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急用!!!感激不尽!!!!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4-03-29
新生开学典礼院长讲话一般多长时间

5至15分钟,时间长了就会像是在布置任务,时间过短也不太好

——在2014年8月25日新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柯炳生

  首先,欢迎各位正式入职中国农大,也祝贺各位!中国农大现在实行的招聘程序,应该是国内大学中最为严格的,是优中选优。你们在这个过程中,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优秀。所以,更要特别祝贺!

  看着你们,我想起了30年前的自己。我恰好是30年前入职的,是在当时的北京农大。我还在读硕士二年级的时候,系领导就找到我,问是否愿意留校。我当时已经瞄上了几个带有“中央”和“国务院”字样的单位,并且有了些不错的联系。不过,系领导提出的条件很有诱惑力:如果留校,就立刻派到国外读博士。那时候出国机会很稀缺,我本科毕业那年就想出国,但由于所学专业没有出国名额,而农大的农业经济专业有,就报考了农大。不过由于专业课考得差,出国落选,而被破格录取为国内研究生。当出国机会又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地落到了眼前时,我就同意了留校。这样,在1984年底硕士毕业后就成为农大教师,然后就出国留学。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后,感恩学校,恪守诚信,就回农大来工作了。说这些话,是想说明,我当初到农大来就学和就职,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被动性,但是,这一路走过来,始终觉得选择很正确,也很庆幸,更没有后悔过。现在,你们到农大来,是主动和理性的选择,并且经过了激励的竞争,你们现在都很高兴,将来也一定不会后悔。

  30年来,农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包括校园环境、队伍实力和学科发展等等。但是,也有不少东西,是保持着没有发生变化的,或者说,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得到了传承、发扬乃至创新。这就是我们的农大精神和农大品格。一所大学的精神和品格,既不可见,又处处可见;其体现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上,更体现在全校师生的风貌行为上。大学的精神和品格,对于学校的长期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种精神和品格的形成与发展,更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积淀,需要代代传承,代代光大。在座的各位新教师,既是农大的现在,更是农大的未来,是农大发展的希望,是农大精神和品格的传承者。因此,我今天想重点就此与各位进行一些交流。

  农大是一所强化使命感的大学。我校的核心使命,是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也是“解民生之多艰”的具体内涵。吃饭问题,是个大问题。经济社会越发展,对吃饭问题的要求就越高。现在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家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农业土地越来越少,农业水资源越来越少,农业劳动力越来越少,而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更少的土地、更少的水资源、更少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如何应对这个挑战,就是我们农业院校师生的共同使命。解读了这个使命,就可以很清楚,农业院校的服务对象绝不仅仅是“三农”,而是全体人民、全社会。坚持这个使命,就是坚持我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我校应该责无旁贷地领全国农业院校之先。学校的使命与个人的价值是密不可分的。我多次说过,只要你能够为解决全国人民的饭碗问题做出贡献,你自己的饭碗就一定不是问题。我希望各位进入农大,就自觉自动地担负起这样的使命感。这是一种崇高的生命感。  

  农大是一所培养自信心的大学。担当使命,需要有一种自信精神。自信,可有不同角度的解读。我的解读是: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有前途的;相信自己是能够做好自己在做的事,并且能够做到最好。自信,实际上就是对所做事业的信念,对做好事业的信心。我刚刚谈了学校的使命,而各位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完成这个使命,是非常有价值和有前途的。各位的具体岗位不同,但是,无论是直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还是在管理服务岗位的,对于完成好学校的使命,都是重要的。那么,各位能否做好自己的事,能否做到最好,做到自己的最好,做到本领域的最好?我相信,一定能。我的信念,是有根据的。首先是学校自身的发展,近年来明显加快。10年来,我校的科研经费从2亿元左右增加到10亿元,SCI论文从280多篇增加到1200多篇,尤其是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论文,从不到10篇增加到近100篇。在农口院校中,我校的各项学术指标,均明显名列前茅。在全国的重点高校即985高校中,我校的教师数量排在35位左右,但是我校的总体学术表现相当突出,几乎所有的学术指标均在前20位之内,有些名列前10位。例如,累计的国家科技奖励和在世界顶尖刊物发表论文的情况,我校均排在第6位左右;在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上名列第4位;在教育部属高校的绩效评估中名列榜首,等等。即便是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大的高考招生质量,也有显著提高。10年间,我校新生高考成绩平均高于当地重点线从23分提升到77分。这相当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更好地克服了社会上对农业院校的传统偏见,显著提高了我校的声誉。在自信方面,我们不仅仅限于学科的发展,也表现在学校的管理上。我校近年来推出的一些改革措施,努力避免了浮躁和形式主义的影响,没有盲从,没有流俗,既不照搬国外名校的做法,也不照搬国内名校的做法,而是顺应高等教育的规律,同时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进行创新。其中有的措施,领全国高校之先;有的措施,独具特色。这包括公平公正的阳光招生政策,本科生自由转专业政策,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宽松的科研考核政策,严格的招聘政策,体现高度校园民主的校长信箱机制等等。其他高校没有做到的,我们做到了,并且效果很好。因此,在座的无论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老师,还是从事管理服务工作的老师,都有充分的理由自重自信。在自信方面,我有一个感觉,在农大的时间越长,自信感就越强。我们的资深教授们,几乎有一个算一个,都具有高度的自信心,而入校不久的青年教师可能就不太平衡,可能不像资深教授们那样的坚定。至于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新生,情况就更不平衡,但到了高年级,到了要毕业的时候,绝大部分也都是自信满满。与学生们交流越多,这样的感受就越强烈。我认为,通过大学四年的熏陶,我们用学校的自信,用老师们的自信,来感染熏陶学生们,明显地塑造和提升了学生们的自信,这也是我们育人的重要成绩。这也是学校自信心的体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进步,对他们一生的影响,可能不亚于专业课的学习。我希望并相信,你们一定会有这样的自信:前面的老师能够做到的,你们一定也能够做到,并且能够做得更好!你们的学术成就会更大,你们的管理水平会更高!

  农大是一所践行学术自由的大学。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生命。没有学术自由,就不可能有好的重大的科技创新,也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学术自由作为笼统的理念,没有太多争议。问题在于如何落实,如何实现。我校多年来努力践行学术自由原则,力求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上充分体现出来。大学里的学术自由,表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学生的学术自由,就是学习的自由,是学习什么的自由。而首当其冲的,是学什么专业的自由。如果学生不能选择喜欢的专业,而被迫学自己不喜欢学的专业,那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最大的学术不自由。不给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是对于学生最大的专制。在很多高校,学生入校之后,如果发现高考时的专业选择错了,只能有硬着头皮学下去和退学重考两个选择。有的学校允许学生转换专业,但也是有严苛的学业成绩要求。我校不是这样。我校自2011年春季开始,冲破了种种阻力,全面实行了自由转专业政策,每学期开学初进行一次。自由的含义是:转出院系不能限制,转入院系在事先确定的名额内不能有限制,对学生的成绩没有限制,无论是否挂科。实际上,挂科越多的学生,越鼓励其转专业。这是因为高考进入我校的学生,都是又聪明又勤奋的好学生,之所以挂科,一定是不喜欢所学专业。所以应该把他们解脱出来,转到喜欢学的专业去。这项政策实行以来,每年有300-400名学生转换了专业。自由转专业政策不是学生层面学术自由的全部,但是,如果连这个自由都没有,就谈不上学生的学术自由。在教师层面,我们更是给予多方面的学术自由选择权。对于新入校的青年教师,学校提供科研启动费,每人10万元。具体题目,完全由教师个人选定。最重要的是,我校实行宽松的科研考核政策,不设定任何量化的年度指标,不规定老师每年必须争取到多少项目、多少科研经费、发表多少论文和发明多少专利等等,而仅仅是在每年年终在学院或者系里做实际情况的述职。这不仅是允许每个老师自主自由地选择研究方向和具体题目,更是给了老师们很大的自由空间,根据专业和课题的特点,来自主决定研究进度等。我们实行如此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是基于我们对老师们的使命感和积极性的充分信任,基于对于不同学科特点的尊重,基于只有学术自由才能产生重大成果的信念。我校没有实行所谓的“非升即走”或者“非升即转”的政策,因为由于国情和校情所限,目前的条件并不成熟,并且那样的激励方式,也不是唯一的激励方式。而在教师晋升、研究生招生、学术成果评价等等方面,更是充分给予学院高度的自由和自主权。这也是教授治学的具体体现。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学术自由的体制下,各位一定会更加奋力地展开学术探求的翅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农大是一所低调务实的大学。低调务实,是我校的历史传统。低调务实,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低调,就是不大张旗鼓,不追求热闹,不看重虚名;就是只做不说,多做少说,做好了再说。务实,就是注重实际效果,注重投入产出效率,注重长期效果。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在高等教育的改革泛化时期,坚持理性态度,坚持低调务实,更为不易,更为重要。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容易出现浮躁现象和形式主义,更容易以改革的名义,用各种看起来新奇的名头,迎合媒体,迎合大众,进行没有实效或者有损公平的各种瞎折腾,走那些国内外历史都已经证明走不通的老路。我说这些,目的不是说别人的风凉话,去管别人的事,而是告诫我们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潮流左右,做好自己的事。我们坚守这样的原则以避免瞎折腾:不改,不需要理由;而改革,一定要有理由,并且是充分的理由,一定要经过充分全面深入的论证。我们不是不要改革,我们要的是务实的改革;我们不是不要创新,我们要的是有实效的创新。在改革方面,我校有些方面显得很“保守”,有些方面又显得很“激进”,这两种情况,都使得我校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保守”的方面,表现在“自主招生”、“国际化”、“去行政化”、“综合化”等方面,我校没有随大流,更没有去抢这些方面的风头。“激进”的方面,我校进行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内部管理制度和校园民主建设等方面,都有一些举措,率先挺进。例如本科生的自由转专业政策、硕士培养的应用型方向和两年学制、博士招生的申请考核制、招聘方面的两级面试制度、宽松的考核制度、公开的校长信箱制度等等。而无论是“保守”,还是“激进”,都是根据教育规律和国情校情所进行的取舍,都是为了取得最佳的办学效果。当然,低调,也不是一点宣传工作也不做。如果我们不是农业大学,而是XX大学,我们也可以只做不说。但是,为了减少社会上对农业院校偏见和误解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让考生正确认识我校,我们还是要做一些宣传。但是,这些宣传,不是未做先说,也不是边做边说,而是做完了并且取得了好效果,再去说。我们的老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方面,也同样要有如此态度。尤其是在宣传成果时,不能添枝加叶,不能夸大其词。

  农大是一所笃行依法治校的大学。依法治校,极端重要。这些年来我们一再强调并且努力践行依法治校原则,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依法治校,是学校有序高效运转的需要,是保证公平公正的需要,也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依法治校,就是按照法规制度办事。这里所说的“法”,既包括国家的法律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也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依法治校,必然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照章办事,敢于负责,不必事事请示领导。这样,办事的效率就会比较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所有人都要有到位的法治理念,都要有照章办事的习惯。当然,学校领导要首先带头,用实际行动落实依法治校理念。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有个习惯,一遇到事情,尤其遇到与制度不符的事情,就想绕开职能部门,直接找书记校长开特例。或者,出于个人或者学科的原因,向学校提出不符合规定的特殊要求。在一些大学,校长或主管校长的权力比较大,可以直接干预很多事情。包括招聘、评职称、985等项目经费的分配,等等。我校现在不存在这些情况。在招聘方面,严格实行两级面试制度,评委当场投票出结果,书记和校长都没有超越评委会的权力,也没有绕过学校评委会进人的权力,包括学术人员和非学术人员。评职称方面,更是如此,学院学术委员会是权威机构。至于985等项目经费在校内的分配,则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参与的集体决策过程。各司其职,不仅仅是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是对学术人员的要求。笼统地讨论“教授治校”、“校长治校”等,内涵不清,没有实质性意义。正确可行的是依法治校、各司其职。通过规章制度,明确哪些学术上的事,由教授和教授代表们说了算;而其他的事情,则是由学校管理层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集体进行决策。依法治校,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样就能实现公平公正,而避免个人武断或者人情因素的影响。程序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公正公平的基础。我校的招生、招聘、评职称等,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依法治校,也是育人的需要。在一个法治理念浓厚、处处体现依法治校的校园中,学生们会受到强烈的法治观念感染、熏陶和教育。这样,他们出了校门,就会成为一个法治观念强的公民,从而更好地融入到依法治国的进程中。

  农大是一所追求民主和谐友善的大学。在大学中,自由主要是对学术而言,而民主主要是对管理而言。民主就是让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力和机会,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学校管理层要有包容的胸怀,允许和鼓励各种声音的存在,尤其是那些反对的意见。民主是个好东西,通过民主的程序,可以集中智慧,开拓思路,凝聚共识。我校实现校园民主的途径很多,而最突出的是两种:一是学校出台的所有重大改革措施和其他方面的重大决策,均通过几上几下的民主过程,广泛听取师生们的意见和建议。每年的教代会和学代会,也有很多提案。二是校长信箱制度。叫校长信箱,不过是沿袭了习惯,其实质上是一个公开的民主管理网络大平台。通过这样一个信箱,我们勇于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接受批评,听取意见,释疑解惑,及时沟通,促进改进完善管理服务工作。我校的校长信箱制度,去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获得了普遍高度的好评。希望各位多看看,利用好这个平台。和谐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中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我校倡导积极向上,倡导和而不同,倡导理解包容,弘扬正气,抵制戾气。我们努力营造一个充满了“静、和、爱”的校园氛围,让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感受到温暖、亲切和愉快,在和谐友善中的环境中,追求学业,追求学术。我们的每一个老师,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学生充满大爱之心。这种大爱,不是无原则的爱,是关爱而不是溺爱,是包容而不是纵容,是引导而不是误导。

  农大精神和农大品格,远远不止这些。我这里先重点说说这些。这些都是属于精神层面的问题。除了这些之外,各位肯定也有一些物质层面的关注,有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包括住房问题、子女就近上中小学问题、工资待遇问题、科研启动费问题、出国培训机会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学校都考虑到了。有的,已经有了具体的措施,并且已经实行了多年,解决得比较好;也有的,限于国家政策和各种条件,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而只能逐步解决。具体的,有关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还会详细介绍,我就不在这里说了。

  同志们,我利用这个机会,交流了我对农大精神和农大品格的一些体会和归纳。我希望并相信,你们的加入,会让这些农大精神和农大品格得到更好地弘扬光大。我也希望并相信,通过坚守和强化这些农大精神与农大品格,会不断推进我校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将来,当人们看到“中国农业大学”字样时,会立刻联想这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而其中的“农业”,不过是一组优势学科的特征代称。

农大校长柯炳生在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讲话

亲爱的新同学们:

大家好!

再次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欢迎!祝贺你们考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欢迎你们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大家庭中的新成员!

大学生活,是人生的一个全新阶段,你们面对着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环境,新的课堂;大学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你们将从这里开始职业的选择,进入社会之前的热场;大学生活,也是人生最美好的一个阶段,你们将体验成长与进步的快乐,同时享受青春、友谊乃至爱情的阳光……

大学的生活,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大学以前,父母与老师们安排好了所有的事情,你们除了考试之外,不需要操别的心。而在大学里,就完全不同了。大学里虽然仍然有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但是,他们不会每天都围着你们每一个人身边转。大学只是提供一个场所和一些资源,其中包括有许多名家大师--例如在座的李宁院士,有大量的优秀课程和讲座,有各种各样的设备条件以及机会,等等。如何利用好这个场所和这些资源,主要取决于你们自己,取决于你们的主动态度和主动行动。同样的大学校门,走出很不一样的毕业生,主要原因就在于此。所以,你们的大学生活,应当从主动提问开始;你们要从现在开始,就主动地去思考一些问题,提出一些问题,并去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下面,我对这些需要你们自问自答的问题,做几点提示。

第一个问题,这是你想上的大学吗?同学们会说,当然是我想上的,要不怎么会坐到这里来呢。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你为什么要报考这个学校?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同学是因为喜欢这个学校的专业,愿意献身于一份有重大意义的事业――像新生代表李瑾同学刚才说的那样;而也有不少同学,则是想上北京,看看自己的分数,就中国农大吧;等等。社会上对这个大学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一些人,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就像新生家长代表王建新先生和中学校长代表郭涵女士那样,很有眼光,很有理性和智慧;但是也有些人仍然带着不少无知和偏见。前些天,见到一位地方政府官员,得知我是农大校长,脱口就说,“哦,就是培养农民的大学!”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位优秀毕业生告诉我的:他当年是县里的高考状元,邻居问他,考哪儿去了?他回答说,中国农大。邻居有些诧异:“你不是学习挺好的吗?”你们当然不会这样认识,但是,社会上的无知和偏见,不可能对你们毫无心理影响。我可以详细地给你们讲述,这个大学如何之重要,以至于总书记都要来视察,还给我们写回信;也可以给你们念出很多数字,说明这个大学的学科和实力如何之强,不仅无愧于中国最高农业学府的称号,而且同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相比,也有相当地位,主要学术水平指标排在全国前10名以内或前20名以内,等等。不过,这些都无法真正代替你们自己的回答。只有你们自己真正了解了和理解了这个学校的职责和使命,知道了这个学校的方方面面,进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对这个学校的热爱,萌发出对你所学专业的热爱,萌发出一个农大学子应有的由衷的自信和自豪感――就像你们的学长刘懿同学表现出来的那样,你们的大学生活,才能过得充实,过得丰富,过得快乐。

与上一个问题相关的问题是:你热爱这个专业吗?你们的专业,绝大部分是自己的选择。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真正了解所选择的专业;更重要的是,可能也不是真正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真正兴趣点和擅长之领域。很多家长和中学老师在专业选择上,与对学校的选择一样,有很大的盲目和偏见,他们只根据专业的名称进行判断。实际上,专业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也没有高低差别。最适合你的兴趣和最能激发你的潜能的,就是最好的;只要你能够学到极致,在哪个专业都可以成为杰出人才,都会受到社会的重用,都会成为国家的栋梁。我遇到过很不相同的例子。有的同学,入学后从热门高分专业转到了冷门低分专业,并且是文科转到理科,学得非常之好;也有的同学,入学时的专业不是首选,半年后家长要求转到一个名字好听的专业,而学生坚决不想转了――因为他通过半年的学习,了解了专业,萌发了对现有专业的强烈热爱。所以,你们进校后,一定要很好地研究和分析自己的专业选择问题。在兴趣与爱好方面,谁也代替不了你们自己。如果你发现高考时做了非常错误的专业选择,那么,就要及时进行改正。把四年最宝贵的年华,用在学习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东西上,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痛苦和最浪费的事情之一。做自己喜欢做的有价值的事情,是人生快乐的基础,也是做出重大社会成就的基础。尽可能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学习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是大学以人为本的最重要体现之一。我校的转专业制度同其他大学相比较是较为宽松的,学校还将进一步放宽和完善――尽管很复杂,有阻力,学校也将继续坚决推进。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四年之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许你会说,我刚刚进校门呢,哪能这么早就想得了那么远的事情?其实,一点也不早。四年时间,并不很长;而这四年的时间,对人生是极为重要的。并且,你需要想的,不仅仅是四年之后,而且包括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因为,这大学的四年,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基础和开始。你现在的眼中,或者心中,需要有一个未来的你,有一个四年之后、十年之后乃至二十年之后的你。只有这样,你才会知道,要想成为未来的你,应该如何做好今天的事。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需要再问自己两个问题:成为哪一类的人?成为哪一领域的人?首先,成为哪一类的人?这涉及到人格养成问题。我校的校训是: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你们一定与我有着共识,就是把你们培养成精英之才。我对精英的定义是:整天为他人的福利而操心的人,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整天仅仅考虑自己如何糊口和谋生的人,不会是社会精英。而你如果能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那么,你自己的谋生就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你会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快乐。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理想问题。人的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一定不会超过他的理想的高度。所以,希望每个同学心中,都要有一片星空。

你想成为哪个方面的精英?这涉及到的是职业选择问题,有许多选项供你们选择,包括科学家、政治家和企业家。所有这些社会精英除了具备有知识、有能力和有责任感的共性之外,还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成才路径等方面,有所不同。四年之后,你是出国深造?是国内考研?还是走入社会,到基层或者企业中去打拼?这些不同的选择,都与你的职业选择有关。这个问题,你不一定现在就回答,但是,你应该现在就开始考虑如何回答;等到四年之后再回答,就太晚了。

为了回答上边的问题,你们就要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学校会提供些什么帮助呢?学校能够提供的,是精英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服务。这有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传道授业的课堂,精神文化的滋养,以及生活服务的保障。在这些方面,大学与中学也有许多不同。

课堂里的事,大学与中学不同的是:你们会有共同的专业培养方案,但是不再有全班统一的课程表,在一些必修课之外,你们还必须自己选定一些课程。到底选什么?是选好拿学分的,还是选难度高一些的但是受益更大一些的,得你们自己拿主意。学校里每个专业都有一些名教授,不过如果你们自己不主动,可能四年之内都见不到他们,因为他们整天忙于指导研究生、搞科研工作和提供社会服务;而如果你们主动去选修或者旁听他们的课,听他们的讲座报告,然后带着问题去找他们,他们一定会给予你们热心的专业指导和人生的启迪。中学的老师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定理和公式,把重点强调了再强调,而在大学里,你们会发现,老师往往把课程讲得飞快,你一不小心,就会落下很多功课。大学里的分数仍然重要,但是绝不再像中学里那样每一分都很关键了。如果说中学给予你们的主要是“鱼”,那么大学里希望给予你们更多的“渔”――大学里你获得的能力远远比知识重要,更比分数重要。还有,大学里,你们还有权利对老师的讲课进行打分评价,你们将会感到得到更多的尊重,等等。总之,你们在大学的课堂里,将更多地享受到成年人的待遇:你们需要更多的自我思考,更多的主动争取。

精神文化的滋养,其实就是素质教育。大学的素质教育与中学也有很大不同。大学以前,所有素质教育方面的缺失,都可以被考试分数所掩盖。并且,同学们年纪也小,也没有更多明显表露素质的地方。而到了大学里,就很不一样了。你们已经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了,社会接触面和生活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小学时隐藏的素质缺失,会在大学中迅速得到显现,并且放大。尤其同学们社会阅历不足,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浮躁低俗等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一点,请同学们一定要警惕。学校将努力帮助你们度过这样一个困难的转换期。学校要努力做到关爱而不溺爱,包容而不纵容,引导而不误导。学校会很坚定地坚持这些原则,不怕你们的一时误解,不怕你们的无端抱怨。希望你们关注自己成长成才的大事,要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就是要成为能够改变一些事情的社会精英,要有务实作风,要有包容精神,要有自觉的法制意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其中最主要、最根本和最为基础的,我认为是要学会感恩,学会尊重: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所有为我们服务的员工,尊重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了这两点,你离精英就不远了。素质教育,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们的言传身教、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之外,也还要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大学里的课外活动要比中学丰富得多,也更重要的多,这包括各种社团活动、经常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种文化活动和论坛活动等等。同样,这需要你们自己的主动,包括主动组织、主动参与。有了这些优良素质,同学们无论干什么,都会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人物,社会中的优秀公民。

在各种保障服务方面,大学也与中学有所不同。大学里的同学之间差别很大,大家从五湖四海来到一起,家庭条件不同,地区特点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对生活保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学校将尽力搞好保障工作,让同学们能够不受干扰,静心读书。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较多,学校将竭尽全力,落实好各种奖助政策,绝不让任何一个农大学子因为经济原因而影响学业。在水电暖、吃住行方面,学校一直在努力改善条件。学校一定在该供暖的时候供暖,在该停电的时候停电――对,你们没有听错,是停电:学校规定晚上11点拉闸断电。这是不得已的事:休息和健康很重要,你们6个人一个房间,有一个人折腾不睡觉,那么所有6个人第二天就都没有精神上课了。我校的图书馆条件,很不如意。西区的正在维修,东区的很小。不过,东区的新图书馆会很大,已经在办理各种审批手续的过程中,希望你们在校期间能够用得上。我校是985工程大学,未来几年的经费投入会比较多,学校将加大对教学方面的各种投入,大大改善教学条件。例如,学校已经在考虑全面解决教室的空调问题,争取明年夏天可以用上。你们可以看到,同兄弟院校比较,我校的校园没有很多耀眼和奢华的地方,但是却可以说是最为安静、最少死角、最为整洁的校园之一。学校近年来清理了不少杂乱差的地方,补种了不少树木花草,也进行了周边治理。我们要建设一个安全的、安静的、精致的校园,使得同学们能够在教室中安静地学习,能够在教室外找个地方安静思考,能有些可以散散步乃至偶尔独自一个人对着蓝天白云发发呆的地方。有一个地方,会经常得到你们的青睐,这就是食堂。根据你们的学长们的亲自调查和事后回想,我们的食堂还是不错的,在北京的高校中名列前茅。当然,尽管如此,食堂的饭菜也将是你们在BBS上的永恒话题,而学校的一个永恒的任务,就是如何同时实现这双重目标:让钱少的学生觉得不贵,让钱多的学生觉得好吃。

学校保障方面的事情还有很多,尽管学校一直在努力,将来还会更加努力,但是,你们也一定会不断发现,这里或者那里还会不时出现一些小问题。为了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建立了后勤服务热线电话。同时,还建立了一个特殊的校长信箱,就在校园网的主页上。名字叫校长信箱,其实是一个全校性的管理服务大平台。你们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建议,发一封信去,就会贴出来。然后,就会有人(那些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去回答你的问题。我通常不亲自回答,但是,我会经常看,看你们的问题和他们的回答。你们也一定要经常看看,因为,别人提的问题,可能也是你想提的问题。

在写这个讲话之前,我问了一个去年的大学新生,该讲点什么。他说,讲什么都没有用,没人会听到心里去,因为,不亲身经历一遍,就不会真正理解。他说的好像对,等到你们毕业的时候再听这些话,你们肯定会更容易理解。只是,等到那时候,就太晚了。人的一生,只能上一次大学。所以,我帮你们提出了上边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你们自己去寻求答案。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就去认真地思考,去想着如何及时地找出答案,去想着如何编织好你们的人生梦想。我衷心地祝愿,四年之后,当你们离开这个校园的时候,回首往事,回想起从今天开始的日子,你们能够没有遗憾,只有怀恋;没有后悔,只有欣慰。希望这个可爱的校园,成为你们放歌青春、激扬理想的舞台,成为你们人生中那个真正的梦开始的地方。

不给

教你一个方法,直接去这几个学校的网站,查查之前的校内新闻,一般都会有的。试试吧。反正农大的是有的

都没有定数的啊

北京的所有大学一览表
答:北京的大学具有的优势 北京有中国最好的四所高校之一,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其他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高校,如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在这些高校中,有许多...

中国排名前十的名牌大学有哪些
答:中国最好的大学学校排名前十: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复旦大学 5、南京大学 6、浙江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武汉大学 10、南开大学 部分大学情况介绍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

哲学专业大学排名
答: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哲学专业位列中国大学排名第一。北京大学哲学系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众多著名的哲学家和学者,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哲学人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著名的...

中国最难考的前十位大学是哪些?
答:我认为中国最难考的前10位的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北清华北大被许多人认为是我国最难考的两所大学,清华...

中国有名的法律大学有哪些?
答: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等等。1、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

中国哪些大学是985和211大学
答:985大学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211大学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1985大学名单 北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中国大学前十排名
答: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中国科学院大学 4、复旦大学 5、中国人民大学 6、浙江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 8、南京大学 9、武汉大学 10、中山大学 部分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

将来从政最好的大学
答: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堪称“中国科学家摇篮”、“中国市长摇篮”﹔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堪称“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摇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政界校友最为杰出,堪称“中国政界英才摇篮”。除此之外,还有...

北京的大学排名
答:北京的大学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部分学校简介如下:一、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

法学系大学排名中国
答:中国法学系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