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能给予当代人什么有益的启示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0
孔子的思想给当代人什么有益的启示

一、自我的觉醒
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
如果探讨孔子思想对现代人有何启示,则首先值得注意的即是“自我的觉醒”。人要真诚,首先需“自我的觉醒”。如何做到这一步?以下稍加说明。
首先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统帅可能被劫走,就像金庸《天龙八部》里的萧峰,凭着高超武功,可以在千军万马之中,把敌方统帅劫走。但是,一个平凡人的心意却不能被改变。“志”是心意,代表心中对某件事的固定看法。孔子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强调平凡人的顽固,而在肯定:即使是个平凡人,只要打定主意,就没有人可以改变他。换言之,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为这个想法负责。
其次,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即: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在这一生中,我们做任何事不都是如此吗?与其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如自己勇敢承担。
第三,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孔子以自己作为示范,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在此,“仁”字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指“行仁”而言,亦即走上人生正途,或具体去行善。这句话的契机在于“我欲仁”三字。“欲”代表内心的意愿,以及由此而生主动的力量。
试问:世间有什么东西是靠“我欲”就可以成功的?譬如,孔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是世间有几人真正得到富贵?人之所欲还有:健康、亲情、友谊、学问、事业、幸福,等等。但这种种欲望能够仅仅因为“我欲”就实现吗?显然不可能。孔子认为只有“仁”是“我欲”就可以达成,并且人人如此。由此可见,“仁”必定是“由内而发的”,亦即由于真诚而使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并立即找到主动行善的机会。
第四,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一章须分两段来念,前段为原则,后段为具体作为。先论原则。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中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意即“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也就是“化被动为主动”。至于“非礼勿视”四语,是就具体作为而言,要由“消极方面”不做“非礼”之事入手,再化被动为主动,“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
“自我的觉醒”是一个大工程,在古代只有天子与少数圣贤能有这种体悟。到了孔子,他洞察人性内在即有行善的动力,这一点不因族群、阶级、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人的尊严由此确立。以此为基础,孔子才会进而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人人平等的智慧,启发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要“成为君子”。在成为君子的过程中,自然会“立人达人”,促成社会的仁义之风。如此可以成就个人生命的最高价值,也得到人生莫大的幸福。
二、好学、深思、力行
人有理性,可以藉由学习与思考,增广见闻、懂得道理,再引发具体的行为,使人生无怨无悔。
首先要谈的是“好学”。孔子本人就是“好学”的典型,他宣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即: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
孔子所谓的学,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传统的知(五经)与能(六艺),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习乐于师襄”,以礼乐专家而知名,并且在五十一岁从政之前,长期以为人治丧为业。《史记·孔子世家》描写他向师襄学习《文王操》时,经过“习其曲”(学会演奏其基本旋律)、“习其数”(学会高超的演奏技巧)、“习其志”(体会作曲者的心意),最后“得其为人”(仿佛见到曲中所描绘的人物)。他的专注好学,使“师襄子辟席再拜”,对他这个学生佩服之至。孔子后来自己成为老师,他的心得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唯其如此,人类文化才有可能精益求精。
孔子除了娴熟古代知能,也敞开心胸向四周的人学习,所学的是行善避恶。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生想要从政,他的鼓励是“多闻、多见”,再认真对照及改进自己的言行。子贡长期追随孔子,体认了孔子“无常师”,没有固定的老师,可以向各种人、在各种情况之下学习,以致其成就有如光照天地的日月,让人景仰不已。
其次,好学还须配合“深思”。我们所学的一切都是别人提供的材料,即使全部记下来也未必用得上。因此,主观上进行反省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一般大学生没有深思的习惯,往往考完试就忘了自己的所学。
美国一所大学作过一个实验。暑假之后一个月,大学紧急召回各班第一名的同学,以暑假前的期末考试同样的题目,让这些学生再考一次,结果没有一人及格。这正是“学而不思”的后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即: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
孔子对于“思而不学”,也曾有过体验。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把学习与思考对立来看,可知“思”是指:就身边见闻所得,认真思索。譬如,从新闻得知每天发生在各地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未必呈现,并且纷乱无比。我们就算用心去想,也很难有什么启发。英国诗人艾略特(T.S.Eliot)在《岩石》一诗写道:“我们在知识中失落的智能,到哪里去了?我们在信息中失落的知识,到哪里去了?”信息是每天发生的事情,多想无益,还不如像孔子一样,翻开书本学习吧!这时的学习才特别值得深思,使书中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心得。
英国哲学家怀德海(A.N. Whitehead)谈到教育时说:“直到课本遗失、笔记焚毁,为准备考试而记忆于心的细目全都忘了,此时你所学的对你才真正有用。”深思正是个中关键,人又怎能学而不思呢?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力行”,要付诸行动。孔子好学而德行卓越,合乎“古之学者为己”的要求。他从十五岁“志于学”开始,一生进境展示在众人之前:“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已是德行极致,代表好学与力行的完美结合。
孔子教导弟子,总是兼顾言与行,并且行先于言。他的杰出弟子列为四科,依序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子贡是言语科高材生,他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最后,孔子心目中的“好学”有何表现?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儒家所期许的是:读书人(士)要成为君子,而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道”是成己成人的理想,我们在学习时,可别忘了这个初衷。
三、修养与快乐
修养的秘诀是念兹在兹,随时提醒自己;在进行德行修养时,要言行并重,双管齐下;修养是快乐的保证与保障。
如果不谈修养,只靠本能过日子,人生会幸福吗?孔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人的本能包含各种欲望与冲动,可以合称为“血气”。血气对人造成的困扰与烦恼很多,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由此可见,人在少年、壮年与老年三个阶段,分别会陷于“好色、好斗、贪得无厌”的困境。要想化解这些麻烦,只有靠修养了。修养有什么秘诀?要如何着手进行?最后又如何联上快乐?以下分别探讨。
一,修养的秘诀是念兹在兹,随时提醒自己。孔子怎么做呢?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即,孔子所忧虑的是: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刻改正。
一个人常常忧虑这些毛病,自然可以避开它们。正如《老子》第七十一章所说的:“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即: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论语·述而》有一章记载,陈司败指出孔子的过错,孔子听了之后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即,我真幸运,只要有什么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孔子专心学习《易经》,期许自己“可以无大过矣”。
换言之,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他明白表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经由一生的修养,才可超凡入圣。子贡推崇孔子,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天空不可能靠楼梯爬上去,但孔子的表率却是:只要用心修养,人人都有希望。
二,在进行德行修养时,要言行并重,双管齐下。以言语来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主动谈起有关利益、命运与行仁的问题。何以如此?因为一谈利益,可能使人见利忘义,或者“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一谈命运,可能使人消极无奈,甚至忽略人生还有更重要的使命;一谈行仁,则须因材施教,就学生的特殊处境来指点人生正途,而不能泛泛说些抽象的道理。
再看“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与人讨论有关反常的、勇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情。何以如此?因为反常的事使人迷惑,勇力的事使人忘德,悖乱的事使人不安,神异的事使人妄想。不讨论这些事,并不表示这些事不存在。正如今天对“新闻”的定义是: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怪、力、乱、神”的新闻说多了听多了,难免人心惶惶,浪费大好光阴。
其次,就行为来说,我们看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亦即,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这四点都是为了化解“自我中心”的执着。没有执着,并不代表没有立场。孔子以慎重态度对待三件事,就是:斋戒、战争、疾病。这三者的优先级显示了某种价值观。疾病排在第三,因为那是“个人”的身体健康所应注意的;战争列名第二,因为那是“国家”的安危存亡所须警惕的;斋戒位居第一,则表示宗教上的祭祀是人与祖先的纽带,有报本反始的意义,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足以彰显国人的善良情操。由此亦可知,孔子的修养所关注的不仅是个人与国家,还推及包含祖先与子孙在内的人类世界。于此可以再问,这么杰出的修养能带给人快乐吗?
三,修养是快乐的保证与保障。如果询问孔子的学生之中,谁最快乐?那么,答案很清楚,是德行最佳的颜渊。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渊生活穷困之至,别人都受不了那种生活带来的忧愁,但颜渊却不曾改变他原有的快乐。
穷困与快乐之间,没有任何合理的联系,除非一个人懂得了“道”,亦即孔子所说的“贫而乐道”。孔子的“道”是指人类共同的正路,简单说来,即是“修己安人”,修养自己,从而安顿四周的人。这样的“道”,平凡人可以努力去追求;若想充分实现,则连尧舜也未必办得到。人生最怕没有目标或选错目标。儒家的目标既正当又明确,在追求及实现的过程中就会带给人无比的快乐。
于是,孔子本人的快乐充分展示出来。他认真做好分内之事。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尽好身为老师的职责。他又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这是在生活及工作上恪守本分。这两句“何有于我哉?”的真正含意是:只要做好这些事,我还在乎什么呢?是否得君行道,有无富贵荣华,完全不在考虑之列。基于这样的觉悟,孔子才会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儒家的快乐不离人间,总是与人共融共享,而不是个人可以独自品味的。孔子说过“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就是: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乐,以述说别人的优点为乐,以结交许多良友为乐。所谓“节礼乐”也代表人际相处的合宜方式。这三乐皆落实于人间,见证了儒家的入世情怀。曾子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好,他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谈文论艺来与朋友相聚,再以这样的朋友来帮助自己走上人生正途。
在《论语·微子》中,孔子曾与当时的隐者有过思想上的交会,孔子表明自己不会与鸟兽同群,而一定坚持在人间奋斗;至于他的理想未能实现,则早在预料之中。这正是一位守城门者口中的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也!”明知理想无法实现,却依然勇往直前,因为那是出于内心的“真诚”愿力,也是孔子所觉悟的“天命”所在。我们在此学到的心得是:一,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时代与社会,人都需要修养,努力减少“自我中心”的执着;二,修养必须兼顾言与行,以“文质彬彬”的君子为目标;三,修养所造就的德行必然引发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因而使心境洋溢于快乐的氛围中。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础上的家国同构,是在农业文明为主的时代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天下。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结构相平行的精神纽线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在孔子看来,只有在家敬(孝)父母,出门敬(悌)兄长,才能把"仁"这种主观理想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爱众"。并且,"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仁学思想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国家秩序及其生存基础的。最后,孔子为他的仁学思想这根精神纽线画上了一个中止符,他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了"天下归仁",他又提出一种办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把它作为"忠恕"之道来行仁。从"仁"出发到"归仁",显然是孔子认为的一种完满的精神境界。

按照孔子"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具体地说,应该承认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确的人化意识和行为。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这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他不仅希望以"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以"仁爱"原则来治国安邦。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孔子思想自然是基于对那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他的仁爱思想也是如此。孔子所思考的是社会如何安定,是怎样使政治清明,因而在政治的层面上,孔子的仁爱思想便十分自然地推衍出了仁政德治的思想,从而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体系,以仁来统摄诸德,强调仁在智、仁、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慈惠、诚信、宽厚、敏捷等德行作为实现仁德的标志。

孔子以后的几位思想家孟子、墨子和荀子都对仁学有重要发展。尤其是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影响后世极大。孟子把"恻隐之心"看成"仁之端"。孟子看到了人生具有的良知、良能,看到了人所共有的怜悯、同情之心,进而把仁看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依据,因而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有道德的人就是保存了先天的仁德的人,具备了仁德,才能以仁爱之心处世待人。

在将仁爱思想建立成为人性论的依据之后,孟子又将仁爱精神推而及于政治,从而产生了他的仁政学说。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便是孟子的仁政论。在他看来,仁与不仁应当作为施政的根本。行仁政者得天下,失仁政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了的。不仁者而得邦国尚有可能,"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要统一天下,得到天下人民的拥护,不施仁政是绝对做不到的。

秦汉以后,孔、孟的仁学思想不仅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还在后世的实践和阐发下继续得到了发展。

秦由暴政而亡的教训,给了汉初统治者们带来太多的思考。当战争的烟尘散尽后,汉初政治家和思想家不能不认真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陆贾因此撰成《新语》,认为秦"用刑太急",不知教化,是导致强秦速灭的重要原因。贾谊在《过秦论》中的话更是切中了要害,这便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对汉初的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极度凋弊、百业俱废的严峻现实,汉初的统治者不得不取用"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他们看到了儒学"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的特征,于是,当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之后,他们还是选择了儒家思想,以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维护社会伦理纲常。

汉统治者取用儒学却不是专用儒学,他们也离不开其他各家的一些主张,如法家的"尊君抑臣"思想就倍受汉武帝的欢迎。汉朝学术是一种综合学术,那时的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儒、法杂糅,仁义与法刑并列。这表现在汉朝的施政方针上,则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刑德并用"。西汉的"中兴之主"宣帝就表白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武帝便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虽然他们内里多欲,但为了江山的长治久安,仍然要压抑自己,行王道,主德治,施仁义。

一、自我的觉醒
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
如果探讨孔子思想对现代人有何启示,则首先值得注意的即是“自我的觉醒”。人要真诚,首先需“自我的觉醒”。如何做到这一步?以下稍加说明。
首先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统帅可能被劫走,就像金庸《天龙八部》里的萧峰,凭着高超武功,可以在千军万马之中,把敌方统帅劫走。但是,一个平凡人的心意却不能被改变。“志”是心意,代表心中对某件事的固定看法。孔子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强调平凡人的顽固,而在肯定:即使是个平凡人,只要打定主意,就没有人可以改变他。换言之,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为这个想法负责。
其次,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即: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在这一生中,我们做任何事不都是如此吗?与其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如自己勇敢承担。
第三,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孔子以自己作为示范,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在此,“仁”字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指“行仁”而言,亦即走上人生正途,或具体去行善。这句话的契机在于“我欲仁”三字。“欲”代表内心的意愿,以及由此而生主动的力量。
试问:世间有什么东西是靠“我欲”就可以成功的?譬如,孔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是世间有几人真正得到富贵?人之所欲还有:健康、亲情、友谊、学问、事业、幸福,等等。但这种种欲望能够仅仅因为“我欲”就实现吗?显然不可能。孔子认为只有“仁”是“我欲”就可以达成,并且人人如此。由此可见,“仁”必定是“由内而发的”,亦即由于真诚而使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并立即找到主动行善的机会。
第四,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一章须分两段来念,前段为原则,后段为具体作为。先论原则。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中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意即“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也就是“化被动为主动”。至于“非礼勿视”四语,是就具体作为而言,要由“消极方面”不做“非礼”之事入手,再化被动为主动,“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
“自我的觉醒”是一个大工程,在古代只有天子与少数圣贤能有这种体悟。到了孔子,他洞察人性内在即有行善的动力,这一点不因族群、阶级、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人的尊严由此确立。以此为基础,孔子才会进而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人人平等的智慧,启发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要“成为君子”。在成为君子的过程中,自然会“立人达人”,促成社会的仁义之风。如此可以成就个人生命的最高价值,也得到人生莫大的幸福。
二、好学、深思、力行
人有理性,可以藉由学习与思考,增广见闻、懂得道理,再引发具体的行为,使人生无怨无悔。
首先要谈的是“好学”。孔子本人就是“好学”的典型,他宣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即: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
孔子所谓的学,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传统的知(五经)与能(六艺),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习乐于师襄”,以礼乐专家而知名,并且在五十一岁从政之前,长期以为人治丧为业。《史记·孔子世家》描写他向师襄学习《文王操》时,经过“习其曲”(学会演奏其基本旋律)、“习其数”(学会高超的演奏技巧)、“习其志”(体会作曲者的心意),最后“得其为人”(仿佛见到曲中所描绘的人物)。他的专注好学,使“师襄子辟席再拜”,对他这个学生佩服之至。孔子后来自己成为老师,他的心得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唯其如此,人类文化才有可能精益求精。
孔子除了娴熟古代知能,也敞开心胸向四周的人学习,所学的是行善避恶。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生想要从政,他的鼓励是“多闻、多见”,再认真对照及改进自己的言行。子贡长期追随孔子,体认了孔子“无常师”,没有固定的老师,可以向各种人、在各种情况之下学习,以致其成就有如光照天地的日月,让人景仰不已。
其次,好学还须配合“深思”。我们所学的一切都是别人提供的材料,即使全部记下来也未必用得上。因此,主观上进行反省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一般大学生没有深思的习惯,往往考完试就忘了自己的所学。
美国一所大学作过一个实验。暑假之后一个月,大学紧急召回各班第一名的同学,以暑假前的期末考试同样的题目,让这些学生再考一次,结果没有一人及格。这正是“学而不思”的后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即: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
孔子对于“思而不学”,也曾有过体验。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把学习与思考对立来看,可知“思”是指:就身边见闻所得,认真思索。譬如,从新闻得知每天发生在各地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未必呈现,并且纷乱无比。我们就算用心去想,也很难有什么启发。英国诗人艾略特(T.S.Eliot)在《岩石》一诗写道:“我们在知识中失落的智能,到哪里去了?我们在信息中失落的知识,到哪里去了?”信息是每天发生的事情,多想无益,还不如像孔子一样,翻开书本学习吧!这时的学习才特别值得深思,使书中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心得。
英国哲学家怀德海(A.N. Whitehead)谈到教育时说:“直到课本遗失、笔记焚毁,为准备考试而记忆于心的细目全都忘了,此时你所学的对你才真正有用。”深思正是个中关键,人又怎能学而不思呢?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力行”,要付诸行动。孔子好学而德行卓越,合乎“古之学者为己”的要求。他从十五岁“志于学”开始,一生进境展示在众人之前:“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已是德行极致,代表好学与力行的完美结合。
孔子教导弟子,总是兼顾言与行,并且行先于言。他的杰出弟子列为四科,依序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子贡是言语科高材生,他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最后,孔子心目中的“好学”有何表现?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儒家所期许的是:读书人(士)要成为君子,而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道”是成己成人的理想,我们在学习时,可别忘了这个初衷。
三、修养与快乐
修养的秘诀是念兹在兹,随时提醒自己;在进行德行修养时,要言行并重,双管齐下;修养是快乐的保证与保障。
如果不谈修养,只靠本能过日子,人生会幸福吗?孔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人的本能包含各种欲望与冲动,可以合称为“血气”。血气对人造成的困扰与烦恼很多,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由此可见,人在少年、壮年与老年三个阶段,分别会陷于“好色、好斗、贪得无厌”的困境。要想化解这些麻烦,只有靠修养了。修养有什么秘诀?要如何着手进行?最后又如何联上快乐?以下分别探讨。
一,修养的秘诀是念兹在兹,随时提醒自己。孔子怎么做呢?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即,孔子所忧虑的是: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刻改正。
一个人常常忧虑这些毛病,自然可以避开它们。正如《老子》第七十一章所说的:“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即: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论语·述而》有一章记载,陈司败指出孔子的过错,孔子听了之后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即,我真幸运,只要有什么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孔子专心学习《易经》,期许自己“可以无大过矣”。
换言之,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他明白表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经由一生的修养,才可超凡入圣。子贡推崇孔子,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天空不可能靠楼梯爬上去,但孔子的表率却是:只要用心修养,人人都有希望。
二,在进行德行修养时,要言行并重,双管齐下。以言语来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主动谈起有关利益、命运与行仁的问题。何以如此?因为一谈利益,可能使人见利忘义,或者“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一谈命运,可能使人消极无奈,甚至忽略人生还有更重要的使命;一谈行仁,则须因材施教,就学生的特殊处境来指点人生正途,而不能泛泛说些抽象的道理。
再看“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与人讨论有关反常的、勇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情。何以如此?因为反常的事使人迷惑,勇力的事使人忘德,悖乱的事使人不安,神异的事使人妄想。不讨论这些事,并不表示这些事不存在。正如今天对“新闻”的定义是: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怪、力、乱、神”的新闻说多了听多了,难免人心惶惶,浪费大好光阴。
其次,就行为来说,我们看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亦即,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这四点都是为了化解“自我中心”的执着。没有执着,并不代表没有立场。孔子以慎重态度对待三件事,就是:斋戒、战争、疾病。这三者的优先级显示了某种价值观。疾病排在第三,因为那是“个人”的身体健康所应注意的;战争列名第二,因为那是“国家”的安危存亡所须警惕的;斋戒位居第一,则表示宗教上的祭祀是人与祖先的纽带,有报本反始的意义,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足以彰显国人的善良情操。由此亦可知,孔子的修养所关注的不仅是个人与国家,还推及包含祖先与子孙在内的人类世界。于此可以再问,这么杰出的修养能带给人快乐吗?
三,修养是快乐的保证与保障。如果询问孔子的学生之中,谁最快乐?那么,答案很清楚,是德行最佳的颜渊。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渊生活穷困之至,别人都受不了那种生活带来的忧愁,但颜渊却不曾改变他原有的快乐。
穷困与快乐之间,没有任何合理的联系,除非一个人懂得了“道”,亦即孔子所说的“贫而乐道”。孔子的“道”是指人类共同的正路,简单说来,即是“修己安人”,修养自己,从而安顿四周的人。这样的“道”,平凡人可以努力去追求;若想充分实现,则连尧舜也未必办得到。人生最怕没有目标或选错目标。儒家的目标既正当又明确,在追求及实现的过程中就会带给人无比的快乐。
于是,孔子本人的快乐充分展示出来。他认真做好分内之事。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尽好身为老师的职责。他又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这是在生活及工作上恪守本分。这两句“何有于我哉?”的真正含意是:只要做好这些事,我还在乎什么呢?是否得君行道,有无富贵荣华,完全不在考虑之列。基于这样的觉悟,孔子才会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儒家的快乐不离人间,总是与人共融共享,而不是个人可以独自品味的。孔子说过“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就是: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乐,以述说别人的优点为乐,以结交许多良友为乐。所谓“节礼乐”也代表人际相处的合宜方式。这三乐皆落实于人间,见证了儒家的入世情怀。曾子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好,他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谈文论艺来与朋友相聚,再以这样的朋友来帮助自己走上人生正途。
在《论语·微子》中,孔子曾与当时的隐者有过思想上的交会,孔子表明自己不会与鸟兽同群,而一定坚持在人间奋斗;至于他的理想未能实现,则早在预料之中。这正是一位守城门者口中的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也!”明知理想无法实现,却依然勇往直前,因为那是出于内心的“真诚”愿力,也是孔子所觉悟的“天命”所在。我们在此学到的心得是:一,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时代与社会,人都需要修养,努力减少“自我中心”的执着;二,修养必须兼顾言与行,以“文质彬彬”的君子为目标;三,修养所造就的德行必然引发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因而使心境洋溢于快乐的氛围中。(据人民论坛傅佩荣《国学与人生》)

一、自我的觉醒
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
如果探讨孔子思想对现代人有何启示,则首先值得注意的即是“自我的觉醒”。人要真诚,首先需“自我的觉醒”。如何做到这一步?以下稍加说明。
首先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统帅可能被劫走,就像金庸《天龙八部》里的萧峰,凭着高超武功,可以在千军万马之中,把敌方统帅劫走。但是,一个平凡人的心意却不能被改变。“志”是心意,代表心中对某件事的固定看法。孔子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强调平凡人的顽固,而在肯定:即使是个平凡人,只要打定主意,就没有人可以改变他。换言之,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为这个想法负责。
其次,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即: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在这一生中,我们做任何事不都是如此吗?与其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如自己勇敢承担。
第三,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孔子以自己作为示范,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在此,“仁”字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指“行仁”而言,亦即走上人生正途,或具体去行善。这句话的契机在于“我欲仁”三字。“欲”代表内心的意愿,以及由此而生主动的力量。
试问:世间有什么东西是靠“我欲”就可以成功的?譬如,孔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是世间有几人真正得到富贵?人之所欲还有:健康、亲情、友谊、学问、事业、幸福,等等。但这种种欲望能够仅仅因为“我欲”就实现吗?显然不可能。孔子认为只有“仁”是“我欲”就可以达成,并且人人如此。由此可见,“仁”必定是“由内而发的”,亦即由于真诚而使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并立即找到主动行善的机会。
第四,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一章须分两段来念,前段为原则,后段为具体作为。先论原则。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中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意即“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也就是“化被动为主动”。至于“非礼勿视”四语,是就具体作为而言,要由“消极方面”不做“非礼”之事入手,再化被动为主动,“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
“自我的觉醒”是一个大工程,在古代只有天子与少数圣贤能有这种体悟。到了孔子,他洞察人性内在即有行善的动力,这一点不因族群、阶级、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人的尊严由此确立。以此为基础,孔子才会进而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人人平等的智慧,启发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要“成为君子”。在成为君子的过程中,自然会“立人达人”,促成社会的仁义之风。如此可以成就个人生命的最高价值,也得到人生莫大的幸福。
二、好学、深思、力行
人有理性,可以藉由学习与思考,增广见闻、懂得道理,再引发具体的行为,使人生无怨无悔。
首先要谈的是“好学”。孔子本人就是“好学”的典型,他宣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即: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
孔子所谓的学,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传统的知(五经)与能(六艺),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习乐于师襄”,以礼乐专家而知名,并且在五十一岁从政之前,长期以为人治丧为业。《史记·孔子世家》描写他向师襄学习《文王操》时,经过“习其曲”(学会演奏其基本旋律)、“习其数”(学会高超的演奏技巧)、“习其志”(体会作曲者的心意),最后“得其为人”(仿佛见到曲中所描绘的人物)。他的专注好学,使“师襄子辟席再拜”,对他这个学生佩服之至。孔子后来自己成为老师,他的心得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唯其如此,人类文化才有可能精益求精。
孔子除了娴熟古代知能,也敞开心胸向四周的人学习,所学的是行善避恶。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生想要从政,他的鼓励是“多闻、多见”,再认真对照及改进自己的言行。子贡长期追随孔子,体认了孔子“无常师”,没有固定的老师,可以向各种人、在各种情况之下学习,以致其成就有如光照天地的日月,让人景仰不已。
其次,好学还须配合“深思”。我们所学的一切都是别人提供的材料,即使全部记下来也未必用得上。因此,主观上进行反省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一般大学生没有深思的习惯,往往考完试就忘了自己的所学。
美国一所大学作过一个实验。暑假之后一个月,大学紧急召回各班第一名的同学,以暑假前的期末考试同样的题目,让这些学生再考一次,结果没有一人及格。这正是“学而不思”的后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即: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
孔子对于“思而不学”,也曾有过体验。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把学习与思考对立来看,可知“思”是指:就身边见闻所得,认真思索。譬如,从新闻得知每天发生在各地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未必呈现,并且纷乱无比。我们就算用心去想,也很难有什么启发。英国诗人艾略特(T.S.Eliot)在《岩石》一诗写道:“我们在知识中失落的智能,到哪里去了?我们在信息中失落的知识,到哪里去了?”信息是每天发生的事情,多想无益,还不如像孔子一样,翻开书本学习吧!这时的学习才特别值得深思,使书中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心得。
英国哲学家怀德海(A.N. Whitehead)谈到教育时说:“直到课本遗失、笔记焚毁,为准备考试而记忆于心的细目全都忘了,此时你所学的对你才真正有用。”深思正是个中关键,人又怎能学而不思呢?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力行”,要付诸行动。孔子好学而德行卓越,合乎“古之学者为己”的要求。他从十五岁“志于学”开始,一生进境展示在众人之前:“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已是德行极致,代表好学与力行的完美结合。
孔子教导弟子,总是兼顾言与行,并且行先于言。他的杰出弟子列为四科,依序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子贡是言语科高材生,他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最后,孔子心目中的“好学”有何表现?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儒家所期许的是:读书人(士)要成为君子,而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道”是成己成人的理想,我们在学习时,可别忘了这个初衷。
三、修养与快乐
修养的秘诀是念兹在兹,随时提醒自己;在进行德行修养时,要言行并重,双管齐下;修养是快乐的保证与保障。
如果不谈修养,只靠本能过日子,人生会幸福吗?孔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人的本能包含各种欲望与冲动,可以合称为“血气”。血气对人造成的困扰与烦恼很多,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由此可见,人在少年、壮年与老年三个阶段,分别会陷于“好色、好斗、贪得无厌”的困境。要想化解这些麻烦,只有靠修养了。修养有什么秘诀?要如何着手进行?最后又如何联上快乐?以下分别探讨。
一,修养的秘诀是念兹在兹,随时提醒自己。孔子怎么做呢?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即,孔子所忧虑的是: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刻改正。
一个人常常忧虑这些毛病,自然可以避开它们。正如《老子》第七十一章所说的:“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即: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论语·述而》有一章记载,陈司败指出孔子的过错,孔子听了之后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即,我真幸运,只要有什么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孔子专心学习《易经》,期许自己“可以无大过矣”。
换言之,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他明白表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经由一生的修养,才可超凡入圣。子贡推崇孔子,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天空不可能靠楼梯爬上去,但孔子的表率却是:只要用心修养,人人都有希望。
二,在进行德行修养时,要言行并重,双管齐下。以言语来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主动谈起有关利益、命运与行仁的问题。何以如此?因为一谈利益,可能使人见利忘义,或者“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一谈命运,可能使人消极无奈,甚至忽略人生还有更重要的使命;一谈行仁,则须因材施教,就学生的特殊处境来指点人生正途,而不能泛泛说些抽象的道理。
再看“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与人讨论有关反常的、勇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情。何以如此?因为反常的事使人迷惑,勇力的事使人忘德,悖乱的事使人不安,神异的事使人妄想。不讨论这些事,并不表示这些事不存在。正如今天对“新闻”的定义是: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怪、力、乱、神”的新闻说多了听多了,难免人心惶惶,浪费大好光阴。
其次,就行为来说,我们看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亦即,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这四点都是为了化解“自我中心”的执着。没有执着,并不代表没有立场。孔子以慎重态度对待三件事,就是:斋戒、战争、疾病。这三者的优先级显示了某种价值观。疾病排在第三,因为那是“个人”的身体健康所应注意的;战争列名第二,因为那是“国家”的安危存亡所须警惕的;斋戒位居第一,则表示宗教上的祭祀是人与祖先的纽带,有报本反始的意义,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足以彰显国人的善良情操。由此亦可知,孔子的修养所关注的不仅是个人与国家,还推及包含祖先与子孙在内的人类世界。于此可以再问,这么杰出的修养能带给人快乐吗?
三,修养是快乐的保证与保障。如果询问孔子的学生之中,谁最快乐?那么,答案很清楚,是德行最佳的颜渊。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渊生活穷困之至,别人都受不了那种生活带来的忧愁,但颜渊却不曾改变他原有的快乐。
穷困与快乐之间,没有任何合理的联系,除非一个人懂得了“道”,亦即孔子所说的“贫而乐道”。孔子的“道”是指人类共同的正路,简单说来,即是“修己安人”,修养自己,从而安顿四周的人。这样的“道”,平凡人可以努力去追求;若想充分实现,则连尧舜也未必办得到。人生最怕没有目标或选错目标。儒家的目标既正当又明确,在追求及实现的过程中就会带给人无比的快乐。
于是,孔子本人的快乐充分展示出来。他认真做好分内之事。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尽好身为老师的职责。他又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这是在生活及工作上恪守本分。这两句“何有于我哉?”的真正含意是:只要做好这些事,我还在乎什么呢?是否得君行道,有无富贵荣华,完全不在考虑之列。基于这样的觉悟,孔子才会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儒家的快乐不离人间,总是与人共融共享,而不是个人可以独自品味的。孔子说过“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就是: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乐,以述说别人的优点为乐,以结交许多良友为乐。所谓“节礼乐”也代表人际相处的合宜方式。这三乐皆落实于人间,见证了儒家的入世情怀。曾子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好,他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谈文论艺来与朋友相聚,再以这样的朋友来帮助自己走上人生正途。
在《论语·微子》中,孔子曾与当时的隐者有过思想上的交会,孔子表明自己不会与鸟兽同群,而一定坚持在人间奋斗;至于他的理想未能实现,则早在预料之中。这正是一位守城门者口中的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也!”明知理想无法实现,却依然勇往直前,因为那是出于内心的“真诚”愿力,也是孔子所觉悟的“天命”所在。我们在此学到的心得是:一,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时代与社会,人都需要修养,努力减少“自我中心”的执着;二,修养必须兼顾言与行,以“文质彬彬”的君子为目标;三,修养所造就的德行必然引发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因而使心境洋溢于快乐的氛围中。

孔子的思想能给予当代人什么有益的启示
答:人有理性,可以藉由学习与思考,增广见闻、懂得道理,再引发具体的行为,使人生无怨无悔。首先要谈的是“好学”。孔子本人就是“好学”的典型,他宣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即: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

当代大学生能从孔子仁学思想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

结合读过的庄子 谈谈庄子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汲取哪些有益的精华
答:再次,庄子思想所汲取到的有益精华之一是“自然”。庄子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与自然的合一。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摒弃功利主义的行为方式。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常常忽视了与自然的联系,过度...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有哪些借鉴意义
答:人的素质最核心的是人的道德素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的关键。对人的教育首先应该教育怎样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能有益于社会,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此他的教育内容的核心也是“仁...

庄子的人生哲学对于当代大学生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庄子所阐释的人生理论及实践方法有助 于启发大学生思考人生、开拓人 生、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有利于使大学生开阔胸襟,拓展 视野,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能保持良好心态 ,从容坦荡地对待人生历程中的成败得失,从而更好地安...

墨子的思想在当今世界有什么意义
答:利他人,为他人,究其实质,是提出了管理学上的“人本管理”思想。墨子重视修身,注重德行,强调为人、利他、利国,可以说,墨子是将中国管理思想之要义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所以,对于墨子的管理思想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孔子的思想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影响?
答: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人不但没有否定孔子及传统思想,反而更加重视它们,同时也试图根据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需要来提升中国自己的文化。-孔子的“仁”兼顾亲和性和艰难性,有利于人们建立乐观的...

孔子还有哪些思想对现代也有非常高的指导意义?
答:并且能够做到与学生平等,尊重学生,知道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孔子教育理论的研究有很多,但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冯文全、焦彦蕊所著《孔子教育思想与我国现代...

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在当代社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为人处世有...
答:孔子的话,可以启发我们反思今天面对的教育问题。许多人把“学习”定位在“掌握谋生的工具”,所以当那种人才紧缺的时候,家长就为孩子决定学习的方向、结果,学生的学习范围越来越窄,专业能力是取得了,但品德差、没有独立...

孔子的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那些可借鉴的意义
答:中国的品德品德教育首先推崇的就是孔子,孔子的思想统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在用学术的眼光去看待孔子的同时,也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解释孔子,孔子的思想在当时的思想水平之下是有超越性的。最少他让中华民族领先了世界同期水平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