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空探索历程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6
中国探索宇宙的发展历程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
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
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
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
“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 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扩展资料世界探索宇宙的发展历程:
二战后,美国和前苏联在德国的研究基础上继续从事火箭及其他航天技术的研究工作。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研制的各种类型导弹武器相继问世,形成了导弹武器系统,同时也积累了研制运载火箭的经验,建立了与之配套且初具规模的工业设施。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采用改装的P-7洲际导弹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人类要实现上天的愿望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要有强大的运载工具,第二要有乘坐宇航员的先进的航天器,第三必须弄清高空环境和飞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并找到防护措施。
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在这几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载人航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首先将载有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的“东方1号”宇宙飞船送入离地面181~327千米的空间轨道。尤里·加加林的航天飞行,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飞天愿望,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时代。
美国也紧随其后,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Ⅱ号”登月舱在月球“静海”区安全着陆,美国宇航员N·A·阿姆斯特朗和E·E·奥尔德林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几千年的梦想,使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峰。
自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后,在短短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已取得了飞速发展。
从人造卫星的应用到星际探索,从月球探险到火星、土星勘探计划再到彗星“深度撞击”。截至2004年底,世界各国共进行了航天发射4000多次,把5500多个各类航天器送入太空,目前,仍在轨道上或宇宙中运行的航天器大约有1300多个。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研制成功了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三种不同的载人航天器,将500多人送入太空,有12人登上月球,并已开始建造永久性载人空间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载人航天

第一部分:人类的太空梦
我们的祖先仰望太空,太空深不可测,日月星辰的无穷变化等都引起了他们的遐想,嫦娥奔月、孙悟空大闹天宫、希腊神话等等,成为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人类开始了不懈的努力,如中国的万户和原始火箭等等。
真正的太空探索并非是有勇气就可以实现的,这需要一系列理论准备和一定的实践基础。本部分着重介绍太空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以及其他为人类实现太空梦想而做出贡献的戈达德、布劳恩等人的经历和成就。
第二部分:飞向太空
这一部分讲述人类进入太空之前的各种准备活动和实践,包括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这是首次进入太空的地球上的物品,动物作为人类的朋友首次进入太空,为人类上天奠定基础,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等。
人类进入太空对宇航员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需要很高的学识和技术,还要有良好的体魄,此外还必须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忍得住太空的寂寞……在这一部分也详细地介绍挑选宇航员和训练宇航员的过程及步骤。
第三部分:月球漫步
月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多少年以来人们心目中的疑问。1969年美国人终于踏上了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地球以外的星球,是人类航天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美国先后进行了17次登月试飞和飞行,有6次登上月球。
第四部分:太空生活
在太空微重力的条件下,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宇航员在太空是怎样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运动、娱乐、工作的呢?这一部分你可以了解宇航员的太空生活。
第五部分:太空英烈
为实现人类的太空梦,很多人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在铺满鲜花和彩带的辉煌中,人类也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留下了痛苦的回忆,那些为人类航天事业献身的宇航员们将永载史册。这部分重点介绍航天史上两次重大的事故,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的失事。
第六部分:中国的航天之路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如今我国已经处于航天事业发展的前端。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的发射了载人航天飞机,这将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第七部分:飞向未来
尽管人类进入了太空,登上了月球,但人类开发太空和寻找其他文明的梦还在继续。这一部分介绍人类将在太空建立居民点,在月球、火星建立城市等的设想,以及开发水星、木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设想和向宇宙深处挺进的打算。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这是杨利伟在“神舟”

五号飞船上与家人通话。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2002年12月,"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四次飞行试验,第一次是在1999年11月,第二次在2001年1月,第三次在2002年3月。第四次在2002年12月。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3年12月30日凌晨3时6分18秒,“长征”二号丙/SM型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合作项目“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探测一号”赤道星送上太空。这是中国第一次发射高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高水平的空间物理与环境探测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2004年北京时间4月18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 “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2004年7月25日15时05分,“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科学家于1997年提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得以真正实现。这一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的联合观测项目,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立体探测。>>

2004年8月11日,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说,中国计划2005年发射“神舟”六号飞船,航天员将在太空中操作仪器,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但目前还没有确定搭乘航天员的人数。>>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有三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中国也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这是杨利伟在“神舟”
五号飞船上与家人通话。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2002年12月,"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四次飞行试验,第一次是在1999年11月,第二次在2001年1月,第三次在2002年3月。第四次在2002年12月。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3年12月30日凌晨3时6分18秒,“长征”二号丙/SM型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合作项目“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探测一号”赤道星送上太空。这是中国第一次发射高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高水平的空间物理与环境探测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2004年北京时间4月18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 “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2004年7月25日15时05分,“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科学家于1997年提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得以真正实现。这一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的联合观测项目,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立体探测。>>
2004年8月11日,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说,中国计划2005年发射“神舟”六号飞船,航天员将在太空中操作仪器,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但目前还没有确定搭乘航天员的人数。>>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有三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中国也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这是杨利伟在“神舟”
五号飞船上与家人通话。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2002年12月,"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四次飞行试验,第一次是在1999年11月,第二次在2001年1月,第三次在2002年3月。第四次在2002年12月。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3年12月30日凌晨3时6分18秒,“长征”二号丙/SM型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合作项目“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探测一号”赤道星送上太空。这是中国第一次发射高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高水平的空间物理与环境探测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2004年北京时间4月18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 “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2004年7月25日15时05分,“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科学家于1997年提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得以真正实现。这一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的联合观测项目,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立体探测。>>
2004年8月11日,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说,中国计划2005年发射“神舟”六号飞船,航天员将在太空中操作仪器,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但目前还没有确定搭乘航天员的人数。>>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有三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中国也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17年,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1]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之称。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这是杨利伟在“神舟”
五号飞船上与家人通话。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2002年12月,"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四次飞行试验,第一次是在1999年11月,第二次在2001年1月,第三次在2002年3月。第四次在2002年12月。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3年12月30日凌晨3时6分18秒,“长征”二号丙/SM型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合作项目“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探测一号”赤道星送上太空。这是中国第一次发射高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高水平的空间物理与环境探测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2004年北京时间4月18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 “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2004年7月25日15时05分,“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科学家于1997年提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得以真正实现。这一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的联合观测项目,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立体探测。>>
2004年8月11日,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说,中国计划2005年发射“神舟”六号飞船,航天员将在太空中操作仪器,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但目前还没有确定搭乘航天员的人数。>>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有三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中国也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中国太空的搜索历程,网上都有很多详细的介绍,你可以上网查询一下,一查就出来了。

我国航天发展历程
答:总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和奋斗,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探索太空、拓展对宇宙的认识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
答:中国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
答:1967年4月24日,苏联航天员科马罗夫(Komarov)因飞船在再入过程中降落伞失灵,飞船坠毁而身亡,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执行太空飞行任务时献身的航天员。一名在伊斯坦布尔的美国安全局工作人员监听到,就在撞击到地面之前,苏联的...

我国的太空探索成就
答:这些成就不仅仅展示了我国在科技和工程领域的强大实力,更凸显了中国人民对探索未知领域的决心和勇气。其中,嫦娥系列月球探测任务无疑是中国太空探索历程中的一颗明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成功发射,获取了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

中国探索宇宙的发展历程
答: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答: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宗旨是: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宇宙和地球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原则...

10大值得记住的人类太空探索事件
答:这是是第一颗进入行星轨道的人造卫星。由于这时正值冷战,斯普特尼克1号毫无先兆而成功的发射,震撼了整个西方,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连串事件,如斯普特尼克危机、华尔街发生小股灾。同时亦激起美苏两国之后持续20多年的太空竞赛...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
答:分步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绕月探测;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

人类探索外太空的重要时刻有哪些
答:这一行动现在仍在继续:人类登上了月球,无人驾驶飞行器进入了深空,探索了火星,记录了太阳系外的信号,一次又一次地到达了宇宙的不同角落。这里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三大里程碑时刻:1.阿波罗11号,人类首次登陆月球1969年7...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答: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