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门事件?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3
“水门事件”是什么?

水门事件

节选自凯瑟林·格雷厄姆《个人历史》


1972年6月17日,一个星期六的早晨,霍华德打电话对我说:“你不会相信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他是对的。我的确没有太相信他,他的话听上去太可笑了,他告诉我一辆车撞入一所房子里,房内两人正在沙发上做爱,车子从一边撞进去,从另一边冲出。谈到高潮时,他联系到另一个有趣的故事,戴着手术手套的五个男人因闯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而被逮捕。

事发时,尼克松总统正在佛罗里达的凯·比斯凯恩。他的新闻秘书罗尼·齐格勒不认为这件事是“三级盗窃企图”,并补充说,“一些迹象可以表明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中当然没有人知道这一事件会持续多入,开始的一切显得那么滑稽。

正是乔·卡利法诺第一个打电话给霍华德。乔不仅是我们的律师,而且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律师。霍华德听说后迅捷行动。一次他跟我说一一他努力与本联系,但本此时在西弗吉尼亚的家中,电话不通一一他打电话给当时的都市新闻编辑哈利·罗森菲尔德,哈利又打给巴利·苏斯曼,此人是他负责哥伦比亚特区的三位助手之一。

阿尔·刘易斯自1935年以来任《华盛顿邮报》警务记者,他认识该部门所有的人,被分配去追踪这一事件。如通常一样,他首先去警察局查阅那些被逮捕人的名单一一结果证明都是假的。在那儿他奇迹般地遇到警察局执行局长查尔利·莱特,他对阿尔很友好。他们俩一起来到水门饭店,并一起走进去。他看到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些来自汽车犯罪实验室的人正努力在前门上获取指纹,其他人把天花板上的磁块拿开寻找线索。刘易斯脱掉他的夹克,在那呆了一整天。

“闯入”事件刊登在星期天头版。刘易斯用的标题是《有五个人阴谋窃听了民主党办公室》。对报道这一事件作出贡献的是一些职业作家,包括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他们分别报道了嫌疑人的背景材料,卡尔发现其中四人都来自迈阿密,他们都曾参加过反卡斯特罗的活动。菲尔·格叶林的评论发表在第二天的《华盛顿邮报》上,题为《难以置信的使命》,开始引用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播放的《不可能的任务》:“照惯例,难道你或你的部队中的任何人应该被抓住或被处死,而国务卿却否认知道你们任何行动的情况......"

我们看到的,当然只是冰川传奇般的尖端。如果没有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做出的那超乎寻常的调查和报告的努力,我们也许不会知道这冰川的大小。他们两个人从来没有在一起工作过,他们中的一个人(伍德沃德)的文章好长时间没有见报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因为他们的性格和能力具有互补性。两个人都很聪明,伍德沃德善良、勤劳和动力十足,而伯恩斯坦凌乱、无拘无束,但他是一名出色的作者,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其他方面,他们两人的关系如油和水,但最终的产品都很好,尽管一一或者也许由于一一这种奇怪的混合。

只了解一点点那笨手笨脚的夜盗故事的巴利·苏斯曼知道,他必须跟鲍勃·伍德沃德谈谈。伍德沃德来自于海军。他被哈佛法学院录取,却选择了新闻作为职业。他非常想到《华盛顿邮报》工作,所以哈利·罗森菲尔德告诉他的副手安迪·巴勒斯试用伍德沃德两周一一不付工资——每晚看他的拷贝以便决定他能干什么。鲍勃两周内写了17个故事,但没有一篇发表。在试用期结束时,巴勒斯自信地宣布伍德沃德是一个聪明的好小伙,就是缺乏成为一名报纸新闻记者的能力一一简言之,希望渺茫,并且训练他会有更多的麻烦。哈利告诉伍德沃德应去积累一些经验,一年后再来。对于伍德沃德,这是被踢了一脚,但这也是一种鼓舞,他没有把哈利的话当成是完全被拒绝。按照他的观点,“尽管两个星期的新闻见习失败了,我知道,我喜欢它。"

伍德沃德就此离去,在华盛顿附近的马里兰州的蒙特哥莫瑞找到一份工作。在那儿不久,他开始寻求《华盛顿邮报》地方记者一职。过了几个月,他给哈利再次打电话;一次他给哈利家中打电话时,哈利正在一个梯子上漆他的地下室。哈利在度假时被他打扰多次,因此大发脾气,向他的妻子安妮抱怨说,这年轻的暴发户一直在缠他,安妮冷静地问道:“这难道不是你总提到的你想要的那种人吗,哈利?”她当然是对的,而且是无比正确,哈利最后决定聘用伍德沃德,他于1971年9月到《华盛顿邮报》上班。

从一开始,鲍勃便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在编辑中没有人怀疑,他们让鲍勃去法庭采访那件案子。另一方面,卡尔·伯恩斯坦自1966年秋来到报社后从不抬高自己,他是一位优秀的作者,但他的不好的工作习惯大家都知道,例如他那游动的眼神。事实上,在卡尔被安排采访这个事件前他就险些让本·布拉里炒了鱿鱼。卡尔因为开设一个不负责任的费用账户和几次失职一一包括把租的车放在停车场不用,使公司罚了一大笔钱而臭名远扬。卡尔在鲍勃重新整理阿尔·刘易斯笔记时,从他的肩头偷看了鲍勃的材料,然后急匆匆地离开。还是哈利在本和霍华德都想开除他的时候救了他,哈利解释道,卡尔追踪水门事件有特殊的才能,工作努力,贡献很大。因为正是卡尔第一次将夜盗者口袋里装的崭新的一张张100美元的钞票与尼克松竞选总统筹集的钱联系起来。

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很显然是这一事件中的关键记者,他们在一起干得太多了,以致我们开始把他俩称为伍德斯坦。作为执行编辑,本是这件事的全面负责人。他制定了基本原则一一干,干,干,让大家再深入一步,在反对和恐吓面前,毫不退却地追踪这一事件。

对报社有着半独立决策权的霍华德·西蒙斯帮助推动这个案子的进展。特别是他的态度,伍德沃德后来描述道:“耐人寻味并且让我们想发现下面将要发生什么。”哈利·罗森菲尔德对霍华德说:“当孩子们不停奔跑的时候,他将站起来拍打浪峰。”正是霍华德很早就追踪了这一事件。

哈利是一个墨守成规、难以对付而且又很有特性的编辑,是我们报道水门事件的另一个真正英雄。从一开始,他认为这一事件是一个很大的地方性新闻,把它看作是《华盛顿邮报》地方职员光耀自己的事件,并把对这个事件的报道放在地方版的头版。

巴利·苏斯曼实际上从他作为哥伦比亚特区编辑的工作中解脱了出来,全身心地指导一天接一天的水门事件的报道。他干这种活很合适。正如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在《总统的所有男士们》中描述的:“苏斯曼有能力去抓住事实,铭记在心,不断在脑海中回忆。比起《华盛顿邮报》其他记者......苏斯曼是水门事件的专家,当图书馆都不能提供资料时,他成为参考资料的提供者......水门事件是一个令人迷惑的事件,他是零碎故事的收集人。"

在编辑方面,菲尔·格叶林和米格·格林菲尔德是宝贵的人才。通过他们的文章,加之罗伊·威尔金斯的文章,他们为我们的新闻版不断输入新鲜的内容。在头几个月,《华盛顿邮报》不断争论的已知事实的严重性要比白宫开始特别担心这个问题早得多,那时整个事件被认为是死的。这些编辑们在使水门事件曝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并对大众思考水门事件施加了影响。

给予更直接影响的是赫布洛克。在卡通《三级盗窃》刊登几天以后,另一幅画又发表了一一这幅漫画描述了一个卫士将其中一个窃听者扔出民主党总部的情景,旁观者有理查德·尼克松、里查德·克莱茵德恩斯特和约翰·米切尔,标题为《谁能想到做这种事情?》一一卡通十分引人注目,尼克松使劲抓住磁带轮两端,上面写着“我是......一位骗子”,在播放的一段录音中,他口中说“不是”。赫布洛克一直保持着进攻态势。他对水门事件制作的卡通早于我们报刊的新闻。发生窃听六天后,我正在新闻室,他拿给我看了一幅漫画,画了两个人正调查着脚印,这代表着窃听案件和尼克松基金丑闻一一脚印准确引导到白宫的前门,卡通上写着:“真奇怪一一他们似乎都与这个地方有一些联系。”我笑着说:“你不打算发表,对吗?”第二天,也就是1972年6月23日这张卡通见报了。这一切恰好发生在1972年政治竞选热火朝天之时:乔治·麦克戈文被民主党提名为候选人,也就是在民主党总部发生窃听事件的两周后。

从一开始,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就一直跟踪水门窃听者的蛛丝蚂迹,表现得非常有信心和有能力,有时也碰了一鼻子灰。从那时起,鲍勃去法院,听詹姆斯·麦克康德讲“中央情报局”,他被这个故事所吸引了。当卡尔拿来霍华德·亨特的地址名册时,他们俩在其中发现“科尔逊”的名字和短语“W.宫”,他们就像赫布洛克那样断定这跟白宫有联系。当他们发现有许多电话是从其中的一个窃听者伯纳德·巴克尔处打出,接电话的是连任总统委员会的戈登·利迪和一名律师,他们的代码为CRP时,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赶快忙起来。

8月1日,在窃听案一个多月后,第一大新闻由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联名报道,报告认为窃听与CRP有联系。三个星期以后的8月22日,尼克松总统在迈阿密召开的共和党全国大会上再次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第二个星期,可以明显地看出他想宣布水门事件结束,尼克松谈到总统顾问约翰·迪安彻底调查了窃听事件, 并称:“他的调查表明白宫工作人员中没有人和政府日前雇用的工作人员中没有人卷入这一非常稀奇古怪的事件中。如果你们尽量想把事件搞大,那才真会使人受到伤害。”后来从约翰·迪安的供词中,我们才知道,尼克松在宣称上述内容前根本没听到过“他的”调查,这实在是奇怪。

9月15日,一个联邦大陪审团审讯了五个窃听者和白宫两位原来的助手霍华德·亨特和戈登·利迪。就在同一天——但这在两年后才曝光一一尼克松对那两位助手说,白宫正在对《华盛顿邮报》进行经济方面的威胁,“问题马上就会出现......《华盛顿邮报》马上要面对一个又一个麻烦。他们有电视台......他们将重新注册......事情不会那么简单......这场戏不好演。”尼克松在谈到我们律师时说:“我这次大选后,我不想处在爱德华·贝内特·威廉姆斯的位子上,我们将治治这个混蛋,相信我,我们会这样做的,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他是一个恶汉。"

两个星期以后,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的一半文章发表在《华盛顿邮报》头版上。他们挖掘出在原商业部秘书、那时是CRP财务主席的莫里斯·斯坦斯处有一秘密基金,这个基金由五个人掌管,其中之一就是约翰·米切尔,基金主要用来收集民主党的情报。由此事件升级,米切尔自己卷入其中,不仅涉及他在大选中的作用,而且当时他还是司法部长,因为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揭示了米切尔能个人使用的费用来自前一年建立的这个基金。

CRP极其艺术地否认了这个事实一一并到处宣传。在搞清楚事实的努力中,CRP的一名新闻助于告诉伯恩斯坦说:“绝对是无中生有。”伯恩斯坦直接给米切尔打电话,约他到纽约的一个旅馆里。当卡尔告诉他这个事件时,米切尔大吼道:“耶耶耶耶......稣。”卡尔感到“这种声音是一种尖叫”,心想米切尔准会气死。当他读了前两段时,米切尔打断了他,尖叫起来:“一派胡言,你把它登在报上?这将完全被否定。如果要出版的话,凯瑟琳这个小女人就要被大胖子拧得粉碎。真主啊!这是我听到的最恶心的事。"

伯恩斯坦有点不知所措,打给在家的本向他讲了米切尔的话,讨论把这些话加到已准备好的文章中。本告诉卡尔除了“小女人”外都可以用。关于这句话被改为我将被“大力士给抓住”。本决定不必先通知我,(后来他告诉我:“凯瑟琳,这消息太好了,没让你过目。”我会同意本的决定。)就是这样,当我看到报纸时,我仍感到震惊,听了米切尔的话更是如此,他的话是那么的自私和冲动,带有威胁的口吻。第二天我碰到了卡尔,问他是否有其他口信带给我。

米切尔的那些话简直让人无法接受一一特别是他奇怪地称我凯蒂,从未有人这样叫过我。鲍勃后来注意到,他感兴趣的是,米切尔说的话成为尼克松一帮人不敏感的一个例子,我动员一切力量,我成为全面报道水门事件的人。无论怎样,米切尔说的话将载入水门事件史册,并成了我与水门事件产生公开联系的一个证据。后来,尽管在水门事件结束前,我收到加利福尼亚一位牙医送的一件特别的礼物,这位牙医用金子补牙。他做成一个小的洗衣机,很像古老的旧洗衣机。又过了一段时间,阿特·布奇瓦尔德送了我一个很小的用金子做的胸脯,是同那小洗衣机一起做的。我有时把这两个装饰挂在我脖子上。


10月份,事件的过程已经明朗了,《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两篇文章,引起尼克松政府勃然大怒。第一篇发表于10月10日,描述了这起窃听案件,认为这是一起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政治偷窃,这一阴谋活动的实施是使总统连任的一种努力,并受白宫连任委员会官员们的指使。这一观点被CRP发言人驳斥为:“不仅是捏造,而且是一堆荒诞的材料。"

尼克松的新闻秘书罗尼·齐格勒在白宫举行晨间新闻发布会时指责说:“所有故事都建立在传闻上,含沙射影,胡编乱造......毋庸置疑,这个政府不会原谅任何阴谋活动和对私人的监视。”同一天下午,接替约翰·米切尔作为尼克松竞选活动主席的克拉克·麦克格雷戈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他没有提什么问题,只是读了一份事先准备好的文件,他说《华盛顿邮报》:

今天的可信度远不如乔治·麦克戈文。
使用的是含沙射影、第三者传闻、毫无根据的控告、匿名材料和危言耸听的大标题,这份《华盛顿邮报》邪恶地想找到白宫与水门事件的联系一一《华盛顿邮报》知道的这一控告和多次调查都证明那是假的。
《华盛顿邮报》掀起这一重大活动是虚伪的一一它所鼓吹的“双重标准”今天人人可以感觉到。

这与齐格勒成为向我们进攻的两枚炮弹。

我自然强烈憎恶这些进攻,事实上,我发现他们让人难以理解。我一直记得《战争与和平》那一幕,当一个士兵被一个端着刺刀的敌人穷追不舍时,他在想:这个人真的要杀死一个被母亲深深爱着的人吗?

参议员鲍勃·多尔也加入攻击之列,说他所看到的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是“由乔治·麦克戈文及他的《华盛顿邮报》的帮凶制造的一次毫无根据、不足为信的联合进攻”。为了缓解一下情绪,多尔补充说:“麦克戈文在竞选中发现了自己目前的困境,他为了通过媒介攻击竞选而已经将他的特权交给了《华盛顿邮报》的编辑们,让他们在每一点上都按照候选人的路去走。"

本像平常一样冷静,确信这是对报纸的联合攻击,他很快召集记者发表他自己的意见予以回击:

时间会判断,在克拉克·麦克格雷戈发布的新闻与《华盛顿邮报》报道的CRP的各种活动之间谁是对的。现在可以充分说明,这份报纸调变报告中涉及的不只是个别事实,而显示了一种成功的挑战。麦克格雷戈和其他高级行政官员称这些故事为“荒唐的故事集”,并且认为《华盛顿邮报》是“邪恶的”,但事实是记录在案的,任何相反的证据都无法与它们挑战。

多尔10月24日在巴尔的摩再次发表进攻性演讲——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数过——他在讲话中引用了《华盛顿邮报》57段话,其中:

这次竞选最大的政治丑闻是那种厚颜无耻的方式,《华盛领邮报》已经把麦克戈文的竞选同家务劳动合二为一了……
《华盛顿邮报》的客观性和可信性的声誉扫地,他们几乎从这个庞大机构中消失。
麦克戈文与《华盛顿邮报》行政人员和编辑们之间有一种文化和社会的共鸣。他们属于同一阶层;人们会发现他们就像近邻般的保持着亲密关系,聚集在乔治城的晚会上。


这些都无济于事,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发表了第二部分文章。这篇报告出于伍德沃德的主要资料来源,第五位窃听者证实那肮脏的现金来自那个秘密基金,就是H.R.哈尔德曼干的,他是总统办公室主任。当德怀特·查平这位总统任命的秘书根据记者描述也与这一秘密基金有关时,他们必须要找到向美国人民解释谁是查平的一些方法,查平每天都同总统在一起;但这也很难将这一基金与那些白宫有权力的人联系起来。但第二篇文章一一两个栏目内都标有大字标题:《证实尼克松的高级助手与秘密基金的联系》一一就全然不同了。这是指哈尔特曼,在华盛顿除总统外他是最有权力的人,他是总统的出谋划策者和助手。这篇文章将水门事件与白宫串成一线了。

事件的报道使人注意到,联邦调查员们得知了哈尔德曼的参与,并且向联邦大陪审团发誓前证实了其账目。这篇报道带着穿透力般的眼光,但记者们不幸在数目的报道中犯了一个仅有的错误。报道内容是真实的;错误不在于事实,而在于假想。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设想休·斯隆,过去的CRP财务司库和过去哈尔德曼的助手,已经告诉大陪审团关于秘密基金的事。他事实上只告诉了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这一情况。他没有告诉大陪审团惟一的理由是因为他没有被问到这个问题。斯隆通过他的律师,否认《华盛顿邮报》第二天早上发表的文章,到处扩大影响,包括白宫的罗尼·齐格勒也指责报纸。他根本不承认这个事实,谴责《华盛顿邮报》带有政治动机,攻击本·布拉里是尼克松的死对头。

《华盛顿邮报》感到了一点强烈的震动。哈利·罗森菲尔德一直从事这一特别事件的报道直到最后,他相信与哈尔德曼的联系意味着尼克松是后台老板。正如哈利说的:“如果是哈尔德曼做的,那就是尼克松做的,哈尔德曼与尼克松没有分别。”哈利不知道记者们的想法会把事情搞错。他和霍华德·西蒙斯讨论、纠正并分别去找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而他们谁也没找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两人正在跟一家出版商讨论他们准备写一本关于水门事件的书。)当他们最终找到时,记者们和罗森菲尔德拒绝撤回报道,直到他在法庭上知道更多事情后才这样做。第二天我们取消了那个部分,说斯隆已经告诉大陪审团关于哈尔德曼与基金的关系,但报道的内容没有变。

我感到在受到围攻。CRP和行政官员的不断攻击发挥了效力,他们占据了上风。在那些月份里,迫使《华盛顿邮报》停刊的压力是那样强劲以致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是强有力的证据是使我继续奋斗下去的部分原因。

我的许多朋友对我们的报道迷惑不解。乔·奥尔索普一直给我施加压力。在大选之前,我与亨利·基辛格有过一次痛苦的相遇,好像是在一次盛大宴会上。亨利问我:“怎么回事?你认为我们不会连任吗?”他有些不安。我让他确信,我像大家一样对尼克松会连任总统没有丝毫怀疑。亨利后来告诉我,虽然他很少进行威胁性的讨论,但他知道尼克松在大选后想团结更多的人。也许这是他告诫我的一种方式。无论怎样,亨利的话增加了我的紧张情绪。

也有一些读者给我写信,谴责《华盛顿邮报》存有别有用心的动机,败坏了新闻道德,缺乏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我们把消息告诉人们的不忠行为。这是我们报刊特别孤立的时刻。其他机构也开始报道这个故事,但我们已走得很远,他们望尘莫及;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把大部分消息控制在手中。有线服务系统和美联社传送我们的文章,但大多数报纸没有报道这件事,或者在靠后的版面上报道一点。霍华德习惯于给他在全国的记者朋友打电话时告诉他们错过了一个大新闻。因为一个重要事件要在人们知道前的24小时内报道出来,有时我私下想,如果就是这样一则新闻,那么其他报刊又在干什么?

水门事件 (Watergate Affair) 指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运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

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随后的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闯入水门只是其中之一。结果导致政府的几个官员锒铛入狱以及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遭出现的总统辞职。

在5个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从被捕到受审的几个月内,虽然《华盛顿邮报》不断报道此案,但白宫新闻秘书齐格勒却把闯入水门称作“三等盗窃案”,尼克松总统则否认政府中的任何人员与此有牵连。司法部长克兰丁斯应允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但在审讯“水门七条汉子”时,检查机关并未大力提出有关证据。赛里卡法官亲自讯问证人,并公开表示他相信案情尚未完全揭露。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4月17日宣布他已开始一次新的调查。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他接受了顾问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的辞职,并宣布解除迪安的职务。然而尼克公一口咬定他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努力毫不知情。同一天理查森替克兰丁斯特任司法部长。他选择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考克斯为水门事件的特别检查官。后来调查中心转向参议院,开始由该院总统竞选活动特别委员会(由参议员小欧文领导)举行由电视播放的公众听证会。欧文委员会根据证词判定白宫和竞选委员会成员有罪。然而只有迪安一个人证明尼克松总统有直接卷入掩盖活动。1973年7月16日前白宫工作人员巴特菲尔德揭露:在总统办公室的谈话都录了音。考克斯和欧文委员会立即(7月23日)票传录音带。尼克松以行政特权和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交出。当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交出录音带的时候,尼克松表示可以提供有问题的录音带的文字提要,但以不再索取总统文件的协定作为交换条件。考克斯拒不接受这个建议。10月20日总统命令司法部长理查森解除特别检查官的职务。理查森和副部长拉克尔肖斯宁肯辞职也不执行这个命令。最后考克斯的职务是由副总检察长解除的。群众抗议的怒涛迫使尼克松于10月24日交出了录音带。但赛里卡要的是9盘,他只交出了7盘。白宫声称另外两盘根本就不存在。5月20日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向特别检查官贾瓦斯基提交其他的录音带。7月27日—30日期间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弹劾案。8月5日总统提交三盘录音带的文字本,这些文字本清楚表明总统与掩盖活动有关。因此尼克松在国会里失去了最后的支持者。他于8月8日宣布辞职,次日上午11时35分离开白宫。1974年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不受进一步惩处。

2005年5月3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承认自己就是“水门事件”中那个曾被称为“深喉”的人,曾向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提供尼克松总统“水门事件”的关键线索。197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依据内线“深喉”的消息,捅开“水门事件”的内幕,导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下台。两名记者一直拒绝透露当时线人的身份,但是总编辑西蒙斯引用了当时一部知名色情电影《深喉》的片名,作为告密者的化名

他把美国总统拉下马

他令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74年黯然离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下台总统”。30多年来,他没有名字,只留下一个绰号“深喉” (DeepThroat) ,供人猜想。

对于大部分在世的美国人来说,1972年的“水门事件”渐渐淡去,而揭开美国政府这桩丑闻的关键人物——“深喉”究竟是谁,直到2005年5月31日方才揭晓,填补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空白点。

迟到赞誉

当地时间5月31日下午,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北部郊外住宅区。《华盛顿邮报》证实原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二号人物马克·费尔特 (Mark Felt)“就是“深喉”的消息传到这里,费尔特的邻居们奔走相告,雀跃不已。

大批记者迅速聚集到费尔特门前草坪,踩坏了院子里的花草,小区街道阻塞一时。

费尔特的外孙尼克·琼斯向媒体发表讲话,称外公为“英雄”和“爱国者”。30分钟后,面对草坪的门打开,身穿黑色薄毛衣、满头白发的费尔特,在女儿陪伴下依靠金属支撑架,缓缓走出。闪光灯一通猛闪,费尔特抱以开心笑容,并做出一个有力的大拇指向上动作。

邻居中,不乏前总统尼克松的支持者,但他们仍褒奖费尔特能够站出来说真相。

“我不认为他是英雄,也不认为他是个诽谤者。我想他按照他认为适当的手段履行职责,”邻居罗纳德·菲奥里对美联社记者说,“但是我很高兴他在去世之前说出来,美国人应该认识他。”

与费尔特为邻近20年的吉姆·贝克说,“他显示了勇气,我希望他成为其他人的榜样,继续民主进程,监督政府。”

就连12岁的小邻居、与费尔特一墙之隔的乔希·希基似乎也懂事了,他询问大人:“他就是那个让尼克松丢脸的人吗?”

然而也有人指责,费尔特曾经要求在其死后才公开秘密,如今为了获取金钱开口。

“理想人物”

“水门事件”发生前一个月,FBI的传奇掌门人埃德加·胡佛去世,二号人物费尔特被视为当然接班人。在1979年撰写的《FBI金字塔》一书中,费尔特承认当时自认升职有望,“我的业绩良好,我想我等到了绝好的机会。”

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及其亲信也感觉到了费尔特的“野心”。他们认为,既然费尔特的心思在升迁上面,将是避免FBI过多介入“水门事件”调查的“理想人物”。他们大错特错。

最终,尼克松还是坚持在FBI中插入“自己人”,任命司法部助理部长帕特里克·格雷担此重任,凌驾于费尔特之上。白宫企图控制联邦调查局的举动令费尔特大为光火,他成为FBI中抗议白宫阻挠调查的官员之一。

后来公开的录音带中记录,白宫办公厅主任H·R·霍尔德曼曾于1972年告诉尼克松总统,大部分消息是费尔特捅出去的。

费尔特向《华盛顿邮报》记者透露大量内幕,并告诉他,“从那些钱入手”,追踪尼克松竞选资金来源,最后揭开真相。

“水门”事发次年1973年,尼克松离职前一年,费尔特从FBI辞职,全身而退。

1978年,他曾经因为批准搜查激进小组“地下天气”成员的家遭到起诉。费尔特认罪,1981年里根总统赦免了他。“深喉”从此消失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

30年谜团

过去30多年里,费尔特无数次被疑为“深喉”,他从来没有承认过。

1992年出版的《大西洋月刊》杂志报道,1972年1月《华盛顿邮报》负责本城新闻的29岁记者鲍勃·伍德沃德与费尔特联系,就“华盛顿警察部门内部腐败”进行采访。

几个月后,伍德沃德就有人试图刺杀总统候选人乔治·华莱士爆出数条独家新闻。至于消息来源,伍德沃德使用了一个假名,掩盖费尔特才是真正的情报提供者。

“水门”事发之后,伍德沃德再次找到费尔特。只有伍德沃德、同事卡尔·伯恩斯坦和《华盛顿邮报》时任总编本·布拉德利知道“深喉”是谁。他们约定费尔特在世期间绝不公开谜底。

“FBI二号人物,向我们提供了绝佳消息,”5月31日出版的《华盛顿邮报》引用本·布拉德利的话说,“唯一让我惊讶的是,这个该死的秘密居然保持了这么久。”

白宫曾经追查过“深喉”,尼克松本人都曾经怀疑过费尔特。费尔特始终否认自己向《华盛顿邮报》提供消息。“帕特(帕特里克的昵称),我从没有向任何人泄露任何事情,”费尔特曾经这样告诉他的新上级帕特里克·格雷,“他们都错了!”

1997年《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回顾报道中,曾简要提到费尔特,但没有点破谜底。1974年,费尔特曾被一名记者“逼到墙角”,追问他到底是不是“深喉”。费尔特没有直接说“不”,而是说“不论‘深喉’是个真人还是几个人的‘合成体’,我不认为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30多年来,美国人一直在几个可能是“深喉”的人中猜来猜去。

1999年,尼克松辞职25年之后,想从费尔特——“深喉”可能者之一——嘴里掏出真话的记者们仍然无功而返。只有伍德沃德,是唯一可以到费尔特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寓所探望他的人。

时尚中人

费尔特1913年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1942年加入联邦调查局后平步青云。起初,他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分部工作,在打击犯罪方面成就斐然。

20世纪60年代,费尔特升入FBI华盛顿总部。他办事干练,深得胡佛赏识,很快被提升为他的左膀右臂。

70年代,长相英俊的费尔特经常代表联邦调查局向媒体发表讲话,入时的黑色宽边眼镜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

费尔特对威士忌情有独钟,品位超然。不过,也许是为了营造神秘气氛,伍德沃德、伯恩斯坦合著的《总统班底》,以及同名电影都把“深喉”形容成一个“老烟枪”,实际上费尔特根本不抽烟。

伍德沃德曾经点明,“深喉”是一个人,不是几个人的“合成体”,他在一个执行部门担任要职,喜欢香烟和苏格兰威士忌。(“水门事件”的前因后果

水门事件的开端不过是1972年的一起非法闯入案,开始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但两年后,这桩案件掀起的政治风浪导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总统辞职。

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随后的调查表明,这几个人受雇于尼克松的手下。

调查显示,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戈登·利迪获得25万美元实施破坏选举的计划。利迪曾在联邦调查局工作过,他当时担任尼克松竞选连任的财务顾问。他的肮脏招数包括在位于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总部安装电话窃听器,查阅民主党的文件资料。

潜入水门大厦的5人并非普通窃贼,其中包括前中央情报局探员霍华德·亨特和曾在中情局服务了20年的技术人员詹姆斯·麦科德。麦科德当时正负责尼克松竞选连任委员会的安全。

从这桩闯入案刚刚发生起,《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鲍伯·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就开始追踪此事。他们敏感地嗅出,这起丑闻一直连通着白宫。在审判5名闯入者的法庭上,麦科德被要求陈述自己身份,伍德沃德听到他轻声说了一句“中央情报局”。

然而,尽管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用自己的报道让水门闯入案一直没有离开公众视线,尼克松仍然以压倒优势赢得了选举,成功连任。

不过,对水门案的调查也未停止。麦科德给法庭来信,指控白宫试图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

这一阶段,调查中心从政府转到了参议院,开始由参议院总统竞选活动特别委员会(由参议员小欧文领导)举行由电视播放的公众听证会。尼克松的助手们开始接受调查。白宫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尼克松责令两名助手辞职。此后,他又解雇了白宫顾问约翰·迪安,因为后者公开了白宫如何试图用钱堵住水门大厦闯入者的嘴巴。

尼克松总统坚称自己对掩盖水门事件真相的行为一无所知,他说他从未鼓励手下在竞选过程中采取任何不当手段。但欧文委员会根据证词判定白宫和竞选委员会成员有罪。

谎言最终被戳穿。除迪安外,尼克松的前白宫工作人员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也站出来揭露说,在总统办公室的谈话都录了音。参议院要求白宫交出录音带,尼克松一开始坚持不交,甚至动用权力解除负责调查此案的独立检察官考克斯的职位。在民众抗议的怒潮中,尼克松最终不得不交出录音带。录音带证实了总统与水门事件的直接关系。尼克松于1974年8月辞职。

“水门事件”关键人物命运

理查德·尼克松总统:1968年、1972年两度当选总统的尼克松在1974年黯然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辞职总统。此后,他生活了20年,撰写了多部有关国际事务的著作以及生平和政治生涯的传记。尼克松1994年去世,享年81岁。

参议员萨姆·J·小欧文: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当时担任参议院总统竞选活动特别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被简称为水门委员会。后来,他从参议院退休,返回故乡北卡罗来纳州的摩根顿。他撰写了3本书。1985年去世,享年88岁。

鲍伯·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当时是负责调查闯入案以及其他尼克松政府活动的《华盛顿邮报》记者。水门事件后,两人撰写了大量著作。伯恩斯坦后来成为《名利场》杂志编辑,伍德沃德目前是《华盛顿邮报》助理常务编辑。

查尔斯·科尔森:当时是尼克松总统的特别顾问,曾成立了所谓“管道工”小组,调查白宫泄密情况。在狱中服刑数月。目前,他是作家,是“监狱奖学金”创始人。2005年2月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25个最有影响力的新教徒”。

约翰·埃利希曼:当时是尼克松总统国内政策顾问,亲自领导了“管道工”小组。狱中服刑18个月。后来成为作家、商业顾问。1999年在亚特兰大去世,享年73岁。

H·R·“鲍勃”·霍尔德曼:当时是尼克松总统的白宫办公厅主任,狱中服刑18个月。曾撰写自传,后成为加利福尼亚州一名房地产发展商。1993年67岁时去世。

E·霍华德·亨特:当时是白宫“管道工”小组成员,组织了在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总部安装窃听器的行动,狱中服刑近3年。目前居住在佛罗里达州撰写间谍小说。

G·戈登·利迪:当时的身份是前联邦调查局探员,帮助策划了水门闯入事件。狱中服刑4年多。后来成为演员、作家、电台脱口秀主持人。

  水门事件(Watergate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水门事件之后,每当美国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gate)的名称,如“伊朗门”、“情报门”、“虐囚门”等。

  1968年11月55岁的副总统尼克松(RichardMilhousNixon)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休伯特·汉弗莱(HubertHumphrey),当选美国总统

  1970年7月23日尼克松批准一项计划,同意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以及其他一些情报机构大量扩大在国内的情报收集工作。后来经过重新考虑,他取消了该计划

  1971年6月13日《纽约时报》开始登载来自美国国防部的文件——国防部在越南战争中的秘史。《华盛顿邮报》很快也跟进报道

  1971年9月9日专事窃听与盗取政敌文件的白宫“铅管工人小组”(PlumbersUnit),从丹尼尔·埃尔斯伯格(DanielEllsberg)的精神病医生处盗窃资料。埃尔斯伯格是国防部前官员,正是他将国防部的秘密文件透露给媒体

  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凌晨2点30分在当场遭警方逮捕

  1972年6月19日《华盛顿邮报》消息,一名共和党安全官员涉嫌水门大厦事件。但美国前司法部部长约翰·米歇尔(JohnMitchell)否认与此次水门大厦窃听有任何瓜葛,尼克松连任成功,此人功不可没

  1972年8月1日《华盛顿邮报》报道,参与水门大厦事件的一名案犯的银行账号上,有一笔2.5万马克的现金款项,很显然来自尼克松的竞选团队

  1972年9月29日《华盛顿邮报》报道,约翰·米歇尔在担任美国司法部部长期间,掌握一笔秘密的共和党助选基金,广泛收集对民主党不利的情报

  1972年10月10日《华盛顿邮报》消息,FBI承认,水门大厦强行潜入事件,实际上来自于一次大规模的政治间谍以及破坏行动,背后的操纵方就是为了让尼克松再次当选的势力

  1972年11月11日尼克松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他赢得了大约60%的支持选票

  1973年1月30日尼克松的前助手李迪(G.GordonLiddy)和詹姆斯·麦考特(JamesW.McCordJr),被控策划水门事件、盗窃以及窃听罪名成立。其他人也被不同定罪

  1973年4月30日尼克松的主要助手霍尔德曼(H.R.Halde-man)和埃尔利·希曼(JohnEhrlichman),以及司法部长克莱因·戴恩斯特(RichardKleindienst)因为涉嫌丑闻辞职。白宫顾问约翰·迪恩(JohnDean)被解雇

  1973年5月18日参议院水门事件委员会开始举行电视听证。新司法部部长埃利奥特·李察德森(ElliotRichardson)任命考克斯(ArchibaldCox)为司法部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官

  1973年6月3日《华盛顿邮报》报道,约翰·迪恩告知“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尼克松总统与他就如何掩盖水门一事,讨论过不下35次

  1973年6月13日《华盛顿邮报》消息,“水门事件”检察官发现一份埃尔利·希曼的讲话备忘录,其中记载有潜入埃尔斯伯格的精神医生诊所的计划细节

  1973年7月13日总统办公室前主任亚历山大·布特菲尔德(AlexanderButterfield)在国会作证时说,自1971年开始,尼克松就要求他将办公室内进行的所有对话以及电话进行录音

  1973年7月23日尼克松拒绝将录音记录交给“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或特别检察官

  1973年10月20日“星期六的屠杀”:尼克松剔除了考克斯,而且清洗了特别检察官办公室。司法部长李察德森和副部长威廉·鲁克尔斯豪斯(WilliamD.Ruckelshaus)辞职。国会方面也遭遇压力1973年11月17日尼克松宣布,“我并非恶棍,”他坚持称自己在“水门事件”中是清白的

  1973年12月7日一份提交调查机构的磁带中出现长18.5分钟的空白,白宫对此无法解释。办公室主任AlexanderHaig的解释是,有“恶势力”强制抹去了这部分内容

  1974年4月30日白宫将1200多页的录音编辑稿交给了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但该委员会坚持,录音带原件必须交出

  1974年7月24日最高法院以不记名方式裁决,尼克松总统必须交出录音记录,其中应包括64次对话录音。此外,高院还拒绝了总统申请特权的要求

  1974年7月27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第一次弹劾,指责总统妨碍司法公正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成为第一位在任上辞职的美国总统。副总统福特宣誓接任美国总统。随后福特发表书面报告,就“水门事件”中针对尼克松的全部指控道歉(资料来源:《华盛顿邮报》翻译:柯卉)

1972年6月18日,星期日。 温暖的阳光,清新的海风,茂密的树林,松软的沙滩,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初夏海 滨风景画。画里还有错落有致的几幅别墅,那是美国总统在佛罗里达的比斯凯恩湾的 寓所。正在这里度假的尼克松总统,心情和这天气、景色一样的好。 4个月前的2月21日至27日,尼克松总统在他的对外政策首席顾问基辛格博士的陪 同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 态。此举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赞扬和美国人民的普遍欢迎,尼克松的声望大振。 1个月前的5月22日至28日,尼克松又赴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会谈,达成了关于限 定美苏双方各自拥有 2个反弹道导弹发射场的协议,让世界在日益升级的军备竞赛中 看到了一丝有所克制的曙光。 有一系列令人瞩目政绩的尼克松总统,今年任期已满,他正踌躇满志地开始了竞 选连任的准备工作。这次度假,他的公文包里还放着一份竞选备忘录。在他的案头, 放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回忆二次大战的书著《胜利与悲剧》,这本书他已读了几遍, 他想进一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尼克松并没有意识到,正当他向胜利的高峰攀登时,悲剧也在悄悄地向他袭来。 此刻,尼克松正端坐在沙发上,漫不经心地浏览当天的报纸。他有早读的习惯, 看报就像吃早餐一样必不可少。 《迈阿密先驱报》第一版左侧的一段小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其标题是:“企图 在民主党总部装窃听器的迈阿密人在华盛顿被拘留”。 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部去实施窃听,真有意思,尼克松不由自主地看了下 去。报道说,昨天(6月17日)夜里有5个人在华盛顿的水门大厦被捕,民主党全国委员 会总部就设在该处。这5个人中,有4个是从迈阿密去的,其中一个自称是中央情报局 的职员,另 3个是古巴人。他们随身携有照相机和电子侦察设备,是戴着橡胶手套安 装窃听装置时被发现,当场被捕的。 据尼克松自己在回忆录中说,他的第一个感觉是这段新闻荒谬得很,古巴人到美 国民主党总部来装窃听器,真会开玩笑。所以,他把报纸放一旁,便自由自在地投入 大海畅游了好久。后来他甚至觉得,这是有利于他竞选连任的消息,因为它可以声明, 由于有“左派”之称的竞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一向对古巴卡斯特罗政权 采取谦让政策,在美国国内的古巴侨民都害怕这一点,故在民主党总部实施盗窃。这 样的消息传播开来,可以狠狠打击民主党。 然而,事情并非像尼克松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如意。被捕的 5个人中,那个自 称是中央情报局职员的麦科德,实际上是尼克松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安全顾 问,其余 4人也不是什么古巴人,很可能是受雇于“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特工人 员。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如此前景的麦科德等人的被捕,使水门事件很快变成了新闻 界热炒、全国关注的爆炸性新闻。 专门辞去司法部长职务、充任尼克松的竞选连任委员会主席的米切尔,不得不向 新闻界声明,在水门大厦被捕的那 5个人的行为,纯属他们的个人行为,与本委员会 毫无关系。 民主党展开了攻势。它们对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和这伙窃贼提出民事诉讼,要求 赔偿100万美元,后来又增至640万美元。当时它们并没有想到,它们本来可以得到的 更多——当然,并非是指金钱的数额。 两天后,即 6月20日上午,《华盛顿邮报》的一则消息使尼克松不安起来。报道 说,从被捕的人员随身携带的通讯录中,发现了曾在白宫任职的前中央情报局特工人 员,他叫霍华德·亨特,在尼克松的高级顾问科尔森手下任职。闻此消息的白宫,像 挨了地震。 昨天刚从度假地返回华盛顿的尼克松,见报后马上召来其心腹、白宫办公厅主任 霍尔德曼商谈此事。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似乎还没有找到万全的对策。下午继续 探讨同一个问题。情况不明而又怕牵连的尼克松,首先要求霍尔德曼如实告诉他,在 我们“自己人”中,不管属于哪一层次的官员,是否已经使我们卷入这个尴尬的局面。 然后一起研究,目前的一切调查与口供,如果进行深查细究,会不会让民主党抓住把 柄,对我们竞选不利。据尼克松日记记载,米切尔曾在电话里神秘地告诉霍尔德曼别 卷入此案。但此时霍尔德曼很肯定地向尼克松保证,白宫的官员不会被牵涉到此案中, 米切尔也与此事无关,尽可以放心。听到这一保证,尼克松担心被信心所取代,他决 定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 然而,霍尔德曼还告诉他,查究水门行动的主使人已经查到竞选连任委员会财政 组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身上,联邦调查局正在追查因水门事件被捕的麦科德身上携 带的款项,该款项很可能出自竞选连任委员会。“必须阻止联邦调查局追查那笔钱的 来源!”尼克松不容置疑地说。后来,中央情报局的一位高级官员授权向联邦调查局 代理局长打电话,请他“别管这件事”,因为在这两个局之间,早有互不干涉对方秘 密行动的协议。 尽管白宫利用其执政的权力进行掩盖和阻挠,检察机关对水门事件的调查仍在进 行。9月15日,在取得必要的证据之后,在这一事件中当场被捕的麦科德等5人被依法 起诉,同时被起诉的还有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霍华德·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 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 尽管有水门事件的阴影缠绕,尼克松争取连任的竞选依然搞得有声有色。大选前 夕的10月26日,从巴黎回国的基辛格特使,向美国人民公布他与北越代表黎德寿进行 一系列秘密会谈的成果,宣称:“和平即将到来。”这给尼克松政府的政绩本上又增 添了浓重的一笔。尼克松毫不留情地嘲笑他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之流, 是“嘲笑我们国家的过去和将会妨碍它的未来的激进集团”。他针对麦戈文借口水门 事件攻击他的政府是“最腐败的政府”一说进行抨击道:“这些年来批评美国的制度 已变得很时髦。批评者们坚持认为,它是如此偏颇,如此腐败,如此不义,以致我们 应该摧毁它,用别的什么东西取代它。我完全不同意,我相信美国的制度。” 麦戈文显然不是尼克松的对手。在中学时代就以擅长演讲和辩论著称的尼克松, 巧妙地将对手指责他和他的政府的腐败,变成了攻击美国制度的腐败。尽管水门事件 的许多事实已经揭露,但美国选民们似乎对此并不太在意,他们更看重尼克松政府的 政绩,所以,11月7日公布的大选结果,尼克松就得了61%的选民票和520张选举人票, 而麦戈文只获得 34%的选民票和17张选举人票。这是在美国总统选举的历史上少有的 以如此悬殊的票数决出胜负的一次。 以米切尔为首的总统连任竞选委员会成员个个喜形于色,他们似乎忘记了还有 7 个“难兄难弟”因水门事件正在失去自由的监狱里接受审讯。 尼克松满面春风,走马上任,开始了新的一届总统任期。在1973年 1月20日的连 任就职演说中,他还没有忘记抨击他的对手:“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总是受到那 些认为美国一无是处、绝少正确的人们的困扰。但是,我深信,这不是历史对我们有 幸经历这些非凡的年代的评判。”他在演说中自豪地用了一连串“让我们感到自豪的 是……”的字句,宣称“本世纪美国的经历在世界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水门事件的阴影并不因为尼克松满面春风而消散,相反却一步步向他逼来。 当尼克松在台上发表连任就职演说时,对水门事件被告的审讯也在抓紧进行。这场审 讯从1月8日开始,被告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交代其犯罪事实,有的公开表示对各种指 控服罪。他们究竟做了哪些交代,会不会将白宫里更大的人物牵扯进去?还有,为掩 饰真相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会不会弄巧成拙,欲盖弥彰,反而增添新的罪证?这一切, 都使白宫弥漫着一种焦虑的气氛,尼克松及其心腹官员更是坐立不安,失眠频频。 本来应该沉浸在竞选连任胜利的喜悦之中,如今却被水门事件的阴影所笼罩,尼 克松未免感到沮丧。他这时似乎已经意识到,从一开始阻止调查就是个错误,而且是 比到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本身更大的错误。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 和形象,这条路哪怕是错了也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风雨飘摇的白宫,仿佛在经受地震后日益增强的余震的煎熬,谁能保证这不是又 一次更大的“地震”到来的前兆呢?

丢卒保车,大总统挥泪斩马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想以攻为守的尼克松总统,渐渐地处于防不胜防的境地。 尼克松在1973年 2月14日的日记中,忧心忡忡地写道:“我可以料想得到,假如 法官把亨特叫到面前,拿35年的刑期来恫吓他,他很可能为了免受刑罚而就把自己所 知道的一切,全盘吐露。” 亨特,这个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不仅与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的 5名案犯 有牵连,而且他曾和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的法律顾问利迪一起,在白宫的纵容下,私 闯心理治疗专家埃尔斯伯格的办公室,企图窃取加害埃尔斯伯格的材料。这个埃尔斯 伯格曾经把五角大楼关于越南战争的秘密材料交报社发表,对尼克松政府不利,政府 起诉他盗用文件罪,正在受审。白宫显然想置他于死地。一旦这一事件抖露出来,岂 不是又一次“地震”。 如何使亨特保持沉默,或者绝不供出幕后的纵容者,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3月21 日上午,在尼克松的椭圆形办公室,总统和他的法律顾问约翰·迪安商谈着。 “亨特给竞选连任委员会的一名律师写信,索取12.2万美元,作为个人和请律师 的费用。他甚至规定了交款期限。”迪安向尼克松通报了这一情况。 “他们到底想要多少钱?”尼克松知道,有第一笔,就会有第二、第三笔钱;有 第一人,就会有第二、第三人要。 “在整个诉讼期间,至少要付 100万给各个被告。”迪安报出了一个不少的数目, 虽说这一数目对美国总统来说是不难办到的,但在风声很紧的情况下,毕竟要冒不少 风险。 从迪安的口气中,似乎不想再去冒险。骑虎难下的尼克松总统,却只有按照既定 方针走下去这一条路。他曾两次向公众信誓旦旦地保证,他和他领导的白宫在水门事 件一案中是清白的,经得起调查的。如果退缩的话,他和他的政府岂不成了信誉扫地 的说谎者和骗子。 “也许我们这样做是错的”,尼克松缓缓而又坚定地说,“但此时此刻,你难道 不同意最好的出路是把亨特的问题妥为应付吗?我想,此时此刻,这是值得一为的。” 他显然把赌注押在了让被告守口如瓶上。他是在位的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 样押宝也许有他的道理。因为,如果这些被告拿了钱,还想获得自由,即使法院判他 重刑,作为总统还有特赦罪犯的权力。有总统作强大的后盾,聪明的被告是不会吐露 对总统及其领导下的白宫不利的事实的,尼克松相信这一点。 迪安嘴上答应了总统的要求,心里却像挂了15个吊桶,七上八下,惶惶不安。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承认:“从事后看,这一天是我任期内一个悲惨的转折点。” 事实正是这样。不久便“反戈一击”的迪安,使尼克松和白宫狼狈不堪。 迪安不仅说出了白宫几名重要人物与5名窃贼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一案有关, 而且坦白了案发后的一系列掩饰真相的企图。他公开表示,白宫的办公厅主任霍尔德 曼、总统的内务顾问埃利希曼以及他自己,都卷进了此案,有“阻挠司法的举动”。 他还透露,总统的私人律师坎姆巴克曾受命筹款给水门事件一案的被告。 而关在狱中受审的麦科德,也指控争取总统连行委员会主席,前司法部长米切尔 应对他们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行窃一案负责,并且供出在受审期间,有人表示可 予以宽赦,交换条件是他缄口不语。 负责审理水门事件一案的联邦地方法院法官也似乎打定主意要与白宫过不去。在 3 月底进行的宣判中,对第一位将政界要人牵进这一事件的被告麦科德从宽处理,予 以保释,而对其余 4名潜入水门大厦行窃的被告则予以重判,暂定为40年徒刑;与此 案有关、又犯有私闯埃尔斯伯格医生办公室行窃之罪的亨特和利迪,前者被暂判为入 狱35年,后者曾因不肯开口而犯了蔑视法庭罪,就此暂判为6年零8个月徒刑,另处罚 款4万元。 轻重悬殊的宣判,给至今抱有侥幸心理、不愿吐露全部事实的被告形成了巨大的 威慑力。尼克松明知这样的判决过重,甚至实属蛮横,因为对一些杀人犯的判决也不 至于如此;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地方法院法官所采取的一种文明的策略,就是要促 使被告说真话,因为他们的宣判并非最后的判决,如果坦白交代,检举揭发有功,麦 科德就是他们的榜样。 随着水门事件真相的不断抖露,群情激愤,舆论大哗。尼克松的防线是如此脆弱, 已经到了不找几个替罪羊就难以过关的程度。 4 月中旬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接替米切尔担任司法部长的理查德·克兰丁斯特, 急匆匆地求见总统尼克松,说有要事相告。无心度假、正在白宫举行午后宗教礼拜仪 式的尼克松,在仪式结束后马上同他进办公室密谈。克兰丁斯特省去了拐弯抹角的客 套话,直截了当地告诉总统:“迪安把我们告了。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被认为是授权 闯入水门大厦行窃的主谋人。”“不,这不可能。”尼克松惊讶得差点叫了起来,紧 接着又半信半疑地问他的司法部长:“真有其事?”克兰丁斯特没有正面回答,说: “让刑事厅长来谈,您看如何?”尼克松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身穿一件赃兮兮的 T恤衫和一条湿漉漉的牛仔裤,脚蹬一双网球鞋的 司法部刑事厅厅长亨利·派德逊,在克兰丁斯特的带领下,走进了尼克松的办公室。 他是在洗刷游艇时被召来的,连衣服也没来得及换。下属官员如此打扮到白宫来,实 属不敬,要是在平时非被轰出去不可,但这次尼克松只是皱了一下眉头,便让他将掌 握的迪安指控的情况一一道来。这位厅长迟疑了一会,瞥了身旁的部长一眼,在得到 “照实说”的眼神暗示后,便将迪安如何指控总统的办公室主任霍尔德曼、内务顾问 埃利希曼卷入水门刑事案的情况做了汇报,末了还斗胆建议:“应该让他们两个辞职, 不然会有麻烦的,会使您和您的总统职位处境难堪。” 尼克松默默地听着,思索着,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半晌没说一句话。克兰 丁斯特部长和派德逊厅长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你们走吧。”尼克松有气无力地说。 宽大的办公室只剩下沉思的尼克松一人。“好一个吃里扒外的迪安!”尼克松想 对他施加压力,让他明白作为总统可以阻止他获得行政豁免权,到头来一样受刑,可 是又担心把他逼急了眼,说不定会把指控的矛头直接转向他。 “我没有什么把柄掌握在迪安手里。”尼克松的心里暗暗地为自己打气。虽说他 事先确实没有授权任何人去干闯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这样的蠢事,但 事后的掩盖行动他能逃脱罪责吗?一想到这里,他的心又有点发虚。虽说他和年轻的 法律顾问迪安商谈掩盖对策时,没有第三者可以出来证明,但谁又能保证没有留下任 何可以作为证据的话柄呢? 苦思冥想,绞尽脑汁,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对策。想找几个心腹顾问来集思 广益,可是不少人已经涉嫌水门一案,要是再冒出一个像迪安那样“反戈一击”的顾 问,那不就更惨了。看来,只有变以攻为守为以退为进了,“丢卒保车”不失为一种 明智的选择,尼克松终于拿定了主意。 几天后,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被召到总统办公室。尼克松把上次司法部长及该部 刑事厅厅长谈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给他们听,然后,婉转地请他们拿个主意。这两个 人是尼克松的得力助手和多年的忠实朋友,为他谋取总统职位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 要尼克松开口让他们辞职,实际上是把他们开除出白宫,尼克松真是有点开不出口。 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显然被总统介绍的不利于他们的事实惊呆了。虽说这些事实 都是他们经历过的,但一旦作为罪证指控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非常敏感而又特 别能领会总统意图的办公厅主任和内务顾问,此刻,只有吞下辞职这杯苦酒,以便保 全总统和白宫的面子。“我们会现实地面对这一切的。”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说这话 时,眼睛有点发红,鼻子开始发酸。 三人相对无语。谁也没有说出“辞职”这两个令人难堪的字眼,但谁的心里都非 常明白。还是彼此心照不宣吧,各自的心情当然有所不同。 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境: “我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要他们离职,真是自私得可以了;不过我还不至于狠心到 能够心安理得地伤害自己所深切关怀的人。我忧虑他们被迫辞职时所受的打击,但我 更忧虑他们留任不去会使我遭受的打击。” “我现在的问题,是必须把做过一些我亦有份之事的几个朋友开除。” 4月 30日晚上,尼克松向全国发表讲话。他重申自己与水门事件没有牵连,但接 着又说,他将为那些“在一件他们原来深信是正确的事情中可能犯了错误”的下属承 担应负的责任。尼克松借此机会宣布:“今天,我做出了任期内最难的一项决定,我 接受了白宫两位最亲信僚属的辞呈。他们是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称得上是我有幸遇 到的最优秀公务人员中的两位。”他用如此赞美的语句,送给被迫辞职的朋友,与其 说是对朋友的抚慰,倒不如说是为了使自己的心里也好受些。同时宣布已经辞职的还 有那个“反戈一击”的顾问迪安,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前者如果不从白宫清除 出去,怎解尼克松的心头之恨,后者辞职是因为他的一些亲密同事可能“与违反美国 法律的某些行为有牵连”。 尼克松演出了一幕现代“挥泪斩马谡”的话剧。然而,就像马谡被斩并不能夺回 失去的街亭一样,丢了“卒”的尼克松能保住自己这个“车”吗?

穷追不舍,尼克松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对水门事件一案的调查并没有因为受牵连的白宫高级官员辞职而停止,相反追查 得更紧了。尼克松非常清楚下一步追查的目标是谁。“我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对付 他们。”尼克松暗暗地给自己打气。 他任命国防部长埃利奥特·理查森接替辞职的克兰丁斯特,转任司法部长,并授 予他任命一位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的全权。这一任命很快得到了参议院的确认。 尼克松本想通过这样的积极姿态,显示其在水门事件一案上心中无愧,同时又可以有 效地控制司法机关对这一案件的调查,但事后证明他又错了。 新上任的司法部长理查森选择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著名教授阿奇博尔德·考克斯 出任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也许,理查森也想做一个姿态,不分党派,一点不 在乎考克斯是民主党人,使人们感到他的不偏不倚,襟怀坦白。但尼克松却像被当头 敲了一棒,在惊愕之余,心里暗暗叫苦。 在尼克松看来,考克斯是一个怀有党派成见的狂热分子,他和他的属下简直不用 调查就确定了要把作为共和党总统的尼克松赶下总统宝座的目标。可悲的是,正是他 总统本人,通过司法部长赋予考克斯他们得以实现目标的权力。 现在,尼克松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考克斯新官上任即烧火,马上从向白宫索要 有关档案着手,做深入的追查。以民主党参议员萨姆·欧文为主席的参议院水门事件 特别调查委员会,则要求白宫有关官员随时接受该委员会的质询。原白宫法律顾问“ 反戈一击”的迪安,连续在欧文调查委员会作证5天,其开场白就长达345页,读了整 整一天,其中一口咬定尼克松自水门事件案发后,一直想方设法做掩饰工作。为了证 实迪安所言,委员会成员一致要求公开调阅总统的有关档案。有人甚至提出,传讯尼 克松总统亲自出席作证。 再也不能退让了,听到这一消息的尼克松马上做出了这样的反应。 1973年7月7日,尼克松致信欧文,提醒他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早在1953年,杜鲁 门总统也曾被国会传讯出席某个委员会,但他拒绝了。作为总统,他有自己的尊严, 也有这个权利。尼克松接着声明,我会像杜鲁门那样,既不出席委员会作证,也不向 委员会提交文件。 5 天后,欧文回信白宫,说“两不”立场恐怕“势必引起同基本宪法对抗的严重 可能”。就在这一天,尼克松起床时感觉胸部剧烈疼痛,住进了海军医院。 在他住院期间,尼克松听到了一个更使他心痛的消息:他的副助理亚历山大·巴 特菲尔德向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泄露了“天机”:自1971年 3月以来,白宫安装了 能自动记录谈话的秘密录音系统,总统在办公室的所有谈话,都有录音磁带备考。 对此,特别检察官考克斯备受鼓舞,认为这是证明总统有没有罪的最有力的证据, 要求白宫立即交出有关磁带。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新闻界抓住这条爆炸性的新闻大做文章,公众的反应也特别强烈。总统和他所领 导的政府是否营私舞弊,将通过录音磁带而真相大白,这个消息实在令人振奋。《纽 约每日新闻》的大字标题不无讽刺地写道:“尼克松窃听自己的办公厅。” 尼克松则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他不可能记得水门事件案发后, 他所下达的每一项指示,说过的每一句话,但是对是否录有掩饰真相、阻碍调查的罪 证,他是心里有数的。因此,他本能的反应是,必须借助总统享有的特权,绝不能把 录音磁带的内容泄露出去。 于是,围绕着交还是不交录音磁带,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 考克斯特别检察官穷追不舍,非要尼克松交出磁带不可。看来他有明确的线索, 甚至直接点出和索要去年6月20日,即水门事件发生3天后,尼克松同他的办公室主任 霍尔德曼两次谈话的录音。 尼克松坚守阵地,强调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有权拒绝特别检察官的征调令, 如果他认为它会侵犯政府部门应享有的特权的话。 这场官司先是在联邦地方法院展开。 8月29日,地方法院主审法官赛里加裁决尼 克松败诉。虽然尼克松对这一裁决不能说一点思想准备没有,但毕竟在美国历史上还 不曾有过这样的先例,法院判令总统交出他不愿交出的材料。所以,听到败诉的消息, 他感到震惊。他决定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屋漏偏遭雨。尼克松的搭档、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被控在任马里兰州州长和 副总统期间接受贿赂,面临起诉判罪的危险。虽说这是他个人的问题,但尼克松政府 的形象又遭到损害是不可避免的。10月10日,阿格纽副总统公开表示不再为逃避所得 税这一次的指控做辩护,并提出辞职,以此作为撤消对他进一步追究起诉的条件。两 天后,尼克松提名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素以正直友好几乎没有什么政敌而著称的杰拉 尔德·福特继任副总统。 阿格纽的辞职使尼克松感慨万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人的一生中既有平 坦大道,又有激流险滩和暗礁。“难道我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吗?不,我不是阿格纽, 我不应该失败,也决不能失败!”从学生时代到踏上政界,一直锋芒毕露,担心显得 被动和软弱的尼克松,开始运用其拥有的权力予以反击。 他首先向特别检察官开刀。尼克松要求司法部长理查森解除考克斯的职务,从而 停止他对水门事件的调查。没想到他的老内阁成员、最亲近的幕僚之一理查森,竟然 拒绝执行总统的指令。拒绝执行总统指令意味着什么,理查森是很清楚的,所以,10 月20日,他正式提出辞职。与此同时,司法部副部长拉克尔肖斯也辞职不干了。措手 不及的尼克松只好临时指定一名代理司法部长。 当天下午,白宫新闻秘书齐格勒向记者宣布了司法部长及其副手均已辞职的消息, 并同时宣布,考克斯正被代理司法部长解职,他的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官办公处将随之 撤销,其工作事务交还司法部受理。 这就像在公众的心理大堤上炸开了一个口子,汹涌的抗议浪潮滚滚而来。有的报 纸甚至用了“刽子手:尼克松”这类标题,指出想“杀一儆百”的总统是在向法律和 正义挑战。国会舆论也简直是一边倒,包括共和党内不少议员都感到总统做得太过分, 一致要求对水门事件的调查不能交由司法部,仍需要任命一名特别检察官来全权负责 这一工作。 刚一出击便被碰得头破血流的尼克松,不得不有所收敛,同意代理司法部长选择 一位新的特别检察官全权调查水门事件一案。 11月 1日,来自得克萨斯州、曾任美国律师公会会长的民主党人利昂·贾沃斯基 走马上任。他上任不久便开出传票,还是要征调去年 6月20日白宫的录音磁带作为证 据。 录音磁带,就像鬼魂附体一样缠绕着尼克松。“这里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记录呢?” 新任副总统福特大惑不解,冒昧地建议总统立即交出去。因为他曾得到尼克松的保证, 在水门事件中总统没有做任何亏心事。“既然如此,交出录音带不就能洗清加在总统 身上的嫌疑吗?”正直的福特这样想。“不,我是为了维护总统特权的原则,这一原 则决不能轻易地背弃。”尼克松解释他执意不交磁带的原因。他似乎从福特的眼神中 看出些许猜疑,说:“您若不信,可以把录音放给您听。”但福特谢绝了。 1973年的圣诞节对于尼克松来说也许是灰暗的,但又是值得珍惜的,因为对水门 事件的调查越来越使他处于不利的境地,他在白宫度圣诞节的机会可能将一去不复返 了。当然,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愿意朝这个方面去想。 不过,关于交不交录音磁带的心理防线正在后撤。对于最终可能迫不得已要交的 那部分磁带,该听的要先听一下,该做些处理工作的也要事先做好,以免被动。尼克 松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一个消息在白宫不胫而走,继而被舆论炒得火爆:作为重要证据的去年 6月20日 上午,尼克松同霍尔德曼商谈如何应付水门事件的谈话录音带,竟有18分半钟出现空 白! 分管总统谈话录音工作的女秘书罗丝声称,她从未做过这样的“技术处理”,如 果说她工作中有过失,无意中会抹掉一些录音,那最多也不会超过5分钟。 18分钟的空白意味着什么,人们尽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 此刻,尼克松的心情糟糕透了。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我明白大多数人认为我对那18分半钟的空白无法解释。这是整个水门事件中最 难让人相信和最具侮辱性的部分。我也知道如果我承认那段空白是我自己抹去的,或 者说是罗丝替我抹掉的,或是在我直接或间接要求下有意抹去的,他们就会欣然接受。 可是我知道我没有抹;罗

1972年6月18日,星期日。 温暖的阳光,清新的海风,茂密的树林,松软的沙滩,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初夏海 滨风景画。画里还有错落有致的几幅别墅,那是美国总统在佛罗里达的比斯凯恩湾的 寓所。正在这里度假的尼克松总统,心情和这天气、景色一样的好。 4个月前的2月21日至27日,尼克松总统在他的对外政策首席顾问基辛格博士的陪 同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 态。此举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赞扬和美国人民的普遍欢迎,尼克松的声望大振。 1个月前的5月22日至28日,尼克松又赴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会谈,达成了关于限 定美苏双方各自拥有 2个反弹道导弹发射场的协议,让世界在日益升级的军备竞赛中 看到了一丝有所克制的曙光。 有一系列令人瞩目政绩的尼克松总统,今年任期已满,他正踌躇满志地开始了竞 选连任的准备工作。这次度假,他的公文包里还放着一份竞选备忘录。在他的案头, 放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回忆二次大战的书著《胜利与悲剧》,这本书他已读了几遍, 他想进一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尼克松并没有意识到,正当他向胜利的高峰攀登时,悲剧也在悄悄地向他袭来。 此刻,尼克松正端坐在沙发上,漫不经心地浏览当天的报纸。他有早读的习惯, 看报就像吃早餐一样必不可少。 《迈阿密先驱报》第一版左侧的一段小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其标题是:“企图 在民主党总部装窃听器的迈阿密人在华盛顿被拘留”。 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部去实施窃听,真有意思,尼克松不由自主地看了下 去。报道说,昨天(6月17日)夜里有5个人在华盛顿的水门大厦被捕,民主党全国委员 会总部就设在该处。这5个人中,有4个是从迈阿密去的,其中一个自称是中央情报局 的职员,另 3个是古巴人。他们随身携有照相机和电子侦察设备,是戴着橡胶手套安 装窃听装置时被发现,当场被捕的。 据尼克松自己在回忆录中说,他的第一个感觉是这段新闻荒谬得很,古巴人到美 国民主党总部来装窃听器,真会开玩笑。所以,他把报纸放一旁,便自由自在地投入 大海畅游了好久。后来他甚至觉得,这是有利于他竞选连任的消息,因为它可以声明, 由于有“左派”之称的竞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一向对古巴卡斯特罗政权 采取谦让政策,在美国国内的古巴侨民都害怕这一点,故在民主党总部实施盗窃。这 样的消息传播开来,可以狠狠打击民主党。 然而,事情并非像尼克松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如意。被捕的 5个人中,那个自 称是中央情报局职员的麦科德,实际上是尼克松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安全顾 问,其余 4人也不是什么古巴人,很可能是受雇于“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特工人 员。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如此前景的麦科德等人的被捕,使水门事件很快变成了新闻 界热炒、全国关注的爆炸性新闻。 专门辞去司法部长职务、充任尼克松的竞选连任委员会主席的米切尔,不得不向 新闻界声明,在水门大厦被捕的那 5个人的行为,纯属他们的个人行为,与本委员会 毫无关系。 民主党展开了攻势。它们对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和这伙窃贼提出民事诉讼,要求 赔偿100万美元,后来又增至640万美元。当时它们并没有想到,它们本来可以得到的 更多——当然,并非是指金钱的数额。 两天后,即 6月20日上午,《华盛顿邮报》的一则消息使尼克松不安起来。报道 说,从被捕的人员随身携带的通讯录中,发现了曾在白宫任职的前中央情报局特工人 员,他叫霍华德·亨特,在尼克松的高级顾问科尔森手下任职。闻此消息的白宫,像 挨了地震。 昨天刚从度假地返回华盛顿的尼克松,见报后马上召来其心腹、白宫办公厅主任 霍尔德曼商谈此事。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似乎还没有找到万全的对策。下午继续 探讨同一个问题。情况不明而又怕牵连的尼克松,首先要求霍尔德曼如实告诉他,在 我们“自己人”中,不管属于哪一层次的官员,是否已经使我们卷入这个尴尬的局面。 然后一起研究,目前的一切调查与口供,如果进行深查细究,会不会让民主党抓住把 柄,对我们竞选不利。据尼克松日记记载,米切尔曾在电话里神秘地告诉霍尔德曼别 卷入此案。但此时霍尔德曼很肯定地向尼克松保证,白宫的官员不会被牵涉到此案中, 米切尔也与此事无关,尽可以放心。听到这一保证,尼克松担心被信心所取代,他决 定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 然而,霍尔德曼还告诉他,查究水门行动的主使人已经查到竞选连任委员会财政 组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身上,联邦调查局正在追查因水门事件被捕的麦科德身上携 带的款项,该款项很可能出自竞选连任委员会。“必须阻止联邦调查局追查那笔钱的 来源!”尼克松不容置疑地说。后来,中央情报局的一位高级官员授权向联邦调查局 代理局长打电话,请他“别管这件事”,因为在这两个局之间,早有互不干涉对方秘 密行动的协议。 尽管白宫利用其执政的权力进行掩盖和阻挠,检察机关对水门事件的调查仍在进 行。9月15日,在取得必要的证据之后,在这一事件中当场被捕的麦科德等5人被依法 起诉,同时被起诉的还有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霍华德·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 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 尽管有水门事件的阴影缠绕,尼克松争取连任的竞选依然搞得有声有色。大选前 夕的10月26日,从巴黎回国的基辛格特使,向美国人民公布他与北越代表黎德寿进行 一系列秘密会谈的成果,宣称:“和平即将到来。”这给尼克松政府的政绩本上又增 添了浓重的一笔。尼克松毫不留情地嘲笑他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之流, 是“嘲笑我们国家的过去和将会妨碍它的未来的激进集团”。他针对麦戈文借口水门 事件攻击他的政府是“最腐败的政府”一说进行抨击道:“这些年来批评美国的制度 已变得很时髦。批评者们坚持认为,它是如此偏颇,如此腐败,如此不义,以致我们 应该摧毁它,用别的什么东西取代它。我完全不同意,我相信美国的制度。” 麦戈文显然不是尼克松的对手。在中学时代就以擅长演讲和辩论著称的尼克松, 巧妙地将对手指责他和他的政府的腐败,变成了攻击美国制度的腐败。尽管水门事件 的许多事实已经揭露,但美国选民们似乎对此并不太在意,他们更看重尼克松政府的 政绩,所以,11月7日公布的大选结果,尼克松就得了61%的选民票和520张选举人票, 而麦戈文只获得 34%的选民票和17张选举人票。这是在美国总统选举的历史上少有的 以如此悬殊的票数决出胜负的一次。 以米切尔为首的总统连任竞选委员会成员个个喜形于色,他们似乎忘记了还有 7 个“难兄难弟”因水门事件正在失去自由的监狱里接受审讯。 尼克松满面春风,走马上任,开始了新的一届总统任期。在1973年 1月20日的连 任就职演说中,他还没有忘记抨击他的对手:“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总是受到那 些认为美国一无是处、绝少正确的人们的困扰。但是,我深信,这不是历史对我们有 幸经历这些非凡的年代的评判。”他在演说中自豪地用了一连串“让我们感到自豪的 是……”的字句,宣称“本世纪美国的经历在世界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水门事件的阴影并不因为尼克松满面春风而消散,相反却一步步向他逼来。 当尼克松在台上发表连任就职演说时,对水门事件被告的审讯也在抓紧进行。这场审 讯从1月8日开始,被告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交代其犯罪事实,有的公开表示对各种指 控服罪。他们究竟做了哪些交代,会不会将白宫里更大的人物牵扯进去?还有,为掩 饰真相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会不会弄巧成拙,欲盖弥彰,反而增添新的罪证?这一切, 都使白宫弥漫着一种焦虑的气氛,尼克松及其心腹官员更是坐立不安,失眠频频。 本来应该沉浸在竞选连任胜利的喜悦之中,如今却被水门事件的阴影所笼罩,尼 克松未免感到沮丧。他这时似乎已经意识到,从一开始阻止调查就是个错误,而且是 比到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本身更大的错误。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 和形象,这条路哪怕是错了也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风雨飘摇的白宫,仿佛在经受地震后日益增强的余震的煎熬,谁能保证这不是又 一次更大的“地震”到来的前兆呢?

丢卒保车,大总统挥泪斩马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想以攻为守的尼克松总统,渐渐地处于防不胜防的境地。 尼克松在1973年 2月14日的日记中,忧心忡忡地写道:“我可以料想得到,假如 法官把亨特叫到面前,拿35年的刑期来恫吓他,他很可能为了免受刑罚而就把自己所 知道的一切,全盘吐露。” 亨特,这个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不仅与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的 5名案犯 有牵连,而且他曾和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的法律顾问利迪一起,在白宫的纵容下,私 闯心理治疗专家埃尔斯伯格的办公室,企图窃取加害埃尔斯伯格的材料。这个埃尔斯 伯格曾经把五角大楼关于越南战争的秘密材料交报社发表,对尼克松政府不利,政府 起诉他盗用文件罪,正在受审。白宫显然想置他于死地。一旦这一事件抖露出来,岂 不是又一次“地震”。 如何使亨特保持沉默,或者绝不供出幕后的纵容者,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3月21 日上午,在尼克松的椭圆形办公室,总统和他的法律顾问约翰·迪安商谈着。 “亨特给竞选连任委员会的一名律师写信,索取12.2万美元,作为个人和请律师 的费用。他甚至规定了交款期限。”迪安向尼克松通报了这一情况。 “他们到底想要多少钱?”尼克松知道,有第一笔,就会有第二、第三笔钱;有 第一人,就会有第二、第三人要。 “在整个诉讼期间,至少要付 100万给各个被告。”迪安报出了一个不少的数目, 虽说这一数目对美国总统来说是不难办到的,但在风声很紧的情况下,毕竟要冒不少 风险。 从迪安的口气中,似乎不想再去冒险。骑虎难下的尼克松总统,却只有按照既定 方针走下去这一条路。他曾两次向公众信誓旦旦地保证,他和他领导的白宫在水门事 件一案中是清白的,经得起调查的。如果退缩的话,他和他的政府岂不成了信誉扫地 的说谎者和骗子。 “也许我们这样做是错的”,尼克松缓缓而又坚定地说,“但此时此刻,你难道 不同意最好的出路是把亨特的问题妥为应付吗?我想,此时此刻,这是值得一为的。” 他显然把赌注押在了让被告守口如瓶上。他是在位的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 样押宝也许有他的道理。因为,如果这些被告拿了钱,还想获得自由,即使法院判他 重刑,作为总统还有特赦罪犯的权力。有总统作强大的后盾,聪明的被告是不会吐露 对总统及其领导下的白宫不利的事实的,尼克松相信这一点。 迪安嘴上答应了总统的要求,心里却像挂了15个吊桶,七上八下,惶惶不安。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承认:“从事后看,这一天是我任期内一个悲惨的转折点。” 事实正是这样。不久便“反戈一击”的迪安,使尼克松和白宫狼狈不堪。 迪安不仅说出了白宫几名重要人物与5名窃贼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一案有关, 而且坦白了案发后的一系列掩饰真相的企图。他公开表示,白宫的办公厅主任霍尔德 曼、总统的内务顾问埃利希曼以及他自己,都卷进了此案,有“阻挠司法的举动”。 他还透露,总统的私人律师坎姆巴克曾受命筹款给水门事件一案的被告。 而关在狱中受审的麦科德,也指控争取总统连行委员会主席,前司法部长米切尔 应对他们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行窃一案负责,并且供出在受审期间,有人表示可 予以宽赦,交换条件是他缄口不语。 负责审理水门事件一案的联邦地方法院法官也似乎打定主意要与白宫过不去。在 3 月底进行的宣判中,对第一位将政界要人牵进这一事件的被告麦科德从宽处理,予 以保释,而对其余 4名潜入水门大厦行窃的被告则予以重判,暂定为40年徒刑;与此 案有关、又犯有私闯埃尔斯伯格医生办公室行窃之罪的亨特和利迪,前者被暂判为入 狱35年,后者曾因不肯开口而犯了蔑视法庭罪,就此暂判为6年零8个月徒刑,另处罚 款4万元。 轻重悬殊的宣判,给至今抱有侥幸心理、不愿吐露全部事实的被告形成了巨大的 威慑力。尼克松明知这样的判决过重,甚至实属蛮横,因为对一些杀人犯的判决也不 至于如此;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地方法院法官所采取的一种文明的策略,就是要促 使被告说真话,因为他们的宣判并非最后的判决,如果坦白交代,检举揭发有功,麦 科德就是他们的榜样。 随着水门事件真相的不断抖露,群情激愤,舆论大哗。尼克松的防线是如此脆弱, 已经到了不找几个替罪羊就难以过关的程度。 4 月中旬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接替米切尔担任司法部长的理查德·克兰丁斯特, 急匆匆地求见总统尼克松,说有要事相告。无心度假、正在白宫举行午后宗教礼拜仪 式的尼克松,在仪式结束后马上同他进办公室密谈。克兰丁斯特省去了拐弯抹角的客 套话,直截了当地告诉总统:“迪安把我们告了。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被认为是授权 闯入水门大厦行窃的主谋人。”“不,这不可能。”尼克松惊讶得差点叫了起来,紧 接着又半信半疑地问他的司法部长:“真有其事?”克兰丁斯特没有正面回答,说: “让刑事厅长来谈,您看如何?”尼克松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身穿一件赃兮兮的 T恤衫和一条湿漉漉的牛仔裤,脚蹬一双网球鞋的 司法部刑事厅厅长亨利·派德逊,在克兰丁斯特的带领下,走进了尼克松的办公室。 他是在洗刷游艇时被召来的,连衣服也没来得及换。下属官员如此打扮到白宫来,实 属不敬,要是在平时非被轰出去不可,但这次尼克松只是皱了一下眉头,便让他将掌 握的迪安指控的情况一一道来。这位厅长迟疑了一会,瞥了身旁的部长一眼,在得到 “照实说”的眼神暗示后,便将迪安如何指控总统的办公室主任霍尔德曼、内务顾问 埃利希曼卷入水门刑事案的情况做了汇报,末了还斗胆建议:“应该让他们两个辞职, 不然会有麻烦的,会使您和您的总统职位处境难堪。” 尼克松默默地听着,思索着,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半晌没说一句话。克兰 丁斯特部长和派德逊厅长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你们走吧。”尼克松有气无力地说。 宽大的办公室只剩下沉思的尼克松一人。“好一个吃里扒外的迪安!”尼克松想 对他施加压力,让他明白作为总统可以阻止他获得行政豁免权,到头来一样受刑,可 是又担心把他逼急了眼,说不定会把指控的矛头直接转向他。 “我没有什么把柄掌握在迪安手里。”尼克松的心里暗暗地为自己打气。虽说他 事先确实没有授权任何人去干闯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这样的蠢事,但 事后的掩盖行动他能逃脱罪责吗?一想到这里,他的心又有点发虚。虽说他和年轻的 法律顾问迪安商谈掩盖对策时,没有第三者可以出来证明,但谁又能保证没有留下任 何可以作为证据的话柄呢? 苦思冥想,绞尽脑汁,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对策。想找几个心腹顾问来集思 广益,可是不少人已经涉嫌水门一案,要是再冒出一个像迪安那样“反戈一击”的顾 问,那不就更惨了。看来,只有变以攻为守为以退为进了,“丢卒保车”不失为一种 明智的选择,尼克松终于拿定了主意。 几天后,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被召到总统办公室。尼克松把上次司法部长及该部 刑事厅厅长谈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给他们听,然后,婉转地请他们拿个主意。这两个 人是尼克松的得力助手和多年的忠实朋友,为他谋取总统职位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 要尼克松开口让他们辞职,实际上是把他们开除出白宫,尼克松真是有点开不出口。 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显然被总统介绍的不利于他们的事实惊呆了。虽说这些事实 都是他们经历过的,但一旦作为罪证指控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非常敏感而又特 别能领会总统意图的办公厅主任和内务顾问,此刻,只有吞下辞职这杯苦酒,以便保 全总统和白宫的面子。“我们会现实地面对这一切的。”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说这话 时,眼睛有点发红,鼻子开始发酸。 三人相对无语。谁也没有说出“辞职”这两个令人难堪的字眼,但谁的心里都非 常明白。还是彼此心照不宣吧,各自的心情当然有所不同。 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境: “我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要他们离职,真是自私得可以了;不过我还不至于狠心到 能够心安理得地伤害自己所深切关怀的人。我忧虑他们被迫辞职时所受的打击,但我 更忧虑他们留任不去会使我遭受的打击。” “我现在的问题,是必须把做过一些我亦有份之事的几个朋友开除。” 4月 30日晚上,尼克松向全国发表讲话。他重申自己与水门事件没有牵连,但接 着又说,他将为那些“在一件他们原来深信是正确的事情中可能犯了错误”的下属承 担应负的责任。尼克松借此机会宣布:“今天,我做出了任期内最难的一项决定,我 接受了白宫两位最亲信僚属的辞呈。他们是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称得上是我有幸遇 到的最优秀公务人员中的两位。”他用如此赞美的语句,送给被迫辞职的朋友,与其 说是对朋友的抚慰,倒不如说是为了使自己的心里也好受些。同时宣布已经辞职的还 有那个“反戈一击”的顾问迪安,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前者如果不从白宫清除 出去,怎解尼克松的心头之恨,后者辞职是因为他的一些亲密同事可能“与违反美国 法律的某些行为有牵连”。 尼克松演出了一幕现代“挥泪斩马谡”的话剧。然而,就像马谡被斩并不能夺回 失去的街亭一样,丢了“卒”的尼克松能保住自己这个“车”吗?

穷追不舍,尼克松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对水门事件一案的调查并没有因为受牵连的白宫高级官员辞职而停止,相反追查 得更紧了。尼克松非常清楚下一步追查的目标是谁。“我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对付 他们。”尼克松暗暗地给自己打气。 他任命国防部长埃利奥特·理查森接替辞职的克兰丁斯特,转任司法部长,并授 予他任命一位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的全权。这一任命很快得到了参议院的确认。 尼克松本想通过这样的积极姿态,显示其在水门事件一案上心中无愧,同时又可以有 效地控制司法机关对这一案件的调查,但事后证明他又错了。 新上任的司法部长理查森选择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著名教授阿奇博尔德·考克斯 出任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也许,理查森也想做一个姿态,不分党派,一点不 在乎考克斯是民主党人,使人们感到他的不偏不倚,襟怀坦白。但尼克松却像被当头 敲了一棒,在惊愕之余,心里暗暗叫苦。 在尼克松看来,考克斯是一个怀有党派成见的狂热分子,他和他的属下简直不用 调查就确定了要把作为共和党总统的尼克松赶下总统宝座的目标。可悲的是,正是他 总统本人,通过司法部长赋予考克斯他们得以实现目标的权力。 现在,尼克松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考克斯新官上任即烧火,马上从向白宫索要 有关档案着手,做深入的追查。以民主党参议员萨姆·欧文为主席的参议院水门事件 特别调查委员会,则要求白宫有关官员随时接受该委员会的质询。原白宫法律顾问“ 反戈一击”的迪安,连续在欧文调查委员会作证5天,其开场白就长达345页,读了整 整一天,其中一口咬定尼克松自水门事件案发后,一直想方设法做掩饰工作。为了证 实迪安所言,委员会成员一致要求公开调阅总统的有关档案。有人甚至提出,传讯尼 克松总统亲自出席作证。 再也不能退让了,听到这一消息的尼克松马上做出了这样的反应。 1973年7月7日,尼克松致信欧文,提醒他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早在1953年,杜鲁 门总统也曾被国会传讯出席某个委员会,但他拒绝了。作为总统,他有自己的尊严, 也有这个权利。尼克松接着声明,我会像杜鲁门那样,既不出席委员会作证,也不向 委员会提交文件。 5 天后,欧文回信白宫,说“两不”立场恐怕“势必引起同基本宪法对抗的严重 可能”。就在这一天,尼克松起床时感觉胸部剧烈疼痛,住进了海军医院。 在他住院期间,尼克松听到了一个更使他心痛的消息:他的副助理亚历山大·巴 特菲尔德向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泄露了“天机”:自1971年 3月以来,白宫安装了 能自动记录谈话的秘密录音系统,总统在办公室的所有谈话,都有录音磁带备考。 对此,特别检察官考克斯备受鼓舞,认为这是证明总统有没有罪的最有力的证据, 要求白宫立即交出有关磁带。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新闻界抓住这条爆炸性的新闻大做文章,公众的反应也特别强烈。总统和他所领 导的政府是否营私舞弊,将通过录音磁带而真相大白,这个消息实在令人振奋。《纽 约每日新闻》的大字标题不无讽刺地写道:“尼克松窃听自己的办公厅。” 尼克松则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他不可能记得水门事件案发后, 他所下达的每一项指示,说过的每一句话,但是对是否录有掩饰真相、阻碍调查的罪 证,他是心里有数的。因此,他本能的反应是,必须借助总统享有的特权,绝不能把 录音磁带的内容泄露出去。 于是,围绕着交还是不交录音磁带,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 考克斯特别检察官穷追不舍,非要尼克松交出磁带不可。看来他有明确的线索, 甚至直接点出和索要去年6月20日,即水门事件发生3天后,尼克松同他的办公室主任 霍尔德曼两次谈话的录音。 尼克松坚守阵地,强调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有权拒绝特别检察官的征调令, 如果他认为它会侵犯政府部门应享有的特权的话。 这场官司先是在联邦地方法院展开。 8月29日,地方法院主审法官赛里加裁决尼 克松败诉。虽然尼克松对这一裁决不能说一点思想准备没有,但毕竟在美国历史上还 不曾有过这样的先例,法院判令总统交出他不愿交出的材料。所以,听到败诉的消息, 他感到震惊。他决定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屋漏偏遭雨。尼克松的搭档、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被控在任马里兰州州长和 副总统期间接受贿赂,面临起诉判罪的危险。虽说这是他个人的问题,但尼克松政府 的形象又遭到损害是不可避免的。10月10日,阿格纽副总统公开表示不再为逃避所得 税这一次的指控做辩护,并提出辞职,以此作为撤消对他进一步追究起诉的条件。两 天后,尼克松提名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素以正直友好几乎没有什么政敌而著称的杰拉 尔德·福特继任副总统。 阿格纽的辞职使尼克松感慨万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人的一生中既有平 坦大道,又有激流险滩和暗礁。“难道我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吗?不,我不是阿格纽, 我不应该失败,也决不能失败!”从学生时代到踏上政界,一直锋芒毕露,担心显得 被动和软弱的尼克松,开始运用其拥有的权力予以反击。 他首先向特别检察官开刀。尼克松要求司法部长理查森解除考克斯的职务,从而 停止他对水门事件的调查。没想到他的老内阁成员、最亲近的幕僚之一理查森,竟然 拒绝执行总统的指令。拒绝执行总统指令意味着什么,理查森是很清楚的,所以,10 月20日,他正式提出辞职。与此同时,司法部副部长拉克尔肖斯也辞职不干了。措手 不及的尼克松只好临时指定一名代理司法部长。 当天下午,白宫新闻秘书齐格勒向记者宣布了司法部长及其副手均已辞职的消息, 并同时宣布,考克斯正被代理司法部长解职,他的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官办公处将随之 撤销,其工作事务交还司法部受理。 这就像在公众的心理大堤上炸开了一个口子,汹涌的抗议浪潮滚滚而来。有的报 纸甚至用了“刽子手:尼克松”这类标题,指出想“杀一儆百”的总统是在向法律和 正义挑战。国会舆论也简直是一边倒,包括共和党内不少议员都感到总统做得太过分, 一致要求对水门事件的调查不能交由司法部,仍需要任命一名特别检察官来全权负责 这一工作。 刚一出击便被碰得头破血流的尼克松,不得不有所收敛,同意代理司法部长选择 一位新的特别检察官全权调查水门事件一案。 11月 1日,来自得克萨斯州、曾任美国律师公会会长的民主党人利昂·贾沃斯基 走马上任。他上任不久便开出传票,还是要征调去年 6月20日白宫的录音磁带作为证 据。 录音磁带,就像鬼魂附体一样缠绕着尼克松。“这里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记录呢?” 新任副总统福特大惑不解,冒昧地建议总统立即交出去。因为他曾得到尼克松的保证, 在水门事件中总统没有做任何亏心事。“既然如此,交出录音带不就能洗清加在总统 身上的嫌疑吗?”正直的福特这样想。“不,我是为了维护总统特权的原则,这一原 则决不能轻易地背弃。”尼克松解释他执意不交磁带的原因。他似乎从福特的眼神中 看出些许猜疑,说:“您若不信,可以把录音放给您听。”但福特谢绝了。 1973年的圣诞节对于尼克松来说也许是灰暗的,但又是值得珍惜的,因为对水门 事件的调查越来越使他处于不利的境地,他在白宫度圣诞节的机会可能将一去不复返 了。当然,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愿意朝这个方面去想。 不过,关于交不交录音磁带的心理防线正在后撤。对于最终可能迫不得已要交的 那部分磁带,该听的要先听一下,该做些处理工作的也要事先做好,以免被动。尼克 松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一个消息在白宫不胫而走,继而被舆论炒得火爆:作为重要证据的去年 6月20日 上午,尼克松同霍尔德曼商谈如何应付水门事件的谈话录音带,竟有18分半钟出现空 白! 分管总统谈话录音工作的女秘书罗丝声称,她从未做过这样的“技术处理”,如 果说她工作中有过失,无意中会抹掉一些录音,那最多也不会超过5分钟。 18分钟的空白意味着什么,人们尽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 此刻,尼克松的心情糟糕透了。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我明白大多数人认为我对那18分半钟的空白无法解释。这是整个水门事件中最 难让人相信和最具侮辱性的部分。我也知道如果我承认那段空白是我自己抹去的,或 者说是罗丝替我抹掉的,或是在我直接或间接要求下有意抹去的,他们就会欣然接受。 可是我知道我没有抹;罗

1972年6月18日,星期日。 温暖的阳光,清新的海风,茂密的树林,松软的沙滩,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初夏海 滨风景画。画里还有错落有致的几幅别墅,那是美国总统在佛罗里达的比斯凯恩湾的 寓所。正在这里度假的尼克松总统,心情和这天气、景色一样的好。 4个月前的2月21日至27日,尼克松总统在他的对外政策首席顾问基辛格博士的陪 同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 态。此举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赞扬和美国人民的普遍欢迎,尼克松的声望大振。 1个月前的5月22日至28日,尼克松又赴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会谈,达成了关于限 定美苏双方各自拥有 2个反弹道导弹发射场的协议,让世界在日益升级的军备竞赛中 看到了一丝有所克制的曙光。 有一系列令人瞩目政绩的尼克松总统,今年任期已满,他正踌躇满志地开始了竞 选连任的准备工作。这次度假,他的公文包里还放着一份竞选备忘录。在他的案头, 放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回忆二次大战的书著《胜利与悲剧》,这本书他已读了几遍, 他想进一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尼克松并没有意识到,正当他向胜利的高峰攀登时,悲剧也在悄悄地向他袭来。 此刻,尼克松正端坐在沙发上,漫不经心地浏览当天的报纸。他有早读的习惯, 看报就像吃早餐一样必不可少。 《迈阿密先驱报》第一版左侧的一段小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其标题是:“企图 在民主党总部装窃听器的迈阿密人在华盛顿被拘留”。 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部去实施窃听,真有意思,尼克松不由自主地看了下 去。报道说,昨天(6月17日)夜里有5个人在华盛顿的水门大厦被捕,民主党全国委员 会总部就设在该处。这5个人中,有4个是从迈阿密去的,其中一个自称是中央情报局 的职员,另 3个是古巴人。他们随身携有照相机和电子侦察设备,是戴着橡胶手套安 装窃听装置时被发现,当场被捕的。 据尼克松自己在回忆录中说,他的第一个感觉是这段新闻荒谬得很,古巴人到美 国民主党总部来装窃听器,真会开玩笑。所以,他把报纸放一旁,便自由自在地投入 大海畅游了好久。后来他甚至觉得,这是有利于他竞选连任的消息,因为它可以声明, 由于有“左派”之称的竞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一向对古巴卡斯特罗政权 采取谦让政策,在美国国内的古巴侨民都害怕这一点,故在民主党总部实施盗窃。这 样的消息传播开来,可以狠狠打击民主党。 然而,事情并非像尼克松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如意。被捕的 5个人中,那个自 称是中央情报局职员的麦科德,实际上是尼克松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安全顾 问,其余 4人也不是什么古巴人,很可能是受雇于“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特工人 员。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如此前景的麦科德等人的被捕,使水门事件很快变成了新闻 界热炒、全国关注的爆炸性新闻。 专门辞去司法部长职务、充任尼克松的竞选连任委员会主席的米切尔,不得不向 新闻界声明,在水门大厦被捕的那 5个人的行为,纯属他们的个人行为,与本委员会 毫无关系。 民主党展开了攻势。它们对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和这伙窃贼提出民事诉讼,要求 赔偿100万美元,后来又增至640万美元。当时它们并没有想到,它们本来可以得到的 更多——当然,并非是指金钱的数额。 两天后,即 6月20日上午,《华盛顿邮报》的一则消息使尼克松不安起来。报道 说,从被捕的人员随身携带的通讯录中,发现了曾在白宫任职的前中央情报局特工人 员,他叫霍华德·亨特,在尼克松的高级顾问科尔森手下任职。闻此消息的白宫,像 挨了地震。 昨天刚从度假地返回华盛顿的尼克松,见报后马上召来其心腹、白宫办公厅主任 霍尔德曼商谈此事。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似乎还没有找到万全的对策。下午继续 探讨同一个问题。情况不明而又怕牵连的尼克松,首先要求霍尔德曼如实告诉他,在 我们“自己人”中,不管属于哪一层次的官员,是否已经使我们卷入这个尴尬的局面。 然后一起研究,目前的一切调查与口供,如果进行深查细究,会不会让民主党抓住把 柄,对我们竞选不利。据尼克松日记记载,米切尔曾在电话里神秘地告诉霍尔德曼别 卷入此案。但此时霍尔德曼很肯定地向尼克松保证,白宫的官员不会被牵涉到此案中, 米切尔也与此事无关,尽可以放心。听到这一保证,尼克松担心被信心所取代,他决 定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 然而,霍尔德曼还告诉他,查究水门行动的主使人已经查到竞选连任委员会财政 组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身上,联邦调查局正在追查因水门事件被捕的麦科德身上携 带的款项,该款项很可能出自竞选连任委员会。“必须阻止联邦调查局追查那笔钱的 来源!”尼克松不容置疑地说。后来,中央情报局的一位高级官员授权向联邦调查局 代理局长打电话,请他“别管这件事”,因为在这两个局之间,早有互不干涉对方秘 密行动的协议。 尽管白宫利用其执政的权力进行掩盖和阻挠,检察机关对水门事件的调查仍在进 行。9月15日,在取得必要的证据之后,在这一事件中当场被捕的麦科德等5人被依法 起诉,同时被起诉的还有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霍华德·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 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 尽管有水门事件的阴影缠绕,尼克松争取连任的竞选依然搞得有声有色。大选前 夕的10月26日,从巴黎回国的基辛格特使,向美国人民公布他与北越代表黎德寿进行 一系列秘密会谈的成果,宣称:“和平即将到来。”这给尼克松政府的政绩本上又增 添了浓重的一笔。尼克松毫不留情地嘲笑他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之流, 是“嘲笑我们国家的过去和将会妨碍它的未来的激进集团”。他针对麦戈文借口水门 事件攻击他的政府是“最腐败的政府”一说进行抨击道:“这些年来批评美国的制度 已变得很时髦。批评者们坚持认为,它是如此偏颇,如此腐败,如此不义,以致我们 应该摧毁它,用别的什么东西取代它。我完全不同意,我相信美国的制度。” 麦戈文显然不是尼克松的对手。在中学时代就以擅长演讲和辩论著称的尼克松, 巧妙地将对手指责他和他的政府的腐败,变成了攻击美国制度的腐败。尽管水门事件 的许多事实已经揭露,但美国选民们似乎对此并不太在意,他们更看重尼克松政府的 政绩,所以,11月7日公布的大选结果,尼克松就得了61%的选民票和520张选举人票, 而麦戈文只获得 34%的选民票和17张选举人票。这是在美国总统选举的历史上少有的 以如此悬殊的票数决出胜负的一次。 以米切尔为首的总统连任竞选委员会成员个个喜形于色,他们似乎忘记了还有 7 个“难兄难弟”因水门事件正在失去自由的监狱里接受审讯。 尼克松满面春风,走马上任,开始了新的一届总统任期。在1973年 1月20日的连 任就职演说中,他还没有忘记抨击他的对手:“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总是受到那 些认为美国一无是处、绝少正确的人们的困扰。但是,我深信,这不是历史对我们有 幸经历这些非凡的年代的评判。”他在演说中自豪地用了一连串“让我们感到自豪的 是……”的字句,宣称“本世纪美国的经历在世界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水门事件的阴影并不因为尼克松满面春风而消散,相反却一步步向他逼来。 当尼克松在台上发表连任就职演说时,对水门事件被告的审讯也在抓紧进行。这场审 讯从1月8日开始,被告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交代其犯罪事实,有的公开表示对各种指 控服罪。他们究竟做了哪些交代,会不会将白宫里更大的人物牵扯进去?还有,为掩 饰真相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会不会弄巧成拙,欲盖弥彰,反而增添新的罪证?这一切, 都使白宫弥漫着一种焦虑的气氛,尼克松及其心腹官员更是坐立不安,失眠频频。 本来应该沉浸在竞选连任胜利的喜悦之中,如今却被水门事件的阴影所笼罩,尼 克松未免感到沮丧。他这时似乎已经意识到,从一开始阻止调查就是个错误,而且是 比到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本身更大的错误。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 和形象,这条路哪怕是错了也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风雨飘摇的白宫,仿佛在经受地震后日益增强的余震的煎熬,谁能保证这不是又 一次更大的“地震”到来的前兆呢?

丢卒保车,大总统挥泪斩马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想以攻为守的尼克松总统,渐渐地处于防不胜防的境地。 尼克松在1973年 2月14日的日记中,忧心忡忡地写道:“我可以料想得到,假如 法官把亨特叫到面前,拿35年的刑期来恫吓他,他很可能为了免受刑罚而就把自己所 知道的一切,全盘吐露。” 亨特,这个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不仅与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的 5名案犯 有牵连,而且他曾和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的法律顾问利迪一起,在白宫的纵容下,私 闯心理治疗专家埃尔斯伯格的办公室,企图窃取加害埃尔斯伯格的材料。这个埃尔斯 伯格曾经把五角大楼关于越南战争的秘密材料交报社发表,对尼克松政府不利,政府 起诉他盗用文件罪,正在受审。白宫显然想置他于死地。一旦这一事件抖露出来,岂 不是又一次“地震”。 如何使亨特保持沉默,或者绝不供出幕后的纵容者,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3月21 日上午,在尼克松的椭圆形办公室,总统和他的法律顾问约翰·迪安商谈着。 “亨特给竞选连任委员会的一名律师写信,索取12.2万美元,作为个人和请律师 的费用。他甚至规定了交款期限。”迪安向尼克松通报了这一情况。 “他们到底想要多少钱?”尼克松知道,有第一笔,就会有第二、第三笔钱;有 第一人,就会有第二、第三人要。 “在整个诉讼期间,至少要付 100万给各个被告。”迪安报出了一个不少的数目, 虽说这一数目对美国总统来说是不难办到的,但在风声很紧的情况下,毕竟要冒不少 风险。 从迪安的口气中,似乎不想再去冒险。骑虎难下的尼克松总统,却只有按照既定 方针走下去这一条路。他曾两次向公众信誓旦旦地保证,他和他领导的白宫在水门事 件一案中是清白的,经得起调查的。如果退缩的话,他和他的政府岂不成了信誉扫地 的说谎者和骗子。 “也许我们这样做是错的”,尼克松缓缓而又坚定地说,“但此时此刻,你难道 不同意最好的出路是把亨特的问题妥为应付吗?我想,此时此刻,这是值得一为的。” 他显然把赌注押在了让被告守口如瓶上。他是在位的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 样押宝也许有他的道理。因为,如果这些被告拿了钱,还想获得自由,即使法院判他 重刑,作为总统还有特赦罪犯的权力。有总统作强大的后盾,聪明的被告是不会吐露 对总统及其领导下的白宫不利的事实的,尼克松相信这一点。 迪安嘴上答应了总统的要求,心里却像挂了15个吊桶,七上八下,惶惶不安。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承认:“从事后看,这一天是我任期内一个悲惨的转折点。” 事实正是这样。不久便“反戈一击”的迪安,使尼克松和白宫狼狈不堪。 迪安不仅说出了白宫几名重要人物与5名窃贼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一案有关, 而且坦白了案发后的一系列掩饰真相的企图。他公开表示,白宫的办公厅主任霍尔德 曼、总统的内务顾问埃利希曼以及他自己,都卷进了此案,有“阻挠司法的举动”。 他还透露,总统的私人律师坎姆巴克曾受命筹款给水门事件一案的被告。 而关在狱中受审的麦科德,也指控争取总统连行委员会主席,前司法部长米切尔 应对他们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行窃一案负责,并且供出在受审期间,有人表示可 予以宽赦,交换条件是他缄口不语。 负责审理水门事件一案的联邦地方法院法官也似乎打定主意要与白宫过不去。在 3 月底进行的宣判中,对第一位将政界要人牵进这一事件的被告麦科德从宽处理,予 以保释,而对其余 4名潜入水门大厦行窃的被告则予以重判,暂定为40年徒刑;与此 案有关、又犯有私闯埃尔斯伯格医生办公室行窃之罪的亨特和利迪,前者被暂判为入 狱35年,后者曾因不肯开口而犯了蔑视法庭罪,就此暂判为6年零8个月徒刑,另处罚 款4万元。 轻重悬殊的宣判,给至今抱有侥幸心理、不愿吐露全部事实的被告形成了巨大的 威慑力。尼克松明知这样的判决过重,甚至实属蛮横,因为对一些杀人犯的判决也不 至于如此;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地方法院法官所采取的一种文明的策略,就是要促 使被告说真话,因为他们的宣判并非最后的判决,如果坦白交代,检举揭发有功,麦 科德就是他们的榜样。 随着水门事件真相的不断抖露,群情激愤,舆论大哗。尼克松的防线是如此脆弱, 已经到了不找几个替罪羊就难以过关的程度。 4 月中旬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接替米切尔担任司法部长的理查德·克兰丁斯特, 急匆匆地求见总统尼克松,说有要事相告。无心度假、正在白宫举行午后宗教礼拜仪 式的尼克松,在仪式结束后马上同他进办公室密谈。克兰丁斯特省去了拐弯抹角的客 套话,直截了当地告诉总统:“迪安把我们告了。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被认为是授权 闯入水门大厦行窃的主谋人。”“不,这不可能。”尼克松惊讶得差点叫了起来,紧 接着又半信半疑地问他的司法部长:“真有其事?”克兰丁斯特没有正面回答,说: “让刑事厅长来谈,您看如何?”尼克松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身穿一件赃兮兮的 T恤衫和一条湿漉漉的牛仔裤,脚蹬一双网球鞋的 司法部刑事厅厅长亨利·派德逊,在克兰丁斯特的带领下,走进了尼克松的办公室。 他是在洗刷游艇时被召来的,连衣服也没来得及换。下属官员如此打扮到白宫来,实 属不敬,要是在平时非被轰出去不可,但这次尼克松只是皱了一下眉头,便让他将掌 握的迪安指控的情况一一道来。这位厅长迟疑了一会,瞥了身旁的部长一眼,在得到 “照实说”的眼神暗示后,便将迪安如何指控总统的办公室主任霍尔德曼、内务顾问 埃利希曼卷入水门刑事案的情况做了汇报,末了还斗胆建议:“应该让他们两个辞职, 不然会有麻烦的,会使您和您的总统职位处境难堪。” 尼克松默默地听着,思索着,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半晌没说一句话。克兰 丁斯特部长和派德逊厅长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你们走吧。”尼克松有气无力地说。 宽大的办公室只剩下沉思的尼克松一人。“好一个吃里扒外的迪安!”尼克松想 对他施加压力,让他明白作为总统可以阻止他获得行政豁免权,到头来一样受刑,可 是又担心把他逼急了眼,说不定会把指控的矛头直接转向他。 “我没有什么把柄掌握在迪安手里。”尼克松的心里暗暗地为自己打气。虽说他 事先确实没有授权任何人去干闯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这样的蠢事,但 事后的掩盖行动他能逃脱罪责吗?一想到这里,他的心又有点发虚。虽说他和年轻的 法律顾问迪安商谈掩盖对策时,没有第三者可以出来证明,但谁又能保证没有留下任 何可以作为证据的话柄呢? 苦思冥想,绞尽脑汁,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对策。想找几个心腹顾问来集思 广益,可是不少人已经涉嫌水门一案,要是再冒出一个像迪安那样“反戈一击”的顾 问,那不就更惨了。看来,只有变以攻为守为以退为进了,“丢卒保车”不失为一种 明智的选择,尼克松终于拿定了主意。 几天后,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被召到总统办公室。尼克松把上次司法部长及该部 刑事厅厅长谈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给他们听,然后,婉转地请他们拿个主意。这两个 人是尼克松的得力助手和多年的忠实朋友,为他谋取总统职位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 要尼克松开口让他们辞职,实际上是把他们开除出白宫,尼克松真是有点开不出口。 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显然被总统介绍的不利于他们的事实惊呆了。虽说这些事实 都是他们经历过的,但一旦作为罪证指控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非常敏感而又特 别能领会总统意图的办公厅主任和内务顾问,此刻,只有吞下辞职这杯苦酒,以便保 全总统和白宫的面子。“我们会现实地面对这一切的。”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说这话 时,眼睛有点发红,鼻子开始发酸。 三人相对无语。谁也没有说出“辞职”这两个令人难堪的字眼,但谁的心里都非 常明白。还是彼此心照不宣吧,各自的心情当然有所不同。 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境: “我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要他们离职,真是自私得可以了;不过我还不至于狠心到 能够心安理得地伤害自己所深切关怀的人。我忧虑他们被迫辞职时所受的打击,但我 更忧虑他们留任不去会使我遭受的打击。” “我现在的问题,是必须把做过一些我亦有份之事的几个朋友开除。” 4月 30日晚上,尼克松向全国发表讲话。他重申自己与水门事件没有牵连,但接 着又说,他将为那些“在一件他们原来深信是正确的事情中可能犯了错误”的下属承 担应负的责任。尼克松借此机会宣布:“今天,我做出了任期内最难的一项决定,我 接受了白宫两位最亲信僚属的辞呈。他们是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称得上是我有幸遇 到的最优秀公务人员中的两位。”他用如此赞美的语句,送给被迫辞职的朋友,与其 说是对朋友的抚慰,倒不如说是为了使自己的心里也好受些。同时宣布已经辞职的还 有那个“反戈一击”的顾问迪安,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前者如果不从白宫清除 出去,怎解尼克松的心头之恨,后者辞职是因为他的一些亲密同事可能“与违反美国 法律的某些行为有牵连”。 尼克松演出了一幕现代“挥泪斩马谡”的话剧。然而,就像马谡被斩并不能夺回 失去的街亭一样,丢了“卒”的尼克松能保住自己这个“车”吗?

穷追不舍,尼克松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对水门事件一案的调查并没有因为受牵连的白宫高级官员辞职而停止,相反追查 得更紧了。尼克松非常清楚下一步追查的目标是谁。“我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对付 他们。”尼克松暗暗地给自己打气。 他任命国防部长埃利奥特·理查森接替辞职的克兰丁斯特,转任司法部长,并授 予他任命一位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的全权。这一任命很快得到了参议院的确认。 尼克松本想通过这样的积极姿态,显示其在水门事件一案上心中无愧,同时又可以有 效地控制司法机关对这一案件的调查,但事后证明他又错了。 新上任的司法部长理查森选择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著名教授阿奇博尔德·考克斯 出任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也许,理查森也想做一个姿态,不分党派,一点不 在乎考克斯是民主党人,使人们感到他的不偏不倚,襟怀坦白。但尼克松却像被当头 敲了一棒,在惊愕之余,心里暗暗叫苦。 在尼克松看来,考克斯是一个怀有党派成见的狂热分子,他和他的属下简直不用 调查就确定了要把作为共和党总统的尼克松赶下总统宝座的目标。可悲的是,正是他 总统本人,通过司法部长赋予考克斯他们得以实现目标的权力。 现在,尼克松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考克斯新官上任即烧火,马上从向白宫索要 有关档案着手,做深入的追查。以民主党参议员萨姆·欧文为主席的参议院水门事件 特别调查委员会,则要求白宫有关官员随时接受该委员会的质询。原白宫法律顾问“ 反戈一击”的迪安,连续在欧文调查委员会作证5天,其开场白就长达345页,读了整 整一天,其中一口咬定尼克松自水门事件案发后,一直想方设法做掩饰工作。为了证 实迪安所言,委员会成员一致要求公开调阅总统的有关档案。有人甚至提出,传讯尼 克松总统亲自出席作证。 再也不能退让了,听到这一消息的尼克松马上做出了这样的反应。 1973年7月7日,尼克松致信欧文,提醒他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早在1953年,杜鲁 门总统也曾被国会传讯出席某个委员会,但他拒绝了。作为总统,他有自己的尊严, 也有这个权利。尼克松接着声明,我会像杜鲁门那样,既不出席委员会作证,也不向 委员会提交文件。 5 天后,欧文回信白宫,说“两不”立场恐怕“势必引起同基本宪法对抗的严重 可能”。就在这一天,尼克松起床时感觉胸部剧烈疼痛,住进了海军医院。 在他住院期间,尼克松听到了一个更使他心痛的消息:他的副助理亚历山大·巴 特菲尔德向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泄露了“天机”:自1971年 3月以来,白宫安装了 能自动记录谈话的秘密录音系统,总统在办公室的所有谈话,都有录音磁带备考。 对此,特别检察官考克斯备受鼓舞,认为这是证明总统有没有罪的最有力的证据, 要求白宫立即交出有关磁带。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新闻界抓住这条爆炸性的新闻大做文章,公众的反应也特别强烈。总统和他所领 导的政府是否营私舞弊,将通过录音磁带而真相大白,这个消息实在令人振奋。《纽 约每日新闻》的大字标题不无讽刺地写道:“尼克松窃听自己的办公厅。” 尼克松则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他不可能记得水门事件案发后, 他所下达的每一项指示,说过的每一句话,但是对是否录有掩饰真相、阻碍调查的罪 证,他是心里有数的。因此,他本能的反应是,必须借助总统享有的特权,绝不能把 录音磁带的内容泄露出去。 于是,围绕着交还是不交录音磁带,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 考克斯特别检察官穷追不舍,非要尼克松交出磁带不可。看来他有明确的线索, 甚至直接点出和索要去年6月20日,即水门事件发生3天后,尼克松同他的办公室主任 霍尔德曼两次谈话的录音。 尼克松坚守阵地,强调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有权拒绝特别检察官的征调令, 如果他认为它会侵犯政府部门应享有的特权的话。 这场官司先是在联邦地方法院展开。 8月29日,地方法院主审法官赛里加裁决尼 克松败诉。虽然尼克松对这一裁决不能说一点思想准备没有,但毕竟在美国历史上还 不曾有过这样的先例,法院判令总统交出他不愿交出的材料。所以,听到败诉的消息, 他感到震惊。他决定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屋漏偏遭雨。尼克松的搭档、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被控在任马里兰州州长和 副总统期间接受贿赂,面临起诉判罪的危险。虽说这是他个人的问题,但尼克松政府 的形象又遭到损害是不可避免的。10月10日,阿格纽副总统公开表示不再为逃避所得 税这一次的指控做辩护,并提出辞职,以此作为撤消对他进一步追究起诉的条件。两 天后,尼克松提名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素以正直友好几乎没有什么政敌而著称的杰拉 尔德·福特继任副总统。 阿格纽的辞职使尼克松感慨万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人的一生中既有平 坦大道,又有激流险滩和暗礁。“难道我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吗?不,我不是阿格纽, 我不应该失败,也决不能失败!”从学生时代到踏上政界,一直锋芒毕露,担心显得 被动和软弱的尼克松,开始运用其拥有的权力予以反击。 他首先向特别检察官开刀。尼克松要求司法部长理查森解除考克斯的职务,从而 停止他对水门事件的调查。没想到他的老内阁成员、最亲近的幕僚之一理查森,竟然 拒绝执行总统的指令。拒绝执行总统指令意味着什么,理查森是很清楚的,所以,10 月20日,他正式提出辞职。与此同时,司法部副部长拉克尔肖斯也辞职不干了。措手 不及的尼克松只好临时指定一名代理司法部长。 当天下午,白宫新闻秘书齐格勒向记者宣布了司法部长及其副手均已辞职的消息, 并同时宣布,考克斯正被代理司法部长解职,他的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官办公处将随之 撤销,其工作事务交还司法部受理。 这就像在公众的心理大堤上炸开了一个口子,汹涌的抗议浪潮滚滚而来。有的报 纸甚至用了“刽子手:尼克松”这类标题,指出想“杀一儆百”的总统是在向法律和 正义挑战。国会舆论也简直是一边倒,包括共和党内不少议员都感到总统做得太过分, 一致要求对水门事件的调查不能交由司法部,仍需要任命一名特别检察官来全权负责 这一工作。 刚一出击便被碰得头破血流的尼克松,不得不有所收敛,同意代理司法部长选择 一位新的特别检察官全权调查水门事件一案。 11月 1日,来自得克萨斯州、曾任美国律师公会会长的民主党人利昂·贾沃斯基 走马上任。他上任不久便开出传票,还是要征调去年 6月20日白宫的录音磁带作为证 据。 录音磁带,就像鬼魂附体一样缠绕着尼克松。“这里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记录呢?” 新任副总统福特大惑不解,冒昧地建议总统立即交出去。因为他曾得到尼克松的保证, 在水门事件中总统没有做任何亏心事。“既然如此,交出录音带不就能洗清加在总统 身上的嫌疑吗?”正直的福特这样想。“不,我是为了维护总统特权的原则,这一原 则决不能轻易地背弃。”尼克松解释他执意不交磁带的原因。他似乎从福特的眼神中 看出些许猜疑,说:“您若不信,可以把录音放给您听。”但福特谢绝了。 1973年的圣诞节对于尼克松来说也许是灰暗的,但又是值得珍惜的,因为对水门 事件的调查越来越使他处于不利的境地,他在白宫度圣诞节的机会可能将一去不复返 了。当然,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愿意朝这个方面去想。 不过,关于交不交录音磁带的心理防线正在后撤。对于最终可能迫不得已要交的 那部分磁带,该听的要先听一下,该做些处理工作的也要事先做好,以免被动。尼克 松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一个消息在白宫不胫而走,继而被舆论炒得火爆:作为重要证据的去年 6月20日 上午,尼克松同霍尔德曼商谈如何应付水门事件的谈话录音带,竟有18分半钟出现空 白! 分管总统谈话录音工作的女秘书罗丝声称,她从未做过这样的“技术处理”,如 果说她工作中有过失,无意中会抹掉一些录音,那最多也不会超过5分钟。 18分钟的空白意味着什么,人们尽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 此刻,尼克松的心情糟糕透了。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我明白大多数人认为我对那18分半钟的空白无法解释。这是整个水门事件中最 难让人相信和最具侮辱性的部分。我也知道如果我承认那段空白是我自己抹去的,或 者说是罗丝替我抹掉的,或是在我直接或间接要求下有意抹去的,他们就会欣然接受。 可是我知道我没有抹;罗

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答: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或者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

水门事件是什么啊?
答:水门事件指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运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随后的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

水门事件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答:水门事件指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窃听事件。所谓水门,指的就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水门大厦,民主党的全国总部所在地。在1927年的水门事件是美国政治历史上一件难得丑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都因此黯然离职。也是美国建国一直到现在第一...

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答: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又称水门丑闻),是上世纪7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一起震惊世界的政治丑闻。事件开始于1972年6月17日凌晨,水门综合大厦的保全人员偶然发现,从地下车库通往大厦的门锁两次被胶布贴住,他便立刻报警。前...

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答:水门事件指1972年美国总统竞选中尼克松共和党政府的非法活动引起的政治丑闻。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民主党全国总部所在地。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潜入大厦进行窃听活动而被捕。随后的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确保共和党竞选...

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答:水门事件(Watergate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水门事件之后,每当美国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

什么是水门事件?
答:7月30日,司法委员会以27票比11票通过弹劾总统案,罪名是掩盖水门事件、滥用职权和拒绝接受调查委员会的传票。8月8日,为避免遭众议院弹劾,尼克松正式宣布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迫辞职的总统。

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答:水门事件是美国发生的一起政治丑闻,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

水门事件是什么??
答:水门事件之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gate)的名称,如“伊朗门”、“情报门”、“虐囚门”等。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

请问什么是水门事件,简单几个字概括一下,谢谢
答: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水门事件之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