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期黄河泛滥,为何朝廷出资修缮堤防,老百姓依然不买账呢?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6

1344年,对元朝政府来说,是一个开始自掘坟墓的年份,当然并不是说,元朝以前的统治有多好,只是这一年他们的所作所为,将成为元朝统治走向最终灭亡的助推剂。

这一年黄河决堤,洪水泛滥,田地绝收,山东和河南几十万老百姓成为难民。黄河在历朝历代都有泛滥的记载,黄河沿岸地区的百姓,历朝历代都有成为难民的记载,所以这次决堤造成的特大灾害,对老百姓来说不是虽然不是好事,但也不能算新鲜事,对政府来说则更是如此。

如果是在其他朝代,遭受这样的自然灾害,统治阶层通常的操作是:

当然,皇帝罪己这件事情在元朝是不存在的,因为在元朝人被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基本上是生活在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因为蒙古人是头等人,天之骄子,头等人向下等人认错,都想啥呢?那么,赈灾、修堤,元朝政府照着办就行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可事实是,问题真的有,而且非常不同凡响。

大灾后,元政府调集了十七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几年后,当工程进展到山东境内的时候,劳工从河道里挖出来一个独眼的石人,石人背后刻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仿佛是说到了人们的心坎儿上,消息一传出,不久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农民起义,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在全国形成了燎原之势,成了元朝统治覆灭的导火索。

哎呀,这可奇怪了,修缮堤防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吗,怎么反倒逼的老百姓造反了呢?到底是什么原因,接下来咱们就好好聊一聊:

一、元末腐败的程度,令人发指

黄河泛滥后,元朝的朝廷内部就展开了一场是否需要赈灾和修缮堤防的大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以宰相脱脱为首的“修赈派”占了上风。于是赈灾和修堤马上进入了议事日程,元朝也正式开启覆灭的程序。

看到这里,估计不少朋友会感到纳闷,黄河决堤是否救灾,是否修堤防还要讨论吗?这不是跟新冠病毒出现以后,是不是要采取封城措施一个道理吗?城要封,灾要赈,堤防也得修缮呐。这还有啥可讨论的?干就完事了。



因为当时黄河泛滥已经使民众受到了非常巨大的伤害,而朝廷出资修缮堤防时,已经为时已晚。

因为修建的资费都是从百姓身上克扣的,这样更加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因为老百姓们都没有钱,就算朝廷出资修缮也是要让他们出钱的,所以他们才不买账。

【急】北宋时期黄河治理的措施以及遇到的问题,字数越多越好,大家帮帮忙...
答:直至北宋末期 ,宋廷庞大黄河河役的频繁兴作也是动辄令诸多民户为之破产。 在筹措治河物料的过程中,宋廷也常以支移、折变等形式,令民众将所纳其他税物改纳为物料或将物料运输 到政府指定的区域,这也自然进一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如天禧三年 (1019年),宋廷向开封府各县民众下达了交纳 修河榆柳、杂梢的任务,“...

潘继勋治河的故事
答:他上任后,鉴于黄河泛滥,要求恢复柳城以西黄河下游的旧路,以杀水势。这种讨论与朱恒疏浚计划。上报朝廷后,众大臣决定采纳他们的建议:朱恒去开新河,把洪水引到淮河;柳城以西,潘继勋修复黄河故道。不久,潘继勋和丁酉一起去做官,朱恒单独负责此事。朱恒在早期取得了一些成就。黄河洪水不再向东推进运河,而是向南流经淮河...

元末汉起义:石人一只眼搅黄河
答: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这个时候,黄河在白猫大堤决口,汹涌的河水倾泻而下。一连下了20多天的雨。突然,洪水肆虐,泛滥成灾。生活在黄河两岸的人们痛苦不堪。向朝廷建议堵住决口,在黄陵岗开凿河道,疏通河道。公元1351年,元朝动员汴梁、大明等13个地区的15万民工和2万士兵,组成修河队,前往黄陵...

清朝是如何治理黄河的,效果如何
答:清朝采用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方法治理黄河。清初,康熙皇帝曾任用靳辅大治黄河,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不治海口,而惟务泄涨,导致海口渐淤,河底渐高。自清中期以来,黄河下游的决口日渐频繁。据统计,清初至鸦片战争近200年间,黄河决口达361次,平均约每6个多月一次,与明代平均约7个月决口一次...

历史上黄河泛滥的记载
答: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黄河像一把铡刀,不断在这一大片地理扇面上来回蹂躏拉锯。1.黄河泛滥-大禹治水。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

你还知道有那些治理黄河的故事
答:栗毓美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治理黄河。栗毓美到任时,宁陵正遭黄河泛滥,墙倒屋塌,人畜死亡无数。面对汹涌的黄水,栗毓美毫不畏惧,他脱下官袍,身着便衣,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决口处查看险情,并带领全县人民用杉木杆穿铁锅一举堵住了黄河决口。河水过后,他一面上书朝廷免杂税皇粮,一面组织群众疏通河道,整修农田,使百姓的...

黄河自古以来,都是怎么治理的?越详细越好。
答:史书记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治河工程是公元69年“王景治河”,“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里”。北宋时期,都城在开封,当时黄河水患严重,宋王朝对治河很重视,设置了权限较大的都水监,专管治河,沿河地方官员都重视河事,并在各州设河堤...

黄河泛滥能威胁一个王朝的统治吗
答:能够 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连决三次,饥民遍野。在天灾人祸的迫害下,农民成群地离开土地,武装起义相继而起。“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是至正十年(1350年)普遍流行于黄河灾区的一个民谣。 到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等事前在黄河底埋下一石人,民工在施工时挖出石人...

我国古代黄河水患的特点
答:三 黄河水患与北宋军队的后勤保障军队后勤是指军队筹划和运用人力、物理、财力,从物资、技术、医疗、运输等方面居对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各项专业勤务的统称。[5](第299页)后勤是军队取得胜利的保障,是国家经济实力在战争中的反映。继承了唐代后期出现的募兵制,从寓兵于农转变成为国家出钱养兵,北宋已经摆脱了魏晋南北朝...

汉武帝为什么对黄河泛滥置之不理不予治理?
答:“獐子永远不会做Xi会做的事吗?浩瀚无垠,是一条河。当河流没有和平,当没有成就,山也没有和平。"这是2000多年前,汉武帝在泰山关禅后视察黄河决口时,做的《瓠子歌》。后来汉武帝又让人修筑河堤,堵住决口,“把一匹白马和玉沉入河中”,祈求河神保佑。经过努力,河南濮阳张子的黄河决口终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