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在课内外阅读中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的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1
课内外阅读中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

一、关于初中语文新教材的认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从总体来说,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贯彻了"三个面向"的精神,以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大力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把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以科学化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语文素养",抓住"素质"二字做足了文章;充分体现了全新概念的语文教育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新大纲鲜明地体现了"轻语文知识,重语文能力";将阅读与积累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特点。《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就是根据2000年新大纲的精神,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去年叫"试用修订本",今秋使用的课本又作了修订,如第一册作了一些变动:调整了两篇文章,练习题及作文作了一些改动。不再称为"试用修订本"。教材的修订指导思想明确,就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兴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修订在指导思想上具体归纳起来是如下几个方面:①转变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看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呢?工具性应放在首位。首先要教会学生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会他们阅读、写作,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人文兴趣和文字修养。②沟通课本内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科书受条条框框的约束,选文不少是出于无奈的,如鲁迅的文章和领袖的文章,比如鲁迅作品,原来突出他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以致很多学生认为鲁迅并不好,只会处处骂人,其实他也有很抒情的作品,如这次三册课本选的《阿长与山海经》。前不久广西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新语文读本》,这套书的主编之一,一位大学教授(曾经当过18年中专语文教师)讲他教学时学生对鲁迅作品既怕又难,学生认为鲁迅可畏,因为教师告诉学生的鲁迅形象是几十年不变的。现在要消除误解,告诉学生鲁迅不是那么可怕,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而这个任务更要从课外来实现,人教社的《语文读本》就是以时文为主,没有选文的框框,尽选学生喜欢的作品,作为课内课外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改革教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课文学生不理解的是很少一部分,老师点拨一下就可以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③加强文学教育,注重情感熏陶。新教材增加了课文的可读性,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学习语文不唯字词、语法,还包括阅读方法指导、写作等,而人文情趣、文学素养则主要在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④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古代课文不少于30%,要求6个单元占两个单元,按语言的难易程度编排。对古诗文,要求熟读背诵,能借助工具书理解。⑤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在教学参考书的变化上体现出来,过去教参强调结论性的东西,对教学形成限制,与编写的初衷相悖,新教参淡化了对课文的解说,给教师留有余地,改变把教参当教案的状况。修订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为前提的。因为时代在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要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所以语文课程改革有以下几个基本理念: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使全体学生具有适合终身发展需要的能力。具体目标是:a. 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提早阅读;b.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尊重学生阅读中的不同体验;c. 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途径,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强调写接近学生生活的文章,使学生乐于动笔,易于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d. 口语交际体现时代特点,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能力。宜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②正确把握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原来教材每册30篇左右,太少,学生阅读面很窄,应吸收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多读多写(现在高中有《课外读本》,初中有《自读课本》),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在语文积累和实践中逐步认识语文的、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注重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生内涵,注重对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③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大力倡导学生主动研究、探讨问题,打破"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设置适当的情景,增加活动性题目。提倡综合性学习,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努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努力拓展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越学科的学习,密切关注信息化进行,如怎样进行网上阅读等等。从上述角度出发,新教材(包含今秋开始使用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编教科书》(实验本),也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修的"学材",新教材应看作是将科学的素质教育变成课程的血肉,作为教师,要全面认识新教材的完整框架,使新教材中洋溢的新的教学理念成为施教的行为准则;使课堂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交流平台,成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示范者。建议参考实验本,据了解,7-9年级语文采用综合编排方式,强调人文性内容和工具性内容的统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进步文化的统一,文学性内容与应用性内容统一,并力图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整合到一起,能力培养和知识教学整合到一起。这套《九年义务教育七一九年级语文教科书·实验本》很有特色;一是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它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综合编排方式,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整合在一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在一起。二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这套教科书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论是体系设计还是内容选择,都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引导学生质凝问题,切磋学习,砥励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写作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四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图使学生在积累中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力图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有阅读提示和练习,都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激活思维,激发情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并积极由课内学习外向课外实践延伸。从以上教材的变革中,我们看到中学教育的发展变化之大之快,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学习,努力使自己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语文教材还打破了过去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除了一纲多本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如2001年版与2000年版就有不少变化。01年与00年版换课文两篇;练习明显改动12处;背诵部分减少,难度降低,写作训练也有变化。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小塘中心小学 李活崧
内容提要:感悟不同于理解,它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感悟。充分利用感官促进感悟。在反诵读中引导感悟。在重点研读中提升感悟。在质疑和讨论中强化感悟。在大胆的想象中丰富感悟。
关 键 词:感悟、体验、反复、质疑、讨论、理解。
“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感悟”的实质是意会,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心理过程。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烦琐的讲解和“疱丁解牛”式的分析能达到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感悟”。因为“感悟”首先应有所感,只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才能使文中的人、物、情、景等和作者已有的背景、感知经验碰撞、接通、共鸣,才能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悟”这个字左边竖心旁,右边是个我。阅读课就是要引领着学生去研读文本,挖掘文字背后更广阔的天地,使“吾心有所悟”。只有通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聆听”作者的倾吐,领略作者笔下的人、物、情、景,感受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体验语言文字在特定语言情境中所展现的生命力,语言文字不再是枯燥、机械的抽象符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也不再是单向的机械设计和被动接受,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主体的感悟、作者的倾诉与教师的关爱融于一体的语言交际过程、生命活动的过程。学生的感悟只有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才能得到最佳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感悟效果。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欣赏每一个学生的“悟得”。要把全体学生看作感悟的主体,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营造情感的氛围,提供感悟契机;架设一座沟通“主观存在”与教材“客观存在”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获得生命体验,进入感悟境界。学生的感悟虽然有深有浅,或多或少,但只要是真实的感受,教师都要加以保护,“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 清代陆世仪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可见悟的重要性。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呢?下面来谈谈对悟的粗浅看法。
一、 充分利用感官促进感悟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通道。感悟,首先是有所感。在深入感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积累和反复吟诵,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还需动用声音、录像、画面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或加上嗅觉、触觉等综合作用,来体验文章丰富内涵。语言文字是描绘容观事物的符号,这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有时很难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这给理解课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运用音、像、画等手段来进行阅读教学能使学生从对文字的简单理解,变为浮现在眼前的画面。这是一种很好的感悟教学手段。如在讲授《卡罗纳》一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始对课文的学习的:
师:同学们,你们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吗?生:会!师:唱两句给老师听听!
生:(学生开心到唱着)
师:唱得真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给我们无微不至的爱,你们有妈妈真幸福。
师:可是有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他的母亲却因病去世了。(同时播悲情音乐——《辛德勒名单》,屏幕中也同时出现神情恍惚,面容憔悴的卡罗纳的形象。图画加上音乐给学生一种强烈的凄凉之感,学生顿时进入了情境中,深深地体会到了卡罗纳的狐独和凄凉)
生:(听着音乐,看着图画中的卡罗纳,学生天真的笑脸马上变得严肃,同情心被唤发,心情变得沉重,学生很快就进入到课文的情景中。)
师:他的名叫——卡罗纳(板书,齐读)想读读他的故事吗?生:想!音乐和图片的巧妙结合,扣击着学生的心弦,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为感悟卡罗纳失去母亲的巨大悲痛做好了铺垫。学生的感官接受到鲜明的形象、声音时,右脑区域的积极活动,会使学生在瞬间产生一种直觉的反馈。而利用这种直觉反馈,启迪学生的感悟能力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感官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会作品的内涵。这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的效果尤其明显,因为诗歌的语言非常简练,意在言外,能带给阅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在教学古诗《题西林壁》时,我让学生通过绘画引导比较“横看”和“侧看”的不同(“岭”连绵起伏;“峰”陡峭挺拔),让学生找出作者看庐山的不同角度有哪些,使学生明白,由于看的角度不同,即使是同一景物,也会呈现不同的姿态,然后让学生回忆《画杨桃》一课,使学生明白诗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二、教师引领朗读感悟
任何感悟都是有度的,是在不经意中的,因人而异的。感悟到的东西,有时是说不出来的,也不一定要求学生说出来,意会就行了。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沉入”书本,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然后再“跳出”书本,将感受表征为语言才能实现。
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有表情、有节奏地反复诵读,在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之所爱,恨之所恨,入境又入情,以求“语语悟其神”。如《猫》中“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在理解这个句子时,可引导学生重读“几”“非……不可”,读出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表现猫的尽职尽责,读出作者的爱猫之清。又如《卡罗纳》一文,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情意深厚,应注意启发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人物的感情。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或进行范读。全篇的朗读基调,要表现出卡罗纳内心极度的悲伤和人们对卡罗纳深切的同情,朗读的语气要缓慢低沉。卡罗纳来学校之前老师对大家说的话,前半部分语速要稍慢,语气要低沉,体现出沉痛的心情;后半部分则要郑重严肃。老师把放声大哭的卡罗纳拉到胸前时,心情是痛惜的,但同时还要鼓励卡罗纳坚强地生活下去,所以前半部分语气要亲切、柔和,后半部分要语重心长而又不失坚定。卡罗纳回忆母亲的语句,要读得欢快些,反衬出现实的凄凉。只有这样才能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对课文的内涵产生深刻的领悟。才能在朗读感悟上收获“言外之意”、“味外之味”、“弦外之音”。
三、 在重点研读中提升感悟
我们除了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以外,还应指导学生在重点研读中提升感悟。重点研读,是以一段课文或一个句子为中心,通过对其仔细的体味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是提升学生课文感悟深度的重要手段。学生的研读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发展过程。而对教师来说,重点研读则是引导学生由对作品的初步印象上升到对其精彩处、细微处的仔细品味的重要手段。
研读活动的运作关键在于确定研读专题。例如:《火烧云》这一课时,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最能突出火烧云美读一读,有一个学生找到了一句写颜色美的句子来“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象是天空着了火。”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来品味这句话的内涵,我是这样引研的:师:“同学们,把‘烧’换成‘红’,读一读这句话,你发现什么?”生读了几遍,马上举手说:“‘红’字只有颜色,没有亮光”“‘烧’字让人觉得火烧云鲜艳无比,光亮耀眼。”又如在教学《猫》一文时,我让学生找出反映作者喜爱喜爱猫的关键句子来研读,学生找到以下句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1、“在你习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每花”本来是黑乎乎的脏脚印,作者把它说成是小梅花,可见有多喜欢猫。2、“它还会丰富多腔的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我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听猫的叫声,有的学生认为猫的叫声根本不好听,,可作者连用了四个词语“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简直把它写成了歌唱家,爱猫之情溢言表。
有了研读专题,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进入研读境界。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如果将确定研读专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就研读方法而言,可以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可以是朗读、默读,还可以是批注、赏评、质疑等等。这里,作为教师尤其要注意的是:要鼓励学生抓住感兴趣的字、词、句及片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鼓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从而使全体同学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的情境。
四、在质疑和讨论中强化感悟
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阅读课上一定要大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勇于发表独立见解,说出自己对课文的感觉。千万不能把学生的一些天真率直的问题当作是不可理喻或毫无价值的,因为往往正是在这些问题里面,体现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直观感受。如我在教《火烧云》这一课时,在研读完全文后,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一个学生说,有一个地方我不明白:“为什么课文的结尾说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又说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了?”刚引导完学生感悟完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重点段落,课文的最后的段落我打算略讲,真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我知道,这个问题正是他读完课文最后一段的第一感受,也许课文的开头和中间是直接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而结尾换了一个角度来写,写的较为隐晦,因而使学生感到困惑的缘故吧。于是紧扣疑点,鼓励学生联系上文反复读句,结果他们终于明白到“火烧云又像这个又像那个”是因为火烧云变化极多,而“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和“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是因为火烧云变化极快的缘故。而这些正是火烧云的特点。通过质疑学生的感悟更深。所以我们应多表扬那些敢于质疑的同学,并且告诉大家,不管对课文有什么想法,都应该积极地在课堂上提出来。
五、在大胆的想象中丰富感悟。
想象,是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的有效方法。想象就是学生利用原由知识、表象或经验,对课文描写的人物形象或事物、意境展开再造想象,还可以就课文的描述的进行创造想象,从而使人物、事物形象更鲜明、意境更丰富。描写生动、意象丰富的课文可以在想象中体验。如童话《巨人的花园》冷酷无情的巨人大声的训斥孩子,小男在文中是个奇异的人,他用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小男孩专注的眼神,仿佛在跟巨人说着什么,孩子用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给了巨人怎样的震撼?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么?课文略去不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于是我让学生想象小男孩想说些什么?学生七嘴八舌的说起来。甲生说:巨人你太自私了!生乙说:没有孩子,你的花园永远只有寒冷的冬天。生丙说:巨人,你能让我们这些孩子在你的花园里玩吗?生丁说:巨人,和孩子交朋友,你将永远快乐!学生的想象,不但丰富了人物的形象,还透析了童话所包含的哲理。其实在阅读感悟中我们常常运用想象,如教《白鹅》,白鹅见到生客,必然厉声叫嚣;篱笆外有人走过,它也引吭大叫。我们让学生想象白鹅会说些什么话。小珊迪悲惨的死去,把小利比托付给作者,三年后的一天,作者带小利比来到珊迪的坟前,小利比会对小珊迪说些什么呢?充分发掘课文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你会看的学生智慧的火花在闪现。我们完全不必对孩子们天真的想法作过于苛刻的要求,而应该看到他们在读书过程中投入的主观感受、展开丰富联想的良好阅读品质。应该看到,某些时候他们对所阅读的作品已经形成了自主感悟的习惯。这种习惯最终必将使他们终生受益——不管他们以后所学的专业是什么,也不管他们以后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用多种方式启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感知、品味和领悟,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王尚文 《语感论》
2.范宝开 孔令凯 《小学生心理学》4.李吉林 《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

回答者:昙花一现22 - 助理 二级 2-28 11:37

一、关于初中语文新教材的认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从总体来说,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贯彻了"三个面向"的精神,以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大力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把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以科学化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语文素养",抓住"素质"二字做足了文章;充分体现了全新概念的语文教育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新大纲鲜明地体现了"轻语文知识,重语文能力";将阅读与积累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就是根据2000年新大纲的精神,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去年叫"试用修订本",今秋使用的课本又作了修订,如第一册作了一些变动:调整了两篇文章,练习题及作文作了一些改动。不再称为"试用修订本"。教材的修订指导思想明确,就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兴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修订在指导思想上具体归纳起来是如下几个方面:①转变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看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呢?工具性应放在首位。首先要教会学生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会他们阅读、写作,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人文兴趣和文字修养。②沟通课本内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科书受条条框框的约束,选文不少是出于无奈的,如鲁迅的文章和领袖的文章,比如鲁迅作品,原来突出他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以致很多学生认为鲁迅并不好,只会处处骂人,其实他也有很抒情的作品,如这次三册课本选的《阿长与山海经》。前不久广西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新语文读本》,这套书的主编之一,一位大学教授(曾经当过18年中专语文教师)讲他教学时学生对鲁迅作品既怕又难,学生认为鲁迅可畏,因为教师告诉学生的鲁迅形象是几十年不变的。现在要消除误解,告诉学生鲁迅不是那么可怕,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而这个任务更要从课外来实现,人教社的《语文读本》就是以时文为主,没有选文的框框,尽选学生喜欢的作品,作为课内课外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改革教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课文学生不理解的是很少一部分,老师点拨一下就可以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③加强文学教育,注重情感熏陶。新教材增加了课文的可读性,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学习语文不唯字词、语法,还包括阅读方法指导、写作等,而人文情趣、文学素养则主要在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④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古代课文不少于30%,要求6个单元占两个单元,按语言的难易程度编排。对古诗文,要求熟读背诵,能借助工具书理解。⑤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在教学参考书的变化上体现出来,过去教参强调结论性的东西,对教学形成限制,与编写的初衷相悖,新教参淡化了对课文的解说,给教师留有余地,改变把教参当教案的状况。
修订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为前提的。因为时代在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要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所以语文课程改革有以下几个基本理念: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使全体学生具有适合终身发展需要的能力。具体目标是:a. 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提早阅读;b.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尊重学生阅读中的不同体验;c. 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途径,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强调写接近学生生活的文章,使学生乐于动笔,易于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d. 口语交际体现时代特点,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能力。宜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②正确把握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原来教材每册30篇左右,太少,学生阅读面很窄,应吸收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多读多写(现在高中有《课外读本》,初中有《自读课本》),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在语文积累和实践中逐步认识语文的、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注重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生内涵,注重对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③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大力倡导学生主动研究、探讨问题,打破"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设置适当的情景,增加活动性题目。提倡综合性学习,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努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努力拓展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越学科的学习,密切关注信息化进行,如怎样进行网上阅读等等。
从上述角度出发,新教材(包含今秋开始使用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编教科书》(实验本),也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修的"学材",新教材应看作是将科学的素质教育变成课程的血肉,作为教师,要全面认识新教材的完整框架,使新教材中洋溢的新的教学理念成为施教的行为准则;使课堂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交流平台,成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示范者。建议参考实验本,据了解,7-9年级语文采用综合编排方式,强调人文性内容和工具性内容的统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进步文化的统一,文学性内容与应用性内容统一,并力图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整合到一起,能力培养和知识教学整合到一起。这套《九年义务教育七一九年级语文教科书·实验本》很有特色;一是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它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综合编排方式,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整合在一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在一起。二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这套教科书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论是体系设计还是内容选择,都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引导学生质凝问题,切磋学习,砥励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写作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四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图使学生在积累中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力图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有阅读提示和练习,都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激活思维,激发情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并积极由课内学习外向课外实践延伸。
从以上教材的变革中,我们看到中学教育的发展变化之大之快,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学习,努力使自己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语文教材还打破了过去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除了一纲多本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如2001年版与2000年版就有不少变化。01年与00年版换课文两篇;练习明显改动12处;背诵部分减少,难度降低,写作训练也有变化。
二、关于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1、诗歌教学问题。
三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内容是诗海倘徉,有四篇课文是中国现当代诗歌,选了8首诗;有一篇是外国诗歌,选了两首诗,共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这些诗篇幅不长,抒情色彩较强,易于成诵。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意境美,感受诗歌丰富的想象和浓郁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朗读背诵。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辑上还是第一次,这大概反映了编者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小孩学习语文(不单纯指学说话),恐怕也是从学诗歌开始的,如儿歌、童瑶之类,又如在基本不懂意思的情况下大背唐诗等。但在语文教学中古代诗歌尚有一席之地一一尽管少得可怜,而新诗却难登"大雅之堂",阅读如此,写作更如此,学生的诗歌创作一般是不受鼓励的,起码是不提倡的,所有考试都把诗歌拒之门外(当然有阅卷的考虑)。因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与新诗(现代诗歌)其实是很隔膜的,甚至还有误解,以为新诗太"浅白",不像古诗那样有味道,觉得没什么教头,也没什么学头。2001年8月9日《光明日报》第二版上有一篇文章叫《中学语文:诗歌遭遇尴尬》,讲的是记者在江苏一所中学采访时,看到一位语文老师在讲一篇诗歌前提问:喜欢诗歌的同学请举手,只有两个女同学;喜欢散文的同学请举手,有十几个人;喜欢小说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在北京街头对几位中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在被调查的5人中,特别喜欢诗歌的没有,根本不感兴趣的两人,同时他们反映一个班50多人,喜欢诗歌的最多不超过4-5人。所以,面对新诗单元的教学,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一下观念,调整好心态,否则,很难在新诗的海洋里徜徉起来。
本单元的十首诗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代表性,都是新入选的,教学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参考资料可能不会像古诗那样多,那样好找,但更难的是教法。既不能照搬古诗的教法,也不能像教散文那样走程式化的老路,倘如此,真要把新诗教得"淡"如水了。前文中,作者提出教学方法需要探讨。他认为有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重点与一般学校之间的区别,条件好的学生视野较开阔,老师讲得会透一些,差的讲得粗一些,前者如果应试,也有很大差别,北师大中文学李道英教授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在中学的教育不在于应试不应试,而在于引导,学诗、写诗、鉴赏诗是一种"慢功夫",要慢慢培养。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温立三从编撰者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学教育离不开诗歌,诗歌是最纯粹的艺术,从内容上、形式上、结构上、格律上,诗歌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上都比散文和其他形式更优越、更适合。
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形象鲜明,意境深。由于文字上没有什么障碍,因而往往深入不下去,对诗歌的理解浮在表面上,反过来埋怨新诗"没劲"。这可能是新诗教学中的一个通病。如果因此我们教得不到位,指导得不得法,而给学生留下"新诗不如古诗"的印象,那只能归纳为教学的失败。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诗歌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从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看,诗歌更要求语言精练和生动,更借重于想象和联想。教学诗歌,也要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精练的诗句中解读出诗歌的丰富内涵来。如郭沫若的两首诗,从教法上突出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同时运用启发比较法;现代诗三首创作背景不同,风格和情景不同,但都属抒情诗。因此,教学中要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的关键。这些学习都应采取诵读开路琢磨品味,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猜测出诗歌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之成为"自己所理解的",还可以进行再"创作",给诗歌形象赋予新的含义(张秦俊不足之处)。张老师执教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诗歌,同时又是一首思想鲜明、时代感强烈的诗歌,要深入领会诗歌的主题,就必须了解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思想状况。因此教学这首诗第一步应是:背景介绍,否则无法了解诗人为什么而歌唱,"快乐"和"希望"从何而来;然后要反复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中认识诗人的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愉悦和兴奋。为达到这一点,课堂教学的情景设置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这一节课的特点之一,它适应初中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背景介绍引入较为自然,画画辅以声情并茂的讲解,画面展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内容变为可感的视觉形象,如旧中国的背景,抗战期间延安的情景,结尾配乐的画面,可看作体现新大纲关于"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也激活了学生思维。之二是真情诵读,声音最具有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离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教师充分利用了范读范背的形式来运用声音,使其感染学生,并训练学生诵读,示范背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三是强化形象描述。要让学生深切感受诗的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富有感情的形象描述,诱发美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老舍先生说:"教师的语言要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要有光彩"。教师在导学时,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的展示诗的情境。美国心理学家艾怕尔·梅拉别思有一个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的面部表情。可见教师的态势语的教育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情景设置作用无可替代。在现代诗教学中如此,在古诗教学中也应如此,以上几点是张老师的一些尝试,效果如何,要待实践检验。
2、说明文教学问题
按新大纲精神要淡化文体,在一、二册阅读教学中,对文章的体裁知识几乎没有涉及。始终体现大纲中关于"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阅读要求。第二册第三单元选文体现学习重点。如:"理解内容,概括要点"。体现的是"科学世界",5篇课文均为科学文艺、科学小品,均体现对科学知识的解说,编者的目的很明确,借此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通过这几篇科学文艺、科学小品的学习,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增进他们的思维品质,使之终生受益。用传统的教法,虽是在一年级,老师也必会涉及有关说明文知识,而现在按单元要求就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或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语,或用自己的话,练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学会快速阅读文章。据此在教学中,老师完全可以跳出传统的观念,紧紧围绕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多练、多读,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进行复述,此法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为复述法就是要求把读到或听到的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讲述出来的说话训练方式。合理有效地运用复述法对说明文进行教授,既呆以直接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表达水平,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直接训练学生借助文中关键词语,或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要点。具体做法很多,如分组相互复述,全班复述,或个人自行复述等等。同时,要教给学生复述的方法:1. 详细复述,品味语言准确性。2. 简要复述,把握说明的条理性。3. 摘要复述,抓住对象的特征性。如二册11课《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四题要求用8个词语复述关于四季的描述。就要求学生抓住四季的特征。4. 创造性复述,理解知识的科学性。例如二册15课《月亮上的足迹》课后三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就可让学生先复述,然后再写。同时,教师在训练中要把握住方向,不要设定标准的复述答案,因为新大纳新教材就是要求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文章内容,不要求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每句话都理解透辟,要相信,他们在今后的生活经历、自我学习中自行领悟。一年级复述训练要围绕这些要求进行。
3、文言文教学问题。
新大纲在阅读要求中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旧大纲则是"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大纲除将比例从20%增到30%,还提高了要求。因此,二册五单元文言文教学除了按课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了解古代生活。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其写法,体会其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背诵指定的课文外,在教学中,传统的教法有些还得沿用。因为初一、二的学生,文言知识太少,能力和知识积累太少,必要的串讲,重点字词的落实必不可少。但无必要面面俱到,也不要生怕漏掉什么。在文章的理解上,要去克服以往盲目、繁琐的分析法,注意教材练习中一再明确提出"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诵读全文,背诵某段"等要求,这体现了整体感知的观点,而整体感知就是指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心理感触,这是个性化的,不必强求一致。在文言文教学中,为避免枯燥,不应重视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创设课堂环境气氛,又如教师作示范背诵,这一点可以从心理角度来看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应遵循直观性、参与性、新颖性的三原则,范背则直观地将教学的要求由学生的单向参与变成师生双向参与,无形中将师生的关系置于平等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减少背诵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才会完成大纲规定的文言文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要求。归纳起来,应紧紧抓住强化诵读这个环节,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理解力,通过诵读领悟,训练学生理解记忆,同时,加强诵读指导,提高诵读能力。
三、新教材要实践个性化教学
既然可以一纲多本,既然教参也改变了教案式的设计,给老师留下不小余地,给老师发挥创造性的机会,那么,实行个性教学,乃是语文教育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新教材需要新教法,除了教学思想的更新,体现教师鲜明的个人风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为必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12年光景,几千个课时,数以亿人次的青少年伴随它成长,可以说,语文对一个人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师的激性和个性受到遏制,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遭到扼杀,乃至这门最能激发想象,陶冶情操、张扬个性的课程,被人斥之为"误尽苍生"。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而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教材实行个性化教学来实现,这也是确保语文新教材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拓宽视野,放开手脚,不拘泥教材和教参教案,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语文教育体系,形成大课堂、大课本、大语文、大教育的格局,同时要从小处着手,把握学生脉膊,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做到重感知,会思考,少做题,多读书,勤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的整体素养。今天,执教研究课的5位教师应该说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在教学中既实践着先进的教育方法又实践着个性化教学,努力在形成自己风格:张秦峻结合"9·18"70周年,利用音像资料手段。调动学生情绪,饱含激情为学生示范背诵,生动、具体的指导背诵。李征教师:线索清楚地让学生充分感受桃源之美,激发美好理想。缪凝: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地讲出自己的理解。陈珍琼:抓住一年级学生特点,注意了分组竞赛形式的选用等等。他们共同在运用主体教育中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学习的问题,尽管显得不够规范和自然,但方向是应肯定的,因为主体教育已经在初中推广,当然如何针初中生特点来进行有待探索。如怎样力争在一节课中让更多学生开口说话,不要只是少数优生在讲。这几节课学生发言面不算少,但远远不够,老师讲的还嫌多了些。同时,个性化教学在以下两方面也应表现出来:
1、课堂提问已上升为课堂教学艺术,已总结出诸如"正问与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等,但这一传统存在着缺陷,即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只是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不论老师设计得多巧妙多高明。人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发现问题在是思维的起点、开端,回答问题才是思维的第二步。郑板桥说:"学问二字,需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人是一条钝汉耳。"因此,把提问权还给学生,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张老师作了一点探索,让学生提问,但从整体看还远远不够。每个教师应有自己启发学生提问的特点。
2、朗读,应该作为一种突出重视的教学手段来看待,因为朗诵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再现,已也是一种再创造。无论是从生理角度,传统读书方法,语文教学本身,还是从审美陶冶的角度来看,加强朗读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几节课都有体现,但突出不够,不是朗读时间长短,而是教师朗读的示范、技巧指导体现不够,一个好的老师在示范朗读,指导朗读上也

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写作
答: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1、发挥榜样的作用。2、营造阅读的气氛。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3、指导学生养成“读说结合”的习惯。4、指导学...

在阅读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阅读策略的指导呢?
答:1、课程意识:要注重阅读策略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明确阅读策略的培养目标,结合课程内容、教材分析等,科学、合理地设计阅读策略的指导。2、学科意识:要明确阅读策略的学科特点,结合不同学科的阅读材料和阅读需求,进行有针对...

浅谈如何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浅谈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指导】
答:其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与课堂学习的内容相结合,即把课外阅读知识纳入正常的课内考试卷中来考查,让课外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二是开设阅读与欣赏选修课程,通过教师较为系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更有目标、更有...

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答:课外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课内学习虽然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学什么由不得学生,怎样学也往往由教师设计,答案总以教参为准,哪怕教参有欠缺甚至有错误,因为“拿分要紧”因此课内学习中,学生对教师的...

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论文
答: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 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
答:在这里,我就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几种方法谈谈自己的薄见,给同仁们以抛砖引玉之用吧!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

教师如何教学生阅读
答:学生在课外阅读,尤其是阅读中外名著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往往看问题不全面,甚至有些偏颇,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指导。1、指导学生“知人论世”“知人”就是了解作者的生平,“论世”就是了解作者作品...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内和课外阅读训练
答:一,快速阅读文章,正确的方法有三点:1.集中精力,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笔到.自主阅读进行立即思考,快速的对文字带来的信息进行感知,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并达到理解.2.一鼓作气读完内容,不能停顿或者是思考,达到在...

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答:五、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 这里所说的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是指:小学生在课外能主动地,有选择地去进行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对信息加以鉴别,以促进自己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 自...

请以具体课例说明如何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
答:一种是完全沉湎于课外书中,不重视课内学习。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确的。作为班主任老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读书情况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这两种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二、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