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些文言文小故事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11
一些文言文小故事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 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1、楚人学舟
原文: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2、鲁人徙越
原文: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
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3、打捞铁牛
原文: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
翻译:宋时曾建浮桥,并铸八头铁牛镇桥。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毁浮桥,铁牛沉入河底。官员悬赏能使铁牛浮出水面的人。
有个叫怀丙的和尚建议,将铁牛固定在两艘装满泥土的大船中间,用勾状的巨木勾住牛身,这时慢慢减去两船的泥土,船身重量减轻,自然浮起,连带也将铁牛勾出水面。转运使(官名,掌军需粮饷、水陆转运)张焘(字景元)赐给和尚一件紫色袈裟,以示嘉奖。

4、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陛:宫殿的台阶。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翻译: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 景公说:“好!寡人我受教了。”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5、农夫殴宦
原文: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翻译: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来卖,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钱,还要求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须得到你的这匹驴才行。”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要靠它嫌钱糊口。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往回走了,而你还是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拼了!”于是农夫殴打了宦官。
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6、敝帚自珍
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翻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体裁⑥[里语]俗语,民间谚语。
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比喻人无自知之明。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
7、樊重树木
原文: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译文】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8、齐人有好猎者
原文: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②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邻里。思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翻译:齐国有个人,喜欢打猎,但空费时日,持续很久,什么野兽也没打到。一到家里,就感到对不起妻室儿女;走出家门,就感到对不起朋友乡邻。考虑打不到野兽的原因,就是喂的猎狗太差。想买一只好狗,家里又十分贫困,买不起。于是,他回去迅速种田。迅速种田,家里就富裕起来;家里富裕起来,也就有钱买到好狗;猎狗的本领高强,于是每次都能捕获到野兽:,他那打猎的收获,经常超过了别人。 不只打猎是这样,其他事情也都是这样啊!
启发: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攻,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9、张良受书
原文: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翻译: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 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 (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卷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走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张良的优秀品质:恪守诺言,虚心求教

10、赵人患鼠
原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中山:地名 ②盍:何不 ③垣墉:墙壁 ④若之何:为什么
翻译: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这则寓言分析: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01德行第一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4.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已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5.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6.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期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9.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0.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1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2.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1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4.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已子。

15.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16.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17.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若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18.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19.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20.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

21.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22.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匹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为美事。

23.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24.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频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25.顾容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26.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之皮邪?

27.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

28.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29.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30.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至交,不宜说之。

31.庾公乘马有的庐,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32.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33.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34.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35.刘尹在郡,临终绵#,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外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答曰: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

36.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37.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38.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邪?范笑而受之。

39.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40.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41.初,桓南、杨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觊亦即晓其旨。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意色萧然,远同鬭生之无愠。时论以此多之。

42.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43.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称曰:昔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44.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45.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46.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47.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02言语第二

1.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怍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文礼答曰:明府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

2.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3.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

4.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

5.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6.颖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7.荀慈明与汝南袁阆相见,问颖川人士,慈明先及诸兄。阆笑曰:士但可因亲旧而已乎?慈明曰:足下相难,依据者何经?阆曰:方问国士,而及诸兄,是以尤之耳。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公旦《文王》之诗,不论尧舜之德,而颂文武者,亲亲之义也。《春秋》之义,内其国而外诸夏。且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不为悖德乎?

8.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扬桴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孔融曰:祢衡罪同胥靡,不能发明王之梦。武惭而赦之。

9.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颖川,故二千里候之。至,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诸候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所以慷慨,夷、齐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钟,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10.刘公干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陛下纲目不疏。

1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12.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13.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既成,自行视。谓左右曰:馆当以何为名?侍中缪袭曰:陛下圣思齐于哲王;罔极过于曾、闵。此馆之兴,情钟舅氏,宜以渭阳为名。

14.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15.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16司马景王东征,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招君,何以来?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鼓畏法而至耳!

17.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18.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举郡计人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

19.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帝说,群臣叹服。

20.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21.诸葛靓在吴,于朝堂大会。孙皓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22.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23.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还,乐令问王夷甫曰:今日戏,乐乎?王曰: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著。

24.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孙云:其山#巍以嵯峨,其水#渫而扬波,其人磊#而英多。

25.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相图。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乐令既允朝望,加有婚亲,群小谗于长沙。长沙尝问乐令,乐令神色自若,徐答曰:岂以五男易一女?由是释然,无复疑虑。

26.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27.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曰:患疟也。主人曰:尊候明德君子,何以病疟?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

28.崔正熊诣都郡。都郡将姓陈,问正熊:君去崔杼几世?答曰:民去崔杼,如明府之去陈恒。

29.元帝始过江,谓顾骠骑曰:寄人国土,心常怀惭。荣跪对曰: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耿、亳无定处,九鼎迁洛邑。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

30.庾公造周伯仁。伯仁曰:君子何所欣说而忽肥?庾曰:君复何所忧惨而忽瘦?伯仁曰: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

31.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候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32.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33.顾司空未知名,诣王丞相。丞相小极,对之疲睡。顾思所以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元公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丞相因觉,谓顾曰:此子圭璋特达,机警有锋。

34.会稽贺生,体识清远,言行以礼。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秀。

35.刘琨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谓温峤曰: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今晋阼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于江南。子其行乎?温曰:峤虽不敏,才非昔人,明公以桓、文之姿,建匡立之功,岂敢辞命?

36.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既出,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

37.王敦兄含为光禄勋。敦既逆谋,屯据南州,含委职奔姑孰。王丞相诣阙谢。司徒、丞相、扬州官僚问讯,仓卒不知何辞。顾司空时为扬州别驾,援翰曰:王光禄远避流言,明公蒙尘路次,群下不宁,不审尊体起居何如?

38.郗太尉拜司空,语同坐曰:平生意不在多,值世故纷纭,遂至台鼎。朱博翰音,实愧于怀。

39.高坐道人不作汉语。或问此意,简文曰:以简应对之烦。

40.周仆射雍容好仪形,诣王公,初下车,隐数人,王公含笑看之。既坐,傲然啸咏。王公曰:卿欲希嵇、阮邪?答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41.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于津梁。于时以为名言。

42.挚瞻曾作四郡太守、大将军户曹参军,复出作内史,年始二十九。尝别王敦,敦谓瞻曰:卿年未三十,已为万石,亦太蚤。瞻曰:方于将军,少为太蚤;比之甘罗,已为太老。

4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4.孔廷尉以裘与从弟沈,沈辞不受。廷尉曰:晏平仲之俭,祠其先人,豚肩不掩豆,犹狐裘数十年,卿复何辞此?于是受而服之。

45.佛图澄与诸石游,林公曰:澄以石虎为海鸥鸟。

46.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

47.陶公疾笃,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仁祖闻之曰:时无竖刁,故不贻陶公话言。时贤以为德音。

48.竺法深在简文坐,刘尹问:道人何以游朱门?答曰: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或云卞令。

49.孙盛为庾公记室参军,从猪,将其二儿俱行。庾公不知,忽于猎场见齐庄,时年七八岁,庾谓曰:君亦复来邪?应声答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50.孙齐由、齐庄二人小时诣庾公,公问齐由何字,答曰:字齐由。公曰:欲何齐邪?曰:齐许由。齐庄何字,答曰:字齐庄。公曰:欲何齐?曰:齐庄周。公曰:何不慕仲尼而慕庄周?对曰:圣人生知,故难企慕。庾公大喜小儿对。

51.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张颇不恹。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谓: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敷曰:不然,当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52.庾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

53.庾稚恭为荆州,以毛扇上武帝,武帝疑是故物。侍中刘劭曰:柏梁云构,工匠先居其下;管弦繁奏,钟、夔先听其音。稚恭上扇,以好不以新。庾后闻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54.何骠骑亡后,征褚公人。既至石头,王长史、刘尹同诣褚。褚曰:真长,何以处我?真长顾王曰:此子能言。褚因视王,王曰:国自有周公。

55.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56.简文作抚军时,尝与桓宣武俱人朝,更相让在前。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简文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57.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薄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58.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

59.初,荧惑入太微,寻废海西。简文登阼,复入太微,帝恶之。时郗超为中书,在直。引超入曰:天命修短,故非所计。政当无复近日事不?超曰:大司马方将外固封疆,内镇社稷,必无若此之虑。臣为陛下以百口保之。帝因诵庾仲初诗曰: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声甚凄厉。郗受假还东,帝曰: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于此!由是身不能以道匡卫,思患预防,愧叹之深,言何能喻!因泣下流襟。

60.简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宣武至,问:上何在?简文曰:某在斯。时人以为能。

61.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入。

62.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63.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

64.刘尹与桓宣武共听讲《礼记》。桓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

65.羊秉为抚军参军,少亡,有令誉。夏候孝若为之叙,极相赞悼。羊权为黄门侍郎,侍简文坐。帝问曰:夏候湛作《羊秉叙》,绝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权潸然对曰:亡伯令问夙彰,而无有继嗣。虽名播天听,然胤绝圣世。帝嗟慨久之。

66.王长史与刘真长别后相见,王谓刘曰:卿更长进。答曰:此若天之自高耳。

67.刘尹云:人想王荆产佳,此想长松下当有清风耳。

68.王仲祖闻蛮语不解,茫然曰:若使介葛庐来朝,故当不昧此语。

69.刘真长为丹阳尹,许玄度出都,就刘宿。床帷新丽,饮食丰甘。许曰:若保全此处,殊胜东山。刘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不保此!王逸少在坐,曰: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

70.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7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2.王中郎令伏玄度、习凿齿论青、楚人物,临成以示韩康伯。康伯都无言,王曰:何故不言?韩曰:无可无不可。

73.刘尹云:清风朗月,辄思玄度。

74.荀中郎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汉之君,必当褰裳濡足。

75.谢公云:贤圣去人,其间亦迩。子侄未之许。公叹曰:若郗超闻此语,必不至河汉。

76.支公好鹤,住剡东#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锻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77.谢中郎经曲阿后湖,问左右:此是何水?答曰:曲阿湖。谢曰:故当渊注#著,纳而不流。

78.晋武帝每饷山涛,恒少。谢太傅以问子弟,车骑答曰: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

79.谢胡儿语庾道季:诸人莫当就卿谈,可坚城垒。庾曰: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河焚舟。

80.李弘度常叹不被遇。殷扬州知其家贫,问:君能屈志百里不?李答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剡县。

81.王司州至吴兴印渚中看。叹曰: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

82.谢万作豫州都督,新拜,当西之都邑,相送累日,谢疲顿。于是高侍中往,径就谢坐,因问:卿今仗节方州,当疆理西蕃,何以为政?谢粗道其意。高便为谢道形势,作数百语。谢遂起坐。高去后,谢追曰:阿酃故粗有才具。谢因此得终坐。

83.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都下诸人送至濑乡。将别,既自凄惘,叹曰: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84.孙绰赋《遂初》,筑室畎川,自言见止足之分。斋前种一株松,恒自手壅治之。高世远时亦邻居,语孙曰: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孙曰:枫柳虽合抱,亦何所施?

85.桓征西治江陵城甚丽,会宾僚出江津望之,云:若能目此城者,有赏。顾长康时为客,在坐,目曰:遥望层城,丹楼如霞。桓即赏以二婢。

86.王子敬语王孝伯曰:羊叔子自复佳耳,然亦何与人事?故不如铜雀台上妓。

87.林公见东阳长山曰:何其坦迤!

88.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89.简文崩,孝武年十余岁立,至暝不临。左右启依常应临。帝曰:哀至则哭,何常之有!

90.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心。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袁曰:必无此嫌。车曰:何以知尔?袁曰: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

91.王子敬曰: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92.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93.道壹道人好整饰音辞,从都下还东山,经吴中。已而会雪下,未甚寒。诸道人问在道所经。壹公曰: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

94.张天锡为凉州刺史,称制西隅。既为苻坚所禽,用为侍中。后于寿阳俱败,至都,为孝武所器。每入言论,无不竟日。颇有嫉己者,于坐问张:北方何物可贵?张曰:桑椹甘香,鸱#淳酪养性,人无嫉心。

95.顾长康拜桓宣武墓,作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人问之曰:卿凭重桓乃尔,哭之状其可见乎?顾曰:鼻如广莫长风,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悯――――耽心、忧虑的意思。 长――――生长、发育的意思。
揠――――拔的意思。 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谓――――告诉。 病――――劳累。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趋――――赶去。 非徒―――不仅只是。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
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廪―――――粮食仓库。
狐假虎威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枣犹百兽之畏虎也。”
注释
荆宣王——就是楚国的国君楚宣王。他是楚肃王的儿子,名字叫良夫。 北方——指我国当是中原一带的各个诸侯小国家。 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 江一——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 长——音掌,长官,首领的意思。 然——就是这个样子,(回答)“对”的意思。
黔驴技穷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应应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
黔——音钱,就是黔州,在现今贵州省境内。 庞然——庞,音旁,庞大,形体或数字很大。庞然,身体高大的样子。 应应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骇——音害,惊骇,就是恐惧的意思。 遁——音盾,逃遁,跑开、逃避的意思。 搏——音脖,搏斗,就是双方对打。 狎——音狭,表示亲近但态度放荡、不庄重。 踉——音狼,踉跄,乱步行走的样子。 喊——老虎跑哮、大叫的声音。 柳宗元——人名,生于公元七七三年,死于公元八一九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作家,著有《柳河东集》。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淄,音资。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 袂——音妹,就是衣裳的袖子。 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不肖——就是不贤,没有德才的人。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祠——音词,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 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 卮——音之,古代饮酒用的器皿。 固——固然,本来的意思。 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 亡——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战国策——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原来只是一些零散的材料,记载我国战国时代谋士和说客的政治活动及其言辞。西汉人刘向将这些材料进行了整理和校订,按照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排列起来,一共编成三十三卷,简称《国策》。

聊斋里有的是
【齿乞】石

新城王钦文太翁家,有圉人王姓,幼入劳山学道。久之,不火食。惟啖松子及白石,遍
体生毛。既数年,念母老归里,渐复火食,犹啖石如故。向日视之,即知石之甘苦酸咸,如
啖芋然。母死,复入山,今又十七八年矣。

雹神

王公筠苍,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
人为通。公见之,貌修伟。怀中出天师刺,曰:“闻驺从将临,先遣负弩。”公讶其预知,
益神之,诚意而往。天师治具相款。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
少间,向天师细语。天师谓公曰:“此先生同乡,不之识耶?”公问之。曰:“此即世所传
雹神李左车也。”公愕然改容。天师曰:“适言奉旨雨雹,故告辞耳。”公问:“何处?”
曰:“章丘。”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天师曰:“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
徇?”公哀不已。天师垂思良久,乃顾而嘱曰:“其多降山谷,勿伤禾稼可也。”又嘱:
“贵客在坐,文去勿武。”神出,至庭中,忽足下生烟,氤氲匝地。俄延逾刻,极力腾起,
才高于庭树;又起,高于楼阁。霹雳一声,向北飞去,屋宇震动,筵器摆簸。公骇曰:“去
乃作雷霆耶!”天师曰:“适戒之,所以迟迟;不然,平地一声,便逝去矣。”公别归,志
其月日,遣人问章丘。是日果大雨雹,沟渠皆满,而田中仅数枚焉。

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
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
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
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
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
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有邑
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
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
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庄周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环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①’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②激③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吉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礼论(节选)

荀子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①。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岐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①,又请杨子之竖②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③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如所之,所以反也。”

讲一个幽默而又有哲理的小故事
答:讲一个幽默而又有哲理的小故事,故事内容要短,不要文言文。一定要幽默搞笑的... 讲一个幽默而又有哲理的小故事,故事内容要短,不要文言文。一定要幽默搞笑的 展开  我来答 分享 复制链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

文言文寓言小故事
答:工之侨听说了,叹道:"悲哀啊,这世道!难道就单单是一把琴的事吗?别的方面没有不也是这样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起灭亡啊!"便离开国土,遁入深山之中,没人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文言文寓言小故事篇五...

要有关诸葛亮的智谋的故事,不要古文的,100字
答: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诸葛亮故事吃瓜留子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

十个成语故事,越短小越好,不要文言文,注明出处 寓意
答:的土堆;貉,音鹤,俗称树貉,状似狐小,毛黄褐色,深厚而温滑,可做皮袍。后来的人将这两句话引申成“一丘之貂”一句成语,来此喻同类没有差别,像在同一个山丘里生长的貂一样,形体都是相同的。 这成语在应用时,都是用来形容反面的...

文言文小故事50字
答:1. 要30篇文言文的成语故事 50字左右 急 盲子失坠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文言文趣味故事
答:3. 幽默的简短的文言文小故事原文和翻译 上学时学文言文,我的同桌在睡觉,老师让他起来翻译“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值得推辞的)。” 只见那哥们儿端起书,开口道:“我喝死都不怕!”在全班的暴笑声中...

文言文小故事100以内,30则刻舟求剑 、拔苗助长、自相矛盾、夸父逐日...
答:2、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3、教学相长 虽有嘉...

能不能找一些很短的文言文寓言故事
答:【字词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②溉汲:取水.③穿井:挖井.【诗文翻译】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外边去取水,所以总有一个人在外边奔波.后来他家挖了一口井,于是对人说:“我挖了一口井,家里就多...

文言文的寓言故事
答: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2. 几篇文言文寓言故事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

文言文幽默小故事
答:2. 幽默文言文小故事 人发笑的艺术,其主要表现方式即是幽默。 而幽默的本质就是有趣、可笑和意味深长。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和审美活动,任何平淡庸劣的价值取向和因循固陋的思维方式,都与幽默无缘。 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