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怎么谈去年中国经济运行?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8
发改委如何解读两个6.9%?

北京9月21日消息,国家发改委网站21日发表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小组4名成员联合发表的文章《两个不一样的6.9%:当前这个6.9%的含金量更高》。文章指出,2015年全年和2017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均为6.9%。两个6.9%都产生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运行都处在合理区间内,但两个数据分别形成于“十二五”收官之年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发展条件和运行态势有所异同。前者是经济持续下行过程中市场预期较为悲观条件下形成的,更多反映出经济周期性回落、调速不失势;后者是经济企稳回升过程中市场信心增强条件下形成的,更多体现为经济恢复性反弹、量增质更优。总的来看,增速相同但形似神离,对应的经济结构和质量效益均存在差异,增长内涵不完全一样,当前这个6.9%的含金量更高。

二三产业结构不一样。实体经济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占GDP的比重和对增长的贡献有所差异。前一个6.9%,产能过剩引发工业库存积压较重,工业生产萎缩,增加值增长仅6.0%,创近20年新低。服务业增长8.3%,明显快于GDP增速。工业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4.3%和50.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0%和53.7%。后一个6.9%,虽然去产能加快推动企业补库存,生产趋于活跃,工业增速回升,但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拓展,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和新兴服务竞相迸发,压低了工业经济的比重和贡献,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服务经济引领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大需求贡献不一样。扩大有效需求成效积极,需求结构不断改善优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差异。前一个6.9%,外需不振导致出口疲软,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消费发挥“稳定器”功能,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突出,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41.6%。后一个6.9%,外需内需联动,世界经济形势总体趋好,出口连续下降局面得到扭转;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到个数,但补短板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发力,转型升级提振制造业投资,有效投资呈稳步扩张态势;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消费规模稳定扩张,个性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增长迅猛,消费主引擎作用更加突显,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3.4%。政府、企业、居民三部门共同发力,三大需求趋向均衡,内需驱动经济发展特征更加明显。

区域经济差距不一样。地区经济分化中优化与恶化并存,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协调性不同。前一个6.9%,经济普遍下行中地区加剧分化,资源类、重化型产业密集省份经济出现大幅下滑,东北地区投资降幅超过双位数,与增速最高的中部地区相差26.9个百分点;省份间GDP增速最多相差达8个百分点。后一个6.9%,经济在分化中改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差距缩小,困难地区经济恶化局面得到遏制,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已实现转降为升,投资降幅大幅收窄。四大板块经济联动性互动性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协调。
新旧动能力度不一样。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新旧动能在经济中规模、比重和释放的能量有所变化。前一个6.9%,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处于起步阶段,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还比较零散,新动能规模较小、比重较低,难以抵补传统动能下降的缺口。后一个6.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过剩行业加快市场出清,传统产业加速改造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升温,新增市场主体方兴未艾,“四新”经济蓬勃发展,工业机器人和电子商务、在线医疗、共享单车等“互联网+”新动能加快集聚扩散,规模比重明显提高。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步伐加快,各显其能、共同发力推动经济增长。

企业经济效益不一样。市场预期和供求关系变化,企业生产经营扩张信心、意愿和盈利能力差异较大。前一个6.9%,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利润负增长,生产越多亏损越大导致企业扩张动力和能力均不足。后一个6.9%,工业走出结构性通缩阴影,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先行指标持续向好,市场需求回暖,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提高到多年难得一见的6%以上,利润增速高达20%以上。企业普遍感觉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发展信心和动力增强,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主流认识。
政策支撑条件不一样。世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我国政策主基调未变,但方向进行了微调。前一个6.9%,不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我国也连续多次降息降准,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加码,遏制经济持续下行。后一个6.9%,全球五大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均发出货币政策紧缩信号,美联储已连续加息4次,欧洲、日本等零利率、负利率时代也将宣告结束。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在优化支出结构的同时,更加注重减税降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调整为稳健中性,广义货币供给(M2)9.4%的增速刷新历史新低。资金紧平衡状态下,宏观动力和微观活力不减,市场主体正在追求更高质量和效益的增长。

每年两会,经济话题都是“重头戏”,打头阵的自然不出意外,是国家发改委的“掌门人”何立峰,还有他的两位同事,副主任张勇、宁吉喆组成的“豪华阵容”。
何立峰首先就亮出了“国家账本”:去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82.7万亿人民币。按照去年末的汇率计算,相当于12.2多万亿美元,比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还差7万多亿美元,比排名第三的日本,我们也多了7万多亿美元。

注意,数字里还有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增长幅度达到了6.9%,增量达到了8.35万亿元人民币,按照去年末的汇率计算,相当于1.27万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人均GDP增量达到900美金左右。
何立峰做个对比: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提出来到2000年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0美元,我们现在一年人均经济增长就达到了900美元。

难怪何主任要借用现在热播纪录电影名字点赞——
厉害了,我的国!

说完去年,自然要谈谈今年的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何立峰认为,这一数字符合预期,符合需求,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何立峰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数字,中国现在有近14亿人口,迅速成长的中等收入群体不完全统计有4亿多人口,现在是按国别来算,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还在迅速增长中。这就为中国培育自己的市场创造了越来越好的环境和条件。
所以,何立峰郑重表态,中国未来消费市场的前景非常可期,我们对今年经济增长实现6.5%左右的目标充满信心。

在今日召开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指出,2017年中国经济的运行增长速度6.9%,评价这一指标,不仅要看到增速回升、出现了双向波动,最关键是要看到,增速背后的质量、效益和结构,相比以往都有了明显提升和改善。具体来看,四个方面的积极变化,促成了2017年高含金量的6.9%。

会上有记者问: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中显示,2017年中国经济的运行增长速度是6.9%,我们注意到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预期是6.5%,这种结果明显好于预期的情况,是不是说明我们的经济已经触底反弹,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了?

严鹏程表示,这个问题,自2017年经济数据发布以来,是这几天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各方面都在解读。我们认为,评价2017年的这个6.9%,要全面看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不仅要看到增速回升、出现了双向波动,最关键是要看到,增速背后的质量、效益和结构,相比以往都有了明显提升和改善。具体来看,四个方面的积极变化,促成了2017年高含金量的6.9%。

一是结构调整效应正在持续显现。几年来,我们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振兴实体经济,狠抓“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顶住结构转型的阵痛,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有效促进了市场出清、供求关系改善和供给结构优化,2017年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实现自2011年以来增速的首次回升,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创5年新高。与此同时,我们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大力发展幸福产业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需求结构明显改善,201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8%,比5年前提高近10个百分点。

二是新旧动能转换正在持续加快。5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超过11%,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2.2%提高到57.5%。传统产业加快转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高增长,2017年分别为11.3%和13.4%。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发展,共享经济、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基因检测等新业态走在世界前列。部分地区在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正在稳步走出结构调整阵痛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引领。据有关机构估算,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三是市场主体活力正在持续释放。着眼构建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我们大力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加强产权保护,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健全公平竞争市场环境。5年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中央层面投资核准事项累计削减90%,中央政府定价项目缩减80%。同时,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7年全国日均登记企业达1.66万户,活跃度保持在70%,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四是宏观调控正在持续完善。5年来,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强刺激”,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强化财政、货币、消费、投资、产业、区域等宏观政策的组合运用。我们更加注重发挥预期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政策透明度,及时化解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隐患,较好地稳定了社会预期、坚定了市场信心,确保了经济平稳运行。

严鹏程还指出,除此之外,我们主动把握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外部机遇,进出口由前两年的负增长转为2017年的两位数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展望今后,2018年中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是有条件有信心的。当然,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还有待解决,宏观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发展任重道远,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经济会越来越好的。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答: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丛亮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即“形稳”“质优”“势好”。“形稳”,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大盘”是稳的。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

如何评价今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形势?
答:多家美欧机构最新研究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势增长,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带来投资机遇。我认为应该是“稳”、“进”、“新”、“优”、“好”五个关键字,概括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亮点,多地在开年都是在拼经济,,...

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客观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
答: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为1992年有季度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对此,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表示,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危机,对各国经济社会正常运行...

如何全面客观看待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承压前行 平稳运行的总体态势?
答:1、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基本面仍然稳固、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受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和国内增长动力转换尚未完全到位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增多。但站在全局高度看,我国经济虽有下行压力加大的一...

结合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谈谈如何理解”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答:“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准确判断后的英明决策。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一味求稳,而是要在把握好度、把握好时机的前提下有所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具体如下:1、坚持稳字当头、稳...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是怎样解读上半年经济情况的?
答:中国经济半年报,成绩亮眼。“我们没有像西方国家搞大水漫灌的强刺激,而是大力推动‘双创’,振兴实体经济,更多是靠加快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发展,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丛亮说。一方面,产业结构...

为何说中国经济稳健增长走势不会改变?
答:2018年上半年度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如何?对此问题不仅中国公众关心,国外许多经济组织、投资机构等也很关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全面解读中国经济运行最新态势,明确表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

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国内角度去谈)
答:在了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形式后,便可对其进行总结性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经济运行的三大特征:1、经济增长比较快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1万亿元,增长了10.9%,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9个百分点。从一二季度的情况来看,增长速度呈现加快的...

怎么改进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答:2022陕西省考申论A卷的题目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请您就如何改进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提出您的看法。”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改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深化...

中国经济发展如何
答:一季度,货物贸易顺差414亿美元,同比下降10.8%;上半年,货物贸易顺差987亿美元,同比下降12.3%;前三季度,货物贸易顺差1810亿美元,同比下降2.5%。明显削弱了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二是目前我国处于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