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草原和大清王朝是什么关系?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8

1、盟友关系

科尔沁草原代指的是位于科尔沁草原上的部落们。明天启四年(1624),科尔沁部首领与努尔哈赤于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马乌牛正式结盟。

1626年,努乐哈赤封奥巴为土谢图汗。1636年,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国号为大清。

清对蒙古部族实行盟旗制,其时嫩科尔沁又分为科尔沁、郭尔罗斯、扎赉特、杜尔伯特等部。

嫩科尔沁按满洲旗制编为10旗:科尔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后3旗;郭尔罗斯一部2旗,分前后各1旗;扎赉特一部1旗;杜尔伯特一部1旗。这也就是人们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里木盟。

而为了保持良好的盟友关系,就有了满蒙联姻这一政策。

满蒙联姻,是清代入主中原的满族,与边区的蒙古族,保持了三个世纪的通婚,建立了世代姻亲关系。也正是这种姻亲关系,对中国北方这两大民族的长期和好、对清廷统辖与治理边疆蒙古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满蒙联姻是清朝,”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分封以制其力","崇释以制其生"三大国策之一。

2、原因是当时的指婚蒙古带有强制性,且为不稳定的政治联姻,所以造成了不满。

但这只是小说影视上的一种说法,虽然可能存在不满,但历史上,孝庄皇太后、孝端皇太后、福临的皇后都是来自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

总计入关前后的整个清朝,满蒙联姻达586次,入关前联姻的32年间,为84次,入关後的268年间,为502次。

这总计586次的通婚,满族皇家出嫁给蒙古的女子(包括皇女公主及其他宗女格格)多达430名,其中入关前27名,入关後403名。

满族皇帝及宗室王公子弟娶蒙古王公之女156名,入关前57名,入关後99名。

出嫁公主、格格的人数以乾隆朝最多,遣嫁也最频繁,乾隆60年间,嫁与蒙古的皇家女儿多达179人,平均每年出嫁3人,最多的年份为乾隆四十四年(1777年),出嫁8人,这与当时乾隆皇帝严格地执行指婚蒙古的制度有一定关系。

扩展资料:

科尔沁草原与大清王朝的纽带——满蒙联姻

联姻是清帝笼络蒙古的重要措施,长期的满蒙联姻,使蒙古很多部的领主贵族世代与清皇家保持姻亲关系。

皇家格格、公主与她们的蒙古额驸,又繁衍大量的子孙後裔王公台吉,他们都与清帝有甥舅或外孙外祖父等关系,不少人又被清帝指婚,招为额驸,每年,他们还要轮班到北京或承德觐见皇帝,接受宴、赏,进一步增进了与皇家的情感。

这些皇家姻亲领主贵族,是蒙古稳固隶属清中央的重要向心势力。

乾隆中期以前,漠西额鲁特准噶尔部蒙古,被清帝视为影响边疆统治的不安定因素,曾多次出兵征伐,在历次战役中,漠南、漠北及西套蒙古都有领主王公带领本部旗骑兵配合作战,不少皇家额驸立下了功劳。

清代的蒙古姻亲集团成为清廷维持北疆、西北疆乃至内地安定的倚重力量。

清廷采取结亲的政策,筑成一座人为的“长城” ,但它比土石筑成的长城更加坚不可摧。乾隆帝在巡幸科尔沁时,对满蒙联姻大加赞扬: “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 

出嫁蒙古的300余名公主、宗女,全部聘与王公及其子弟,这些王公额驸与皇室之女繁衍了庞大的贵族阶层。

其中不少人又身任札萨克、盟长、副盟长或协理札萨克旗务。他们与清帝族血肉相连,诚心拥戴清帝,形成了举足轻重的向心势力,这不能不说是清朝能够维系对蒙古稳固统治的可靠保障。

文化方面,出嫁的格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和蒙古王公和后代有一定文化熏陶,还有一部分蒙古王公子弟在京师常驻,招为额驸,留京任职,成为有一定造诣的文人 。而陪嫁之仆人也将内地生产工具和技术等传入蒙古地区,有的也融入蒙古族之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尔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满蒙联姻



大清王朝中的1个蒙古草原吧

科尔沁是第一个和清朝结盟的蒙古部落,当时清朝还叫后金,是努尔哈赤统治时期,还被明朝压着打呢。
努尔哈赤为了感谢科尔沁的帮助,让他的儿子孙子全娶了科尔沁的女人,以稳定盟友。结果清朝的后宫里科尔沁部的女人就特别多,比如孝庄太后。
问题是努尔哈赤愿意娶,他的儿子孙子不一定愿意,当时蒙古人是很崇拜湖泊河流的,造成的后果就是女人基本上一生都不洗澡。你想想,谁愿意娶了一个从出生后就没洗过澡的女人啊,衣服一脱满屋子都是羊膻味。

清代的科尔沁部经过明末清初的多次征战和融合,最终形成了科尔沁十旗。
科尔沁部为同察哈尔部争雄,又担心女真建州首领努尔哈赤的强大的威胁,就与势力较强的叶赫、乌拉部结盟,后金天命年间科尔沁部的台吉们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几次同后金交战,保卫了自己的境域。最后被努尔哈赤打的大败而回。努尔哈赤并未趁胜进逼,反而主动修好,科尔沁部深感清太祖的大度,同时又不愿出现内受制于林丹汗,外树敌于满洲的局面,所以开始靠近满洲以抗衡察哈尔蒙古。
明天启四年(1624),科尔沁部首领与努尔哈赤刑白马乌牛正式结盟。这也是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儿后裔的支持。随后按盟旗制度划分固定的牧场,设置哲里木盟十旗。科尔沁一部6旗;郭尔罗斯一部2旗;扎赉特一部1旗;杜尔伯特一部1旗。其领主各封亲王、郡王等爵位,诏世袭罔替。
科尔沁部在清朝入关和征服各部落的战争中,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位列二十四部之首,爵高位尊,俸银俸缎均高于其他蒙古各部,是清廷统治蒙古地区的重要依靠力量,与满州贵族的关系也最为紧密。(顺治皇帝福临的母亲博尔济吉特氏即是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女儿;顺治帝可怜的第一个皇后也出自科尔沁部,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咸丰年间勇冠蒙旗的僧格林沁即是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等等)

...我听我姥爷说他们这个家族在清朝是隶属蒙军镶黄旗.
答:这个姓氏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清初的孝庄太后了。当年确实是绝对的旺族。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生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妻。天聪...

曾经建立过庞大帝国的蒙古人,为何却被清朝给征服了?
答:首先,提到蒙古人和清朝的关系,很多人会自然想到满蒙联姻。确实如此。满族人通过与蒙古族贵族的不断联姻,实现了稳定蒙古人的战略目标。正如大家所熟悉的康熙皇帝的奶奶——孝庄太后,她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帮助康熙皇帝获得江山,为大清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政治基础。因此,有人说,大清王朝是成于一个...

为什么说清朝后宫是科尔沁女人的天下
答:也正是这种姻亲关系,对中国北方这两大尚武勇悍民族的长期和好、对清廷统辖与治理边疆蒙古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尔沁部是蒙古的大部族。历史上,孝庄文皇后(皇太极妃子)、孝端文皇后(皇太极正宫皇后)、福临(顺治皇帝)的皇后都是来自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皇太极的妃子孝庄皇后(1613-1688,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即大...

清朝时期的科尔沁大草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是由哪些旗县组成的?
答:清朝时期的科尔沁大草原在现在已经大部分变成了农耕地和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由科尔沁区、通辽市开鲁县、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和赤峰市翁牛特旗、敖汉旗、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双辽...

清朝的科尔沁大草原是现在内蒙古的什么地方?蒙古部落是怎样划分的...
答:而除了口误,在影视剧46集版本第24集中,周培公临终前将被贬盛京后苦心孤诣绘制的《大清皇舆全图》献给康熙,而当康熙将底图展示给孝庄太皇太后时,激动的孝庄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即科尔沁草原。当时的她指向的是漠北蒙古的乌里雅苏台,而实际位置应该是内蒙古东部地区。作为活跃在北方数百年的游牧民...

清朝呵尓呵草原是哪里?
答:科尔沁草原 又称科尔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命名。位于北纬42°5′~43°5′ ,东经117°30′~123°30′ 。海拔250~650米,处于西拉木伦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间的三角地带,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 ,面积约4.23 万平方千米 。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汉旗与通辽市的开鲁县、...

蒙古人做清朝王爷是怎么回事?如僧格林沁
答:有清一代,北方广袤草原上的蒙古族始终没能联成一体来举族叛清,这是中国历代王朝中少见的现象,显示出了清王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比历代统治者都略高一筹之处,也可以说是维护多民族封建帝国完整统一的重大成就。 岁月悠悠,清朝皇族与科尔沁部蒙古封建主的政治性联姻,随着清王朝的倾覆早已灰飞烟灭了。但留...

清朝的客尔客草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答:中国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初见于明代,以分布于喀尔喀河得名。15世纪末叶,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七部居河西,...

科尔沁草原出过大清哪些皇后?
答:另有朝鲜李氏王朝实录记载,废后返回科尔沁并生子,“所生子亦贤”,但该说法提及的时间(书中记载康熙四年该子年十四)与官方史料有冲突。3、孝惠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阿拉坦琪琪格,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孝庄文皇后之侄孙,一妹淑惠妃。清世祖顺治...

清朝的孝庄太后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吗?
答:由于四部同宗同祖,有着直系的血缘关系,其首领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常观点相近、步调一致,因而成了内蒙古东部地区一个强大的蒙古部落群,势力范围北起嫩江流域,南到西拉木伦河流域,这片地域通常被称为科尔沁大草原。到 16 世纪末前后,也就是孝庄出生的前后几十年,科尔沁地区地域已经基本稳定,没有大的波动。在部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