶的行为。”“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有滋生各种无耻的败类的肥沃的土壤,但这种土壤终究会生长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创造性的力量,生长出善良和人道的东西,它们不断激发我们建设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灭的希望。”这一方面表明了高尔基的美学原则:作家不必回避生活中的任何丑事,但目的是为唤醒人们的重视,从而彻底消灭它,并且坚信人类社会有一种真善美的自我调节机制。另一方面也表明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目的不是为了向人显示他是多麽值的同情与可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麽恶劣,生活多麽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因此,我们说全书的思想内容表现上是积极向上而非颓废委靡的。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两大类人物的叙述表达了对他们的爱憎之情。两大类人物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辄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为了维护他那摇摇欲坠的小业主地位和分崩离析的家庭,他残酷的虐待工人伙计,甚至六亲不认,将替他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赶出家门,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谋生路。有钱时作威作福,独断专行。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底下。物质上破产,精神上也完全垮掉。尽管在这个市侩气十足的人身上还有一点人性的闪光,如他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当纤夫,经历了贫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斗士与勇士。当他给阿廖沙讲到那时的经历时,露出一种真诚而兴奋的表情。再如他叫阿廖沙识字也体现对阿廖沙的疼爱。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整体人性上的残忍与自私。对于外公的种种恶劣行为,阿廖沙是非常讨厌的,尤其是外公无故殴打善良的外婆时,他无比愤怒,报复外公。这种厌恶、愤怒同样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与对外公那类人的厌恶相反,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与外婆同类的人还有小伙子茨冈与房客“好事儿”。小伙子茨冈是个弃婴,被外婆收养,长大后就成了外公的雇工,他勤劳能干,力大无穷,虽然被外公与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仍很善良乐观。相对于小伙子茨冈来说,房客“好事儿”则是一个成年人,对生活有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他是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中的一个,见识远大,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技巧。这些人都是阿廖沙所喜欢与崇敬的,他们对阿廖沙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这些人都不同程度的向阿廖沙敞开自己的心灵,帮助他了解到在生活中除丑事之外,还存在着健康与富有创造性的东西。作者在作品里写道:“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象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的充实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而苦涩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因此,高尔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这些人的热爱、赞美之情,通过阿廖沙的与他们的交往热情讴歌了他们。作品通过对阿廖沙童年经历的描写从侧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当时的俄国社会处于19世纪70—90年代,正是俄国大革命的前夕,整个社会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儿童无钱上学,沦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从广义上讲,也正是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个人悲剧。

  他出生于盐商之家,父母都是再婚

  溪口镇,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千年古镇。东晋王羲之曾隐居于此,东晋元帝连续六次下诏让他回京,他都不舍离去,大诗人李白、杜甫游览至此,也忍不住留下笔墨,赞叹这美丽景色。只是,这份幽静,在1887年10月31日午后被一声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声音来自当地盐商蒋肇聪的玉泰盐铺,里面传来一阵阵欢呼声:“生了!男的!”蒋家人给他取名蒋瑞元,族名周泰。

  蒋家算是溪口镇上数得上的大户,老太爷叫蒋斯千,字玉表。他出生在清朝晚期那个混乱的年代,到了晚年才在溪口镇上开了玉泰盐铺,专门酿酒卖盐,算是为家族奠定了基业。对于自己的祖父,蒋介石评价很高,说他“性慈善,待人以恕,而教子孙则严。衣布茹素,耽好内典(佛经)。”

  蒋斯千年老,生意交给次子蒋肇聪打理。蒋肇聪,字肃庵,小名明火。也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蒋肇聪在经商方面颇有天分,盐铺的生意越做越大,在镇上连开了三间店面,光雇的经理、账房、伙计、学徒以及长工就几十人。他做生意很灵活,别人休想在他这里占到半点便宜,因此得到个绰号“埠头黄鳝”。

  只是这个活跃分子在家事上一直不顺畅,先娶了徐氏,没几年去世了,又找了孙氏,又去世了,留下一对儿女无人照料。蒋肇聪郁闷不已的同时,与之不远的葛竹村,一位叫王采玉的年轻媳妇也刚失去丈夫,她擅女工还读过书,只是守寡后对红尘事万念俱寂,竟然带发修行去了。她的堂兄是蒋肇聪店铺里的伙计,想促成这段姻缘,于是几次来做她的思想工作,最终,王采玉返俗嫁到了蒋家,成为玉泰盐铺的第三任老板娘。没多久,她便有了身孕,生下蒋瑞元。之后,蒋瑞元自己改名为中正,字介石。“中正”和“介石”都典出《周易》:“(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蒋介石童年调皮,人称“瑞元无赖” 

  “中正幼多疾病,且常危笃,及愈则又放搏跳跃,凡水火刀格之伤,遭害非一,以此倍增慈母之劳。及六岁就学,顽劣益甚,而先训迪不倦,或夏楚频施,不稍姑息”。这句话出自蒋介石自撰的《先王太夫人事略》,对于童年的自己,他的回答还是很坦诚的。究竟有多顽劣?在李敖的《蒋介石评传》和王俯民的《蒋介石详传》两书中,记载了这样几件事:

  蒋介石4岁那年除夕夜,他看着摆在桌子上的筷子,脑中忽然想到个问题:“如果把筷子伸进嘴巴里,得有多长呢?”于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他真的这么做了,结果便是小脸憋得通红,话也说不出,请来医生才把筷子拔了出来。等到第二天,他又恢复了活泼劲,冲着爷爷大喊:“我能说话,没有哑。”一家人才松了口气。

  7岁那年,他喜欢上了舞枪弄棒,经常把小朋友打伤。有一次他又闯了祸,母亲把他关在房间里想好好教训一顿,机灵的蒋介石躲到了床底下。这时刚好家里来了客人,他趁机逃了出去,母亲追了半天追不上,气得哭了起来。蒋介石回头一看,乖乖地回来了,他可以很顽劣,但最怕母亲掉眼泪。

  还有一次,族人穿着新衣服在祠堂拜祭祖先,祭拜之后排队领芝麻糖饼吃。他为了能多拿几块,竟然躺在地上打起滚来,别人看他脏兮兮的样子避犹不及,他赶紧跑到前面抓起一把糖饼,惹得众人又气又无奈。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当地称那些耍赖撒泼的人叫无赖,于是,童年时期的蒋介石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瑞元无赖”。

  但这个无赖也有展现男子汉气概的时候,比如他看见男同学欺负女同学,就打抱不平;比如他明明做了好事,却被人冤枉,也不加解释……曾经有位相面先生见到蒋瑞元惊叹:“这个小孩真奇特!”瑞元确实是个奇特的孩子,别看他玩的时候很过火,真正认真起来谁也挡不住。他从小苦读《大学》《中庸》《论语》《春秋左传》《诗经》等,13岁时即以竹作诗:“一望山多竹、能生夏日寒。”

  通过这些记载能清楚感受到,蒋介石的童年是任性又快乐的,有爷爷的宠爱、有爸妈的疼爱,在他6岁之前妈妈又相继给他添了两个妹妹(其中一个夭折)和一个弟弟,但这快乐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先是1894年爷爷去世,后来1895年爸爸去世,再后来仅四岁的弟弟瑞青也去世了。 梦见大雪,担心母亲身体不好

  母亲,在蒋介石一生中是最关键的!蒋斯千和蒋肇聪去世后,治家理店、抚儿育女的责任全都落到瘦弱的王采玉身上。可辛苦了四年,等到蒋家分家时,她却只分得了自己居住的那栋小楼“丰镐房”,丰和镐取自西周时期的国都丰邑和镐京,带有一定的帝王色彩,蒋介石一直很喜欢这个房名。在他日后当上中华民国总统后,更是觉得得到了某种应验,于是将丰镐房扩建成个大宅院,内有大小房屋49间。当然,这是后话了。

  对于这时的王采玉来说,受尽了委屈无处诉说,她只能隐忍着,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不管生活多难都保证儿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蒋介石在《报国与思亲》一文中曾回忆道:“母亲深深地爱抚着我,一直就像看待婴孩一样,而其督教,却比老师还严厉。当我出门或回家,必定要查看我所携带的东西;出外旅行或寄宿必定查问我去哪里;放学归来,必定考验我的课业。母亲迟睡早起,无时无刻不在倾注她的全力,期望我这个失去父亲的孤子长大成人。”

  王采玉面对生活的坚韧不拔,成为蒋介石最好的教本。而他真正的蜕变源于这样一件事:那时已经没落的清朝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剥削,收赋税的人看他们是孀妇孤儿也变本加厉,王采玉据理力争,差役竟然把蒋介石关押起来,什么时候交纳了银两什么时候才释放。这件事让蒋介石彻底看清了晚清朝廷,也明白了以后自己的方向。于是,他剪去辫子,去日本学习军事知识,又加入了同盟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单亲家庭长大的蒋介石,对母亲有一份不寻常的景仰和怀念。1921年5月的一个晚上,身在广州的蒋介石做了个梦,梦里只有“雪满山原,一白无际”,被惊醒后,他心绪不宁,想到前几日母亲生病,难道这个梦预示着母亲病重?于是,第二天他竟从广东长途跋涉返归故里。当时孙中山的北伐之师正困在桂林,各路革命军正前去救援,他却因一个梦而私自离开。也幸亏这份冲动,让他见到了母亲最后一面。

  1922年6月14日,王采玉因心脏病去世,终年58岁。弥留之际,她给蒋介石留下三个心愿:为她择地另葬,不与其父同穴;办一所学校,培育乡里子弟;报答几家至亲好友的恩情。之所以不与蒋父合葬,在朱小平和吴金良所写的《蒋氏家族全传》一书中这样解释:“因为王采玉不想屈居下位,更不愿自己的儿子日后被人议论为第二房所生。”直到最后一刻,这位母亲还在为儿子的名声清除障碍。

将介石以前是谁的部下
答:蒋介石父蒋肇聪继承祖业经营盐铺,1895年病逝。蒋介石由母亲王采玉抚养成人,幼年入塾,诵读经史。1903年入奉化凤麓学堂,两年后至宁波箭金学堂就读。1906年初肄业于龙津中学堂,4月东渡日本,入东京清华学校,结识陈其美等人,受到反清思想的影响。年末回国,1907年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习炮兵。1908年...

“介石”是“蒋中正”的字吗?
答:蒋中正,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字介石.

将介石是哪年出生的
答: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浙江奉化,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将介石的祖籍是河南,当时是他母亲带他逃荒到浙江,改嫁给将家对吗...
答:在监狱里,郑发结识了“疯子”韩子栋(《红岩》中华子良原型),以及“小萝卜头”宋振中。1946年,寻亲无果的郑发带着妻子女儿“衣锦还乡”。1946年12月,郑发南下南京寻亲无果,次年夏天,郑发返回河南,郑家受到当地政府厚待。1948年5月,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郑发再次到南京寻亲。和前三次一样,蒋介石不见。8月...

将介石活了多少岁?是哪年死的?
答:蒋介石(1887.10.31—1975.4.5),字中正,名介石。浙江奉化人。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1908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后兼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西安事变后接受抗日主张。1948年召开国民大...

介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介石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答:1、介石是清朝代的诗人,(1618—1688)清河南登封人。2、字介石,初名冲璧,号逸庵。顺治九年进士。由检讨出为福建巡海道。康熙间任直隶大名道,清理旗下逃人案件,使无辜者得免株连。丁母忧归。从孙奇逢问学,又兴复嵩阳书院,远近学者咸师宗之。以汤斌荐,授少詹事,旋辞官而归。

将介石是哪年去逝的
答:蒋介石的父亲蒋继承了他的祖业,经营盐店。他死于1895年。由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抚养长大,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去学校阅读了历史经典。1903年,他进入奉化的陆锋学校,两年后他去了宁波箭头黄金学校。1906年初就读于中学,4月赴日,入东京清华学堂,结识陈等人,受反清思潮影响。1906年底回国,1907年考入保...

将介石的生日是什么时间?
答:1887年10月31日.

耿介的介绍
答:耿介(1622-1693),原名冲壁,字介石,号逸庵,河南登封城关人1。康熙二十五年初夏(1686)授好友汤斌推荐,被封为少詹事,入值上书房,教授太子允礽书法。翌年,以病辞归,大兴嵩阳书院教育事业。康熙三十年(1693)病卒,终年71岁。有《敬恕堂存稿》。

将介石是什么样的人物?
答:蒋介石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各方面都非常不错,但是因为失败了,所以对他的评价并不是特别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