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4-28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秋季里天高气转凉,登高赏菊过重阳。本期我们一起来欣赏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红点表示的,这个小红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或者画一个空心圆),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或者画一个实心圆),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仄起式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国庆节假期已经过去了,我们又回到了繁忙的生活中。希望大家都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虽然我的很多同学在国庆期间都去了“学而思三日游”,但我去到了陕北游玩。在那里,我真正感受到了浓浓的秋意。早上起来看日出,能感觉到当地人和领队说的陕北的风非常硬。中午虽然艳阳高照,下了车仍然能感觉到丝丝寒意。路旁的叶子也都开始变色了,早晚甚至需要穿上薄棉袄了。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寒露叫寒露吧,跟白露凉爽的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所以,我国传统将寒露作为天气转从凉变冷的表征。实际上,虽然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将水汽凝结现象作为最主要的特征,但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一个节气比一个节气冷,深秋的气息越来越浓了,冬天好像快要来了。寒露时节,我国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也已经开始降雪。

      从寒露节气的三个物候来看,我们似乎也能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一候鸿鴈来宾。鸿雁大概是24节气中出现最多的物候了,中国古人对大雁寄托了许多情思,比如说我在白露节气的时候跟大家分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还有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高适的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张若虚的“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等等,都足以说明古人对大雁的重视。大雁主要集中在仲秋向南迁徙,季秋后迁徙者称为宾。寒露时节,恰恰是最后一批大雁大举南迁,大雁南来为宾,古人细心留意,随时准备尽宾客之礼。二候雀入大水为蛤[gé]。雀,小鸟,这里指黄雀。大水指的是海。蛤就是蛤蜊。《国语》中说:“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就像我之前给大家分享《鄂州南楼书事》这首诗提到过的“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这和古人认为雀鸟变成蛤蜊一样,是古人的一种误解。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雀鸟变成蛤蜊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其中却隐含了古人对天地的认识,他们认为此时节天地阴气重了,飞在天上的动物自然应该变为潜在水底的动物,如果雀鸟依然十分活跃,那意味着在阴气该重的时候阳气却很重,这是不正常的,说明季节错乱,将会有灾祸降临。三候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其他的花一般是在阳气盛的时候开放,唯独菊花是在阴气盛的时候开放,所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就是说桃花还有桐花的花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说到的时候都不会说到他们的颜色,而只有菊花,在说到这个物候的时候会把它的颜色说出来。这是因为它的黄色正应了五行中的“土”旺盛的时节。著名的写菊花的诗,比如说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郑思肖的“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等等,都反映了不与百花同芳这一特点。

      虽然天气渐冷,但这时也出现了不少秋天独有的美丽景色。特别是北方,寒露时节已经出现了深秋的景象,蓝天白云,树树秋色,那一树树色彩不同的叶子,仿佛是最高明的画家,用最丰富的色彩,涂抹出的一幅最美丽的画,一层层的,有的绿,有的黄,有的红,有的褐。这些颜色在光影的映照下,也更加眩人眼目了。所以在这个时节,人们自然就特别喜爱到郊外去观赏美丽的秋景,因此,人们自古以来就有寒露登高的习俗。所以很自然的,寒露时节的重要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一个最重要的风俗就是登高望远。北京的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

      重阳节,之所以叫九九重阳节,当然是因为这个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什么又叫“重阳节”呢?这个说法是从《易经》中来的。“重阳”也叫“重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而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这和我之前给大家分享过的端午节和七夕节一样,是一种数字崇拜的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元日、三月三上巳、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七夕、九月九重阳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fú]禊[xì]登高。” 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到郊外畅游的春天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寒冷将至,人们将要在室内度过漫长的冬天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的习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感受展开。

      不过像每一个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的风俗也有一个传说故事来解释它们。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个传说故事就解释了重阳节人们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但这毕竟只是一个传说故事,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重阳这个节日,《吕氏春秋》中就有相应的记载。可见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她的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宫廷里的重阳活动带到了民间,这些活动就已经包括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等等,目的都是为了祈求长寿。到了魏晋时期,重阳节的气氛就日渐浓郁了,倍受文人墨客吟咏,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láo]靡[mí]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可见魏晋时重阳节就已经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其实,重阳节这个名字也是到了魏晋才出现的。曹丕《九日与钟繇[yáo]书》中有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说的就是人们之所以喜欢重九这个节日,是因为它代表着长久,长寿。不过,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从唐宋人的诗词中可以看出重阳节的风俗最主要的就是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等等。比如说,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都写到了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时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qū]病的目的。而饮菊花酒则是因为这时候菊花开的正盛,并且古人认为饮菊花酒可以消灾祈福。当然,除了饮菊花酒,美丽的菊花也是人们在重阳节最喜欢观赏的一种花。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题目就说到了重阳登高的风俗,而是诗句也写到了赏菊花,饮菊花酒这些习俗。杜甫的《九日蓝田会饮》:“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苏轼的《西江月·重九》:“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都说到了佩茱萸的习俗。重阳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风俗就是插茱萸。因为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不过,写重阳节最家喻户晓的一首诗恐怕还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这首诗。

      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个题目非常通俗易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山东可不是今天的山东省,而是指崤山以东地区。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山东”最早始于战国时期,是秦人用来指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的。比如说,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楚、燕、韩、赵、魏、齐、六国都在崤函以东,所以有“山东六国”之称。在古诗文中“山东”一般都是用的这个意思。这首诗有一个原注:“时年十七岁”。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王维,字摩诘,也是和李白杜甫一样著名的唐朝诗人。不过,王维跟李白杜甫还有所不同。王维是一个全才型诗人,它不仅诗写得好,还精通音律,擅长绘画,在佛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当时在唐朝名气还非常大,是人人心目中的偶像。尤其是在王公贵族中,特别受欢迎。

      但和李白杜甫不一样的是,王维曾经高中状元。这样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物,中状元本不足为奇。但据说当年王维参加科举考试,走的并不是寻常路,而是动用了岐王以及玉真公主的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走了后门。故事是这样讲的:据说王维年轻时心高气傲,曾夸下海口:若参加科举考试,必得第一名,否则不参加。应该说王维确实有这个实力。但在当时,状元几乎都被有关系的人内定了。所以,凭王维的才华,中进士不成问题,但中状元就很难了。

      在王维参加科举考试那年,他听说另一个考生张九皋已经走了玉真公主的门路,内定为第一名了。王维很不甘心,于是就托特别赏识他的岐王李范帮忙。岐王告诉王维,玉真公主势力很大,不可硬争。玉真公主是一个文学艺术爱好者,于是岐王就把王维化妆成一个伶人,让擅长琵琶的王维在公主的宴会上弹奏了一曲《郁轮袍》,赢得了满堂喝彩。再加上王维年轻俊俏,风姿优美,自然引起了公主的注意。借此机会,岐王向公主大力推荐王维。玉真公主现场考察,在听了王维的几首诗后,大加赞赏。在岐王的话题引导下,玉真公主询问王维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岐王说:“他发誓如不得第一名,就不参加考试。不过听说公主您已经推荐张九皋了。”公主说:“张九皋我也不熟,这是别人托我的。”然后又对王维说:“你要参加考试,我可以帮忙。”王维连忙感谢。于是公主给当年的主考官打了个招呼。这样,王维果然高中了状元。

       这个故事非常吸引人,流传的也很广,但是它不是真的。因为从历史记载上看,在王维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比岐王势力还大的公主。而且,王维确实写过跟玉真公主有关的诗,但是从那首诗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关心比较疏远。另外,故事里的张九皋,就是唐玄宗开元时期著名的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史书记载,王维中状元之前,他早就已经明经及第了,根本不可能在参加这个进士考试。虽然这个故事不是真的,但王维有才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还有一个故事特别能说明王维的音乐才华。《唐国史补》记载: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那人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

      王维中状元以后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不过最最为大家感叹的还是安史之乱中的遭遇。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因为名气太大,所以不幸被捕后,安禄山就强迫他做官。他不愿顺从,所以故意吃药让自己拉肚子。但安禄山还是不放过他,王维最终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抒发了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他的弟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yòu],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最终官至尚书右丞。 所以王维也被称为“王右丞”。

      这一段被迫投降叛军的经历对王维的生活影响非常大。他原本就自幼信佛,后期更是一心学佛,看空名利。所以,他的诗风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这也是为什么王维被称为“诗佛”。实际上,他名维字摩诘就是来源于佛教的《维摩诘经》。

      说完题目和作者,我们来看这首诗本身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异乡指的是他乡、外乡。为异客是说作他乡的客人。佳节意思是美好的节日。这句就是说: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此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写这首诗时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独的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古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被什么东西触动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最容易触动人这种情绪的就是“佳节”,因为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常常和很多家乡的美好记忆联接在一起,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警句。这就是“人人心中皆有,而人人笔下全无”啊!

      这首诗的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画蛇添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

      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太平铺直叙,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自己这一位兄弟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韵味,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就使得它让让每一个读它的人都感叹不已,回味无穷。

      重阳节快到了,这个重阳节你们打算怎么过呢?你是否也要像王维的兄弟一样登高插茱萸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参考反馈题目

1.你能感觉到“寒露”节气和之前的“白露”节气有什么不同吗?

2. 对于古人“腐草为萤”、“雀入大海为蛤”这样的误解你怎么看?会不会觉得古人怎么这么笨啊?

3.重阳节的风俗你最喜欢什么?你见过茱萸吗?能介绍一下吗?

4.你对诗人王维有哪些了解?你喜欢他的诗吗?能分享一首吗?

5.古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爸爸妈妈这些成年人也都有过这样的感受。那么小朋友们,你们每逢佳节都有什么感受呢?

开课啦!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原来长这样!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
答: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如下: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什么?
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原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我一个人独自住在别人的故乡里,住的再久,也不是这里的主人。每到重阳佳节,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想到兄弟们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全诗是什么
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朝代】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

9月9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诗中的千古名句是什么古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
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诗中的千古名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古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9月9日忆山东兄弟的意思
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全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
答:诗意: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至少我一人。原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⑴ 独在异乡为异客⑵,每逢佳节倍思亲⑶。遥知兄弟登高处⑷,遍插茱萸少一人⑸。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译文是
答: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谁写的?
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解题】重阳节来临的时候,思念那远在山东的兄弟(亲人)。【注解】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答: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创作背景: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