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清代诗人谁写的什么诗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4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诗人谁的哪首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
这句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
这句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这是毛泽东主席的亲生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站场牺牲,彭德怀元帅请示毛泽东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尸体运回国内安葬,毛泽东主席说出的一句诗。

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
这句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这是毛泽东主席的亲生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站场牺牲,彭德怀元帅请示毛泽东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尸体运回国内安葬,毛泽东主席说出的一句诗。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在古代打仗的时候,牺牲了的将士会被其他同伴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乡,表明他们是用生命来报答祖国的,活着的人以来纪念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彰显他们的忠心.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
这句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这是毛泽东主席的亲生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站场牺牲,彭德怀元帅请示毛泽东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尸体运回国内安葬,毛泽东主席说出的一句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
这句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这是毛泽东主席的亲生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站场牺牲,彭德怀元帅请示毛泽东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尸体运回国内安葬,毛泽东主席说出的一句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无诗词出处。

“何须马革裹尸还”诗句出自清代徐锡麟的《出塞》。

原诗:

《出塞》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释义: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注释:

1、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2、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3、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

4、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

简介:

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人。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经学兼算学教习,后任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

1905年,清王朝在各省扩练新军,以加强反革命的武装力量,作者决定“捐官”去日本学陆军,以便掌握军队。出发前夕,作者到奉天、吉林等地,察看形势,面对沙俄与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的角逐,无限感慨,于是创作出《出塞》。


扩展资料: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

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

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塞 (徐锡麟七言绝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无诗词出处。

“何须马革裹尸还”诗句出自清代徐锡麟的《出塞》。

原诗:

《出塞》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释义: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注释:

1、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2、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3、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

4、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

简介:

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人。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经学兼算学教习,后任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

1905年,清王朝在各省扩练新军,以加强反革命的武装力量,作者决定“捐官”去日本学陆军,以便掌握军队。出发前夕,作者到奉天、吉林等地,察看形势,面对沙俄与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的角逐,无限感慨,于是创作出《出塞》。

扩展资料: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

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

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塞 (徐锡麟七言绝句)

0 13
更多回答(3)
app-平安好医生快速挂号通道 免费预约

pingan.com广告
蘑菇街APP_买衣服一网打尽,总有高手帮你挑

关注蘑菇街的人也在看
蘑菇街,女性购物优质APP,时尚买手帮你挑选...
立即下载: 蘑菇街
杭州卷瓜网络有限公司广告
硬笔书法应该用什么字帖?找硬笔书法字帖?就上阿里巴巴
硬笔书法字帖采购批发,尽在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汇聚海量商机信息,提供便捷在线交易!
1688.com广告
为您推荐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诗人是谁,诗的名字叫什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青山处处

6 浏览121 2016-12-28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的谁写了
恕我孤陋,好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上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已亥杂诗

8 浏览3136 2020-03-21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谁写的,全诗是什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毛泽东写的,并不是一首诗文,而是一份电报。意思是世界很大,处处

35 浏览8955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哪个朝代诗人写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近一年的时间了~~~~ 去年教五年级语

28 浏览187 2017-07-08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出自哪一首诗??
诗句改编自徐锡麟的《出塞》。 原句: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56 浏览3204

防水涂料代理_防水涂料十大品牌_新型防水涂料加盟

“青山处处埋忠骨”无诗词出处。
“何须马革裹尸还”诗句出自清代徐锡麟的《出塞》。
原诗:
《出塞》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释义: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注释:
1、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2、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3、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
4、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
简介:
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人。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经学兼算学教习,后任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
1905年,清王朝在各省扩练新军,以加强反革命的武装力量,作者决定“捐官”去日本学陆军,以便掌握军队。出发前夕,作者到奉天、吉林等地,察看形势,面对沙俄与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的角逐,无限感慨,于是创作出《出塞》。
扩展资料: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
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
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塞 (徐锡麟七言绝句)
推荐于 2020-07-11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12个回答
唐诗三百首完整版在线听_有声小说畅听APP
根据文中提到的青山为您推荐
精彩唐诗三百首完整版在线听,全集免费,休闲娱乐随心下载
m.ximalaya.com广告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_小说免费全文阅读
根据文中提到的诗人为您推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_七猫免费小说_海量小说免费任选,全场小说下载看_能听能看的小说神器!
上海七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告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清代诗人谁写的什么诗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篮球大图 正在咨询一个旅游问题
3条评论
汐汐敲甜丫2
是龚自珍写的吧?
查看全部3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四年级语文复习资料_快速提升_答题技巧
上网课哪家好?_优选四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海内外高校毕业老师带队教学,因材施教,家长无压力。课后班主任老师全程辅导答疑,精品学习礼盒,随报随发,全国包邮
广告2021-04-10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里作者是谁?谢谢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晓年写作的一篇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原选段: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 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扩展资料: 一、写作背景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二十七课。本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得知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主席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 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文章截取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段,通过细节描写反映出毛泽东的崇高境界,展示了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二、题目典故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应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山处处埋忠骨
122赞·5,894浏览2019-03-01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诗人谁的哪首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 这句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17赞·124浏览2020-04-01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谁写的,全诗是什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毛泽东写的,并不是一首诗文,而是一份电报。意思是世界很大,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倒不必考虑用马革将遗体运回国。 电报的背景: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毛泽东得知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主席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最后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1)“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 白话译文:此地以能埋岳飞而感到有幸;岳飞坟前以白鐡铸造的秦桧夫妇像,不骂二人而写白鐡之无辜,因二人而日夜为人所唾骂。 (2)“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白话译文: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107赞·10,666浏览2019-05-09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的谁写了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诗句的意思是:世界很大,处处都埋着忠义之士的遗体,倒不必考虑用马革(古代战场革命者的遗体包裹之物:马皮)将遗体运回国.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220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收录。
323赞·4,191浏览2018-02-16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诗句出自谁写的什么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
青山到处都埋葬着忠诚的战士的尸骨,又何必要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运回家乡呢?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41赞·821浏览
小学古诗词-夯实孩子阅读写作核心技巧
值得一看的薄学相关信息推荐
北京猿力教育科技有..广告
贵州焚净山门票多少钱:3分钟看完5天自由行..
纯玩客(东莞)旅游咨..广告
正在加载
评论
351
下一条回答

清代 龚自珍 已亥杂诗之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里?
答:意思: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是谁写给谁的?
答:毛主席写给彭德怀元帅。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站场牺牲,彭德怀元帅请示毛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遗体运回国内安葬,毛主席说出这一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

毛主席引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什么?
答:在朝鲜战场上,很多的爸爸妈妈都失去了自己是孩子,又何止毛岸英一个?毛主席在此件事情上充分体现了他的大公无私,不搞特殊的立场,同时也表明了对英雄的敬意之情。为革命,为新中国牺牲的烈士太多了,处处都有牺牲的烈士,这些烈士与山常青,与山共存,比山还伟大,他们是永久的丰碑。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释义及全诗内容是什么?
答:【原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延展阅读:毛主席在爱子牺牲后,也曾经用这句话来激励广大解放军战士.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应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出自哪一首诗??
答:诗句改编自徐锡麟的《出塞》。原句: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翻译: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注释:1、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2、胡奴...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诗?
答:此诗出自西乡隆盛,原诗为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本诗改编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僧人月性的诗——《锵东游题壁二首》之其二。以下为原诗:其一 二十七年云水身,又寻师友向三津。儿乌反哺应无日,忍别北堂垂白亲。其二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显示了毛主席的什么?
答:体现了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不怕牺牲。坚强奋斗的斗争精神。一心一意为革命为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诗?
答: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诗文如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白话文翻译: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

草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首诗的意思是啥?
答:“草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有误,正确应该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首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这连绵的青山处处都是好地方,处处都可以用来埋葬忠勇壮士们的遗骸,何必要再去用马革包裹遗体送回故乡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
答: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主要讲述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