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风险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5-06
制度性缺陷、政治运作过程中的不规范、偏离法治轨道和党的领导是产生政治风险的三大原因

政治过程中存在着风险,这是由其自身的不确定性因素决定的。化解和防范政治风险,是政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民主政治的风险表现在:

1、信任危机。虽然公共权力的产生经过了民主程序,但如果在权力运作过程中缺乏有力的监督和约束,就必然产生大量的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从而丧失了公民的信任。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公民采取不合作、抵触和对抗的态度,并且通过自己的政治代表提出质询案或罢免案。信任危机也就是合法性危机,当公民对某一届政府整体上失去信任时,管治危机也随之发生,甚至会降低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2、暴民政治与动乱。民主政治一旦超越了自己的界限,就会在整体上失控,从而导致混乱的局面。“文化大革命”最为典型。社会动乱一定与政治上的无序相关,也与政府的控制能力相关。暴民政治是民主的极端形式,对民主制度的损害极大;

3、对少数人利益的侵害。民主政治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缺少对少数人利益的保护性制度,多数决定的原则很可能会导致不公正的结果,即多数人将意志强加于少数人,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在民主的口号下丧失掉。这方面,应当考虑著名学者罗尔斯关于正义论的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例如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只要其结果能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它们就是正义的。相反,如果不考虑对少数人利益的补偿,多数决定的原则就有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产生政治风险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制度性缺陷。现代政治制度是一个完整体系,并且需要依社会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完善。如果在选举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监督制度、公民参政议政制度、政治问责制度等方面存在漏洞,或者程序不合理、不科学,就有可能引发政治风险。因此,民主政治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制度建设;二是政治运作过程中的不规范。例如省略掉法定的程序性安排,或者马虎从事走过场,都会影响到政治结果的公正,从而导致风险的发生。如果其间出现严重的徇私舞弊,不仅使信任危机出现,而且还可能导致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起动乱;三是偏离法治轨道和党的领导。民主政治的运作以严格的程序性为特征,并且依靠法治来保障。如果随心所欲、无法无天,政治混乱的局面就不可避免;同时,从我国的政治实践来看,离开党的领导,政治格局就会出现四分五裂的现象,其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政治风险不等于政治危机。控制和防范政治风险,就是要避免政治危机的发生。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防范政治风险,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人代会制度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并且以党内民主来带动社会民主的发展;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大力进行公民意识的教育培养,落实宪法精神,保障公民的权利,保障和尊重人权;要进一步改革行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总之,要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广大群众在实践中已经创造了许多政治制度建设的经验,要在概括总结的基础上予以确认和推广。例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两推一选”制度,我省许多地区探索的“村财镇管”制度,以及对政治职能部门的群众评议制度等等,都反映了群众的政治智慧和实践结果,对于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政治制度建设中,还应发挥两个积极性,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再次,不断完善法治环境,坚持以法治国,以法来保障政治运作。要严格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认真规范政治过程,保证政治结果的正义性目标的实现。要及时把握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公民的政治主张,倾听群众的呼声。做到既从善如流,又因势利导,化解人们的不满情绪,实现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并依法限制、纠正政治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最后,要进一步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保障政治建设的方向。要防止政治建设中脱离党的领导的倾向,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地安排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的目的是要革除体制上的弊端,加强中央集权,使整个国家机器的动作更加顺畅。个人认为党抓军队和议会(政权),其他行政办事机构(事权)对议会负责。议会负责成立、监督、撤销行政办事机构,负责制定各机构的责任及权利范围,机构只在议会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如有需要变动的事项可在议会上提。改革只改行政办事机构。党不介入行政办事机构。机构出问题就不会烧到党身上。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自己管自己)的问题,终止数千年来“官本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高校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答:运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原理和方法-探索和研究高校风险管理基本理论-构建一套符合现代高校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高校深化改革与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新方向。高校主要风险因素分析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成为自我承担风险的主体...

全面深化改革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一方面,从思想和理念上,目前包括经济学界、社会学界、法学界、产业界,以及对于绝大多数党政领导干部,在继续推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法治化民主化的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已经达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看,...

联系实际论述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关系
答:另外,政治体制改革存在风险,政府本身不愿冒风险。这就要求通过局部的不平衡来达到整体的动态平衡。李景鹏教授还特别强调,政治体制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外部环境,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体制阻碍其发展的时候,经济发展就会从反面提出要求,不改革...

为什么说监察体制改革是重大政治体制改革
答: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内监督与...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什么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
答: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措施:1、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20...

为什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答:在新的国际形势面前,我们推出任何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都变得相当敏感复杂,必然面临许多来自国际和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

如何解读近30 年中国的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
答:因此,政治改革对于各级领导层来说,从来都具有被迫性。..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便只能来自外部的压力了。也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的:即如果不改革,则会冒更大的风险和丧失更大的利益,这样,在“两害相权取其轻”...

传统中国的社会治理机制
答:面对一系列的风险与挑战,未来我国社会治理的体制与机制须进行持续的创新发展。一是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要坚持德法兼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在法治轨道...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到了1987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正式实施,他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又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最后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搞得过激,旧的体制被摧毁,新的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苏联成了随波漂流的一艘大船。第二、没有形成领导改革的核心力量...

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答: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