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被忽略的后半句是什么?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21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下一句是啥,蕴含了什么道理?

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在三国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正是因为诸葛亮与庞统奇高的才能,可以辅佐君主发展壮大,方能成就霸业。



也确实如此。刘备起初接连败仗,虽然有关羽张飞的帮助,大战却是输多胜少。不得已之后辗转于刘表、曹操的手下。只有在遇到诸葛亮之后,才算是真正的成为一方之主,与曹操孙权分居抗衡。
之后更是随着庞统的加入,刘备又占据益州,若荆州没有丢失,益州与荆州遥相呼应,刘备匡扶汉室的希望非常大。庞统虽然英年早逝,只是帮刘备拿下了益州之后便死去了,对蜀国的影响远没有诸葛亮的大。但庞统的功劳却不容忽视,他为蜀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若不是拥有益州之地,说不定荆州丢失之后就能够让刘备一蹶不振。



那么“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为何刘备拥有了两个人之后,还是输了呢?
其实,“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后面还有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才是刘备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这句话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这完整的一句出自水镜先生司马徽之口。出现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章节中。(司马徽虽然在三国中的戏份不多,但是这位先生却是一位真正的世外高人,颇有战国时期的异士“鬼谷子”的影子。他虽然没有参与到纷斗中,但是三国中的名仕几乎和他都有关系)。
这后半句的子初孝直指的正是法正和刘巴。卧龙凤雏、子初孝直四人,皆在刘备账下。



其实三国中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所夸大,但是并不能代表诸葛亮不是没有经天纬地之才。诸葛亮擅长的并非领兵打仗,而是政务后勤。或许在司马徽的眼中,法正刘巴与庞统一样,擅奇谋,若三人在前线谋敌,诸葛亮坐镇后方,刘备就非常有可能达成一统。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两个人英年早逝!
庞统、法正、刘巴三人死得都早,蜀国只留下一个诸葛亮,即便再呕心沥血,也独木难支。刘备复兴汉室的希望实在渺茫。
而魏国最后之所以能够一家独大(三国后期其实是魏国胜,晋只是坐享其成而已),就是因为前方与后方完美搭配的结果。前方有司马懿统兵,在与诸葛亮交战中虽然没有取得什么优势,但是也没丢过城池土地。



而诸葛亮几次出征,都是因为后方吃紧的原因不得不退军。与之相比的魏国后方,有大臣陈群坐镇,陈群管理内政的能力也是一等一的,司马懿可以毫无顾忌的在前线杀敌。这样对耗下去,蜀国自然不是对手。
正因如此,司马徽的这句话“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说的实在是正确,而刘备在拥有了诸葛亮与庞德之后依旧失败,也正中这句话的后半句所言。



东汉末年,汉室衰颓,诸侯争霸,群雄逐鹿,战乱频仍。各路英雄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接一个的在历史的舞台上展露头角。而最终留下了魏蜀吴三国,各自占据一地,割据一方。而三国之间为求壮大实力,对于贤士能者,谋臣虎将的需求也是十分大的。
而纵观三国时期的谋士,处于最顶端的,恐怕也就只有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两人了。而三国之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然而许多人却并不知道这句话其实尚未说完,还有下半句。那么下面的这句话是什么呢,又是什么意思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首先据演义记载,可知这句话的下半句便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这一句话其实是司马徽遇到刘备后说的。而在这一句话后面,还有另外一句话,"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而这两句中出现的人物,也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卧龙凤雏,指的便是诸葛亮和庞统,这二人自然不必多做解释。
而下半句提到的子初孝直,则分别是刘巴和法正,这二人坦白来说,也都是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了。但是为何司马徽会说出这样的话语,也只能从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来分析了。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之后紧随其后的便是董卓之乱,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诸侯,而经过了一段时间无休止的战乱,最终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曹操、孙权、刘备三人作为三国的君主,也承担着扩张自身,打击敌人的责任。
但是分析魏蜀吴三国的情况,曹操为一代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虎将众多,兵强马壮。孙权历经三代蛰伏,励精图治占据江东一片疆土。剩余的蜀汉一国,刘备虽然求贤若渴,但是真正到其麾下的谋士也就只有诸葛亮而已。诸葛亮即便鞠躬尽瘁,蜀汉的未来也是模糊不清的。


第二,子初与孝直这两人的能力不俗,就连诸葛亮都承认这二人能力不在自己之下。
上文也已经提到了,"子初"指的就是刘巴,"孝直"则指法正。刘巴,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邵东县一带)人。
刘备曾评价刘巴道:"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就连诸葛亮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说其"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刘巴此人博学多才,曾与诸葛亮一同制定《蜀科》,解决了刘备入蜀后面临的财政困难问题。可惜的是,其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次年就去世了。


至于说法正,他是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此人为名士法真之孙,原本属于刘璋麾下谋士,后来归降于刘备。法正此人擅长军事谋略,极擅奇谋。在刘备围困成都时,法正劝说刘璋投降,后又曾在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
在刘备进位称王后,法正更是被其封为尚书令,护军将军。但与刘巴一样的是,法正也死于刘备称王的第二年,刘备伤心之余,还给了法正"翼侯"的谥号,法正也是唯一一个刘备敕封谥号的蜀汉大臣。在刘备讨伐东吴失败后,诸葛亮曾说:"有法孝直在,焉有此败?"


第三,司马徽的这句话,其实已经隐晦地指出了刘备想要兴复汉室的难度之大。
毕竟子初孝直二人,是就连奸雄曹操都想挖墙脚的存在。曹操经常对法正感叹道:"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足可见法正的实力。
但是司马徽能够说出这一句话,就证明了他其实并不看好蜀汉在三国争霸中的结局。毕竟司马徽说了。庞统,诸葛亮,刘巴,法正,皆是不可多得的顶级谋士,其他人随便得一人就能够一统天下的存在,为什么到了刘备这里就不顶用了呢?


要知道,刘备以及其建立的蜀汉,可是集齐了司马徽所认可的四大谋士的。但是最终刘备也照样也没实现他一统天下的大志,反而在三国之中最先落得毁灭的下场。或许这其中也有天妒英才,除了诸葛亮之外的其余三人,都死的太早的原因。
但是也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蜀汉确实是魏蜀吴三国之中,实力最虚弱的那一个。但是司马徽的预言也是正确的,三人死后,就算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凭一人之力,也是不可能挽救已经衰败的蜀汉的。由此可知,司马徽的意思,可能是已经预料到了蜀汉后来的衰败甚至被灭国的结局了。

东汉末年,汉室衰颓,诸侯争霸,群雄逐鹿,战乱频仍。各路英雄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接一个的在历史的舞台上展露头角。而最终留下了魏蜀吴三国,各自占据一地,割据一方。而三国之间为求壮大实力,对于贤士能者,谋臣虎将的需求也是十分大的。

而纵观三国时期的谋士,处于最顶端的,恐怕也就只有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两人了。而三国之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然而许多人却并不知道这句话其实尚未说完,还有下半句。那么下面的这句话是什么呢,又是什么意思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首先据演义记载,可知这句话的下半句便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这一句话其实是司马徽遇到刘备后说的。而在这一句话后面,还有另外一句话,"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而这两句中出现的人物,也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卧龙凤雏,指的便是诸葛亮和庞统,这二人自然不必多做解释。

而下半句提到的子初孝直,则分别是刘巴和法正,这二人坦白来说,也都是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了。但是为何司马徽会说出这样的话语,也只能从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来分析了。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之后紧随其后的便是董卓之乱,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诸侯,而经过了一段时间无休止的战乱,最终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曹操、孙权、刘备三人作为三国的君主,也承担着扩张自身,打击敌人的责任。

但是分析魏蜀吴三国的情况,曹操为一代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虎将众多,兵强马壮。孙权历经三代蛰伏,励精图治占据江东一片疆土。剩余的蜀汉一国,刘备虽然求贤若渴,但是真正到其麾下的谋士也就只有诸葛亮而已。诸葛亮即便鞠躬尽瘁,蜀汉的未来也是模糊不清的。

第二,子初与孝直这两人的能力不俗,就连诸葛亮都承认这二人能力不在自己之下。

上文也已经提到了,"子初"指的就是刘巴,"孝直"则指法正。刘巴,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邵东县一带)人。

刘备曾评价刘巴道:"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就连诸葛亮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说其"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刘巴此人博学多才,曾与诸葛亮一同制定《蜀科》,解决了刘备入蜀后面临的财政困难问题。可惜的是,其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次年就去世了。

至于说法正,他是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此人为名士法真之孙,原本属于刘璋麾下谋士,后来归降于刘备。法正此人擅长军事谋略,极擅奇谋。在刘备围困成都时,法正劝说刘璋投降,后又曾在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

在刘备进位称王后,法正更是被其封为尚书令,护军将军。但与刘巴一样的是,法正也死于刘备称王的第二年,刘备伤心之余,还给了法正"翼侯"的谥号,法正也是唯一一个刘备敕封谥号的蜀汉大臣。在刘备讨伐东吴失败后,诸葛亮曾说:"有法孝直在,焉有此败?"

第三,司马徽的这句话,其实已经隐晦地指出了刘备想要兴复汉室的难度之大。

毕竟子初孝直二人,是就连奸雄曹操都想挖墙脚的存在。曹操经常对法正感叹道:"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足可见法正的实力。

但是司马徽能够说出这一句话,就证明了他其实并不看好蜀汉在三国争霸中的结局。毕竟司马徽说了。庞统,诸葛亮,刘巴,法正,皆是不可多得的顶级谋士,其他人随便得一人就能够一统天下的存在,为什么到了刘备这里就不顶用了呢?

要知道,刘备以及其建立的蜀汉,可是集齐了司马徽所认可的四大谋士的。但是最终刘备也照样也没实现他一统天下的大志,反而在三国之中最先落得毁灭的下场。或许这其中也有天妒英才,除了诸葛亮之外的其余三人,都死得太早的原因。

但是也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蜀汉确实是魏蜀吴三国之中,实力最虚弱的那一个。但是司马徽的预言也是正确的,三人死后,就算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凭一人之力,也是不可能挽救已经衰败的蜀汉的。由此可知,司马徽的意思,可能是已经预料到了蜀汉后来的衰败甚至被灭国的结局了。



得两人不可以得天下,因为卧龙和凤雏之间必有争斗,内部很容易发生混乱。

后半句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根据演义的记载,下半句话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可以看到这都是东汉时期,司马懿和刘备说的。

卧龙,凤雏得一即可安天下,刘备都得到了为何还是失败?
答:怎么就唯独卧龙凤雏这个看走眼了?老罗笑而捋须,汝等尚连清尔。在三国演义里 此个”安“字用得极妙。安者定也,最早出自尔雅的解释,然而安字与天下相结合的时候,安字却是治理天下使其安定的意思(参考: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水镜先生在书中前一句提到:天命有归,龙向天飞,盖应在将军也...

谁说道卧龙、凤雏得一人者可安天下?卧龙和凤雏分别是谁?
答:卧龙是诸葛孔明,就是诸葛亮,凤雏是他师兄,叫庞统,

历史上的庞统到底性格如何?
答:、“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庞统因避难寓居江东期间,周瑜通过鲁肃多次请教庞统,并多用其谋。庞统的第一次正面出场是在曹操80万大军压境,直逼东吴时。周瑜使鲁肃问策于庞统,统先献“火攻”之策,后献“连环”之计。周瑜顿时茅舍顿开,深服庞统之计,并请庞统出山为其施行最关键的连环记。曹操被称为...

关于卧龙凤雏的诗句
答:1. “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可得天下”出自哪首诗 出自《三国演义》,司马徽老先生说的一句话:“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 一、人物简介: 1、司马徽简介: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东汉末年著名的学士,与名士庞德公,徐庶,韩嵩,石韬等人,关系甚密,被庞德公称为“水镜”。东汉末年的士人大多数追逐名利,而卧龙凤雏却...

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夺天下,刘备两个都得到,为何还是没有统一...
答:刘备得到了卧龙和凤雏,却依然没有统一,天下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刘备在得势之后并没有完全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诸葛亮刚刚出山的时候,刘备对诸葛亮百般信任,但是当刘备夺得荆州又夺得益州之后,就逐渐的对诸葛亮有所防备。而诸葛亮在去益州帮刘备的时候,特意告诉关羽联合东吴一起对抗曹操,结果关羽...

刘备亡的原因与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的下一句有何关系?
答:而这里中,在赤壁之中,刘备成功“收服“庞统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很从多人也因此认为刘备最终将消灭魏、吴,一统天下。因为司马徽的话历历在幕:“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和庞统两人只要得一个人就可以平定天下,更何况这两个盖世奇才都到了刘备麾下了呢?刘备这下想不平定天下都难...

文言文三国演义35回
答:水镜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龙、凤雏何人也?”水镜抚掌大笑曰:“好!好!”玄德再问时,水镜曰:“天色已晚,将军可于此暂宿一宵,明日当言之。”即命小童具饮馔相待,马牵入后院喂养。玄德饮膳毕,即宿于草堂之侧。玄德因思水镜之言,寝不成寐。约至更深,忽听一人叩门而入,水镜曰...

凤雏卧龙得一可得天下后半句
答:鱼龙百戏无一堪用也。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这句成语的完整说法是“凤雏卧龙得一可得天下,鱼龙百戏无一堪用也”。意思是,有天赋和才华的人是不可多得的,只要能找到并使用他们,就可以得到天下。而那些虽然看似高超,但实际上无法胜任重任的人,就像是无用的鱼龙百戏。

三国演义里面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各得其一可安天下”,可是诸葛亮为什 ...
答:伏是趴的意思,更深一点解释就是隐居等待时机的意思。而卧是躺的意思,更深一点的意思是睡在家里不想理外面的纷乱。所以意思是很相近的!所以伏龙既卧龙!顺便一提,伏龙是水镜先生给诸葛亮的称号,卧龙是诸葛所居住一代大家给他的称呼,那里也正好叫卧龙岗!

三国演义佳句赏析20字
答:陈炜不得不惊叹“次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虽然陈炜被孔融反驳的五体投地,但是“小时聪明,大时...8.方今正用英雄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心.当刘备被吕布逼迫的无路可走,最终投靠曹操的时候,荀彧向..."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