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美人形象代表什么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7
描写美女形象诗句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
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徽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美人一何丽,颜若芙蓉花。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天生丽质,国色天香,如花似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秦罗敷: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红,着粉则太白。
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说话燕语莺声。
粉香处弱态伶仃
最是那回眸一笑,万般风情绕眉梢。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通过对唐诗宋词中“美人”形象的几种寄寓意义的分析,深刻了解诗文的内涵以及作者在诗中表达的丰富情感。 【关键词】唐宋词 “美人” 寄寓意义 情感 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美人”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邺风简兮》中:“云 谁之思?西方美人。”从此,“美人”形象就成为古代诗歌中或隐或现的不朽倩影, 同时也成为古代诗人抒情言志的一个永久典范。那么,古代诗人借“美人”形象 到底表达了哪些意蕴呢?今做一些简要分析。 一、借远方“美人”比君王,对美人的思慕表达对君王重用的渴望。 此形象用的最多莫过于《楚辞》,屈原《离骚》中说:“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李陈玉认为:“言求女者,求贤君之譬也。”即用“美人”来 比喻君王,用对美人的渴慕,担心美人年华老去,来表现诗人对贤君的渴望,担 心君王老去。在战争频仍的战国时期,诗人希望楚国出现一位贤君,来实现自己 的“美政”理想:振兴楚国,摒退外族的侵略。 又如《九章》中的《思美人》,诗题“思美人”即是“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的体现;“美人”在诗中毫无疑问是指楚君主,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美女。同样, 屈原撰写此诗的目的,就是试图以思女形式,寄托自己对君主的希冀,以求得到 君主的信赖而实现理想目标。诗人通过思女的行为“揽涕”、“伫眙”,又由于 客观条件的限制“无良媒”,致使他“志沉菀而莫达”。不过,诗人并不因此而 丧失信心,他仍竭尽全力地努力追求:“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知 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直至诗篇之末,诗 人明知自己已实在无能为力了,却仍不改“度”,努力的行为放弃了,但节操始终不变。 北宋文学家苏轼也曾在他的《前赤壁赋》中自创一首诗歌,歌曰:“渺渺兮 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意思是:我的情思啊是多么的悠远,思念心中的美人 啊,她却在天边遥远的地方。这里的“美人”暗指当时的君主,因为苏轼遭遇“乌 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抒发他谪居时痛苦而矛盾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觉得应该及时行乐,一方面又念念不忘建功立业。 在这些诗人的笔下,远方“美人”的寄寓意义就是“君王”,就是实现他们 理想的决定者。但是这个“美人”又离他们是那么的遥远,她就像天上的一轮明 月,那么遥不可及又陌生冰冷,就算用尽他们的一生也无法得到,“美人”终究 成为汇聚他们希望与失望的一个幻影,在他们生命的远方冷冷的微笑着,也在他 们的诗文中飘越历史长河。 二、借历史“美人”伤自己,对美人的同情表达对自身不幸的伤感。 出现在古诗文中的最有名的历史美人莫过于王昭君,她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 之一,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西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后宫嫔妃宫人很多,不得常见,于是让画工图形, 按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 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从此,咏王昭君其 人其事的诗歌不断涌现,且多写王昭君的离愁别恨、惋惜她的红颜薄命。更有诗 人借昭君的不幸遭遇,来感伤自身的坎坷经历。最有名的如大诗人杜甫的咏昭君诗《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群山万壑赴荆 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 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是杜甫经过湖北秭归明妃村,感王昭君故事而作。杜甫此诗集中地抒 写她的怨恨。此诗表面上怀昭君,实际上感怀自己。昭君美冠后宫遭妒不得恩宠, 杜甫“古来材大难为用”;王昭君的出塞又与杜甫的“飘泊西南天地间”颇为相 似。杜甫的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 世家国之情。所以王嗣奭认为“昭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国士,而入朝见嫉 正相似也,悲昭以自悲也”。金圣叹也认为,咏明妃,即“为千古负才不偶者十 分痛惜”。 四大美人中,除了咏王昭君,也有咏别人的,如唐代王维的《西施咏》:“艳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诗开首四句,写西施虽姿色艳丽,却不能长久。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 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语虽浅显, 寓意深刻。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 斯诣。”诗人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 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无人赏识。 王维在这首诗中借咏西施,以喻为人。诗人借西施“朝贱夕贵”,而浣纱同伴中 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悲叹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抒发怀才不遇的不 平与感慨。 在这些诗人的笔下,历史“美人”的寄寓意义就是他们自身,就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他们在这些历史“美人”的身上找到他们自己,找到现实生活 中的对号入座者。他们为这些“美人”哭,为这些“美人”叹,其实是为自己哭, 为自己叹。历史“美人”是他们的情感宣泄点,是他们向这个世界呐喊不公的媒 介。这些“美人”和他们是同病相怜的,也是血肉相连的,他们一起在中国的诗 文星空中熠熠生辉。 三、借现实“美人”代自身,用美人的渴求来诉说自己难言的愿望。

我觉得应该是花蕊夫人!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这得多美呀!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典故是这样说的。
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一见,哦这个人太好看了,就沉到水底了!
大雁正在天上飞呢,突然看见了美丽的王昭君,也不飞了,落下来了!
晚上貂婵在花园散步,月亮看见了,觉得没脸了,就躲进云里了!
美丽的鲜花看见杨玉环走过来了,各个都羞红了脸,说这人太好看了,比我们花都美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

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象征者政治斗争的双方。美人的寓意 美人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喻君王,或自喻。其中最集中的表现在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男女婚约的变化喻君臣关系的改变,不仅形象生动,还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那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
答: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作者写这样—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托的。辛弃疾力主抗战,屡受排挤,但他矢志不移,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也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这首词是他这种思想的艺术反映。“众里寻他千百度,...

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以诗词为心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所谓美人,拥有玉骨雪肤芙蓉面和杨柳姿,重要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出自清代文学家张潮的《幽梦影》,原句为: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有道是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石之美也,石头经过千万年的...

古代文学中形容女子的形象类型有哪些?诸如淑女、荡妇之类的,具体特点是...
答:发妻:古时婚喜之日,男女都要结发为髻,男子从此把头发挽在头顶上,为表示是原配,称妻子为“发妻”天使:原为犹太教、基督教传达上帝旨意的使者,其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孩子和少女。因此比喻善良贞洁可爱的人。多用于女子。安琪儿:英文angel的音译。意为天使。软玉温香:软:柔和;温:温和。玉、香:...

《青玉案 元夕》是咏史诗还是爱情诗?
答:《青玉案元夕》是咏史诗。这首诗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造成了境界上的强烈反差,深化...

一个由“香草美人”象征而成的浪漫主义体系,如何评价《离骚》的文学成就...
答:曹植在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洛神赋》中塑造了一位美丽绝伦的女神形象,洛神的美貌令诗人一见倾心,但却因人神殊途不能结合,表现了追寻理想和面对现实给人带来的冲击。除了曹植的诗作以外,“香草美人”意象在六朝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如在咏怀诗中,或以芳草美玉喻君子坚贞品格,或以美人迟暮象征将士...

青玉案元夕是谁写的诗词。
答:《青玉案·元夕》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

被人说长得很古典是什么意思?
答:古诗词中对秀发的描述,那更是举不胜举,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重叠⾦明灭,鬓云欲度⾹腮雪。《木兰诗》中写道: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其中之一的标志就是“审美意识”。而审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

词美人更美,看看古人的诗词是怎么形容美女的
答:此诗描写细致,比喻新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刻蘧女性容貌美、情态美的优美篇章,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青睐。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句被后世誉为“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这首《硕人》也成为题咏美人文学作品的“千古之祖”。在汉乐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答: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赏析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