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能踢出多少公斤的力?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8
李小龙一拳的力量是多少

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公斤的力量,与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体重是260磅,李小龙的体重只有130多磅。李小龙的格斗数据:
背阔肌:扩展时周长超过1.12395米。
腾空前踢:高度约2米5。(可以踢碎天花板上的灯泡)
助跑后腾空侧踢:高度约2米。(可以凌空踢到NBA球星贾巴尔的头部,贾巴尔的身高是2米18)
用二节棍击出了1600磅的力量数据。
用侧踢可以把一只45公斤的沙袋踢破。
侧踢可以将5块悬空的厚木板踢碎,每块木板厚度为1英寸。
李小龙(Bruce Jun Fan Lee,)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
他是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UFC开创者、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华人演员。

绝招:寸拳,黐手绝技,李三脚,勾漏手,木人桩法,双节棍 ,三节棍 1、 以其130余磅的体重,击出了350磅的沉拳 2 、用二节棍击出了1600磅的力量 3 、以其招牌动作“垫步侧踢”,把一个身穿护甲的200磅壮汉踢飞了20米,落入游泳池中 4 、把34公斤的杠铃直臂水平前伸,收回,在伸出静止控帛20秒 5 、把56公斤的杠铃平举并停留片刻 6 、一手持32公斤哑铃水平前接一个顺势后摆,再侧举至肩部并坚持数秒 7 、轻松地把手指插入一罐未开封的可口可乐 8、 用侧踢把一只45公斤的沙袋踢破 9 、把约135公斤的麻袋踢到大约一层房子的高度。

李小龙肯定比他要多了,至于能踢出多少公斤的力我倒没什么具体的数据,但我是练跆拳道的椐我的教练说李小龙的起腿速度在0。01秒之内,就是他打了别人后别人连怎么死的也不知道,没人看得清他是怎么起腿的
一代英杰李小龙的传奇人生

李小龙原籍广东顺德,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藩市,属龙,乳名细凤,英文名Bruce Lee,中文原名李振藩(据说是“振兴三藩”之意),族名源鑫,在五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
说在李小龙尚在襁褓里的时候,好莱坞电影《金门女》需要一名华人婴儿出镜,抱去了李小龙。如果此事属实,应该算是这位电影巨星的处女作吧。

他的父亲名叫李海泉。……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李海泉要把儿子打扮成这幅模样呢?

因为这是李海泉本人的经典扮相。李海泉是一位在广东地区很著名的喜剧演员,粤剧四大名丑之一,经常带着全家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这也是李小龙降生在美国的原因。

李小龙的妈妈何金棠有一半德国血统,容颜俊秀

李小龙三个月大的时候,全家返回香港居住。此后直到十八岁,李小龙一直生活在香港。这是李小龙五岁时的全家福。

年少的李小龙已经非常英俊,加之他的父亲与演艺界的关系,他成了一位比较知名的童星。他出演的第一部香港电影是《富贵浮云》,当时六岁,在拉萨尔书院小学部读书。

李小龙参加电影拍摄多安排在学校的假期,有时也要在课余参加拍摄。为了不耽误他的学业,导演尽可能把他的戏安排在夜间进行。李小龙在电影事业上表现出极强的敬业精神,据家人回忆,若要拍电影,李小龙吃完晚饭就会上床休息,到了该去摄影棚的时候,母亲一唤就醒,手脚利落地穿戴好行装,精神抖擞地随父亲出门,拍戏从不迟到。但是作为学生的他,却是个顽劣少年,上课不听讲,课下不读书,经过多次退学转校后,才勉强读完初中。

当时的李小龙在电影中也总是扮演一些问题儿童或是问题少年,举止随意,玩世不恭,神情动作上已经颇具后期李小龙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十八岁赴美之前,李小龙在香港参演22部粤语电影,曾用过的艺名还有“李龙”、“小李海泉”等。评论界已经称其为演艺天才。

<<人海孤鸿>>,李小龙早期电影代表作之一。

早期的李小龙并未演过功夫电影,相反,倒是演了很多文艺片。这是在《雷雨》中扮演二少爷周冲。

十八岁,李小龙进入圣芳济书院读高中

这个时期的李小龙是个标准的时尚青年,一大爱好是交女朋友。

另一大爱好是摩托车。

还有一个爱好是跳舞。李小龙是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开赛的冠军

当然,他最大的爱好还是武术。说起李小龙练武的缘由,并不因为他是天生的“绝世武学奇才”,恰恰因为他自幼身体孱弱,需要锻炼调理,于是,身高仅有一米七三,近视高达一千度,两条腿长度相差一寸的李小龙走上了武学之路。

他的启蒙师傅是老爸李海泉,据说是一位太极拳高手,从李小龙七岁开始教其练习太极拳。

十三岁时,李小龙拜了第一位真正的师傅:咏春大师叶问。叶问对咏春的内涵颇有见地:“咏春强调的是柔和快,而不是力量……”在叶问的调教下,李小龙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等拳种,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

邵汉生是李小龙的另一位师傅。他在采访中说:“我和李小龙做了一个交易,我教他武术,他教我舞蹈。普通人要三到四个星期才能学会我的基本步法,李小龙只用了三个晚上就学得滚瓜烂熟。但是他后来并没教我跳舞(笑)……”

十八岁读高中的时候,李小龙的家人要他抓紧时间回美国,以便确认美国公民身份

当时的李小龙已经成长为一位健壮的青年,曾经夺得香港校际拳击赛冠军,赛场之外,也经常和同学甚至高年级同学打架。据黄霑他老人家回忆,作为李小龙的同学,他也挨过李小龙的拳头,多年以后他在电视节目中自嘲说:“现在才知道输是必然的,谁能打得过李小龙啊???”据测试,成年李小龙的拳劲高达他本人体重的两倍多,这种力度在世界上少人能及,就算是在青年时代,一拳打出,想必也是势不可挡。

事实上,因为李小龙打架记录太多,随时面临警方检控,这也是他的家人希望他尽快离开香港的另一个原因

1959年5月,李小龙来到美国定居,以教人跳舞谋生

9月,他迁到西雅图,入读爱迪生技术学校,白天上课,晚上在唐人街餐馆当侍应换取食宿,开始半工半读生涯。

这个时候的李小龙,突然变成了一位勤奋上进的好学生,虽然在课余时间继续坚持练习功夫,但是不再打架。1961年,李小龙中学毕业,5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

李小龙热爱哲学,善于思考,哲学思想渗透在他一生的事业和生活中,在他的许多言谈中都有体现: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对某件事视作毫无价值,也是勇敢的表现;对某件事视为绝对成功或视为当然时,这同样是勇敢的表现;但是如果对某件事束手无策的话,那么便是畏缩了。对敌亦是一样,只要用信心去鼓舞自己,纵使失败,精神上仍是胜利的。

——别人告诉我说一个天才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才。

——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大学期间,李小龙始终坚持练功不辍,力求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双截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在这个过程中,他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技击术的优点和特长,总结多年的经验自创了一种拳术,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等都是他的绝招。

1962年4月,二十一岁的李小龙在西雅图唐人街开设“振藩国术馆”,传授中国功夫。起先问津者寥寥,后来他带着几个学武的学生,不断去西雅图的几所大学做示范表演,情况终于好转。有一次,李小龙在短短的11秒内就击败一名出言相讥的日本空手道黑带三段武师,声名鹊起;另一次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消息刊上报纸,影响非常广泛,慕名投到门下的学生越来越多

练功与授课之余,李小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他一生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数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等。这是1963年出版的《基本中国拳法》,他将搏击术注入到中国基本拳脚,展示了深厚的武学造诣

插图均出自李小龙本人之手。

书中亦有许多动作分解照片,都是李小龙和徒弟亲

他的徒弟中,有一位十九岁的医学院女学生,叫做莲达•爱米莉。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1965年,儿子李国豪(Brandon Lee)于2月1日出世,七日后父亲李海泉病逝。后来李小龙又得一女,取名李香凝。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当然,他教子女学习中国功夫……

1964年,李小龙在全美空手道大赛中击败蝉联三届冠军的罗礼士,夺得冠军,继而应邀在加州长滩国际空手道大赛开幕式上表演蒙目截击、寸拳等绝技,引起轰动。

正逢一家影视制作公司筹拍一部功夫连续剧,于是立即联系李小龙试镜。
这一年的李小龙二十四岁。虽然在试镜中,他笑着承认自己被小宝宝吵得三晚没睡觉了,但是镜头中的他,仍然精神抖擞,气度非凡。

这段宝贵的试镜很长,好奇的美国人要李小龙演示了中国戏剧的步法,解说武生和小生走路姿势的区别,还在现场拉上一个美国老公公来当靶子,要李小龙演示武功招式。李小龙当然是只能虚晃。从镜头中可以看到,每次都是老公公还未来得及反应,李小龙的拳脚都已经收回了。

这次试镜中,李小龙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武术的分析:

“功夫源于中国,是空手道和合气道的渊源。它是一个更完整的武术体系,它比其它武术更流畅,更具连贯性,而不仅是一招半式。就好像水,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但它有穿透顽石的能力,水没有一定的形态,你既不能够捉住它,也不能够用力打它。每一个学功夫的人都希望具有水一样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可以根据对手情况做出变化。空手道的出拳,好像一根坚硬的铁棒,而中国功夫出拳,就犹如一条铁链连着一个铁球,刚柔并济。功夫可以单独或者两个人练习,单独练习的时候会模仿一些动物,比如说鹤、猴、或者螳螂等动物。……”

这部电视剧最后未能开拍,但是试镜为他争取了《青蜂侠》中加藤的角色。1966年6月,李小龙第一次出现在美国荧屏上

《青蜂侠》是一部每集半小时的连续剧,维持了30集,终因收视率不理想而搁浅。但是,作为配角的李小龙以出色的武术功底,风头远远胜过主角,几乎所有观众都记住了他的名字。因此他有机会继续参与了其它电视剧的演出。

1967年8月,李小龙把自己创建的武术定名为“截拳道”(Jeet Kuen Do,简称:JKD)。

在他参演的一部电视剧里,李小龙大段介绍截拳道:“就是截击拳。你要攻击我就得接近我,接近我就给了我机会截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用最长的武器踢你最近的目标,现在是,膝盖。截击拳比西洋拳更具杀伤力。……”

多年以后的评论界称:“截拳道是一种容纳百川、取资东西拳术的搏击术,并具有三个层次,一是思想,二是功夫知识,三才是技巧。前者便是李小龙创立截拳道时说的‘以无法为有法’,后两者则是‘以无限为有限’,而这两句指导截拳道修习者的警句,不但表现东西文化融合之成就,也体现了香港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精神,可以说,它是一种时代与文化的产物。……”“这种快速击倒对手的拳击术,在李小龙眼中不仅是一门搏击术,更是一种人生观或处世观。人必须向善,却不应拘泥于形式。正如一杯水放进茶壶便成茶壶之形,放进杯子便成杯形,所以重要的是水的本质。水清则人人皆喝之,水浊则人人皆拒之。”

李小龙创建截拳道,在当时的中国武术界是一件毁誉参半的事。一部分人认为李小龙另辟蹊径可喜可贺;另一部分人,尤其是咏春门派,认为身为咏春门人的李小龙是欺师灭祖。

事实证明李小龙的截拳道不仅具备理论底蕴,而且非常有实战价值。他在美国开设的截拳道班盛名远扬,授课一小时收费275美元,仍然门庭若市,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连开了四间“振藩国术馆”。

其实李小龙并不满足于开班授徒,他的目标是好莱坞,希望通过电影来弘扬中国功夫。但是好莱坞电影界对他一直比较冷淡。最终让李小龙对美国失望,从而回港发展的导火索,是好莱坞筹拍电视剧《功夫》,李小龙竞争男主角落选。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

看到此处,我非常八卦地怀疑周星驰的《功夫》与此事有关,是蓄谋已久,要为偶像出这口气。众所周知周星驰是铁杆李小龙迷,少年时看到李小龙的电影惊为天人,从而立志投身电影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认为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还有我的工作都是李小龙先生对我的影响。从他的电影里我得到许多能量。……”周星驰几乎每部电影中都有李小龙的影子,几乎每部都有,李小龙的招牌动作、招牌形象、招牌服装、招牌口语、招牌招数,甚至李小龙的大头照,频频在周星驰电影中出现,到了《功夫》,向李小龙致敬的细节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可以拿权力、名誉、金钱等许多东西来搞笑的周星驰,从来不肯拿李小龙搞笑,“因为他是我的偶像,我非常尊敬他,非常崇拜他,所以不能搞笑。”周星驰电影中的李小龙,更多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力量的象征。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功夫》评论称:“周星驰在其一直以来的作品中,都善用了李小龙在功夫上的创见。……

《功夫》里无疑继承了李小龙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精义。片中火云邪神说天下武功无不破之理,惟快不破,这正是截拳道的原意,即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打到对手的要害,故此李小龙提出不要闪避,进行截击(Don‘t Block, Strike),并要求应变迅速,而不需讲求甚么形式化的修饰。在片中,周星驰最后在猪笼城寨以一敌百所施展的正是截拳道式的功夫。……周星驰《功夫》与李小龙电影殊途同归,源出一辙,表达手法和电影结构或有不同,对于现代城市丑象的批判却同样深刻。功夫不但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价值之具体表现形式,也作为一种人本精神的力量表现。所谓功夫,科学化点说便是把人类潜能发挥出来的一种手段,因此在电影里周星驰强调的是功夫的高低源自对功夫研究的专注和对潜能的开发,同时功夫无分派别之好坏,却只有功夫修习者个人道德的好坏之分,而周星驰与李小龙一样,在这方面皆是取孟子性本善之说……”

跑题跑题,不多说了。周星驰是幸福的,他是被偶像的星光照亮生命的范例;同时他也是可敬的,做到了FANS所能做到的极致,值得各位FANS同仁研究学习……向星爷致敬……

1970年,李小龙意外受伤,脊背重创,卧床四个月,伤愈后仍须服用止痛药。这段时间里,香港多家电影制片厂登门拜访,希望请他回港拍戏,包括当时香港最大的制片厂邵氏。邵氏开出的片酬是一万美金,当时相当于六万港币,比当时最红的影帝级演员的片酬高出一倍;而嘉禾公司则出到一万五千美金,也就是九万港币。

嘉禾不惜血本一定要请到李小龙的原因,是由于老板邹文怀慧眼识英雄。他在电视上看到李小龙的一段功夫示范表演,拍案叫绝,多年以后还在采访中津津乐道:“他侧踢一寸厚的木板,一脚踢断四块,力度和时间都掌握得无懈可击……”邹文怀还回忆说,与李小龙洽谈合作时,李小龙提到当时正在热播的一部功夫片,问:“这是不是香港目前最好的动作片?”邹文怀答:“是。”于是李小龙很有诚意和信心地说:“如果是我来演出的话,会演得更好。”

1970年,李小龙回到香港。不算已往的几次短暂过境,此时李小龙已经阔别香港十二年。与他合作过的黄握中先生在回忆中说:“……当时我想到李小龙将来在香港的电影发展前途一定非常好,因此我第一个找他出了一本书,就叫《李小龙》,做了一本采访,再配上一些照片,印了五千本左右,一出来不到两天就全部卖光了,他的电影还没有出来,就已经非常轰动了,当时香港观众非常崇拜他,给他出书也为我赚了一笔小小的钱。李小龙刚刚回来的时候,非常热情也非常健谈,还很幽默,常常讲笑话,人很随和,所以我们跟他做采访的时候大约花了两三个小时,他也很耐心地接受我们的访问。……”

邹文怀与李小龙签了两部片约,第一部是《唐山大兄》,由香港功夫片导演罗维与著名小说家倪匡合作完成剧本,低成本电影,只在泰国的一个小村庄拍摄,布景极其简陋,情节也比较简单。但是李小龙的惊人表现胜过一切。他一改以往功夫片那种繁复而花哨的招式,出手快、准、狠,几乎全部在两招之内搞定敌人,迅猛犀利的拳脚以及高亢的啸叫兼具个性与力量之美,令人目瞪口呆。片中有一段是李小龙独战六名歹徒,展示了“李三脚”之势不可挡的威力:三次转身踢脚,每一次转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一条腿能够踢到一半然后决定该向高处或低处出击,快如闪电,对方根本无法招架。

《唐山大兄》在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已达350万港元,同时连破东南亚地区的所有华语片票房纪录,掀起了功夫片的新热潮。

《唐山大兄》也颠覆了当时的香港电影市场,使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嘉禾公司一举迈进了强劲竞争者的行列。邹文怀和李小龙对他们的初战告捷都很满意,继续合作下一部电影。李小龙十分尊重和信任邹文怀,许多事情上对邹文怀言听计从;邹文怀亦允许李小龙在电影制作方面参与更多意见,还下令增加了财政预算。

决心在香港大展宏图的李小龙将莲达和家人都迁来香港,定居在九龙塘的一座两层别墅。这座别墅拥有十一间房,还有日本式花园,在当时的香港是非常高级的住宅。

李小龙的第二部功夫电影是《精武门》,讲述了创办精武门的民族英雄霍元甲被日本人谋害,其高徒陈真为师父报仇雪恨的故事。这部电影至今仍然被列为功夫电影代表作之一,不但把真刀真枪的中国功夫推至新的层次,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亦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狭隘的复仇主题,将影片上升到民族大义的高度,穿插了陈真飞脚踢碎租界公园大门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将“东亚病夫”字幅撕碎塞到日本武士口中等情节,以其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引起广泛共鸣。

我自己对这部电影更是印象深刻,因为是在这次的香港国际电影节里,在添马槛露天银幕上看的,足有二十多米高的超大银幕为这部电影更壮声色,每一场对战都是激动人心!尤其是陈真单人匹马挑战日本武馆,将全馆武师打得爬不起身的经典场面!李小龙不但展示了他奔雷闪电一般的威猛拳脚,还第一次在电影里使用了他最擅长的、后来风靡世界的双截棍,让全世界见识了精湛的双截棍术,当时有武术家曾惊叹道,光是看李小龙舞双截棍的镜头就已经值回票价!

当然,擅长真功夫的李小龙拍摄这样的镜头并不困难,难的是与他合作的人。据当时的工作人员杜惠东讲:“……因为李小龙是会真功夫的,所以拍电影的时候就不习惯用那种假的方法,他要在电影里真打。但是如果对手演员的位置不好,就可能会被他打伤,远了又容易打不到,所以他用的那一批武师都是合作熟的,不熟的都在外围,不认识的根本不用。”杜惠东还说,其实李小龙也是用替身的,如今在《功夫》中扮演包租公的著名武星元华当年就是专门替李小龙翻跟头的替身,因为李小龙是学咏春拳出身,不会翻跟头。

《精武门》比《唐山大兄》更为进步的,不仅是制作技术和动作表达,也包括李小龙本人的演技。李小龙显然很希望让观众知道他是有演技的演员,在《精武门》中,不仅加多了许多情感戏,还借陈真乔装探秘之机,扮演了多个形象,例如举动迟缓的卖报老大爷和傻头傻脑的电话修理员。

《精武门》获得当年获金马奖的“最佳技艺奖”,同时获“最佳剧情片”殊荣。又打破了刚刚由《唐山大兄》创下的新票房记录。

不过,在合作过程中,李小龙与《精武门》的导演罗维交恶不浅。在香港影界,导演就是总司令,演员不可以提出什么意见,但李小龙就很不同,他具有西方的开放性格,又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发现了什么就提出什么,所以与罗维之间发生很多不愉快。当时有传闻说李小龙向罗维使用武力,电视台主持人何守信在采访李小龙的节目中问及此事:“你是不是像传闻的那样用皮带打罗维了?”李小龙说:“我要打他还用皮带吗?我只要这样一下……”然后李小龙稍稍一动,何守信马上就跌到椅子里去了。这个场面通过电视荧屏传遍全香港。

李小龙的第三部功夫电影是《猛龙过江》。这时候的邹文怀对他已经是充分信任,加之他创作欲旺盛,于是把整部电影交给他一手操办。李小龙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一个来自香港乡下的功夫高手唐龙,远赴意大利帮助一家中餐馆女老板铲除当地恶霸的故事。李小龙带着剧组到意大利取景,最后决定在罗马开机,《猛龙过江》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在欧洲取景的影片。

《猛龙过江》中,李小龙选中了两位曾获国际空手道冠军的罗礼士、罗伯华尔作为对手,并且规定这两位要被李小龙打败。起先,两位空手道冠军不服气,于是李小龙与他们各自带着助手到郊外一个指定地点去进行拍摄前的点到即止的“较量”,结果,只用几个回合,李小龙就轻易取胜,使这两位国际空手道冠军不得不心服口服。至于电影中的招式,那是为戏剧效果而设计的,并不是截拳道的精神,但是充分表现了李小龙的武术造诣。影片中最后的生死决斗安排在古罗马竞技场,李小龙没有采用任何镜头剪辑,直接采用中长镜实拍全过程,场面惊心动魄,被誉为影史上最为经典的功夫对战之一。

《猛龙过江》再度打破东南亚几乎所有的票房记录。公映时盛况空前,以至于出动警方控制人潮,有些剧院被迫暂停放映。该片亦获得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在男主角唐龙身上体现出来的朴实、真诚、慷慨侠义的传统道德和草根温情,打动了众多观众的心。

1972年,李小龙筹拍新片《无声笛》,得到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影片准备在印度地区开拍,李小龙带领剧组去尼泊尔等地花了几周时间取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拍摄地点。但是当地华美壮观的寺庙给了李小龙新的灵感,决定开拍《死亡游戏》,将高层寺庙设计成庞大的武术中心,每一层都有高手把守,主角需要突破重重关口到达最高层夺取胜利。……这个创意后来被大量地应用于功夫影视、动漫和电子游戏中,打过街机的朋友们都应该很熟悉类似的情节吧。

李小龙为这部新片花费了大量心血,凭借自己在国际武术界的地位,邀请到菲律宾武术名师依力山度和以摔技著称的韩国高手,还有自己的徒弟、身高220厘米的美国职业篮球队明星球员卡力姆亚布道尔•杰巴尔等人出演。他们拍摄了大量的镜头备用,李小龙与依力山度比试双截棍是其中的精华之一,两人使用的是相同的器械,不同的打法,高水平的棍法让观众目不暇接。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是一部未能完成的电影,没人知道李小龙心目中《死亡游戏》的本来面目到底是怎样。但是很显然,他在尝试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表现方式,希望将自己的作品提升到又一个新的层次。除了大量的对战镜头外,他亦为《死亡游戏》准备了许多新造型,似乎有兴趣把中国传统武侠片中的名剑侠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死亡游戏》的准备过程中,美国华纳兄弟制片厂决定投资李小龙电影,与嘉禾公司合拍《龙争虎斗》。1973年2月,李小龙停下了《死亡游戏》的工作接拍《龙争虎斗》,不仅实现了当年愿望,成功打入好莱坞出演大片主角,更成为与华纳公司平起平坐的合伙人。影片在香港开拍,李小龙耗尽心血,与导演紧密合作,使所有动作场面精益求精,成为李小龙全盛时期的功夫片巅峰之作。

《龙争虎斗》中既有场面壮观的百人混战,又有李小龙以一敌众的实打实搏命镜头,其中一场地下室打斗中,他先后出神入化地使用了少林齐眉棍、菲律宾短棍、双截棍三种凌厉的棍法。这是李小龙影片中打斗场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出彩的一部,虽然一些中国观众认为该片在故事情节上有些土洋结合、不伦不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票房成绩,尤其是在西方,至今票房累计早已数以亿计,成为李小龙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

虽然李小龙的功夫电影总是以对战场面为主,但是他在片中传扬的,却是一种悲天悯人的反战精神。电影中的他,始终是朴实的平民,具有极其坚忍的耐力,从来不会主动出手,直到受尽屈辱,忍无可忍,才将力量爆发。李小龙的爱国热情在电影中也有明显体现,他所有的功夫电影里,敌人都是外国人而不是中国人,即使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也一定是外国人教唆的。耐人寻味的是,从来没有外国人对此提出异议,即使是被他在电影中踩成脚底下泥的日本人,也照旧如痴如醉地尊他为“武林圣者”。

李小龙受到广泛尊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无以伦比的武术功力和武术精神。他不仅在银幕上是一位成功的功夫巨星,在生活中也真正是一位一心推广中国功夫的优秀武术家,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挑战,几乎达到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地步,将中国功夫变成了一个写入世界词典的神话。杜惠东先生描述了当年香港拳击冠军刘大川向李小龙挑战的全过程:“当时只有一个回合,一个照面就完了。刘大川是全香港的最轻量级拳击冠军,人很小,但他的爸爸是香港查拳的掌门人,刘大川从小就是练查拳的,查拳就很注重翻滚,刘大川认为他可以用西洋拳,加上查拳的翻滚来靠近李小龙,等李小龙腿一踢起来,他就滚进去,一到近身腿再长就没有用了。结果真正对打的时候,刚一动手,李小龙一脚就把他踢倒了,因为李小龙实在太快了。……”

“一次外国记者的聚会,李小龙一边喝酒一边他说正在研究一个‘精武指’,与你距离半尺不到就可以发力,练成以后一插就可以插进你的胸膛,就等于一颗手枪的枪弹一样。他说他现在练到可以戳穿一只未开封的铝皮啤酒罐,但是如果手指插进去的话,手指甲旁边的肉可能就会翻过来,所以他在研究怎样才能戳到敌人自己也不受伤。……然后他把啤酒罐放在桌上,握着拳头运了有半分钟的劲,然后叭地一戳,这个啤酒罐一下就飞到对面的墙上去了,打到墙上就爆开来了。我们拿这个啤酒罐来看,果然已经被戳进去有半寸多深,如果打架的时候戳到对方,就算没有戳穿你的胸膛,这一下子也等于点了穴道,一定?

一代英杰李小龙的传奇人生

李小龙原籍广东顺德,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藩市,属龙,乳名细凤,英文名Bruce Lee,中文原名李振藩(据说是“振兴三藩”之意),族名源鑫,在五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
说在李小龙尚在襁褓里的时候,好莱坞电影《金门女》需要一名华人婴儿出镜,抱去了李小龙。如果此事属实,应该算是这位电影巨星的处女作吧。

他的父亲名叫李海泉。……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李海泉要把儿子打扮成这幅模样呢?

因为这是李海泉本人的经典扮相。李海泉是一位在广东地区很著名的喜剧演员,粤剧四大名丑之一,经常带着全家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这也是李小龙降生在美国的原因。

李小龙的妈妈何金棠有一半德国血统,容颜俊秀

李小龙三个月大的时候,全家返回香港居住。此后直到十八岁,李小龙一直生活在香港。这是李小龙五岁时的全家福。

年少的李小龙已经非常英俊,加之他的父亲与演艺界的关系,他成了一位比较知名的童星。他出演的第一部香港电影是《富贵浮云》,当时六岁,在拉萨尔书院小学部读书。

李小龙参加电影拍摄多安排在学校的假期,有时也要在课余参加拍摄。为了不耽误他的学业,导演尽可能把他的戏安排在夜间进行。李小龙在电影事业上表现出极强的敬业精神,据家人回忆,若要拍电影,李小龙吃完晚饭就会上床休息,到了该去摄影棚的时候,母亲一唤就醒,手脚利落地穿戴好行装,精神抖擞地随父亲出门,拍戏从不迟到。但是作为学生的他,却是个顽劣少年,上课不听讲,课下不读书,经过多次退学转校后,才勉强读完初中。

当时的李小龙在电影中也总是扮演一些问题儿童或是问题少年,举止随意,玩世不恭,神情动作上已经颇具后期李小龙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十八岁赴美之前,李小龙在香港参演22部粤语电影,曾用过的艺名还有“李龙”、“小李海泉”等。评论界已经称其为演艺天才。

<<人海孤鸿>>,李小龙早期电影代表作之一。

早期的李小龙并未演过功夫电影,相反,倒是演了很多文艺片。这是在《雷雨》中扮演二少爷周冲。

十八岁,李小龙进入圣芳济书院读高中

这个时期的李小龙是个标准的时尚青年,一大爱好是交女朋友。

另一大爱好是摩托车。

还有一个爱好是跳舞。李小龙是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开赛的冠军

当然,他最大的爱好还是武术。说起李小龙练武的缘由,并不因为他是天生的“绝世武学奇才”,恰恰因为他自幼身体孱弱,需要锻炼调理,于是,身高仅有一米七三,近视高达一千度,两条腿长度相差一寸的李小龙走上了武学之路。

他的启蒙师傅是老爸李海泉,据说是一位太极拳高手,从李小龙七岁开始教其练习太极拳。

十三岁时,李小龙拜了第一位真正的师傅:咏春大师叶问。叶问对咏春的内涵颇有见地:“咏春强调的是柔和快,而不是力量……”在叶问的调教下,李小龙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等拳种,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

邵汉生是李小龙的另一位师傅。他在采访中说:“我和李小龙做了一个交易,我教他武术,他教我舞蹈。普通人要三到四个星期才能学会我的基本步法,李小龙只用了三个晚上就学得滚瓜烂熟。但是他后来并没教我跳舞(笑)……”

十八岁读高中的时候,李小龙的家人要他抓紧时间回美国,以便确认美国公民身份

当时的李小龙已经成长为一位健壮的青年,曾经夺得香港校际拳击赛冠军,赛场之外,也经常和同学甚至高年级同学打架。据黄霑他老人家回忆,作为李小龙的同学,他也挨过李小龙的拳头,多年以后他在电视节目中自嘲说:“现在才知道输是必然的,谁能打得过李小龙啊???”据测试,成年李小龙的拳劲高达他本人体重的两倍多,这种力度在世界上少人能及,就算是在青年时代,一拳打出,想必也是势不可挡。

事实上,因为李小龙打架记录太多,随时面临警方检控,这也是他的家人希望他尽快离开香港的另一个原因

1959年5月,李小龙来到美国定居,以教人跳舞谋生

9月,他迁到西雅图,入读爱迪生技术学校,白天上课,晚上在唐人街餐馆当侍应换取食宿,开始半工半读生涯。

这个时候的李小龙,突然变成了一位勤奋上进的好学生,虽然在课余时间继续坚持练习功夫,但是不再打架。1961年,李小龙中学毕业,5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

李小龙热爱哲学,善于思考,哲学思想渗透在他一生的事业和生活中,在他的许多言谈中都有体现: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对某件事视作毫无价值,也是勇敢的表现;对某件事视为绝对成功或视为当然时,这同样是勇敢的表现;但是如果对某件事束手无策的话,那么便是畏缩了。对敌亦是一样,只要用信心去鼓舞自己,纵使失败,精神上仍是胜利的。

——别人告诉我说一个天才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才。

——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大学期间,李小龙始终坚持练功不辍,力求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双截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在这个过程中,他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技击术的优点和特长,总结多年的经验自创了一种拳术,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等都是他的绝招。

1962年4月,二十一岁的李小龙在西雅图唐人街开设“振藩国术馆”,传授中国功夫。起先问津者寥寥,后来他带着几个学武的学生,不断去西雅图的几所大学做示范表演,情况终于好转。有一次,李小龙在短短的11秒内就击败一名出言相讥的日本空手道黑带三段武师,声名鹊起;另一次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消息刊上报纸,影响非常广泛,慕名投到门下的学生越来越多

练功与授课之余,李小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他一生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数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等。这是1963年出版的《基本中国拳法》,他将搏击术注入到中国基本拳脚,展示了深厚的武学造诣

插图均出自李小龙本人之手。

书中亦有许多动作分解照片,都是李小龙和徒弟亲

他的徒弟中,有一位十九岁的医学院女学生,叫做莲达•爱米莉。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1965年,儿子李国豪(Brandon Lee)于2月1日出世,七日后父亲李海泉病逝。后来李小龙又得一女,取名李香凝。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当然,他教子女学习中国功夫……

1964年,李小龙在全美空手道大赛中击败蝉联三届冠军的罗礼士,夺得冠军,继而应邀在加州长滩国际空手道大赛开幕式上表演蒙目截击、寸拳等绝技,引起轰动。

正逢一家影视制作公司筹拍一部功夫连续剧,于是立即联系李小龙试镜。
这一年的李小龙二十四岁。虽然在试镜中,他笑着承认自己被小宝宝吵得三晚没睡觉了,但是镜头中的他,仍然精神抖擞,气度非凡。

这段宝贵的试镜很长,好奇的美国人要李小龙演示了中国戏剧的步法,解说武生和小生走路姿势的区别,还在现场拉上一个美国老公公来当靶子,要李小龙演示武功招式。李小龙当然是只能虚晃。从镜头中可以看到,每次都是老公公还未来得及反应,李小龙的拳脚都已经收回了。

这次试镜中,李小龙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武术的分析:

“功夫源于中国,是空手道和合气道的渊源。它是一个更完整的武术体系,它比其它武术更流畅,更具连贯性,而不仅是一招半式。就好像水,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但它有穿透顽石的能力,水没有一定的形态,你既不能够捉住它,也不能够用力打它。每一个学功夫的人都希望具有水一样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可以根据对手情况做出变化。空手道的出拳,好像一根坚硬的铁棒,而中国功夫出拳,就犹如一条铁链连着一个铁球,刚柔并济。功夫可以单独或者两个人练习,单独练习的时候会模仿一些动物,比如说鹤、猴、或者螳螂等动物。……”

这部电视剧最后未能开拍,但是试镜为他争取了《青蜂侠》中加藤的角色。1966年6月,李小龙第一次出现在美国荧屏上

《青蜂侠》是一部每集半小时的连续剧,维持了30集,终因收视率不理想而搁浅。但是,作为配角的李小龙以出色的武术功底,风头远远胜过主角,几乎所有观众都记住了他的名字。因此他有机会继续参与了其它电视剧的演出。

1967年8月,李小龙把自己创建的武术定名为“截拳道”(Jeet Kuen Do,简称:JKD)。

在他参演的一部电视剧里,李小龙大段介绍截拳道:“就是截击拳。你要攻击我就得接近我,接近我就给了我机会截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用最长的武器踢你最近的目标,现在是,膝盖。截击拳比西洋拳更具杀伤力。……”

多年以后的评论界称:“截拳道是一种容纳百川、取资东西拳术的搏击术,并具有三个层次,一是思想,二是功夫知识,三才是技巧。前者便是李小龙创立截拳道时说的‘以无法为有法’,后两者则是‘以无限为有限’,而这两句指导截拳道修习者的警句,不但表现东西文化融合之成就,也体现了香港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精神,可以说,它是一种时代与文化的产物。……”“这种快速击倒对手的拳击术,在李小龙眼中不仅是一门搏击术,更是一种人生观或处世观。人必须向善,却不应拘泥于形式。正如一杯水放进茶壶便成茶壶之形,放进杯子便成杯形,所以重要的是水的本质。水清则人人皆喝之,水浊则人人皆拒之。”

李小龙创建截拳道,在当时的中国武术界是一件毁誉参半的事。一部分人认为李小龙另辟蹊径可喜可贺;另一部分人,尤其是咏春门派,认为身为咏春门人的李小龙是欺师灭祖。

事实证明李小龙的截拳道不仅具备理论底蕴,而且非常有实战价值。他在美国开设的截拳道班盛名远扬,授课一小时收费275美元,仍然门庭若市,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连开了四间“振藩国术馆”。

其实李小龙并不满足于开班授徒,他的目标是好莱坞,希望通过电影来弘扬中国功夫。但是好莱坞电影界对他一直比较冷淡。最终让李小龙对美国失望,从而回港发展的导火索,是好莱坞筹拍电视剧《功夫》,李小龙竞争男主角落选。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

看到此处,我非常八卦地怀疑周星驰的《功夫》与此事有关,是蓄谋已久,要为偶像出这口气。众所周知周星驰是铁杆李小龙迷,少年时看到李小龙的电影惊为天人,从而立志投身电影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认为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还有我的工作都是李小龙先生对我的影响。从他的电影里我得到许多能量。……”周星驰几乎每部电影中都有李小龙的影子,几乎每部都有,李小龙的招牌动作、招牌形象、招牌服装、招牌口语、招牌招数,甚至李小龙的大头照,频频在周星驰电影中出现,到了《功夫》,向李小龙致敬的细节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可以拿权力、名誉、金钱等许多东西来搞笑的周星驰,从来不肯拿李小龙搞笑,“因为他是我的偶像,我非常尊敬他,非常崇拜他,所以不能搞笑。”周星驰电影中的李小龙,更多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力量的象征。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功夫》评论称:“周星驰在其一直以来的作品中,都善用了李小龙在功夫上的创见。……

《功夫》里无疑继承了李小龙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精义。片中火云邪神说天下武功无不破之理,惟快不破,这正是截拳道的原意,即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打到对手的要害,故此李小龙提出不要闪避,进行截击(Don‘t Block, Strike),并要求应变迅速,而不需讲求甚么形式化的修饰。在片中,周星驰最后在猪笼城寨以一敌百所施展的正是截拳道式的功夫。……周星驰《功夫》与李小龙电影殊途同归,源出一辙,表达手法和电影结构或有不同,对于现代城市丑象的批判却同样深刻。功夫不但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价值之具体表现形式,也作为一种人本精神的力量表现。所谓功夫,科学化点说便是把人类潜能发挥出来的一种手段,因此在电影里周星驰强调的是功夫的高低源自对功夫研究的专注和对潜能的开发,同时功夫无分派别之好坏,却只有功夫修习者个人道德的好坏之分,而周星驰与李小龙一样,在这方面皆是取孟子性本善之说……”

跑题跑题,不多说了。周星驰是幸福的,他是被偶像的星光照亮生命的范例;同时他也是可敬的,做到了FANS所能做到的极致,值得各位FANS同仁研究学习……向星爷致敬……

1970年,李小龙意外受伤,脊背重创,卧床四个月,伤愈后仍须服用止痛药。这段时间里,香港多家电影制片厂登门拜访,希望请他回港拍戏,包括当时香港最大的制片厂邵氏。邵氏开出的片酬是一万美金,当时相当于六万港币,比当时最红的影帝级演员的片酬高出一倍;而嘉禾公司则出到一万五千美金,也就是九万港币。

嘉禾不惜血本一定要请到李小龙的原因,是由于老板邹文怀慧眼识英雄。他在电视上看到李小龙的一段功夫示范表演,拍案叫绝,多年以后还在采访中津津乐道:“他侧踢一寸厚的木板,一脚踢断四块,力度和时间都掌握得无懈可击……”邹文怀还回忆说,与李小龙洽谈合作时,李小龙提到当时正在热播的一部功夫片,问:“这是不是香港目前最好的动作片?”邹文怀答:“是。”于是李小龙很有诚意和信心地说:“如果是我来演出的话,会演得更好。”

1970年,李小龙回到香港。不算已往的几次短暂过境,此时李小龙已经阔别香港十二年。与他合作过的黄握中先生在回忆中说:“……当时我想到李小龙将来在香港的电影发展前途一定非常好,因此我第一个找他出了一本书,就叫《李小龙》,做了一本采访,再配上一些照片,印了五千本左右,一出来不到两天就全部卖光了,他的电影还没有出来,就已经非常轰动了,当时香港观众非常崇拜他,给他出书也为我赚了一笔小小的钱。李小龙刚刚回来的时候,非常热情也非常健谈,还很幽默,常常讲笑话,人很随和,所以我们跟他做采访的时候大约花了两三个小时,他也很耐心地接受我们的访问。……”

邹文怀与李小龙签了两部片约,第一部是《唐山大兄》,由香港功夫片导演罗维与著名小说家倪匡合作完成剧本,低成本电影,只在泰国的一个小村庄拍摄,布景极其简陋,情节也比较简单。但是李小龙的惊人表现胜过一切。他一改以往功夫片那种繁复而花哨的招式,出手快、准、狠,几乎全部在两招之内搞定敌人,迅猛犀利的拳脚以及高亢的啸叫兼具个性与力量之美,令人目瞪口呆。片中有一段是李小龙独战六名歹徒,展示了“李三脚”之势不可挡的威力:三次转身踢脚,每一次转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一条腿能够踢到一半然后决定该向高处或低处出击,快如闪电,对方根本无法招架。

《唐山大兄》在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已达350万港元,同时连破东南亚地区的所有华语片票房纪录,掀起了功夫片的新热潮。

《唐山大兄》也颠覆了当时的香港电影市场,使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嘉禾公司一举迈进了强劲竞争者的行列。邹文怀和李小龙对他们的初战告捷都很满意,继续合作下一部电影。李小龙十分尊重和信任邹文怀,许多事情上对邹文怀言听计从;邹文怀亦允许李小龙在电影制作方面参与更多意见,还下令增加了财政预算。

决心在香港大展宏图的李小龙将莲达和家人都迁来香港,定居在九龙塘的一座两层别墅。这座别墅拥有十一间房,还有日本式花园,在当时的香港是非常高级的住宅。

李小龙的第二部功夫电影是《精武门》,讲述了创办精武门的民族英雄霍元甲被日本人谋害,其高徒陈真为师父报仇雪恨的故事。这部电影至今仍然被列为功夫电影代表作之一,不但把真刀真枪的中国功夫推至新的层次,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亦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狭隘的复仇主题,将影片上升到民族大义的高度,穿插了陈真飞脚踢碎租界公园大门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将“东亚病夫”字幅撕碎塞到日本武士口中等情节,以其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引起广泛共鸣。

我自己对这部电影更是印象深刻,因为是在这次的香港国际电影节里,在添马槛露天银幕上看的,足有二十多米高的超大银幕为这部电影更壮声色,每一场对战都是激动人心!尤其是陈真单人匹马挑战日本武馆,将全馆武师打得爬不起身的经典场面!李小龙不但展示了他奔雷闪电一般的威猛拳脚,还第一次在电影里使用了他最擅长的、后来风靡世界的双截棍,让全世界见识了精湛的双截棍术,当时有武术家曾惊叹道,光是看李小龙舞双截棍的镜头就已经值回票价!

当然,擅长真功夫的李小龙拍摄这样的镜头并不困难,难的是与他合作的人。据当时的工作人员杜惠东讲:“……因为李小龙是会真功夫的,所以拍电影的时候就不习惯用那种假的方法,他要在电影里真打。但是如果对手演员的位置不好,就可能会被他打伤,远了又容易打不到,所以他用的那一批武师都是合作熟的,不熟的都在外围,不认识的根本不用。”杜惠东还说,其实李小龙也是用替身的,如今在《功夫》中扮演包租公的著名武星元华当年就是专门替李小龙翻跟头的替身,因为李小龙是学咏春拳出身,不会翻跟头。

《精武门》比《唐山大兄》更为进步的,不仅是制作技术和动作表达,也包括李小龙本人的演技。李小龙显然很希望让观众知道他是有演技的演员,在《精武门》中,不仅加多了许多情感戏,还借陈真乔装探秘之机,扮演了多个形象,例如举动迟缓的卖报老大爷和傻头傻脑的电话修理员。

《精武门》获得当年获金马奖的“最佳技艺奖”,同时获“最佳剧情片”殊荣。又打破了刚刚由《唐山大兄》创下的新票房记录。

不过,在合作过程中,李小龙与《精武门》的导演罗维交恶不浅。在香港影界,导演就是总司令,演员不可以提出什么意见,但李小龙就很不同,他具有西方的开放性格,又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发现了什么就提出什么,所以与罗维之间发生很多不愉快。当时有传闻说李小龙向罗维使用武力,电视台主持人何守信在采访李小龙的节目中问及此事:“你是不是像传闻的那样用皮带打罗维了?”李小龙说:“我要打他还用皮带吗?我只要这样一下……”然后李小龙稍稍一动,何守信马上就跌到椅子里去了。这个场面通过电视荧屏传遍全香港。

李小龙的第三部功夫电影是《猛龙过江》。这时候的邹文怀对他已经是充分信任,加之他创作欲旺盛,于是把整部电影交给他一手操办。李小龙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一个来自香港乡下的功夫高手唐龙,远赴意大利帮助一家中餐馆女老板铲除当地恶霸的故事。李小龙带着剧组到意大利取景,最后决定在罗马开机,《猛龙过江》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在欧洲取景的影片。

《猛龙过江》中,李小龙选中了两位曾获国际空手道冠军的罗礼士、罗伯华尔作为对手,并且规定这两位要被李小龙打败。起先,两位空手道冠军不服气,于是李小龙与他们各自带着助手到郊外一个指定地点去进行拍摄前的点到即止的“较量”,结果,只用几个回合,李小龙就轻易取胜,使这两位国际空手道冠军不得不心服口服。至于电影中的招式,那是为戏剧效果而设计的,并不是截拳道的精神,但是充分表现了李小龙的武术造诣。影片中最后的生死决斗安排在古罗马竞技场,李小龙没有采用任何镜头剪辑,直接采用中长镜实拍全过程,场面惊心动魄,被誉为影史上最为经典的功夫对战之一。

《猛龙过江》再度打破东南亚几乎所有的票房记录。公映时盛况空前,以至于出动警方控制人潮,有些剧院被迫暂停放映。该片亦获得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在男主角唐龙身上体现出来的朴实、真诚、慷慨侠义的传统道德和草根温情,打动了众多观众的心。

1972年,李小龙筹拍新片《无声笛》,得到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影片准备在印度地区开拍,李小龙带领剧组去尼泊尔等地花了几周时间取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拍摄地点。但是当地华美壮观的寺庙给了李小龙新的灵感,决定开拍《死亡游戏》,将高层寺庙设计成庞大的武术中心,每一层都有高手把守,主角需要突破重重关口到达最高层夺取胜利。……这个创意后来被大量地应用于功夫影视、动漫和电子游戏中,打过街机的朋友们都应该很熟悉类似的情节吧。

李小龙为这部新片花费了大量心血,凭借自己在国际武术界的地位,邀请到菲律宾武术名师依力山度和以摔技著称的韩国高手,还有自己的徒弟、身高220厘米的美国职业篮球队明星球员卡力姆亚布道尔•杰巴尔等人出演。他们拍摄了大量的镜头备用,李小龙与依力山度比试双截棍是其中的精华之一,两人使用的是相同的器械,不同的打法,高水平的棍法让观众目不暇接。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是一部未能完成的电影,没人知道李小龙心目中《死亡游戏》的本来面目到底是怎样。但是很显然,他在尝试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表现方式,希望将自己的作品提升到又一个新的层次。除了大量的对战镜头外,他亦为《死亡游戏》准备了许多新造型,似乎有兴趣把中国传统武侠片中的名剑侠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死亡游戏》的准备过程中,美国华纳兄弟制片厂决定投资李小龙电影,与嘉禾公司合拍《龙争虎斗》。1973年2月,李小龙停下了《死亡游戏》的工作接拍《龙争虎斗》,不仅实现了当年愿望,成功打入好莱坞出演大片主角,更成为与华纳公司平起平坐的合伙人。影片在香港开拍,李小龙耗尽心血,与导演紧密合作,使所有动作场面精益求精,成为李小龙全盛时期的功夫片巅峰之作。

《龙争虎斗》中既有场面壮观的百人混战,又有李小龙以一敌众的实打实搏命镜头,其中一场地下室打斗中,他先后出神入化地使用了少林齐眉棍、菲律宾短棍、双截棍三种凌厉的棍法。这是李小龙影片中打斗场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出彩的一部,虽然一些中国观众认为该片在故事情节上有些土洋结合、不伦不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票房成绩,尤其是在西方,至今票房累计早已数以亿计,成为李小龙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

虽然李小龙的功夫电影总是以对战场面为主,但是他在片中传扬的,却是一种悲天悯人的反战精神。电影中的他,始终是朴实的平民,具有极其坚忍的耐力,从来不会主动出手,直到受尽屈辱,忍无可忍,才将力量爆发。李小龙的爱国热情在电影中也有明显体现,他所有的功夫电影里,敌人都是外国人而不是中国人,即使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也一定是外国人教唆的。耐人寻味的是,从来没有外国人对此提出异议,即使是被他在电影中踩成脚底下泥的日本人,也照旧如痴如醉地尊他为“武林圣者”。

李小龙受到广泛尊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无以伦比的武术功力和武术精神。他不仅在银幕上是一位成功的功夫巨星,在生活中也真正是一位一心推广中国功夫的优秀武术家,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挑战,几乎达到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地步,将中国功夫变成了一个写入世界词典的神话。杜惠东先生描述了当年香港拳击冠军刘大川向李小龙挑战的全过程:“当时只有一个回合,一个照面就完了。刘大川是全香港的最轻量级拳击冠军,人很小,但他的爸爸是香港查拳的掌门人,刘大川从小就是练查拳的,查拳就很注重翻滚,刘大川认为他可以用西洋拳,加上查拳的翻滚来靠近李小龙,等李小龙腿一踢起来,他就滚进去,一到近身腿再长就没有用了。结果真正对打的时候,刚一动手,李小龙一脚就把他踢倒了,因为李小龙实在太快了。……”

“一次外国记者的聚会,李小龙一边喝酒一边他说正在研究一个‘精武指’,与你距离半尺不到就可以发力,练成以后一插就可以插进你的胸膛,就等于一颗手枪的枪弹一样。他说他现在练到可以戳穿一只未开封的铝皮啤酒罐,但是如果手指插进去的话,手指甲旁边的肉可能就会翻过来,所以他在研究怎样才能戳到敌人自己也不受伤。……然后他把啤酒罐放在桌上,握着拳头运了有半分钟的劲,然后叭地一戳,这个啤酒罐一下就飞到对面的墙上去了,打到墙上就爆开来了。我们拿这个啤酒罐来看,果然已经被戳进去有半寸多深,如果打架的时候戳到对方,就算没有戳穿你的胸膛,这一下子也等于点了穴道,一定

李小龙肯定比他要多了,至于能踢出多少公斤的力我倒没什么具体的数据,但我是练跆拳道的椐我的教练说李小龙的起腿速度在0。01秒之内,就是他打了别人后别人连怎么死的也不知道,没人看得清他是怎么起腿的

具体数字我不清楚.但我相信很强.网上说法N多,难说谁对,建议楼主自己去找可靠资料,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说法.

要相信小龙!!!!

李小龙一拳的力量是多少
答: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公斤的力量,与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体重是260磅,李小龙的体重只有130多磅。李小龙的格斗数据:背阔肌:扩展时周长超过1.12395米。腾空前踢:高度约2米5。(可以踢碎天花板上的灯泡)助跑后腾空侧踢:...

李小龙一拳多少公斤?
答: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公斤的力量,与拳王阿里相同,而阿里的体重是260磅,李小龙的体重只有130多磅。李小龙的格斗数据:背阔肌:扩展时周长超过1.12395米。腾空前踢:高度约2米5。(可以踢碎天花板上的灯泡)助跑后腾空侧踢:...

李小龙一拳多少公斤?
答: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公斤。李小龙的竞技指标如下:1、李小龙在1秒钟内可以打出9拳。他的寸拳最高记录可以把一个150斤的壮汉打出5、6米远。2、李小龙用二节棍击出了1600磅的力量。3、李小龙以其招牌动作“垫步侧踢”,把...

...那么他一脚踢出去有多大冲击力?有没有50公斤?如果用拳,又是多少斤...
答:6 、一手持32公斤哑铃水平前接一个顺势后摆,再侧举至肩部并坚持数秒 7 、轻松地把手指插入一罐未开封的可口可乐 8、 用侧踢把一只45公斤的沙袋踢破 9 、把约135公斤的麻袋踢到大约一层房子的高度。

李小龙一拳多少公斤?
答: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公斤的力量。李小龙(英文名:Bruce Lee,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本名李振藩,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功夫片的开创者和...

李小龙各项世界纪录,以下内容是真是假?
答:一秒六腿无从考证,从留下来的视频看一秒4腿是没问题的。是把一个180磅(82公斤)踢飞75英尺(22.875米)左右,这是Tom Bleeker(即被小龙踢的那位先生)的英文原著中的原话,他说当时感觉象被一匹马踢了一样。无从...

李小龙的真实出拳力量,350磅是10CM发力距离打出来的,我知道,那如果有足...
答:世界纪录是UFC重量级选手 侧踢1800磅 龙哥1650磅应该名列前茅的 金氏世界记录:李小龙一拳能打出400磅与拳王阿里相同 拳力最大的人目前是泰森:498磅 李小龙在60公斤级可以说是第一人 至于楼上说的 木板是不会还手的...

李小龙出拳速度,力量?
答:4、以其130余磅的体重,击出了450公斤的重拳,驾拳王阿里之上。5、用二节棍击出了1600磅的力量。腿部力量:1、腾空前踢:高度约2米5(可以踢碎天花板上的灯泡)。2、腾空侧踢:高度约2米(可以凌空踢到NBA球星贾巴尔的...

中国功夫传奇——李小龙
答:李小龙1米73,64公斤,按他一条腿长0.73米,重10公斤(已经是很重的腿了,人的主要重量在上半身和屁股):假设脚的速度是v,他踢麻袋时距离的腿根x远处的动量微分为: mvx/L/Ldx (m为腿的质量,L为腿长),则...

李小龙一拳有多少公斤力道?
答:道理和现代汽车吸能盒是一个原理。职业拳击手打猪排,重拳只能打断肋骨,猪排并不会因为重拳飞起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那帮龙吹胡说八道的什么李阿达一脚把人踢飞二十米,能做到的可能是人吗?现实中能做到让人飞出去十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