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皇帝有多忙?从朱元璋朱棣身上就能找答案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22

明朝的皇帝,特别是中后期的皇帝,一个通用的评价,就是懒。一辈子躲在宫里极少上朝的,就有好几位。就好比一个人在单位里成天不坐办公室一样。而业余爱好玩出花样的,更有好几位。有会骑马打仗的(明武宗),会炼丹修道的(明世宗),会鉴定珠宝的(明穆宗),会干木匠活的(明熹宗)。以至于很多后世史家说到这里,无不痛心疾首,说明朝皇帝投错了胎,换个行业肯定标兵。就是不会当皇上。换个行业是否当标兵,这个不好说。但是否会当皇上,还是事实说话,明朝皇帝会玩不假,但玩一辈子却还能保证国事稳定的也多。更重要的是,这些皇帝哪怕玩到脚抽筋,依然牢牢捏住大权。就冲这点说,这些爱玩的家伙,其实各个会当皇上。

只是,说到懒这条,如果明太祖朱元璋泉下有知,不知道会怎么想。儿孙这么懒,真不是他期望的那样。但你可知道,明朝早期的几位皇帝,其实一直都很忙,因为朱元璋为明朝设计的,是一套中国古代空前独裁的君主专制体制。首先是取消了中国有千年传统的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话说,就是皇帝既要坐朝,又要理政,从此政令通畅,上通下达。于此同时,在汉唐时代呼风唤雨的宦官集团,到了明朝也惨遭废武功,明朝宦官机构庞杂,部门之间相互掣肘牵制,同时朱元璋在宫门立铁牌,严禁宦官干政。

而地方藩镇割据的隐患,也被朱元璋剪除,地方行政权力一分为三,各省处理民事有布政使,处理司法工作有按察司,处理军事战事有指挥使,这就是明朝特色的地方“三司”制度,三司不相统属,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而最容易直接造成叛乱的兵权问题,也被朱元璋肢解。明朝的军队,实行的是卫所制度,也就是国家划拨土地给军队屯田,军队自己种地养活自己,既不花国家钱粮,国家更能通过控制土地的方式,牢牢控制住士兵的饭碗。

同时在士兵的统属上,明朝的“国防部”兵部,掌握着任命军官以及调动军队的权力,但是并不拥有对军队的直接管辖权。而明朝的军事机关五军都督府,拥有对军队的管辖权,但是却不具备人事权和调度权,这样双方相互牵制,谁也无法独立控制军队,只能老老实实对皇帝负责。这一番体制妙处多多,取消了宰相制度,前朝宰相专权欺负皇帝的事情不可能上演。而设立三司制度,前朝藩镇割据乃至脱离中央的事情也不可能上演,禁止宦官干政,前朝宦官专权甚至操纵皇帝废立的事情同样不可能上演。

而肢解了军队指挥权与管辖权,前朝权臣专兵,叛乱中央的事情更不可能上演。如此一来,所有可能的实权部门,权力都被朱元璋一拆再拆,整个官僚体制相互制约掣肘,谁也不能独大,所有的实权官员,都只能老老实实对皇帝负责,谁也不能越过皇帝自行其是,也就谁都不能威胁到老朱家的家天下。但真正做上了皇帝才会发现,大权独揽的日子,其实是不好过的,就好比是现代社会里,一个人早晨起来刚睁开眼睛,甚至还在睡梦中,电话就开始想个不停,每天有成千上百个电话打进来,都要向你请示工作,且不说工作怎么处理,就是听汇报的频率,就能把人听到头大。

明朝的前几代皇帝,特别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及永乐皇帝朱棣,都是这样的工作狂。照《明实录》里朱元璋自己的话说,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直到日头偏西的时候才回宫,而且就是睡觉的时候,他也经常失眠,经常思考国事的时候,猛地就醒了,醒了就披衣起床,把白天需要处理的国事写下来,上班后一件一件的落实。甚至吃饭的时候,猛然想起什么事情,也随手找个纸条写下来,然后贴在自己的衣服上,相当多的时候,当朱元璋召见大臣的时候,大臣会惊讶的发现,他的衣服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纸条,全是国家大事。

《明实录》里曾经做了这样的统计:朱元璋曾经在连续八天里,处理各种奏折一千六百件。每一本奏折他都认真批阅,而且还总结主要内容,从一千六百件奏折里,一共提炼总结出三千二百件所言之事。明朝奏折的格式,一份奏折如果要单独成章,至少要有一千字。也就是说,朱元璋八天里,总共看了至少一百六十万字,平均到每天少说二十万字,而且这不是蜻蜓点水般的速度浏览,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推敲,总结思考,并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其工作强度,好比今天一个高考生,每天要做总篇幅多达二十万字的阅读理解题,而且必须保证,每一道题都不能出错,所有的答卷,必须百分百正确。

何况考生做错了题,最严重的后果只不过扣几分,朱元璋如果批错了奏折,后果会更严重,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话说,一念之差,耽误的就可能是万千黎明苍生,所以百官言事中的每一句话,他都要慎之又慎的查看。永乐皇帝朱棣的工作方式,有明确的时间表――每天早晨四更起床,吃过早餐后,要先在上朝之前,抓紧要把当天准备处理的国事,预先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开始早朝,按照《大明会典》的记录,明朝的早朝开始时间,相当于今天的凌晨五点钟,起个大早的朱棣,在早朝结束之后,就要着手处理国事,批阅各类奏章,他每天批阅奏章,往往都要到深夜,经常要到凌晨才睡。



朱棣是个好皇帝吗?如何评价其在位期间五件大事的功过得失?
答: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也是明朝历史上评价最高的皇帝之一。后世有不少人认为,如果明朝只能选出两位好皇帝,那么有资格入选的也只能是明太祖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了。然而随着现代对明朝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朱棣身上许多负面事件被不断发掘出来,其人物形象逐渐变得模糊。那么问题来了,朱棣究竟...

朱棣能够得到天下并非没有道理,他有哪些过人之处?
答:一、战争中长大的皇子朱棣可以说是闻着战争长大起来的,他是在战争的硝烟中成长的,朱棣能够当成皇上可以说他的才能也。仅仅是在朱元璋之下,并不比朱元璋差很多,朱棣也喜欢打仗,他的智谋也非常的聪明,善于用人才,在军事方面也有一定的军事管理理念。朱棣作为罕见的勇士和智慧并存的人,朱棣可以说是一...

朱棣起兵称帝,究竟是天命所归还是谋权篡位?
答:靖难之役,就是为了谋权篡位朱棣内心本就有觊觎皇位心思,如果不是哥哥朱标太过优秀,我想朱棣在朱元璋还在世时候,就会开始谋划夺权,让朱元璋立自己为储君。无奈兄长太优秀,父亲又太喜欢兄长,以至于兄长离开,都不愿意从自己剩余儿子中,选择一位来做皇帝。靖难之役出现,同建文帝削藩有很大关系。削藩这...

朱元璋真的是个凶狠残暴的皇帝吗?他为什么要大肆杀戮有功之臣?
答:说起大明王朝的“冷酷角色”,很多人都认为是明成祖朱棣。 因为他下了天下帝王的大旨,消灭了方孝孺十族。 也被称为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聪,将朝廷的文武百官玩弄于鼓掌之中。通过大礼仪之争,他杀了很多谏臣。 他可以抬起头让徐阶指挥内阁,他可以低头去,让严世蕃、严嵩的头落地,翻手如云...

三次站在风口上的朱棣,是靠运气成为皇帝的吗?
答: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但朱元璋没有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孙子朱允炆。可是试问有谁不想当皇帝呢?朱棣在和尚姚广孝的怂恿下,也萌生了谋反当皇帝的想法,于是他开始计划如何谋反。谋反的结局我们也都知道了,朱棣谋反成功,当上了明朝第三位皇帝。有很多人认为朱棣是凭着运气当上皇帝的,因为三...

朱棣为什么在朱元璋死后才造反?他真的不敢对抗朱元璋吗?
答:朱棣为什么在朱元璋死后才造反,他真的不敢对抗朱元璋吗?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棣是其第四子,被封为燕王,在朱元璋死后发动靖难之役,夺了自己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天下。这里先说结果,朱棣确实是不敢对抗朱元璋的。朱元璋在位之时,有多起杀功臣的大案牵连甚广,但天下都很稳定,这与朱元璋铁腕...

朱棣的皇位一生都坐不安稳,这究竟是为什么?
答:朱棣是明朝一位很厉害的皇帝,也是明朝那么多皇帝之中除了朱元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皇帝,而朱棣一生的污点就在于他取得皇位的手段,并不是名正言顺的,这一切都要从朱元璋立足朱允炆为下一任皇帝开始说起。朱元璋很早就立了一位太子,而他本身对于这位太子也是非常喜爱的,甚至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来培养孩子,...

朱棣有多残暴,比之朱元璋无不及,连宫女也不放过
答:明成祖朱棣,大明朝第三个皇帝,所得皇位也不是名正言顺。太祖朱元璋当初指定的皇帝是太子朱标,然而朱标英年早逝,然后就指定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言下之意也就是让孙子来当皇帝,这让当时朱元璋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儿子们颇为不满,尤其是燕王朱棣,自恃雄才大略、文武双全,却让一个黄口小儿...

朱棣执政期间还是很有政绩的,为何关于他的评价却还是两极分化?
答:朱棣执政期间还是很有政绩,但是他武装夺取政权的手段始终成为人们质疑他得到皇位手段的痛点,而且朱棣为了维持自己政权稳定性伤害了很多无辜的人,这一点确实遗传了朱元璋所有基因。在朱棣身上能够看到朱元璋的影子,朱元璋和朱棣作为大明王朝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两代君王,他们的历史地位受到很大的争议,毁誉参半...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
答:他还派郑和七下西洋,把军事、外交、经济等多方面都推上了巅峰时期。从朱棣身上,我体会到了他的雄才大略,敢作敢为,为了建功立业,作了不计其数的准备。尽管朱棣不是一个好人,但绝对是一位明君! 每个王朝的建立、兴盛、再到衰败,都是一部血泪史,许多皇帝都有他们过人的才干,也有阴暗的一面。从朱元璋、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