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的诗水平如何?她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吗?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8

很难想象,一个被贴"脑瘫"、"农民"、"女人"这些极具偏见的标签下的余秀华,会写出如此文字。人生之中能够透出极强的哲学性思辨,这种思辨为所有在忙碌之后不知生为何物的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说是共鸣也好,说是被打中内心也罢,让人不得不抬头,发现自己之小,世界之大,这个小,不只是余秀华说"诗歌是一个很小我的事情"的小,还有一种渺小,卑微,以及忘记了这份卑微的自大。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而它们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随着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突然走红,她的生活也因此改变。媒体频繁登门采访,更多的诗人、批评家开始评价余秀华的诗作。如果不是这首突然就火了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余秀华还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农妇,叼着烟,去喂兔子——如果要说她有什么和普通农妇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她患过脑瘫症,影响了她的运动机能,走路有点不顺,笑起来的时候面部表情也似乎不完全受自己控制。但正是因为这一点,当她因诗而红,更多人把注意力放在这个"脑瘫诗人"的娱乐点上,而没有好好去对待她的诗歌。
余秀华的诗歌才华是惊人的——她具有简单几个文字就创造出意象的能力。可以说诗歌是余秀华的精神居所,余秀华通过诗歌打开自己,裸呈自己的生命感受与体验。其大量的身体书写丰富了诗歌表达的向度,维系了诗人冲动情绪、个体体验、本真幻想的支点,诗人借由身体这一中介沟通了现实境遇与命运本质的桥梁。由身体意识所引发的冲动、挑动、打动、撼动而成的诗歌,是诗人余秀华构建自己精神大厦的基石,是宣泄情感欲望的喷口、源泉。
余秀华的诗歌是诗歌天地的一颗偶生的稗子
余秀华的诗水平如何?这的确值得好好探究,但毫无疑问的是,只有把余秀华身上的标签逐一剥离,才能真正体会她的诗。
假如你是沉默的,身边的那个人也无法窃取
你内心的花园,内心的蜜、你的甜蜜将一直为自己所有
没有一个盗贼,没有季节错乱的蜜蜂
雪徐徐落进院子里,世界维持着昨天的次序。
——《假如你是沉默的》
余秀华是一位诗人,但是在她的诗歌之外,她的先天缺陷、农村背景甚至是语言风格,也在过度的放大中遭到无意或者是有意的误读。这首《假如你是沉默的》可以看作是对那些声音的抗议。毫无疑问,余秀华的诗的动人的,是有诗性的。与当代诗歌口语化、大众化潮流不同,余秀华的诗歌语言具有很强的诗性特质,语言的本色与力度呈现出她对外界敏锐的感受力和面对痛苦时的审美姿态。如果仔细分辨,余秀华的诗是有源流的。她抛开了方言,舍弃了古诗,从现代诗,包括大量译介的西方现代诗那里寻求营养。所以,她不是一个天启、一个奇迹,而是有自觉地在阅读和写作。在艺术上,她吸收了很多西方现代派的东西,通感,陌生化,叙事,日常生活场景表达等,这些技巧她都非常熟悉并运用自如。
余秀华的诗歌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况性诗歌,这类诗歌表达的是对自我身份意识的某种寻找和审视。在她的诗歌某些句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主体在不断消失,生成各种动物、植物、甚至生成各种不可感知的东西。另一类是人存在的经验性诗歌。她将这类诗歌几近被滥用的美好文体托举出文字泛滥的激流中,显示出它发展千年而未曾凋落的婉转之光,还带有一丝"未完成"的味道。
余秀华对于自己的诗歌创作,有着充分的自觉。余秀华的诗中有一种深沉的
余秀华是真正的诗人吗?——是,也是一个渴望挣脱束缚的灵魂
我遇见他的时候,他阴险一笑
我认识你,我们在午夜脱下囚衣,又在黎明穿上,在清晨各奔东西,又在黄昏聚集
说起人生,他喝起一口酒,大喊一声——
跑。
——《通缉犯》
余秀华曾说,写诗是她对这世界唯一的贡献。
有人曾经这样对她做出评价"我觉得余秀华的诗写得刚刚好,孔子讲文质彬彬,一个人的实质超过了他的文字就显得粗野,如果一个人的文采超过他的本质,就显得有点酸。而余秀华的诗,文字就显得刚刚好"。
余秀华是一个好诗人,余秀华是一个好诗人,这个好绝非"那一缕乡愁道不尽"的好,而是"堂吉诃德还在不断向着风车挑战"的好。虽然她的诗作仍然存在种种不足,但是那种随口即诗的语言天分、极强的情感冲击力、对生活里的某些瞬间细节的把握能力,都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的但是,在专业、诗歌史的角度上,她仍然不是一个时代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诗人也许在克服自身的弱项之后,她有可能达到这种程度,但至少现在不是。有人说特殊身世造就了余秀华。其实,苦难的环境绝不是一个人能写、会写、写好、写出名的必要条件。余的生命里,诗歌更像一种必然。读越多,就越相信,这样一支被上帝亲吻过的笔,离开"农妇""残疾人"的手,一样有成名的一天。而从量和质来看,她还有许多可能性。
中国新诗发展了百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随着诗人之死、以及各种光怪陆离诗歌文字的出现,人们对诗人的误解不断增多,诗歌也成为了晦涩难懂的同义语,诗歌的创作一度走向困境。以"诗人何为"的质询也换了几次语境。可是,正如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个时代的目光,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核。
余秀华的出现给沉闷的诗坛带来了一股新鲜血液,这符合普通读者对诗歌亲民性、大众化的期许。这里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另外,她这样的草根身份,符合如今浮躁社会的期许。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余秀华,还会有李秀华张秀华出现,早晚会出现。而要想对余秀华做一个整体性的评价,给她在当代诗坛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恐怕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与大多数人的印象相反,当代诗人里高手辈出,好手如云,余秀华的整体表现可能不会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出色。
余秀华,一个奔跑在逃逸线上的诗人,她埋藏在诗歌以及创作行为中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解开。


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答:“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之类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真正意义的“古诗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题在近年高考中非常鲜见——因为“评价”题一般要求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即要求鉴赏者用自己的话来评点诗歌的高下优劣,而上述类型的设题都属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什么意思古诗的翻译
答:“世人言醉时是醒时语”,真正的醒者,不是那些自称为“醒”者的人,而是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何偿有丝毫醉意他头脑清醒,关注社会现实,只不过是用“醉”眼看世界罢了。 二、表现诗人高洁坚贞的人格和操守。这类诗多般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如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

冰心的诗情属于哪一类?
答:这几首诗展示了冰心小诗基本的情调。冰心的诗情属于黄昏和夜晚。她几乎没有歌咏过蓬勃的日出,没有赞叹过明朗的白昼,就连高山、大海这些在别人眼里雄健阔大的景色,到了冰心的笔下,也会幻出一种温柔的女性色彩。她缺乏那种喷薄炽热的感情,她的内心过于均衡,她的诗情过于和谐了。这种和谐的诗情,驱使她寻找着最适合于...

先弄懂古诗的真正意思用英语怎么说?
答:先弄懂古诗的真正意思。First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ancient poetry。古诗 a form of pre-Tang poetry 真正意思 real intention

急切求助!!!
答: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行不行?为什么?“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见”是不经意的看见,更能突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望”是有意而望,不能突出诗人与自然的融合,因此不能换.谈谈你对诗中”真意”一词的理解.“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请问这首词出自哪一首宋词?作者是谁?
答:万历四十年(1612年)刻印的《诗余画谱》中,有一张依该词词意而作的绘画。画中即已明确地将卷帘人画成了一个侍女。④近几年出版的各种有关李清照诗词赏析的论著,也几乎都持这种“侍女”说,极少例外。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首词的主题,是通过女主人公与其侍女之间“凝炼的对话,曲折地抒写了惜花的心情”。⑤本文...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什么???
答: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译。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每行11个音节,韵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另...

“唐代四大女诗人”都是谁,她们的代表诗水平如何?
答:唐代四大女诗人分别是李冶、薛涛、刘采春以及鱼玄机。她们的诗歌水平在唐代这个众星璀璨的时代也可以称得上是中等偏上的水平。要知道据专家统计唐代总共有两百多位女诗人,能够名列唐代四大女诗人的她们的水平可以说是得到了时代的认可。下面让我来一一介绍唐代四位女诗人。1、李治 李治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歌,是如何体现音韵美的?
答:同时,诗歌还注意到听觉形象的要求,形象生动鲜明,语言通俗简洁,节奏流畅,格式整齐匀称,兼用复沓和叠句,更显余音萦绕、意味无穷,确实是初期白话诗中的成功之作。后来,著名语言音韵学家赵元任先生谱曲,广为流传,影响很大,至今传唱不衰。《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在形式上的整饬,一望而知。全诗...

中国的诗歌为什么以抒情诗为主?
答:举国所见, 多种异质文化互相激荡,推行真正的开放来完成彻底的诗歌革命,广泛地吸收国外的诗歌观念、 表现手法,从精神价值取向到艺术美形式美的追求,所谓“人的发现”、“文学的发现”之狂飚,呈现开阔的大气派的吐纳,新诗终于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赢得了彪炳千秋的光荣,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流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