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有哪些古代文明遗址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4-20
长江流域有哪些古代文明遗址

比如:河姆渡文化,三星堆文化,都是比较有名的,特别是三星堆,那儿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另外,可能上海的马桥文化也是其中之一哦,毕竟我们处在长江流域嘛~

长江上游:巫山大溪文化遗址、新繁水观音遗址
长江中游: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江西清江的吴城遗址是、江西新干商代遗址、炭河里遗址、彭头山文化、玉蟾岩遗址、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马家洪文化和良渚文化、田螺山遗址

  良渚
  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宁绍平原-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江南最具特色的一个文化系列。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河姆渡文化,被认为是江南地区迄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存。其后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或草鞋山文化分布范围更广。已发掘的典型遗址有嘉兴马家浜、吴县草鞋山等,距今6000年左右,他们发展成为甚为发达的良渚文化。
  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瓶窑镇上的古城遗址。东西南北四个城墙门,如今安安静静地躺在农田里,四周有少量的住家。
  城墙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迹
  北城墙同样也挖出了一个坑,同样的黄土和石头,唯一不同的是“这座城墙坑比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层是泥和沙相间,而且很有规律,从上到下沙层逐渐加厚,泥层逐渐变薄,做工非常考究”,据刘斌推测,土墙上的那些黑色杂物,应该是原始居民残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非常意外,缘于去年6月一次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的基建项目。
  当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挖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河沟。这让刘斌感觉到有戏,随后,他带领考古队员深入挖掘。洛阳铲一把铲下去(洛阳铲,长柄,铲头为半圆筒状,打入地下再提起来时,铲头就能带出一筒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在4米多深的地方,铲头碰到了石块,换个地方再铲,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块。当泥土一层层挖去,一大片石块露出来,经过局部解剖发现,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筑而成,宽60多米,深近4米。
  结果考古人员发现整块土地其实都是人工夯筑而成——土质为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明显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在黄土下面,铺着一层石块,石块比较圆滑,应该是从周边现成拣来的。之后的挖掘证明,这大堆的黄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墙,稻田下的那条沟渠是护城河。
  西城墙全长约1000米,宽约40~60米,南连凤山,北接东苕溪;接下来,南城墙、北城墙和东城墙依次被发现,同样是底部铺垫石头、大量黄土夯筑;城墙环绕着中间的莫角山遗址。
  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头尖锐很多,明显是人工开凿;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点,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
  考古人员推测,这些痕迹说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墙,等到建其他三面城墙,经验更丰富了。
  古城文明势力曾影响半个中国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说,说明良渚古城的意义,得站在“良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个高度着手。已经发现的良渚遗址,从其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专家认为当时有宫殿,生活着王和贵族,如今又找到了城墙,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这里,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曾经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
  可以看出,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的考古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国”。良渚古城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的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古城面积与颐和园差不多
  城墙比西安城墙宽2~4倍
  本报讯浙江省考古所近日发布重大考古成果——历经18个月,在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面积和北京颐和园差不多。根据城墙中出土的陶瓷碎片,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还有待于在进一步考古工作后才能确定。在目前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这座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专程赶来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这样评价古城: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称得上“中华第一城”;它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是继上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这几年,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

  河姆渡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七千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两期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
  河姆渡遗址位于河姆渡镇金吾庙村(原罗江乡浪墅桥村)。它是1973年夏天当地农民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自下而上叠压着4个文化层,根据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500-5000年。该遗址于1973年和1977年冬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合计面积263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所有这些,为研究我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第一、二文化层的出土文物与省内湖州邱城遗址下层及嘉兴市郊马家滨遗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层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发现,而且它已拥有较为发达的耜耕农业、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在国内同时代的遗址中它的生产、生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学文化,暂时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为尽快把它公诸于世,1976年4月,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开“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工作座谈会”(实际是一次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的专家学者和余姚县、罗江乡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同样有着繁荣的原始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一致同意了对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相关市县文管会在宁绍平原作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普查,近年来在基本建设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至今共发现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47处,分布于钱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和舟山群岛,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计有25处,因此可以说,余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乡。
  [编辑本段]特征
  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除素面陶外,盛行在釜类腹底交错拍印绳纹,陶器的宽边口沿上常刻划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偶见白地深褐色纹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带把钵、宽沿浅盘、垂囊式□、支脚等。与支脚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骨制生产工具丰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数量远超过石、木、陶质各种工具的总和,就目前所知,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中所独有。木器较精巧多样。梯形不对称刃石斧、拱背厚体石锛、骨耜、斜铤骨镞、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卯木构件及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
  河姆渡遗址的第4、3层和第2、1层,分别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两期。①早期:约前5000~前4000年。陶系简单,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除磨平素面外,绳纹较多,刻划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主要器形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块状体支脚等。石器种类少,一般磨制不精,斧、锛较厚硕,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见穿孔者。②晚期:约前4000~前3300年。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前段的泥质红陶外壁红内壁黑,常施红陶衣;后段的泥质红陶表里色泽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绳纹,出现镂孔纹饰。新出现鼎、落地式把两足异形□、垂囊式□。其他主要器形还有敞口鸡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镂孔豆、空腹倾斜体支脚。石器多通体磨光,出现了扁平长条石锛,穿孔石斧、长方形双孔石刀和石纺轮。
  河姆渡遗址发掘发现的文物遗存具有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如两次发掘出土的陶片达40万片之多,用同样的发掘面积作比较,是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及。又如出土的纺织工具有纺轮、绕纱棒、分径木、经轴、机刀、梭形器、骨针近10种,根据这些部件,可以复原当时的织机,其它的遗址就没有这么具体。它的文化特色主要还在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纺织和水上交通方面。
  (1)耜耕农业: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占60%以上)。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当时的稻田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面和东面,面积约6公顷,最高总产为18.1吨。
  农业起源表明人类社会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开始向生产式经济发展,这一转变拓展了食物来源,为人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的发现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而且起源地不会只有1个的多元观点,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农业起源的研究领域。河姆渡遗址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说明农业不是哪个圣人发明的,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结果,从而有利人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和群众观念。
  (2)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远远望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建筑专家根据桩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清理出来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和卯口,约有几百件,说明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从地面开始,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法树立的。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人称为干栏式建筑,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今天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数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专人策划,计算后进行分类加工,建筑时需要有人现场指挥,否则七高八低,弯弯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现代人一样较高的智商。
  (3)纺织、交通工具和髹漆技术的出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所罕见。数量最多的是纺轮,有300多件,质地以陶为主,还有石质和木质,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状。织的方面有经轴、分经木、绕纱棒、齿状器、机刀、梭形器等,纺织专家认为这是原始踞织机的部件。缝纫用的是骨针,有90多件,最小的骨针长仅9厘米,径大0.2厘米,针孔大0.1厘米,与今天大号钢针差不多。从出土的苇编和器物上精致的图案看,当时织品为经纬线数量相同的人字纹和菱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桨共8支,系用原木制作,形似后世的木桨,只是形体略小一些。有桨一定有船,推测河姆渡人已划着独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鱼采菱,也可能用于氏族间交流时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单纯用天然漆漆于木器表面,稍后在天然漆中掺和了红色矿物质,使器物色彩更加鲜亮,第三文化层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4)发现以象牙雕刻为代表的原始艺术品: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原始艺术品可分为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品和施刻于器表之上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的装饰艺术两大类,而以后一类数量居多,充分表现了河姆渡人的审美兴趣和文明程度。艺术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件,该器长16厘米、宽5.9厘米、厚约1厘米,形似鸟窝。器物正中阴刻5个同心圆,外圆上部刻火焰纹,两侧各有一只圆目利喙的鸷鸟向对而视。画面布局严谨,线条虚实结合,图画寓意深刻,有人说它象征太阳,另有人认为是鸟在孵蛋,象征对生命、生殖的崇拜。说明该器物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原始先民已有复杂的精神生活。

良渚
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宁绍平原-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江南最具特色的一个文化系列。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河姆渡文化,被认为是江南地区迄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存。其后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或草鞋山文化分布范围更广。已发掘的典型遗址有嘉兴马家浜、吴县草鞋山等,距今6000年左右,他们发展成为甚为发达的良渚文化。
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瓶窑镇上的古城遗址。东西南北四个城墙门,如今安安静静地躺在农田里,四周有少量的住家。
城墙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迹
北城墙同样也挖出了一个坑,同样的黄土和石头,唯一不同的是“这座城墙坑比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层是泥和沙相间,而且很有规律,从上到下沙层逐渐加厚,泥层逐渐变薄,做工非常考究”,据刘斌推测,土墙上的那些黑色杂物,应该是原始居民残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非常意外,缘于去年6月一次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的基建项目。
当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挖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河沟。这让刘斌感觉到有戏,随后,他带领考古队员深入挖掘。洛阳铲一把铲下去(洛阳铲,长柄,铲头为半圆筒状,打入地下再提起来时,铲头就能带出一筒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在4米多深的地方,铲头碰到了石块,换个地方再铲,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块。当泥土一层层挖去,一大片石块露出来,经过局部解剖发现,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筑而成,宽60多米,深近4米。
结果考古人员发现整块土地其实都是人工夯筑而成——土质为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明显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在黄土下面,铺着一层石块,石块比较圆滑,应该是从周边现成拣来的。之后的挖掘证明,这大堆的黄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墙,稻田下的那条沟渠是护城河。
西城墙全长约1000米,宽约40~60米,南连凤山,北接东苕溪;接下来,南城墙、北城墙和东城墙依次被发现,同样是底部铺垫石头、大量黄土夯筑;城墙环绕着中间的莫角山遗址。
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头尖锐很多,明显是人工开凿;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点,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
考古人员推测,这些痕迹说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墙,等到建其他三面城墙,经验更丰富了。
古城文明势力曾影响半个中国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说,说明良渚古城的意义,得站在“良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个高度着手。已经发现的良渚遗址,从其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专家认为当时有宫殿,生活着王和贵族,如今又找到了城墙,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这里,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曾经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
可以看出,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的考古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国”。良渚古城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的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古城面积与颐和园差不多
城墙比西安城墙宽2~4倍
本报讯浙江省考古所近日发布重大考古成果——历经18个月,在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面积和北京颐和园差不多。根据城墙中出土的陶瓷碎片,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还有待于在进一步考古工作后才能确定。在目前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这座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专程赶来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这样评价古城: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称得上“中华第一城”;它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是继上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这几年,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

河姆渡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七千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两期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
河姆渡遗址位于河姆渡镇金吾庙村(原罗江乡浪墅桥村)。它是1973年夏天当地农民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自下而上叠压着4个文化层,根据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500-5000年。该遗址于1973年和1977年冬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合计面积263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所有这些,为研究我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第一、二文化层的出土文物与省内湖州邱城遗址下层及嘉兴市郊马家滨遗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层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发现,而且它已拥有较为发达的耜耕农业、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在国内同时代的遗址中它的生产、生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学文化,暂时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为尽快把它公诸于世,1976年4月,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开“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工作座谈会”(实际是一次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的专家学者和余姚县、罗江乡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同样有着繁荣的原始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一致同意了对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相关市县文管会在宁绍平原作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普查,近年来在基本建设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至今共发现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47处,分布于钱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和舟山群岛,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计有25处,因此可以说,余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乡。
[编辑本段]特征
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除素面陶外,盛行在釜类腹底交错拍印绳纹,陶器的宽边口沿上常刻划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偶见白地深褐色纹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带把钵、宽沿浅盘、垂囊式□、支脚等。与支脚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骨制生产工具丰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数量远超过石、木、陶质各种工具的总和,就目前所知,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中所独有。木器较精巧多样。梯形不对称刃石斧、拱背厚体石锛、骨耜、斜铤骨镞、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卯木构件及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
河姆渡遗址的第4、3层和第2、1层,分别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两期。①早期:约前5000~前4000年。陶系简单,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除磨平素面外,绳纹较多,刻划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主要器形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块状体支脚等。石器种类少,一般磨制不精,斧、锛较厚硕,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见穿孔者。②晚期:约前4000~前3300年。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前段的泥质红陶外壁红内壁黑,常施红陶衣;后段的泥质红陶表里色泽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绳纹,出现镂孔纹饰。新出现鼎、落地式把两足异形□、垂囊式□。其他主要器形还有敞口鸡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镂孔豆、空腹倾斜体支脚。石器多通体磨光,出现了扁平长条石锛,穿孔石斧、长方形双孔石刀和石纺轮。
河姆渡遗址发掘发现的文物遗存具有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如两次发掘出土的陶片达40万片之多,用同样的发掘面积作比较,是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及。又如出土的纺织工具有纺轮、绕纱棒、分径木、经轴、机刀、梭形器、骨针近10种,根据这些部件,可以复原当时的织机,其它的遗址就没有这么具体。它的文化特色主要还在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纺织和水上交通方面。
(1)耜耕农业: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占60%以上)。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当时的稻田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面和东面,面积约6公顷,最高总产为18.1吨。
农业起源表明人类社会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开始向生产式经济发展,这一转变拓展了食物来源,为人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的发现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而且起源地不会只有1个的多元观点,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农业起源的研究领域。河姆渡遗址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说明农业不是哪个圣人发明的,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结果,从而有利人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和群众观念。
(2)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远远望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建筑专家根据桩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清理出来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和卯口,约有几百件,说明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从地面开始,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法树立的。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人称为干栏式建筑,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今天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数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专人策划,计算后进行分类加工,建筑时需要有人现场指挥,否则七高八低,弯弯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现代人一样较高的智商。
(3)纺织、交通工具和髹漆技术的出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所罕见。数量最多的是纺轮,有300多件,质地以陶为主,还有石质和木质,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状。织的方面有经轴、分经木、绕纱棒、齿状器、机刀、梭形器等,纺织专家认为这是原始踞织机的部件。缝纫用的是骨针,有90多件,最小的骨针长仅9厘米,径大0.2厘米,针孔大0.1厘米,与今天大号钢针差不多。从出土的苇编和器物上精致的图案看,当时织品为经纬线数量相同的人字纹和菱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桨共8支,系用原木制作,形似后世的木桨,只是形体略小一些。有桨一定有船,推测河姆渡人已划着独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鱼采菱,也可能用于氏族间交流时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单纯用天然漆漆于木器表面,稍后在天然漆中掺和了红色矿物质,使器物色彩更加鲜亮,第三文化层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4)发现以象牙雕刻为代表的原始艺术品: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原始艺术品可分为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品和施刻于器表之上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的装饰艺术两大类,而以后一类数量居多,充分表现了河姆渡人的审美兴趣和文明程度。艺术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件,该器长16厘米、宽5.9厘米、厚约1厘米,形似鸟窝。器物正中阴刻5个同心圆,外圆上部刻火焰纹,两侧各有一只圆目利喙的鸷鸟向对而视。画面布局严谨,线条虚实结合,图画寓意深刻,有人说它象征太阳,另有人认为是鸟在孵蛋,象征对生命、生殖的崇拜。说明该器物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原始先民已有复杂的精神生活

史前文明  浙江
  田螺山遗址
  河姆渡文明
  马家浜文化
  环太湖(现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等区域)
  良渚文明
  江西
  吴城遗址
  湖南
  炭河里遗址
  彭头山文化
  玉蟾岩遗址
  湖北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四川
  大溪文化

长江上游:巫山大溪文化遗址、新繁水观音遗址
长江中游: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江西清江的吴城遗址是、江西新干商代遗址、炭河里遗址、彭头山文化、玉蟾岩遗址、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史前文明
浙江
田螺山遗址
河姆渡文明
马家浜文化
环太湖(现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等区域)
良渚文明
江西
吴城遗址
湖南
炭河里遗址
彭头山文化
玉蟾岩遗址
湖北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四川
大溪文化

黄河和长江流域有什么古文化遗址?
答:在黄河流域大的古文化遗址主要有以下几个:甘肃秦安大地湾、西安半坡、河南仰韶、山东大汶口;长江流域:成都金沙、杭州良渚、浙江余姚河姆渡。这里,我重点介绍大地湾文化遗址,在新时代时代所有发现的遗址中地位最高:位于天水...

长江流域有哪些古代文明遗址
答: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七千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

浙江有什么文化遗址
答:遗址保存完好,内涵丰富,以发达的耜耕稻作农业、高超的干栏式建筑、独特的制陶技术为文化特征,真实地反映了7000年前长江流域繁荣的史前文明。它的发现和发掘动摇了中华远古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元论,有力地证明了长江同样...

为什么有些历史学家要隐瞒三星堆的研究?
答:这一切都是值得骄傲的,不需要对外界隐瞒。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乃是世界上罕见的上古奇珍,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当时古蜀国手工艺的发达,技术的献计。三星堆文明也是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中心,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这是我们不可...

长江流域出现的最早文明是旧石器
答:观音洞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第1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延续时代距今24万年左右,已出土石制器3000多件和哺乳动物化石23种,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位于黔西县沙井乡观音...

长江流域最早出现的文明是旧石器
答:黔西观音洞遗址,位于贵州省黔西县观音洞镇沙井村,为旧石器时代遗址,洞穴堆积厚达9m,分上、下两部分。发掘出土石制品3000多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等。

长江、黄河流域分布着哪些重要文化遗址?
答: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黄河流域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 1�细石器文化。距今10000...

长江流域留下了哪些名胜古迹
答:景德镇、井冈山、洪泽湖、太湖、苏州、周庄、瘦西湖、明祖陵、周恩来纪念馆、江苏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南通、千岛湖、诸葛八卦村、绍兴、钱塘江大潮、普陀山、桃花岛、嘉兴、雁荡山、舟山群岛、上林湖越窑遗址...

河姆渡遗址简介
答:一时轰动学术界,其代表的考古文化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1982年,河姆渡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考古》杂志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发现地建有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展示区。

荆州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
答:荆州古城:荆州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市遗址之一,有着近3000年的历史。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城墙周长约12公里。荆州古城是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见证了楚国的兴衰和三国时期的历史变迁。关公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