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靖江发展我成长”以靖江近3年来的深刻变化和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历程为切入点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3
关于小康靖江的征文

  《小康靖江---改善民生,加快小康进程》
  家住靖江市东环花苑的徐宝珍老人过去一直种地、种菜,今年65岁的她没有想到,现在自己能像单位职工一样按月领取养老金。
  这得益于靖江市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2006年,靖江市在全省率先出台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政策最大的亮点是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市居民管理和社会保险范围。“土地换社保”政策,让被征地农民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政策,如今,靖江市已有6979位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2335人已经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
  近年来,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靖江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把改善民生作为责任和追求
  居民人均储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苏中各县市第一,百户家庭私家车拥有量苏中第一,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全省第一,村村通上等级公路,城乡居民饮用长江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7%,逐步改造占老城区面积40%的“城中村”……这些数据和举措无不彰显着靖江市委、市政府亲民、为民的民本理念。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作为党委、政府的责任和追求,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在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泰州市委常委、靖江市委书记刘建国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靖江市大力扩大城乡就业,鼓励创业。在招商引资时,特别规定了就业用工方面的指标,要求落户靖江的高效益项目必须同时是高就业率项目。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可以申请贴息补贴。对有转移意愿的农村劳动力,政府提供免费培训。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752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1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85人。精选70个创业项目、50个创业典型,组成“创业超市”在全市城乡巡回推介,累计已有1000多人通过“创业超市”成功当上了小老板,并带动近5000人就业。
  发展就是要让群众幸福生活有保障
  今年,靖江市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参保标准由去年的70元提高到100元,参保农民医疗费报支补偿标准由去年的25%提高到40%,全市31万农民从中受益。
  越来越多的靖江人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实惠。截至去年底,靖江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等三大保障覆盖面均达到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今年年内将达到95%,这些数据在苏中地区均名列前茅。
  靖江市在全市建立以城区综合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构建镇村一体、防治结合的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农民“小病不出镇”。免费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群众提供一次健康体检。
  从今年起,靖江市还建立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增长机制,年内确保集中供养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2400元,分散供养标准不低于1800元,并力争每年新增民办养老机构2至3家。在每年开展结对帮扶1000户城乡贫困户活动基础上,市财政今年又安排230万元资金用于临时救助。
  年内全面实现省定小康社会建设标准
  靖江市小康综合实现程度去年底为96.3%,在省统计局全面小康监测的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中,有20项指标达标,其中10项指标的实现程度排在全省前10位。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将全部实现,其中核心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高出小康目标值1300元。
  今年以来,靖江市加大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救助、环境等六方面,出台18项民生政策,突出让人民群众普遍受益的政策的落实,突出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提高民生水平和小康社会实现程度。
  去年,靖江新增地方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为7000万元。今年,靖江市市长陈明冠说,民生投入将达到创纪录的2.8亿元,约占全市新增财力的68%。今年靖江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目标16%,但安排用于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支出同比增长16.6%,用于支持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出增长16.4%,用于社保和就业的支出增长15.5%,用于城乡社区事务的支出增长45.5%……几乎所有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增幅都超过地方财力增幅

  《小康靖江》
  走进马洲大地,处处能感受到这座滨江城市的勃勃生机:城市道路不断延伸,高楼幢幢挺拔而起,绿化游园处处点缀,新型小区引人注目……一个活力四射的新靖江,一个现代化工业港口城市正逐渐由蓝图变为现实。
  变革�规划、建设、管理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体制格局,开启了靖江城市建设的新时代
  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靖江城市建设理念大提升的五年。2004年,靖江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和靖江市规划局挂牌成立,规划、建设、城市管理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城市建设体制格局开始形成。市规划局成立后,着眼于高起点规划,以长远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围绕完善规划体系,我市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并全面加快了各专业规划、分区规划的编制。
  依据靖江的区位特点、地域特征和产业特色以及发展的走势,靖江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国际性的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的物流基地、现代化的工业港口城市”的发展定位,确定了“加快建设新城区、有序改造老城区、适度发展城北区”的城建发展思路。靖江将靠近长江的原越江乡13.8平方公里划为滨江新城区。
  2004年,靖江市政府就新城区规划向国际公开招标。此举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具有创新意义,标志着靖江决策者已经把靖江放到了世界城市之林的参照系中。
  变美�创新城市建设理念,逐步拉开城市框架,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家住城区新建南路的退休工人李惠梁经常和老伴一起在靖江城转悠,她感慨地告诉记者,“现在城区道路宽了,地方也变大了,想想以前拥挤的城区,看看如今派头十足的城市建设,这种城市发展气魄是我们这一辈人无法想象的。”
  入夜,城区道路的彩灯,绿化广场的工艺灯、草坪灯一齐开放,把靖江城装扮得流光溢彩。
  城区新跃桥小游园内,每晚总有一些市民在这里散步。家住新跃桥附近的市民闻先锋常领着他儿子到新跃桥小游园散步。“绿化广场多了,城市不仅变漂亮了,空气也越来越好了,这几年靖江变化太大了,看着心里高兴哇!”和记者聊天时,他这样说道。
  5年来,我市创新城市建设理念,实现从零星开发到连片开发的转变,大手笔实施了一批道路建设、地块改造、绿化等重点工程,投入之大为历史之最。
  靖江城原本不大,15平方公里主城区挤了20万人。如何改变靖江城陈旧的面貌?靖江给出的答案是:打通“丁字路、断头路”,大面积实施绿化工程,启动09号地块、渔婆南路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滨江新区。
  5年来,靖江新建、改建了真武河北路、人民北路等20多条道路,改建拓宽了新跃桥、天妃宫桥等6座城市桥梁;绿化建设投入达1.2亿元,新增绿化面积65万平方米;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一期工程已于2005年底投入使用;推进区域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8万吨的新水厂2005年7月开工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城市美化了,管理是个难题。我市创新城市管理举措,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占道经营、市场秩序、违章建筑等方面的治理,规范公交车、出租车、三轮车等营运秩序,取缔了流动摊点等,市容市貌大为改观。
  变活:创新城市经营体制,步入滚动发展的良性轨道
  为破解城市建设的资金“瓶颈”难题,我市改变城市建设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的理念,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占用、谁出钱”的原则,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出让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权、管理权,吸引了外来、民间资本,使我市城市建设步入滚动发展的良性轨道。
  2004年10月,靖江市委市政府和江阴阳光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设立股份制公司,共同建设靖江滨江新城。双方约定,阳光集团前3年投入15亿元。政企联手的跨行政区域开发建设城市的举措在全国尚属首次。这一创举对靖江城市建设影响甚远,开启了靖江城市经营引进外来资本的新格局。
  2005年1月,我市与江阴天力燃气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靖江管道天然气工程。
  2005年9月,我市与江苏城网通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高起点规划建设滨江新城区地下弱电管网。
  如今,靖江滨江新区已初现雏形,新区通江路、中洲路大桥、十圩港景观带、行政中心、人民医院、安置区等公共设施陆续开工或建成。城市地下弱电管网工程稳步推进,管道天然气工程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外来资本的引入,激活了靖江城市发展。
  五年,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全新起点。
  66万靖江人民将带着新一轮的希望启程,朝着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收获前行,不断谱写出靖江城市建设壮丽辉煌的新篇章。

当然是“淘杂物”啊,地址是 双港路景馨花园南门对面。有好玩的,还可以给未来写信。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泰州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成为一座以工业为主的工商业城市。
1996年8月,泰州发展的历史篇章掀开新的一页,经国务院批准,地级泰州市组建,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市和海陵、高港两区,面积5793平方公里,人口504万。2001年末,泰州市行政区划设海陵、高港2个区,兴化、靖江、泰兴、姜堰4个县级市,共有91个镇、8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338个居民委员会、1578个村民委员会,其中海陵区、高港区下辖9个镇、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87个居民委员会、127个村民委员会。泰州作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日趋完善,对推动区域工业化进程的作用日益明显。
作为长三角16座中心城市之一,泰州站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起点。泰州工业经济基础雄厚,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4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83家,形成以机电、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药、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全市近100个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56个产品的产销量居全国同行前三位,17个产品成为“单打冠军”,涌现了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陵光集团、中丹集团、兴达钢帘线、新世纪造船等一批销售突破10亿元或利税过亿元企业。其中,春兰(集团)公司是全国最大的50家企业集团之一,扬子江药业集团规模总量和效益指标自1996年起连续7年在全省同行蝉联榜首。近20年来,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所辖市、区有5个先后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的行列。2003年,全市实现GDP580亿元,财政收入6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65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08亿元。2005年,泰州市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序中列第57位。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过150亿元,泰州进入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名列第47位。
泰州是全国最大的医药生产科研基地,医药经济总量已连续4年、经济效益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位。扬子江药业集团则是全国最大的医药生产企业,2005年销售收入、利税和综合竞争力三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位。
2006年10月,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的“中国医药城”----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挂牌成立,一批全球领先、世界第一、世界唯一的高科技医药技术项目相继在园区落户,标志着泰州“医药航母"增添了“核动力”。
泰州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银杏之乡”、“水产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瘦肉型猪、淡水产品、优质银杏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兴化市被国家环保局认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姜堰市被江苏省认定为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市),姜堰市河横村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称号。
泰州建筑业发展较快,目前拥有房屋建筑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2家,一级资质企业3家,二级资质企业59家,多次摘取全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在国内外建筑市场赢得了“神兵”、“铁军”的称号。
泰州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拥有各类市场360个,其中超亿元市场25个,商贸餐饮等传统产业持续增长,交通、邮电、市政服务基础产业高速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社区服务、房地产等产业迅速崛起。泰州是一个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文明城市。
泰州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全市拥有各类学校 1134所,其中国家级、省级重点高中20多所,高等院校5所。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泰州广播电视大学不断发展壮大。
科技事业成绩斐然,泰州被列为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截止2003年底,全市拥有各类科技人才20多万人,创办市级以上厂办科研开发机构105家,其中博士后工作站9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8家,高新技术产品448项,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
泰州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建成3个省级文化先进市、4个省级卫生保健先进市和3个计划生育先进市、1个计划生育模范市。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80个,医院床位1.6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57万人。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跻身于三级医院行列。建市以来,全市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累计获得金牌85枚,银牌66枚,铜牌65枚。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离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保险金实施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医疗保险覆盖率不断扩大,社会救灾、救济、互助、福利等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发展。
泰州是一个开发开放步伐加快的滨江城市,截止 2004年9月份,先后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泰州投资兴业,累计兴办三资企业17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5.6亿美元。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日本三井物产、雅马哈、久保田公司、韩国LG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国GMT公司、荷兰阿克苏公司等均已在泰州落户。进出口贸易增势强劲。全市现有自营进出口获权企业256家,出口市场发展到137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全市劳务输出遍及亚、非、欧、美等34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与美国纽波特纽斯市、澳大利亚拉特罗布市、韩国阴城郡、芬兰科特卡市等4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泰州境内长江岸线近百公里,其中-10米以上较为稳定的深水岸线60公里,正成为沿江开放开发的重要板块。
目前,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完毕。杨湾海螺水泥、陵光重交沥青——燃料油等重点产业项目已落户沿江,沿江高等级公路、泰州电厂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中石化(泰州)开发园区、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园区、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等重点园区发展势头良好。泰州是一个投资环境优良的美丽城市。泰州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苏中入江达海的 5条重要航道在此交汇,是沿海与长江“T”型产业带结合部。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泰州港为主体的内河港口群初具规模,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泰州港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达到10万吨标箱。
泰州引江河集引、排、航等功能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的莱茵河”。江阴大桥使长江天堑变通途,是泰州与上海、苏南的快速通道。328国道、宁通高速公路、广靖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以及新长(新沂——长兴)铁路、宁启(南京——启东)铁路在泰州境内纵横交错。泰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古泰州城与水紧密相连,城内外水网密布,街渠相依,形成了以稻河为南北长轴,两座城池为其双翼,外城河与城内的玉带河交错环绕,水绕城、城抱水、街河并行、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因其形似凤凰,泰州又有凤凰城之别称。泰州社会生活环境优良。民风淳朴,勤劳善良,遵纪守法。近年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泰州市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城市。诚信泰州扎实推进,企业诚信平台正在建立。平安泰州建设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保持稳定,靖江市、高港区被评为省级安全市区。泰州各级政府服务快捷高效。地级泰州市组建以来,以其高效的运行机制、权威的调控机制、严格的监督机制逐步形成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政府工作模式。泰州率先在全省推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减426项行政审批核准事项,组建了市行政服务中心,19个部门建起“便民服务大厅”,39个部门和单位向社会作出优化服务公开承诺。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严明规范的法律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让外来投资者宾至如归。
中国的新兴城市——泰州,必将对泰州地区乃至苏中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